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这部片子还是因为前段时间北京的庄胜崇光开了“例外”的概念店,几个朋友去过之后都说还成,然后提到“无用”,想起这部电影,谈到设计和生意……直到看《无用》,是在几天前。
要说感动,这部片子触动我的只有两个镜头:一个是灯光下不知名的一群女工在赶制“例外”的成衣,风扇无力,酷暑难当,缝纫机前他们每个动作伴 着beyond的《情人》在默默闪光;另一个是汾阳的男裁缝和她的妻子坐在炕上接受采访,引导性的问题问的他们手足无措,一会儿相视而笑一会儿低头不语。 妻子穿着丈夫给她从县城买的粉色衬衣,镜头外有人问到丈夫为何放弃裁缝去煤矿干活儿(看,这就是个有预设答案的提问),丈夫摇摇头:“现在我在超市给她买 一件衣服只要40块钱,而我替别人做一件西装的手工费都不止40,做不下去了。”我想这是个对于导演来说很满意的答案,因为它比马可在前半部分说的所有话 都更令人深思。简单地讲,这就是所有东方与西方、先进与落后问题的关键,西方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渗透对东方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瓦解和破坏,以致生活方式 的变动和历史的断裂,诸如此类吧,和这个问题比起来,几件衣服确实“无用”。
衣服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足以从社会、历史、设计、文化、经济角度各写n篇博士论文,但是最后衣服还是拿来穿的。当你看到全副武装的煤矿工扒 了浑身装备还是黑得和黑夜分不清,站在昏黄的灯下用洗洁精狠命搓洗身体的时候,衣服还真的什么都不是,它的所有意义甚至功能都被残酷的生活消解。
设计师到底是什么?这个词在中国出现的比较晚,也就改革开放后吧。有一次我穿着一条还是挺大牌的仔裤(我也只买得起T恤仔裤)回家的时候,外 婆看到,说:“个儿倒没见长,怎么裤子那么小,包得跟小鸡仔似的,不好看,重新买条大的!”我不高兴了:“这设计就这样!XXX设计师的,刚买的呢!”我 外婆反应倒快:“不好好吃饭,全买成衣服裤子了,怪不得长不高,什么设计师啊,不就裁缝么!”这话我当时印象深刻,没有经历思想冲撞和洗脑的一代自有自己 的逻辑,“好好吃饭”是他们对生活的基本概括,至于衣服和设计……是啊,不就裁缝么?有时候还不如裁缝呢,裁缝还度身定做,那叫haute couture!
裁缝在中国的消失,我是经历其中的。小时候我总被妈妈拉到一些师傅那儿量尺寸,自己准备布料,撩起外衣软尺测完长宽高,过年的时候就有还带着 好闻的粉笔味儿和蒸汽熨烫过的水汽味儿的新衣服了。后来这些师傅的工作台上都多了几本不知从哪儿来的过期时装杂志,ELLE居多,他们开始给顾客翻看里面 的款型,询问意见,然后按图造衣,啊……这就是中国服装业盗版型的开端。再到后来,他们就开始经历上述汾阳裁缝所述的尴尬,一一消失。在家乡服装学院教书 的朋友曾经采访过一个宁波的红帮裁缝,他细数自己的经历,从光鲜直到被冷落,现在技艺几将失传,无人问津。
这问题不是简单的“手艺的思想”所能拎清,或者我在歌颂“手工劳动”时就可以得到升华。马可在采访中所说的“手工的情感成分”我想不难理解, 但是“无用”自决于工业制造之外的姿态却令人质疑,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制造者同使用者之间确实不存在联系,因为打工妹在吃饱了饭还不知道这个月能给家里寄 多少钱的情况下,是不可能买一件chanel的粗花呢西装去体会coco小姐的生活态度的。那“无用”存在么?难道在手工织布机旁被经纬迷花了眼的女工, 就可以被那些赞叹“无用”之精采的各国媒体和设计师记住并尊敬?制造与使用从工业社会伊始就是分离的,这才是矛盾的根源所在。