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上田慎一郎
主演: 滨津隆之 / 真鱼 / 主浜晴美 / 秋山柚稀 / 长屋和彰 / 更多...
类型: 喜剧
官方网站: https://kametome-spinoff-hollywood.com/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9-03-02(日本)
片长: 60分钟
又名: 摄影机不要停! TV番外篇 好莱坞大作战! / 一尸到底番外篇:好莱坞大作战!(台)
IMDb: tt10188260
本文首发公众号bbmovie
《摄影机不要停!》的火爆相信所有影迷还记忆犹新,18万人民币成本豪取1.8亿票房,投资回报比高达1000:1,是当之无愧的年度黑马。
这部电影为何如此成功我们暂且不表,在前作上映不到一年的时间,《摄影机不要停!》竟然拍摄了续集。
这部名叫《摄影机不要停!续集好莱坞大作战!》的作品,作为TV番外篇在日本电视台上播放,讲述了《摄影机不要停!》拍完后半年,电影中的剧组筹拍新一部电影的故事。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p2728297.jpg)
那我们回到上面的话题:《摄影机不要停!》因何而成功?
一是结构上的新鲜感:
《摄影机不要停!》最主打的看点,便是第一幕的35分钟一镜到底的僵尸片,从第一个镜头就将观众牢牢抓住,35分钟的长镜头充满了狗血桥段、拍摄失误,状况百出但却顺利完成。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p2728298.jpg)
第二幕则从这样一个僵尸片转到幕后,抓取了筹备这个35分钟长镜头的前期准备工作。
而最精彩的第三幕,则是转换了一个视角,将镜头拉远,从更加幕后的视角,观察开头的35分钟长镜头的制作过程。
![](https://img2.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p2728303.jpg)
也就是这最后的第三幕,构成了影片的最大亮点,我们看到第一幕中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拍摄失误和莫名其妙的狗血剧情,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摄影机突然掉到地上是因为一开始的掌机大叔腰疾复发动弹不得,掌机助理拿起了摄影机,也就有了之后的疯狂变焦的拍摄风格的变化;
最后的摇臂镜头摇摇晃晃,是因为之前准备的摇臂出了故障,所有剧组人员搭起了人形金字塔拍成的。
![](https://img9.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p2728304.jpg)
这样一个结构上的巧思让观众从一开始的一头雾水,再到最后一幕,每一个细节都对应上的拍手大笑,是《摄影机不要停!》在娱乐性上的最大亮点。
二则是对于电影幕后的全方位剖析和迷影精神的升华:
《摄影机不要停!》是真正的讲述电影拍摄过程的电影,在第二幕中,观众可以看到一个没钱也没经验的导演,是如何凭借着自己一腔对电影的热情,将一个烂摊子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电影。
观众可以看到不靠谱的出品方以及制片人,耍大牌的偶像演员,一心为了作品完成的剧组工作人员,所有的人都是真实的电影制作中,可能会发生的人和事。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p2728309.jpg)
而最打动人的,无疑还是影片所展现出的迷影精神,导演的女儿日暮真央是一个狂热影迷,她对电影的热爱让她成为了这部电影能够完成的最关键因素。
在片尾的那个人形金字塔摇臂中,她作为塔尖,摇摇晃晃地举着摄像机,这是“摄影机不要停”这六个字的最完美诠释,相信只要是影迷,看到这一幕都会为之动容。
我们再反过来看《摄影机不要停!》的续集《好莱坞大作战》。
首部的导演兼编剧上田慎一郎任编剧,这次他更升级为总制作人,导演换成了新人中泉裕矢。电影主演全员回归,幕前幕后都是原班人马。
![](https://img2.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p2728311.jpg)
开头依然是一个僵尸片,依然长镜头,浮夸的表演和油腻的配色一个都没变,剧情也是毫无逻辑,死去的餐厅老板下一秒就莫名其妙复活。
看过前作的观众,自然也就知道,这样的狗血剧情和莫名其妙背后,依然是各种的突发状况,所以一脸冷漠的看完是肯定的。
![](https://img2.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p2728312.jpg)
随后镜头转向第二幕,也就是这部影片的筹备过程,先是上一部作品取得大成功,电视台决定继续投钱,让他们照葫芦画瓢,再拍摄一部一镜到底的僵尸片,只不过这次制作升级,要把拍摄整个挪到美国的电影圣地好莱坞,故事也将设定在那里。
随后的便是一系列的突发状况,先是投资方撤资,好莱坞之旅泡汤,日暮真央决定在日本造一个好莱坞,当然,没什么预算的他们也就是找来两个美国人来参演,布景上弄一点“好莱坞”风格的装饰,最后在窗外的小山坡上用纸板搭一个好莱坞的标志性景观。
第三幕拍摄上遇到的困境也几乎与前作一模一样:
前作是摇臂坏了,这一次就改成HOLLYWOOD的9个英文字母被风吹走了几个;
![](https://img2.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p2728313.jpg)
上次是人形摇臂,这次就是人形字母;
![](https://img9.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p2728314.jpg)
![](https://img9.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p2728315.jpg)
(你告诉我这是一样的东西?)
