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科拉莉·法尔雅
主演: 黛米·摩尔 / 玛格丽特·库里 / 丹尼斯·奎德 / 爱德华·汉密尔顿-克拉克 / 戈雷·阿布拉姆斯 / 更多...
类型: 剧情 /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英国 /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24-05-19(戛纳电影节) / 2024-09-20(美国)
片长: 141分钟
又名: 完美物质(港) / 惧裂(台) / 实体 / 物质 / 母体
IMDb: tt17526714
欢迎关注公众号“影探”
总评
《某种物质》太tm 恶心了,不管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
尽管天生喜欢变态重口片,“靓女”一杯都毫无压力,但还是被恶心到了。
它跟《索多玛120天》《下水道美人鱼》《隔山有眼》《致命弯道》《断魂小丑》那种恶心还不一样。
除了表层的视觉冲击,更多的是深层次的心理上令人作呕。
造型上,仍是《撕裂人》《变蝇人》《怪形前传》的水平,但真正达到了让人抵触和反胃的效果。
前面有多性感妖娆,后面就有多恶浊污秽。
它讽刺的除了男性凝视,更是原始的、被欲望奴役的本我,对于现实自我的剥离和抵触,对于客观规律的无效抵抗,对于欲望的野蛮放纵,和对于虚荣的无休止的贪恋。
最终,毁灭在黑洞一般的空虚中。
折腾一生,用生命换来的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的那颗星,从熠熠生辉,到无人问津。
到头来,名和利,不过一场空。
幕后
>>>>1.义胸假体
年轻版女主由玛格丽特·库里(《好莱坞往事》中的吉普赛女孩)饰演,拍摄时她29岁。
全裸镜头中并非她的真胸,而是贴了假体。
>>>>2.Pierre Olivier Persin
假体由法国艺术家Pierre Olivier Persin制作。
他一直致力于为明星化妆,和为非数字特效作品制作假体,在将近3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已经为130多部影视作品做过化妆或假体。
其中包括《权力的游戏》中的异鬼。
>>>>3.黛米·摩尔
年老版女主(设定50岁)由黛米·摩尔(《人鬼情未了》)饰演。
刚开始她对于全裸镜头有很大的心理负担,因为拍摄时她已经61岁了。
当她知道玛格丽特·库里也将拍全裸镜头时,她才有些释怀。
>>>>4.全裸镜头
黛米·摩尔自爆,在拍摄照镜子的全裸镜头时,几乎每个镜头都要拍至少15条才能过,拍了一天之后她整个人都麻了。
>>>>5.《道林格雷的画像》
影片灵感源自小说家奥斯卡·王尔德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
《道林·格雷的画像》于1980年开始连载。
讲述的是道林·格雷是一名俊美的贵族少年,他向自己的画像许愿希望永葆青春,所有的岁月沧桑和罪恶都由画像承担。
随后,他的俊美的样貌不再变化,而画像却日渐丑陋……
>>>>6.《象人》+《巴黎圣母院》
导演科拉莉·法尔雅称。
大卫·林奇的《象人》(1980)和维克多·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也是她的灵感之源。
《象人》讲述的是一个天生畸形患者一直在马戏团中被利用,被当做疯子,直到他遇到一个同情他的医生的故事。
同样。
《某种物质》中的年老版的女主,不认同甚至抵触衰老的自己,同样是一种“心理畸形”。而她也一直被公司利用,当做赚钱的一个棋子而已。
《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Quasimodo)是一个悲剧人物。
他是个孤儿,奇丑无比,同时也是圣母院的敲钟人。
“那四角的鼻子,那马蹄形的嘴巴,那猪鬃似的红毛底下小小的左眼,那完全被一只大瘤遮住了的右眼,那像城垛一样参差不齐的牙齿,那露出一颗如象牙一般长的粗糙的嘴唇,那分叉的下巴,尤其是那一脸轻蔑、惊异和悲哀的表情……”
但他又渴望浪漫美好的爱情。
同样,变成怪物的女主,外表丑陋,但她依旧渴望镜头的聚焦和观众的喜爱。
影片中怪物厚重的驼背,歪斜嘴脸,胸前的牙齿和臀部的人脸,都受了以上作品的影响。
导演想要最后的怪物和苗条纤细的芭蕾舞女演员形成鲜明对比。
“我希望它会挣扎,会跌倒”导演说。
而与之对应的“完美物质”Sue,则是一个身心受到外部评价骚扰的产物。
“她是通过男人看待女人的方式来塑造自己的”,导演说。
她所做的,都是迎合镜头。
也就是迎合镜头背后的观众。
>>>>7.用男凝讽刺男凝