如果最后站在巴黎展示现场的 不是那些平民老外而是这些织布女工,并且最后这些衣服都被赠送给它们的生产者(我估计那些女工也不乐意要,忒沉),那也许我们还能赞叹下马可起码演了场好 戏,既然要玩概念,就玩彻底了,而不要以手工的情感与历史为名义再做一次工业规则的掮客。但现在看来,影片中的老外是以看兵马俑的心态去看“无用”的,它 的精彩来自于表达方式和经验的差异,而不是基于对生活与劳动的一种可敬与赞美。马可所谓的手工情感性和真正的历史价值是不存在的,前者不必说,从耐用和传 递继承去解释手工的优点本来就是很片面的。而后者,在土中埋个把天挖出来就是“历史”,那我只能认为如果说是观念决定了手段,那么这个设计有点肤浅。
如果说“无用”是状态公司所谓的“高端”,那么马可赋予“无用”的精神内核是站不住的,这与她在某些方面的本意矛盾,如果情感和历史是拿来扬 名拿来扩张的,那中国人的生活还真廉价。我不排斥马可,单从“例外”看,我赞赏她的设计能力和经营能力,假想“无用”是马可主导的一个“平民”品牌,便宜 死了,打工妹穿着“无用”做“无用”,那我会觉得这个设计师更完满,更真诚,更可敬。当然,这只是笑话。
我突然觉得自己这么刻薄有点儿不好,其实我也很敬佩能把设计当成纯粹生意的设计师,裁缝为你做衣裳,设计师为全世界做衣裳,问他们为什么,为了生活,是啊,到头来谁不是为了生活,不容易,那还能说什么。
看来老贾的电影我是评不下去了,轻飘飘的巴掌扇得你七荤八素,那种看似平淡无奇的琐碎生活下是数不完的群体忧愁,我焦虑什么?我不想太快忘记自己是谁,但是又无奈于每天被无形的大手推向失忆的深渊。
富人卖耐克买毒品,穷人卖毒品买耐克。这个世界会好吗?
等待了多少天,终于在电驴上下到了贾樟柯的《无用》,真是有“千呼万唤始出来”之感。一看开头就惊讶了,贾导这次一反粗糙的个性,运镜如此优美,摆拍的痕迹明显,一度让我怀疑这是否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
抛开这些死板的“剧情片”、“纪录片”的概念,透过那些优美的镜头可以看出,《无用》的野心很大,它要说的东西很多。我感觉,它继承了贾樟柯先前片子的很多气质,贾樟柯以前用一个个故事想要说的,都让马可在《无用》里说明白了。
在大量工业化衣服出产的今天,马可却在执着于手工衣服,她对手工的迷恋让她不再是一个匠人,而是一个艺术家,甚至是一个哲学家。马可的画外音一直在阐述着 手工衣服与工业生产的衣服之间的那些显而易见的对比——产量低、成本大;也不断表达着自己为什么对手工衣服如此执着——因为手工的东西比工业品能够表达感 情,尽管它们不如工业品来得低廉和迅速,不能得到利润。看到这里你不得不佩服贾樟柯的敏锐和深刻,他竟然能够通过“衣服”这么平常的东西,作为一个代表性 的符号和平台来折射我们眼前的这个时代,传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哲学家和文学家们用一本本厚书表达的“乡愁”被贾樟柯用一部纪录片就概括了。
马可举了很多手工产品的例子,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就是她说的搪瓷杯子。“这个杯子可能是你爷爷做的,然后传给你爸爸用,然后可能修一修再传给孙子用,这个 杯子就有很多复杂的感情在里面。而我们现在用的一个纸杯子,喝完水了就被我们扔掉,它与你再没有任何关系。”是啊,在这个消费的时代里,很多手工的东西跟 工业品相比,几乎是“无用”的,但是仔细想想,这些“无用”的东西里面,是历史和感情的痕迹。比如用了十年二十年的父辈们结婚时手工打制的家具,比如奶奶 家一个修了好多次的旧洗澡盆……
于是,贾樟柯实际上是在说“无用”的意义,很多“无用”被我们忽视因而没有意义,其实“无用”是有意义的,因为它们饱含感情。这个年代的电视剧和电影里有 太多的感情,但是我们的心灵世界为何越加贫乏?这个年代我们不缺乏审美,可实际上我们的审美越来越萎缩。这是工业时代带给人的“现代病”。
