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较多,不止是预期太高(要比1还要强)的事情,是维导这次确实拉了。
看前声明:
1.正文部分有严重剧透,建议观看电影后阅读。
2.不是书粉,没看过原著,也并不在意还原度,只看电影最终呈现。
3.喜欢维导之前的很多作品,爱之深责之切。不是抹黑乱喷。
下面是具体问题:
1.美学层面并没有惊艳太多
在沙丘1美轮美奂的巨物恐惧美学加持下,沙丘2显得略为寡淡。沙虫从超级巨大的怪兽直接变成可控的交通工具,太空部分几乎为0。
新场景有几个,一是皇帝庄园和室内景,一是光头二公子的私宅和角斗场。
前者谈不上出彩,服装设计相对抢戏,建筑层面是简约贵气但并不惊艳。
后者主要是靠黑白滤镜加持(是难得的亮眼设计),场面尚可,以为会有更激进的建筑设计,实际上也就是重复的极简元素,可以但不惊艳。
2.节奏,文戏和角色的设计不成熟
沙丘2不是大家说的相对于1的紧凑(无论绝对还是相对),倒是暴露了维伦纽瓦对于大家瞧不上的爽脆英雄片里怎么拍文戏,文戏怎么裁量,文戏和动作戏or关键场面怎么搭才会有最好效果的短板。
爆米花你看着好像是行活儿,其实也需要很多技术。
比如,
怎样设计反派,怎样让反派下线。
最关键的议题就是,反派这个灵魂角色,一开始无论看起来多牛逼但最后还是总还是要被主角打败,但怎么才能让反派失败,这是个技术活儿。
像沙丘2最离谱的两对,甜茶师傅VS肉壮光头,以及甜茶VS低体脂光头,居然都是一场对决就直接让对方下线,但是为什么如此简单就搞定了对方,正面角色获得了什么技能上的成长才能反制了对方(要突出艰难的险胜)。没有,只是因为他们是主角阵营,就一场戏里一两回合就赢掉。
一般来讲,对于「怎么让反派成功下线」,起码需要安排一些铺垫戏,比如在真正的「大决斗」之前安排一场失败和一次成长。失败戏是让两方实力有个显性的表现,以及主角能力项的短板在哪儿。成长戏是告诉观众,主角在这个短板花了怎样的力气得到了什么级别的提升。但这一点,沙丘2几乎没有。仅靠一场「大决斗」,反派就直接下线。
而哪怕是大决斗,其实也需要一般3个回合(两败一胜,或者一败一平一胜)且最终险胜,才能真正的赢。
更别说皇帝VS光头爹,两个几乎是1&2最顶端的能力设置,居然就是靠简简单单的权力等级压制就能让野心家乖乖认怂?!一切都来得过于简单。只是一次普通的殿前 talk,光头爹就认栽,完全对不起第一部里对光头爹营造许久的霸气和野心。
不止反派有严重的设计问题,主角团也一样。
怎样推动主角成长,怎样拉队友,队友的技能又怎么补充主角的技能空白,在沙丘2里也是异常简单。
师父只是白给的天兵,但对男主毫无能力项补充,顶多是给师父自己设计了复仇线而已,也没帮主角解决掉什么难啃的虾兵蟹将,反倒变成了传话筒+忠仆,无条件信任且臣服,师徒情没有,变成主仆关系,在现代语境下其实不太容易直接接受这种关系上的变化。导演也没给观众留空间。
楞头大哥原本在1里是难啃的狠角色,有相当的领导力和话语权,起码也是一言九鼎,成过一些事儿的带头大哥,结果在2里直接变成最强助推同时也是最无脑的2号忠仆,时不时的傻笑和无条件的信任和服从真是大跌眼镜。以为是将领,其实是傻春。基本把1的铺垫完全推翻。
至于王子本人,2要负责的是,观众带着对1的期待(复杂男孩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又将如何化解)走进电影院,2需要给足一些技能上的成长,情感上的割舍or成熟(老实说就1的表现来讲,他已经不单纯了,所以就是看拿谁开刀而已),心智和经历的试手&磨炼。至于级数练到哪里,其实就还好,给多少吃多少。
