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严浩
主演: 郭富城 / 杨采妮 / 鲍起静 / 刘心悠 / 何超仪 / 郑家星 / 鲁振顺
类型: 剧情
地区: 中国大陆, 香港
片长: 104分钟
上映: 2012-05-18(中国大陆)
文/叶小凯
好电影很多,选个最爱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严浩导演的《滚滚红尘》可以纳入我喜欢的华语片之一,一个动荡时代的儿女情长被演绎的荡气回肠让 人感动又感慨,没有多少爱情电影能带给我这样强烈的感觉。之后还有他的《棋王》、《我爱厨房》以及《庭院里的女人》也都是不错的电影,再往后的《鸳鸯蝴 蝶》却不是我的菜,直到现在的《浮城大亨》,熟悉的感觉好像又回来了。
严浩很善于将人物放在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用细腻的笔调去描绘人与时代与命运抗争的画面,从而营造出一种游动在影像中无形又厚重的气息,虽然 看不见也触摸不到,却会让每一个观众都明显的感受到那种专属于他的电影独有的气质。《浮城大亨》的故事本身就非常吻合严浩长期以来擅长的影像气质,或者 说,《浮城大亨》也因为严浩的拿手的影像处理方式而提升了观感与质感。
《浮城大亨》讲述一个渔民之子布华泉是如何面对艰辛的生活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最终成为一代商业巨子的故事。影片不仅展现了这个渔民之子的成长过程,也描绘了疍家人、香港的洋人以及香港近半个世纪以来沉浮动荡的历史。
在影片中郭富城饰演的这个渔民的孩子有着非常尴尬的身份,他的生母是一个当年捡剩菜的人,被英国水手强奸之后生下他,又将他卖给了给了这家渔 民,同样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水上人家,不认识字不会写自己的名字,甚至连鞋都没有,但是他们却有着虔诚的信仰以及待人真诚不对命运妥协的心。郭富城 的尴尬身份其实与香港尴尬的身份非常相似,他的混血注定了别人对他身份的不认同,所以他一直寻找对自己身份的定位,香港也正如此,因为长久为英属殖民地, 所以香港也如同一个混血儿,与中国内地也好与英国政府也好,都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上。所以,布华泉被人嘲笑多了,他也会试着把头发染黑。
我们不能说布华泉是一个多聪明的人,但他的努力与坚持却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当然还有他面对人生道路一次又一次的正确选择,上岸、读书、打 工、学英文、跟对老板等等,都显示了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的更多,机会不全是别人给予,也要靠自己创造和抓牢。布华泉的奋斗不仅仅是为个人为家庭而奋 斗,也是为香港为国家和民族在奋斗,虽然片中他与英国人的微妙关系也值得探究。
布华泉从完全不懂英文到一口流利的英文,一步一步勤勤恳恳,从来不投机取巧伤天害理,想来是上天也愿意厚待这样的人,从小职员到大老板,他的 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香港的近代史也是一部动荡的历史,从一个小渔村慢慢发展成被称作“亚洲四小龙之一”国际性的大都市,也与港人的努力密不可分。当 然,我们不能抹去英国统治者当年的功绩,但注重教育、甘于吃苦、勤俭节约等传统却是中国最优良的文化传统,布华泉的沉浮人生正是香港的沉浮历史。
郭富城大跨度的出演值得认可,饰演他妻子的杨采妮与饰演他事业上帮助者的刘心悠以及成年布华泉母亲的饰演者鲍起静也都让人印象深刻。而最让人 赞赏的是影片有几个夕阳中的海港上泊满疍家人渔船的镜头,能看出来是经过电脑特效处理,但做的颇为细致,到结尾看字幕才发现是谢霆锋的特效公司制造,忍不 住对这个年轻人翘翘大拇指。而影片的摄影与配乐也更是没得说,这同样也是严浩的强项。
一部气质独特的港片,港人说不完、道不尽的内心自白,新浪潮老将严浩的回归之作,电影主题直奔港人的身份归属和自我认同而去,野心颇大。
