文:杉姐,首发微信公众号《外滩Thebund》
01
你以为的爱或许是一种毁灭
最近,大家都在欢呼,香港电影回来了!确实,《白日之下》正在内地热映,点映中的《年少日记》,拿下豆瓣8.6分,稳坐近一年最高分院线华语片。
难能可贵的是,《年少日记》口碑完全不输呼声。在影院看完影片,全场齐刷刷献上眼泪和掌声。
致没被爱过的你,它用犀利的角度,揭开了中产家庭教育的遮羞布,就是自私自利。
这不是小清新式的疼痛青春文学,而是毛骨悚然的现实。
这个外人看上去幸福、温暖,向上的家,身处其中的人,无一不在坠落,甚至毁灭。
在刚刚结束的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年少日记》获12项提名,导演卓亦谦最终凭借该片,捧走新晋导演奖。
其实,它完全配得上今年最佳华语片之一,每个中产父母都应该看看。
02
一个孩子,是怎样被家庭杀死的
一封遗书,一本泛黄的日记,引出一段和成长有关的“狂风海啸”。
故事的核心讲述,足够触目惊心——一个孩子是怎样被家庭杀死的?
教师郑有俊,在临近高考时,收到了一封匿名的遗书,尽管自己的生活一团糟,他还是想努力找到写遗书的学生。
因为,那不仅关系到人命,也是他童年的创伤。
有俊生在令人羡慕的香港中产家庭,父亲是令人尊敬且收入丰厚的律师,母亲是全职太太,他还有一个哥哥,一家人住着大房子,每年都有出国旅行计划。
父亲为了让他们读上好的学校,每年为学校捐赠10万港币。
“赢在起跑线”,大概就这种家庭的小孩了。
父亲是从底层草根一步步攀爬上来的,饱尝无依无靠,一个人奋斗的苦楚和辛酸。
更信奉,要成为人上人,才活得有意义的道理。
所以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他格外“上心”。
弟弟有俊是闪闪发光,天才一般的好孩子,但哥哥有杰却资质平平,他在课堂上总是走神,成绩只能排在29名,回家后喜欢看漫画,连一首钢琴曲也弹不好。
但哥哥并不是不努力,他想着考进班上前十五,就能一家人一起去迪士尼,弹一首完整的钢琴曲,就能得到父亲的认可。
就算被父亲拿着鸡毛掸子打,他也从来不会回嘴,只是哭着说“对不起”。
那本遗书式的回忆日记,也是因为听到大人说“写日记有助于考上重点大学”,才悄悄记录的。
爸爸骂他是垃圾,棍棒式教育后直接要放弃他。
妈妈说“如果我离婚,一定是你的问题”。
弟弟嫌他丢人,总是拖后腿。种种压抑扑面而来, 年仅十岁的有杰,终于从高处一跃而下。
03
你以为的爱或许是一种毁灭
东亚父母,一直信奉“玉不琢不成器”的成长路径,所谓“雕琢”,就是尽可能的对孩子的教育,进行干预。
电影中的父亲原生家庭本身一般,靠着应试教育的分数,拼命攀爬,才拼出一条血路。
因为自己吃苦在先,他强烈渴望给孩子“逆天改命”,提供好的教育环境。
他代表了很大一批中产父母,他们认为童年不是用来玩儿的,而是用来播种的。
为了不让自家娃输在起跑线上,孕期就准备学期房,孩子生下来一岁学游泳,三岁学英文、四岁会背几十首古诗、五岁开始小提琴和围棋……
00后小将苏翊鸣夺冠刷屏朋友圈,北京家长群里开始热烈讨论着是不是要给孩子报个滑雪班;
斯坦福天才少女谷爱凌采访时中英文切换自如,魔都妈妈们又准备砸钱请个外教给孩子1V1补习;
双减落地三年多,孩子在学校确实轻松了,但家长又把时间砸在了课外补习班。
魔都国际教育家庭的“时髦”是初中托福110+,小学四年级就考了AMC8成绩全球1%,以及搭配游泳、网球、击剑等素质运动课。
孩子没有时间享受做孩子的时间,他们要时刻保持聪慧、成熟、逻辑、理性......未来成功人士的童年模样。
但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
韩国综艺《我那金子般的孩子》中,那些被妈妈全职陪伴的孩子,6岁还在喝母乳,需要妈妈时刻陪伴,脚不沾地,极度以自我为中心。
电视剧《小舍得》中,儿子常常要撕手指上的皮来缓解焦虑,那是很多青春期就抑郁的孩子的缩影。
《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高中生抑郁检出率为40%,初中生抑郁检出率为30%,而小学生的抑郁检出率为10%。
“我想要的只是一个苹果,你却给了我一箱梨。”
你以为的全力托举、无条件的爱,对孩子来说,很可能是一条走向毁灭的路,没有感激,只有无尽的窒息。
04
家庭内部,隐形的阶级分化
这两年,家长们似乎意识到,鸡娃会鸡出问题之后,又开始转变方向,鸡自己。
但家长过度付出,指向的是什么?
