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杀戮的冲动《命案》

导演郑保瑞
编剧游乃海 / 李春晖
主演林家栋 / 杨乐文 / 吴廷烨 / 伍咏诗 / 陈湛文 / 更多...
类型: 剧情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2023-04-20(中国香港) / 2023-02-17(柏林电影节) / 2023-03-30(香港国际电影节)
片长: 108分钟
又名: 重案 / Fatal Fate / Mad Fate
IMDb: tt19856688









 《命案》若用编剧游乃海的话来说,是一部关于人如何与命运抗争的「励志片」。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一心帮美美姐化解「死劫」的风水师(林家栋 饰),因美美姐独自离开而无法阻止她被残杀的命运;与此同时,送错外卖的茶餐厅少东(杨乐文 饰)偶然目击一起杀人案件,并挑起了他与生具来的杀戮冲动。两人在机缘巧合之下相遇,风水师算出少东将会因杀人而犯牢狱之灾,少东害怕再陷囹圄,求对方帮忙改命。曾目睹少东杀猫的老差骨(吴延烨 饰)充满正义感,坚信少东是天生的心理变态,改不了嗜血本性。

荒谬无常的命运步步追逼,风水师虽扭尽六壬,却总是人算不如天算,多番铩羽而归。隐藏身份的连环杀手(陈湛文 饰)虎视眈眈,老差骨紧咬不放,还有年轻凤姐(伍咏诗 饰)的诱惑,令少东的杀念越加炽热;风水师千方百计与命运角力,也濒临精神崩溃。命中注定的大劫将至,两人又会如何化解?

《命案》虽然已经是郑保瑞与银河映像的第三次合作(前两次是《意外》和《车手》),但在这里有需要加以说明的是,两者之间其实秉持着截然不同的影像风格。

在郑保瑞充分展现个人风格的作品序列里,社会底层小人物在黑暗极端的情境下被激发出的兽性冲动,以及由此衍生的一连串精神错乱和失常,是他一贯关心的主题。

例如《狗咬狗》里陈冠希与李灿森在废弃神殿不计代价的殴斗撕咬;《智齿》不肯放下憎恨的斩哥与想要得到原谅的王桃之间既互相伤害又彼此依赖的施/受虐关系;抑或《怪物》《热血青年》里受害者内心深处的扭曲欲望与冲动具象化作面容丑陋的怪物和冤魂不散的恶灵。

郑保瑞对人类原始兽性、本能欲望的深深着迷,使得他的影像风格其实要更接近于德勒兹曾经提到的以自然主义风格为代表的「冲动—影像」。于是在郑的作品里往往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漫山遍野的残骸和碎片,臭气熏天的垃圾处理场、寮屋废墟、地狱边缘(释放邪恶的原初世界),另一个则是带有特定地理坐标的真实空间(滋养罪恶的派生环境)。

经常处于「匮乏」状态,非善非恶的人物为了永远不可能被满足或实现的内在欲望和冲动,只能够在条件极度恶劣的情境里疯狂掠夺生存所需的碎片与资源,穷尽当前环境所有,以便过渡到下一个环境,而从野蛮凌乱的行动能感受到一股凶狠暴烈的生命力。

如在《狗咬狗》里陈冠希饰演的杀手为了拯救智障女友,不仅翻捡路边垃圾桶寻找水源,甚至大开杀戒,把前来追捕的所有警察全干掉,得以乘船逃回柬埔寨;李灿森饰演的警察横冲直撞的毁灭性冲动,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害死上司、手足和父亲,遂放弃一切社会身份远赴异乡追杀仇人。

故此,实际上郑保瑞并不关心命运如何运作,或人类对宿命论的信仰与质疑,因为在他的作品中,角色的命运被具体呈现为一条急速下坠,并最终通向自我毁灭的不归路,死亡(冲动)是唯一结果。

换言之,命运/宿命只是充当人物不可逆转的堕落过程中的一个持续衰退崩解的隐性时间符号,而对于过往作品在绝望中见希望的结局(《狗咬狗》的新生婴儿、《智齿》王桃的释怀),郑保瑞在早前一个网络访谈中明言他自己也不太相信情况会变好,这更加验证了我对郑氏作品里「唯有一死方可解脱」的猜想。

