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十年》:想像香港崩坏时

[对号入座] 电影是一扇窗,一部电影又可延伸到另一部电影,邀请我们凭票对号,或自由入座,看窗外有窗,感受更辽阔的天地。
十年剧照。图片由作者提供
十年剧照。图片由作者提供
回顾2015年的香港电影,可以找到不少纯本地题材的制作。《五个小孩的校长》以煽情攻势创下了年度香港电影本地最佳票房纪录(港币四千六百万元)。近期在香港上映的《踏血寻梅》和《哪一天我们会飞》获入围台湾金马奖角逐奖项,前者更赢得了最佳男配角奖。几位新晋导演(如《冲锋车》的刘浩良、《王家欣》的刘伟恒)亦在他们的首部电影里注入了地道气息。当然不是纯本地题材就必定值得支持,借用黄修平导演的说法,“我们不是要支持香港电影,而是应该支持好看的电影”。尽管以上提及的影片,都各有明显的缺点,但我还是会推荐大家去看,因为它们或多或少都接通了当下香港的时代感性。
最近在香港上映的短片合集《十年》,更是切切实实呼应着时代,是今年最值得讨论的香港电影。在雨伞运动经历挫败之后,在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之时,在当权者正要全面扑杀及瓦解反对声音之际,《十年》来得正合时宜。电影集合了五部短片,五位新秀导演想像十年后香港将变成怎样,不约而同都是沉重的。我们当然无法预知十年后的境况,但以今日处境设想将来,电影呈现出来的,几乎都是一个崩坏了的香港。不像杜可风《香港三部曲》那样不着边际,仍停留在文化混杂与革命浪漫的想像,《十年》的五部短片,水准或许参差,有些或许未够圆熟,却都是切肤之痛。
我们不是要支持香港电影,而是应该支持好看的电影。
郭臻的《浮瓜》是我最欣赏的一部。影片以黑白画面与黑色幽默,讲述当权者为了在香港推行国家安全法,自导自演了一场行刺政治人物的“恐怖袭击”。虽然把故事设定于五年后(即2020年)的劳动节,有点不贴题,不过五年后尚犹如此,十年后可想而知。影片对“亲建制”人物的影射呼之欲出,而建制政党“真爱联”英文简称“TMD”亦极尽嘲讽。导演在有限资源下,选择简单场景(一所学校),一开局已利落交代了三组人物(执行指令的帮会喽啰、操控大局的政圈高层、等待被行刺的政治人物)的来龙去脉。帮会喽啰的对话,透露了社会低下层的生活困境,终于被利诱助纣为虐。掷毫一场非常绝妙,巴哈的大提琴乐曲下,喽啰抛出一个1997年铸造的硬币,决定由谁开枪,然后接上学校礼堂摊位游戏的画面,玩具硬币落下,以为仍有选择余地可以从中图利的喽啰,不知道自己早已沦为棋子,选择了出卖自己(和香港)就再无翻身的可能。
十年剧照。图片由作者提供
十年剧照。图片由作者提供
周冠威的《自焚者》大概最能鼓动人心,也是最大胆敢言的一部。影片以伪纪录片混合剧情片的形式,讲述2025年一宗发生于英国领事馆前的自焚事件。而在自焚事件发生之前,曾有过一场镇压,催泪弹烟雾弥漫的街头,抗争的学生被防暴警察打至头破血流,不期然令人联想起雨伞运动期间警方施放催泪弹及驱赶示威者的暴力场面。伪纪录片部分,受访人士对当权者的批评非常直白,甚至一针见血,直指中国人的自私愚昧,为了眼前利益宁要独裁也不要民主。到最后谜团解开,自焚者现身那一场,着实催人泪下。画面出现焚烧的雨伞,寓意亦相当明显。只是剧情推进稍嫌未够说服力,但胜在切中当下香港的政治忧虑。
黄飞鹏的《冬蝉》则别辟蹊径,倾向科幻想像,以接近文学的手法,讲述一对恋人在颓垣败瓦的城市角落把已消亡的一切制成标本。看到有人批评《冬蝉》眼高手低,我并不茍同,当然它是有缺点的,情感也是压抑的,跟其余四部以控诉或讽刺为主的短片放在一起亦显得格格不入,但这是期望的问题,不是水准的问题。《冬蝉》的美术细致,如呓语的独白,如废墟的场景,把故事处理得如梦境一样,它要说的是城市景物的消亡,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消亡。
影片想像香港彻底崩坏,并非叫人消极绝望,反而是叫人认清危机,在“时势真恶”的日子择善固执。
欧文杰的《方言》和伍嘉良的《本地蛋》都想像十年后的香港变得令土生土长的人们无法适应。前者设想届时广东话将被排斥,计程车司机不谙普通话,不但难以维生,连当父亲的资格也受到挑战。后者设想到时候“少年军”与禁令横行,如同文革重来,小孩穿上军服四出侦查“犯禁”的东西。如果把五部短片拆开逐套比较,《方言》是相对单薄的,但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戏中那个荒谬处境已足够引人发噱。《本地蛋》的选角非常好,廖启智和小演员都演得出色,这短片提醒我们不能对不合理的东西习以为常,否则有天或许连看漫画《叮当》(哆啦A梦)都会成为禁忌。
《十年》片末以《圣经》经文作结:“时势真恶。你们要求善,不要求恶,就必存活。”(阿摩司书),并提出“为时未晚”。影片想像香港彻底崩坏,并非叫人消极绝望,反而是叫人认清危机,在“时势真恶”的日子择善固执。全片最让我莞尔的,是《本地蛋》里小孩那句“《叮当》都禁,傻的吗?”我们都不会想要那个没有《叮当》的未来。
《十年》
导演:郭臻、黄飞鹏、欧文杰、周冠威、伍嘉良
演员:王宏伟、黄静、梁健平、吴肇轩、廖启智
片长:104分钟