技能方面,影片给的是学会了骑马(是沙虫啦)。如何表现能力上的飞速成长呢,电影给的爷爷倍儿的沙虫哦,好吧...至于近身战,能力没升级,也就是游击战的经验多了一些,以至于结尾和光头对决其实就是在吃老本。至于作为leader 还是个人的战术谋略,没提。
情感层面,两头儿,一个亲妈一个女朋友。开头预示了和亲妈必有一战,电影把去南方这件事渲染得非常严重,让人以为是会扭转母子关系 or 影响男主价值观(平民的生死比母亲的权力欲更重要)的终极一战,结果就只是针对去南方 or not 吵了一架。而且中途去了南方以后,并没有什么实际上很强的冲突,甚至被电影草草的带过,自己把包袱刨了,这个操作我确实没懂。至于与女友的情感关系,能预料到男主「为了更大的目标,眼前的一些东西不要计较」与女主「我最熟悉的人做着越来越陌生的事情」之间也必有一战。而这个铺垫到了结尾,以一个非常drama的形式收尾,就是男主只是嘴上浓情蜜意,实际为了搞事业,居然要和刚见到的公主结婚------在怎么应对女主VS事业的冲突这件事上,电影并没有使用第一部里的手法,即在Paul的视角去感受去思考去挣扎,而是直接给到结果,所以我们看不到任何情感上的变化,只是在和光头互戳之时反复回望(但也让人莫名其妙)而已。作为观众,只觉得你是个渣男,为了事业什么都可以放弃,说啥都晚了。而其实明明可以在电影里增加这种情感上的纠结,哪怕是安排一场,比如在中间知道皇帝有女儿之后给个拧巴的表情特写也行。没有,这些都没有。就是咔咔直接给。
心智层面,最关键的戏份给到了「我要当帮主」,因为这代表着男主很重要的成长,这一场hold住了,他就从此有资格当号令众人的大哥了,所以这场戏不能垮。在此之前,男主是和当地人吃喝拉撒都在一起的好少年,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他也是一脸灿烂坦诚。而男主去广场召唤信众时振臂一呼之后,他内心的波动都没给到,连个阴暗的表情都没舍得给(1就比较舍得),就真是少年脸在一脸真诚的给家人们谋福利。理论上,男主应该表现得成熟一些了,更像个男人了,但不清楚是导演没要求还是甜茶没能给到有足够说服力的表演,男主在心智层面提高了一个维度的事实并没有显性化的表现。作为观众,我们只是被导演预设的「他接下来会越来越厉害」的暗示下,强行说服自己「男主他真的长大了」,但电影给到我们的实在少的可怜。在蓝水部分,电影进一步夯实了他的合法身份,同时给到他一个使命,这段戏直接导致和男主妈的一次吵架,但最后也就是导向了「我杀了我姥爷」而没有更多,让人十分疑惑,为什么手刃姥爷对他和他妈这么重要,没有,没有什么情绪铺陈,就只是,他在这呢,哦,这不巧了吗这不,正好他不行了,那我就杀了吧。然后就杀了...就杀了!!!!!!铺垫了一部半的超强光头,一代枭雄啊,就被殿前皇权压制(几句话而已)和及时现身的外孙直接KO,让人错愕。
至于男主直接威胁皇帝,让老师喊话天外其他一把手的操作真是轻松自如的好像他本来就无可匹敌。皇帝老儿手到擒来,显得新出场的嚣张跋扈杀人如麻的小光头他带的部队毫无战力,皇军更是空气一样的存在。我太强,而对方太弱,我吃掉对方简直易如反掌的这种设计,让人感觉皇家还是光头家都是纸老虎,花了一共6个小时铺陈「杀我爹的对手是最强boss,皇帝是超级阴谋家玩弄任何人于鼓掌」,靠殿前互刺就轻松拿捏了。这。。。这都是什么剧情???