而在银河映像的世界,「命运」是贯穿其所有作品、不可绕过的核心主题。在命运的悉心安排与摆布下,人物是负责执行计划的棋子,或者是操作精密仪器的工作人员,其存在及行动不过是一遍又一遍地演绎相似的理念:在崇高理性(银河映像)的建构与统摄下,意在呈现一个(偶然性)混乱失序与(命中注定)和谐稳定的交替循环系统。

郑保瑞与银河映像第一次合作的《意外》不仅完美诠释后者对宿命论的深刻理解,甚至还一度表现出穿透表面肤浅的可控式概念,直抵世界真相的雄心壮志,即是以至高无上的理性主义之名,将飘散于城市各处的微小意外收归己用。而这正是电影中深邃而神秘的黑色混沌——日全食——让预先准备制造事故的光线被厚重的阴影阻挡,令人猝不及防的「延后」却不慎触发了另一场意外的发生。

影片最后,古天乐饰演的首领「大脑」意识到宇宙是无序且不可参透的真理,这时「老天爷」却把「不是意外」引发的颅内谵妄和考验转嫁予下一位凡人,即任贤齐饰演的陈芳洲身上,这台「生产意外」与「意外中的意外」互为影响的影像机器无休止运转下去,人物置身其间,既缺乏表露内心欲望与冲动的空间,更不存在对抗上天、忤逆命运的可能。

所以,在我看来,由于郑保瑞与银河映像在风格和取向上存在如此明显的差异,他在拍摄《意外》时就必须以弱化自身作者印记为代价,去迎合后者对于命运背后的运转逻辑、对于捕捉微小偶然性的迷恋与反覆试验。

有了先前的拍摄经验,今次《命案》郑保瑞想要从银河映像所主导的故事文本里努力维持住个人特色,包括对偏执狂、杀人犯、精神失常者不可抑制的内在冲动的探索与表现,以及身处极端情境下的人物,那不断增殖扩散的疯狂执念如何将包含自身在内的所有事物推至毁灭边缘,还有为填满欲望而穷尽环境、难以预测的动物性行径。

也正因如此,两种风格、两种价值观在电影中不免产生激烈碰撞,最为明显的就是角色们越发失控癫狂的言行举止,如少东与生具来的嗜血本性、风水师遗传自父母的疯狂症候,或雨夜屠夫的病态癖好,与银河映像高举命运大旗,精心布置的由一连串意外与偶然构成、务求精确无误的剧作路线相冲突。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在强调「算命」与「改命」的风水命理包装之下,角色内心深层的欲望与冲动因为要服务于影片的概念主题,缺乏变化而显得呆滞和空洞。

于是乎,尽管不少观众都觉得这次游乃海和李春晖共同构思与编写的剧本彷佛有种重返九十年代的疯癫和荒诞气质,然则无论人物的行为有多不可理喻,故事的走向有多出人意表,终究也不可能超越银河映像一早划定的疆域——宿命/反宿命论,在此范围内,角色由残暴/清醒转向温顺/疯狂的过程必须严格遵照既定计划进行,绝不容许出现任何差池。

但从另一个层面分析,《命案》的诞生又正正体现了郑保瑞和银河映像在经历这些年的诸多动荡与变故之后,影像风格以至创作心态上的渐变。

一方面,对郑保瑞来说,命运不再只是可有可无的衰退时间符号,而是借由把它当作电影的核心命题予以重视,进一步探讨社会底层的蝼蚁不向命运折服、顽强生存的可能性(在水中挣扎的蚂蚁),而自愿选择的疯癫/善良则成为驱动人物能够持续发起抗争的不竭动力之源。

另一方面,从银河映像的角度而言,残酷无情的宿命论似乎已成过去。《命案》流露的些许乐观与温柔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银河映像开始尝试以凸显人的能动性为主轴的反宿命论,挑战过去一手建立的体制系统(虽然反叛得并不彻底):由「一切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到「万般皆是心,点点皆由人」,实质是人类在明知天意不可违的情况下,依然作出忠于内心的积极选择,并且主动承受与之相应的代价。