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此前公布提名名单,电影《十年》入选最佳影片。该片因讲述想像中的香港未来的法治、自由、文化等都会受到来自内地的消极冲击,而遭到内官媒环球时报炮轰。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主席尔冬升日前向明报称收到消息,内地将不会转播本届金像奖的颁奖典礼。
点解(为什么)有这部戏,点解会有此事,是大家理解的。
尔冬升
香港金像奖往年均会在网络上面向全球华人直播,包括通过中央电视台、腾讯网等平台向内地传播。据尔冬升向明报透露,金像奖方已与腾讯签约并收取订金,腾讯若取消合约将失去400至500万元的转播费,但因有政府资助,料资金问题不大。
有评论称,内地若将有《十年》入围的金像奖拒之门外,只会为《十年》片中的预言增加可信度。

1月24日报导:电影《十年》想像香港未来 遭环球时报炮轰

《十年》是一部香港本地题材的电影,由5个短片组合而成,分别由5位香港新晋导演拍摄,讲述想像中香港未来十年(2015年至2025年)的景象, 影片自上映以来连续三周位居香港“十大票房”之列,但近日却遭到内地官方媒体环球时报撰文抨击。
环球时报1月22日了发表了题为《<十年>吓唬香港社会,内地管不了》的社评,称《十年》属于“预言幻想片”,“以极其悲观的心态讲述2025年的香港”、“在内地人看来,这部片子是完全荒诞的”、“带给香港社会的害处很可能大过好处”;指影片导演“自我恐吓”,“宣扬绝望”;呼吁“香港自由派知识分子需要获得更宽的视野,尊重现实主义的基本逻辑,莫为香港一些人的‘想不通’推波助澜”。
有评论指出,环球时报作为人民日报旗下的官方媒体,竟对香港电影的创作自由严厉指责,这个行为本身就足够令香港人担忧。更有人认为,随着近年来北京对香港事务的介入不断加强,也许片中的一些情节用不了10年就会到来。
环球时报的评论发表后,香港专上学生联会也宣布将自2月1日起于岭南大学、恒生管理学院、树仁大学、珠海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理工大学7间大专院校进行《十年》的巡回放映。
这十年来,我们学得最多的,是阴谋论;而我们失去最多的,是信任。
《十年》预告片中一名女士说
《十年》的五个故事分别名为《浮瓜》(郭臻导演,王宏伟出演)、《冬蝉》(黄飞鹏导演,黄静出演)、《方言》(欧文杰导演,梁健平出演)、《自焚者》(周冠威导演,吴肇轩出演)和《本地蛋》(伍嘉良导演,廖启智出演)。
《浮瓜》为黑白画面,讲述2020年当权者为了在香港推行《国家安全法》,在西环自导自演了一场行刺政治人物的“恐怖袭击”。《国家安全法》,即针对《基本法》第23条的立法。香港民众为反对此项立法等,曾于2003年7月1日发起了50万人大游行,迫使时任香港特首董建华于同年9月5日宣布撤回《国家安全(立法条文)条例草案》,此后香港每年也都会进行“七一大游行”。
《冬蝉》采用了接近文学的叙事手法,讲述一对男女抗议大财团破坏旧街区、驱赶小商户,在断壁残垣的城市角落将消亡的一切,甚至包括自己在内,都制成标本。反映香港近年来许多餐厅、茶馆、书店等社区生活场所逐渐消失,被金铺、药店、奢侈品店等游客购物中心取代的景象。
电影《十年》剧照。
电影《十年》剧照。
《方言》则探讨了粤语保护的问题,片中一位香港计程车司机竟因不会讲普通话而遭到就业歧视,也被要求不要与即将上中学的儿子讲广东话。中国内地自1990年代末起,广州部分中小学已开始禁止学生在校期间使用粤语;近年来又对广播电视等行业不断出台新规,推广普通话,打压方言。2010年,广州市民曾两次发起 “撑粤语行动”,引发粤港澳三地民众的广泛关注。
《自焚者》采用“伪纪录片”的手法,讲述2025年发生在英国领事馆前的一宗自焚事件。而在自焚发生之前,曾出现抗议的学生被香港防暴警察殴打流血的情景,很容易令人联想到“雨伞运动”期间,香港警察对人群施放催泪弹和胡椒喷雾的场面。
《本地蛋》与《方言》类似,也讲述了香港本地人被内地元素冲击而无所适从的情景。片中一个小学生沿街查找违规字句,指责一位卖“本地蛋”的商贩,称“本地”是守卫本地主义之意,属违规行为,而其言行气质颇似内地“文革”时期的小红卫兵。这个孩子还到书店翻书排查是否有“触犯法律”的内容,尤其容易令观众联想到近日香港铜锣湾书店多名员工失踪一事,产生共鸣。
《十年》片尾则出现《圣经》中的经文:“时势真恶。你们要求善,不要求恶,就必存活。”(阿摩司书),并提出“为时未晚”。有评论认为,影片对未来的悲观想象并非是让人消极绝望,反而是叫人认清危机,在“时势真恶”的日子择善固执。


