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发生了很多出现伤亡的公共事件,伊春的空难,万达广场的大火,但由于香港乃至全球华人舆论的群情激奋,最受人瞩目的应该就是8.23菲律宾劫持香港游客事件了,救援行动后8死6伤的严重后果让菲律宾警方蒙羞,之后菲律宾总统诡异的冷笑和菲律宾学生在大巴前的合影更让菲律宾整个国家都沦为了华人世界的众矢之的,然后还有成龙大哥那茬…
回顾事件劫犯的动机还是挺清晰的,劫持旅游车的是55岁的菲律宾前警察罗兰多•门多萨,2008年,门多萨因勒索以及非法拘禁他人而被关进监狱3个月,以至于失掉了工作还有退休后的所有福利,前门多萨被解雇后,就开始忙于为自己翻案,但由于再审的漫长等待,门多萨变得没有耐心,因此最终他决定通过劫持人质解决问题。在他要求复职的要求被政府方面拒绝后事件的状况便陡然直下,在他开枪后菲律宾警方展开了强攻,最终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惨剧。了解警方手段的前警察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劫持人质希望还自己一个公道,之后伴随的是警方低能的进攻,出现人质的死伤,这个过程听着是如此的熟悉,对,简直就是《王牌对王牌》的翻版。《王牌对王牌》,1998年的美国大片,塞缪尔•杰克逊饰演的谈判专家丹尼当在人生顺风顺水时,刹那间的转折让他措手不及。他的搭档因涉嫌私吞公款而被拘,却在警局惨遭灭口,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丹尼自然最大嫌疑人。当他确信是警局内有人要找他做替死鬼,百口莫辩之际,他铤而走险绑架了局长等一干重要人物,想通过与警方的对话为自己洗刷罪名。剧透到这样的程度,如此之高的同步率已经让人很惊叹了,然后片中也出现了警方低能的进攻,造成人质的伤亡,劫犯也并非一心想置人质于死地,而是很大程度地表现出了对人质的关心,走投无路的警察只想通过这样的手段为自己洗刷罪名,但可惜结局却并不相似,没有智勇双全的谈判专家史宾恩,没有剩余人质的全身而退,没有被解开的阴谋论,只剩下了八万港人在游行中的群情激奋。更不可思议的是在这段跨越12年之久,电影与现实的对照中,都出现了一个对劫犯很重要的亲人,丹尼的妻子在事件解决过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虽然没能和丈夫做一个交流,但仅仅是让丹尼知晓妻子的存在便是一个意义重大的举动。相较菲律宾人质事件中,劫匪的弟弟充当他和警方之间的联络人,但菲警方后来怀疑他向门多萨通风报信,因而在傍晚6点左右将格雷戈里奥逮捕,据信门多萨获知了这一变化,情绪突然变得缴动,形势开始急转直下。这个至今看来还是有待考量的举动无疑给最后的不可挽回埋下了伏笔。《王牌对王牌》里丹尼与史宾恩上演了一出关于男人之间的忠诚,那份遥远的信任最终帮助他洗刷了冤屈证明了自己清白,丹尼的演讲在俘虏人心之余也确实让人感动了一把第一次突击时那对狙击手组合的对话更是爷们,他们有机会狙杀丹尼,但是没有这么做。 “Negative sir, I can not take the shoot” ,“Neither I” 一人一句斩钉截铁的话,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菲律宾人质事件自然没有电影那么艺术化,没有英明神武的谈判专家在危机前站出来,没有人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彻查这到底是阴谋论还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无理要求,政府部门的一封回绝信更是把事态逼向了绝路。11个小时的对峙后,劫犯被击毙,但不同于电影结束后留下的意犹未尽,真实事件留下的喧嚣还远未散去,真相是什么菲律宾的解释是什么,为什么要如此武断地拒绝劫犯的要求,事件的背后是否还隐藏着什么,这出故事的背后还有太多需要被挖掘,现实也永远比电影残酷的多。