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饶晓志
编剧: 饶晓志 / 雷志龙
主演: 万茜 / 周一围 / 王自健 / 金士杰 / 李虹辰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 悬疑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6-12-30(中国大陆)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The Insanity
IMDb链接: tt6605830
编剧: 饶晓志 / 雷志龙
主演: 万茜 / 周一围 / 王自健 / 金士杰 / 李虹辰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 悬疑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6-12-30(中国大陆)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The Insanity
IMDb链接: tt6605830
文 / 赤叶青枫
如果你遭遇意外,陷入昏迷,等醒来时已和其他几个陌生人一起被关入一个精神病院的某封闭空间内,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有承认自己是疯子并且肯接受治疗,才有机会被放出去。你会怎么办?
继《驴得水》之后,又一部口碑不俗的黑色幽默话剧《你好,疯子!》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了大银幕,并且在影片伊始就呈现了这样一个匪夷所思、荒诞中又带着几分悬疑惊悚味道的特殊场景:柔弱失忆的女孩安希(万茜饰演)、正义感爆棚的新闻记者李正(周一围饰演)、腹黑善辩的律师马睿(王自健饰演)、迂腐保守的历史老师萧乃恩(金士杰饰演)、色厉内荏的出租车司机杨猛(李虹辰饰演)、风情万种的项目公关莉莉(莫小棋饰演)、念念不忘要回家给女儿过生日的兽医韩沐山(刘亮佐饰演) 等7位身份迥异、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莫名被关进了一家精神病院的废弃厂房内,精神病院院长(曹卫宇饰演)要求他们必须承认自己是疯子并且按时服药,痊愈之后才可出院。
不得不说,青年导演饶晓志的这部电影处女作是一部代入感极强的电影。作为观众,在被关入密室的7人身上,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而到底该如何做才能逃出升天呢?
这不仅是电影中7人需要面对的棘手难题,也是银幕下引人深思的难解伪命题:乖乖吃药接受治疗吗?可这些人明明都言行正常,如果配合,就意味着妥协和承认自己确实有精神病;那么坚持不吃药并且绝食抗议吗?那就意味着会遭遇电击惩罚。
一时间,任何人估计都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而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非常规的封闭密室之中,众人又开始陆续遭遇各种被“逼良为疯”的行为,于是当最初的悬疑惊悚氛围暂时淡去之后,荒诞、黑色幽默元素开始陆续展现,故而影片的前半段里不乏诸如众人齐摆pose诠释物种起源、合跳肚皮舞、“诬陷” 萧老师猥亵莉莉等诸多笑料,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此类元素变得越来越少,令人不寒而栗的某些元素开始暴露的越来越多——在这一点上,此片与《驴得水》有异曲同工之妙。