回看香港电影新浪潮,那一批导演多数已经不再拍片,只有徐克、许鞍华还能保持持续创作。像谭家明、严浩这样的就是产出极少,每一部电影都要间 隔上好多年,余下的基本改行,要么就是卸甲归田。对严浩来说,坊间说法是此人巅峰期已过,几个前作要么暮气不已,要么就是太不着调。就在这个时候,《浮城 大亨》悄无声息地出现了,一部在港片没落、合拍片兴盛的背景下,来路显得有些诡异的片子,多少还是值得正视讨论一番。
严浩导演的一个标签是左派,他出自左派家庭,绝大多数影片也是拍摄于内地,取材于中国。光是这点,他就迥异于绝大多数香港导演(鲍起静也是出 自左派家庭),这就决定了《浮城大亨》会不同于多数港片以及合拍片——相当于他在多年后回到了香港,而且是回到了香港的过去和腾飞的起始点。可能是出于商 业考虑,很多人不屑于《浮城大亨》这样的片名,因为如果按照《百年浮城》的原名,那似乎更能探触导演的意图。
电影最后一幕是孤船海上漂,跟严浩1984年的《似水流年》几近一致,只不过色调上从灰冷变成了橙黄。用意除了怀旧,另一意思大概是日不落帝 国终于远去,布华泉和香港都迎来了另一个时代。在我看来,《浮城大亨》和《似水流年》都在诉说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我是谁,我该归属于哪里?《似水流 年》的大背景是中英谈判,个人因素是严浩父亲病逝,主人公回到汕头老家,在乡愁和怀旧记忆中纠缠不清。到《浮城大亨》,主人公由女变男,从一个和内地有关 联的人变成了香港本地的底层人,以李嘉诚式的拼命发迹起家。当然,布华泉的出身也充满代表性,一是身世不明,头长金毛;一个生活在船上,意即香港(由小渔 村发展至今)。
与《似水流年》的诗意化和散文处理不同,《浮城大亨》更加直白露骨,严浩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东西都通过布华泉的自白给讲出来了。就像父亲离 去后的那一段话,分明可以看做是严浩寄托的一种哀思。大量的自白和独白令影片前半段显得个人化和情绪化,说哪就讲哪,令人跟不大上节奏。待到布华泉跻身上 流社会,《浮城大亨》才变得真正好看起来——终于像一部正统的传记片了,流畅自然。这个过程中,电影通过不多的篇章就交代了华人和洋人的身份地位差异,香 港社会的诸多问题也通过电视机一一交代。人物关系和情感部分,就连郭富城和刘心悠的对手戏、郭富城和鲍起静的母子情,登时就有了神韵和气色,像模像样。
然而,如果对严浩抱有不小期望,《浮城大亨》还是有很多问题。一是后期制作,不知是摄影问题,还是后期失误,片中许多段落的色彩都严重失真, 调色烂得一塌糊涂。很多地方一逆光,人脸看都看不清,黑乎乎一篇。看开头还让人以为是《白蛇传说》,一旦出现那些渔村的全景,那就更加出戏。若只是为了怀 旧,营造五六十年代的氛围,这点上,我对《浮城大亨》还是保留意见。
然后是一些人物问题,时间都跨到了90年代,布华泉的儿女怎么还十来岁,更搞笑的是,结尾字幕还标出来了几岁到几岁,这不是乌龙么?在电影里 有那么多历史事件的情况下,这些都一再提醒观众去留意时间线。即便不需要秉持考据狂的精神,但《浮城大亨》在这点上过于马虎。相比之下,像阿娣的突然出现 以及Fion的无头无尾,这些只能暂且不提了。
不过,依然看得出严浩的作者色彩和出色之处,比如左派立场,尤其是出现五星红旗和中国国旗几段,连上六七暴动、撒切尔夫人外交失利、1997 年香港回归,就着东印度公司批判港英,应有尽有。在那些细腻的个人分情感方面,电影出现了频繁的闪回,送儿卖女的还有对母子情的渲染,十分到位(即便开头 部分一惊一乍,像极了周显扬)。末了,布华泉不再思考“我是谁”的问题,而是感恩阿娘和妻子。或者,这并不是香港人面对内心困境的解决之道,而是严浩提供 的一种方法。
围绕身份归属问题,《浮城大亨》以香港(中国)/英国、天后庙/基督教、上流/下层带出了番仔(字幕翻译成“洋杂”)的内心痛苦,这恐怕也是 近些年来,围绕97后、港人自我认同问题剖析得最深入的一部港片。影片的取向和切入点都很好,要说有什么不足之处,那就是当严浩选择这样一部个人传记片, 他把野心暴露得太大,关键又没能细心经营好。放在以前,他还能把关把每一个环节,至少关键环节上不会不错。就说以往的严浩作品同样倚重音乐,然而一旦不出 彩,那音乐就会成为累赘,放在《浮城大亨》里,音乐的负面影响就出现了。