与电影无关,只是对于现在网路上对于菲律宾这个国家乃至民族的群情激奋,我想引用29日香港《明报》中,马尼拉挟持人质事件幸存者李滢铨说的一段话。“回到香港后,知道香港这几天出现了不少反菲言论,网上有人说要把所有菲佣赶走,使菲国立即陷入经济困境作为报复,又有菲佣在街上被辱骂,一声声「奴隶国、仆人国」来作菲国代号。我明白市民对菲国政府和警察的无能的愤怒,我亲身体会,但是,这与菲国人民何干呢?难道我们都忘了被歧视的滋味吗?香港曾是长久被殖民的一个社会,华人在体制上和生活上都被所谓的「主人」歧视,现在却有一些香港人财大气粗地声称「我哋请咁多菲律宾人,我哋系佢哋老细」,以一副「聘用你是恩惠,你却敢以下犯上」的奴隶主姿态来责备那些和挟持人质事件全不沾边的菲佣,实在让人心惊。菲佣明明就是她们无能政府的受害人,正正因为政府无能让人民温饱,无数的菲国妇女才要离乡别井、丢下自己的孩子去寄人篱下照顾别人的孩子呀,为什么在香港菲佣反而成为无能政府的代罪羔羊呢?为什么在悲愤的同时有些香港人会变成种族主义者?同样让人难以明白的是,香港政府竟也在此同时宣布要把包括菲佣在内的外佣继续冻薪,使外佣都无法分享经济好转的成果,这是我们的政府在浑水摸鱼吗?政府能不能公开检讨外佣薪酬的标准和机制是什么,在这个时候作这些举动,给人政府要惩罚外佣的感觉,对消除仇菲情绪没有任何帮助。有位友人引了鲁迅的一句话: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香港人难道是只会向弱者开刀的怯者吗?” ---《还死伤者公道,不向弱者抽刃》幸存者说出的话永远比我们这些旁观者要有力度的多,冷静也更有助于我们看清和了解事件的真相吧,愿死者安息,生者坚强。2010.08.30 无锡
谈判大师
niwan2008 评论 王牌对王牌 2014-07-04 01:01:25
精彩!绝对的精彩!影片结构紧凑、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脉络清晰,在近140分钟的时间内,几乎没有多余的镜头和语言,相当一部分语言和镜头为后续的事件展开起到了伏笔暗示作用。影片节奏感非常强,人质劫持这样的突发事件现场真实感营造到位、带入感强、引人入戏、扣人心弦、堪称经典!对这部电影有兴趣研究品味的朋友不难发现,本片成功的关键在于:故事在整体上严密的逻辑演绎,合理的剧情设计以及精彩细腻的谈判语言技巧表现。此外,Samuel L. Jackson和Kevin Spacey等演员的出色表现更为经典铸就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
出色的编剧为经典问世奠定了坚实基础。 谈判专家丹尼danny在其搭档被灭口之后遭到诬陷,警局伤残基金失窃案幕后黑手为诬陷丹尼精心捏造了种种证据,使其陷入百口莫辩之地。正常的司法程序申诉之路已被堵死,牢狱之灾看似无可避免。此时丹尼唯一的出路便是找到其死去搭档内森nate曾经提到的就职于内务监察部Internal Affairs Division(相当于大陆公安的纪委督查部门)的尼鲍母niebaum,以其为突破口,查明真相,还己青白。
此时的丹尼已被停止职务,即将面临谋杀审判,而作为幕后真凶之一尼鲍母面对丹尼的质问自然不会承认,常规方法显然行不通。此时的丹尼只能采取非常手段对尼鲍母施压,迫使其交代案件线索真相。这样一来,一场人质劫持案件的发生就不可避免,曾经的谈判专家在这场对峙中也就自然换位成为劫持者。本片最为经典的谈判大幕自此拉开。
面临昔日战友(其中隐藏着幕后真凶,并想置其于死地)的重重包围,此刻作为劫持者的丹尼该怎么办?我们不妨将自己带入影片,如果将此时的丹尼换成你,你会怎么办?出色的编剧当然不会让你轻易的猜想到下一步的剧情,也不会以无厘头的内容来填充后面部分。本片剧情令人叫绝之处就在于充分利用了主角丹尼谈判专家的身份和剧情发展到此时丹尼的现实处境与诉求而引出本片另一谈判专家赛比安Sabian。正如剧中赛比安和警局其他成员的疑问一样,观影的我们此刻也会产生同样的疑问:丹尼为什么要求只和赛比安谈?这个与其素不相识的赛比安对于身陷绝境的丹尼究竟有何作用?
