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七月, 2012的博文

《死亡录像3:起源》编剧快去见你妈妈最后一面

 1星的剧情,2星的表演,都无法掩盖女主角的大眼薄唇苹果脸,烟熏短发大长腿。         开头是一场婚礼,非常浪漫。到了晚上就开始晚宴啦,群众纷纷开始喝酒跳舞啪啪啪。   (美人还和他未婚夫跳了一支很给力的舞,但是拍的不清晰,如果有收录的花絮就好了)   之后丧尸就入侵啦,喝酒的被啃了,跳舞的被啃了,啪啪啪的去哪了呢?不急,待会说。   总之在骚动中,美人和他的未婚夫就走散了。他的未婚夫带着他的小帅哥弟弟、胖子摄影师、美人胚子小妹妹和路人甲躲进了厨房。这时未婚夫发现了一个通往外面的管道,结果那胖子进不去,于是就大义凌然的“你们快跑!我殿后!”了。   我感叹着胖子是个好人,默默的摸着我腰上的游泳圈,泪流满面。      后来他们跑着跑着,跑着跑着,最后死的就剩他、小帅哥和小美人了。   之后误打误撞进了教堂,教堂里有很多人,某大婶表示这地方丧尸们都进不来,好安全啊思密达。   结果男主角很不屑的说:快带孩子上巴士!!逃出去!!      噢尼玛啊!!!男主角你傻逼啊!!!你忘了教堂的设定是什么了吗!!!你让他们乖乖呆在主城里不行吗!!!你把他们丢到野外喂僵尸是作何居心啊!!!!!!!!   你拓麻有主角光环也不带这么玩的啊!!!      PS:最后教堂的大部队听了男主角的胡言乱语,上了巴士,结果巴士被丧尸入侵了,团灭。      坑完了群众,男主角又要去找他的美人未婚妻,于是抓了个路人乙过来,两个人在教堂顺了几件盔甲,穿的跟个圣骑似的,屁颠屁颠的回礼堂找美人。结果美人没找到,路人乙挂了╮(╯▽╰)╭      镜头转向我们的美人,美人和神父躲在一起,还找到了三个幸存者。   ——其中两个是刚才去啪啪啪的,还有一个是海绵宝宝的COSer。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啪啪啪和Cos海绵宝宝是可以当保命技能用的。      接下来就进入了真正的故事线了——美人在找未婚夫,未婚夫在找美人,路人全死光。   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美人往楼上跑,未婚夫往教堂跑。   美人往楼下跑,未婚夫往礼堂跑。   美人往地下跑,未婚夫往厨房跑。      坑爹的是,两人竟然还真给碰上了!!      最后美人和未婚夫在厨房里相见了,那个喜极而泣啊,那个抱着互啃啊,啃着啃着被丧尸包围了都不知道啊。      就在我觉得他俩死定了的时候,红领巾广播响起了!!   小喇叭开始广播...

《抗癌的我》:生命是一件朴素的事情

 如果不是周围的人罹患癌症,你根本想不到生命是多么残酷。如果不是生命有个deadline,你根本不会去在乎什么是最珍贵。      疾病与健康等字眼,如果不是发生在你或者周围的人身上,它一定是陌生的,你对它们也是尽可能的排斥。你总以为那些切肤之痛关乎垂死老翁、驼背 老妇。我也是这么想,直到身体健康的年轻导师突然有一天进了重症病房,直到年富力强的朋友父亲突然罹患了癌症。《抗癌的我》的开头也是如此,二十七岁集高 帅富于一身的大好青年事业爱情双丰收,家境殷实,制作着一档介绍火山的广播节目,有一个貌美如花的白瘦美女朋友,同时还有一个爱带你去风月场所流连的多年 好基友。影片伊始,便采取“欲抑先扬”的手法,将一切属于年轻人活力范畴的元素表达出来。轻松舒坦的伴奏音乐,伴随男主角在气候宜人城市中任意穿梭,海边 大道的晨跑,被香波沐浴露簇拥的雄性肌肉在氤氲的浴室隐隐出现,临上班前谈谈恼人的事业与生活,顺便得到爱人牙膏味的吻。歇口气喝口咖啡提提神,好基友还 不忘调侃你的房中之事。被上司堵到迟到,拼命工作的成果兴许也只不过是别人两秒之内的换台。每个人都在忙碌,每个人都在追逐,属于年轻人的日子,电影在开 篇有了细腻而琐碎的勾勒。直到有一天,小毛病升级大问题,你或许才意识到,生活的戏码远比电影要狗血。      但一切的确发生了,如中彩票一样的几率被你摊上,你不抽烟、不喝酒、新陈代谢快、性生活和谐,但惟独病魔就是看上你。如果是一出东方伦理苦情 剧,势必要出动三姑六姨演绎一出泪水涟涟的戏码,大叫老天为何如此不公。如果是一出好莱坞流水线的商业喜剧,一个以“癌症”为借口的“好梦一日游”兴许会 以某种浮夸华丽的童话予以展现。但作为一个以本片编剧真实经历所改编的剧本,一个以450万美元小成本独立小品文,它却摒弃了两者的极端,以朴素的手法绘 制了一幅关于生命的图景。单单以“励志”、“喜剧”的标签去定义本片,也许并不算贴切。它映射人生的光明却也不拒绝人性的黑暗,它有荤段囧事点缀却不吝啬 眼泪迸发。它不去刻意渲染病者接受治疗的伤痛却愿意袒露临终之人的点滴心声。它拒绝乌托邦般的甜美说教却乐于见证片中人的成长。当癌症来临时,一个年轻人 究竟该如何抉择、如何面对?生活犹如火山,一旦爆发,一切又将重新来过。亲情上: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直接表明父权的缺席。母亲试图与儿子和解,儿子却不 忍心与羸弱的母亲承担。爱情...

《爱的面包魂》台客屌丝逆袭FBT高富帅,女神旁观直男舌吻无聊赖

  这部电影台湾和大陆两地上映的时间差超过了一个季度,当初台湾上映时,我只 能一遍又一遍地看预告片,每每看见陈汉典对着后来居上的法国帅哥布莱德哀求着:“你什么都有,我什么都没有,我只有晓萍”我都应景地流泪,这部电影评分比 较低,我也赞同,今天观看后,给出三颗星,的确是一部普通水平的简单的小电影罢了,虽然我仍然在那个场景出现时流泪,虽然陈妍希和陈汉典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的那段场景,导致我泪流满面,像洗过脸似的。   晓萍不可能也不应该选择布莱德,陈汉典饰演的糕点在一次发泄中有一句台词:“你们外国人来台湾就是玩女人,玩玩而已”,这句台词虽然很过分, 但糕点作为一个乡土台客粗俗的表达更能衬托和体现他的身份以及他对爱情单一直线的观点。布莱德虽然对晓萍真情实感,但他是一种欢喜,喜欢这个可爱的女孩, 喜欢和她在一起的朴实的浪漫,布莱德离开晓萍,照样可以继续下一个旅程,而糕点不能,他的生命不能没有晓萍,他爱她爱到骨子里。晓萍应该选择这样一个像涓 涓小溪似的默默流淌情意却永远不断流的男人。布莱德的出现,看似扰乱了糕点的爱之路,其实对他以及对他和晓萍的感情是一个很好的转变,这个转变使得今后他 俩的爱之路能够更加顺利和完美,因为糕点的确需要反省自己,虽然他很爱晓萍,可是对于体贴对于浪漫对于思想,他仍然保持着一个台客样,藏着揣着爱是不够 的,表达爱的技巧,珍惜爱的程度才能把你心中的爱呈现给对方,让她快乐。   你的爱,要让她快乐,而不是痛苦。    文/沐梵 (轻微吐槽,难得正经)   台湾新电影到底是从何时起沦落得如此娘炮?以至于小清新还成为它骄傲的标签。新电影兴起初期侯孝贤、杨德昌等人家国天下事拍得淋漓尽致,那时 的电影人敢于直接与台湾历史对话,哪怕最终揭露的是民众苦难的命运。那时的影像即便染着一圈温情脉脉的光晕或带着一种苦涩忧伤的情绪,可最终传染给观众的 是一种坚韧勇敢的力量。或许是前辈们光环太过耀眼,新生代们只能避其锋芒另辟蹊径,探索出了一条不耗神不虐心的小清新道路。于是银幕上少男少女们搁置学业 无视就业,只为谈一场白发苍苍时回忆起来依旧能够微微一笑的恋爱。那些不识愁滋味的年轻男女主角们的人生宣言就是:要有最遥远的梦想,最矫情的恋爱,即使 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所以出身平凡的Shopping会做着25岁在巴黎烘焙的美梦,会要求糕饼抛下店面抛下亲人陪她...