http://www.douban.co m/note/214450529/ 日记:Homecoming,似水流年
浮城 / 浮城大亨的评论 5
嚴浩的《浮城》算是一部有關香港回歸前後個人心理變化的一部電影,轉眼間回歸十五週年,香港人請你自問「你快樂嗎?」將《浮城》比對五年前回歸十週年所拍 的作品《女人本色》與《老左正傳》,《浮城》是高水準的而且是關於本土風俗,塑造了一代人努力辛酸的故事。如果說《女人本色》與《老左正傳》是為了政治上 的獻媚,那《浮城》是絕對獻給喜歡香港本土歷史、風俗與寫實的一群潛在的觀眾。
近年香港電影在走兩條奇怪的路,一條是彭浩翔,葉念琛式的殘酷愛情,標謗現代都市的愛情觀,另一條路走的是「舊路」,轉拍舊香港的風物誌。前者有《歲月神 偷》與《桃姐》,以舊人物訴說對老香港的情懷與舊時的獅子山精神。《浮城》談的正是後者。一個人憑著雙手、憑著毅力為這個城市出一分力,對於今日的八十後 當真是響往老一輩的舊時光,至少努力是代表多勞多得,並不像今天社會上只有壓榨與剝削、只有一份無奈與無力。在炒賣的城市裡,今天的年青人如呂大樂所言 「一出生便是輸家」。努力苦無出路,獅子山精神淪為政客的宣傳品。
《浮城》是代表一個時代的終結。從小漁港到國際大城市的香港,這裡是有前人的努力,導演早在八十年代的新浪潮電影打響名堂,沒想到沒拍片多年的嚴浩寶刀未 老,拍出令人動容兼寫實的香港故事。《桃姐》與《浮城》有兩個共同點,第一點是兩者都是真人真事改編的,第二點是主角的母親都不是親娘。俗語有云:「親娘 不及養娘大」,特別是戰後嬰兒的故事總會帶點悲哀。那個年代養不起的孩子會送到別人處「過繼」,有些母親生得多卻養不好,生的生,死的死,是那個年代屢見 不鮮。或多或少,你我身邊或許有這樣的故事。
故事中的布華泉(郭富城飾),他的故事就是開始在一場的買賣裡。自小在船上長大,不知岸上風光。作為長子的他違背養父的意願上岸讀書,二十一歲才讀小一。 一切的路走得不如人意,家庭命運的悲劇默默降臨到他們的身上。父親在意外中離開了人世,母親又沒有能力供養一家七個孩子。只有把孩子送到別人的手裡,戲裡 有這樣的一句:「賣仔莫摸頭,摸頭眼淚流」,這份面臨生活的無奈而被迫骨肉分離的感覺,實在是難以言語。在莫大的悲痛裡,主角與母親相信基督教,知道主內 只少有溫飽,得到富足。熟悉香港歷史的人應該會知道當時的教會開倉濟貧是家常事,當時的人未必相信主耶穌但只少知道吃飯是相當重要的。五、六十年代的教會 幾乎是包生養死葬,名副其實是服務有需要的人。
在教會的幫助下香港的兒童也有讀書識字的機會,布華泉亦然。在牧師的協助下他受洗了,到夜校半工讀。那一代人並不像七、八十後有九年免費教育,要獲得學歷 必先要付出汗水與努力。在個人的意志下,他用了兩年完成小學課程,考進了帝國東印度公司。他沒放棄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考取資歷、成家立室,沒有讓母親失 望。然而,在公司卻一直被外國人歧視,笑他為「HALF BREED」(半生熟)。他遇上了伯樂,經歷了香港的風風雨雨,六七暴動、八四年中英聯合聲明、九七回歸。這個故事是屬於香港的戰後嬰兒的。皆因他們生於 最好的時代(有努力向上爬的時代,享受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但同時生於最壞的時代(得不到溫飽,父母都不太理會子女。)或者是知道得來不易,這一代的香 港人都是比較捱得苦,比較獨立的。
除了奮鬥和獅子山下精神是電影的主軸外,電影所提到的或多或少有香港人的影子在內。八四年至九七前的移民潮,對中國內地的恐懼感再到今日的「再殖化」,一 直談的是港人對自我身份的認同,曾幾何時我們手拿著BN(O)[英藉(海外國民)]身份的護照,到今日轉拿特區護照。即使如此,香港的大多數人只認同自己 是香港人,對中國身份是陌生而又不想多提。在政治、民生、社會的方方面面,只見香港不再是熟悉的香港,今日要求學生要兩文三語,甚至有國民教育科。社會對 努力的定義早已被改寫,香港的風俗文化逐漸被新一代所拋棄,當漁港只有一群不是捕魚的漁民時。到底我們得到了多少?
