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西蒙·韦斯特
主演: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 杰森·斯坦森 / 李连杰 / 杜夫·龙格尔 / 查克·诺瑞斯 / 尚格·云顿 / 布鲁斯·威利斯 / 阿诺·施瓦辛格 / 泰瑞·克鲁斯 / 兰迪·库卓 / 利亚姆·海姆斯沃斯 / 斯科特·阿金斯 / 余男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类型: 动作, 冒险
地区: 美国
片长: 103分钟(美国)
上映: 2012-08-17(美国), 2012-09-04(中国大陆)
《敢死队2》比首集又多了几张熟面孔,虽然多年不见,他们脸上的褶子已经不比枪膛里的 子弹少,但甫一亮相,还是能引得大批动作影迷欢呼雀跃。观赏该系列电影只需要两样东西,一是肾上腺素,二是怀旧情结。前者是标配,后者属于可选,毕竟今时 不同往日,商业片的主流观众群已是90后,多半没有经历过那一波粗糙而原始的银幕暴力熏陶,但若你曾经为这群老家伙的肌肉和枪杆子倾倒过,必能在单纯的视 觉轰炸外品出另一份趣味。
说到怀旧,有必要翻翻老账:史泰龙最声名卓著的《洛奇》和《第一滴血》系列横亘八十年代,阿诺凭《野蛮人柯南》和《终结者》奠定银幕形象是八 十年代早期,龙格尔和尚格云顿都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走红,李大侠一鸣惊人的《少林寺》是1981年出品,老布凭《虎胆龙威》蜚声影坛是1988年,而 查克•诺里斯这位大神,最为世人熟知的也是八十年代一系列突击队动作片,反倒是他在《猛龙过江》被李小龙击败的事迹知者寥寥。
因此,说本片将怀旧坐标定位在八十年代,是一场“硬汉暮年、壮心不已”的八十年代秀,应该错不了。给斯坦森、阿特金斯、海姆斯沃斯等新千年偶 像安排吃重戏份,显然是为次世代观众着想。至于余男,看似在一群硬汉中格格不入,但别忘了八十年代动作片通常也少不了女主角,她们要么是《独闯龙潭》的花 瓶,要么是《第一喋血2》中的“钢瓶”,而余男兼具两种作用,存在感也不弱,算是物超所值,虽然我对她的外貌并不感冒,但此处得按照老外的审美来评价。
和演员阵容一样,本片在各方面都做了一遍“复古元素+时髦风格”的打磨,确保既充满八十年代情怀,又能叫年轻观众看得激情涌动(敏锐者或许还 能看出基情),依笔者看,比第一集做的更到位。首当其冲的是影片的电子游戏基调,当年史泰龙的兰博系列就拍的跟魂斗罗一样,结果被查理•希恩在《反斗神 鹰》里疯狂戏谑一番,此类片在今天看来当然更“假”。在如今“子弹老打不中主角”会被人吐槽bug的年代,重拾这样的战斗设定很需要勇气,史泰龙聪明的用 改变影片基调解决了这个问题:八十年代的动作英雄大都苦大仇深,战斗笼罩在严肃气氛中,而《敢死队2》摆明了是搞笑段子大串烧,还带着一股超级英雄片似的 夸张味道,英雄不中弹的硬伤顿时被消解成一种超现实潜规则,再挑剔的观众也会乐呵呵的接受,不会跟它过不去。
说到幽默,阿诺的《独闯龙潭》曾经推出一种“硬汉式残忍幽默”,比如把一个人扔下悬崖后来句双关的“I let him go”,对照本片中敢死队数人把那“还剩一个”的倒霉蛋打成筛子,真是异曲同工。但本片最好笑的地方在于对老片的剥削:阿诺做梦也想不到有人会对他说出 “我要终结你”,而他没完没了的“回来”也引起老布的反感,将他“回来”的特权抢走,阿诺恼怒之下用一句“Yippee-ki-yay”回敬——这就是多 个老家伙主演的好处,他们可以互换经典台词说着玩嘛。只是很奇怪诺里斯出场时为何响起了《黄金三镖客》的音乐,难道是在预告下一集他将和老牛仔交手吗? 嗯,算起年纪来,他俩确实是一辈的。