我个人认为:身为谈判专家的丹尼很清楚人质劫持案件的3种结果:1,谈判成功,人质与劫持者都平安。2,击毙劫持者,人质获救。3.谈判失败,人质与劫持者双双挂掉。显然,丹尼只追求第一种结果,即在有限的时间内突破尼鲍母,查明事情真相,还己青白,不被藏匿于警队当中被其称为“朋友”的真正黑手在突击中干掉。显然,丹尼仅凭其一己之力无法实现第一种结果,在此对峙局面下,必须要有个人配合他,保证其在谈判中的生命安全进而间接助其完成目标。这个关键人物就是赛比安!赛比安何许人也?他有着连续谈判55个小时,5年谈判零伤亡,从不使用武力的辉煌战绩,并且此人与本案无干系。所以这样一个谈判高手自然就成为此关键角色的不二人选,这就是看懂本片的关键。这一桥段的安排充分表现了丹尼的绝妙才智,也是剧情设计的最为经典之处。
接下来丹尼所做的事情就是利用赛比安的一贯风格,即对人质劫持劫持案件第一种结果的坚定追求与其斗法,为自己争取突破尼鲍母,查明真相的时间。事态经过几轮跌宕起伏的发展变化之后,赛比安的态度由起初临危受命时的单纯追求人质与劫持者的安全解救转变为同样要查明事件真相,这就是丹尼期待的与赛比安谈判所能得到的最佳结果。最终丹尼得以查清真像,还己青白,惩治真凶!
以上是本片剧情的整体脉络。影片的故事情境是人质解救过程中的谈判对峙,真实的情况必然是事态的发展瞬息万变,意想不到的情况随时发生。剧中的丹尼虽有其天才般的打算,但面对同为谈判专家的陌生人赛比安和瞬息万变的复杂危局,他也只能通过和赛比安一次又一次的交锋、碰撞、妥协、周旋来试探,以调整下一步的措施。这样,更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同时,丹尼与赛比安的试探交锋是本片的最大亮点,可谓高手过招,精彩绝伦。丹尼与赛比安交锋的关键之处在于双方都希望在谈判中尽可能的搜集对方的信息,对谈判对象作出综合分析判断进而达到自己的谈判目的。对于丹尼来说,他更希望能够通过谈判说服赛比安,使其相信自己的青白,为此,在其与赛比安的第一次的短短几分钟通话时就对赛比安进行了试探、观点灌输与心理评判。影片中1小时零1分钟处有这样的桥段:丹尼与赛比安在最初的通话中谈到西部片《原野奇侠》中结尾处英雄西恩的生死,丹尼说“他落马表示他中弹,落马不表示他死了”来反驳大众所认为的英雄西恩死的结局。这是向赛比安阐述真相要有严格的逻辑证明这一观点,借此表达指控其杀死搭档内森的那些间接证据并不能成为其罪名成立的充分理由。接下来听到赛比安说他自己习惯于弄清全部事实,然后自己判断究竟发生了什么后,丹尼对赛比安作出了一个比较满意甚至是成竹在胸的内心评判。通过这样一段看似与事态发展毫无关系的对话,丹尼已经对赛比安其人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并对自己最终达到目的多了一份把握。他们之间类似这样的谈判对话同样精彩,令人叫绝。不能不说是剧情设计中的细腻闪光之处!
影片The Negotiator的一个中文译名为王牌对王牌,我感觉并不很恰当。相比之下还是谈判专家中规中矩,较为合适。原因在于尽管凯文.史派西饰演的谈判专家同样精彩,但两位谈判专家在影片中并非对等的地位,赛比安的作用只在于成就丹尼。我个人认为影片全力表达塑造的谈判专家更加侧重丹尼。纵观全片,丹尼至始至终是在和所有的人谈判。作为警方的谈判专家时,他从人质父亲抢下将人质成功解救;作为劫持者时,他对昔日战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充分表达自己不查明真相誓不罢休的决心和知己知彼、此战必胜的信心!对尼鲍母和其他被劫持者分析形势,晓以厉害,最终获取案件信息线索,查明真相。甚至站在大楼破碎的窗前面对直升机上的射手以现场的新闻媒体和民众舆论为筹码谈判,为自己争取舆论支持、保护自身安全。连赛比安这样的谈判高手都是他为达到目的而刻意选定的谈判对象。可谓无人不谈判、无时不谈判、无处不谈判。在极其紧张危险的境地下,影片中的丹尼从容冷静,根据局势的发展变化客观分析判断,将其高超的谈判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
本片的其他情节同样精彩,如贝克bake在初到现场时刻采取的交通管制、现场封锁控制、警力安排设置、媒体躲避隔离等一系列措施都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与紧迫感。车辆与武器装备的特写烘托了气氛,增强了观赏性。特拉维斯局长生日聚会、2位谈判专家与家人的对话生活等情节都对芝加哥警界文化环境和故事深层背景做了立体的交代,使得全剧饱满、真实好看!