《命案》的最后一幕,(暂时?)放下杀戮执念的少东哼着《波基上校进行曲》的轻快旋律,独自迎向闪烁着刺眼光芒的太阳,纵使知道一旦接近它就无法逃脱、会被灼伤,只因是少东自己作出的选择,所以无畏无惧;仅需对照《意外》里古天乐垂死之际望向象征上天/命运的光芒时表现出的臣服与无奈,便可更清楚体会到郑保瑞和银河映像的创作转向。

「对抗命运,是人类最大的悲剧」,电影中的这句对白令我印象深刻,有趣的是,郑保瑞恰恰透过喜剧化处理,重新思考人与命运错综复杂的关系,有别于以往作品忧郁灰暗的氛围,而且在迎接命中注定的死亡悲剧之外,郑的主角首次找到了活下去的意义和动力。

越是陷入绝望,越要笑着面对,兴许也是久经沧桑的郑保瑞和银河映像反抗「命运」的方式。

本文首发于「虹膜」



【剧透注意⚠️】好多朋友都看了《命案》,有好评也有差评,都很欢迎。各位去看我就很高兴👏

分享些我觉得值得一提的幕后:

-角色都没有名字是主创刻意为之。算命先生的帐篷里写的“许阳燊”并非其真正名字。

-此片拍了N版结局。郑保瑞其实一开始对这个积极结局不那么赞成,但杜琪峰认为需要光明走向,于是有了少东最后走向阳光那幕。

-编剧游乃海和导演郑保瑞在创作中其实是协作的关系。很多戏为了考虑剧力均衡收了力。可以说这部戏本质上不完全是郑保瑞自己的,对他的个人风格有所保留。所以对标前作《智齿》自然有差异。

-大师是否鬼上身?其实不然。处理成会让部分观众起初误以为他鬼上身是有意为之,也能发挥郑保瑞所长:怪力乱神元素。

-一些很可惜没采用的戏:天台戏的版本之一是林家栋对天又哭又笑五分钟一镜到底;海报少东用刀威胁大师杜琪峰认为不妥所以没用;少东脑内虐纱大师的戏也是拍了没用;开头坟场本是一镜到底,最后给切碎了。不知未来是否还有机会看到。

-天台有个镜头林家栋拍了53个镜次,嗓子完全喊哑了休息几天回来继续拍,创职业生涯纪录。首映时林家栋搞笑喊话郑保瑞:“要做个善良的人啊!阿瑞,这话是对你说的!”

-林家栋是郑保瑞的第一选择。杨乐文经过几次面试获选(我觉得他的表现并不逊色)。弹皮筋那一幕是真弹,直接弹到破皮。

-大师口哨吹《波基上校进行曲》是林家栋的现场发挥,天台反复大喊大笑“我是花”也是他的发挥。郑保瑞表示他都看感动了(笑)。少东抱住发疯的大师是郑保瑞的主意,大师沮丧凸出肚腩也是。

-这个项目的概念原本已存在多年。剧本最初的构想是差人和算命先生搭档破案并救助他人,少东是他们遇到的角色之一,后来逐渐演变为现在这样。由于篇幅限制,很多角色的背景故事都无法展现,比如大肚差婆,以及片尾字幕表里大师的“儿子”。整个剧本体量拍成一套剧集没有问题。







-郑保瑞给片中三处地方配了音。









全是剧透!

在《命案》中,我们看到一个用暴力外壳包裹下的一个温暖的救赎故事,故事的核心和《麦路人》和《一念无明》其实很相似:一个犯过错的人,被贴上有犯罪风险标签的人,我们还能否相信他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一念无明》

影片中可以看到一些猎奇和暴力场景:坟场埋人、割喉杀人、太平间鬼上身等等元素。也有一些在郑保瑞以往作品中不常见的笑料设计:对于改命道具的夸张使用(把法器mini换成法器max)、人物反差行为(杨乐文念经与派饭)和人物关系的转变(谁才是神经病)。这些暴力元素和喜剧设计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

但贯穿全片情节的命案只是一个背景,电影更加着墨于两位主角的关系。杨乐文童年虐猫、玩刀片让姐姐毁容、在犯案现场看到人血变得兴奋、母亲生病之后不闻不问。这样一个被警察认为未来注定会犯罪的人,被家人放弃的人,林家栋却相信他一定可以改命。