要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7个人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已然形成一个小社会,对权力与话语权的把控欲望在不知不觉中在7人尤其是5名男性(ps:在这个远离尘世的密室之中,7人之间的关系相对较为“原始”和简单,因此从优胜略汰、弱肉强食的大自然法则角度而言,此处的“男性”称之为“雄性”似乎更妥当贴切些)心中发酵及膨胀,只要时机成熟,便会暴露,而人性的复杂、暗黑甚至丑恶也在这一过程中开始凸显。
记者李正、出租车司机杨猛是7人之中其中最身强力壮的两名青年男子,而李正又是思维敏捷、主意最多的一个,因此与院方的首轮对抗中,李正隐隐成了众人的领袖。可惜他强势铁腕,冷酷无情,私惩弱女安希在先,差点杀害老师萧乃恩在后,让情况一度失控,引发众人不满,从而令杨猛有机会上位。
杨猛是7人中素质最低、最不讨喜的一个,如果从社会阶级来划分,身为出租车司机的他也是最底层的一个,但他同时也是是非观最鲜明的一个人。当他用武力打败李正并救下萧老师一命后,他俨然成了新的领袖人物,而他只是以武力称雄,才智有限,时间一长,难以服众,再加上之后试图强奸莉莉的行为引发众怒,于是又被李正拉下马。
之后,萧老师、韩医生、马律师这三位之前看似最和善、理智的人开始合力尝试把控话语权,看似最民主,不搞一言堂,但也最自私虚伪。为了能顺利出去,他们不惜牺牲安希,威胁莉莉,甚至公然拉帮结派孤注一掷做最后一搏。
在全过程中,安希与莉莉两个女性角色一直是处于弱势及被动的。尤其是后者,虽然天良未泯,奈何为了生存,始终随波逐流,委曲求全,屈服于男权之下。前者虽然看似最柔弱,但至少有过抗争与呐喊,而她的强烈失控反应让她在那种特殊氛围和环境里有了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独特意味。
最终事实也证明,安希是众人能否逃离精神病院密室的关键人物。片中,安希的饰演者万茜有一段5分钟的长镜头独角戏。这既是给演员展现自身表演功力的绝佳机会,也是剧情一再反转之后正式揭晓真相的重要一刻。
真相到底如何,暂时就不剧透了,回头大家看完全片之后自会知晓,在此只提醒一句:观影时一定要坚持看完字幕,因为最后的结尾有彩蛋,而这个彩蛋包你看了后会头皮发麻!
幽闭的精神病院,冷夜的倾盆大雨,不同身份七个互不相识的陌生人,电影甫一开篇就把观众的胃口吊的死死的,营造出区隔于其他国产电影的诡谲气氛。
在这样的环境下,你攥着一颗七上八下的心跟随渐次展开的情节一一跟进,从战栗的恐惧,到荒唐的嘲讽,再到人心的繁复,最后归于细碎的温情。
黄粱一梦,恍然叹息,却在不知不觉中,有泪盈睫。
《你好,疯子》是我今年看过的绝对称得上好看的国产片之一。
【可能会涉及到剧透,所以以下部分请介意的群众自动撤离】
作为话剧改编的剧本,《你好,疯子》在画面风格上有着规整的舞台感,但就度而言,并不显得夸张。整个故事体系的脉络是围绕着“怎样逃离精神病院”而展开,根本上讲的是一个自我救赎的主题。氛围一变再变,剧情一转再转,是常见的狭窄空间中的多人物叙事手段,不过其中的人性关怀才是整部电影最触动我的地方。
在广阔的大千世界里,有多少人是真心在爱你?
安希所饰演的疯子,是芸芸众生中每一个无法面对现实的孤独者。她们臆想出自己的父母,老师,初恋,闺蜜,朋友,哥们,将压力转嫁于不存在的虚空当中,用以消解在真正生活中无法抵抗的,蔓延在周身上下的焦虑。世人称呼她们为“疯子”,并强迫她们走出精神世界回归独立自我,但在我看来,无非也只是方法不同,形式各异。