当然还有个处理不太好的地方是,甜茶的表演,并没有渐进的层次。我们看不到他的成长,比如幽深,复杂,得逞,阴沉和冷漠。
drama部分也是足够刻意,完全不注重逻辑。
drama部分主要是男主妈和赞达亚来负责。
男主妈:从制造悬念变成爽剧大女主
在1里,男主妈的表现很出挑,既有姐妹会成员&公爵夫人身份的复杂性,也有作为母亲对儿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行为屡屡失算的担心(这种担心除了没按照可预期的未来剧本去发展,也有对于长在眼皮子底下的孩子居然慢慢开始陌生)。
在2里预埋的母子冲突大包袱是去南方 or not 的 talk 环节与男主的梦魇。梦(即未来剧本)里,妈是会带来灾难的狠角色,这一下子就让儿子在情感和理智之间有挣扎有疏离。而妈对去南方的坚决说不清是来自于她对未来的确信,还是她对权力的渴望。这就加重了儿子对母亲的陌生。
理论上,这个冲突总会摆在台面上。但是剧情的走向让人迷惑:妈在知道了蓝水功效后,施压给女法师,让其一定要在儿子来时也整一样的活儿。而儿子最终出发南下,几乎是毫无任何动机就自行来到秘境,甚至与女友也不打一声招呼,这个自作主张对应的动机,完全没有任何体现。逻辑就一下子说不通,就更何况后来突然很乖的喝了蓝水,又看上去「自然而然」的发生了接下来的「以泪换命」------也是个完全没有任何铺垫就强行应验的某种神谕(?)。
更别提结尾忽然就儿子开大,瞬间母凭子贵,母子一伙独扛整个集团,这种立场的瞬间大变让我摔个趔趄。那之前埋下的伏笔难道就全抛弃了?本以为妈这个角色会眼睁睁的看着儿子越来越陌生但是不得不互相依赖,但是拍成了强行扭在一个阵营,有点硬来。
女主与男主的情感线:从由甜到涩变成兄弟阋墙
首先电影不计观众感受且很没效率的用一个小时去构建小两口的情感升温,看完会觉得这部分的戏份可以更有效率一些,不是时间长就感情深。有挺多废戏,直到蓝水之谜,矛盾爆发了。
男主飞,女主追,很合理。男主无理由抛下大部队去喝毒药,女主被神力号令流泪拯救男主,就处处bug。在含泪救老公这场戏中,看不到女主对整件事的怀疑和挣扎,以及自己除了可以回报男主(也不过是流了些眼泪而已)并没有其他作用,只是一个旁观整个过程的工具人,恰好机缘巧合地帮助母子二人完成了对母亲身世的解释,从而引出后续殿堂杀外公的另一个莫名其妙的drama。若是女主没跟上来,男主就活不过来------工具人未免太工具。而且这场戏拍得很赶,并没有多少女主内心的微妙变化。
女主内心理应剧烈的摇晃,以及之前埋下的对爱人的陌生和恐惧,在电影里的处理更像是「同性挚友的分道扬镳」而不是爱人的觉醒和失望。女主在宗教广场上的表现更像是一个男孩,一个和男主出生入死的哥们,而不像那个不久前还跟男主缠绵的爱人,女性化的走心的情感表现少了很多。
在这里不确定是导演有意安排还是赞达亚没表现出来,应该出现的「复杂王子的成人之路」的男主线和「最熟悉的人越来越陌生」的女主线这两个托起整部电影情感基调的双主线叙事,最后两边都做得马马虎虎。以至于结尾大戏(我觉得更像是加了很多笑话的八点档),本应极致的情感拉扯,就活脱脱变成抓马的都市狗血情感戏码。
3.与电影氛围格格不入的喜剧桥段和搞笑角色
第一部定调,没设计任何喜剧桥段和搞笑角色,我觉得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即便是商业片,不提供没什么,再说本来就是深沉的王子复仇记,更别说这是维伦纽瓦的电影,喜剧部分基本是不存在的。
第二部有了一个惊人的变化就是居然安排了喜剧桥段和搞笑角色,而且时不时的穿插在电影构建的沉稳氛围里显得格格不入。从哈维尔巴登饰演的本土老师+领头羊强行降智变愚蠢信众,到姐妹会大boss结尾的爆笑掉凳儿,每一处都在破坏影片的整个基调,消解了本就严肃深沉的氛围。
不清楚是维导听了什么建议意见还是想调整自己的风格,总之观感很差。