父亲在电影中,对妻子,对儿子处处打骂,底气是“钱是我赚的,一切都是我的”。
背后的逻辑是,你们的人生,都是我给的。
让人第一次赤裸裸地感受到,原来家庭,也是存在阶级和弱肉强食生物链的。
精英家族对家庭成员有更极端的掌控欲,一人担起全家的经济压力,也往往需要更高的话语权和统治权。
那句“我是为你好”,不过是控制孩子最温柔的工具。
所有的家庭成员,都沦为爸爸人生大棋中的一颗棋子。
全职妈妈在这样的家庭中要极度忍耐,直至失语,但成年人起码还能选择离开。
而尚未成年,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经济能力、甚至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就成为了家庭中的最低阶层,任由成年人洗脑、侮辱、宰割。
有杰从来不认为这一切是父母的错,他把所有的错都归咎于自己的存在。
电影中,他很明确地跟妈妈提出,每天只能睡5个小时,希望妈妈带她去看精神科,但妈妈坚持认为“我的儿子不会有病”,因为他不被允许有精神病,那太丢脸了。
爱是功利性的回馈,没有人真的关心他,尊重他,他的作用仅仅是扮演好一个优秀的孩子。
如果没有做到,就会被清理,被抹去,哪怕是坠楼,也被指责为“心理承受能力差”。
光鲜体面的中产家庭背后,不是不存在暴力,而往往是以一种更隐蔽的方式呈现。
西装革履、处处体面的父亲手里有鸡毛掸子,精致富贵的妈妈嘴角是带血的,而众人羡慕的小王子小公主们,时刻都要小心翼翼,如果惹到大人,法律都保护不了他们,毕竟,那是家啊。
最残忍的是,年幼的孩子对这种所谓的“爱”深信不疑,至死都认为,是自己的错。
04
脆弱的中产家庭
中产家庭生活条件都那么好了,生活不应该很轻松吗?
事实往往相反,中产阶级追求人人皆可通过努力、行动力和牺牲,实现阶层跨越。
小镇成长的孩子们,一路苦读,找工作,攒钱贷款,买学区房,鸡娃……之后再继续进行新一轮的苦读,跳槽或升职……到达下一个目标,如此循环往复,没有停歇。
他们习惯了用牺牲来换取“利益”,坚信“不成功就是不够努力"。
以色列人类学家豪道斯·魏斯在《我们从未中产过》一书中指出:中产阶级本来就是一个不稳固的身份,身份背后是“挥之不去的不安全感、负债资产和强制过劳。”
所以中产地位摇摇欲坠,常有如果不拼命跑,就会落后的焦虑。
早前,尚且有资本可以继承,但现在的中产道路,越发脆弱,他们需要花大价钱粉饰门面,几乎已无家族企业可继承,中产身份的传递几乎只剩鸡娃一条出路。
稚嫩的生命,究竟是被什么摧毁的?家庭暴力吗?升学压力吗?