香港——十年后香港会是什么样?
香港导演伍嘉良(Ng Ka-leung)的新电影《十年》回答了这个问题。片中以2025年为背景,讲述了5个反乌托邦的故事。中国官方报纸《环球时报》指责它为“思想病毒”,但伍嘉良不为所动。
“如果说那篇社评有什么效果的话,就是它吸引大陆人来关注我们这部小制作,”伍嘉良说。他也是该片的两位制作人之一。
《十年》成为了香港多家影院的票房黑马。香港是半自治的中国领土,香港居民担心本地文化和公民自由遭到侵蚀,该片就呼应了民众的这种心理。近期香港一家出版中国内地政治禁书的公司,有五个人失踪,更是加深了这种恐惧感。从去年12月下旬公映以来,大部分场次都座无虚席。这部独立电影的制作预算约为50万港元,到周四为止票房接近500万港元,伍嘉良说。上周五,它又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
“我们做宣传甚至连一块钱都没有花,”他说。“最初我们以为只能做私人放映,完全没有想到有这样巨大的需求。”
《十年》里的五个短片分别由不同的导演执导。它描绘在不久的将来,香港在中国共产党统治者的严厉管控下苦苦挣扎的情景,尽管在1997年时,这个过去的英国殖民地是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回归中国的,北京当时承诺,香港的自由和生活方式保持50年不变。
在短片《方言》中,大陆的普通话已经取代了当地的粤语,成为香港的官方语言。那些不会讲普通话的人遭到边缘化。
出租车司机阿汉(Hank)必须张贴标志,表明自己不讲普通话。他的收入越来越少,某些区域禁止不会讲普通话的司机接载乘客。孩子们在学校里学习普通话,片中有一个心酸的场景,阿汉的儿子放学后走过来用普通话叫他“爸爸”,而不是粤语“老窦”。
“十几年前,他们来都要学广东话的,”一位乘客对阿汉感叹道。
其他几则短片讲述了图书遭到审查,房屋在未经业主同意的情况下被推土机推平,中国政府在低三下四的香港官员、甚至流氓打手的帮助下,插手本地事务的决策。
“这些人都不害怕,哪会理你的《国安法》?”一名中国官员在《浮瓜》中问到。这部短片讲中国政府雇佣枪手在香港策划恐怖袭击,希望能恫吓民众,促使他们支持这样的立法。2003年,香港政府试图通过一部国家安全法,引发了50万人示威,阻止了这部立法。示威者担心中共当局会利用它来打压异见者。
在《自焚者》中,一名认同香港独立运动的女子在头上淋了汽油,并在英国领事馆外自焚。这一幕可能是受到了2014年的多场抗议的启发。抗议活动敦促英国政府站出来反对中国对待香港的方式。
尽管这些情节是假想的,但它们显然引起了很多香港人的共鸣。
“这部电影提醒我们,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香港便会成为另一个深圳,”黎汶洛(Oscar Lai)说。他与支持民主的团体学民思潮(Scholarism)的其他活动人士一起观看这部电影。
与北面毗邻的内地城市深圳不同,人们在香港几乎可以自由地讨论任何问题。但香港领导人梁振英(Leung Chun-ying)在去年的年度施政报告中,严厉警告一份校园杂志中的一篇文章。梁振英称,那篇文章支持“自立自决”。尽管独立运动未在香港得到广泛认同,但民调显示,较为年轻的居民与中国人认同渐行渐远,唯恐会和内地进一步融合。2014年,要求选举更加自由的抗议活动持续了数月,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很多人更是参与其中。抗议活动的反抗态度和它体现出的礼貌都令世界惊讶。