此类无脑动作片最大的好处是不怕剧透,即使讲述的对象是个剧透恐惧症患者,他也懒得来捂你的嘴。谁都知道敢死队一定会所向披靡,剿灭恐怖分 子、罪恶大亨、外国雇佣兵等一切纸老虎。哪怕你详述谁谁用什么手段与谁谁大战三百回合并灭了他,也丝毫夺不走他的看片乐趣,因为这压根不重要,大家就是要 亲眼看到那刀口沾血、枪口喷火的一幕幕,那才是观赏本片时一切满足的来源,唯一的来源。
影片从头到尾洋溢着烟火、废墟和重装甲组成的独特风味,明显是八十年代的印记,但在此基础上,技术方面精良的多。湖面追逐一场,迫击炮发射和 落下的轨迹清晰可见,而老片里通常用水下地下埋炸药来混弄;枪支虽多,音效纹丝不乱,没有拿AK枪声给AUG配音之类的低级错误,连不同子弹在不同材质砸 出的弹孔大小都相当考究,而不像以前随便弄一排炸点,或干脆冒几个火星了事。
继承八十年代遗风,影片呈现出对肉搏戏的重口爱好。虽然短短九十分钟里炸药用掉好几吨,发射的子弹足能拍十部《黑客帝国》,但热兵器能搞死的 无非是杂兵。每逢正反派的关键角色丧命,全都死于冷兵器。考虑到观赏口味的变迁,老老实实的一拳一脚不再吃香,取而代之的是多种样式、多种风格的搏击术并 存,最精彩的当属斯坦森的自由搏击对阵阿特金斯的嚣张踢腿,史泰龙的拳击和摔跤死扛老尚的空手道,此外李大侠的锅底神通、斯坦森的飞刀绝技和余男的以柔克 刚也各有千秋,即使看多了新动作片也不会嫌闷。比较遗憾的是诺里斯年纪太大,没能展示他闻名全球的round house kick,让老尚这个后辈抢了风头,否则两人来场腿功较量,其标志意义不亚于让泰森和阿里同台较量。
八十年代的动作片基本不涉及宏大叙事,因为这是孤胆英雄片的一个死穴:一旦真发生国家或国际级别的武力威胁,肯定是军队、情报局齐出动,搞到 新闻天天关注。只有在政府不方便或无法大张旗鼓的敏感事务,或者英雄的私人恩怨,才能进入“主角孤身涉险”的叙事模式——史泰龙流的前“三滴血”分别为了 报仇、救战俘、救上司,阿诺在《独闯龙潭》是为了救女儿,龙格尔的《惩罚者》是个城市义警,而一旦碰上《入侵USA》这样大规模袭击,牛逼如诺里斯也要和 军队共进退。即使到了今天,处理恐怖袭击的鲍小强、杰克•雷恩们,也得有大部队配合才能完成使命——宏大叙事与“一人军队”本质上是抵触的。乍看起来, 《敢死队2》似乎违背了这个原则,硬汉们的对头是抢夺核能物质的恐怖分子,应该足以触动美国政府的大杀器警报,但无奈行动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就被前来复仇 的硬汉们一锅端掉,胎死腹中了——相当于007抢先一步挫败了挑起中英战争的阴谋,双方军队就没必要出动了——明显是冷战后时代的叙事策略。史泰龙再一次 证明他的编剧能力和他的肌肉一样好使,有大噱头,又巧妙规避了宏大叙事,快刀斩乱麻解决了麻烦。
《敢死队2》既是老硬汉们的集体狂欢,也是新打星们混个眼熟的最佳时机,在一堆皱纹密布的老脸中塞进几张嫩面孔,想不引人注目都难。从这个意 义上说,这场献给次世代观众的八十年代秀,还肩负着提拔新人、传承硬汉精神、振兴动作片的重任。是谁说纯动作片已经没有未来了?吃俺老史一拳!