不,它折射出的是中产家庭近乎妖魔化的焦虑,为了维持所谓的体面,每个家庭成员都在“万箭穿心”的疼痛中负重前行。
每个人都知道这并不快乐还令人窒息,但受害者不仅仅是那一个有杰。
当年步步进阶的父亲,无法共情孩子,但晚年躺在病房里时,也会期待儿子的探望,有杰留下来的那首钢琴曲,他听了一遍又一遍,那是他后半生如魔鬼一般,最残酷的失眠曲。
母亲在丈夫编织的牢笼里,早就失去了为人妻为人母的快乐,她谁都保护不了,自己不垮掉,就已经用尽了全力。
而弟弟有俊,那个让父母骄傲的天才少年,目睹了成年人吞噬哥哥生命的全过程,没有一天不是心惊胆战。
掩耳盗铃拼命喊着“我没事,我没有被影响到”的人,不是幸存者,而是代替另一个孩子在这世间受苦的人。
这个疤,不会随着时间消失,而是会伴随这个家庭中的每个成员,直到生命尽头。
不是所有的观众都生在中产家庭,但很多观众都在影院哭了,我也是,因为它是一面血淋淋的镜子,照破了我们曾经脆弱又千疮百孔的隐秘世界,太刺痛了。
杉姐,影评人、编剧、导演、教师小姐姐一枚。
《导演请指教》荐影团嘉宾;
中宣部原动力漫画《我是人才》编剧;
微博、豆瓣电影、搜狐、爱奇艺,认证影人;
作品散见《幕味儿》《豆瓣电影》《第十放映室》《电影烂番茄》《武志红》《遇见张小娴》《外滩The bund》《灼见》《大象点映》《独立鱼》《伊姐看电影》《世界华人周刊》等公号。
看完文章,记得点个赞+在看,需要❀你的鼓励哦!
亲爱的孩子,我多想好好抱抱你
瑞波恩 评论 年少日记 2024-04-16 00:31:06 已编辑 北京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亲爱的郑有杰:
你好吗?
不知为什么,最近总是不经意想起你天真的笑容,你“西瓜太郎”的发型,你厚厚的日记本,你背着书包一路飞奔的样子……还有你爱唱的歌。
虽然你不说,但年少的你并不快乐,一直生活在压抑的家庭氛围之中,你的父亲粗暴自负,你的母亲惧怕父亲又无能为力,你有一个弟弟懂事听话成绩又好,而你却是整个家族最不受欢迎的那一个,因为你还留有一个孩子的活泼天性,未被世俗规训磨平棱角。
这时的你还很单纯,还不知道什么是复杂,什么是爱,什么是独立,什么是一夜长大。
你或许还不知道“家庭暴力”是什么,不知道原来最亲近的人也会做出伤害你的事。
不光香港,整个东南亚地区基本都是这样,家庭暴力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无论针对妇女儿童还是老人),而且很隐蔽不易觉察(被无视),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家暴”一般都会被“教育孩子”“棍棒出孝子”等冠冕堂皇的理由掩饰过去。在这片土地上,只要不出人命,从来没见过哪个家长因为虐待子女而进监狱的。这不仅是法律的悲哀,也是全社会的悲哀。
其实我们都一样,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我也小时候有过你这种体验,印象中父亲发脾气的时候是很恐怖的,仿佛天都快要塌下来一样,平时很少见到他和颜悦色的样子,一言不合就打就骂(像个炸药桶),事实上他从没有好好对待过我和母亲,即使在成年之后我们也很少沟通。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原生家庭就像一个魔咒,让每个被困其中的人备受折磨。
有杰,你知道吗?其实我在你这个年纪也过得并不开心,仔细回想之下,一切早就初露端倪。那时的我也不过十来岁而已,却在家里没什么存在感,没有谁会主动关心你,一个人孤单苦闷却无人理解,甚至有时觉得生无可恋——想着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走了,或许大人们心里会感到内疚悔恨吧?或许他们会良心发现,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认真反省呢?