本月,数千人走上香港街头,抗议巨流传媒(Mighty Current)五名成员失踪,民众担心有人违背他们的意志,将他们带去了内地。巨流传媒是香港的一家出版公司,其出版的有关中国领导人的书籍骇人听闻,通常缺乏确凿的消息来源。香港警方仍在调查这五人中的李波是如何做到在没有旅行证件的情况下进入内地的。据称,李波正在内地“协助调查”。香港英文报纸《南华早报》(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的一名漫画家开玩笑说,如今最快的过境方式是开书店。
“香港人之前不关心那些书商,直到李波失踪。李波是唯一一个在香港,而不是内地或泰国失踪的人,”罗冠聪(Nathan Law)说。“人们原本以为,他们在香港是安全的。”罗冠聪是香港专上学生联会(Federation of Students)秘书长,该团体积极投身民主运动。未来几周学联在几所大学里组织了这部电影的放映活动。
“8月31日以来,政府对市民的民主呼声姿态很顽固,这动摇了我们对‘一国两制’的信心,”他说。2014年8月31日,中国政府宣布对香港的选举制度作出严格限制,此举引发了被称作“雨伞革命”(Umbrella Revolution)的长达数月的抗议。
《环球时报》发表的那篇语气尖刻的社评称,《十年》带给香港社会的“害处很可能大过好处”。但即便是这篇文章也承认,影片反映出了一些恐惧。
“这部电影从拍摄到在香港热映,被普遍认为反映了一些港人这两年的严重焦虑,”文章说。“‘一国两制’的推行显然比原来预想的更复杂。”
这篇社评发表后,以内地使用的简体字发表的评论,开始出现在这部电影的Facebook页面上,很多人表示希望电影能在内地放映。
就像在战斗中获胜的游戏玩家一样,伍嘉良的助理在电影的Facebook页面上说“成就解锁”,仿佛把《环球时报》的批评当成了荣誉。
尽管认同影片描述的未来一片黑暗,但伍嘉良也让观众看到了希望的微光。在他执导的最后一则故事《本地蛋》(Local Egg)中,违禁书籍被下架。但很多书被放到了一个秘密的地方。在那里,一排又一排的年轻人借着钨丝灯发出的微弱灯光,贪婪地翻阅着那些书籍。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中共用‘分离主义’这些字眼标签‘本土’,其实每个地方都有本土意识,本土是一个好基本、好中性、好和平的字眼。” 获得比成本多12倍票房的香港电影《十年》其中一名导演伍嘉良说。
上周日(2月28日),香港举行新界东立法会议席补选,“以本土主义为纲,勇武抗争为实,坚守港中区隔”的本土民主前线参选人梁天琦获15%得票率6.65万票,在七名参选人中位列第三。
梁天琦与约20名本土民主前线成员及义工,在农历年初二(2月9日)的旺角骚乱中被 以“暴动罪”逮捕。正处于保释候审状态的梁天琦虽未当选,但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 蔡子强对BBC中文网说,6万多人用选票向政府证明,在政治上支持“本土派”的并不只是“一小撮人”。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在1月中旬发表社评,称《十年》以“极其悲观的心态讲述2025年的香港”, 分析影片在香港热映是是受到“香港极端反对派推崇的对抗思维”影响。《十年》监制蔡廉明周三(3月2日)对BBC中文网说,他们不是带着政治目的去拍这部电影,而是想问“香港的未来是怎么样?” ,让人思考“香港可以有什么改变?”