文/方聿南
《敢死队2》比《敢死队》要好得多。作为导演,西蒙韦斯特比史泰龙 在节奏把握、气氛渲染和桥段设计上都显得更为纯熟,从而让影片具有了一部常规商业片最基本的素质,开场的大战尤其震撼,剩下的就是枯木逢春的老朽们锦上添 花了。最重要的,这里面有了更多的老家伙们的自嘲和卖萌,影片结尾,史泰龙说布鲁斯威利斯新送给他们的那架飞机“老得可以进博物馆了”,施瓦辛格接了一 句:“难道我们不是吗?”这种姿态比上一集中一味地表现大叔们的老而弥坚显得更加从容,文戏也更有趣味性了。
大约20年前,施瓦辛格还正值当打之年的时候,曾主演了一部名为《最后的动作英雄》的奇幻动作片,那不是一部很成功的电影,但也因为影片 中所表现出的对动作电影的自嘲而具有了自己的价值,而《Last Action Hero》这个片名现在看来更是具有了一语成谶的意味。
《敢死队2》中代表中生代动作明星的是杰森斯坦森,他也是目前好莱坞最有号召力的走肌肉路线的动作演员,而且他在这部影片中的动作场面也 很有水准,特别是假扮神父击杀桑族战士的一段戏。但以他目前在好莱坞演员中的地位,也只能是个二线演员,已经不可能具有当年施瓦辛格、史泰龙、布鲁斯威利 斯、梅尔吉布森等人的巨星地位,这些老一代铁血硬汉的衣钵和影响力并没有在新生代演员中得到传承,也就是说实际上他们是没有接班人的。这并不仅仅是因为观 众口味的变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电影工业体系的发展所带来的表现手法上的演变以及这种演变所加诸观众的趣味更新。现在大行其道的是以电影技术为背景和支撑 的超级英雄电影,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后果是对演员自身相关素质的要求降低,文艺明星照样可以在技术手段辅助之下完成动作场面,而且他们在诠释人物性格方面又 具有着单纯的动作明星所不具备的优势,单靠肌肉打天下的动作演员走向式微也具有其必然性。尽管如此,当年那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让我们热血沸腾的动作英雄们 也永远不会也不应该被淡忘,那代表着一种最原始也最真实的审美体验,这种B级片风格也是目前充斥市场的PG级别的所谓动作大片所无法替代的血性召唤。
也许等到这些大叔真的淡出银幕之后,所有的金戈铁马也只能是在梦中再去体验了,所以像《敢死队2》所具有的实际上的挽歌意味,是很多90 后观众所体会不到的。影片中有几处真正触到我G点的地方,如在《荒野大镖客》的音乐中健步走来的罗礼士,施瓦辛格那句标志性的“I will be back!”,尚格云顿招牌式的飞腿,还有史泰龙、布鲁斯威利斯、施瓦辛格并肩扫射的场面,等等。只是当这些画面出现的时候,黑暗的影院中显得很平静,我 一个人的欢呼和笑声被淹没在轰鸣的音效中,还是显得有点寂寥。不过我更期待的让尚格云顿和李连杰做终极对决的场面没有出现。
也许这个《敢死队》系列会一直拍下去,会不断地有人加入,有人淡出,去印证着动作电影的前世今生和潮涨潮落。
ps:谁给捎个话,我希望下一集中看到Steven Seagal。。。
主演: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 杰森·斯坦森 / 李连杰 / 杜夫·龙格尔 / 查克·诺瑞斯 / 尚格·云顿 / 布鲁斯·威利斯 / 阿诺·施瓦辛格 / 泰瑞·克鲁斯 / 兰迪·库卓 / 利亚姆·海姆斯沃斯 / 斯科特·阿金斯 / 余男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类型: 动作, 冒险
地区: 美国
片长: 103分钟(美国)
上映: 2012-08-17(美国), 2012-09-04(中国大陆)
《敢死队2》比首集又多了几张熟面孔,虽然多年不见,他们脸上的褶子已经不比枪膛里的 子弹少,但甫一亮相,还是能引得大批动作影迷欢呼雀跃。观赏该系列电影只需要两样东西,一是肾上腺素,二是怀旧情结。前者是标配,后者属于可选,毕竟今时 不同往日,商业片的主流观众群已是90后,多半没有经历过那一波粗糙而原始的银幕暴力熏陶,但若你曾经为这群老家伙的肌肉和枪杆子倾倒过,必能在单纯的视 觉轰炸外品出另一份趣味。
说到怀旧,有必要翻翻老账:史泰龙最声名卓著的《洛奇》和《第一滴血》系列横亘八十年代,阿诺凭《野蛮人柯南》和《终结者》奠定银幕形象是八 十年代早期,龙格尔和尚格云顿都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走红,李大侠一鸣惊人的《少林寺》是1981年出品,老布凭《虎胆龙威》蜚声影坛是1988年,而 查克•诺里斯这位大神,最为世人熟知的也是八十年代一系列突击队动作片,反倒是他在《猛龙过江》被李小龙击败的事迹知者寥寥。