但转念一想,即使这个世上没了我,一切也不会改变什么,或许大人们只是感觉少了个累赘吧?说不定还如释重负呢。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冷酷,无论你在或不在,不爱你的人还是不会爱你,爱你的人只会感到伤心,何必呢?死很容易,但活下去一点也不容易,这是我后来才明白的道理。幸运的是,当时我没有走那样的绝路,而是忍辱负重努力活下来了……无论现实多么残酷,生活中发生什么不幸,我都一直安慰自己“一切都会好的”,无论如何不要被厄运击倒,必须先活下来才有改变现实的希望……我可以理解你当时的心情,因为我们都是从那个苦涩难熬的阶段过来的。
永远不要寄希望于别人,因为你才是自己的希望。
我清楚记得,在上初中的时候,我写过一篇作文,讲了一个学习优秀又很“乖”的女生因为家人的冷漠态度,以及高负荷的学业压力,在无限焦虑之中“一夜白头”,周围人对她学习成绩的过度关心,令她对人生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于是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她趁家人睡着的时候从楼上跳了下去,从此彻底结束了一切……这大概就是我当时心理状态的折射,语文老师读了之后给了一个“优”,他说我写的真切,“这是一个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悲剧”,他提醒我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专门把这篇文章拿给母亲看,我记得她当时只是叹了口气,面无表情地说“真可怜”。
年少的时候总是孤独的,有心事无法和家人沟通,只有成绩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在我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家人基本都是缺席的,也正因此,我很早就认清了现实,也不再对他们抱有幻想,等到长大之后,我选择走自己的道路,虽然前途渺茫荆棘坎坷,但也只能硬头皮走下去,因为我知道谁也帮不了我,这一生只能靠自己。
所以我无法原谅那些不负责的说法,比如说青少年自杀是因为“见识浅”“太冲动”“心理承受能力差”云云,也不接受随便把抑郁归结于“内心脆弱”的武断结论。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那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始终不会懂——这些悲剧背后的因素多么错综复杂,一个人的成长要历经多少磨难,原生家庭在一个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一个人选择不了自己的出身,选择不了自己的父母,也无法在很小的时候就改变大人们的认知与偏见……毕竟这个世界从来不是为孩子们准备的,大人们无形中操控着一切,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从来也不理解孩子,孩子都是野蛮生长自生自灭的野草,只有阳光雨露才能给他们一点抚慰。
孩子,这个世界并不像你想象中那么完美,一切都乱套了。我们的教育有毒,家长有毒,学校有毒,社会有毒……成绩好就是成才?不择手段赚钱就是所谓成功吗?这都是大人们胡乱下的定义,成才成功没有标准答案。可悲的是,如今的教育理念扭曲,大人们揠苗助长急功近利,孩子不是孩子,而是学习机器,他们不再天真无邪无忧无虑,而是像蜗牛一样过早背上了重重的壳,一辈子在成人世界的烂泥坑里爬啊爬……话说这样的成长和学习怎么会快乐?更像是一种诅咒,诅咒一切违背孩子天性自以为是的做法。是的,人的天性被无情践踏,违背常理才是这个世界的常理,这是一个孩子们永远都不可能理解的世界。
我知道你一直都爱看漫画,就和我年少时一样,经常看着看着就入了迷,那一刻,仿佛现实世界瞬间消失了,只有漫画里的世界才是唯一的真实,也只有在那个幻想世界里一切才是完美的,人们才不会彼此伤害。记得EVA里面的渚薰曾说过,“人类常常会感到心痛,因为心痛,所以会感觉活着很辛苦,就像玻璃一样纤细……”,《海贼王》里也有一句话,“永远也不要忘记能够笑的坚强,就算受伤我也从不彷徨。”
一万个未来也抵不过年少的梦想,有梦的日子里连苦也是甜的,所以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有杰,你不是坏孩子,你也不是别人口中的“垃圾”,学习不好代表不了什么,学习好也不会意味着一切都好,长大后的事谁也无法预知。不要胡思乱想,你一直都很重要(没有谁无缘无故来到这个世上),你的人生并不是由别人(包括你的家长老师)来定义的,你的人生应该由你自己做主……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不要哭,也不必自责,是那些粗暴野蛮的家长配不上你,而不是你配不上他们——你那么天真可爱纯洁无瑕,就像小天使一样,或许你本不该降生在这个悲伤的世上,不该诞生在这样冷漠无情的家庭里……如果你最终选择了离开,那一定不是你的错。
作家三毛是一位波西米亚风格的美丽女人,她在《说给自己听》中写道: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如果有来生,要化成一阵风,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没有善感的情怀,没有多情的眼睛;一半在雨里洒脱,一半在春光里旅行;寂寞了,孤自去远行,把淡淡的思念统统带走,从不思念、从不爱恋;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孩子,如果有来生,你可以成为一棵树一阵风一只鸟,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去爱你心心念念的人,去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最重要的是,你要学着爱惜自己。因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你是这世上无与伦比的美丽。
孩子,如果可以,我只想好好抱抱你。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衷心希望你自由快乐。
爱你,晚安。
2024年4月15日
我存在过吗?