不足大片一分钟的制作费,带来的一百分感动《孙子从美国来》

 认识《孙子从美国来》的导演曲江涛已经六年时间了,那一年,他担当摄影师拍摄的纪录片《颍州的孩子》获得了奥斯卡奖的最佳记录片的提名,而我正在筹备自己的处女作小说出版。   我们抱着合作的目的认识。《颍州的孩子》最终拿走了小金人,却也没有给我们带来好运气,投资者认同是高知名度的导演,所以六年过去后,合作的约定遥遥无期,我们之间反而成了单纯的好友。   《孙子从美国来》是一部全部制作费不足百万的超小成本电影,在动不动就是过亿投资的国产大片时代,不足百万的制作费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这部电影的全部制作费不足那些大片一分钟制作费。但《孙子从美国来》带给观众的感动和微笑却一点都不比那些大片少。      我相信这位上了年纪的“小”导演曲江涛并没有比那些有资格执导大片的名导大导更强的实力,只是大片的制作方把50%的精力放在忽悠观众进影院的心思中,再把49%的精力放在装腔作势故作高深中,最后用自己才华的一点点渣子去导演电影,这样的片子会好看吗?      《孙子从美国来》从开拍时,便注定了无法走上院线的命运。因为影院是大制作大投资电影的天下,这里是缺少制作费、广告费和明星号召力的小成本 电影的坟墓,2011年90%的国产电影在院线亏损,超高比例的小成本电影在院线成了炮灰,我们无法怪院线无情,他们也有无奈,因为观众的了解度会决定票 房,电影的广告宣传才是院线排片的重点所在,即便像《孙子从美国来》这样高口碑的电影出现在院线里,也可能会沦为院线一日游的作品。      看完《孙子从美国来》很激动,这并不是一部讨巧的电影,虽然影片可以蕴含极其强大的人文精神,在我还算专业的认知中,这种电影在题材上便承受 着压力,因为在情感的处理上,回避便成鸡肋,而微一用力便容易煽情过度,但是《孙子从美国来》却恰到好处击中在狭窄的缝隙上,全篇泪点与笑点设置的非常精 准。   三位主要演员的演出实在精彩,罗京民老师强忍着泪水的瞬间,轻易的点中了观众的泪穴。   在开拍最后时刻才找到的美籍小演员演出的同样出彩。   电影拍摄画面也是亮点,难以想象在只有十几天的拍摄时间里,拍摄出这种效果,实在让人惊羡,当然,对于获得过奥斯卡奖的摄影师来说,如果电影画质不达标,确实说不过去。      《孙子从美国来》并不是一部一百分的作品,在故事前半段,有相当长时间的平淡期,如果没有高笑点DOG太阳出现,冲淡了观众的感觉,那么...

那么近,那么远《虞美人盛开的山坡 》

  在分别前,电车声已遥遥在耳,望着对方的眼睛,大声说“我喜欢你“,不是乞求不是自怜不是悲叹只是要坦率的做个决定”尽管命运跟我们开了玩笑,尽管现实无法改变,我拥抱这命运,接受这现实,并仍旧喜欢着你”      这样的情节,好像只出现在日剧里。还记得一个女生大声喊“完治,喜欢你”,笑得弯弯的双眼里或有泪水。即使少儿向的动画作品里,浅仓南也在最艰难的时候镇静地表白“喜欢达也”。      年仅十六岁的女生,父亲死于战争,母亲常出远门,除了上课之外还要负责家里老小的饮食,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已然早熟——有责任心和自制力。而当同学有需要时,她在深夜里帮他们刻印,带动清理“拉丁区”的行动(日本人到底是有神马法国情结)更显明慧——热心且具行动力。   而当她极委婉——姐怀疑大概只有东方人能体察——的向男生表白时,后者回应“我们可能是兄妹。还真是戏剧情节”。影院里的观众发出轻轻的笑 声,然极短暂,因为之后他们没有上演任何戏剧化的情节。她没有哭没有叫,他也没有咆哮没有捶墙。没有兄妹相认也没有死去活来。他不再提及此事,她还是以 “君”称呼他,一切回到从来,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这样克制的表现和处理危机的情商远远超龄了。只有在她扑进妈妈怀里痛哭失声的时候,才露出少女应有的模样,在平静礼貌的互动之下深藏的感情,仍旧是少女的初恋。      他们和那些聚集在“拉丁区”里醉心社团,为“拉丁区”的存亡不懈斗争的同学们,显然了一个民族的面貌——古老而不迟暮。就像“拉丁区”一样, 他们处理生活中这些“戏剧化”情节的方式是文化的遗留,他们生活的环境抹不去战争留下的痕迹,但他们同时热情而富有朝气。战争已经离他们远去,奥运正向他 们招手。   他们不仅让“拉丁区”焕然一新,今后也将会把这个国家民族的灰尘垃圾都清扫干净把破旧残缺都修葺替换。亏得他们,旧楼不需要舍弃,过去的历史文明不应该抛却——至少本片是这样希望的。      横滨的海岸和市貌,学生的制服和生活,片中的插曲,充满了怀旧的气息。旗语和男女主角的身世,将一个在战争中死去的日本与战后新生的日本连接起来。日常生活的平静,每个人对未来的希望,显示出对未来的向往。   而这些情节与画面的光与色彩结合得恰好,就像那副画一样。      影片结束后走在我后面的两个女生讨论说“这种情节要是法国拍会演变成浪漫爱情片吧”。其实如果把这个情节放到现...

《百万巨鳄》:三分故事七分诚意

 其实现在很多国产片都是毁在了其低劣的宣传手段上,除了喜欢借用外国经典像“中国版 xxx”这样的标题来营造噱头外,“国内首部”“全球首部”这样坑爹的宣传比比皆是,这部《百万巨鳄》也是打着“中国特色版”《汉江怪物》和“国内首部特 效怪兽电影”的口号迈进了这个6月烂片季。其实上映前期,相较于那未知形象的巨鳄,大S才是这片子主打的宣传猛料,先是微博“抱怨”这电影是拍片以来最大 的挑战,导致浑身伤痕累累,为次汪小菲和小S接连转发,已经获得了不错的宣传效果,然后又爆终极版海报,大S爬电线杆秀惹火身材引发网友讨论。这基本上可 以定义为是一部粉丝电影了,可是跟同日上映《第一次》里的 Angelababy比,大S似乎又吃大亏了,不过好在电影定位是在惊悚和怪兽身上,倒也能吸引一批重口观众买账。      看片之前,估计大批观众对这个特效巨鳄其实并没有抱太大希望,毕竟国内的特效技术大家都心知肚明,之前像《超强台风》这类所谓的灾难特效片可 谓是伤透了观众的心。可是《百万巨鳄》的实际观影却让人大吃一惊,特效做的相当有水准,巨鳄给人的感觉非常逼真,这对于仅仅3000万的投资来说,绝对是 给观众的一个惊喜。据说给电影做特效的是一家特别小的工作室,但是大家都非常热爱这行业,后期特效做足了18个月。所以说,国内导演不是没有这个能力拍好 特效片,就是看有没有下功夫了。      另外有总局在,这灾难怪兽片肯定不会有什么出格的镜头出现,虽说特效逼真,但毕竟跟国外的技术还是无法比拟,所以巨鳄的镜头要不就只局限在特 写上,要不就一闪而过,观众并不过瘾,所以这个电影最终还是要靠剧本故事来撑场的。故事构架很简单,主题海报上也已经点破,曾经吃鳄鱼的现在被鳄鱼吃了, 无非是现世报。这电影整个风格很轻松,笑点非常多,倒是一点惊悚氛围都没有,这点倒是给人印象极好,掩盖了怪兽出场太少的尴尬,但是整体故事就显得有些平 淡,没有亮点,养鳄人老刘的背景交待模糊,没有说服力,而小主角和鳄鱼之间的感情也应该多铺垫一些,那结尾悲伤的力道才显得够。      大S这次的角色是一个极大的突破,打工妹这个小人物跟大S的形象似乎不吻合,但是这次的表演却丝毫没有违和感。之前《大内密探零零狗》《龙凤 店》等片都给她扣上了一个“烂片女王”的称号,这次的角色虽然还是属于叽叽喳喳,动作夸张的表面角色,但是这次的表演却很真实饱满,有好几场戏是...