王牌对王牌分析
定中行者 评论 王牌对王牌 2017-11-26 20:50:32
1,双雄式的人物设置。前边很大一部分只树立了黑人王牌。而史派西王牌一直往后压。这种主要人物出场的时间应该算是不按常理出牌了,但是却天然形成了一种悬念。
2,先用热开场介绍主人公的职业,树立性格,让观众爱上主人公,然后马上将之扔向万丈深渊,要多惨有多惨。当观众为主人公担心不知所措的时候,剧情急转直下,直接超出想象般,绑架了督查长官。完成了人物设置上的最大反转。谈判专家到绑匪的转变。
3,此后均匀用力,开始塑造史派西所面临的困境。史派西这部片其实可以单独剪成一部片子。经过召唤,而后进入到冒险旅程,最后成功。
4,最大的悬念设定。主人公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警局内的坏人揪出来。而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不可能的。最后的解决是让坏人自己通过对讲机在无意间坦白了自己。
5,悬念的误导:假装杀死无辜警员,让观众对主人公是否陷入疯狂产生迷惑,在发现警员未死之时人物更加高大。先收后放。
6,在美国的大量类型影片中主人公都有一个爱他的妻子,或者爱他的家庭。这是塑造人物完整性不可或缺的一环。
7,王牌对王牌,到王牌与王牌之间英雄相惜,而后一同协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事件过程。矛盾的对立统一,消解。
8,被杀死的督查。督查一直会被以为是警局的内奸,陷害者的主谋。他的表演也成为误导。这是近距离的迷惑。还有行动队的老大贝克,警察局长。他们虽然一直喊着要杀掉绑匪黑人王牌,但最终显示他们并非内奸,只是按章办事。这又是一重迷惑。仿佛所有人都想要他的命,但来源于不同的动机,导向相同的怀疑。这是设定悬念的技巧。
9,场景非常集中,影片140分钟,由大量的对话组成。然而一点都不显得冗长。成本低廉。剧本和台词功底深厚。到底是什么支撑着观众看下去?强大的直接的悬念!以及对主人公命运的担忧!在不断解谜中变幻人物关系,在寻求真相的过程中推动情节发展。没有一个多余的人物,包括人质。
王牌对决
嘲笑鸟 评论 王牌对王牌 2015-08-20 23:28:22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王牌对王牌,完全靠演员的演技和台词能力,谈判双方的对答逻辑严密,语言流畅,充满现场的张力,不仅展示了高超的谈判技巧,也顺势塑造了两个谈判王牌的不同魅力。写台词的人太了不起了。在一个事件当中,同样是谈判专家,掌握的技巧类似,却能利用人的不同立场和立场转换,写出角色和角色之间的差异,真是高手。当然,演员的表演,也为性格的区分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凯文史派西的斯宾塞谈判风格是强势和掌握主动,及时发掘对手的要求并懂得利用要求取得最大化的交换,诈术运用的大胆和对对手心理判断的大胆旗鼓相当。但是他的强势和诈术,当遇到真正的强手时,往往因为缺乏依据而土崩瓦解。(对丹尼是这样,对现场的指挥团队也这样)塞缪尔杰克逊的丹尼,谈判风格更加人性化,善于激发对手的认同感,并在认同感中寻找突破的机会。但是他内心的感性,使自己也容易轻信人和被所谓的朋友欺骗,使自己往往暴露在危险中。王牌对王牌的对决,强手与强手的联手,在短暂的智慧较量中迅速建立熟悉的人都没有的默契和信任,互相补足缺点,最终瓦解了一场被围追堵截几无赢面的阴谋,这是可遇不可求的知音共鸣,也是舍生取义真正懂得责任之重的同志(这里原谅我只能想到同志这个词,没有更贴切的)。的这个片子的经典,应该是在于把某个领域不为人知的精彩(本片是谈判)做了高质量的提炼,对观众而言,就是一道营养丰富眼前一亮的精致菜品,虽然没有大菜的奢华丰富,但是绝对回味无穷。如果想学生活中的如何说服别人,谈判技巧,简直可以一看再看。这个片子的动人之处,还在于它两次认可了“底线的良知”,一次是丹尼救过的机动队员违背命令没有扣下扳机,一次是斯宾塞在被解除指挥权之后,孤身再入大楼,并直接选择与丹尼合作,放走丹尼。法制的社会下,底线的良知无法与庞大的社会机器直接对抗,电影里的故事如果都效仿社会也无法正常运转,是非善恶每个人看都有不同的角度。但是这种良知,虽然微弱,却始终会存在,在法制有漏洞的时候,在社会被黑暗吞噬的时候,它从人最原始的天性中滋生出来,默默地为人类护航,阴谋得以被法办,冤屈得以被洗清,正义得以被延续,生命得以被尊重。
"语言类“的片子。有人说它的动作戏也很好。这个我没看出来,我觉得基本没什么动作戏。
塞缪尔杰克逊在本片中的表现,略优于凯文史派西。凯文选择的角色确实难度很大,能演到那个份上,已经非常好了。史派西在这个片子里的角色不好演,他的功力不错。尤其是在指挥部一场与芝加哥西区警方、CIA等或明或暗,想直接置丹尼于死地的多方力量的较量,对危害人质安全的愤怒、对二话不说要杀丹尼的怀疑、谈判专家的审慎冷静,各种情感的比例恰到好处,在孤身一人身处陌生环境下,在极为愤怒的前提下,保持缜密思维,在一边倒的话语权压力下,质疑、质问、抓住要害、取扭转风向,取得主动、拿到指挥权,一气呵成……