說回電影本身之所以感人,原因有兩個。一是演員的取材與故事切合,雖然在角色上有布華泉女兒的年紀有點不合邏輯與何超儀的外表有點格格不入之外,基本上演 員如鮑起靜、楊采妮,演出均是合格以上,動之以情,郭富城的演出更是入型入格,實在是集齊了好戲之人。第二是有一份彷彿與香港人緊扣相連的感覺,那是似曾 相識的,就好像告訴我們無論這裡變成怎樣這裡都是我們的家。縱使生活得未必太好,但始終心繫本土。正如片中寫字的畫面,「海是人的母親」,「愛之深,責之 切」是我們這一代人要挽回的。
此外,《浮城》片名取了一個不錯的名字,簡潔而有力。相對內地的《浮城大亨》,我認為大亨二字是某種暴發户的心態,在語義中浮城是指沒有根,沒有家的地方,試問誰希望在這個地方發達?布華泉的成功並非僥倖,只是「天時、地利、人和」成就了這樣的一個人。
電影包含的元素也實在太多,包括了宗教、愛情、奮鬥、親情,雖然在表達上未必能一一做到最好,但是在意義上這包含了我們對這個城市的鍾愛與前人所付出的辛 酸。老時光,總是要好好給留下,不然就會消失在現代人的視覺,沒有官能刺激的電影,用來給我們好好記住「Who am I ?」。
主演: 郭富城 / 杨采妮 / 鲍起静 / 刘心悠 / 何超仪 / 郑家星 / 鲁振顺
类型: 剧情
地区: 中国大陆, 香港
片长: 104分钟
上映: 2012-05-18(中国大陆)
文/叶小凯
好电影很多,选个最爱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严浩导演的《滚滚红尘》可以纳入我喜欢的华语片之一,一个动荡时代的儿女情长被演绎的荡气回肠让 人感动又感慨,没有多少爱情电影能带给我这样强烈的感觉。之后还有他的《棋王》、《我爱厨房》以及《庭院里的女人》也都是不错的电影,再往后的《鸳鸯蝴 蝶》却不是我的菜,直到现在的《浮城大亨》,熟悉的感觉好像又回来了。
严浩很善于将人物放在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用细腻的笔调去描绘人与时代与命运抗争的画面,从而营造出一种游动在影像中无形又厚重的气息,虽然 看不见也触摸不到,却会让每一个观众都明显的感受到那种专属于他的电影独有的气质。《浮城大亨》的故事本身就非常吻合严浩长期以来擅长的影像气质,或者 说,《浮城大亨》也因为严浩的拿手的影像处理方式而提升了观感与质感。
《浮城大亨》讲述一个渔民之子布华泉是如何面对艰辛的生活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最终成为一代商业巨子的故事。影片不仅展现了这个渔民之子的成长过程,也描绘了疍家人、香港的洋人以及香港近半个世纪以来沉浮动荡的历史。
在影片中郭富城饰演的这个渔民的孩子有着非常尴尬的身份,他的生母是一个当年捡剩菜的人,被英国水手强奸之后生下他,又将他卖给了给了这家渔 民,同样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水上人家,不认识字不会写自己的名字,甚至连鞋都没有,但是他们却有着虔诚的信仰以及待人真诚不对命运妥协的心。郭富城 的尴尬身份其实与香港尴尬的身份非常相似,他的混血注定了别人对他身份的不认同,所以他一直寻找对自己身份的定位,香港也正如此,因为长久为英属殖民地, 所以香港也如同一个混血儿,与中国内地也好与英国政府也好,都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上。所以,布华泉被人嘲笑多了,他也会试着把头发染黑。