因此,说本片将怀旧坐标定位在八十年代,是一场“硬汉暮年、壮心不已”的八十年代秀,应该错不了。给斯坦森、阿特金斯、海姆斯沃斯等新千年偶 像安排吃重戏份,显然是为次世代观众着想。至于余男,看似在一群硬汉中格格不入,但别忘了八十年代动作片通常也少不了女主角,她们要么是《独闯龙潭》的花 瓶,要么是《第一喋血2》中的“钢瓶”,而余男兼具两种作用,存在感也不弱,算是物超所值,虽然我对她的外貌并不感冒,但此处得按照老外的审美来评价。
和演员阵容一样,本片在各方面都做了一遍“复古元素+时髦风格”的打磨,确保既充满八十年代情怀,又能叫年轻观众看得激情涌动(敏锐者或许还 能看出基情),依笔者看,比第一集做的更到位。首当其冲的是影片的电子游戏基调,当年史泰龙的兰博系列就拍的跟魂斗罗一样,结果被查理•希恩在《反斗神 鹰》里疯狂戏谑一番,此类片在今天看来当然更“假”。在如今“子弹老打不中主角”会被人吐槽bug的年代,重拾这样的战斗设定很需要勇气,史泰龙聪明的用 改变影片基调解决了这个问题:八十年代的动作英雄大都苦大仇深,战斗笼罩在严肃气氛中,而《敢死队2》摆明了是搞笑段子大串烧,还带着一股超级英雄片似的 夸张味道,英雄不中弹的硬伤顿时被消解成一种超现实潜规则,再挑剔的观众也会乐呵呵的接受,不会跟它过不去。
说到幽默,阿诺的《独闯龙潭》曾经推出一种“硬汉式残忍幽默”,比如把一个人扔下悬崖后来句双关的“I let him go”,对照本片中敢死队数人把那“还剩一个”的倒霉蛋打成筛子,真是异曲同工。但本片最好笑的地方在于对老片的剥削:阿诺做梦也想不到有人会对他说出 “我要终结你”,而他没完没了的“回来”也引起老布的反感,将他“回来”的特权抢走,阿诺恼怒之下用一句“Yippee-ki-yay”回敬——这就是多 个老家伙主演的好处,他们可以互换经典台词说着玩嘛。只是很奇怪诺里斯出场时为何响起了《黄金三镖客》的音乐,难道是在预告下一集他将和老牛仔交手吗? 嗯,算起年纪来,他俩确实是一辈的。
此类无脑动作片最大的好处是不怕剧透,即使讲述的对象是个剧透恐惧症患者,他也懒得来捂你的嘴。谁都知道敢死队一定会所向披靡,剿灭恐怖分 子、罪恶大亨、外国雇佣兵等一切纸老虎。哪怕你详述谁谁用什么手段与谁谁大战三百回合并灭了他,也丝毫夺不走他的看片乐趣,因为这压根不重要,大家就是要 亲眼看到那刀口沾血、枪口喷火的一幕幕,那才是观赏本片时一切满足的来源,唯一的来源。
影片从头到尾洋溢着烟火、废墟和重装甲组成的独特风味,明显是八十年代的印记,但在此基础上,技术方面精良的多。湖面追逐一场,迫击炮发射和 落下的轨迹清晰可见,而老片里通常用水下地下埋炸药来混弄;枪支虽多,音效纹丝不乱,没有拿AK枪声给AUG配音之类的低级错误,连不同子弹在不同材质砸 出的弹孔大小都相当考究,而不像以前随便弄一排炸点,或干脆冒几个火星了事。
继承八十年代遗风,影片呈现出对肉搏戏的重口爱好。虽然短短九十分钟里炸药用掉好几吨,发射的子弹足能拍十部《黑客帝国》,但热兵器能搞死的 无非是杂兵。每逢正反派的关键角色丧命,全都死于冷兵器。考虑到观赏口味的变迁,老老实实的一拳一脚不再吃香,取而代之的是多种样式、多种风格的搏击术并 存,最精彩的当属斯坦森的自由搏击对阵阿特金斯的嚣张踢腿,史泰龙的拳击和摔跤死扛老尚的空手道,此外李大侠的锅底神通、斯坦森的飞刀绝技和余男的以柔克 刚也各有千秋,即使看多了新动作片也不会嫌闷。比较遗憾的是诺里斯年纪太大,没能展示他闻名全球的round house kick,让老尚这个后辈抢了风头,否则两人来场腿功较量,其标志意义不亚于让泰森和阿里同台较量。
八十年代的动作片基本不涉及宏大叙事,因为这是孤胆英雄片的一个死穴:一旦真发生国家或国际级别的武力威胁,肯定是军队、情报局齐出动,搞到 新闻天天关注。只有在政府不方便或无法大张旗鼓的敏感事务,或者英雄的私人恩怨,才能进入“主角孤身涉险”的叙事模式——史泰龙流的前“三滴血”分别为了 报仇、救战俘、救上司,阿诺在《独闯龙潭》是为了救女儿,龙格尔的《惩罚者》是个城市义警,而一旦碰上《入侵USA》这样大规模袭击,牛逼如诺里斯也要和 军队共进退。即使到了今天,处理恐怖袭击的鲍小强、杰克•雷恩们,也得有大部队配合才能完成使命——宏大叙事与“一人军队”本质上是抵触的。乍看起来, 《敢死队2》似乎违背了这个原则,硬汉们的对头是抢夺核能物质的恐怖分子,应该足以触动美国政府的大杀器警报,但无奈行动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就被前来复仇 的硬汉们一锅端掉,胎死腹中了——相当于007抢先一步挫败了挑起中英战争的阴谋,双方军队就没必要出动了——明显是冷战后时代的叙事策略。史泰龙再一次 证明他的编剧能力和他的肌肉一样好使,有大噱头,又巧妙规避了宏大叙事,快刀斩乱麻解决了麻烦。
《敢死队2》既是老硬汉们的集体狂欢,也是新打星们混个眼熟的最佳时机,在一堆皱纹密布的老脸中塞进几张嫩面孔,想不引人注目都难。从这个意 义上说,这场献给次世代观众的八十年代秀,还肩负着提拔新人、传承硬汉精神、振兴动作片的重任。是谁说纯动作片已经没有未来了?吃俺老史一拳!