彻夜醉酒的你们,血拼非理性消费的你们,暴饮暴食的你们,甚至无节制啪啪啪的你们,在这个层面上的恣意放纵,甚至还不如疯子来的合情合理。疯子难为的是自己,但现实中还有很多人为了快活,伤害的还是别人。
精神病院的六个人是安希也不是安希,他们是本体柔软性格之外的N重人格,其存在既是为了慰藉本体,但更多的意义是保护本体。当外界进行攻讦的时候,本体难以抵抗就只能通过其他人格进行自我消融和自我说服,如果不成功,最坏的结果就是抑郁症,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衰退。
电影通过亦庄亦谐的手法讲述了一个人的心理动态,难得的是107分钟并没有任何观影的疲惫感。前段运用喜剧手法,七个人使劲浑身解数来证明自己是个正常人,是“电击”还是“吃药”,一个选择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生存的命运,荒诞之中带着可笑和可怜。观众正跟随着他们的视角和特写猜测背后隐秘的联系,然而话锋一转,牵出新的动机——“找出你们身边唯一一个疯子”。
随之而来的,就是蕴于人性中的互相猜忌和暴力施行。较为特别的是,作为本体的安希反而最容易被集体孤立,站在上帝视角的她审视着其他人格,但却无力阻挡他们的私心和欲望,最终只能看着他们一个个消亡毁灭。影片也借此寓意:无论你生命中有多少“爱你”的人,终究都不能陪伴一生一世。
人生这条路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
看似残酷的隐喻结局铺陈在细节里的是导演温和与淳厚——院长鼓励安希亲手“杀掉”其他的人格谋求独立,才能涅槃重生,但安希最终仍然选择了以情动人,用缓和的方式送别过往的自己。如果按照逻辑推论,院长也是安希的另一重人格,那么在这场针锋相对的争夺“主体”之战当中,胜利的,依然是真正的安希。
善良是一个人最高尚的品格,能打败所有的邪恶。
即使这是一碗鸡汤,我依然怀抱感恩,信服这个应该尊重,且值得尊重的道理。
回头说说万茜这个女演员,我对她的印象最早是《柳如是》,然后是《军中乐园》,近期才是这部《你好,疯子》。一人分饰七角的长镜头有炫技的成分在,完成度也只能说还可以,但这段的演绎难度的确令人咋舌。更吸睛的是她身上不蔓不枝的温柔和倔强,安希这个角色尤其如此,即便是前期楚楚可怜的样子,也存着几分不动声色的力量。这是女演员在大银幕上不多得的灵巧和气质,恩,我很喜欢。
从开心麻花系列,《驴得水》到《你好,疯子》,话剧改编的质量越来越稳定,即便是小成本也能玩出新花样。作为观众本身,不过是希望看到一个逻辑完整,有张有弛,有笑有泪的故事,演员演技再在线一些,就能挺着胸脯骄傲的说,你看,我们也有类似《致命ID》的作品了。
借最近的风波扯一句,豆瓣对国产片很宽容了。加油吧,我的华语电影!
先说不足:话剧腔重这个得承认,开头周一围说话的时候特别拿腔拿调。还有最后饱受好评的万茜的内心剖白,放到电影里其实有点做作。因为本身镜头给的内容已经足够观众去做解读了,全都挨个说出来反倒是画蛇添足。
其次是,本身剧本可能内涵很丰富,但是放到电影里,尤其时间比较短,社会批判转向人生孤独的时候操之过急。很多地方交代不够,显得生硬。
矛盾爆发之后虎头蛇尾这一点也导致前期的力度不够,关于阶层歧视偏见这些,没有点到。对于疯子的第一重解读没有完成好。
最大的问题是,疯子的双重解读之间是分裂的。
为什么打三星呢?因为即使这样,这部电影也很精彩,以上缺点不能够埋没它。
首先是疯子的第一重解读。
七个成年人被当作精神病患者抓入精神病院,在这个封闭的环境中他们需要做的一个事儿就是证明自己没疯。这个题材很有意思,如何证明你没疯?
