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赤叶青枫
若论今年的11月最受国内影迷期待的电影,李安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绝对名列三甲,这部从筹备期就备受瞩目的电影最大的噱头便是李安在执导的过程中运用了领先行业20年的120帧/4K/3D拍摄技术。先进的拍摄技术自然带来了放映技术的挑战,目前全球只有纽约、洛杉矶、北京、上海、台北等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几家影院有120帧/4K/3D放映设备。
那么,想要一睹这部电影,是否只能去相关的拥有高精尖设备的影院呢?答案是否定的,一般影城的3D厅都能放映这部电影,只是视觉效果会稍逊一筹罢了。有条件的自然可去感受体验一下顶级的高配版,反之,看看常规3D版也不错,因为《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部电影最精彩的其实不是视觉冲击力,也不是《速度与激情》系列的光头男主角范·迪塞尔以及“暮光女”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等好莱坞一线明星的倾力加盟,而是电影内容本身——谁也不能否认,李安是华人导演甚至好莱坞的众多一线导演中最会讲故事的人之一。
电影根据本·芳汀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位19岁的年轻士兵比利·林恩在伊拉克战争中与战友凯旋归来并被誉为美国英雄,借由一场感恩节橄榄球公开赛的中场表演,揭露这群士兵在战场上真实经历的故事。
乍看起来,影片主要呈现的主人公比利所经历的只是寻常的一天。毕竟,和他之前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以及所经历过的种种生离死别的过往相比,受邀参加橄榄球赛的中场表演这种事情实在算不得什么。但实际上,对于比利而言,这又是无比特别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里,他与许多人发生了交集,经历了许多事情,触发了他有关战争与家庭的诸多回忆,虽然无关生死,但关乎尊严——这不仅包括他的个人尊严,还包括他和他的B班战友们的团队尊严以及他们作为军人的尊严。而这些,在比利眼中,远比生命价更高。
比利和他B班战友们是以国家英雄的身份被邀请参加橄榄球赛的中场表演的,但是那一天他们遇到的人中,除了比利新结识的啦啦队女友等少数人之外,其他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地把他们当做英雄,而只是在消费和利用他们:活动主办方当他们是演出的噱头和会走路的人肉背景板,黑人经纪人当他们是赚钱的工具,球队老板当他们是可以任意压价、欺诈的傻大兵,记者们当他们是素材资料库,拉拉队员们当他们是不错的调情/约炮对象,许多普通观众当他们是军队同性恋话题的谈资……这一切尤其在演出结束后表现的尤为明显与现实:曲终人散,再无人关心和在乎这些士兵的去留,他们被滞留在舞台之上,甚至还遭遇了场工的暴力威胁。
当尊严被人无端蔑视甚至践踏,作为士兵,还要不要重返战场前线去为保护后方的这些人拼命厮杀,流血牺牲?这是摆在比利面前的一道艰难的人生选择题。而电影闪回片段里,关于比利记忆中的残酷战争场面又是那般的触目惊心,凶险万分,而家庭问题、姐姐的挽留以及新女友的温柔等也让比利动摇不已,而电影中现实与回忆的相关段落或场景的不断来回切换在凸显了内忧外患中的比利内心越来越猛烈的矛盾挣扎的同时,也充满了对普通大众的人性拷问甚至讽刺。
所以,对于比利而言,这场人如玩偶、形同闹剧的演出其实也是一场战争,别看没有刺刀和枪炮,别看有天命真女的载歌载舞以及无比绚烂的烟花,但这场特殊战争的残酷性不亚于生死搏杀的战场,因为这一天的大起大落的无常经历让这个曾不谙世事的年轻人意识到了尊严的不可侵犯,而这场“中场战事”的结果不仅直接影响到他到底是去是留的人生抉择,也左右着他到底能否走出心底迷茫,从而获得新生。
比利最终到底是听从姐姐的劝告选择了退伍留下,还是继续随他的战友们重返战场呢?等你看完电影后你自然会知道答案。但有一点可以透露的是:爱情让比利的心变得坚定,让他清醒地意识到,能主宰自己命运获得相对平等待遇的地方才是更适合他的归宿。
莫问前程谁与共,此心安处是吾乡。影片的最后,经过那场特殊的“中场战事”洗礼的比利作出了最终的选择。而银幕下的你,观影结束后是否会反思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你又该何去何从呢?
比战场更残酷的是人生,愿你我都能走好脚下的每一步。祝好。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chiseyinghua
【这不是一篇有任何技术见解的影评 这是一篇写得比较乱的观影随笔 从头剧透到尾 还没看的朋友最好不要往下看了?】
“You risked your life for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How many people can say that? Maybe you didn’t understand why we were at war. Maybe you never will. But it doesn’t matter. You held your hand up and said, ‘I’m willing to die for these worthless civilians.’”