男性凝视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指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女性被弱化为第二性。
男性则是观看和凝视的第一性,并享受凝视和窥视的愉悦。
满足男性欲望,成为女性的负担,而男性,则享受这种欲望带来的快感。
许多观众并没有意识到“男性凝视”,包括女性观众,因为纵观历史,男性凝视都一直占主导地位,并被自然化。
导演试图用大量的男凝镜头来讽刺当下的男凝,比如许多人一帧一帧观察女主的屁股。
甚至比一般作品中的镜头更加肆意妄为,镜头全是女性三点(双乳和生殖器部位)的特写。
然而,导演用男凝讽刺男凝的逻辑却有些矛盾和荒唐。
它用大量的男凝镜头吸引达到了更多的关注,它是男凝利益的即得者,却又厌恶男凝。
就好比为了讽刺小偷,我就去偷东西;为了讽刺杀人,我去杀一个人。
《某种物质》既是讽刺者,也是被讽刺者,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
最终,为了讽刺一个东西,自己恰恰成为了那个东西。
>>>>8.三点六万加仑假血浆
影片最后一场戏,用掉了36000加仑的假血浆(信息来自《Entertainment》)。
约是13.6万升的水,也就是6813桶大桶水(参考人体内的血液约1.5加仑)。
为影史之二。
目前最多的是2013年的《鬼玩人》,用掉了7万假血浆(单最后一场戏就用掉5万加仑)。
《闪灵》(1980)中经典的电梯飙血场景用掉了200加仑假血浆;
《鬼玩人崛起》(2023)用掉了超过1700加仑的假血浆,也就是1133个成年人的血量;
《僵尸玩过界》(1992)用掉超过1000加仑的假血浆;
《食人鱼3D》(2010)中食人鱼血洗沙滩的戏,用掉7500加仑假血浆;
《佛莱迪大战杰森》(2003)用掉了300加仑假血浆;
《魔女嘉莉》(1976)中倒了一桶“猪血”,由糖浆和食物色素调制而成;
《杀死比尔》两部加起来用掉了450加仑假血浆。
以上数据来自Screenrant、Film等
台下的每一个观众几乎都沾满了女主伊丽莎白的鲜血。
意味也很明显:
台下的每一个观众,都是杀死伊丽莎白的凶手。
破碎的伊丽莎白,最后跌跌撞撞的走上舞台,说明她已经被不再和丑陋的自己做斗争了。
“她不再以任何规定的美丽标准来看待自己”,
导演科拉莉·法尔雅如是说。
最后怪物的爆炸,和喷涌的鲜血则是一种宣泄和爆发。
社会所制定的美丽的标准,和对肉体以及外表美丽的迷恋,其实是一种无声的暴力。
最终,伊丽莎白选择用暴力——自己的内脏和血液,来对抗这种暴力。
所有看这场秀的观众,都应该为这次爆炸而负责。
>>>>9.戛纳最佳编剧奖
影片获得第7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首映礼过后观众起立鼓掌长达13分钟,是本届戛纳电影节最长时间的起立鼓掌。
>>>>10.致敬自己+库布里克
片中Sue戴了星型的耳环,是对导演之前作品《复仇战姬》的致敬。
《复仇战姬》讲述的是女主被男友朋友强暴后,男友并没有帮她,而是把她推下悬崖,帮朋友毁尸灭迹。
女主奇迹生还后复仇的故事。
《某种物质》很多镜头都致敬了这部作品,包括对女主臀部的特写,以及服装。
除了致敬自己,影片还致敬了库布里克的多部影片。
>>>>11.Mubi
环球影业本来是这部影片的发行商,但中途退出,因为“担忧这部影片的影响”。
后来在戛纳电影节首映之后,Mubi买下了影片全球发行权。
Mubi被称为独立电影界的网飞,主打国际和独立电影的视频点播服务,常为用户提供精选的小众艺术电影。
《某种物质》是Mubi发行的电影中收益最高的影片。
>>>>12.肉体恐怖
《某种物质》是第一部在越南放映的“肉体恐怖片”(body horror)。
肉体恐怖,又称为“生物性恐怖”和“组织器官恐怖”。
主要来源于人类对自身形体的破坏或肉体衰退、生理上的变异所产生的恐惧。这类型的作品经常会有肉体上的疾病、腐烂、衰败、寄生、破碎、改造、突变等题材的描述。
比较有代表性的导演如大卫·柯南伯格,代表作《变蝇人》;
弗兰克·亨南洛特,代表作《科学怪姬》;
斯图尔特·戈登,代表作《活跳尸》。
《某种物质》也深受这些作品影响。
《某种物质》作为肉体恐怖片,虽然在造型上没有太大突破。
但在心理是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
它将人们对于肉体和器官衰老的焦虑转化为恐惧,让人从意识和心理产生生层次的、强烈的抵触和厌恶。
最终,从表层的视觉厌恶达到了深层次的生理厌恶。
在越南上映时,《某种物质》被删了3分钟。
结语
作为一名女性导演,科拉莉·法尔雅对于凝视镜头运用得驾轻就熟。
她的镜头,甚至比普通作品中的凝视更加肆无忌惮。
上面提到,用男凝讽刺男凝,本身的逻辑就是矛盾和荒唐的。
而且,造成女主伊丽莎白惨剧的,是来自外界的男性凝视,还是来自她自身的贪恋的欲望?