前作关键演员因为拉肚子和喝醉酒导致状况百出,这一次就改成了女主角误喝了安眠药拍摄过程中直接睡昏过去。
唯一不同的一条线,便是日暮真央和她的外国男朋友,就要不要和他一起到美国发展这件事产生了分歧,在长镜头拍摄过程中,用台词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选择。
![](https://img9.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p2728316.jpg)
矛盾结构几乎一模一样,剧情设置也是没有任何区别,整部电影看下来,完全是《摄影机不要停!》的精简版本,没有任何一点可称新意的地方。
甚至最大的对应点,也就是片尾的人形HOLLYWOOD的字母板,第一幕和最后一幕完全不同,你和我说这是直播时候加的特效,恐怕连自己都骗不过去吧?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thing_review/l/public/p2728317.jpg)
而且,资本的注入,已经到达了侵蚀影片本身的程度,短短60分钟的电影,插入了两次植入广告,而更要命的是,这两次植入广告甚至都比正片来的精彩,反正我是对那个租借的雀巢咖啡机种草了。
这样一部可称依葫芦画瓢,甚至狗尾续貂的续作,反映出了资本对这样一部成功作品的过度榨取。
一个模式成功,甚至都不想着依照这个模式再出一部新作,干脆叫来原班人马,直接依葫芦画瓢拍一部一模一样的作品,卖情怀,卖热血。
但是《摄影机不要停!》本身也只是一部卖“第一次”观影体验的电影,连二刷都会索然无味的一部作品,拍摄一个一模一样的续集,意义到底在哪儿?除了赚钱,似乎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解释了吧?
而这样的事例当然也不是仅《摄影机不要停!》一部作品而已,大家熟知的《死神来了》,在第一部那种“死神要你死,你不得不死”的惊喜模式之后,拍了4部续集,一部比一部无聊,到最后就成了“1000种死法”的猎奇影像;
1999年同样以小博大的《女巫布莱尔》的续集也同样模式照搬,索然无味,类似的事例还有《死亡录像》等等等等…
一部优秀电影的成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想要依靠复制模式,就想要取得再一次成功,真的就只是痴心妄想了。
星级:★★
这是第一部的续集,我是受到高分的影响误打误撞先看的续集,时间不算长。
它用前16分钟给我叙述了这部“烂片”,之后的时间讲述人们怎么把这部烂片给完善的,背后的辛苦和配合,但是它也反应了这都是由于他们的熟练度不高,而且这是烂片续集了,配合和演技还是如此的没有长进,每个人都只是在应付着拍,如果他们想拍好,完完全全可以去努力。因为这是放在电视上的,整个剧组的人对这部电影都不是很上心,女演员 应付表演,不说话不染发。监督只顾投资利益,听到收视不错立马不假思索的接着续拍,在里面对演员的挖墙脚。导演根本就对剧情的不熟悉,不知道好莱坞的风格,也不能很好的对演员和现场的控制,自己有意见却不敢提出,对自己的片子质量根本不重视,更不用说自己糊里糊涂的睡过拍摄时间。还有在现在喝完酒就上去的群演,用错道具的副导。 里面美国男友觉得这是毫无意义的片子,自己一口一个一流的好莱坞,但是自己的表演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他怪罪的不是自己,而是没有一流的“好莱坞”。所以我觉得如果一个人把自己所认知的和自己挂上钩是愚蠢的,因为它并没有出现在你的身上,只是你自己的幻想。人们常常抱着远大理想,但是眼前的事却不屑于做好。他们觉得这些不值得自己去做。