我们不能说布华泉是一个多聪明的人,但他的努力与坚持却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当然还有他面对人生道路一次又一次的正确选择,上岸、读书、打 工、学英文、跟对老板等等,都显示了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的更多,机会不全是别人给予,也要靠自己创造和抓牢。布华泉的奋斗不仅仅是为个人为家庭而奋 斗,也是为香港为国家和民族在奋斗,虽然片中他与英国人的微妙关系也值得探究。
布华泉从完全不懂英文到一口流利的英文,一步一步勤勤恳恳,从来不投机取巧伤天害理,想来是上天也愿意厚待这样的人,从小职员到大老板,他的 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香港的近代史也是一部动荡的历史,从一个小渔村慢慢发展成被称作“亚洲四小龙之一”国际性的大都市,也与港人的努力密不可分。当 然,我们不能抹去英国统治者当年的功绩,但注重教育、甘于吃苦、勤俭节约等传统却是中国最优良的文化传统,布华泉的沉浮人生正是香港的沉浮历史。
郭富城大跨度的出演值得认可,饰演他妻子的杨采妮与饰演他事业上帮助者的刘心悠以及成年布华泉母亲的饰演者鲍起静也都让人印象深刻。而最让人 赞赏的是影片有几个夕阳中的海港上泊满疍家人渔船的镜头,能看出来是经过电脑特效处理,但做的颇为细致,到结尾看字幕才发现是谢霆锋的特效公司制造,忍不 住对这个年轻人翘翘大拇指。而影片的摄影与配乐也更是没得说,这同样也是严浩的强项。
一部气质独特的港片,港人说不完、道不尽的内心自白,新浪潮老将严浩的回归之作,电影主题直奔港人的身份归属和自我认同而去,野心颇大。
回看香港电影新浪潮,那一批导演多数已经不再拍片,只有徐克、许鞍华还能保持持续创作。像谭家明、严浩这样的就是产出极少,每一部电影都要间 隔上好多年,余下的基本改行,要么就是卸甲归田。对严浩来说,坊间说法是此人巅峰期已过,几个前作要么暮气不已,要么就是太不着调。就在这个时候,《浮城 大亨》悄无声息地出现了,一部在港片没落、合拍片兴盛的背景下,来路显得有些诡异的片子,多少还是值得正视讨论一番。
严浩导演的一个标签是左派,他出自左派家庭,绝大多数影片也是拍摄于内地,取材于中国。光是这点,他就迥异于绝大多数香港导演(鲍起静也是出 自左派家庭),这就决定了《浮城大亨》会不同于多数港片以及合拍片——相当于他在多年后回到了香港,而且是回到了香港的过去和腾飞的起始点。可能是出于商 业考虑,很多人不屑于《浮城大亨》这样的片名,因为如果按照《百年浮城》的原名,那似乎更能探触导演的意图。
电影最后一幕是孤船海上漂,跟严浩1984年的《似水流年》几近一致,只不过色调上从灰冷变成了橙黄。用意除了怀旧,另一意思大概是日不落帝 国终于远去,布华泉和香港都迎来了另一个时代。在我看来,《浮城大亨》和《似水流年》都在诉说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我是谁,我该归属于哪里?《似水流 年》的大背景是中英谈判,个人因素是严浩父亲病逝,主人公回到汕头老家,在乡愁和怀旧记忆中纠缠不清。到《浮城大亨》,主人公由女变男,从一个和内地有关 联的人变成了香港本地的底层人,以李嘉诚式的拼命发迹起家。当然,布华泉的出身也充满代表性,一是身世不明,头长金毛;一个生活在船上,意即香港(由小渔 村发展至今)。
与《似水流年》的诗意化和散文处理不同,《浮城大亨》更加直白露骨,严浩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东西都通过布华泉的自白给讲出来了。就像父亲离 去后的那一段话,分明可以看做是严浩寄托的一种哀思。大量的自白和独白令影片前半段显得个人化和情绪化,说哪就讲哪,令人跟不大上节奏。待到布华泉跻身上 流社会,《浮城大亨》才变得真正好看起来——终于像一部正统的传记片了,流畅自然。这个过程中,电影通过不多的篇章就交代了华人和洋人的身份地位差异,香 港社会的诸多问题也通过电视机一一交代。人物关系和情感部分,就连郭富城和刘心悠的对手戏、郭富城和鲍起静的母子情,登时就有了神韵和气色,像模像样。
