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上映,睡醒第一件事奔了影院,落座时仅我一人,过半场进来个叔叔,没看完就讲着电话步出了影厅。
一个闭塞环境下群体和个体的戏,一个谎言说一万遍就成真理的逻辑。
牛结实是长寿村里谁都怕的混世魔王,扒墙头耍流氓欺负老人带坏孩子买肉不给钱喝酒不管帐,貌似他还很“大器”。孙猴子炼出了火眼金睛,牛结实被胖揍了几十年也差不多铜皮铁骨。他根本不在方圆里,村里人办不了他也轰不走他。
这个村挺讲究,死了户主寡妇也留不得,不能辜负名号,百十岁的老人不破前者记录就不能闭眼,一切有规矩,按照规矩来,他们管这叫安逸,叫福分。
村里还有俩大夫,一个要杀牛结实,一个救不了他也要弄清楚他的死因。一个要报仇,一个要还人情。都是阴差阳错的,但都像命中注定。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村子常年因山崩而地震,影片的最终,山顶最后一根挽救的桩子也崩了,天昏地暗之后的事就无需过多交代。
管虎说这片子有三个长度的版本,个人揣测还是该最长的那个好看。现有公映的版本,故事算完整,但各个段落要自行脑补的地方实在太多,稍微碰上 一个不动脑子的,就会被说成晦涩难懂。牛结实和村民的渊源过于单纯,泼皮不仅仅是祸害,说实在的我并不相信天生反骨这说法。或许是牛结实死了爹,村儿里人 也不待见他,造成了他日后的反叛。但仅村长的一句他是过路人强留下的种,并不足以交代清楚这个流氓的前身。
“杀”的过程不复杂,众口可以铄金,无非就是合着伙击碎牛结实辨别真假的神经。你有病你有病你有病你有病你有病,日子久了牛结实自然有了心 病。牛结实心病唯一的解药是他的孩子,牛医生声嘶力竭的要村民也灭了孩子不过是要彻底断了牛结实最后的念想。马寡妇想要牛结实活,牛结实却选了让自己的 “药”活,好像“药”活着才有希望,生的希望。
相比起欢乐的群*P,牛结实告别村子的末场着实心酸但是看着憋屈。村头牛结实一个个磕着头,妇孺们开始抹眼泪。这场群戏在管虎这么个题材的电影中,显得太跳戏。何苦在这里美化“杀”,个体表现标准能够松动,群像依旧必须春晚煽情标准才能过总菊的剪刀么?
黄渤这戏演得着实的精,对其是不是只能演这种扛躁角色的质疑莫名的好笑,难不成指望这张脸去演凌凌漆么?灭了混不吝界的一哥,添一个蹩脚的五流情圣难道诸位才满意?
马寡妇的美瞳片由头至尾很干扰我,但牛结实与她那场床戏堪称中国影史至今最好的床戏,一公一母两种力量的博弈,精子和卵子的权力斗争,之前也就是红高粱算的上,现在是管虎拍的太精彩。
影片的英文台词翻译很有趣,虽然少掉了方言的糖衣和中文的迂回,但此番译者明显多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那股操蛋劲,little cock比小xx直给多了,带劲。第六代导演里,能将“性”这个元素拿捏的最好的,也许非管虎莫属。
影片披着一件特别躁的外衣,窦鹏的配乐简直要让你误会这是一CULT片,事实比你想象的要惊悚的多。一个党同伐异的故事和相比斗牛来更惨烈的 情节设置,管虎这次迈了很大一步,看的出来上头压的力气也强过从前。这样的故事能公映,是要感谢很多人的不妥协和某些人的走眼的。
藏不藏心眼已经不是管虎在考虑的问题了,杀生没准意味着他选择了某一条路。你知道的,看着这样一个一米八几的大个儿躁起来是多么过瘾的一件事。
一. 【故事—清晰的事件,扎实的写作】
先谈故事。因为影片采取了插叙和倒叙等打破时间轴的手法,片子看上去有些凌乱。实际上,如果把《杀生》的故事按照情节本身的顺序整理一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并不难理解:
某典型化封建乡村,小混混黄渤童年时候害死了苏有朋的父母,结下了一个梁子。长大后的黄渤继续为害乡里,不得当地居民人心。因为其制造了一系列的村中闹 剧,例如群p,同时和寡妇余男乱伦,彻底突破了人们的容忍底线,因此引来了杀机。在苏有朋的设计下,居民们展开了通过心理暗示的谣言来展开“杀死”黄渤的 计划,全村人一同参与。而在计划顺利实施的中途,寡妇余男意外的怀孕引出了新的问题——苏有朋要进一步杀掉黄渤的孩子。黄渤知道了真相,最终选择救下了寡 妇和孩子,以自我放逐的自杀收场。而参与谋害黄渤的乡亲居民,则各自也受到了相应的“报应”。而任达华饰演的医生,则是整个事件的还原者。
单从剧本角度来说,《杀生》的故事还是有一定水平的。本身事件清晰,重点突出不凌乱,叙事主线复线设置,场次之间的承接功能合理,节奏把握也比较得当。同时在叙事结构上有一定个性化手段和观念创新,整体来说算是比较扎实的剧本。
稍显不足的问题是,剧本中语言稍微薄弱了一点,台词算不上精彩,可以再磨磨。有几个具体的事件细节略显平庸,例如掰腕子、假胸片,可以换成更加精巧和出人意料的方式,以增添故事的惊喜感。
人物设计角度,任达华所担任的讲述者参与事件的功能不强。而且整个故事中缺乏正面冲突,例如黄渤和寡妇,黄渤和苏有朋,村民之间,导致整个影片看上去有些“自说自话”。补水与水平问题,属于创作观念的差异吧。
在剧本之外,因为影片采取了倒叙和插叙,有别于传统的叙事手法,观众观影时候的连续感被打破,而故事背景又是一个非现实的题材,一般观众很容易跳出来,影响对影片的主观评价。
【二. 观念和思想——有价值、可探讨】
整体来说,《杀生》中包含了几个具有独特意味的观念性元素,值得探讨
1命运:
在《杀生》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导演对于“命运”的概念有意强化。黄渤害死了苏有朋的父母,因此自己的孩子要被杀戮。村民们设计害死了黄渤,最后难逃灭顶之灾。尤其是最后在镇民们吼丧下,天崩地裂毁灭世界的设计,极具宗教和神话味道。
应该说这种命运感的设计,同时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效果,从正的角度,“命运”完善了故事中的人物轨迹,也造成了寓意上的协调,并且让整个《杀生》的片子呈现出一种对称与稳重感。增添了影片本身的艺术气息和思想内涵,算是国产电影中较为难得的尝试。
但是缺点是让故事缺少了因意外而造成的突转,太过匠气而与观众的实际生活经验脱节,降低了整个影片的欣赏程度。最重要的是,在中国观众普遍缺少信仰、缺乏人文审美习惯的今天,稍微与市场现状脱节。
2普通人的人性转换
这也是《杀生》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村镇中的普通居民转换成了杀手,或许比较起命运的概念,中国观众对这一部分更能接受吧。村民们对黄渤进行了一系列心理暗示和投射,成功的把他有一个精壮男子变成了衰弱的垂死之人。
而当黄渤临死前的告别,其中普通妇孺感动流泪的情绪转换,人性的善恶之间的过渡都有不错的戏点,应该说这部分的设计比较能触动观众心理,同时也具备了较好的象征意味。应该说这部分情节的设置还是有意义的,很有欧洲导演的创作观念。
但是问题在于,现在《杀生》片子中的黄渤确实做了伤害村民的事情,这样村民的加害便有了一定合理的铺垫,关于人性的探索味道也被冲淡了。
3生命、性、复仇等元素