最后,镜头还是在意料之中地回到了汾阳,马可在车上说,到一个贫穷偏远的地方就像是一个失忆的人回想起自己从前的生活。这句话深深震撼到我,这绝对不是什 么装腔作势的小资情调,而是我们真正共同的感受。这就是每个人心中的那份挥之不去的“乡愁”,它像一个幽灵深深地烙在贾樟柯每一部电影的灵魂里。从故乡三 部曲到《世界》、《三峡好人》莫不如此,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也可见一斑。
“乡愁”是无用的,但就像人类的很多其他“无用”的特质一样,虽然“无用”,但是它们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就是这些“无用”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可是现在这些“无用”的领地正渐渐被那些工业品替代,我们精神世界的边缘也在渐渐缩小。
贾樟柯绝不是那些装模作样的现实主义批判家,他对待这些变化的态度是温和平淡的,夹杂一点点的无奈,通俗的说,这种感情就是怀旧。《无用》里,那个从前做 裁缝现在做矿工的山西男人说他相依为命的老婆“她穿什么我都喜欢。”让我想起契诃夫的《樱桃园》。在《樱桃园》的结尾,那些砍树的声音萦绕在整个二十世 纪。贾樟柯的情怀与十九世纪的大师伟人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可见契诃夫是一个真正站在人类命运航行的大船船头的人。
《无用》要表达的远远不止这些,它有了被我读出的这些东西就已经是一个上乘的作品了。
要说感动,这部片子触动我的只有两个镜头:一个是灯光下不知名的一群女工在赶制“例外”的成衣,风扇无力,酷暑难当,缝纫机前他们每个动作伴 着beyond的《情人》在默默闪光;另一个是汾阳的男裁缝和她的妻子坐在炕上接受采访,引导性的问题问的他们手足无措,一会儿相视而笑一会儿低头不语。 妻子穿着丈夫给她从县城买的粉色衬衣,镜头外有人问到丈夫为何放弃裁缝去煤矿干活儿(看,这就是个有预设答案的提问),丈夫摇摇头:“现在我在超市给她买 一件衣服只要40块钱,而我替别人做一件西装的手工费都不止40,做不下去了。”我想这是个对于导演来说很满意的答案,因为它比马可在前半部分说的所有话 都更令人深思。简单地讲,这就是所有东方与西方、先进与落后问题的关键,西方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渗透对东方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瓦解和破坏,以致生活方式 的变动和历史的断裂,诸如此类吧,和这个问题比起来,几件衣服确实“无用”。
衣服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足以从社会、历史、设计、文化、经济角度各写n篇博士论文,但是最后衣服还是拿来穿的。当你看到全副武装的煤矿工扒 了浑身装备还是黑得和黑夜分不清,站在昏黄的灯下用洗洁精狠命搓洗身体的时候,衣服还真的什么都不是,它的所有意义甚至功能都被残酷的生活消解。
设计师到底是什么?这个词在中国出现的比较晚,也就改革开放后吧。有一次我穿着一条还是挺大牌的仔裤(我也只买得起T恤仔裤)回家的时候,外 婆看到,说:“个儿倒没见长,怎么裤子那么小,包得跟小鸡仔似的,不好看,重新买条大的!”我不高兴了:“这设计就这样!XXX设计师的,刚买的呢!”我 外婆反应倒快:“不好好吃饭,全买成衣服裤子了,怪不得长不高,什么设计师啊,不就裁缝么!”这话我当时印象深刻,没有经历思想冲撞和洗脑的一代自有自己 的逻辑,“好好吃饭”是他们对生活的基本概括,至于衣服和设计……是啊,不就裁缝么?有时候还不如裁缝呢,裁缝还度身定做,那叫haute couture!