文/方聿南
《敢死队2》比《敢死队》要好得多。作为导演,西蒙韦斯特比史泰龙 在节奏把握、气氛渲染和桥段设计上都显得更为纯熟,从而让影片具有了一部常规商业片最基本的素质,开场的大战尤其震撼,剩下的就是枯木逢春的老朽们锦上添 花了。最重要的,这里面有了更多的老家伙们的自嘲和卖萌,影片结尾,史泰龙说布鲁斯威利斯新送给他们的那架飞机“老得可以进博物馆了”,施瓦辛格接了一 句:“难道我们不是吗?”这种姿态比上一集中一味地表现大叔们的老而弥坚显得更加从容,文戏也更有趣味性了。
大约20年前,施瓦辛格还正值当打之年的时候,曾主演了一部名为《最后的动作英雄》的奇幻动作片,那不是一部很成功的电影,但也因为影片 中所表现出的对动作电影的自嘲而具有了自己的价值,而《Last Action Hero》这个片名现在看来更是具有了一语成谶的意味。
《敢死队2》中代表中生代动作明星的是杰森斯坦森,他也是目前好莱坞最有号召力的走肌肉路线的动作演员,而且他在这部影片中的动作场面也 很有水准,特别是假扮神父击杀桑族战士的一段戏。但以他目前在好莱坞演员中的地位,也只能是个二线演员,已经不可能具有当年施瓦辛格、史泰龙、布鲁斯威利 斯、梅尔吉布森等人的巨星地位,这些老一代铁血硬汉的衣钵和影响力并没有在新生代演员中得到传承,也就是说实际上他们是没有接班人的。这并不仅仅是因为观 众口味的变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电影工业体系的发展所带来的表现手法上的演变以及这种演变所加诸观众的趣味更新。现在大行其道的是以电影技术为背景和支撑 的超级英雄电影,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后果是对演员自身相关素质的要求降低,文艺明星照样可以在技术手段辅助之下完成动作场面,而且他们在诠释人物性格方面又 具有着单纯的动作明星所不具备的优势,单靠肌肉打天下的动作演员走向式微也具有其必然性。尽管如此,当年那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让我们热血沸腾的动作英雄们 也永远不会也不应该被淡忘,那代表着一种最原始也最真实的审美体验,这种B级片风格也是目前充斥市场的PG级别的所谓动作大片所无法替代的血性召唤。
也许等到这些大叔真的淡出银幕之后,所有的金戈铁马也只能是在梦中再去体验了,所以像《敢死队2》所具有的实际上的挽歌意味,是很多90 后观众所体会不到的。影片中有几处真正触到我G点的地方,如在《荒野大镖客》的音乐中健步走来的罗礼士,施瓦辛格那句标志性的“I will be back!”,尚格云顿招牌式的飞腿,还有史泰龙、布鲁斯威利斯、施瓦辛格并肩扫射的场面,等等。只是当这些画面出现的时候,黑暗的影院中显得很平静,我 一个人的欢呼和笑声被淹没在轰鸣的音效中,还是显得有点寂寥。不过我更期待的让尚格云顿和李连杰做终极对决的场面没有出现。
也许这个《敢死队》系列会一直拍下去,会不断地有人加入,有人淡出,去印证着动作电影的前世今生和潮涨潮落。
ps:谁给捎个话,我希望下一集中看到Steven Seagal。。。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