小成本大热门

《十年》自去年12月17日上映,2月12日结束公映,在香港本地票房收入接近600万港币(约504万人民币),是香港影史上收入最高的独立电影之一。
监制蔡廉明说,因为电影预算只有50万港币,不够拍成一个长片,因此就想出以“五个香港故事”讲述“一个不想见到的将来”的主题短片形式,每个短片预算就是10万港币。
电影《十年》导演Image copyrightTEN YEARS STUDIO
Image caption五部短片的导演都是出生于1980至1990年代的年轻人。
《十年》的拍摄构想在2013年底形成,团队主要是从“反国民教育”运动为灵感发想,他们做拍摄前调研时与许多人谈话,虽然受访者普遍透露出对现况的“无力感”,但当被问到“十年之后你对香港有什么想法?”的时候,“他们好像对未来的想象比较多一点,比较‘有火’(热情)的去回应我们。”蔡廉明说这就是他们决定投入拍片的原因。
蔡廉明与伍嘉良从2014年初开始寻找短片导演,在“占中”前已经有一部分剧本出炉。“占中”后,有些导演提出要修改故事。全片在2015年八月份左右完成初剪版。

《自焚者》印象深刻

图为〈自焚者〉剧中为香港争取民主而入狱,最后绝食而死的青年。Image copyrightTEN YEARS STUDIO
Image caption图为〈自焚者〉剧中为香港争取民主而入狱,最后绝食而死的青年。
《十年》由《浮瓜》、《冬蝉》、《方言》、《自焚者》、《本地蛋》五个短片组成。BBC中文网记者在一场校园放映会后访问观众,五名观众均表示印象最深刻部份是《自焚者》。
记者在校园现场观察到,一些观众在《自焚者》结局时拭泪。一名30岁男性上班族说,他曾经参与过“占中”,“好清楚他们的矛盾和无奈。”
蔡廉明说,周冠威导演的《自焚者》剧本其实在2009年就已写好,当时的创作背景是因为一系列争取2012年“真普选”特首的运动。
来自广东的32岁上班族A先生表示,他趁春节来香港旅游时看了《十年》,也对《自焚者》印象最深, “我看的时候眼泪就不由自主的流下来了,因为觉得很悲凉。”他在广东生活近十年,每年都去香港好几次,“要是香港变得跟深圳一样,就没有去的价值了,所以香港还是应该保留自己的价值吧。”

“预言幻想片”?

《十年》监制蔡廉明Image copyrightBBC CHINESE
Image caption监制蔡廉明说,他们不是带有政治目的去拍摄《十年》,只是想让香港人思考未来。
《环球时报》在社评中称《十年》是“预言幻想片”,认为片中悲观的未来是导演们“自我恐吓”,“带给香港社会的害处很可能大过好处”。
“我们不是预测事情发生”蔡廉明说。
他们也没有想到在电影上映时,香港会发生铜锣湾书店、旺角骚乱等事,仅说导演们编剧本的时候,对香港情况及历史做了很多研究,他举例《自焚者》剧本就曾研究西藏、欧洲的自焚事件。“历史是会重复的……我们的研究比较多,我觉得这是巧合。”