《龙拳》,堪称垃圾中的垃圾电影!

 《龙拳》是一部以传统华人文化与现代华人文化 的冲突为题材的电影。阿杰(蔡业翰饰)从中国到马来西亚投靠叔叔,发觉流氓在小镇收保护费,结果他团结小镇居民,击败流氓。故事是述说着一间咖啡厅老板陈 叔叔面对着当地黑社会给他造成的麻烦。因为没能力缴交保护费给黑社会,陈叔叔就向他哥哥求救,然而他哥哥却派了他儿子阿杰来帮忙陈叔叔。当阿杰到达目的地 时,他感觉当地文化有所不同,这里当地人民多关注于自家生意以及他们都不合作只为自己的安全着想,因此黑社会就手掌控着全城当地人民。相反的,一心想帮忙 的阿杰来到了这裡却反而为陈叔叔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因为阿杰的举动招惹了当地黑社会也因此牵扯到了整个城市动乱。阿杰尝试说服当地人民必须团结一致打倒黑 社会以避免再多的暴力和恐吓发生。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支持阿杰的提议。当黑社会空袭当地城市时,当地人民反而更害怕黑社会所做出的举动于是就责怪阿 杰将全部责任都怪在阿杰身上。此外, 陈叔叔的女儿,莉莉也是当地黑社会的一分子也因此严重影响陈叔叔与当地人民和黑社会的对抗。    说句良心话,作为一个资深电影爱好者。龙拳,这部电影是我长这么大看过的最垃圾的电影!就连我邻居家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都一个劲儿的说“导演没文化,小学没毕业!”   一句话,这部电影要多恶心就有多恶心!!!!   不过也不是一无是处,最起码演员装(B)装的有水平,装(B)装的超凡脱俗,装(B)装出了一种令人神往的境界!   最后一句话,送给这部电影的工作人员:哥儿几个,你们真不适合干这行,如今地瓜的价格涨了好几毛,你们收拾收拾铺盖卷儿赶紧回去吧,该种了。  没有看到这么垃圾的电影。完全是按照个人的想法了讲的嘛。感觉就像一个只有10岁左右的小孩在篇一个故事。至于故事是不是和生活相符合。管得了我么。我就这样篇。你吗的。那你不要浪费我的时间。操蛋啊。  

假少年,真卧底;有励志,无节操《龙虎少年队》

 对很多美国年轻人来说,高中是他们一生中最疯狂最无法无天的黄金时代,旺盛的精力无处 发泄,便会诉诸于种种成年后嗤之以鼻的荒唐行径,但短暂的三年一晃而过,或进入大学深造,或步入社会讨生活,那青葱岁月爆棚的冲天闹劲就会迅速收敛,消磨 殆尽,昔日的无忧无虑和百无禁忌便成了弥足珍贵的回忆。如果有机会重新体验一把高中生活的“热情似火”,相信会有不少人心存向往,蠢蠢欲动。1987年开 播的美剧《龙虎少年队》正迎合了许多美国人这种心态。该剧聚焦于一个特殊的警局部门,其中的警员都面相年轻,能够毫无困难的装扮成高中生卧底,从而解决与 高校相关的各种疑难案件。该剧在北美红透半边天,并跨洋过海激发了香港电影人的灵感,于是便有了周星驰脍炙人口的《逃学威龙》三部曲。如今哥伦比亚将这个 创意重新包装上大银幕,此回装嫩的轮到“阿帕图帮”的乔纳•希尔和以《特种部队》在我国人气飙升的查宁•塔图姆。      不要羡慕这哥俩“驻颜有术”,美国的中学生比我国早熟的多,很多15,6岁看上去就与20多岁的成年人无异。如果留心,不少著名的校园青春片 如《美国派》等,都是让一群20几岁的演员演高中生角色,观众丝毫不觉得不妥。更有甚者,好莱坞有一批“高中生专业户”,从二十来岁就专演此类角色,在各 种校园题材的电影和美剧中频频露脸,一直到30多岁仍不会露出破绽,其中固然有化妆术和长期演同类角色的经验帮忙,但也从一定程度说明美国青少年的年龄很 容易“糊弄”。但同样的选角在中国就效果不同,演《逃学威龙》时星爷也就三十来岁,比本片中的塔图姆还年轻,但无论他如何穿校服背书包戴眼镜卖萌,始终给 人一个不正经的老小孩印象,与那些年纪小他一轮的真学生对比鲜明。无需太多夸张的表演,这种形象和气质上的差异已生出大量笑料。本片两位主角牛高马大,相 比下那个校园毒贩头目和几个书呆子简直是扎克伯格的室友,纯然是为了从视觉上区分真假学生,影视中的美国高中生不乏体格壮硕者,看看《超人前传》里的橄榄 球队员就知道。      原版电视剧距今不过二十多年,当年的青少年拥趸如今仍是观影人群主力,本片与剧集关系密切,足以让一心重温旧梦的中年观众喜上眉梢。除了某些 台词对剧集的微妙指涉外,最大的惊喜当属多位原剧主角的亮相,比较好认的是高潮处突然倒戈的那两位“DEA探员”,此外还有多位熟面孔潜伏在各处。美剧改 编成电影后找原剧演员客串的情况屡见不鲜...

台湾警匪电影里程碑之作《痞子英雄》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证明了台湾电影可以很清新;《爱》证明台湾电影可以很商业;《赛德克巴莱》证明台湾电影可以很热血……而《痞子英雄》则证明了台湾导演拍警匪片同样可以很凶悍!    《痞子英雄》电影版不同于电视剧版的人物设定,电影版讲述的是真正的痞子和英雄的故事。痞子是黑帮的痞子却心怀善意,英雄是警察的英雄必正义凛然。黄渤饰 演黑道上班族徐达夫,他自称为“三联会三级干部”,这个角色有些懦弱有些憨厚,出去收保护费都要站到小弟身后,他护兄弟重情义,却被无辜卷到一场巨大的阴 谋当中,观众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却为最后他的转身离去感动不已;赵又廷饰演玩命警察吴英雄,影片开头即是一场热血澎湃的英雄追车大戏,他偏颇固执又浑身是 胆,他可以为了寻找真相而不顾安危,每一次力挽狂澜都会让观众紧张的屏住呼吸。       导演对选择黄渤出演痞子一角,也表明了其对这部影片在大陆票房的较高期望。从《上车走吧》,到《疯狂》系列到《斗牛》再到《杀生》,很多观众目睹了黄渤愈 发精湛的演技和不断飙升的人气。他善演小人物,总能够恰到好处的拿捏住那种发自肺腑的卑微小人物的感觉,总能让人在他身上感受到最底层人民辛苦生活中的丁 点乐趣。而且,随着参演的电影越来越多,这个出身配音专业的山东男人,已不再单纯的靠着丑化自己来取悦观众。他渐渐的脱离了丑角的桎梏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 表演风格。《痞子英雄》中导演难得为黄渤加入了感情戏份,也可以这样说,之后剧情如何跌宕起伏,起因也不过是黄渤想要退出江湖,陪伴一个女人过普通人的日 子而已。       蔡岳勋导演以拍摄偶像剧起家,从《流星花园》到《战神》,从《白色巨塔》到《痞子英雄》,数十年来,台湾观众称蔡导为 “台湾偶像剧之父”。如今终于有机会从小荧屏走向大引幕了,蔡导却又像是要卯足了劲摘掉这顶帽子似的,残暴、凶悍、爆破、冷热兵器的交替使用……怪不得有 观众说如今的蔡岳勋更像是台湾的陈木胜。       两个多小时的片长本来以为会觉得沉闷,没想到三分钟一小仗五分钟一大仗的密集动作枪战戏,让人根本目不暇接。影片中有一幕飞机撞大楼的场景,导演为了达到 最逼真的效果,不惜重金购买实体飞机拍摄,并按照实际比例组建亚洲第一个飞机摄影棚。剧组请到好莱坞最顶级的美术团队和香港专业爆破团队,无论从动作、特 效和场面都堪称华语电影的大...