作为喜欢维导很多作品的人,对沙丘1精心构建的超大型预告片还是很喜欢的,除了美学,更多也是那种压得住的气氛让人在看电影时愿意且享受那种等待故事被慢慢打开的方式。维导完全可以大刀阔斧去进行改编的,不重要的纯叙事上挖的包袱和细节完全拿掉也可以,只希望维导不要因为大长篇而捆绑住手脚,为了故事在转折上有变化而畏手畏脚,最后失去了拿手的「用氛围讲故事」。而从沙丘2的表现来看,他还是没能去繁就简,不重要的细节过多,该认真处理的高潮又差很多意思。拍得好且印象深的就只留给了新出现又死掉的低体脂光头哥。
希望维导拍3时别那么多包袱,很多剧情上的细节都可以不重要,书粉和原著也不重要,大可恣意创作。维导的养老保险能不能如愿以偿收入囊中,还是要回归「氛围赛高」这块金字招牌上。
魅力反派终有千层套路
喜儿喂鸭正经地 评论 沙丘2 2024-03-07 08:36:54 已编辑 意大利
一部电影好不好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反派吸引不吸引人。
英雄电影里,反派的高光时刻通常处于三个阶段:出场、和主角对抗、被打败。现代影迷看过了太多的电影、看透了太多的套路,有的时候坐在电影院里,从头到尾似乎都是在等待这三个时刻:反派出场(叙事终于进入主题了)、反派和主角正面交锋(剧情进入小高潮,这场戏结束以后主角就该进入成长期了)、反派被打败,电影迎来结局(行,终于结束了,厕所在影院出口的左手边还是右手边?)。
反派太重要了,他们让你可以在电影院面对一部沉闷的电影如坐针毡的时候,依靠出场时间来判定这部电影还有多久结束。一个反派的实力可以奠定一部电影的情绪基调,高智商、低武力的反派拍搞笑片,低智商、高武力的反派拍动作片,高智商、高武力的反派一般都是反社会人格,拍反英雄电影。反派,社会灾难的搅屎棍,电影剧本推进的万精油,主角成长蜕变的工具人。
尽管反派们终究逃不过在电影末尾遭到正义的审判,而一个充满魅力的反派,可以牢牢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是观众可以全神贯注地看完电影、坚持在电影院坐到影片结尾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在现在——随便一部电影都要两个小时起步,看电影从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变成了对耐心和膀胱的挑战,今年上映的这部《沙丘2》更是片长达到了史无前例的近三个小时。
我一直坚信一个真理:如果一部电影片长超过两个小时,豆瓣评分却在7分以下,那导演和编剧应该被吊销执照。
好在维伦纽瓦这部超长电影交出了不错的答卷。《沙丘》原著撰写于60年代,故事内容精妙复杂,是科幻小说的里程碑之作。但它也有所有经典作品的共同境遇——经典文学作品的情节、叙事和结构,被一代又一代的现代小说和电影致敬、模仿,因此现代观众已经对同样架构的作品套路了如指掌。现代文学影视作品为了贴合观众的口味,在经典架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惊喜、反转、出人意料的情节,情节变得越来越刺激,观众对作品惊喜程度的阈值也越来越高,因此重读/重拍经典作品,很难再能带给观众新鲜刺激的感觉。此外,经典作品有一个通病,就是作者当年所叙述的价值观,已经和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相差甚远。因此,现代观众再看经典作品的翻牌时,价值观过时的问题始终是争议的中心。
作为一本已经出版了半个世纪的小说,《沙丘》的情节很难给现代观众带来像《银翼杀手2049》这类现代科幻电影的刺激感。此外,《沙丘》故事架构宏大、概念复杂,也造就了电影改编的诸多难题。再加上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短视频的年代,短剧比正剧受众广、一个视频控制在15-20秒为佳,长篇电影很难讨好见多识广的观众。
