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戴维·科格索尔
主演: 马克·沃尔伯格 / 米歇尔·莫纳汉 / 塞伦·希德 / 佐伊·玛格丽特·科莱蒂 / 凡·克罗斯比 / 更多...
类型: 喜剧 / 动作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德语 / 法语
上映日期: 2023-12-15(美国网络)
片长: 118分钟
IMDb: tt16431870
今天聊聊美国电影《家庭计划》。
片名The Family Plan (2023)。

《真实的谎言》在1994年取得巨大成功后,催生了间谍动作喜剧这一子类型的繁荣。自此之后,银幕上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间谍题材佳作。
布拉德·皮特与安吉丽娜·朱莉主演的《史密斯夫妇》,汤姆·克鲁斯与卡梅隆·迪亚兹主演的《危情谍战》,瑞茜·威瑟斯彭、克里斯·派恩和汤姆·哈迪出演的《特工争风》,安娜·德·阿玛斯与克里斯·埃文斯主演的《神出鬼没》,以及美剧《面目全非》《史密斯夫妇》等作品,也都在不断探索和丰富着间谍动作喜剧。
如今,人们对于过着双重生活、试图在间谍或刺客的工作与婚姻、关系、家庭之间找到平衡的人物的故事依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马克·沃尔伯格饰演丹·摩根,他是一个平凡的汽车经销店员工,对家庭生活怀有无尽的热爱。他有两个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和一个处于襁褓的婴儿,如同大多数家庭一般,充满了生活的琐碎与情感的波折。女儿妮娜执着地想要从斯坦福大学转学至南爱荷华大学,只为追随一个心仪的男孩,儿子凯尔则瞒着父亲,偷偷玩着他曾明令禁止的射击游戏。
在这个看似平凡的家庭背后隐藏着一个秘密。丹曾经是一名身手不凡的刺客,为一位名为麦卡弗里的神秘人物效力。然而,当他的过去被无情地揭露时,他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路。于是,他拨通了那个久违的号码,联系了昔日的战友奥吉,两人在电话中匆匆商定,决定在拉斯维加斯与摩根一家会合,开启全新的生活篇章。
这一决定,让丹·摩根一家踏上了从布法罗到拉斯维加斯的公路之旅。

影片中,第一个动作场景算得上是别出心裁,丹在陪伴婴儿麦克斯选购尿布时,遭遇敌人伏击。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丹不得不将婴儿紧紧绑在身上,展开一场既惊险又荒诞的战斗。
这场战斗场面设计得既夸张又充满趣味,展现了丹的英勇和智慧,也展现了他敌人的冷酷无情。那些穷凶极恶的敌人,全然不顾及一个无辜的婴儿可能遭受的附带伤害。
婴儿麦克斯是这部影片中最为出色的喜剧元素,此外就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了。

这部电影的成败并不简单取决于某个演员,而是因其不够有趣。
演员们都在奋力表现,但面对无法施展的剧本。导演在尝试将平凡的家庭生活与非凡的动作元素融合为一时,似乎未能找到一个清晰的愿景。
影片以几段震撼人心的暴力场面收尾,从拉斯维加斯赌场内的枪林弹雨到与尿布有关的离奇死亡,这些场景却更像是一个个断裂的片段,缺乏内在的逻辑与连贯性。它们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这部电影的创作者们似乎并未真正明确自己想要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是家庭喜剧,还是间谍惊悚片,抑或是两者的结合?遗憾的是,他们似乎并未能在这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导致影片最终未能呈现出一种清晰而有力的叙事风格。

《家庭计划》在原创性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具有较强的可预测性。
影片中的角色设定,更是显得过于刻板印象,每个人都像被预设好的,缺乏鲜活的个性。观众几乎可以在电影开幕的刹那,便勾勒出他们既定的性格弧线。

影片的动作场面更倾向于轻松幽默的基调,这与马克·沃尔伯格的表演风格相符。最有趣的就是开场超市一幕。
当特技演员们真正开始大展身手时,你会发现,在广角的镜头下,这些动作场面所呈现出的宏大与震撼,远胜于近距离的特写。
随着影片情节的深入,这些动作场面似乎逐渐失去了它们最初的新鲜感与冲击力。

本片像个无骨躯壳,空洞而无味。它虽然有反派设定,却显得苍白无力,毫无深度可言。
整部影片如同被抽干了灵魂,丧失了生气与活力,让人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只有空洞。
影片是一部纯粹追求暴力与悲惨的快速剪辑动作片,没有应有的内涵。