《亲密敌人》:西式婚宴上的冷火锅

 在艾米(徐静蕾饰)老家成都,当艾米的亲属长辈在热烈地讨论是否应该以西式婚宴举办艾米与Derek(黄立行饰)的婚礼时,身为真实成都人的刘仪伟却建议两人的婚宴应该吃火锅庆祝。      不经意的一句台词,却彻底击中了此片命脉。在笔者看来,《亲密敌人》的确是一出西式婚宴的冷火锅,它是如此不协调、笨拙、不对味,于观众而 言,着实是一桌拼贴了无数标签却浑然不知其为何物的残羹冷饭,创作者所能做的,便是将不伦不类的残羹冷饭一律倾倒在火锅中,任由观众品尝。至于个中滋味究 竟为何,他们已不愿再深究。      影片设置的背景为处于金融危机风暴中的香港——中西方融合的前沿国际化大都市。影片在初始阶段,便辅以快速剪辑的镜语营造出香港快节奏高压力 的大都市图景:都市白领在高楼林立的健身房挥汗如雨,职业女性脚踩高跟鞋快速地穿梭于高楼大厦写字楼,香港市民争相购买股票。紧随其后,本片主要人物先后 登场,所有人都被贴上英文标签,艾米与Derek二人情场分手后,职场再见,效忠不同的投行,面临着职场上的针锋相对,同场竞争。片方在宣传时,特意强调 “商战”,主线为商战,副线为情爱,用托马斯•沙兹在《好莱坞类型电影》中的一句话说,是“透过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社会经济冲突处理性别的矛盾与情爱。”为 突出“商战”的绚丽效果,电影的叙事空间是游动的,创作者不惜花重金,把分体空间设定为跟随男女主角辗转的全球各地。香港是工作中心自不必说,主角们靠着 海南航空的两张赞助票愣是从香港飞到伦敦这样低级的商业性植入我们也先不提。英国、南非、澳大利亚,男女主角俨然是空中飞人,以工作的名义招摇撞骗,行游 四方,逛遍全球。五星级酒店、香槟红酒欧式大餐、豪华跑车、豪华住宅,一系列属于社会上层的标签,瞬间闪瞎你的眼。拿国外的MTV式风景哄骗观众也就罢 了,就连女主角的老家成都也难逃厄运,被当地政府改造成为堪比欧洲的华丽景色。欧式街道、新的产业区,宽阔的马路,成都不再是朴野市侩生活味的城市,它变 得陌生而可怕。艾米的家显然也是一派好莱坞乌托邦式的家庭架构,在美式别墅的花园里,亲戚朋友款款走来,举手投足间俨然是西方家庭的味道,连见面都改成了 贴面礼与拥抱。创作者绞尽脑汁为观众打造一个自以为的“高端”环境,“时尚的气质”,站在自我的阶级属性去臆想大众,其结果可想而知。如果说之前的国产 romantic还停留在三里屯、国贸级别时,那《亲...

《昂山素姬》大愛 =「犧牲」

《昂山素姬》(The Lady)    Posted by: admin   in 影評試影室 , 香港影評人協會 爭取自由和民主的代價   曉龍 自由和民主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權利,大多數已發展國家都會重視和尊重這些權利,但偏偏部份發展中國家建立專制獨裁的政權,對這些權利嗤之以鼻,領導 人甚至認為自由和民主是動亂產生的根源,是其使國民「不聽話」的來源,亦是政權崩潰的關鍵。《昂山素姬》表面上是一齣人物傳記電影,訴說昂山素姬前半生的 經歷,講述她如何為自由和民主而努力奮鬥,最終使緬甸的人權狀況得到些微的改善;不過,全片實際上已把焦點放在自由和民主兩個概念上,透過不同人物對她爭 取自由和民主的行為的反應,側寫自由和民主的珍貴價值,讓觀眾了解這兩個概念難以取締的重要性。因此,《昂》把重點放在昂氏的私生活上,敘述她看見新聞報 導內緬甸平民所受的苦,所遇的難,然後放棄原來優哉游哉的舒適生活,重返祖國爭取自由和民主;導演洛比桑明顯以昂氏前半生的經歷為例,嘗試以小看大,藉著 《昂》反映革命家爭取自由和民主時所付出的沉重代價,就是犧牲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犧牲家人和朋友,甚至犧牲珍貴的性命。故《昂》傳送的訊息值得觀眾進行深 入的思考,就是:只要堅定不移,終會實現自己的理想,但很大可能要付出兩倍/三倍,甚至難以想像的代價。 昂氏不是一位天才,亦不是擁有特殊才能的奇才,卻能一點一滴地改變緬甸社會的人權狀況;她依靠過人的堅持和毅力,努力不懈地實現自己的理想。在個人 能力的背後,家人的支持和鼓勵十分重要,她的丈夫不單不會批評她「捨己為人」的行為,反而會欣賞她對緬甸國民的愛護,對緬甸「向前邁進」的付出,對緬甸自 由和民主的執著,故他對她無條件的支持,肯定是她繼續奮鬥的助力;而她兩個兒子年齡不大,但他們較成熟,懂得體諒母親,認為她並非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亦非做一些無聊的事,了解她對祖國具有很強的歸屬感,願意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國家,亦甘心情願被緬甸軍政府軟禁,大兒子在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中替母親致 詞,已證明他對母親成就的肯定和鼓勵,成為她繼續為自己的理想而堅持的一大助力。 由此可見,自由和民主與人性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昂氏倡導自由和民主,源自她對緬甸國民的一份情...

電影觀賞後感~真人真事改篇巾幗英雄《昂山素姬》影評

在寫這一篇博文之時, 本人已經有心理準備網站很快會受到隔離, 內地的朋友可能以後要翻牆才可以進來. 當維園每年燭光不滅, 平反六四之聲不絕於耳時, 我們有沒有想過, 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之前, 亞洲的另一個國家, 緬甸的學生, 也為了民主而拋頭顱灑熱血? 今天要講的是一套值得反思的電影, 昂山素姬. 其次在本文結尾, 本人會紀錄2月7日參加女主角楊紫瓊在香港中文大學的昂山素姬電影座談會. 楊小姐早在二月初游走於各大學宣傳此電影, 和各大學學生討論電影拍攝, 民主和民生, 使昂山素姬更為香港新一代認識, 功不可沒. 故事大綱: 1947年, 追求人民自由平等和社會民主的緬甸人, 昂山將軍被殺. 她的女兒昂山素姬失去了父親. 長年在英國牛津的她, 說一口流利英語, 和一位教授共諧連理, 組織了一個幸福家庭. 直至那一天.   1988年. 昂山素姬(楊紫瓊 飾)從牛津回到緬甸, 探望病危的母親. 適逢緬甸爆發學運, 昂山素姬在大學教授和學生們的古持下領導全國民主聯盟, 在大選中取得壓倒性勝利, 緬甸軍政府卻隨即將她軟禁, 斷斷續續長達近十五年的時間, 令她跟丈夫米高(大衛杜里斯 飾)和兩名兒子骨肉分離. 昂山素姬堅持以和平理性的手段為人民爭取自由, 即使遭受軟禁, 面臨跟丈夫和兒子分隔兩地也在所不辭. 她為了人民的自由, 甘願放棄自己的自由, 就算生命受到威脅都不曾軟弱下來. 其後丈夫於英國病危, 為免離國後被拒入境, 她寧願留守緬甸. 憑著信念昂山素姬堅持到底, 縱然跟丈夫天各一方, 二人的愛卻從沒息止, 直至最後一刻…… 個人感想: 在觀賞這部電影時, 有兩個鏡頭使我不禁淚如雨下. 第一個鏡頭是昂山素姬1988年回到緬甸時, 軍政府對學生的大批搶殺和使用武力. 在醫院照顧病母時, 昂山遇到了趕來殺學生的士兵, 他們把傷者們都射殺了, 連阻撓他們殺人的醫生也被一槍打死. 街上的學生們群情洶湧, 拿著小旗子叫著口號, 為的是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 圖: 昂山在金山寺發表全國團結一致追求民主的演說, 聽眾有一百萬人 這使我想到了1988年之後的一年, 發生在我國的一次學生運動. 在位者強調民主和自由是西方的東西, 所謂「不合國情」. 中國成為「強國」, 至少比緬甸要有良好的經濟環境, 可是在山區裡在很多偏僻的...