然而,如果对严浩抱有不小期望,《浮城大亨》还是有很多问题。一是后期制作,不知是摄影问题,还是后期失误,片中许多段落的色彩都严重失真, 调色烂得一塌糊涂。很多地方一逆光,人脸看都看不清,黑乎乎一篇。看开头还让人以为是《白蛇传说》,一旦出现那些渔村的全景,那就更加出戏。若只是为了怀 旧,营造五六十年代的氛围,这点上,我对《浮城大亨》还是保留意见。
然后是一些人物问题,时间都跨到了90年代,布华泉的儿女怎么还十来岁,更搞笑的是,结尾字幕还标出来了几岁到几岁,这不是乌龙么?在电影里 有那么多历史事件的情况下,这些都一再提醒观众去留意时间线。即便不需要秉持考据狂的精神,但《浮城大亨》在这点上过于马虎。相比之下,像阿娣的突然出现 以及Fion的无头无尾,这些只能暂且不提了。
不过,依然看得出严浩的作者色彩和出色之处,比如左派立场,尤其是出现五星红旗和中国国旗几段,连上六七暴动、撒切尔夫人外交失利、1997 年香港回归,就着东印度公司批判港英,应有尽有。在那些细腻的个人分情感方面,电影出现了频繁的闪回,送儿卖女的还有对母子情的渲染,十分到位(即便开头 部分一惊一乍,像极了周显扬)。末了,布华泉不再思考“我是谁”的问题,而是感恩阿娘和妻子。或者,这并不是香港人面对内心困境的解决之道,而是严浩提供 的一种方法。
围绕身份归属问题,《浮城大亨》以香港(中国)/英国、天后庙/基督教、上流/下层带出了番仔(字幕翻译成“洋杂”)的内心痛苦,这恐怕也是 近些年来,围绕97后、港人自我认同问题剖析得最深入的一部港片。影片的取向和切入点都很好,要说有什么不足之处,那就是当严浩选择这样一部个人传记片, 他把野心暴露得太大,关键又没能细心经营好。放在以前,他还能把关把每一个环节,至少关键环节上不会不错。就说以往的严浩作品同样倚重音乐,然而一旦不出 彩,那音乐就会成为累赘,放在《浮城大亨》里,音乐的负面影响就出现了。
http://www.douban.co
《浮城》:重塑香港美好的舊時光
2012-05-20 18:46:30 来自: Dorothy (愛自由 為自由 寧死不屈)浮城 / 浮城大亨的评论 5
嚴浩的《浮城》算是一部有關香港回歸前後個人心理變化的一部電影,轉眼間回歸十五週年,香港人請你自問「你快樂嗎?」將《浮城》比對五年前回歸十週年所拍 的作品《女人本色》與《老左正傳》,《浮城》是高水準的而且是關於本土風俗,塑造了一代人努力辛酸的故事。如果說《女人本色》與《老左正傳》是為了政治上 的獻媚,那《浮城》是絕對獻給喜歡香港本土歷史、風俗與寫實的一群潛在的觀眾。
近年香港電影在走兩條奇怪的路,一條是彭浩翔,葉念琛式的殘酷愛情,標謗現代都市的愛情觀,另一條路走的是「舊路」,轉拍舊香港的風物誌。前者有《歲月神 偷》與《桃姐》,以舊人物訴說對老香港的情懷與舊時的獅子山精神。《浮城》談的正是後者。一個人憑著雙手、憑著毅力為這個城市出一分力,對於今日的八十後 當真是響往老一輩的舊時光,至少努力是代表多勞多得,並不像今天社會上只有壓榨與剝削、只有一份無奈與無力。在炒賣的城市裡,今天的年青人如呂大樂所言 「一出生便是輸家」。努力苦無出路,獅子山精神淪為政客的宣傳品。
《浮城》是代表一個時代的終結。從小漁港到國際大城市的香港,這裡是有前人的努力,導演早在八十年代的新浪潮電影打響名堂,沒想到沒拍片多年的嚴浩寶刀未 老,拍出令人動容兼寫實的香港故事。《桃姐》與《浮城》有兩個共同點,第一點是兩者都是真人真事改編的,第二點是主角的母親都不是親娘。俗語有云:「親娘 不及養娘大」,特別是戰後嬰兒的故事總會帶點悲哀。那個年代養不起的孩子會送到別人處「過繼」,有些母親生得多卻養不好,生的生,死的死,是那個年代屢見 不鮮。或多或少,你我身邊或許有這樣的故事。