这些逻辑上的纰漏,都让影片反男凝的效果大打折扣。
惩罚应当是凝视者,而让女主变成怪物来惩罚凝视者让其无法凝视,无疑是伤敌一千,自损一万。
影片最后的接受和反抗,接受自己,毁灭自己,让鲜血射中每一位观众,也显得单薄和羸弱。
女主是凝视的受害者。
因为凝视者喜欢更年轻,更性感,更美好的肉体。
年老的她焦虑、沮丧、暴躁。
她进而抵触和否认年老色衰的自己。
但她也是凝视的享受者。
她喜欢镜头和聚光灯的聚焦,享受观众对她目不转睛的注视。
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服美役者”(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和社会对外貌的要求而做“美的服役”,比如节食)。
却又是更加疯狂的“服美役者”,她为了迎合大众审美不惜吞噬和榨干自己。
结果,最后毁灭的,还是她。
而那些规则的制定者,和镜头另一边的观众和凝视者,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女主死去之后,老板会反思么?观众会反思么?
也许会,但他们会很快寻找和凝视下一个Sue。
而死去的女主,真的是被社会所制定的娱乐和美丽标准(≠男性凝视)绑架么?
还是被自己贪恋的欲望所裹挟?
男性凝视不是原罪,贪婪的欲望才是。
女主伊丽莎白有名有利,已经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但她却内心空虚,抵触衰老,厌恶自己。
她想永葆注定短暂的青春和性感。
她想忤逆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律。
即便她所在的社会没有男性凝视,她也会因为自己的欲望,而无限迎合另一种凝视,并最终毁灭。
她对于欲望的野蛮放纵,和对于虚荣的无休止的贪恋,才是她走向毁灭的根本原因。
别忘了。
男性凝视并不是个贬义词,而是种社会现象。
男性凝视也不光只是男性凝视女性,还有更高一级权力的男性对于权力少于他的男性的凝视。
拥有名利之后的她完全可以过上衣锦富足的生活,但她却选择拥抱凝视。
而且。
不管是男性主导的社会还是女性主导的社会,凝视都是与生俱来的。
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凝视就已经存在了。
只要有眼睛,就有凝视。
无关性别。
关注我,不会错过更多精彩解读
文/女神的秋裤
2024.10.14/青岛
欢迎加我,拉你入电影群
仅代表我的一些想法,不喜勿喷。
好讽刺,本来我是好奇有多猎奇看下来的,到最后只剩下可悲的情绪久久不能褪去。
年龄焦虑外貌焦虑如今在社会上已经屡见不鲜,然而裹挟着女性的还有性别歧视和无处不在的凝视。影片确实将这些困境放大了,邋遢吃相满口黄牙的老板、无数遍扫视着下体的摄像机,配合着燥热的鼓点一遍一遍挑逗观众的神经,比起最后畸形的 Sue 或是 Liz,我觉得这些在现实中习以为常的画面反而更让我作呕。
编剧的初衷是想传递反焦虑的女性主义,但我怎么只看到了女主的堕落、痛苦和绝望,那些刻薄尖酸的男性、异样的眼光却并未受到惩罚,仍然会有下一批光鲜亮丽的女孩走进摄影棚,而那些始作俑者照样能躺在沙发上数着大把大把的钞票。我们应该去批判整容失败的人吗,就像片中的 Liz,谁能说她的专业能力不过关?那些整容女性的初衷难道不是社会带来的焦虑吗,为什么要用这种女性的痛苦反过来告诉女性:你看,这就是过于容貌焦虑的人的下场,所以请不要焦虑了。
永远都会有人年轻,而没有人能够一直年轻。这样尖锐的结局我难以接受,眼睁睁看着一个优秀的女性在舆论的蚕食下毁灭,而没有好结果的也只有她一个,片中的观众得到了猎奇心理下的感官满足,公司说不定也收获了意料之外的收视率。只有 Liz,化作一滩血水宛如不存在过一般。这个病态的社会未曾改变过,仍然会有渴望站在舞台上的下一位挤破头皮经历这样惊悚的轮回。
我会停止焦虑吗,不会的,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不会改变。
#某种物质# ( The Substance )(B)基本上是一结束就冲了出去,然后发现好几个我的影评人朋友都跟我一起夺门而出,大家都说:It's crazy! 哈哈,这部真心是今年最疯狂、最恶心、最血腥的电影。你如果觉得《异形》很恶心,这部后半个小时可比《异形》可是血腥、恐怖多了,看了让人浑身不适。我基本上后半个小时就没咋睁眼,不敢看,但光听声效都能做噩梦。整个过程确实像做了一场噩梦,什么梦中常出现的牙齿掉了,指甲掉了的都出现了。出门后就庆幸:还好不是真的!