但是这部电影本身也是敷衍的,估计是第一次用小赢大得了成功,这次接着套。但是这次让人失望的点太多了,剧里面的场景出现大问题,没有把每个人的形象特点表现出来,也难怪这部时间那么短,而且女主和美国男友的剧情线的内容也是少的不行,仅仅在拍摄的最后用台词说出了心声。好莱坞的标志用人根本拼不出来拍摄里面的效果,完完全全是忽悠,是把观众忽悠。 看了很多的评论都说没有新意导致的低分,我觉得是有道理的。这让我立刻回去看了第一部,再进行比较。
烂片是有烂片(指16分钟的电影和整部)的道理的,如果没人上心,那么大家都知道这个片子的质量应该在什么档次。
2018年,《摄影机不要停》突然爆红。
因为前后的巨大反差,以及电影中无处不在的电影人对电影的热爱,加上各种会心有趣的笑点,甚至最后仪式感极强的煽情,都让整部电影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看惯了套路僵尸片的观众们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新鲜感,纷纷给出五星好评。
整部电影的制作预算只有超低的3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8万),简直穷到可怕。这预算在物价人工更便宜的国内可能连拍个网大都不够,以至导演把自己3个月大的孩子都拉来客串。电影却在日本狂收了30亿日元(人民币1.8亿元)的票房。真正实现了口碑炸裂、票房升天的奇迹,堪称CULT片神作。
电影还卖出了海外版权,英文版拍摄计划已在进行中。
如此独特且重要的一部电影,今年突然播出了TV番外《摄影机不要停!好莱坞大作战!》。
依然由首部的导演兼编剧上田慎一郎任编剧,这次他更升级为总制作人,导演换成了新人中泉裕矢。电影主演全员回归(反正也没什么大咖),幕前幕后都是原班人马。
尽管还是熟悉的味道,开篇就是让人不忍直视的无聊恐怖电影,连过度饱和以至油腻的色调都与前作一模一样。
演员们依然各种浮夸尬演,剧情更是毫无逻辑地胡乱展开,好像想到哪里就演到哪里,漏洞百出。
虽然假装是好莱坞,但电影里戴假发的日本人,粗糙的设置无不在出卖着电影的真实所在,这帮人根本没经费跑去美国。
看过前作的观众,自然知道一切是戏,所有的粗制滥造背后都有能够理解的突发状况与无奈苦衷,甚至埋藏可能引发笑点的重要线索。
于是也只能捏着鼻子把这难受的20分钟给熬过去。
后40分钟才进入主题,画面清爽起来,故事的主线徐徐展开。
再次讲述好脾气又内向长得像姜文的导演,在元气满满又偏执顽固的女儿的帮助下,带着穷困剧组完成不可能直播拍摄的故事。
等于换了点元素,把原版电影依样画葫芦地整个翻拍了一遍。
整部电影看下来,唯一的疑问就是制作怎么可以“懒”到这种地步?导演大脑放空,编剧自我抄袭,在原作的基础上原地踏步,不进反退,一点新想法与新元素都没出现。
只是在制造拍摄困难时做了些技术性微调。
比如前作最大的困境是摇臂坏了,续作就变成“好莱坞”几个英文字母被大风吹跑;
前作主角捡到一把斧子,这次就摸到一把大保健,不对,是大宝剑;
前作里是关键演员拉肚子和喝醉而不得不拖延时间,续作就变成女主角错吃了安眠药……
总而言之,预算永远不够,拍摄永远状况百出。
矛盾结构基本一致,观众们好像是在看一部一模一样的电影,也难怪会觉得兴趣索然。
更要命的是,这次电影时长缩短到60分钟,已等同于一集电视剧,居然还多次加入广告植入!甚至还混入了毫不感人的爱情线!感觉这不是假装拖延时间,是真的素材拍不够在混时间。
之前细节感满满的对照设计在新番中完全消失,最大的漏洞就是那几个人体字母!与之前恐怖片里的镜头完全不一样。电影的预算可以缺乏,但欺负观众眼盲和健忘算怎么回事?
正片的字与最后的人体字完全不一样,这是欺负观众瞎么?
前作那感人的电影人对事业的执着和纯粹荡然无存,对原作的过度榨取,反而滋生出了许多算计和贪婪的意味。这部电影完全不想尊重和讨好观众,就是朝着让观众反胃的路数而来。
难道如今拍电影也可以搞连锁加盟模式?制作方是打算把这部电影的形式作为独家秘方进行流水线式的开发么?