裁缝在中国的消失,我是经历其中的。小时候我总被妈妈拉到一些师傅那儿量尺寸,自己准备布料,撩起外衣软尺测完长宽高,过年的时候就有还带着 好闻的粉笔味儿和蒸汽熨烫过的水汽味儿的新衣服了。后来这些师傅的工作台上都多了几本不知从哪儿来的过期时装杂志,ELLE居多,他们开始给顾客翻看里面 的款型,询问意见,然后按图造衣,啊……这就是中国服装业盗版型的开端。再到后来,他们就开始经历上述汾阳裁缝所述的尴尬,一一消失。在家乡服装学院教书 的朋友曾经采访过一个宁波的红帮裁缝,他细数自己的经历,从光鲜直到被冷落,现在技艺几将失传,无人问津。
这问题不是简单的“手艺的思想”所能拎清,或者我在歌颂“手工劳动”时就可以得到升华。马可在采访中所说的“手工的情感成分”我想不难理解, 但是“无用”自决于工业制造之外的姿态却令人质疑,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制造者同使用者之间确实不存在联系,因为打工妹在吃饱了饭还不知道这个月能给家里寄 多少钱的情况下,是不可能买一件chanel的粗花呢西装去体会coco小姐的生活态度的。那“无用”存在么?难道在手工织布机旁被经纬迷花了眼的女工, 就可以被那些赞叹“无用”之精采的各国媒体和设计师记住并尊敬?制造与使用从工业社会伊始就是分离的,这才是矛盾的根源所在。如果最后站在巴黎展示现场的 不是那些平民老外而是这些织布女工,并且最后这些衣服都被赠送给它们的生产者(我估计那些女工也不乐意要,忒沉),那也许我们还能赞叹下马可起码演了场好 戏,既然要玩概念,就玩彻底了,而不要以手工的情感与历史为名义再做一次工业规则的掮客。但现在看来,影片中的老外是以看兵马俑的心态去看“无用”的,它 的精彩来自于表达方式和经验的差异,而不是基于对生活与劳动的一种可敬与赞美。马可所谓的手工情感性和真正的历史价值是不存在的,前者不必说,从耐用和传 递继承去解释手工的优点本来就是很片面的。而后者,在土中埋个把天挖出来就是“历史”,那我只能认为如果说是观念决定了手段,那么这个设计有点肤浅。
如果说“无用”是状态公司所谓的“高端”,那么马可赋予“无用”的精神内核是站不住的,这与她在某些方面的本意矛盾,如果情感和历史是拿来扬 名拿来扩张的,那中国人的生活还真廉价。我不排斥马可,单从“例外”看,我赞赏她的设计能力和经营能力,假想“无用”是马可主导的一个“平民”品牌,便宜 死了,打工妹穿着“无用”做“无用”,那我会觉得这个设计师更完满,更真诚,更可敬。当然,这只是笑话。
我突然觉得自己这么刻薄有点儿不好,其实我也很敬佩能把设计当成纯粹生意的设计师,裁缝为你做衣裳,设计师为全世界做衣裳,问他们为什么,为了生活,是啊,到头来谁不是为了生活,不容易,那还能说什么。
看来老贾的电影我是评不下去了,轻飘飘的巴掌扇得你七荤八素,那种看似平淡无奇的琐碎生活下是数不完的群体忧愁,我焦虑什么?我不想太快忘记自己是谁,但是又无奈于每天被无形的大手推向失忆的深渊。
富人卖耐克买毒品,穷人卖毒品买耐克。这个世界会好吗?