如何把观众按在电影院里坐上几个小时,魅力反派的塑造正是《沙丘2》的关键。
反派长得怪,越怪越想看
《沙丘2》存在不少反派,数量多得甚至到了一种“全世界都要与我保罗为敌”的程度。其中主要分为三大阵营:哈克南家族、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和帕迪沙皇帝。
通常来说,影视剧里的反派形象处于两种极端:一种反派一看就是坏人,要么丑中带着杀气,要么美中带着邪气,从面相看上去就心怀不轨;另一种反派则大隐隐于市,像柯南里的路人罪犯,平凡的脸上写着无辜两个字,不到情节最后不会被揭露底牌。《沙丘2》里的反派属于前者——人物一登场,一看就各个都不好惹。就连杰西卡夫人在影片后半段的黑化,妆造都要给她在脸上画上骇人的经文,以突出她人物转变前后巨大的个性差异。
和其他电影里的反派形象不同的是,沙丘的反派主要突出一个“怪”。哈克南家族,全员男性面临激素问题,毛发传女不传男。哈克南家族及其随从的脱毛、浑身惨白的形象,是脱离原著设定,为电影视觉效果特意设计的。在原著中,哈克南男爵的侄子菲德·罗萨被描述为“一头黑发”,“圆脸,眼色阴沉“。
哈克南家族及其随从的光头、肤色惨白设定,让他们完全与沙丘宇宙里的其他种族区分开来。无论是心怀鬼胎的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顽强好斗的沙漠土著部落弗雷曼人,还是其他贵族成员,在人种上都和普通地球人相同,因此也都具有人类的七情六欲。唯独暴戾的哈克南家族,在长相偏离人类,尤其是失去血色的惨败肌肤,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病态、冷血的特征。
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成员则喜欢用面纱遮住尊容。从电影中出现过的姐妹会成员来看,面纱遮住面部区域越多、面纱越厚的姐妹会成员,隐藏的秘密也就越多。
在反派的选角上,维伦纽瓦非常喜欢用那些有强烈个人特色、外貌带有“科幻感”的演员。强烈个人特色的反派可以和人模人样的主角形成强烈的记忆反差点,例如《银翼杀手2049》里杰瑞德·莱托饰演的华莱士公司的老板,他双目失明,只剩一双灰色的眼珠。这样的形象设计反而让人觉得他似乎不用依靠眼睛也能洞察一切,起到了威慑的作用。哈克南家族中,首先出场的哈克南男爵体型肥大,喜欢泡在黑色的营养液里,像一只肥胖的蠕虫一样让人看得生理不适;他的执行官野兽拉班继承了男爵庞大的身材,但更为健壮,无论从凶残的个性上还是威猛的造型上,都像是男爵的替身。而到了《沙丘2》才出现的第三位哈克南家族主要成员——罗萨,在体格上远远小于男爵和拉班,但成为了哈克南家族真正的领导者,这也暗示了他在其他方面有着超出家族成员的本领。尽管维伦纽瓦选了美男巴特勒来饰演罗萨,但他在电影中的造型已经远远脱离了美男的审美范围,更像一个生而残暴的好斗者。罗萨最大的特征在于,他有一双极高的眉骨,这导致投射在他脸上的光线,都会在眉骨下形成两道阴影遮住双眼,增加角色的威慑感。
罗萨在电影里还贡献了哈克南家族唯一一场活色生香的情欲戏。哈克南男爵的情欲特征表现在他喜欢践踏随从,在践踏完以后会把随从当成物件一样残忍杀害、丢弃在房间一角;而罗萨在与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的玛戈夫人相遇后,两者在情欲和死亡的边缘与欲迎还休了一番后,罗萨被玛戈夫人引诱到房间进行测试。
这可能也是让美男演罗萨的最大优势:人们更愿意相信俊男美女之间是很容易产生火花的,迷局当中被引诱的那一方也是那么觉得的。