现年26岁的香港药师Will认为电影情节不算夸张,他认为《方言》中描述普通话挤压广东话的生存空间,已是既存事实。Will甚至认为:“可能没有十年,只要三、四年,很多事就会像电影里那样发生。”
来自中国沿海城市,目前在香港读大学的洪同学认为《十年》:“很大程度上是想象一个最差的情况。”她认为导演们“通过艺术的手法来夸张一些现有的问题,然后加大力度来批判它。”她以《浮瓜》为例,认为中国政府安排杀手在香港制造动乱以推行《国安法》的剧情,“虽然并不在现实中存在,但在所有现在发生的事情中,是有端倪的,不是凭空想象。”

“本土主义”

本土民主前线梁天琦参加新界东立法会议席补选的传单Image copyrightBBC CHINESE
Image caption本土民主前线梁天琦参加新界东立法会议席补选的传单。其中因为多处涉及抵触《基本法》的字词而被禁止邮寄派发。
一名在香港读大学的上海人表示,对香港政治上的本土派不太了解,从他们在上水“反水货客”到旺角发生的事,她“很反感”、觉得“很乱”,但在看完《十年》后,她说能够稍微从香港人的角度了解他们愤怒的原因。
广州上班族A先生觉得 “本土派”有点狭隘,他认为香港做为一个国际大都会,应该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但现在本土派做的事情,可能反而危害“本土”。他认为“这帮人可能属于比较年轻的一代,对于中国大陆的认识是很缺乏的。”
蔡廉明觉得“本土”这个词在香港被贴上过多政治标签。他认为现在“本土”的香港年轻人“在香港土生土长,对香港的感情是很重的,希望保留一点香港美好的东西。”
他认为香港现在最重要的是“团结”,各年龄各阶层的香港人应该要团结起来,守护“言论自由”、 “司法独立”这两项香港引以为傲的重要价值。
香港药师Will认为在全球化的趋势之下,世界各地都很自然地出现“本土化”。他说:“当一些超级大国对每个地方参与越来越大的时候,一定会出现一帮声音说要独立起来,不想受到这么多的干预,香港也是这样。”
他能理解,本土派在和平抗争没有成效的情况下采用激烈手段。而对于保存香港的本土文化的观点,他表示非常认同。
《十年》执行监制兼《本地蛋》导演伍嘉良说他在香港土生土长,留意到本地的创意产业、食品等的生存空间都越来越少。
《十年》执行监制兼〈本地蛋〉导演伍嘉良Image copyrightBBC CHINESE
Image caption伍嘉良全程用广东话进行访谈。
伍嘉良和蔡廉明都说,《十年》这部电影是“拍给香港人看的”,伍嘉良更进一步说,“每个地方只有好好发展自己的本土特色,本地价值,才能被人认识。”他以《十年》收到许多国际影展邀请为例,表示:“本土和世界性,和所谓的全球化,是没有冲突的,甚至相反的是个很好连结。 ”