“姐没有蛋,只有胸,所以只能胸疼”《夜店诡谈》

 注:以下出现的范范是指“范逸臣”   话说,这部《夜店诡谈》是2月10号开始上映。姐我没赶上第一场。但我也在2月11号看到了这部烂片了。。。   这部搞笑的惊悚片是由3个小故事组成的。大概就是说5个SB的主角在夜店坐着吹水,某个SB说到了心里阴暗面,然后,神游开始、、、   第一个故事的亮瞎你的眼的,就是,人物的混乱。MD,前一分钟,范范还在夜店演着DJ,后一分钟就成了某某人的老公了、、、我彪悍,我强悍、、、第一个故事演的是精神分裂。姐看完了,精神也快分裂了,是主角的混乱让姐分裂。。。。   第二个故事,我从精神分裂变成了“杨幂”了。看的时候,我旁边的小男生喊了一句“穿越了~~”,引得全场爆笑、、、   第二个故事,演的是,范范和某个女2号离婚了。女2号把女儿交给他照顾2天。然后小女孩说“我要溜冰鞋”。然后范范很符合剧情的没买到溜冰 鞋。OK。后面的剧情开始了。他的女儿长大了以后,利用了“溜冰鞋,放电的公仔和极光现象”,制造出了“穿越机”。把范范穿越了。。。穿越到某间房子。然 后就给了范范一双溜冰鞋,又把范范给穿越回去了。最后,范范就很有爱的把溜冰鞋送给了他女儿。。。。   此时,我已经尿流满地了。。。。。。。   第三个故事,假如我有蛋,我的蛋肯定华丽丽的碎了,可惜我没有蛋蛋,我只能胸疼了。   抽风一下,我终于看到了黄义达。只可惜,他在这部片子里,是个正义的疯子。故事讲的是,精神病院,为了给病人治疗,研究了什么晶体镶入病人的 脑里,然后病人就能稍微正常点。然后,穿得像A V的女3号到这家医院上班。她一去,系统就崩溃了。然后,那些病人,就像(根本就是)植物大战僵尸里的僵尸一样,在舞会,跳舞、、、对了,这个故事里,还 有一个亮点,周爷电影的“石榴姐”横空出世。雷得我是外焦里嫩的。然后,“石榴姐”控制着“僵尸”,让他们把范范和A V护士抓起来,然后他们就跑啊跑啊,然后就拿到了某一冲击波,然后就射啊射啊、、、、然后还出现了一个穿着蓝色三角的美国超人,蜘蛛侠,还有一个XX侠 (姐美国大片看得少,不知道是什么侠来着),然后就跟这些所谓的“僵尸”“搏斗”、、、、   算了,那些SB 的情节,姐真的不想回忆了。   最后,“石榴姐”被精神病院院长的“冲击波”消灭了、、、然后,就没了。。。      神游结束。女主和男二号发现范范不见了。然后就集体穿越了。穿越到范范...

咱村儿都开放到这种程度了?《十二星座离奇事件》

  刚看完了了《十二星座离奇事件》。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片子的恐怖音效和紧扣心弦的画面剪辑,倒是也平平常常,十五分钟以后就越看越觉得有筋道了,有一 段时间简直是被男女主角又是床戏又是暗杀又是人格分裂乌鸦附体电锯锯活人的场面给镇呆了,这些都敢拍?联想起这些年那些装神弄鬼掖掖藏藏像小脚老太太似小 心不出界的恐怖片,真是让人不禁感慨万千,现在咱村里真这么开放了吗?       前面的情节很紧凑,声效做得也很不错,能给这部片子加不少分,在影片的很多地方,音效都配合的很到位,给出了恐怖悬疑片的那种紧张吓人的氛围,让影片的恐 怖气氛表达的很充分。而且后面就越来越越乱元素也越来越丰富,不一改前面红果果的暴力和情色,还走起了情感路线,童年阴影,小罗丽和小正太之间的群P意 淫,简直是处于疯巅状态,在疯人院中的催眠和抢人桥段,则让这种“乱”达到了高潮。各种神出鬼没,各种不合常理,最后都统统的变成了吓人的情节。       明星方面,杜海涛和乔任梁这两位新星担起了喜剧的大梁,很多台词和镜头设计的很有喜感。杜海涛轻飘飘的踩着两个假腿还笑嘻嘻的打篮球,真恐怖啊,也真是身 残志坚的好榜样啊。恐怖片里当然也可以出现喜剧元素,毕竟我们来看恐怖片就是求刺激的,除了惊吓的刺激再有点笑料的刺激,可以说是惊上加喜,惊喜无限了。       就连我一直不太喜欢的佟大为在里面扮演的陈为竟然也那么得劲,不知道是不是金陵十三叉拍出了火气,在《十二星座》里的也表现带劲了,把人物复杂的分裂感和童年时期结合得很到位,最后不得不佩服爱情的伟大,真是带着爱表演啊。   影片较完整的讲述了一群人深埋在心中的儿时秘密,以放射状态讲述,故事本身并没有很强的戏剧张力,但穿插叙事效果较好。该片就国内同类悬疑惊悚恐怖片来讲,视觉效果、叙事能力都略胜一筹。   柳岩的胸器和激情戏在片中应该算一大卖点,相信吸引了不少直男的眼球。佟大为的表演传说有很大突破,但我觉得,除了片尾流口水那一幕是比以前 二之外,没啥感觉。最大的亮点应该是杜海涛,只要他一出场,不管说什么,一定让观众笑场,就我这种超怕恐怖片的怂货来讲,很大程度抚慰了我那脆弱的小心 灵,其实杜海涛看的出来是很认真的在演,可是他的小眯缝眼真的是天生的喜感,满口东北腔的普通话更是让人有种看二人转的联想。明明是惊悚片,到他这里活生 生就...

爸,我长大了《钢的琴》

爸,我长大了      特别特别喜欢这部电影,看了一次,又一次。   纯粹是出于一种私密的情感。   也许,这是共同经历过国企改革的阵痛   那一代工人,还有他们的孩子才能体会到的情感。      我出生在城市的工厂区,是一个地地道道工人家的孩子。   按时间来看,大概也就是影片中小元那个年纪。   我家周围的邻居也都是同一个厂的工人。   就像电影里的那些叔叔们   他们穿着工装,下班后常聚在一起喝啤酒。   有时候打麻将,也来我家给我带好吃的。   常揉着我的头,叫我,丫头王。      小时候特别喜欢往爸妈的厂里跑   我还记得那个厂房叫做“装配车间”   这四个字是我这辈子认识的第一组方块字。   妈妈是开行车的,我总是喜欢爬上行车,踮着脚往下看   看着很多庞大的机器在高高的厂房里被吊来吊去,兴奋的大喊   常躲在里面看小画书,吃零食      到了夏天,工厂里每天发冷饮   我就一只只的接着吃,直到吃的肚子痛   在厂区的花园里跟同学捉西瓜虫,采野果子   演射雕英雄和新白娘子的剧情,追来追去   都以为这样的日子是铁饭碗,不会有结束的一天   日子就这么平淡的过去一直到爸妈退休      我们厂开始改革,应该是我三年级的时候   发现马路上到处开始拉条幅,啸聚着大批工人   经常发生交通拥堵,从早到晚,吵的水泄不通。      先是妈妈不用去上班了,整条产线的机器都被卖了,行车也没有了。   她拿着128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整天坐在家里看电视。   爸没多久也被下岗了,到处出去找工作,可想而知是什么也找不到。   他整夜睡不着觉,抽着烟,点一盏昏黄的小台灯。      他开始学着发明各种东西,想自己做小生意。   我们家炸过油香,卖过咸菜   他手上常常是切咸菜切出的刀口,还一下一下的往盐水里浸着。   有时半夜起来,看见他还在灯下学着画糖稀画。   我也不睡,就端着小板凳坐在旁边看   画坏了的,我就拿来吃掉。      有一年暑假,爸买了一包酸梅粉,找了一个大的保温桶。   把酸梅汤用开水兑了,再加醋,加糖和一大块冰   说要带我出去买冷饮,五毛钱一杯。   我乐颠颠的跟着   烈日下,他用力蹬着三轮车   把我和一大桶的酸梅汤拉到一个摸彩票的地方。   那时候的人还都傻,每次摸彩票都人山人海...