酱爆桑桑子 评论 年少日记 2023-11-29 20:17:43 已编辑 广东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
那我存在过吗?
这是我看完《年少日记》后反问我自己的。
电影中的一家,香港人,中产阶级,较高的社会地位,有良好的人脉关系,家庭美满,父亲是律师,母亲全职教子。某种程度,于我来说,他们已经是我奋斗人生的终点了。
他们都活成这样,那我,我们这十四亿这样过来的人呢?我,真的存在过的吗?
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写这条长评,我每次回想都是一阵心绞痛,我很多次提及本片,因为刺痛我的场面总是能在电影中找到雏形。
所以那我觉得,很有必要。
今年有两部坠楼的电影惊艳亮相世界影坛。一部剖析婚姻,另一部剖析过往。一部惊讶了所有欧美人,一地鸡毛,开始怀疑婚姻。另一部在东亚家庭埋下了巨大的种子,隐隐作痛,开始审视自己。前者是《坠楼死亡的剖析》,后者是《年少日记》。
欧美媒体上不少人把《坠楼死亡的剖析》当成年度最佳,毫无疑问地说,《年少日记》就是今年最好的华语片,因为它清晰地诉求,呈现一个疥疮,化脓后留下的伤疤,隐隐作痛。它够典型,够心痛。
01-够典
电影中郑中基饰演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东亚精英阶层的爹,用自己是土根一步一步做到精英律师这个阶层来的。所以他深知来时的苦楚与心酸。他的阶层和思想就是像东亚家庭的暴发户思想,一个号练废了,那就练另外一个。
他在本片处处打妻子,打儿子,用趾高气昂的语气说:“钱是我赚的,这个家的一切都是我的。”
而母亲被打只能忍着,熟视无睹,因为她知道没能力的人,这种潜移默化的,无以言状的身份地位的认同。
这种对东亚“爹”的刻画是恐怖入骨的。因为他是怎么过来的,所以他就将自己的表达加注在这两个孩子身上。
而身为母亲,是旁观者且无条件地遵从“一家之主”的思维,在被老师找,孩子成绩太差要留级,并没有得到母亲的安慰。而是说:“如果我跟你爸离婚,一定是因为你。”
这种落差是来源于他们中产阶级的姿态。一个家庭中两个孩子,一个是天才,一个是天生的庸才,父母的偏爱与关注,炫耀的资本,一定是那个优等生。
整个家如同这个家的父亲的信尺一样。
《涉过愤怒的海》里黄渤饰演了一个其实不爱女儿而是爱喜当爹的爹,那《年少日记》里爹更甚,也不是幡然醒悟的,而是终身受报复的,如同另外一出《血观音》,长命百岁是我对你最恶毒的祝福,没被原谅。
他只能用“他爱过他儿子”这样的自我安慰与愧疚,安慰,结束自己的一生。
“香港十岁学童坠楼自杀”
这几个字如果出现在你的脑海里,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怎么样的画面?
港版的正式海报标语是“好好记住”
对于电影来说,这就是要好好记住的个例。
我在听映后主创交流的时候得知,说本片剧本从2015年有框架,2018年初稿。而导演卓亦谦透露说本片从拍摄只用了19天。
他说这个故事拍出来每个人都应该记住。
而台版的正式海报标语是“阳光普照”。
我的短评第一句就说:“真正的《阳光普照》。”果不其然是洞察了其中的关窍。
钟孟宏拍了一部《阳光普照》也是讲跳楼自杀后家庭创伤的。英文名的“A Sun”也对应只剩下“A son”。
而不同于《阳光普照》,选择了把那道光照在了一个善良,所有人都觉的是好学生,却沉默寡言的抑郁症患者身上从而引起巨大的山洪。
本片将那束光普照在所有人的身上,片名《是年少日记》,英文名是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片尾等片名先中文名再英文名一出,顿时明白了。日记会在,但只能任由时间翻页,算了。
“香港十岁学童坠楼自杀”,
听闻都会震惊与心痛的程度。
但在以此基准上,这个学童是一个积极的,乐观的,懂事的,健康的,正常人无异的普通孩童呢?