福柯说,没有把文明叫做疯癫并加以排斥的历史,就没有疯癫的历史。
所谓文明和疯癫都是社会构建的,是概念的而非实际的。当他们通过唱歌,合作等行为证明自己没疯的时候,其实已经预先承认了疯癫是存在的,并且在这个封闭的环境中是合理的。
之后的对抗也好反叛也罢,不够就是希望能够得到实际权力掌握者院长的承认,进入到另一个群体——所谓正常的群体。这个时候 疯 作为一种社会标准,使个人开始异化。类比文革,可以想到同样一批人为了不成为黑五类而努力将大帽子扣到别人头上。
影评关于这一部分完成比较好。这个时候的疯子,可以成为和异教徒、荡妇、变态等等相等的概念,因为他们都是人为的被流放愚人船的群体。
然后是另一层意义。
疯 这个构建的概念成为一种武器。
在这个封闭的精神病院里,逐渐产生强者,强者控制弱者占有女人。一开始是智力的强者,由记者担任,后来是武力的强者,由出租车司机扮演。
强者掌握了资源分配的权力。决定吃不吃饭,吃不吃药。睡不睡女人。
尤其是在出租车司机扮演暴力强者的时候,其实是阶层的倒置,律师医生白领这些所谓的中产阶层不得不屈服于底层屌丝之下,是文明面对野蛮的无力。
在这里回应了第一重批判,就是社会构建起来的文明秩序,其实是很脆弱的。
但是可能是准备大反转吧。在这里用的篇幅很短,所以有言未尽之感。
接着是疯癫的第二重含义,也是让我个人很感动的部分。
个体对于社会的疏离,个人的孤独。让人很可笑的满足了疯的所有条件:不能正常的同别人进行交流,不能接受社会的秩序,不能很好的参与到社会中去。
于是开始反抗:讷言寡语就需要借助巧言善辩的力量,软弱可欺就要希望变得叛逆硬气,不够漂亮就需要借助女人味儿性感来武装自己,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就要有一个思维严密思想独立的自己出现。对爱的缺失,对自我的不认可,就需要父亲的爱和老师的认可。
于是人开始异化。成为精神分裂的患者。
如果知道反思,那么就需要治疗,自我救助,这是本能。
无论念圣经也好,服用药物也好。都是在进行治疗。
希望自己能够回到,疯的对立面去,回到正常人的世界里去。
最后的和解是一个亮点:或许有很多品质是社会认可的优秀品质,但是不一定是支撑我们走完人生的必要品质,因为走完这一生不一定需要漂亮,博学,善言,勇猛,智慧。但是一定需要的是能够直面的勇气,和能够走下去的信念。
这是主人格所具备的。
结尾彩蛋很好,让和解变成无解。
但是两重含义的衔接,缺失做的很突兀。导致前后部分都变得力度不够。
演员很惊喜。演技基本在线,起码不会出戏。
三星是三点五分。
为什么多打五分?
呵呵。
因为前面刚看完 那年夏天你在哪儿。
对比起来,
这片儿真是一股清流啊。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小疼。(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214026/
在熟悉的传媒大学1500报告厅看完《你好,疯子》,我问身边的朋友“你是不是不喜欢这部电影?”他说是。
同《驴得水》一样是话剧IP改编,原作也是满载赞誉。但作为电影的《你好,疯子》,其叙事手法实在称不上高明。
前半段是群戏,将谜面展开——七个不同身份背景的人被莫名关到精神病院,一场证明自己不是疯子的救赎之战打响了。
从合唱《月亮之上》到集体跳肚皮舞,这一段内容荒诞、聒噪也有笑点。
看得出导演是想表现极端环境下,正常人与精神病之隔是多么容易被打破,想挖掘人类劣根性的心思虽流于表面但基本达成。
剧中的七个人物角色设置非常鲜明,有差异化的职业、年龄和背景,但却都没有太多存在感。缺少塑造圆满人物性格的有力事件和对话论据。
反观角色更多的《十二公民》,比《你好,疯子》更能勾勒较为饱满的人物形象。
如果说影片戛然而止在中间,或者致力于把一件事情说圆那么还有救,后半段的失控才是让人不耐烦的真正开始。
谜底的揭晓方式冗长且笨拙,完全没能利用电影这一视听结合的渠道特质。
火车老师说,电影是要讲故事的,像片子里让女主角指着其他角色一个个把他们的功能和背景直接说不出来,实在太不高明。
想想看,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的电影中,一向台词很少,却能把人物的性格和关系表达的清清楚楚。那种讲故事的方法才是适合电影的。
加之女主角万茜一次次的落水、一次次的闪回,并没能帮助营造气氛,反而使得结构看起来支离破碎。
但《你好,疯子》还是值得鼓励的。比起诸多国产平庸烂片,他有自己的风格,只是想要说的太多,看起来力不从心,想要趋于深刻,又怕大家不懂,最后变得很是尴尬。
你好,疯子。
全世界崩塌,我想抱抱你。
一个人的痛苦是怎样的?