故事中的布華泉(郭富城飾),他的故事就是開始在一場的買賣裡。自小在船上長大,不知岸上風光。作為長子的他違背養父的意願上岸讀書,二十一歲才讀小一。 一切的路走得不如人意,家庭命運的悲劇默默降臨到他們的身上。父親在意外中離開了人世,母親又沒有能力供養一家七個孩子。只有把孩子送到別人的手裡,戲裡 有這樣的一句:「賣仔莫摸頭,摸頭眼淚流」,這份面臨生活的無奈而被迫骨肉分離的感覺,實在是難以言語。在莫大的悲痛裡,主角與母親相信基督教,知道主內 只少有溫飽,得到富足。熟悉香港歷史的人應該會知道當時的教會開倉濟貧是家常事,當時的人未必相信主耶穌但只少知道吃飯是相當重要的。五、六十年代的教會 幾乎是包生養死葬,名副其實是服務有需要的人。
在教會的幫助下香港的兒童也有讀書識字的機會,布華泉亦然。在牧師的協助下他受洗了,到夜校半工讀。那一代人並不像七、八十後有九年免費教育,要獲得學歷 必先要付出汗水與努力。在個人的意志下,他用了兩年完成小學課程,考進了帝國東印度公司。他沒放棄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考取資歷、成家立室,沒有讓母親失 望。然而,在公司卻一直被外國人歧視,笑他為「HALF BREED」(半生熟)。他遇上了伯樂,經歷了香港的風風雨雨,六七暴動、八四年中英聯合聲明、九七回歸。這個故事是屬於香港的戰後嬰兒的。皆因他們生於 最好的時代(有努力向上爬的時代,享受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但同時生於最壞的時代(得不到溫飽,父母都不太理會子女。)或者是知道得來不易,這一代的香 港人都是比較捱得苦,比較獨立的。
除了奮鬥和獅子山下精神是電影的主軸外,電影所提到的或多或少有香港人的影子在內。八四年至九七前的移民潮,對中國內地的恐懼感再到今日的「再殖化」,一 直談的是港人對自我身份的認同,曾幾何時我們手拿著BN(O)[英藉(海外國民)]身份的護照,到今日轉拿特區護照。即使如此,香港的大多數人只認同自己 是香港人,對中國身份是陌生而又不想多提。在政治、民生、社會的方方面面,只見香港不再是熟悉的香港,今日要求學生要兩文三語,甚至有國民教育科。社會對 努力的定義早已被改寫,香港的風俗文化逐漸被新一代所拋棄,當漁港只有一群不是捕魚的漁民時。到底我們得到了多少?
說回電影本身之所以感人,原因有兩個。一是演員的取材與故事切合,雖然在角色上有布華泉女兒的年紀有點不合邏輯與何超儀的外表有點格格不入之外,基本上演 員如鮑起靜、楊采妮,演出均是合格以上,動之以情,郭富城的演出更是入型入格,實在是集齊了好戲之人。第二是有一份彷彿與香港人緊扣相連的感覺,那是似曾 相識的,就好像告訴我們無論這裡變成怎樣這裡都是我們的家。縱使生活得未必太好,但始終心繫本土。正如片中寫字的畫面,「海是人的母親」,「愛之深,責之 切」是我們這一代人要挽回的。
此外,《浮城》片名取了一個不錯的名字,簡潔而有力。相對內地的《浮城大亨》,我認為大亨二字是某種暴發户的心態,在語義中浮城是指沒有根,沒有家的地方,試問誰希望在這個地方發達?布華泉的成功並非僥倖,只是「天時、地利、人和」成就了這樣的一個人。
電影包含的元素也實在太多,包括了宗教、愛情、奮鬥、親情,雖然在表達上未必能一一做到最好,但是在意義上這包含了我們對這個城市的鍾愛與前人所付出的辛 酸。老時光,總是要好好給留下,不然就會消失在現代人的視覺,沒有官能刺激的電影,用來給我們好好記住「Who am I ?」。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