饰演玛戈夫人的蕾雅·赛杜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人,但她那双看上去永远半睁着的迷离双眼,总让人觉得她藏着些什么心事。蕾雅·赛杜常常带着一种“看破不说破”的智慧又迷人的气质,让人觉得很危险,又忍不住想接近。因此当玛戈夫人出现在电影里时,就好像随时带着一个想让人不断挖掘的谜团,促使观众一探究尽。
饰演帕迪沙皇帝的克里斯托弗·沃肯就更不用细说了——他本人锐利的眼神和科学怪人般竖起的白发就像是专业为科幻电影而生的。
豪宅——是你、是我,也是反派的底气
视觉效果是《沙丘2》最大的看点之一,同时也是维伦纽瓦电影的招牌。《沙丘2》的视觉效果延续了《沙丘》第一部中以整体颜色区分场景的手法,每个族群都有自己鲜明的颜色特征:以主角为核心的弗里曼人是以沙漠为主的黄色,其中弗里曼人有一双突出的蓝色眼睛;哈克南家族的场景则以对比强烈的黑白为主。因此,每当场景转换到哈克南家族时,荧幕上色彩突然消失,只剩下一片黑白,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哈克南家族场景的美术设计甚至直接舍弃了灰色这样的过渡色,让视觉情感来得更加猛烈和直接。在他们的星球上,连太阳都是黑色的,白色的肤色与黑色的衣服色调形成鲜明对比。哈克南家族的世界是单色的,没有色彩,正如他们的性格。维伦纽瓦用一场罗萨在角斗场的戏,反映了哈克南家族如同古罗马人一般的组织结构:群众围绕其领导人,参与大规模的集会,以杀害外族人作乐。在场景建筑的设计上,哈克南家族的生活场景和角斗场混合了理性主义、野兽派建筑和昆虫身体结构的美学。严格对称的几何造型建筑凸显了这个星球的秩序和高强度统治、粗粝的建筑外壳和形似昆虫身体的解剖结构相结合,更加强调了哈克南家族的去人性化。所有的这些场景,都被严酷、无影的光线照亮,宏伟的黑白美学场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比之下,帕迪沙皇帝的居所就安逸得多了。皇帝的家的其中一处地方取景于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斯卡帕的名作——布里昂墓地。这座墓地是卡洛·斯卡帕为布里昂夫妇设计的纪念性夫妻合葬墓,其中包括一道充满斯卡帕标志性建筑符号的走廊、室外花园、荷花池塘和一个凉亭。整个墓园风格淡雅、适合冥想,而斯卡帕标志性的矩形结构和双环符号则为建筑增添了超越世俗的灵性。在这里,公主与其他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的成员会面。
帕迪沙皇帝在沙漠里的居所则参考了劳力士手表的美学。劳力士手表内部精密的结构在被放大了数百倍以后,构成了一个银光闪烁、层级节节相扣、凌厉又豪华的场景,充满了权力和奢侈的符号。
反派得“坏”,而“坏”的极端就走向了扁平化,容易成为一个为了坏而坏的反派,失去角色塑造的吸引力。维伦纽瓦的巧妙在于,他在不脱离原著的情况下,从选角、妆造、美术、布景、音效等艺术角度,从侧面构成了反派的完整形象。维伦纽瓦善用景别的对比,汉斯·季默善用音乐挑动心跳,所有色彩激烈、场景宏大的场面,在电影宽荧幕上一步步吞噬角色、情感,最后侵袭观众的视觉。这也是为什么《沙丘2》一定要在设施好的电影院里欣赏。
个人美学特色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成为一个导演的标志性符号,名留千史;也可以让一个导演的作品看起来太过同质化,让观众感到乏味。而在科幻电影中,维伦纽瓦的美学追求的是一种“宏大”情感,这种宏大不仅限于表面的色彩和构图,而是观众坐在电影院中全神贯注、目瞪口呆的那一瞬间。这种宏大可以帮助观众寻回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时全身心的满足感,这是真正难得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