中国工人阶级的忧伤《钢的琴》

陈桂林是东北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铸造分厂的工人,40来岁那年,工厂难以为继,被“改革”了,他和同在厂里干活的妻子同时下岗。他会拉手风琴,便与几位同样 下岗的老伙伴组成了一个草台班子,在人家出殡和商场搞促销时赚点辛苦钱。他有一个正在读小学、特别喜欢弹钢琴的女儿,因为买不起琴,他跟几位老伙计去偷 琴,被抓进了派出所,他还用木板为女儿“画”了一架不会发出声音的“钢琴”。陈桂林的生活“一败涂地”。他的妻子离家出走,跟上了一个卖假药的老板。两人 开始争夺女儿的抚养权。女儿倒也现实,提出谁能给她一架钢琴就跟谁。身无分文的陈桂林就回到败破不堪的废弃车间,跟几位老伙计一起——他们现在的“身份” 是大嫂级歌手、小偷、黑社会团伙的小头目、打麻将还耍赖的赌徒、杀猪专业户、退休老工程师,硬生生地“铸造”出了一台钢琴。 这是一部正在国内院线放映的电影,名字叫《钢的琴》。上周,在只有四个观众的、空荡荡的影院里,我静静地看完了。 根据我有限的知识,这个故事一定发生在1998年到2003年之间,当时,中央政府提出“三年搞活国有企业”,除了少数有资源垄断优势的大型企业 之外,其余数以十万计的企业被“关停并转”,超过两千万的产业工人被要求下岗。当时还没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的是工龄买断的办法,一年工龄在各省的价 格不同,东北地区大约是2000元,江浙一带则是800元到1000元——也就是说,一个工龄二十年的工人拿了几万元钱就被扔到了马路上。 南方地区因为商品经济活跃,下岗工人投亲靠友,很快就能找到工作,而在一些老工业基地,往往一家两代人都在一个工厂,在过去几十年里,他们自认是 “工厂的主人翁”,从来没有培育自主谋生的技能。一旦失去工作,马上成了流氓无产者。陈桂林和他的妻子、老伙计们正是这样一群,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突然 抛弃的工人阶级。 当时,下岗情况最严峻的正是《钢的琴》的故事发生地——在计划经济年代有“国老大”之称的辽宁省。2002年,我曾到沈阳铁西区去做下岗工人情况 调研,那里是中国最著名的机械装备业基地,从日据年代就开始建设,1940年代有“东方鲁尔”之称,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是“一五规划”的重中之重,苏联 援建的 “156工程”中有三家建在铁西。这里还有全国最大的工人居住区。上世纪90年代末期之后,铁西区江河日下,成了下岗重灾区。我去调研一周,目睹情况之悲 惨,触目惊心,其...

如何组局之再议中国都市喜剧的可能性《饭局也疯狂》

   在2011年跻身中国电影导演“亿元俱乐部”后的第二年春节贺岁档,以拍摄电视剧《武林外传》走红的导演尚敬试图再次复制去年《武林外传》电影版的票房奇迹,以目前的口碑度以及票房而言,想要超越实比登天还难。      《武林外传》电影版诞生于其电视剧拍摄后的五年,其票房走红必定有观众情感诉求的需要,这种情感的依赖让制片方瞄准了贺岁档的获利空隙,尚导也以中规中矩的表现交上一份对观众还算满意的答卷,在电视剧衍生品的海洋里,观众们又重温了一把“同福客栈”的好梦一日游。      这次的《饭局也疯狂》同样把场景设置在封闭的单一空间内,坐落于“道法天然”风景区的天人一大酒店,更像是升级版的“同福客栈”,其包间的电 视机中播放的正是电影版《武林外传》。刘桦饰演的老板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临招工难的窘境却招来各色人马大驾光临。十二个角色先后登场亮相,群像 式+单一空间的叙事就此展开。来讨债的海鲜小贩,退休警官和女儿准女婿,招摇撞骗的伪国学大师,开矿挖煤的爆发户司机,满口权威话语的企业老总,过气的娘 娘腔动作明星,潘多拉模式的蛇蝎美女,不怀好意的花木兰模式的女贼,留在酒店的一保安外加俩服务员。创作者的初衷,也许是想以圈定小范围的描摹,对人物对 事件的对立冲突,传递出不失社会批判性的癫狂喜乐。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对于当下中国的种种。大酒店的食品安全、穿LV纸尿裤的暴发户煤矿老板、满嘴仁义道德 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国学大师、没文化的动作明星、想凭身体和姿色上位的美女,经济巨头与黑社会背后的不良勾当,这一切都再熟悉不过,剑指中国都市症候群。 如果你细心,说不定还会在沸腾狂欢的人群中找到《武林外传》高呼”上面有人“的老妇书商,此刻她却摇身一变出现在周身的繁华,原本精明无比的生意人此刻却 像痴呆患者般时而嗤笑,时而大哭。潜台词未尝不是一种暗示,最会打时代小算盘的人,如今也看不懂时代的变幻。她像一个尚敬式的符号,穿插在系列作品中,别 有一番意味。从《武林外传》电视剧版到电影版,再到今年的新作《饭局也疯狂》,不变的是导演在作品中所渗透的严肃批判性,“上面有人”等经典台词自不必 说,去年电影版对”房事“的批判在影院同样也赢得了观众的叫好声。无论是借古讽今,还是小空间内的感慨,其实都流露出电视剧导演转向大屏幕后不变的情怀, 尚敬也好,滕华涛也罢,他们对现实的敏感度,对大众文化的熟稔,远远...

《我11》无关爱情 性与未来的迷茫

《我11》无关爱情 性与未来的迷茫 西门陈子 发布于: 2012-05-21 01:16   在看《我11》这部片子之前,对这部片子的印象并不好。也许是有点小小的爱国心理作怪,听到这 部片子讲的是文革时期的事,本来是很好奇,却了解到这部片子中法合拍,而且5月9日先在法国上映,5月18日才在中国上映。我很担心,担心这又是一部拍给 外国人看的中国电影,为了获奖而讨好国外观众,这是中国导演为成名一贯的作风,个人有点反感。 好在王小帅导演名声在外,年轻人最喜欢的导演之一。放下顾虑,踏入影院,看完电影,感觉庆幸。庆幸没有错过这场精彩的电影,庆幸见识到传说中小帅导演的“残酷青春”。 故事是从性开始的。11岁,正是少年身体第二性特征出现的时候。四个少年在双杠上消耗自己过剩的体力,以至于迟到了。两个迟到的小朋友发现同班大5岁的女孩谢觉红也迟到了,很惊讶,猜测是她生理问题,故事的第二条线也随即展开——16岁的谢觉红被人强奸了。 一件白色的新衬衣,这是贯穿《我11》的主线。小主人公王憨因为做领操需要一件新衬衣,但这在那个物质缺乏的时代这是一种奢望,王憨因为赌气要衬衣甚至被妈妈打。但是在妈妈了解情况后,花费一年的布票为王憨添置了一件白衬衣。这件衬衣也成了王憨的骄傲。 为了第一主线和第二条线相结合,导演肯定花了不少心思,但是很可惜,还是有点牵强,有点儿莫名其妙了。 王憨与小朋友戏水时竟然晕倒在水里了,然后衣服飘到水里了,这是第一个莫名其妙。王憨低头听小伙伴聊杀人事件,脑充血晕倒?感觉有点儿扯淡,然后衬衣被风吹到水里的吗?王憨晕倒了,小朋友肯定不会在这时候恶作剧。看那个到处是树山间,也不可能有风将衬衣吹起来。 第二个莫名其妙是谢觉强拿王憨的衬衣。逃命之时顺手拿一个小孩的衣服堵住伤口,勉勉强强还能说 过去,但是将衬衣的看的非常重要的王憨为何没有大喊大叫?是因为他胆小吗?应该不会吧,他敢一个人去深山野林里去找带伤的逃犯要衣服呢。他若在谢觉强拿衣 服的时候大喊大叫,在桥上的公安就可能听到了,那样就没有接下来的故事了。王导让逃犯和王憨做了个约定,王憨不许将逃犯的位置说出去,逃犯会赔偿给王憨一 件新的衬衣。      王憨为了小朋友和他玩,将逃犯的秘密告诉给小朋友,守不住秘密的小老鼠又将逃犯的...

