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死队》虽然在宣传时号称"九大纯爷们"首次聚集大银幕,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除了路过打酱油的布鲁斯・威利斯和施瓦辛格州长外,剩下的老爷们里,不管是杰森・斯坦森还是李连杰,他们都只不过是映衬红花的绿叶。这部电影真正的红花,其实还是史泰龙。
��
��身为一个64岁的老年人,史泰龙在《敢死队》这部电影里奉献出了很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动作场面。当史泰龙驾驶着飞机消失在夕阳中,无论是对中国观众还是美国观众,他的这次谢幕,都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史泰龙和施瓦辛格作为好莱坞两大肌肉动作男星,可谓红极一时。这两位肌肉男在最巅峰的时期,恰好赶上了好莱坞产业模 式转型的年代,好莱坞电影市场开始向全球扩张,剧情简单粗暴、一味讲求视觉刺激的动作大片横扫全球电影市场。而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年 代,史泰龙和施瓦辛格作为美国电影的代言人,通过黑漆漆的录像厅作为媒介,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观众的电影审美标准。现在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内地男性观众, 基本上都是通过史泰龙和施瓦辛格认识了美国电影,以及树立了好莱坞式动作大片的评判标准。可以说,史泰龙此次通过《敢死队》的华丽谢幕,激发起了整整一代 内地观众心中浪潮涌动的怀旧情结。
��
��史泰龙虽然在1970年就已经出演了处女作《意大利军团》(The Italian Stallion),但他随后只是在各种影片中出演龙套(其中最有名的是伍迪・艾伦的《香蕉共和国》,史泰龙演一个在地铁里欺负伍迪・艾伦的小流氓,连句 台词都没有)。一直到1976年,史泰龙自编自演的影片《洛奇》(Rocky)大获成功,获得两项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史泰龙本人也获得了最 佳男主角和最佳编剧提名。
��
��《洛奇》其实是一部低成本作者电影,讲述了一个标准的"美国梦"故事:一个出身于穷街陋巷的穷小子,依靠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和爱 情。身为一个面部神经麻痹患者,基本没法做出什么复杂表情的史泰龙,把洛奇这个沉默寡言的拳击手成功地和自己合而为一,从而塑造出了他个人电影历史上最成 功的角色之一。
��
��通过《洛奇》的成功,史泰龙顺应当时好莱坞电影的风潮,把自己转型成一个铁血硬汉,除了不断地拍摄《洛奇》系列的续集电影外,还自编、自导、自演了不少肌肉硬汉电影。但是真正让史泰龙红遍全球的,还是拍摄于1982年的《第一滴血》。
��
��上世纪80年代,好莱坞出现了一种特殊类型的动作冒险片,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种以《第一滴血》为典型代表的动作冒险片可谓空前绝后,此 前此后都不会再出现了。所谓时势造英雄,在80年代全球冷战的大背景下,好莱坞面对弥漫全美国的冷战焦虑症,应运而生出冷战电影。与此同时,伴随冷战所激 发的爱国情绪,好莱坞开始对越战题材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两种题材的碰撞,最后催生出了《第一滴血》可谓是顺理成章。
��
��《第一滴血》和好莱坞之前的越战题材影片如《猎鹿人》等不同的是,它虽然也有反思战争的主题,但它最主要的卖点还是动作和暴力。由于本片的反战主题,上世纪80年代大陆曾经引进并公映过《第一滴血》,因此史泰龙可以说是内地观众最早接触到的美国动作电影明星。
��
��其实就冷战和越战主题而言,《第一滴血2》才是这个系列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部。蓝博在电影中替美国打赢了那场他们曾经输掉的战争,并救回了被政府抛弃在那片丛林中的同袍,还打败了邪恶的幕后黑手,简直是好莱坞越战"白日梦"的最集中体现。
��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滴血2》的编剧中还有当年初出茅庐的詹姆斯・卡梅隆。他在等待执导《终结者》的过程中,顺手写了《异形2》和《第一 滴血2》的剧本(没错,所以他的外号叫"卡神",当然我们更习惯称呼他叫"世界之王")。不过后来在拍摄时这个剧本被严重缩水,战俘的故事和越南人的故事 线索都被简化,省下来的时间自然是留给蓝博也就是史泰龙在银幕上耍酷。
��
��《第一滴血》系列的主角"蓝博"和《洛奇》系列的主角"洛奇",从此成为史泰龙行走江湖的护身法宝,每当他转型不成功或新片票房失利时, 史泰龙就会将拍摄续集的计划提上议事日程。最后《第一滴血》拍了四部,《洛奇》则拍了七部(应该是6部,写错了),估计如果身体允许,脸皮也够厚,史泰龙 很有可能会继续拍下去。
��
��如果有观众是一路看着《第一滴血》系列长大的,那么他对《敢死队》一定不会陌生。作为一部主打肌肉、爆炸、枪战的电影,《敢死队》的故事 最大的功能就是串联起那些动作场面,基本上和二十年前的那些电影如出一辙:单枪匹马的美国英雄,面对邪恶敌人的挑战,杀入重重危机,维护心目中的正义,挽 救自己的良知,顺便拯救一个需要男人呵护的美女。
��
��作为一部在故事层面被削弱到最大限度的动作电影,《敢死队》此次最大的卖点就是九大动作明星的集体怀旧出游。但实际上看过电影的观众会略 有失望,不但史泰龙威猛不再,州长先生和布鲁斯・威利斯只是客串了一场(他们俩的戏份只用了6个小时就拍摄完了),甚至动作明星李连杰都有在里面混事的嫌 疑。真正在里面负责动作场面的演员其实是最近几年的"好莱坞B级片之王"杰森・斯坦森(他也是本片中年龄最小的演员,不过也有38岁了)。
��
��对于大批三十岁以上的男性观众来说,他们涌入影院最主要的目的估计就是为了怀旧和告别。作为中国电影市场化后培养出的第一批固定观影消费 群体,这个以男性为主的三十岁以上观众群体,虽然正在逐渐从越来越年轻的电影消费主力群体中逐渐隐退,但对于《敢死队》这样一部主打怀旧和告别的男性荷尔 蒙电影,这些正在慢慢变老的观众则用首周末7000万这个令人惊讶的票房数字傲然告诉我们:老男人永远不死,他们只是悄然远去。
��
��
��身为一个64岁的老年人,史泰龙在《敢死队》这部电影里奉献出了很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动作场面。当史泰龙驾驶着飞机消失在夕阳中,无论是对中国观众还是美国观众,他的这次谢幕,都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史泰龙和施瓦辛格作为好莱坞两大肌肉动作男星,可谓红极一时。这两位肌肉男在最巅峰的时期,恰好赶上了好莱坞产业模 式转型的年代,好莱坞电影市场开始向全球扩张,剧情简单粗暴、一味讲求视觉刺激的动作大片横扫全球电影市场。而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年 代,史泰龙和施瓦辛格作为美国电影的代言人,通过黑漆漆的录像厅作为媒介,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观众的电影审美标准。现在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内地男性观众, 基本上都是通过史泰龙和施瓦辛格认识了美国电影,以及树立了好莱坞式动作大片的评判标准。可以说,史泰龙此次通过《敢死队》的华丽谢幕,激发起了整整一代 内地观众心中浪潮涌动的怀旧情结。
��
��史泰龙虽然在1970年就已经出演了处女作《意大利军团》(The Italian Stallion),但他随后只是在各种影片中出演龙套(其中最有名的是伍迪・艾伦的《香蕉共和国》,史泰龙演一个在地铁里欺负伍迪・艾伦的小流氓,连句 台词都没有)。一直到1976年,史泰龙自编自演的影片《洛奇》(Rocky)大获成功,获得两项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史泰龙本人也获得了最 佳男主角和最佳编剧提名。
��
��《洛奇》其实是一部低成本作者电影,讲述了一个标准的"美国梦"故事:一个出身于穷街陋巷的穷小子,依靠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和爱 情。身为一个面部神经麻痹患者,基本没法做出什么复杂表情的史泰龙,把洛奇这个沉默寡言的拳击手成功地和自己合而为一,从而塑造出了他个人电影历史上最成 功的角色之一。
��
��通过《洛奇》的成功,史泰龙顺应当时好莱坞电影的风潮,把自己转型成一个铁血硬汉,除了不断地拍摄《洛奇》系列的续集电影外,还自编、自导、自演了不少肌肉硬汉电影。但是真正让史泰龙红遍全球的,还是拍摄于1982年的《第一滴血》。
��
��上世纪80年代,好莱坞出现了一种特殊类型的动作冒险片,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种以《第一滴血》为典型代表的动作冒险片可谓空前绝后,此 前此后都不会再出现了。所谓时势造英雄,在80年代全球冷战的大背景下,好莱坞面对弥漫全美国的冷战焦虑症,应运而生出冷战电影。与此同时,伴随冷战所激 发的爱国情绪,好莱坞开始对越战题材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两种题材的碰撞,最后催生出了《第一滴血》可谓是顺理成章。
��
��《第一滴血》和好莱坞之前的越战题材影片如《猎鹿人》等不同的是,它虽然也有反思战争的主题,但它最主要的卖点还是动作和暴力。由于本片的反战主题,上世纪80年代大陆曾经引进并公映过《第一滴血》,因此史泰龙可以说是内地观众最早接触到的美国动作电影明星。
��
��其实就冷战和越战主题而言,《第一滴血2》才是这个系列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部。蓝博在电影中替美国打赢了那场他们曾经输掉的战争,并救回了被政府抛弃在那片丛林中的同袍,还打败了邪恶的幕后黑手,简直是好莱坞越战"白日梦"的最集中体现。
��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滴血2》的编剧中还有当年初出茅庐的詹姆斯・卡梅隆。他在等待执导《终结者》的过程中,顺手写了《异形2》和《第一 滴血2》的剧本(没错,所以他的外号叫"卡神",当然我们更习惯称呼他叫"世界之王")。不过后来在拍摄时这个剧本被严重缩水,战俘的故事和越南人的故事 线索都被简化,省下来的时间自然是留给蓝博也就是史泰龙在银幕上耍酷。
��
��《第一滴血》系列的主角"蓝博"和《洛奇》系列的主角"洛奇",从此成为史泰龙行走江湖的护身法宝,每当他转型不成功或新片票房失利时, 史泰龙就会将拍摄续集的计划提上议事日程。最后《第一滴血》拍了四部,《洛奇》则拍了七部(应该是6部,写错了),估计如果身体允许,脸皮也够厚,史泰龙 很有可能会继续拍下去。
��
��如果有观众是一路看着《第一滴血》系列长大的,那么他对《敢死队》一定不会陌生。作为一部主打肌肉、爆炸、枪战的电影,《敢死队》的故事 最大的功能就是串联起那些动作场面,基本上和二十年前的那些电影如出一辙:单枪匹马的美国英雄,面对邪恶敌人的挑战,杀入重重危机,维护心目中的正义,挽 救自己的良知,顺便拯救一个需要男人呵护的美女。
��
��作为一部在故事层面被削弱到最大限度的动作电影,《敢死队》此次最大的卖点就是九大动作明星的集体怀旧出游。但实际上看过电影的观众会略 有失望,不但史泰龙威猛不再,州长先生和布鲁斯・威利斯只是客串了一场(他们俩的戏份只用了6个小时就拍摄完了),甚至动作明星李连杰都有在里面混事的嫌 疑。真正在里面负责动作场面的演员其实是最近几年的"好莱坞B级片之王"杰森・斯坦森(他也是本片中年龄最小的演员,不过也有38岁了)。
��
��对于大批三十岁以上的男性观众来说,他们涌入影院最主要的目的估计就是为了怀旧和告别。作为中国电影市场化后培养出的第一批固定观影消费 群体,这个以男性为主的三十岁以上观众群体,虽然正在逐渐从越来越年轻的电影消费主力群体中逐渐隐退,但对于《敢死队》这样一部主打怀旧和告别的男性荷尔 蒙电影,这些正在慢慢变老的观众则用首周末7000万这个令人惊讶的票房数字傲然告诉我们:老男人永远不死,他们只是悄然远去。
��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