外面是黑暗雨夜,往头顶看是电闪雷鸣,推开铁窗是悬崖绝岭。精神病院是灰色的,高耸入云,如废旧城堡,绝无出口。院里光线灰暗,是废旧工厂,是锈迹斑斑铁柱、污迹和小监狱。是七个自己的战争,是永远的陌生、恍惚、犹疑、恐惧、疼痛、眼泪和伤口 。
可是整个城堡塌陷,铁片翻飞,一个人只能回到小小蓝色病床。
一个人的痛苦在外人看来是怎样的?
小小病床,蓝色病服,倦容,黑眼圈,不想开口。不过是一个人体的大小,对,是看不开的愚蠢。
事实上,它确实只有这么小,只是在你感受到时,它是无穷黑夜的吞噬,是钻心蚀骨,是八个安希。
这世界的确有这样的疯子,或许身体里没有住着八个人,却永远在自我消耗。
这世界全都是这样的疯子。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城堡,一朝风雨黑暗来袭,你看到了更多的自己, 看到了战火纷飞。明知故问,把心底最柔软地方摊开,一刀一刀亲自去捅。义无反顾,毫不后悔。不过作茧自缚,又如何?
安希,安希,走出去是白茫茫一片白雪世界。
可是你应该明白,外面有天空星辰大海林木,外面有真实触觉,有家人等候,朋友永远敞开的门,路上有更好自己和更好爱人。
为何走不出腐烂城堡?不回到温暖人间?
谁又有义务去理解,去安慰这样一个满面愁容的你?
或许再简单的人内心也有一场战争,人世也有一场战争。谁又有空,又有余力去看顾另一个?
安希,安希。自扇耳光是多么畅快的戏码,把枪口指向自己仿佛就得到了救赎,这不就是一切的源头吗?自责、自残、自杀,似乎所有问题就被解决了?他们被送到美丽海边,你就离开禁锢了吗?
你杀不死他们的。他们就是你。
安希,你自己知道:过分享受内心戏,过分从情感中索取,无非因为你的外在世界太小太无趣。你要勇敢一点,再勇敢一点,把枪口对准外面的世界,不怕人笑,不怕苦,不怕疼,不怕无趣和失误,去外面一点点扩大你的空间吧,你还可以有你的城堡。
安希,难过时,你看见自己软弱、情绪、孤单、暴力、残忍、低微、审判,都不要害怕。
你只是要看见他们,去照顾他们。 你照顾自己的身体,照顾住在身体里的人。你很清醒,你能明白自己苦在哪里,乐在哪里,疼在哪里。当你有情绪时,你意识到,眼前有一个问题让你解决,你就去想办法。你能理解每一个自己,你能满足每一个自己的需求。
你能自我和解,不再自我消耗。等到那一天,你和你爱的亲友也能和解,你会去滋养他们,感谢他们曾经的包容、忍耐和滋养。
ps:其实人在快乐的时候又怎会去折磨最爱的那个自己呢?如果有一天,有什么事,让你觉得自己完整的城堡崩塌了,你一定要抱抱自己,照顾好每一个自己。若你现在开心幸福,那不妨对自己狠一点心硬一点,永不致困窘绝境,护卫自己的精美城堡。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汪金卫(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262311/
本文首发于巴塞电影APP
提示:本文包含电影《你好,疯子!》重要剧透,未观看电影者请谨慎阅读。
从《夏洛特烦恼》到《驴得水》,再到正在上映的《你好,疯子!》。继喜剧片、青春片浪潮后,似乎话剧电影也大有形成浪潮滚滚袭来之势。话剧电影凭借反复打磨的出色剧本与演技,似乎成为国产电影口碑维护的中坚力量,也不乏票房黑马的出现。但话剧特有的“话剧腔”也在大银幕上呈现出尴尬与过火之感。
先看看《夏洛特烦恼》和《驴得水》。前者成为2015年的票房黑马,收获14.4亿票房,赚得盆满钵满;后者成为2016年的话题电影之一,虽然话剧电影形式引起争议,票房也并未突破2亿,但整体口碑甚佳,甚至获得了豆瓣2016年度评分最高国产电影的称号。