在《杀生》中,整个故事对于生命、性、复仇也有所涉及。黄渤一命换一命的“牺牲”,村镇中对老人“百岁”的期待。苏有朋医生身份与杀人者身份之间的对比。 片中几处涉及性题材时所传递的态度,以及复仇的象征,这些都让影片有着一些值得玩味的地方。应该肯定的是这些东西,都是最为经典的故事元素,具备着古典主 义的审美趋向。
现在的问题是,不同的元素都有涉及,是否会造成功能上的重叠,反而是集中火力讲一个,更能造就影片的效果。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现在是一种东摸一把西捅一下的意思。
【三. 影片整体评价】
总的来说,《杀生》首先是一部用心创作的作品,保证了较高的技术质量,无论是剧本的精巧性,场面调度中的独特设计,镜头中一些非常规的元素,例如运动摄影,主观镜头。以及电影的音乐,都能看出导演的个人追求和一定的水平。
可以说,《杀生》体现出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但是《杀生》的问题在于,本身题材不是很讨喜,有点太过严肃和形而上,很多场面都比较绷着,因此不一定适合商业电影观众的心理期待。同时在创作上,《杀 生》处于了一种较为尴尬的位置,如果再增添里面的飞着的元素,片子就是一个个人风格更强的文艺派电影。而如果说要讨好观众,则要把“喜剧”的元素再发挥一 些。把“杀”本身的来龙去脉起承转合再突出一些。在场面上,增加可看的元素。现在影片属于披着商业电影外衣和商业电影元素的个人化影片。有点打麻将的十三 不靠。
总之,《杀生》有价值、有水平、可惜不好看
关于《杀生》,可以从影片的英文名猜出个大概,Design of Death:
1.长寿镇里的人都受够了黄渤,把苏有朋请回来以后联手把他给弄死
2.黄渤知道自己被算计了,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只能留一个以后,他选择了自己死
3.影片发生在四川,多地震,结果最后大家也没有逃出被大自然毁灭的命运
4.这个有点牵强,就是长寿镇的长寿的老者有很多人为的成分在里面
5.命运控制着所有人的生死
下面理一下这部电影大块剧情的时间轴,因为我只看了一遍,只能记得个大概:
1.在整个故事最早的时候,也就是苏有朋和黄渤都小的时候,那时候黄渤就很闹腾,偷苏有朋家肉,苏有朋为了防他把自己家窗眼儿给堵死了,结果他们家老俩口给煤气毒死了,所以苏有朋如此之恨黄渤,想把他给灭口
2.黄渤从小就是个糟娃子,在镇里为非作歹,这个是贯穿最早从他小的时候一直到现在的
3。然后黄渤长大了,变得更让镇里人讨厌,而且这是一个有着浓厚宗教色彩和封建色彩的镇子,很多东西是禁忌,黄渤一直在触犯他们的底线。但是镇民比较善良,光隐忍却没做出过格举动。所以到最后他们会选择给黄渤儿子一条生路,只有苏有朋是真正的恨想置他于死地。
4.余男洗完澡在那擦香水之类的液体,黄渤过来调戏,后以失败告终,期间得知余男贫血
5.黄渤的祖爷爷即将成为全镇最长寿的人,但是黄渤给了他酒喝,导致他提早挂了
6.镇里进行某种仪式将祖爷爷水葬,寡妇余男成为陪葬品,黄渤救了她,于是他们俩的情感线开始
7.救回来以后安置到寺庙以后,黄渤割腕放自己的血输给余男,他们俩这晚并没有啪啪啪
8.长寿镇众妇女围堵余男,以及之后的众妇女准备阉了黄渤(那个时候黄渤是去找余男的,所以这两人已经开始了一直到最后)
9.后来由于取圣水仪式时的捣乱(好像是因为这个我不记得了)他被牛犊子等人装进麻袋给轰出了镇子,路遇任达华的医生,这也是影片的开头展示的,这时黄渤 还没死,事后又返回镇子,可以说这一段还在整个故事的中间靠前的部分。而黄渤与任达华两个人物有了第一次交集,字幕显示“十三个月后”可以猜测,这十三个 月正是整个“杀生”故事发生的时间。