就算它只是一部SP,也不该被这么拍出来。
都叫“一镜到底死亡之旅”了,以后可以满世界放飞了,除了好莱坞大作战,还可以金字塔大作战!紫禁城大作战!埃菲尔铁塔大作战!泰姬陵大作战!红场大作战!大堡礁大作战!天鹅堡大作战……
如果能搞定版权,还可以有变形金刚版摄影机不要停!哈利波特版摄影机不要停!复仇者联盟版摄影机不要停!正义联盟版摄影机不要停!速度与激情版摄影机不要停……
再把原作授权翻拍,英文版、法文版、德文版、俄文版、中文版、韩文版,统统来一遍,是不是想想都很让人有握紧钱包的兴奋呢……
就好像在创业咖啡馆头脑风暴出了个好点子,程序员还没到位呢,就开始张罗公司上市的事情了。
又像不像不停洗色的所谓设计师联名限量款?
再联想起电影此前传出的抄袭与版权纠纷风波,只能说,这部续集让人把导演上田桑的真面目看得更清楚了。
好好一部佳作,红得出乎意料,成功是妙手偶得。创作者却不知所谓,丝毫不珍惜自己的创作,就这样把自己拉下神坛。
如此失败,甚至会影响到对原作的评价吧。
电影成功,是因为谦卑和纯粹,而这次,续集完全站到了原作立场的反面,它做作、刻意、油滑,甚至有意无意,还透露出一种自以为是的矫情,哪里还有一点点电影人对行业的热爱与敬畏,哪里还有半点情怀?
它如此让人厌烦,也算深度诠释何为“狗尾续貂”了。
古人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古人还是客气了,哪儿轮得到三下啊,这第二锤,就把这扯虎皮拉大旗的玩意儿咣咣一顿敲碎了。
太长不看版:5分。撇开完全的copy套路不谈,即使将本片看做一部原创的作品,也是不合格的。 去年个人观影最佳之一的“摄影机不要停!”,在时隔半年之后,突然就在电影资源网站上冒出了一个……番外?下载的时候非常早,豆瓣的评价还没出来,但已经抱着不看好的态度了,只是心底里隐隐期盼一个奇迹而已。 然鹅,奇迹并没有发生。 60分钟的片长,比原作的90多分钟更加寒碜。原班人马全都在(豆瓣没有标明本片的导演,但原导演的编剧角色还在。),一家人齐齐整整,拍了一部纯粹为了炒热度或者圈钱的电视剧作品。 是的,就是说得这么直白。 无论从结构(一镜到底的原作+创作过程),还是其中的套路(前面各种伏笔后面揭秘),都和原作一模一样。由于时间缩短了1/3,还加上了无聊透顶的恋爱环节,导致哪哪儿都是缩水版。看完全程之后完全没有一点的好笑或者感动,反而充满了令人作呕的隔夜饭馊臭味。 就算是将本片看做是一部原创作品,比起原作来,还是不及格的水平——原作的一镜到底,虽然也充满了各种错误,但并没有给人很难看的感觉,反而机缘巧合的做成了不少奇怪的笑点,让人可以看下去,在揭晓谜底,笑过之后,又能给人一种“他们已经很努力在拍了”的感动和共情。这样奇特的观感当然不是信手拈来的,而必然是耗费了编剧无数的心血。反观本片,前面的一镜到底就已经极其无聊,为了烂而烂了。后面的揭秘极其做作,困难缺乏铺垫又非常不可信,又是为了困难而困难。两者完全不是一个层次上的。 而本片的主要描述对象变成了女儿,描述她为了自己的拍片信仰而放弃了陪男友去好莱坞发展的机会。然而她表达自己信仰的方式却是在表演中脱稿演出,放肆的表达自我,完全破坏了原有的剧本剧情——这样的女儿,和前作里因为爸爸的坚持而感动,想出人塔方法来守护剧情完整性的女儿,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人。本片的剧情,人设,在此彻底崩坏,无法挽救。 狗尾续貂的作品,炒的是黑热度,赚的是黑心钱,消耗和伤透的是观众和原作粉丝的心。这样简单的道理,原创团队不可能不明白,但他们仍然选择了这么做。这样的对艺术水准毫无要求的团队,我更愿意相信他们的第一部作品的成功只是昙花一现。悲哉,哀哉! 5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