冷笑话集合《忍者乱太郎》

  双腿并拢坐好的忍者伤不起啊(对不起你名字真的好难记,看完了我都不知道你叫什么,哎)   喜三太你喜欢收集裤裆!??!OMO....      一个多小时满欢乐的,唱歌也唱得够欢的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我太老了   剧里面的城主还有忍者的名字都长到我完全记不住............      但是还是很欢乐      简直就是完全冷笑话集合~      我喜欢 三池崇史典型就把这电影当一活儿干嘛!故事乱七八糟,铁三角只剩下乱太郎了,新兵卫和阿丸基本就在旁打打酱油,众老师和园长更是可有可无……可取的是:造型还原度较高;笑点尚算OK;特效想象力丰富;片尾曲《勇气100%》热血沸腾……但这片子只能给三星,不能再高了。   陪弟弟一起看的,还以为跟暑假扎堆的儿童向一样幼稚,看了之后倒是很有惊喜,虽然搞笑却不幼稚,应该是三池的功劳吧。   总之我没后悔买电影票。消遣时间不错.影院的上座率也相当不错啊! 三池崇史典型就把这电影当一活儿干嘛!故事乱七八糟,铁三角只剩下乱太郎了,新兵卫和阿丸基本就在旁打打酱油,众老师和园长更是可有可无……可取的是:造型还原度较高;笑点尚算OK;特效想象力丰富;片尾曲《勇气100%》热血沸腾……但这片子只能给三星,不能再高了。  

英国式的黑色冷幽默《偷抢拐骗》

  某种意义上说,英国人的幽默感很像伦敦的天气,阴冷潮湿,总是有点晦涩。有 人说,英国人的冷幽默不在于他们说的笑话别人不笑,而在于他们热爱一脸严肃的说笑话。于是,英国人有点死板的气质让他们的幽默感总是扭扭捏捏的一点点散发 出来,似乎总脱离不掉那一点所谓的传统的矜持。   盖瑞奇是黑色幽默的大师,在英国导演中他多少有点异类。他的片子和昆汀有点类似,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具备超强的人物线索的控制能力,并通过夸张的对白和情节,一点暴力场面呈现出黑色的幽默感。这种幽默感不会让你开怀大笑,却可以回味无穷。      影片的开端是两个正襟危坐的男子,土耳其和他的跟班,他们还没来得及多说几句台词,画面就被跳转,随后是挂着假胡子的一群奇装异服男的抢劫画 面。这些人滑稽的造型本身就充满了幽默感,衣服里挂满了手枪又让人忍俊不禁,而监视器的剪辑手法也展示了导演高超的技巧和绝佳的创意。   影片随后把所有出场人物一一定格做了介绍,一方面可以说是对观众的一次人物上的交待,另一方面,像是导演的一种炫耀,这么多的人物我也一样能够轻松驾驭。   事实的确如此,随后人物一个一个出现,并且总是由一个人带起另一个人,环环相扣,情节显得十分紧凑。虽然影片一直处于一个有点混乱的节奏中, 人物的切换很快,刚开始看会让人觉得一头雾水,因为观众需要时间来理清谁是谁,可导演一点也不混乱,看完电影才会发现,导演的思维一直很缜密故事其实一直 联系着。      这是一个关于钻石的故事。故事有两条主线。   首先,片头出现的钻石大盗四指弗兰克带人拿到了一个巨型钻石,他要把钻石带到纽约给老板艾维,但是好赌的弗兰克被刀疤鲍里斯诱骗去赌场下注, 鲍里斯雇了三个混混去抢赌场顺便从弗兰克手中抢钻石。鲍里斯拿到钻石杀了弗兰克。艾维等不到钻石从纽约飞到伦敦并雇了子弹牙东尼帮忙找钻石。最终虽然在混 混们的办公室找到了钻石,钻石却被一只狗叼走,乱枪之中,艾维打死了东尼。   另一方面,片头出现的名叫土耳其的男人需要找人参加地下拳击赛,而原先的拳手去吉普赛人处买旅行车的时候被吉普赛人米奇打伤不能比赛。土耳其 只能求米奇代劳,然而米奇并未按照约定在第四轮倒下从而让当地黑帮头头托普赢钱而险些丧命。托普发现了米奇的实力并要求他再度参赛,米奇再次没有按照要求 在第四轮倒下,但艾维最终也被米奇的吉普赛兄弟们了解。   两条主线在最后走到一起。土耳其...

【杀生】去你大爷的暗喻—一场关于天生反骨的阴谋

 首日上映,睡醒第一件事奔了影院,落座时仅我一人,过半场进来个叔叔,没看完就讲着电话步出了影厅。      一个闭塞环境下群体和个体的戏,一个谎言说一万遍就成真理的逻辑。      牛结实是长寿村里谁都怕的混世魔王,扒墙头耍流氓欺负老人带坏孩子买肉不给钱喝酒不管帐,貌似他还很“大器”。孙猴子炼出了火眼金睛,牛结实被胖揍了几十年也差不多铜皮铁骨。他根本不在方圆里,村里人办不了他也轰不走他。      这个村挺讲究,死了户主寡妇也留不得,不能辜负名号,百十岁的老人不破前者记录就不能闭眼,一切有规矩,按照规矩来,他们管这叫安逸,叫福分。      村里还有俩大夫,一个要杀牛结实,一个救不了他也要弄清楚他的死因。一个要报仇,一个要还人情。都是阴差阳错的,但都像命中注定。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村子常年因山崩而地震,影片的最终,山顶最后一根挽救的桩子也崩了,天昏地暗之后的事就无需过多交代。      管虎说这片子有三个长度的版本,个人揣测还是该最长的那个好看。现有公映的版本,故事算完整,但各个段落要自行脑补的地方实在太多,稍微碰上 一个不动脑子的,就会被说成晦涩难懂。牛结实和村民的渊源过于单纯,泼皮不仅仅是祸害,说实在的我并不相信天生反骨这说法。或许是牛结实死了爹,村儿里人 也不待见他,造成了他日后的反叛。但仅村长的一句他是过路人强留下的种,并不足以交代清楚这个流氓的前身。      “杀”的过程不复杂,众口可以铄金,无非就是合着伙击碎牛结实辨别真假的神经。你有病你有病你有病你有病你有病,日子久了牛结实自然有了心 病。牛结实心病唯一的解药是他的孩子,牛医生声嘶力竭的要村民也灭了孩子不过是要彻底断了牛结实最后的念想。马寡妇想要牛结实活,牛结实却选了让自己的 “药”活,好像“药”活着才有希望,生的希望。      相比起欢乐的群*P,牛结实告别村子的末场着实心酸但是看着憋屈。村头牛结实一个个磕着头,妇孺们开始抹眼泪。这场群戏在管虎这么个题材的电影中,显得太跳戏。何苦在这里美化“杀”,个体表现标准能够松动,群像依旧必须春晚煽情标准才能过总菊的剪刀么?      黄渤这戏演得着实的精,对其是不是只能演这种扛躁角色的质疑莫名的好笑,难不成指望这张脸去演凌凌漆么?灭了混不吝界的一哥,添一个蹩脚的五流情圣难道诸位才满意?      马寡妇的美瞳片由头至尾很干扰我,但牛结实...