10.偷看牛油漆啪啪啪,事实上他一直偷看来着,这件事也是持续性的
11.黄渤从那个配春药的老头那里抢走了一大罐春药,他将其放进居民的生活用水里,于是乎有了类似《香水》里的那段百人大群P,官方震怒
12.没人跟余男啪啪啪啊,她一个人在床上多难过,所以黄渤去找余男啪啪啪
13.镇里众人被逼无奈决定把黄渤赶走,于是把苏有朋请回来。于是就有了“心由境生”策划的那一幕
14.然后整个镇子里的人都变成了群众演员,都以异样的眼神看黄渤,还说他不测啊什么的对他进行心理暗示
15.小孩扳手腕赢了他
(这整个暗示的过程是一个非常长久的过程,其中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细节。)
16.想跟余男啪啪啪,因为心理因素貌似阳痿了结果没弄成
17.那个卖肉的给肉里下了什么药想给黄渤吃,结果阴差阳错黄渤没拿走,之后被苏有朋拿走了
18.镇长故意给牛犊子提早办婚事,好在婚礼之时灌黄渤,余男这时已经知道众人要将他弄死了,所以在路上出现提醒他不要去。在喜宴上因为酒壶给动了手脚,黄渤给灌倒了。
19.余男知道后果已经无法挽回,而且还怀孕了,于是把音乐盒给他让他赶紧走
20.黄渤回到寺庙以后把自己关起来,这时候下大雨,镇里的男人们都出来淋雨,连同镇长,于是黄渤中计出来淋雨,一倒不起。
21.苏有朋给他拍X光片,让他误以为自己快不行了(那个片是镇长的,那个时候镇长已经查出患癌)
22.这时候黄渤已经快被搞定了,苏有朋想把他儿子也弄死,于是有了那次的会议,让他们别留种,但是镇民没有同意,这时情况发展到黄渤和他儿子只能留一个的地步
23.余男深爱黄渤,为了留黄渤拿了打胎散决定把孩子打掉
24.那个小傻子点破天机,跟黄渤说他们要杀他儿子,黄渤大怒,冲到苏有朋老巢,结果发现那张X片不是自己的,于是他发现了真相
25.回家后发现余男的举动,为了保他儿子,他决定自己离开镇子去死,于是有了他拖着小蓝板子一户一户道歉,最后磕头的一幕
26.后来他死在了山里,这时候任达华受卫生所委托来调查怪病的事,发现黄渤死在了山里(从这开始就是影片的前半部分展示的)
27.他把黄渤背回村里,把众人吓尿,这时大家又出来让任达华带着他赶紧走
28.任达华开始调查黄渤的死因,最后查出真相
29.镇长将死,与任达华给他酒喝,这里是全片交待最关键剧情的地方
30.任达华与苏有朋的交锋同样如此,这时候苏有朋已经吃了那肉中毒了了
31.余男与任达华在路上相遇,她向他点头致谢
32.余男带着孩子离开镇子,于是有了那几个特别小清新的镜头
33.地震爆发,所有人死于非命
关于那匹马生小马的暗示性情节,个人觉得那个镜头只是单纯的暗示作用,给随后接上的黄渤的儿子不存在时间性关系。至于黄渤与马一起玩的那个美好的镜头,应 该在抢完春药之后,可能幻想的成分多一点。如果详细死磕几个有马的镜头出现的时间关系与在影片中的位置,可能就有些解释不通了。
如果把电影的展示顺序分成A1、B1、C1三个part,而故事的真正情节顺序分成A2、B2、C2三个part的话,那么大体上对应是:
影片叙述顺序——对应故事顺序
A1————C2
B1————A2
C1————B2
然后后两个part穿插的比较碎,互有交错,所以看的时候真的是“脑壳儿有点乱”。
杀生这部电影运用了各种倒叙插叙,有点类似于《致命魔术》的叙事方式,但是可能比它还要乱。而任达华扮演的其实是一个类似于侦探的角色,因为他与黄渤的第 二次见面时黄渤就已经死了,所以从头到尾都是任达华推理出来的,但是他怎么推理的影片并没有交待,而是通过大量的追述把剧情交代出来。