02-够痛
本片小巧精明的地方在于,在95min内通过错位的剪辑的错位玩障眼法。用家庭,用婚姻,用回忆过往组成一张巨大的网,跟我们玩“猜猜谁死了”的谜底,死的是哥哥,还是弟弟。
等待所有的谜底解开,影像所汇聚成的的能量,是无穷无尽的,所有人一片哭声。
坠楼死亡后的所有事变成一件家庭丑闻。爱好面子的父亲依旧我行我素,找了个借口强行抹去“我”的存在。
这段过往与记忆被家人尘封,变成一个不可言说却隐隐作痛的伤痕。
妈妈好像变了一个人,沉默不语中,选择沉默不语地离开。
父亲也像变了一个人,丧失所有的动力,这辈子只能活在无尽的悲伤中。
而“我”从父母期待的好学生,也变成了另一个人。
当“我”活成了另一个“我”,刻意逃避,躲开。直到课堂垃圾桶那封曾经熟悉“我要是死掉就好”遗书,所有的过往都被打开。
电影对情感的刻画最真实的一点,就是对东亚家庭的剖析,不做审判且加以节制的呈现出来。里面的每个人都看起来都很正常很正常,真实地像我们经历的,发生过的,但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原生家庭的创伤,没有什么缺爱,还有什么经济压力什么的,就是这个社会形成的无形的网,我们无法逃脱的宿命。拼命学,拼命做不让父母失望的好孩子,不要辜负父母的期待,所有的人都重蹈覆辙的走上这条路,千军万马过大河,大家就是这样的,但从未想过总有人会溺水。
郑有杰,郑有俊,不再是两个陌生的名字。
是你,是我,是我们。
你爸是这样的,你妈也是这样,我是这样的,我们都是这样的。
但到底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电影就是在拍这些东西。
03- 遗憾
电影的瑕疵非常多,比如师生线,老师感情线与童年回忆的缝合。但其实不是问题。因为他是一个新导演的首作,导演映后也承认有不满意,但你无论再怎么挑剔,这也是一个新导演意识创作的上限与未来创作姿态。
我觉得《年少日记》最好看的点不是写遗书和从小到大我心生念想无数次去死,没了我之后父母他们会更好吗这个点。是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你爸是这样,你妈是这样,我爸总摆出我“一家之主,钱是我赚的”这点来威胁我,威胁我妈。我是这样活过来的,我这辈子都逃不掉,我都是这样的。电影是将这种“会好吗?”影视化,想象化,然后香港中产阶级都活成了这样,那我,只要反问到我身上来,是最恐怖的提问:我真的存在(活)过吗?
我一直在想《年少日记》好在哪里呢?
剪辑?情感?
或许都不是。
对我来说本片好的地方是引起巨大的反思与悲伤。
像电影中翻阅的那本日记,提醒着我,我存在过,我能不被忘记。
在香港映后有一个老师提问说:“我是一名初中教师,我之前是教F班的,所以我很懂电影中所发生的一切。”
另一位观众哭着说:“谢谢导演把它拍出来,这是我的过往。”
每每想到里面的某些场景,我都能被制衡,因为我的人生,好像有杰。我活的如此平庸,但快乐。但我最后活成了有俊,是因为我扛过来了,即使我不快乐。
我没有电影中的中产阶级,但我活下来了,我也不得不活下来,我背负着巨大的期待与厚望。
如同电影中的一幕:“一高中生跳楼。”底下的评论是冷漠的,杀人的。
“大家都是这样的,怎么你就先倒下了。真是糟蹋父母的钱。”
在所有情绪与情感酝酿后,
我们都曾希望有一个老师能懂我们,但很遗憾的是,都没有。
我曾经无数次想过,如果我死了,我爸爸妈妈会更幸福吗?
或许吧。也不知道。
我没做到,但电影做了这件事。
我也怨不得谁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我也不知道我怎么活过来了。
我好像不是在哭电影,我是在哭我自己。哭我活的这么用力,哭我为什么会这么活着。
我甚至都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哭。
我同这十四亿过来的人一同淌上这条没有目的地的大河。我在摇,我在摆,我没有他们那么多的选择,我不知道我在背负些什么,我只能走下去。
因为我长大了,早不敢翻《年少日记》了,更何况我没有日记可翻,我只有内心深处无尽的悲伤。
只能算了。
END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