—Phil Klay, Redeployment
我出了电影院,挤上地铁,感觉路人的一颦一笑都非常不真实。
在电影院的黑暗里,我被色彩极其强烈的画面冲击和挤压,幻象好像都变成了真的——这是一个并没有专业知识的感性观众对120帧技术最直观的感受。我在看完第一时间给好朋友的评价是,这是一次大型PTSD VR体验。我跟着男主角在礼炮轰响的一瞬间回到伊拉克的战壕里,跟着他死死扼住死敌的咽喉,跟着他抱住牺牲的上级掉眼泪。最后等我回到真实的纽约的时候,我反而觉得所有东西都很虚幻了:Grocery shopping? Who goes grocery when your fellow Americans are giving their lives away for the greed of those handful of privileged individuals? 完全像一个刚离开战场的老兵一样审视这个庸常得吓人的世界。很久以前看的《拆弹部队》里,男主角站在超市里面对突如其来的物质丰盈不知所措,我估计我走在大街上也是带了一副和他一样苍白可怕的表情。
这是一个十九岁的男孩的故事。因为家庭的变故需要穿上军装,他去到陌生的国家,听着长官的指令,把枪指向那些陌生的阿拉伯面孔,男人咆哮,女人哭喊,孩子吓得跑开,他不知道这一切是为了什么。他因为一个偶然的镜头成了国家的英雄,在那同时,他曾经最信任的人正在他怀里慢慢死去。他看到手上的鲜血,有战友的,有敌人的。他那么年轻,却已经饱经风霜。
家人不允许任何人质疑他参军的意义,他们还在把他当做孩子一样保护。只有姐姐说,别卖命了,回家吧。
可是回家了能怎么样呢?去汉堡王打工?去社区学院读书?缴税,付保险费和医药账单,谈恋爱,结婚,带小孩,看着他长成一个像自己一样的大人……面对这个世界所有的不公平,面对生活中所有的不可能,面对他无法挣脱的平庸和窘困,面对失望,面对悲伤,面对无能为力……
起码在扣动扳机的时候,他是在实实在在地做些什么。曾经的上级说过,他们所为之奉献的,不一定是国家,不一定是上帝,是任何大于自身的东西。
在达拉斯的体育场,在那个本应让他光芒四射的半场秀上,他看到了这个东西是什么。是捧着热狗汉堡的肥胖男人,是喜欢挑衅的保安,是被训练着快乐或悲伤的拉拉队员,是在国家主义的宣传下已经充盈在了每个人心中的荣誉。国歌响起,他的脸出现在大银幕上,观众们热泪盈眶,可是一切粉饰太平的喧嚣都让神经已经极其脆弱的他想到战场,想到他即将回去面对的死亡。
这是你的国家,把你像木偶一样随意操纵的权力机构。这个充满了虚假的感动,繁华浮夸到化成半场秀的烟花猛一下炸裂的地方,你把它的标志印在胸前,为它出生入死,你甚至没办法轻声表达自己对它的不满,尽管你知道从小的教育都让你学会了要一心为它好。
这是你的人民,他们为了私欲四处奔忙。假装理解你的人,讥诮你为政治工具的人,说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只是因为你身上制服和胸前奖章的人。
所以你说,你还要为它付出一切吗?
他说是的。对他来说,现在他的一切就是部队了。他选择爱他的战友,选择把枪口对准可能是平民的异国男人,与此同时他选择离开蔓延到家庭晚餐桌上的政治争端,离开因为一场意外摇摇欲坠的家,离开平凡生活里所有琐碎的失败的可能。没有人是完全的利他主义者,也没有人是完全自私的。他的选择或许二者兼有,可是谁能指责他呢。
毕竟他只是一个十九岁的孩子,一个为了保护姐姐参军的孩子,一个甚至没到年龄在自己国家合法饮酒的孩子啊。他只是国家机器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他将为他早已认识到的无意义付出全部的青春。他以后的人生里,每一刻都无法逃离爆炸,硝烟和鲜血。他会去屠杀,并在之后无数次的自我审视里回忆起那些消失在他手上的生命。
然而他认了命。这是他的人生,选择了就必须继续面对的人生。
没有人可以逃脱生活。我们只能回到生活中去。
一些小数据:
美国17%的流浪人口是退役军人。
曾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的160万退役军人中,有45%正在申请残疾补助。33%已确认具有和役期相关的残疾。
这些军人里,20%左右被确诊患有PTSD或抑郁症,剩下的80%里有许多人不愿意进医院,不愿意看心理医生,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问题“。
我查不下去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此时此刻和我看着同样的一个google文本框,敲下同样的字,为了确认自己有没有病,为了看一看自己还是不是一个正常人。
一位生活在俄国和苏联的交叉口的诗人说过, “We must love this poor earth, for we have seen no other.” 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明天早上我睁开眼睛的时候,你会不会变得美好一点?
大风从东吹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告诉我,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