这部电影我只看了一遍,完全根据记忆整理,如有争议之处还请见谅,欢迎指正。
一个闭塞环境下群体和个体的戏,一个谎言说一万遍就成真理的逻辑。
牛结实是长寿村里谁都怕的混世魔王,扒墙头耍流氓欺负老人带坏孩子买肉不给钱喝酒不管帐,貌似他还很“大器”。孙猴子炼出了火眼金睛,牛结实被胖揍了几十年也差不多铜皮铁骨。他根本不在方圆里,村里人办不了他也轰不走他。
这个村挺讲究,死了户主寡妇也留不得,不能辜负名号,百十岁的老人不破前者记录就不能闭眼,一切有规矩,按照规矩来,他们管这叫安逸,叫福分。
村里还有俩大夫,一个要杀牛结实,一个救不了他也要弄清楚他的死因。一个要报仇,一个要还人情。都是阴差阳错的,但都像命中注定。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村子常年因山崩而地震,影片的最终,山顶最后一根挽救的桩子也崩了,天昏地暗之后的事就无需过多交代。
管虎说这片子有三个长度的版本,个人揣测还是该最长的那个好看。现有公映的版本,故事算完整,但各个段落要自行脑补的地方实在太多,稍微碰上 一个不动脑子的,就会被说成晦涩难懂。牛结实和村民的渊源过于单纯,泼皮不仅仅是祸害,说实在的我并不相信天生反骨这说法。或许是牛结实死了爹,村儿里人 也不待见他,造成了他日后的反叛。但仅村长的一句他是过路人强留下的种,并不足以交代清楚这个流氓的前身。
“杀”的过程不复杂,众口可以铄金,无非就是合着伙击碎牛结实辨别真假的神经。你有病你有病你有病你有病你有病,日子久了牛结实自然有了心 病。牛结实心病唯一的解药是他的孩子,牛医生声嘶力竭的要村民也灭了孩子不过是要彻底断了牛结实最后的念想。马寡妇想要牛结实活,牛结实却选了让自己的 “药”活,好像“药”活着才有希望,生的希望。
相比起欢乐的群*P,牛结实告别村子的末场着实心酸但是看着憋屈。村头牛结实一个个磕着头,妇孺们开始抹眼泪。这场群戏在管虎这么个题材的电影中,显得太跳戏。何苦在这里美化“杀”,个体表现标准能够松动,群像依旧必须春晚煽情标准才能过总菊的剪刀么?
黄渤这戏演得着实的精,对其是不是只能演这种扛躁角色的质疑莫名的好笑,难不成指望这张脸去演凌凌漆么?灭了混不吝界的一哥,添一个蹩脚的五流情圣难道诸位才满意?
马寡妇的美瞳片由头至尾很干扰我,但牛结实与她那场床戏堪称中国影史至今最好的床戏,一公一母两种力量的博弈,精子和卵子的权力斗争,之前也就是红高粱算的上,现在是管虎拍的太精彩。
影片的英文台词翻译很有趣,虽然少掉了方言的糖衣和中文的迂回,但此番译者明显多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那股操蛋劲,little cock比小xx直给多了,带劲。第六代导演里,能将“性”这个元素拿捏的最好的,也许非管虎莫属。
影片披着一件特别躁的外衣,窦鹏的配乐简直要让你误会这是一CULT片,事实比你想象的要惊悚的多。一个党同伐异的故事和相比斗牛来更惨烈的 情节设置,管虎这次迈了很大一步,看的出来上头压的力气也强过从前。这样的故事能公映,是要感谢很多人的不妥协和某些人的走眼的。
藏不藏心眼已经不是管虎在考虑的问题了,杀生没准意味着他选择了某一条路。你知道的,看着这样一个一米八几的大个儿躁起来是多么过瘾的一件事。
一. 【故事—清晰的事件,扎实的写作】
先谈故事。因为影片采取了插叙和倒叙等打破时间轴的手法,片子看上去有些凌乱。实际上,如果把《杀生》的故事按照情节本身的顺序整理一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并不难理解:
某典型化封建乡村,小混混黄渤童年时候害死了苏有朋的父母,结下了一个梁子。长大后的黄渤继续为害乡里,不得当地居民人心。因为其制造了一系列的村中闹 剧,例如群p,同时和寡妇余男乱伦,彻底突破了人们的容忍底线,因此引来了杀机。在苏有朋的设计下,居民们展开了通过心理暗示的谣言来展开“杀死”黄渤的 计划,全村人一同参与。而在计划顺利实施的中途,寡妇余男意外的怀孕引出了新的问题——苏有朋要进一步杀掉黄渤的孩子。黄渤知道了真相,最终选择救下了寡 妇和孩子,以自我放逐的自杀收场。而参与谋害黄渤的乡亲居民,则各自也受到了相应的“报应”。而任达华饰演的医生,则是整个事件的还原者。
单从剧本角度来说,《杀生》的故事还是有一定水平的。本身事件清晰,重点突出不凌乱,叙事主线复线设置,场次之间的承接功能合理,节奏把握也比较得当。同时在叙事结构上有一定个性化手段和观念创新,整体来说算是比较扎实的剧本。
稍显不足的问题是,剧本中语言稍微薄弱了一点,台词算不上精彩,可以再磨磨。有几个具体的事件细节略显平庸,例如掰腕子、假胸片,可以换成更加精巧和出人意料的方式,以增添故事的惊喜感。
人物设计角度,任达华所担任的讲述者参与事件的功能不强。而且整个故事中缺乏正面冲突,例如黄渤和寡妇,黄渤和苏有朋,村民之间,导致整个影片看上去有些“自说自话”。补水与水平问题,属于创作观念的差异吧。
在剧本之外,因为影片采取了倒叙和插叙,有别于传统的叙事手法,观众观影时候的连续感被打破,而故事背景又是一个非现实的题材,一般观众很容易跳出来,影响对影片的主观评价。
【二. 观念和思想——有价值、可探讨】
整体来说,《杀生》中包含了几个具有独特意味的观念性元素,值得探讨
1命运:
在《杀生》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导演对于“命运”的概念有意强化。黄渤害死了苏有朋的父母,因此自己的孩子要被杀戮。村民们设计害死了黄渤,最后难逃灭顶之灾。尤其是最后在镇民们吼丧下,天崩地裂毁灭世界的设计,极具宗教和神话味道。
应该说这种命运感的设计,同时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效果,从正的角度,“命运”完善了故事中的人物轨迹,也造成了寓意上的协调,并且让整个《杀生》的片子呈现出一种对称与稳重感。增添了影片本身的艺术气息和思想内涵,算是国产电影中较为难得的尝试。
但是缺点是让故事缺少了因意外而造成的突转,太过匠气而与观众的实际生活经验脱节,降低了整个影片的欣赏程度。最重要的是,在中国观众普遍缺少信仰、缺乏人文审美习惯的今天,稍微与市场现状脱节。
2普通人的人性转换
这也是《杀生》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村镇中的普通居民转换成了杀手,或许比较起命运的概念,中国观众对这一部分更能接受吧。村民们对黄渤进行了一系列心理暗示和投射,成功的把他有一个精壮男子变成了衰弱的垂死之人。
而当黄渤临死前的告别,其中普通妇孺感动流泪的情绪转换,人性的善恶之间的过渡都有不错的戏点,应该说这部分的设计比较能触动观众心理,同时也具备了较好的象征意味。应该说这部分情节的设置还是有意义的,很有欧洲导演的创作观念。
但是问题在于,现在《杀生》片子中的黄渤确实做了伤害村民的事情,这样村民的加害便有了一定合理的铺垫,关于人性的探索味道也被冲淡了。
3生命、性、复仇等元素
在《杀生》中,整个故事对于生命、性、复仇也有所涉及。黄渤一命换一命的“牺牲”,村镇中对老人“百岁”的期待。苏有朋医生身份与杀人者身份之间的对比。 片中几处涉及性题材时所传递的态度,以及复仇的象征,这些都让影片有着一些值得玩味的地方。应该肯定的是这些东西,都是最为经典的故事元素,具备着古典主 义的审美趋向。