先提醒,本片R级,不适合18岁以下观众。事实上,我感觉任何不太喜欢血腥恐怖片的人都不适合
R (Strong Violent Content|Gore|Language|Graphic Nudity)
表面上,本片是让你感觉最恐怖的是衰老,但其实真正恐怖的是人们不断膨胀、无法收敛的欲望。欲望和嫉妒才是一切罪恶开始的根源。衰老本身是一个无法避免、无法逆转的自然现象,但毕竟每个人都要面对和经历,因此并不恐怖。但如果今天25岁,明天85岁,在这之间来回切换,确实就真的很令人崩溃了
其实前面三分之二我觉得是一个立意还算不错的科幻片,一度觉得与前几天看的塞包的《不同的男人》(A different man)很相似,都是强调外貌焕然一新,但大脑和内心没变,可以叫”A different woman"。但是后面三分之一就真的太癫狂了,震撼根本停不下来,以至于让人觉得编导忘记了什么是”适可而止“,不知道要怎么收尾。很多次,捂着眼睛的我都希望它赶紧结束,但每次都”还没完!“ 最终结束真的让人长舒一口气。有多少人可以坚持看完都是未知数。
所以相比《不同的男人》,《某种物质》各方面都有点“太过火”,无论是血腥、暴力还是裸露。比如导演希望展示年轻女性的美好身体,一次两次的臀部特写足以说明问题,但是本片可真的是没完没了把臀部怼到观众脸上,裸露镜头非常多。从叙事角度,大家都明白这些特写、重复的画面是为了凸显“年轻与衰老”的强烈对比,但导演不太懂什么是”差不多得了“,手法过于极端,如果能再收敛一些就好了。估计上映后,人们都得计算玛格丽特·库里臀部出现的银幕时间,没准儿会创下什么吉尼斯世界纪录。而《不同的男人》那部电影则是与本片立意有相似之处,但各方面都更为恰到好处,要正常很多,是一部看下来不会让恐惧喧宾夺主,点题更为直接、有效的电影。
黛米·摩尔的演出是很令人刮目相看的,而且61岁的她其实在片中的身材还是相当令人羡慕的。虽然我个人觉得本片有些过火,恐怕不太能在美国颁奖季被重视,但她的表演应该会得到业内的肯定。
本片我比较喜欢的地方是开头和结尾,利用好莱坞星光大道去展示一个人的梦想、名利随着时间推移,开始慢慢烟消云散,曾经的“明星”逐渐被人遗忘,那颗星星也只是路人每天践踏的一块普通石板而已,讽刺意味十足。之前我第一次去好莱坞星光大道也很兴奋地找星星,但后来真的是头都不低,完全不会再去注意脚下踩过的是谁的星星。再美的海报也会被人换掉,对于美和青春的过分执着确实没有必要,因为每个人都会被淘汰和遗忘。所以我觉得本片只看开头和结尾就可以了,寓意明确,简单直接。但中间真心招架不住。
没有人可以永远被人喜欢和关注,还是想开点最好。那些常常以年纪贬低、取笑别人的人,自己也会变老的。《某种物质》居然是女导演执导确实令人吃惊。虽然我感觉她有点用力过度,但本片中对一些男性嘴脸的展示真的非常到位,讽刺性十足。
看完确实让人想今晚多敷一个面膜.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