真正的喜剧《三毛从军记》

  电影的幽默所在    《三毛从军记》在本质上更接近世界的喜剧电影,尤其是美国的电影。作为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国家而言,在语言上创造喜剧效果的电影少之又少,这是与国家的历 史文化传统有着重要的关系。在西方,历史上的喜剧电影主要是以人物在表演的基础上构筑喜剧的情节,一是演员得出位表演来博得观众的大笑,类似于中国的“出 傻像",代表是美国的吉姆·凯瑞或是英国的憨豆先生,这是个人魅力上的戏剧表演;二是以现实生活上的冲突,以电影中的众多人物在荧幕上的“不合时宜的冲 撞”为基础的喜剧,这种喜剧电影的产生不是演员的“出傻像”的表演,而是依赖于电影编剧或是导演在情节上的安排。在中国,大部分的喜剧效果是依赖于编剧的 台词设置和演员的台词气韵,是一种语言的制胜,这是中国古老文化的底蕴,而不是依赖于表演产生的喜剧效果。这种喜剧的特点是均有文化的问道,缺点是没有表 演的重要支持,对于以中文母语的我们来说,能过深问其中的精华,但是对于外语人来说,翻译的字幕失去了其喜剧的效果,不能过引起共鸣。这也是中国喜剧电影 制肘的所在,不能在世界上流通。    电影是一种集大成者的艺术,从它产生的本原上看,就是一种生活的表演艺术。喜剧电影要在陌生的国度引起注意,就要看重在表演上的喜剧效果的设置。台词构成 的喜剧效果只是一种中国这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的阳春白雪,一旦翻译成其他的语言就会失去其生存的土壤。    正是从方面出发,《三毛从军记》部分方弃了语言上的优势,效仿西方喜剧电影在技巧上的设置,从情节上完成了对电影的喜剧造型,加大了演员的表演戏份。。    影片一开始,就是三毛在日本人的身后,学者日本人德“鸭步”,都得满大街上的人发笑,三毛发现日本人的木屐之后,断然将自己的简易的木板子做成的血扔到。 飞出去的血正好砸到了路边警察的头上,引来了警察的追逐。这一段是从电影技巧上创造的喜剧效果,影片用升格的方式,制造出人物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动作节奏, 表现出喜剧效果,这是模仿早期黑白电影的手法。早期的黑白电影由于不完全追寻24格的定律,往往每秒钟高于24格播放。现代的人观看这种电影万网在感觉上 觉得好笑,导演正是在近现代的电影技术上模仿早期的电影令人发笑。    三毛从军之后,国民政府军完全是一幅豆腐渣式的军容军纪,导演在表现国民党滑稽军训时,把一群...

关于伟光正星人钱氏在地球上的一点8g《钱学森》

 中国近当代史上的很多名人在登上大屏幕前都要被一群外星人抽掉血肉肉拔掉灵魂抹掉情思改造成同他们一样的“伟光正”星人。这两年为了很好的适应地球的气候环境,伟光正星人偶尔也会找两件萌牌或者情圣牌外套伪装伪装。但是再怎么打扮,伟光正星人还是没血没肉,不经细看。        本片就是钱学森讨老婆,钱学森生孩子,钱学森想回国,钱学森回国了,钱学森造火箭,火箭升空了,钱学森也升天了。The End。新的伟光正代言人诞生了。        陈坤倒还是有模有样的,把发际线刮高了还真有几分像钱老。张雨绮的台词听得姐腿打颤——姑娘,正音班倒是不用了,剧组找你来演蒋英就没把南方 群众的感情当一回事,存心要推北方国语来着,你那点儿话音姐还承受得起,但你是打算声音向林志玲看齐表情向张柏芝学习么?姐看你演戏都快抽疯了,你还敢再 让我出戏一点么        关于本伟光正星球钱氏传就这么点感想——丫还是拿编年体排的剧本,真当自己是discovery台。        话说在钱老还没有升天去伟光正星之前,他算是我在地球上的老乡。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跟两弹一星没有关系,而是在一本小人书里。这本小人书是关于另外一个伟光正星人的——蒋筑英。   蒋筑英除了跟钱夫人同姓跟钱学森同乡之外,跟钱氏那是八竿子的没关系。只不过江浙不差名人,有些像钱学森这种蜚声国际了,有些还比较本土化(济公、徐文长、张煌言之类的),好事者就觉得那些国际化的名人理应提携一下本土名人,也不管名人愿不愿意,就给他们互相攀亲戚。      比如“吴越钱氏研究会”神马的机构就专登搞这种拉姓配。        在那本小人书里,姐第一次看到比〈红楼梦〉还庞大的亲戚关系网。        钱学森的父亲是著名教育家钱家治。钱家治早年就读于求是书,后留洋日本,北洋期间曾任浙江省教育厅长。传说他们说钱缪的后裔,不过姐本人向来觉得这种硬要跟王室——尤其还是短命王室——攀关系的做法有点二百五,所以就不追究了。      在求学期间,钱家治跟来自海宁硖石县的蒋百里成为知交好友。蒋爸爸是“别下斋”的主人,广收海内外善本的大藏书家(明清期间浙江最要紧的还在出版业。别下斋在太平天国期间被焚,蒋光煦闻讯气得呕血身亡)。      蒋百里从日本留学回来之后成了军事家。跟太祖抢夺“持久战首倡者”名衔的就是此人(姐以为这没神马好争的,太祖就是在会议上那么一说,蒋先...

这该是黄晓明演得唯一不二的电影了《匹夫》

 前有“大船”对撞引发的观影热潮,后有好莱坞英雄“复仇者联盟”的围追堵截,《匹夫》和同期上映的《黄金大劫案》、《杀生》都压力不小。中美会谈效应初显,宁浩、杨树鹏和管虎等人能否守住五一档,可以看作华语电影迎战好莱坞的头枪。   另外两部电影都还没看,所以只能说说《匹夫》。   《匹夫》的故事本身虽然没有什么“宏大叙事”,但也称得上离奇、曲折。抗战时期,方有望(黄晓明饰)统领一帮悍匪,躲在一个暗无天日的地下迷 宫之中,独霸一方。高栋梁(张译饰)费尽心机打入匪帮内部,并说服方有望带领兄弟一起去打日本鬼子。在战斗中,土匪兄弟相继牺牲,但同时也完成了从“匹 夫”到“英雄”的自我升华。   从小就混帮派的杨树鹏对“兄弟情谊”有着自己深刻的见解,早在《我的唐朝兄弟》中姜武和胡军所饰演的两个强盗兄弟身上观众就能窥见端倪。而 《匹夫》依然延续了这个“热血”的主题,黄晓明统领的匪帮尽管人数不多,却个个肝胆相照;身份迥异,却人人赤胆忠心。特别是面对“绑架日本皇族”这样一个 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众兄弟表现出了慷慨赴死、大义凛然的“匹夫精神”,令观者无不为之感慨、喟叹。   当初,《匹夫》的预告片甫一曝光,立刻被眼尖的网友指出其风格类型姜文的《让子弹飞》。而事实上,这部电影除了没有《让子弹飞》那么强大的明星阵容之外,其构成元素和电影风格的确与姜文的作品不谋而合。   《匹夫》从匪帮劫狱讲起,在一个架空的历史空间里制造了大大小小的数场混战,精彩炫目的剪辑更如暴雨般倾泻而出,令人目不暇接。黄晓明此前的 一系列演出一直为观众所诟病,从《叶问2》到《唐伯虎2》,在观众眼里黄晓明一直保持了“很二”的水准,甚至在前不久上映的《春娇与志明》里的短暂客串也 不例外。但他在《匹夫》中饰演的匪帮统领方有望却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不仅重义轻生,还敢爱敢恨,有魄力,有担当,极其出色的诠释出了一个“匹夫”所 应有的胆识与魅力,堪称他演艺生涯的一次里程碑式的作品。而片中其它角色,尤其是女性角色,在这样一部充斥着男性荷尔蒙元素的电影里,也都展现出了鲜明的 个性。包小柏饰演的性别措置的“郎中”更为电影增加了不少喜剧色彩。   《匹夫》让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片中浓墨重彩的摄影风格。作为摄影师的曹郁,从《可可西里》到《南京!南京!》,从金马奖的辉煌到四年磨一剑的 用心,他的能力在业界颇受好评,而拍广告出身的他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