现在的问题是,不同的元素都有涉及,是否会造成功能上的重叠,反而是集中火力讲一个,更能造就影片的效果。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现在是一种东摸一把西捅一下的意思。
【三. 影片整体评价】
总的来说,《杀生》首先是一部用心创作的作品,保证了较高的技术质量,无论是剧本的精巧性,场面调度中的独特设计,镜头中一些非常规的元素,例如运动摄影,主观镜头。以及电影的音乐,都能看出导演的个人追求和一定的水平。
可以说,《杀生》体现出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但是《杀生》的问题在于,本身题材不是很讨喜,有点太过严肃和形而上,很多场面都比较绷着,因此不一定适合商业电影观众的心理期待。同时在创作上,《杀 生》处于了一种较为尴尬的位置,如果再增添里面的飞着的元素,片子就是一个个人风格更强的文艺派电影。而如果说要讨好观众,则要把“喜剧”的元素再发挥一 些。把“杀”本身的来龙去脉起承转合再突出一些。在场面上,增加可看的元素。现在影片属于披着商业电影外衣和商业电影元素的个人化影片。有点打麻将的十三 不靠。
总之,《杀生》有价值、有水平、可惜不好看
关于《杀生》,可以从影片的英文名猜出个大概,Design of Death:
1.长寿镇里的人都受够了黄渤,把苏有朋请回来以后联手把他给弄死
2.黄渤知道自己被算计了,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只能留一个以后,他选择了自己死
3.影片发生在四川,多地震,结果最后大家也没有逃出被大自然毁灭的命运
4.这个有点牵强,就是长寿镇的长寿的老者有很多人为的成分在里面
5.命运控制着所有人的生死
下面理一下这部电影大块剧情的时间轴,因为我只看了一遍,只能记得个大概:
1.在整个故事最早的时候,也就是苏有朋和黄渤都小的时候,那时候黄渤就很闹腾,偷苏有朋家肉,苏有朋为了防他把自己家窗眼儿给堵死了,结果他们家老俩口给煤气毒死了,所以苏有朋如此之恨黄渤,想把他给灭口
2.黄渤从小就是个糟娃子,在镇里为非作歹,这个是贯穿最早从他小的时候一直到现在的
3。然后黄渤长大了,变得更让镇里人讨厌,而且这是一个有着浓厚宗教色彩和封建色彩的镇子,很多东西是禁忌,黄渤一直在触犯他们的底线。但是镇民比较善良,光隐忍却没做出过格举动。所以到最后他们会选择给黄渤儿子一条生路,只有苏有朋是真正的恨想置他于死地。
4.余男洗完澡在那擦香水之类的液体,黄渤过来调戏,后以失败告终,期间得知余男贫血
5.黄渤的祖爷爷即将成为全镇最长寿的人,但是黄渤给了他酒喝,导致他提早挂了
6.镇里进行某种仪式将祖爷爷水葬,寡妇余男成为陪葬品,黄渤救了她,于是他们俩的情感线开始
7.救回来以后安置到寺庙以后,黄渤割腕放自己的血输给余男,他们俩这晚并没有啪啪啪
8.长寿镇众妇女围堵余男,以及之后的众妇女准备阉了黄渤(那个时候黄渤是去找余男的,所以这两人已经开始了一直到最后)
9.后来由于取圣水仪式时的捣乱(好像是因为这个我不记得了)他被牛犊子等人装进麻袋给轰出了镇子,路遇任达华的医生,这也是影片的开头展示的,这时黄渤 还没死,事后又返回镇子,可以说这一段还在整个故事的中间靠前的部分。而黄渤与任达华两个人物有了第一次交集,字幕显示“十三个月后”可以猜测,这十三个 月正是整个“杀生”故事发生的时间。
10.偷看牛油漆啪啪啪,事实上他一直偷看来着,这件事也是持续性的