《夏洛特烦恼》本是“开心麻花”创作出品的舞台剧,首演于2012年11月,票房火爆。2015年,改编电影上映。相比其他国产喜剧片,《夏洛特烦恼》片中并无来去匆匆的过气流行语,每处笑点都能够引发观众爆笑。票房成功反超拥有大IP、大明星,却不怎么好看好笑的《港囧》。也许是由于《夏洛特烦恼》主创们经过了长期的舞台实践,剧本经历万千观众的现场检验,因此能够把剧本中的笑料编排、笑点设置等方面反复打磨。最终呈现出小制作但有诚意的作品。
电影《驴得水》也是由同名话剧改编,话剧版《驴得水》口碑始终居高不下,被改编成电影也是情理之中。根据导演透露,《驴得水》创作之初本来就是要拍电影的,阴差阳错搞了话剧。《驴得水》本与“开心麻花”无关。电影版《驴得水》拍摄完成后,被“开心麻花”买下,成为出品方。一方面,“开心麻花”需要《驴得水》的良好口碑塑造自身品牌形象,而《驴得水》片方也需要开心麻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加电影宣传力度与票房人气。最终,《驴得水》取得1.7亿票房与较好的口碑,总体来说应该是双赢的。
《你好,疯子!》也是“剧而优则影”的产物。该片导演饶晓志在戏剧界很有声望。他曾给孟京辉做副导演,执导的话剧作品《你好,打劫!》《将爱情进行到底》都很有人气。《你好,疯子!》是“你好系列”的第二部作品。曾有一种言论说“戏剧圈的导演现在集体涉足电影圈,把国产电影的智商都提高了一个档次。”意在夸奖话剧电影剧本好。的确,这几部话剧电影都在剧本上下了功夫,相比绝大多数国产烂片,绝对是对得起观众的智商。但同时带来的“话剧腔”也成为急需改进的问题。
再次提醒,下文包含剧透内容。
《你好,疯子!》上来就把角色与观众置于一个密闭空间内,不交代任何缘由,让角色自己去研究,让观众自己去猜想。刻意营造悬念的同时也增加了观众与电影的疏离感。虽然作为电影手法无可厚非,结尾也给出了合情合理的说法。但这种独特密室的单一场景设定明显来自于话剧。稍微动动脑筋便能想到:结合中国国情,这种密室囚禁的极端做法在中国的法制与电影审查制度下,显然最终必然有反转的解释:要么一切是设计好的实验/玩笑/游戏,要么是一场虚幻的梦,是不存在的。因此这已会让一些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开始猜疑,带来并不流畅的观影体验。电影最后的结局也没有跳出这个框。若片尾最后,所有主角真的逃出生天,大开杀戒,或被精神病院折磨致死,这反倒会成为国产电影的突破了。
电影在七个角色在“被莫名认定为疯子而被囚禁”的设定下展开,主角们在精神病院的监控下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疯子,做出了很多荒唐的举动。齐声高唱《月亮之上》、跳印度电影《情字路上》中的舞蹈《燃烧的爱火》、大打出手等等。从中我们似乎看到创作者对人性中的荒诞的夸张与放大。一群年龄各异的人又跳又叫,完全不符正常人的逻辑。除了迷惘的旁观者万茜外,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这种对“正常人如何证明自己不是疯子”的极端夸张,使得电影逐渐变成一出闹剧。演员们情绪亢奋、歇斯底里的感情状态仍有话剧表演的感觉。尤其是集体“自扇耳光”的一场戏,颇为眼熟。典型的“话剧式”表演。我们对演员的敬业表示尊敬,但每部电影都要“扇耳光”,难道非要以这种形式“打肿脸充胖子”吗?