林家栋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帮助杨乐文改命,这段改造蒙太奇中充满了笑料。包括各种道士法器的使用(粉红灯管最为离谱)还有对于杨乐文行为方式的改变。在种种离谱的改命方式都失效的时候,全片出现了一次精彩的反转。向我们暗示林家栋已经处于一种精神分裂的状态,他的行为已经从对于道术的依赖,变为对于改命这件事情的偏执,伴有幻听幻觉的症状。他坚持“自己是花,要凋零成就果”。这个时候两人身份的转换非常有意思,林家栋也展现出了极为精彩的表演。结尾在三人天台拉锯中指向了一个比较光明的结局。

郑保瑞最初进入电影行业,得益于林岭东的指导和引荐。郑保瑞也或多或少受到恩师林岭东的影响,其中最鲜明的风格就是“过度暴力”。

《狗咬狗》

最突出这种暴力特色的是郑保瑞早期作品《狗咬狗》,两位主角堪称动物性的暴力表演,展示出人在极端环境下的黑暗与绝望。结尾女孩死去,陈冠希剖开她的肚子,拿出婴儿。用令人极度不适的画面却象征一种新的希望的产生。在近期的一些采访中,郑保瑞说自己当了爸爸之后,很难再拍出《狗咬狗》结尾这样的场景。

因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命案》会将暴力放在次要位置,大费周章地讲了一个非常温暖的“励志”故事。

本片给出的结论是:那些犯错的人,那些被认为是渣滓的人,只要有足够的同理心,只要给他们足够多的包容,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邱礼涛有一部电影《等候董建华发落》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了这个命题。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究竟有多少人愿意去相信那些犯过罪的人?去当凋谢的花呢?

《等候董建华发落》

影片也带来了其他一些惊喜。陈湛文(《饭戏攻心》中的三弟)表演的雨夜屠夫,非常冷静,戴上眼镜文质彬彬,但犯案的时刻又非常凶残。伍咏诗扮演的妓女形象也非常立体,她的命运也令人感慨,最后手中握紧的彩票更暗示了命运的难以改变,演员的表演让我想起《柔道龙虎榜》里的应采儿。

伍咏诗扮演的妓女形象

杨乐文的出场就足够惊艳,应该是Mirro成员参演电影中最复杂的一个角色,他演出了孤僻与厌世的状态。念经那段好像周杰伦《双节棍》MV场景。林家栋还是碾压所有演员的存在,这部戏给了他比《智齿》更多的发挥空间。

我看的是HKIFF香港文化中心首映场,结束之后影厅中掌声雷动,郑保瑞起身鞠躬致谢,并和主创一一拥抱。这几年,香港电影人遭受了非常多的挫折和误解,我想他们也需要我们多一些理解和掌声。





港真是蛮吓人的🫣...所谓的暴力美学,有没有美不敢说,但镜头非常慷慨地给予命案全过程大跟踪大特写,血腥四溢,癫狂至极。

但,真的好好看!!!

节奏疯癫,细节丰富(快节奏剪辑之间埋了很多伏笔,不点穿不说破。行为上的,动机上的。一步步推进之间悬疑越来越明朗,解谜很过瘾)

而且难得的是如此阴郁题材中不时穿插黑色幽默,给紧张屏息的氛围松一松绑(多多得益于林家栋的痴线演绎!)。

此外,文本颇有哲学深度。银河招牌的多线叙事最终汇于一点(大师/外卖哥/凶手)

你们不是说,银河永恒的主题是宿命论嘛?

得,这部片直接把命放进标题:《命案》既是生命的命,也是命运的命——Mad Fate。

双主角并行,

一个受困于命运:一边不由自主地受到浮士德的吸引出卖灵魂,一边又渴望逃出这致命欲望的困顿。

另一个致力于逆天改命:一边懂命又信命,可以把人一生的起伏节点看透说穿,一边又周而复始地做法做局改变命运轨迹。

两位主角象征着两种悖论。既是他们个人际遇的悖论,也是关于“命运”这个词的悖论:如果做一件事的目的是避免结果的发生,那么去做这件事,是否会恰恰导致结果的发生?