投诉
看完电影明早买菜——Negotiaton Practices 谈判奥义
Daneestone 评论 王牌对王牌 2010-09-04 09:45:15
(菲律宾人质事件之后,我认为极有必要重温这部电影。但本篇不是本电影的直接评论,更没剧透,只有谈判之术。)
看电影不能光看热闹。谈判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生存技巧。
你没法拿把狙对付早市上那帮卖菜的,但总可以用谈判技巧为自己争得利益。
更进一步说,我所认识的处于职场的优秀经理人们,几乎无时不刻不把自己置于谈判的语境中。
甚至对于一个合格的总经理来说,他的桌子永远就是谈判桌。
今后看电影中的谈判,拿以下这个比对模型做心里排练:如果我来谈的话,怎么谈。
1. Everything is negotiable任何事,都可以谈
2. Believe in mutual gain. Win-win is an attitude, not an outcome相信双赢。双赢是种态度,而非结果
3. Listen until it hurts先听,直到听得不舒服
4. Build in time and be p a t i e n t 预留时间,而寸 心
5. Keep things positive始终保持正面、积极
Prepare事前准备
6. Prepare! Identify Most Desired Outcomes, Goals, Least Acceptables and Best Alternatives事前准备!最理想的结果,最低可接受的底线,介于两者之间的实际目标(你是一个圆,我是一个圆,谈判就是找交集);还有所有可选的最好筹码(不光是可交易的筹码,包括背后那些big gun)。
7. Beware of your assumptions要小心的是你自己心里所做的那些假设
8. Focus on trust, relationships & interests关注信任、关系和利益
Exchange开谈 (这部分同时也有关核心的销售技巧,和客户没话找话地磨起吧,找到对方的爱好并顺势分析兴趣点)
9. Don’t forget the warm-up别忘了破冰——先暖暖场 (谈论中性话题=>扯淡)
10. Understand their interests early尽可能早理解对方所感兴趣的都是什么
11. Develop a joint agenda and begin with easier issues搞一个双方共同的议事日程并从比较容易的问题谈起
Bargain讨价还价
12. Think big; ask for what you want从大处着眼;直接说出你所想要的 (My list of demand)
13. Be ready to challenge first offers做好准备,挑战对方的第一次出价
14. Never say No or Yes, use the Yes, if...避免说“是”和“不是”,尽量用条件句“如果……就……”“要是……就……”(It’s in the manual! So, I’ll see what I can do! I’ll look into that!——让我想想办法/让我研究一下)
15. Make slower, smaller moves无论进退,步子都要越来越小,越来越慢 (60-10=50-5=45)
16. Probe to explore and create options使用手段,刺探并创造选择的可能 (Be careful with your bluffings too, be smart.对自己的虚张声势也要谨慎,聪明点)
17. Trade creative concessions that address interests就利害相关的问题,交换具有创造性的让步(条件换条件)
18. Use independent standards and objective criteria使用中立的依据与客观的标准
19. Make offers and proposals开价(做出方案)
Conclude总结
20. Summarize early and often尽早小结,频繁小结
21. At impasse, be graceful to avoid deadlock出现僵持时,要有风度避免僵局
22. Always thank them不停感谢对方
最后,所谓艺高人胆大,就是谈判技术在不断磨练纯熟的同时,会换来一份自信与冷静。
注:本文谈判技巧借鉴了谈判咨询公司Watershed Associates的材料,在此感谢。纯属娱乐,不用于商业牟利。如有版权问题,请与Daneestone邮件联系。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