正当观众坐看闹剧如何收场的时候,电影又画风一变,变成了针对掌权者的讽刺剧。与《夏洛特烦恼》《驴得水》大部分演员都是话剧原班人马不同的是,《你好,疯子!》大部分演员都是专为电影而选择。其中不乏演技派,如近年频频出演大陆电影的台湾老戏骨金士杰、金马奖最佳女配角获得者万茜等。周一围饰演的记者从一开始就莫名成为一个发号施令的领导者。上文所述一系列荒唐举动均是由他“指挥”。在质疑与反对声中,杨猛饰演的司机以“暴力革命”的形式将记者“赶下台”并囚禁起来,成为一个新的,但更独裁、更强权的强权者。他霸占“莉莉”,对其他人暴力相向,一股“社会人”的痞气。最终,这个“暴力者”也被群众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打倒”。随即掌权的,是新成立的、由三个知识分子组成的“小团体”:医生、律师、教师。然而,这个团体也并没有好到哪去。在“指出唯一疯子你们就能出去”的诱惑下,他们轻而易举地充当了独裁审判者的角色,决定将万茜沦为他们的牺牲品。
从此能看出,电影似乎将重点集中在对权力的批判与讨论。但随即,电影却又迎来了最大的反转:万茜饰演的安希才是患有重度人格分裂症的疯子,其他所有人都只是她幻想出的附属人格。
在前面一直处于迷惘状态的安希这时才“变身”主角,而金马最佳女配角万茜终于等到了展示演技的机会。在一个长镜头中,万茜在数分钟内变换7种人格,自说自话,并对其他六种附属人格上演了一场真情告白,淋漓尽致地飚了一把演技。确实厉害。然而,似乎这种推翻的反转设定似乎成为了刻意设计的“万金油”:一切设定上的异常(密室、情绪亢奋)都可以归结为角色的幻想而强制性地具有了合理性,从而堵上观众的嘴,让人无法反驳。审查也能说得过去。这样做并不新鲜,也未免有些“小聪明”。
即便是看似完美地解释了密闭空间的产生,甚至耐心地解释每个人格的来源(我承认这里有打动我,曾经我也有这样类似的某种附属人格)。但仍然有大大的问号打在角色和观众脑海里,就是安希反复无助喊出的问题:“为什么他们变得都不认识我?”这里可以理解为医生的干预与精神病院治疗药物的作用,但片尾的彩蛋又和观众开了个玩笑:安希的主治医生也是他脑中的附属人格。这就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无从解答。你可以认为这是“主治医生”附属人格为杀死其他人格而精心设计的计谋,但依旧无法解释。在二刷电影的时候,这个问题会变得尤其突兀:从小到大陪伴安希的附属人格们,竟然突然成为了“陌生人”。无论如何,也难以理解。
豆瓣网在进行年度电影盘点时,将年度评分最高国产片赋予了《驴得水》。这引起了很大争议,不过也确实是网友投票评分所得。话剧电影不是拯救电影智商的“救世主”,更不是与电影格格不入的“异邦人”。“话剧电影”不应与非话剧改编电影割裂。好莱坞有无数话剧、百老汇音乐剧改编电影的成功典范。如《为黛西小姐开车》《福斯特对话尼克松》《芝加哥》《悲惨世界》等。如何发挥优秀话剧剧本的优势,摒弃适合舞台而不适合银幕的“话剧腔”,是国产话剧电影创作者、改编者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