叙事模糊动作平淡,
喜剧乏力整体空洞。
这部电影平庸到让我感觉不到导演是因为有创作冲动才选择拍这部电影的,它更像是一个孩子被逼着交差的家庭作业,就像是制片公司某个高层年底发现还有点预算,于是找来几个人开会,说咱们随便拍个什么电影,把这笔钱用出去吧,然后,其中某个人建议,要不咱们拍个家庭喜剧?这种类型在美国永远受欢迎,于是,在十分钟内,大家一致同意,并决定周末就开始动工。
但我还是决定聊聊这部糟糕的电影,并不仅仅是为了展示一个负面案例,提醒大家别浪费自己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我从它身上,看到了如今电影制片业的严重问题.
剧情回顾
Mark Wahlberg是一名前金牌杀手,在脱离了组织后,选择隐姓埋名,和妻子Michelle Monaghan以及三个孩子一起过着平静的生活。在妻子和孩子们眼里,Mark是个懦弱、乏味的汽车销售员,尽管如此,他们的生活依然算得上幸福。
这天,杀手组织意外地发现了Mark的行踪,该组织的老大原本是Mark的父亲,由于失去了这个金牌杀手,组织的业务一落千丈,为了逼迫他返回组织重操旧业,于是对他展开追杀,而Mark也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以外出旅行为借口,带着全家人踏上了逃亡之路。
我不知道你们听到这个故事梗概时是什么感觉,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近期印度电影《Leo》的翻版吗?或许他们购买了《Leo》的剧本版权?否则,相隔上万公里的两个导演,是如何不约而同地想到同一个蹩脚的点子,并且同时塑造出一个毫无缘由坚持要杀掉自己儿子的精神病反派,这得是多低的概率?
然而,这个糟糕的故事梗概已经是这部电影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了,除此之外,你不会在这部电影里得到任何记忆点,我是说,这部电影几乎没有一个场景、一个创意或是一句台词能让你记住的——包括结尾那个妻子将竹竿像扔标枪一样扔出去,刺死Maggie Q的桥段,尽管这可能已经是导演能想出的最精彩的桥段了。
影片还有一堆奇怪的、反常识的设定,比如,宅男儿子通过自己玩游戏的技术,就操纵无人机干翻了一堆号称时常刺杀各国政要的职业杀手,再比如,儿子和女儿在跟着父亲一起杀掉十几个杀手后,第一反应不是害怕,而是“哇,我们一家真是太幸福了”,也许是遗传基因的关系?
除了一堆不合理之处外,全片的故事推进节奏很规整,几乎是按部就班地按照编剧书的节拍表来推进的。整个影片最大的笑料,来自于Mark为了对家人们隐瞒逃亡的事,得一边干掉追击的杀手,一边不让他们知道,但这完全不足以撑起一部喜剧电影。
总而言之,这几乎就是一部为了平庸而生的电影,创作者的初衷,就是为了创造一部“标准的好莱坞爆米花电影”。它集齐了所有典型家庭喜剧片的元素,一个主导了无聊的日常生活的中年男性,以及他对这种千篇一律的生活感到乏味、并对性生活失去了激情的妻子,一对叛逆的儿女,儿子是个游戏宅男,女儿是个厌倦了父亲说教的恋爱脑。
你看,是不是近期的《leave the world behind》设定高度一致。
唯一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让你做梦的,告诉你,在经历了一系列事情后,夫妻俩又重拾了年轻时的激情,儿女也在看到了父亲另一面后,重新开始尊重他。
而后者是提醒你残酷的现实。
如果愿意,你可以把它叫做是“做梦电影”,而且是给巨婴特供的那种。
电影之外
不知何时开始,“美国梦”这个词已经开始变味了。
我当然同意,电影是可以用来做梦的,但梦和毒品是有区别的。
曾经的美国梦,是《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那样的,它们告诉你,尽管生活有着如此多的不如意,但只要你坚持不放弃,就有机会过上你想要的生活。
而这个梦,是给成年人的,是可以实现的,只要你努力。
有时,这种梦也可以是反向的,比如《美国丽人》,以及《上帝保佑美国》,它将你拉回现实,告诉你生活是残酷的,并且,很可能结局也并不美好,但你必须面对。
但巨婴是不需要这两种美国梦的,前者感觉太费劲,后者太负面,我们需要的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即时得到快感的那种。
于是,在这种巨大的需求下,好莱坞的制片人们开始批量地生产类似这部《the family plan》一样的电影,通过对于大脑皮质层最浅层次的刺激,观众们得到了不痛不痒的精神色情片,制片人们得到了利润,双方都很满意。
实际上,我并不认为观众们普遍如此肤浅,或是对这种巨婴梦有所需求的人比例这么高,但掌握了制作和发行资源的电影公司们似乎是这么认为的,或者说,他们希望是如此,就像卖大麻希望瘾君子越多越好一样。
这或许也部分解释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全世界的电影都开始变得越来越糟糕了,是的,有这种趋势的并不仅仅是好莱坞,只是它表现得格外明显而已。
对此,我最大的希望,就是AI技术能早一点发展出成熟的“根据文字生成视频”的技术,那时,每个人都将有机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拍电影,而不必再忍气吞声地看这些毫无营养的烂片。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