等待了多少天,终于在电驴上下到了贾樟柯的《无用》,真是有“千呼万唤始出来”之感。一看开头就惊讶了,贾导这次一反粗糙的个性,运镜如此优美,摆拍的痕迹明显,一度让我怀疑这是否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
抛开这些死板的“剧情片”、“纪录片”的概念,透过那些优美的镜头可以看出,《无用》的野心很大,它要说的东西很多。我感觉,它继承了贾樟柯先前片子的很多气质,贾樟柯以前用一个个故事想要说的,都让马可在《无用》里说明白了。
在大量工业化衣服出产的今天,马可却在执着于手工衣服,她对手工的迷恋让她不再是一个匠人,而是一个艺术家,甚至是一个哲学家。马可的画外音一直在阐述着 手工衣服与工业生产的衣服之间的那些显而易见的对比——产量低、成本大;也不断表达着自己为什么对手工衣服如此执着——因为手工的东西比工业品能够表达感 情,尽管它们不如工业品来得低廉和迅速,不能得到利润。看到这里你不得不佩服贾樟柯的敏锐和深刻,他竟然能够通过“衣服”这么平常的东西,作为一个代表性 的符号和平台来折射我们眼前的这个时代,传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哲学家和文学家们用一本本厚书表达的“乡愁”被贾樟柯用一部纪录片就概括了。
马可举了很多手工产品的例子,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就是她说的搪瓷杯子。“这个杯子可能是你爷爷做的,然后传给你爸爸用,然后可能修一修再传给孙子用,这个 杯子就有很多复杂的感情在里面。而我们现在用的一个纸杯子,喝完水了就被我们扔掉,它与你再没有任何关系。”是啊,在这个消费的时代里,很多手工的东西跟 工业品相比,几乎是“无用”的,但是仔细想想,这些“无用”的东西里面,是历史和感情的痕迹。比如用了十年二十年的父辈们结婚时手工打制的家具,比如奶奶 家一个修了好多次的旧洗澡盆……
于是,贾樟柯实际上是在说“无用”的意义,很多“无用”被我们忽视因而没有意义,其实“无用”是有意义的,因为它们饱含感情。这个年代的电视剧和电影里有 太多的感情,但是我们的心灵世界为何越加贫乏?这个年代我们不缺乏审美,可实际上我们的审美越来越萎缩。这是工业时代带给人的“现代病”。
最后,镜头还是在意料之中地回到了汾阳,马可在车上说,到一个贫穷偏远的地方就像是一个失忆的人回想起自己从前的生活。这句话深深震撼到我,这绝对不是什 么装腔作势的小资情调,而是我们真正共同的感受。这就是每个人心中的那份挥之不去的“乡愁”,它像一个幽灵深深地烙在贾樟柯每一部电影的灵魂里。从故乡三 部曲到《世界》、《三峡好人》莫不如此,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也可见一斑。
“乡愁”是无用的,但就像人类的很多其他“无用”的特质一样,虽然“无用”,但是它们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就是这些“无用”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可是现在这些“无用”的领地正渐渐被那些工业品替代,我们精神世界的边缘也在渐渐缩小。
贾樟柯绝不是那些装模作样的现实主义批判家,他对待这些变化的态度是温和平淡的,夹杂一点点的无奈,通俗的说,这种感情就是怀旧。《无用》里,那个从前做 裁缝现在做矿工的山西男人说他相依为命的老婆“她穿什么我都喜欢。”让我想起契诃夫的《樱桃园》。在《樱桃园》的结尾,那些砍树的声音萦绕在整个二十世 纪。贾樟柯的情怀与十九世纪的大师伟人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可见契诃夫是一个真正站在人类命运航行的大船船头的人。
《无用》要表达的远远不止这些,它有了被我读出的这些东西就已经是一个上乘的作品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