影片无数次在极尽繁复的做法行动后,塑造几乎功亏一篑的紧张感(因为美美姐,赌博妹,最终都还是堕入一早被算出的结局。而外卖哥在结尾握住刀的手,好像离落下只差了0.01厘米。这一切都透露出一种命运似乎无法被改写的“宿命感”和悲观)。

影片本可以这样一直写下去,最终导向命运早已写定,任何努力都无法改变人生,奋斗没有任何意义的虚无。

但,无论是美美姐的半途而废仪式,赌博姐伸手抓住的水晶,还是外卖哥自始至终忍住没有下的杀手,都在暗示:要相信命运可以被改变,要相信主观能动性的力量。

所以当影片结局,突然倡导哈利波特那套“善良是一种选择,你的人生由你选择”的论调时,一开始我是有些不适应的(成龙大哥口吻)。但多仔细回想一下,会发现看似千难万险无法改变的命运,看似悲观黑暗无法翻身的前情,一直有在因为一些努力悄悄偏离轨迹。

而回到大师的主线,这种积极价值观的源起,有三个层次:1. 为了帮助求卦人,2. 向自己证明可以赢过命运,自己也可以避免疯癫 3. 意识到帮外卖哥自己会疯后,本自私地不想帮他,但目睹花落后结出果实,才意识到:这一切是我的选择。要赢要完成改变命运,就要自己先疯。只要自己疯了,就可以改变命运,就可以赢。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颐和园》怎样理解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的结局?

《颐和园》 (英文: Summer Palace )是一部2006年中国大陆电影,由 娄烨 执导, 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和 张献民 主演。影片讲述了两名青年男女跨越十几年的的感情纠纷,其中穿插着 六四事件 等社会背景。本片也是中国大陆首部男女主角正面全裸出镜的电影 [2] ,而早期电影如《 小武 》(1998) [3] 、《 蓝宇 》(2001) [4] 、《 绿帽子 》(2003) [5] 、《 星星相吸惜 》(2004) [6] 等有男性正面全裸的镜头。 本片于2004年9月开机,2005年5月关机,拍摄时长九个月。取景地点包括 北京 、 重庆 、 武汉 、 柏林 、 北戴河 、 图们 。《颐和园》于2006年5月18日在 戛纳电影节 首映。电影中的政治色彩与大量的性爱场景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 [7] ,因未经中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而擅自参加 戛纳电影节 ,本片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导演与制片人受到了处罚。 1987年,中朝边境 图们 。邮递员晓军去邮局拿信件,之后来到余红父亲开的杂货铺。余红打开信件,发现自己被北京的“北清大学”录取。余红在一个篮球场与晓军见面,晓军与几个打篮球的人发生争执,被打得鼻青脸肿。晚上在草丛中,余红与晓军发生了性行为。 余红乘火车来到了北清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一天,余红结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李缇,聊天中她告诉余红她男朋友若古在柏林留学。李缇和余红与回国后的若古见面,并与在同一大学的周伟结识。余红逐渐与周伟走近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两人在 颐和园 昆明湖 泛舟,在夕阳下相依。 余红去周伟宿舍,发现他正与一个女生一起吃饭,余红见状离开。周伟去台球厅找余红,余想挣脱周伟的怀抱,但最后顺从。在一次欢愉后,余红要周伟去结扎,并称那样就不疼了。周询问缘由,余说是心理学老师告诉她的,并且她和他上过床。北清大学的学生开始去天安门,余红几人也一同跟随。李缇与周伟在宿舍进行性行为时,被学校人员发现。余红见到了周伟的一名舍友,他告诉她教务处已经知道了周李的事情,让她不要再去见周伟。 余红遇到了来北京探望她的晓军,两人和衣而卧,半夜晓军悄然离去。余红发现晓军不见,急忙到操场寻找。在操场示威过程中枪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四散。余红的舍友冬冬找到周伟,告诉她余红不见了。周伟急忙带领冬冬寻找余红,但未果而返。冬冬再次找到周伟,告...