《十年》未来

“十年电影工作室”目前还在进行校园放映工作,三月初将在大阪亚洲电影节举行国际首映。蔡廉明说,未来考虑也到台湾上映,因为台湾与香港有相近的文化,而且对于在“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情况,台湾人会比较感兴趣。
电影抛出一个问题“还能守护什么?”而在结尾,白底萤幕上亮出“为时已晚”四个字,“已”字渐渐变成“未”。蔡廉明说:“我自己还是觉得,为时未晚。”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这种电影就算二次元来看也觉得二吧?《最佳伙伴 》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胡鹤译  /  李慧娴 主演 :  朱主爱  /  Aloysius Pang  /  权怡凤  /  葛米星  /  程旭辉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新加坡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6-05-26(新加坡)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Young & Fabulous IMDb链接:   tt5617274 根本国产片谐音片名基本是烂片的定律,这部新加坡的华语片也属于该定律范畴。 想不到新加坡会拍出一部很中二的二次元文化电影,我以为除了日本,大概就只有大陆的傻蠢编剧导演会拍这些尴尬电影。COSPLAY这个在电影里真很有点幼稚。《闪光少女》还能接受点。剧情主线接受不能,笑点?原谅我GET不到。比看国产青春片还要坐立不安。 男主像胡夏。女主很漂亮,原来是马来西亚新一代女神朱主爱,来中国发展吧,一定大红大紫。 都什么年代了,还用父母门第阶层来营造爱情的障碍。不时听来一段英文怪怪的,毕竟我们的语境不一样。 一部描写三个青少年朋友景天,紫甯和郝仁的成长故事,叙述他们如何通过重重挑战和难关,披荆斩棘追逐梦想。过程中,他们认识了自己,体会到友谊的真谛,了解到如何处理与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鼓起勇气,捍卫自己一直坚持的信念。通过角色扮演这个长辈看来非常无聊的活动,三个朋友互相辅助学习,在彼此的帮助下,克服了各自的障碍。     郝仁教景天如何善用口才与供应商讨价还价来节省服装制作的成本,鼓励他勇敢表达。紫宁则把自拍绝招传授给景天,提拔他的自信心。间接的,景天克服了自己口吃的障碍,变得更有自信。紫甯和郝仁也在景天的影响下,在生活和学业上,更尽责和努力。     现今社会竞争尤其激烈,年轻的一代将如何在这个重视现实胜过创意思维的大环境下逆流而上,一路怀抱着梦想与希望寻找勇气和自信,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美妙的女性向粉紅電影《娼年》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三浦大辅 编剧 :  三浦大辅  /  石田衣良 主演 :  松坂桃李  /  真飞圣  /  富手麻妙  /  猪塚健太  /  樱井由纪  /  更多... 类型:   爱情  /  情色 官方网站:   shonen-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8-04-06(日本) 片长:   119分钟 又名:  Call Boy IMDb链接:   tt7529650 原文在medium: https://medium.com/%E7%94%B0%E4%B8%AD%E5%B0%8F%E5%B1%8B/%E5%A8%BC%E5%B9%B4-2018-%E7%BE%8E%E5%A6%99%E7%9A%84%E5%A5%B3%E6%80%A7%E5%90%91%E7%B2%89%E7%B4%85%E9%9B%BB%E5%BD%B1-6cad25ffbc97 《娼年》 其實是一場 「安全的」 性冒險、性成長的故事,這份安全感顯得原著普通,但這樣的安全感在電影,卻是與觀眾建立一種極少數的類型電影-- 女性向軟調色情(softcore pornography) --默契的開始。 女性向色情作品並不是沒有需求,這是個長遠的抑制和誤解的同謀,而近期,網站平台中的女性向推廣計劃在歐美或日本雖不乏關注,但在商業電影之中卻難得有這樣的作品,何況是這麼「好看」的作品,在電影攝製上帶有過去 粉紅電影(ピンク映画) 的榮光--尤其最終「高潮」戲十分諧趣美妙,成功地著墨出這部性成長電影的點睛之筆,靈肉結合,由性見心,敞亮的「讓我看你的性愛」就是「讓我看你的心」。啟用的演員也是頗受女性青睞的一線男星 松坂桃李 ,非常適合成為觀眾各自、私自愉悅的盤中肉(guilty pleasure)。 故事關於 桃李 飾演的男大學生成為娼夫後的見識和體悟。 石田衣良 這個作者擅長的就是把危險的因子、邊緣的樣貌收攏入他結構安穩的小宇宙,晶...