11.黄渤从那个配春药的老头那里抢走了一大罐春药,他将其放进居民的生活用水里,于是乎有了类似《香水》里的那段百人大群P,官方震怒
12.没人跟余男啪啪啪啊,她一个人在床上多难过,所以黄渤去找余男啪啪啪
13.镇里众人被逼无奈决定把黄渤赶走,于是把苏有朋请回来。于是就有了“心由境生”策划的那一幕
14.然后整个镇子里的人都变成了群众演员,都以异样的眼神看黄渤,还说他不测啊什么的对他进行心理暗示
15.小孩扳手腕赢了他
(这整个暗示的过程是一个非常长久的过程,其中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细节。)
16.想跟余男啪啪啪,因为心理因素貌似阳痿了结果没弄成
17.那个卖肉的给肉里下了什么药想给黄渤吃,结果阴差阳错黄渤没拿走,之后被苏有朋拿走了
18.镇长故意给牛犊子提早办婚事,好在婚礼之时灌黄渤,余男这时已经知道众人要将他弄死了,所以在路上出现提醒他不要去。在喜宴上因为酒壶给动了手脚,黄渤给灌倒了。
19.余男知道后果已经无法挽回,而且还怀孕了,于是把音乐盒给他让他赶紧走
20.黄渤回到寺庙以后把自己关起来,这时候下大雨,镇里的男人们都出来淋雨,连同镇长,于是黄渤中计出来淋雨,一倒不起。
21.苏有朋给他拍X光片,让他误以为自己快不行了(那个片是镇长的,那个时候镇长已经查出患癌)
22.这时候黄渤已经快被搞定了,苏有朋想把他儿子也弄死,于是有了那次的会议,让他们别留种,但是镇民没有同意,这时情况发展到黄渤和他儿子只能留一个的地步
23.余男深爱黄渤,为了留黄渤拿了打胎散决定把孩子打掉
24.那个小傻子点破天机,跟黄渤说他们要杀他儿子,黄渤大怒,冲到苏有朋老巢,结果发现那张X片不是自己的,于是他发现了真相
25.回家后发现余男的举动,为了保他儿子,他决定自己离开镇子去死,于是有了他拖着小蓝板子一户一户道歉,最后磕头的一幕
26.后来他死在了山里,这时候任达华受卫生所委托来调查怪病的事,发现黄渤死在了山里(从这开始就是影片的前半部分展示的)
27.他把黄渤背回村里,把众人吓尿,这时大家又出来让任达华带着他赶紧走
28.任达华开始调查黄渤的死因,最后查出真相
29.镇长将死,与任达华给他酒喝,这里是全片交待最关键剧情的地方
30.任达华与苏有朋的交锋同样如此,这时候苏有朋已经吃了那肉中毒了了
31.余男与任达华在路上相遇,她向他点头致谢
32.余男带着孩子离开镇子,于是有了那几个特别小清新的镜头
33.地震爆发,所有人死于非命
关于那匹马生小马的暗示性情节,个人觉得那个镜头只是单纯的暗示作用,给随后接上的黄渤的儿子不存在时间性关系。至于黄渤与马一起玩的那个美好的镜头,应 该在抢完春药之后,可能幻想的成分多一点。如果详细死磕几个有马的镜头出现的时间关系与在影片中的位置,可能就有些解释不通了。
如果把电影的展示顺序分成A1、B1、C1三个part,而故事的真正情节顺序分成A2、B2、C2三个part的话,那么大体上对应是:
影片叙述顺序——对应故事顺序
A1————C2
B1————A2
C1————B2
然后后两个part穿插的比较碎,互有交错,所以看的时候真的是“脑壳儿有点乱”。
杀生这部电影运用了各种倒叙插叙,有点类似于《致命魔术》的叙事方式,但是可能比它还要乱。而任达华扮演的其实是一个类似于侦探的角色,因为他与黄渤的第 二次见面时黄渤就已经死了,所以从头到尾都是任达华推理出来的,但是他怎么推理的影片并没有交待,而是通过大量的追述把剧情交代出来。
这部电影我只看了一遍,完全根据记忆整理,如有争议之处还请见谅,欢迎指正。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