《3D 肉蒲团之极乐宝鉴》人生是一场大春宫

    更新描述或海报 查看原图 导演 : 孙立基 编剧 : 萧若元 / 萧定一 / 胡耀辉 主演 : 叶山豪 / 蓝心妍 / 松野井雅 / 周防雪子 / 雷凯欣 / 更多... 类型: 情色 官方网站: 3dsexzen.com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2011-04-14(中国香港) 片长: 129分钟            又是一部《肉蒲团》主题的情色电影。与众不同的是,《3D 肉蒲团之极乐宝鉴》的宣传语则是“全球首次3D情欲电影”。于是且不说这部电影是好是坏,它在电影史上的意义都是空前的。时代变了,这再也不是十几年前躲在小电影院偷偷摸摸看成人电影的年代了,人们终于堂而皇之地将情色电影搬上大荧幕,这是人性解放的时代。很多观众抱着猎奇的心理,不远千里地来一睹其风采,盛况空前。        《3D肉蒲团之极乐宝鉴》由中国3D及一元制作室有限公司出品,投资逾港币二千五百万, 萧若元、萧定一监制,孙立基导演,叶山豪、蓝燕、原纱央莉、周防雪子、雷凯欣、及何华超领衔主演,于4月14日香港上映,全球其他国家均有同时上映。该片阵容豪华,声势浩大,帅哥美女如云,共同演绎了一场荒诞奇淫的情色大戏。         《肉蒲团》的故事梗概很多人都比较熟,我就不多加赘述了。《3D肉蒲团》则是在原著《肉蒲团》的基础上加以改编而成,并没有换汤不换药的照搬原著。3D版一出场就是宁王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观音雕塑,峨眉山上高僧布袋和尚和未央生怒斥宁王时,竟被路过的宁王听到,为后面埋下了伏笔。未央生陪好友林公子去铁家提亲,未央生和铁员外的女儿铁玉香一见钟情,林公子大怒,于是投靠宁王。未央生和铁玉香日日缠绵,然而床技不佳,无法达到极乐。追求极乐的未央...

《少女潘金莲》:武松,你就使劲往下插吧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李翰祥 编剧 : 何永霖 主演 : 单立文 / 黄美贞 / 金仁淑 类型: 爱情 / 情色 / 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1994-06-24(中国香港) 片长: 98分钟 又名: The Amorous Lotus Pan / The Amorous Pain IMDb链接: tt0111154 当影片最后一个场景,武松举起刀,正在为杀不杀潘金莲做最后的心理斗争的时候,豪放的潘金莲大喊“武松,你就使劲往下插吧!”,随后武松一刀结果了小潘的性命,但他确是十分的舍不得,表情痛苦的几近扭曲,他既忘不了他大哥武松的血海深仇,更忘不了和潘金莲那销魂的一夜。 李翰祥貌似对《金瓶梅》情有独钟,描写这部小说内容的风月片不止一部,早期的有《潘金莲》,中期的有《金瓶双艳》,到了晚期更是连续拍摄了《金瓶风月》和《少女潘金莲》,而这部《少女潘金莲》也基本上是他的息影之作了。本片在故事情节上借用了《金瓶梅》的相关人物和内容,但李大师并没有刻意去编写,甚至可以说没有情节,基本可以忽略。但在李翰祥的拿手好戏——床戏上,可谓是水准相当之高,从布景,到灯光,到配乐,再到演员的表演,都拿捏得十分到位,给人以相当强的艺术感觉,尤其是配乐,古筝、琵琶以及其他中国民乐乐器快慢节奏的变化,轻缓与欢快之间的变幻,配合着戏份的进行,可谓是天衣无缝。即使单独将影片配乐拿出来,也绝对让你觉得悦耳动听。 片中潘金莲和多个男人都有床戏,但最为精彩的当属和武松那场。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雨夜,小潘用药迷倒武都头,趁其熟睡之际,潜入武松房间迷奸之。屋中暖黄色背景光,时而还夹杂着闪电的紫白色亮光,将小潘的身体展示的十分美丽。整段戏份几乎都隔着一层薄纱拍摄,若隐若现的感觉更具唯美效果,再加上刚才所说的精彩配乐,可谓是风月片中的床戏典范。 影片最终的结局还是以武松杀死王婆及小潘这个惯常路线结束,也许让武松和小潘一同生活下去也许更能让人遐想,但这样做可能还是太无法让人接受,打虎英雄怎么能拜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