《颐和园》怎样理解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的结局?

《颐和园》 (英文: Summer Palace )是一部2006年中国大陆电影,由 娄烨 执导, 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和 张献民 主演。影片讲述了两名青年男女跨越十几年的的感情纠纷,其中穿插着 六四事件 等社会背景。本片也是中国大陆首部男女主角正面全裸出镜的电影 [2] ,而早期电影如《 小武 》(1998) [3] 、《 蓝宇 》(2001) [4] 、《 绿帽子 》(2003) [5] 、《 星星相吸惜 》(2004) [6] 等有男性正面全裸的镜头。 本片于2004年9月开机,2005年5月关机,拍摄时长九个月。取景地点包括 北京 、 重庆 、 武汉 、 柏林 、 北戴河 、 图们 。《颐和园》于2006年5月18日在 戛纳电影节 首映。电影中的政治色彩与大量的性爱场景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 [7] ,因未经中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而擅自参加 戛纳电影节 ,本片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导演与制片人受到了处罚。 1987年,中朝边境 图们 。邮递员晓军去邮局拿信件,之后来到余红父亲开的杂货铺。余红打开信件,发现自己被北京的“北清大学”录取。余红在一个篮球场与晓军见面,晓军与几个打篮球的人发生争执,被打得鼻青脸肿。晚上在草丛中,余红与晓军发生了性行为。 余红乘火车来到了北清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一天,余红结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李缇,聊天中她告诉余红她男朋友若古在柏林留学。李缇和余红与回国后的若古见面,并与在同一大学的周伟结识。余红逐渐与周伟走近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两人在 颐和园 昆明湖 泛舟,在夕阳下相依。 余红去周伟宿舍,发现他正与一个女生一起吃饭,余红见状离开。周伟去台球厅找余红,余想挣脱周伟的怀抱,但最后顺从。在一次欢愉后,余红要周伟去结扎,并称那样就不疼了。周询问缘由,余说是心理学老师告诉她的,并且她和他上过床。北清大学的学生开始去天安门,余红几人也一同跟随。李缇与周伟在宿舍进行性行为时,被学校人员发现。余红见到了周伟的一名舍友,他告诉她教务处已经知道了周李的事情,让她不要再去见周伟。 余红遇到了来北京探望她的晓军,两人和衣而卧,半夜晓军悄然离去。余红发现晓军不见,急忙到操场寻找。在操场示威过程中枪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四散。余红的舍友冬冬找到周伟,告诉她余红不见了。周伟急忙带领冬冬寻找余红,但未果而返。冬冬再次找到周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