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财富与幸福指南
原作名: 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 A Guide to Wealth and Happiness
译者: 赵灿
出版年: 2022-4
页数: 256
定价: 6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21741124
* 原文首发于公众号“凯莉彭”,欢迎关注
Easy choice, hard life. Hard Choice, easy life.
关于Naval Ravikant
出生于印度,幼时移居美国,父母离异,和弟弟一起随母亲在纽约布鲁克林的黑人聚集区长大。今天要写的这位创业者/投资人,不像那些有家族从商传统、家境优越的创业者,他的起跑线远不如别人那么亮丽。
在小的时候,他只能隔着窗玻璃羡慕别人的漂亮房子和幸福生活,希望有一天他也能实现自己的美国梦。
好在他还算聪明,凭着不错的成绩考进了不错的高中,后来顺利进入藤校达特茅斯学院,主修计算机和经济学。
毕业后他连续创办了多家公司,现在他是知名天使投资平台AngelList的CEO和创始人,他自己也投资了超过200家公司,其中包括Twitter, Uber, Yammer, PostMates, Wish, Thumbtack等知名公司。他就是Naval Ravikant。
知名公司那么多,创始人那么多,为什么会写他?
按照一位朋友的话来说:“他是一个真正慷慨分享自己成功经验的人。”
Naval 经常在Podcast、Twitter 上分享自己的思考,他在2018年发的 "How to get rich without getting lucky"(如何不靠运气致富)系列Tweets,朴素而充满智慧,至今被转发点赞二十多万次,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世界范围传播。
有人看到他的智慧四处散落在网络上,便把它们整理成了一本书: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 A Guide to Wealth and Happiness。
一看书名,嘿,和《穷查理宝典》( Poor Charlie's Almanack )怎么那么像。确实如此,在这本书以及 Naval 过去的访谈里,你会注意到他多次提到查理·芒格。在本书末尾的推荐书目里,《穷查理宝典》也赫然在列。芒格应该是 Naval 的榜样之一。
这本书不难读,推荐有英语阅读能力的朋友读英文原版。这篇文章是我总结的一部分精华。
一、如何不靠运气致富
你应该追求财富,而不是金钱或者地位。财富是能在你睡觉时自己增值的资产。
一个人完全可以以道德的方式获得财富。如果你鄙视财富,那么财富也会躲着你。
你不会通过单纯出卖自己的时间致富。你必须通过拥有股权,也就是一家公司的一部分,来实现财富自由。这可能意味着自己创业、加入一家公司并拿到股权、或者购买一家公司的股票。
如果你可以规模化的提供社会大众想要但是不知道如何获取的东西,你就会因此致富。
选择一个你愿意长期从事的行业,选择同样信奉长期主义的伙伴一起前行。
选择高智商、精力旺盛、正直的合作伙伴,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正直。
无论是财富,人际关系,或者知识,所有你人生里获得的回报,都来自复利效应。
学习如何销售,学习如何做产品。如果你既懂销售又能做产品,你将势不可挡。
要想获得财富,你需要用独到知识,责任,和杠杆来装备自己。
1. 独到知识
独到知识是那种不能轻易通过培训而获得的知识。如果别人可以通过培训很容易就获得这门知识,那么别人就可以轻松取代你。
如何找到自己的独到知识?
跟随你的兴趣和好奇心,而不是追赶潮流和“风口”。
独到知识通常极富技术性和创造性,不能被外包或自动实现。
由于你本身有对这个领域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积累独到知识对你来说会像玩儿一样轻松,而对别人来说却是一份乏味的工作。
因为对你来说就像玩儿一样,你可以把除了睡觉之外的时间都用在钻研这个领域上而不觉得累,而别人只能朝九晚五。长期下来,在复利效应的作用下,你会拥有巨大的优势。
2. 责任
拥抱责任,敢于摊上自己的名誉去承担风险,那么社会会以责任、股权和杠杆回报给你。
责任最大的人往往拥有独一无二、世人皆知、敢于冒险的个人品牌,比如:奥普拉·温弗里、特朗普、侃爷、埃隆·马斯克……
3. 杠杆
财富的增长需要杠杆。商业杠杆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类:资本,人力,复制起来边际成本为0的产品,比如代码和媒体。
资本,也就是钱。想要融资,那就要运用你的独到知识,承担责任,并展示出你的判断力。
人力,即为你干活的人。你的父母也许会因为你手下有很多人为你工作而感到骄傲,但是你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追求人力杠杆上。
资本和人力都是需要他人许可才能使用的杠杆。每个人都追逐资本,但是得有个人愿意提供资本;每个人都想要领导其他人,但是总得有其他人愿意跟随。
代码和媒体是无需许可即可使用的杠杆。它们是新贵人群使用的杠杆,如果你可以写软件、创作自媒体作品,在你睡觉时他们依然可以为你赚钱。
如果你不会写代码,那么就写书或者创作博客,录制视频或者播客。
你应该给自己设定一个有抱负的时薪。如果解决一个问题所能节省下来的成本低于你的时薪,那么就忽略这个问题。如果一项任务的外包成本低于你的个人时薪,那么就外包。
你要能在你所在的领域做到顶尖水平。如果你不能,那么你需要不断重新定义你的领域,直到你找到可以做到顶尖水平的领域。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夜暴富的方法,如果你想找到一夜暴富的方法,那么你只会让别人从你身上赚钱致富。
运用你的独到知识,配合上杠杆(资本、人力、代码、媒体),最终你会得到你应该得到的东西。
等到有一天你终于变得富有,你会发现财富并不是你起初想要追寻的东西。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二、如何提升判断力
如果你想要赚尽可能多的钱,并且最大程度的提高你这辈子赚到大钱的可能性,那么你需要走在趋势的最前端,学习科技、设计、和艺术,争取做到特别擅长某一个领域。
你前进的方向比你前进的速度更重要,特别是在有杠杆作用的情况下,因为杠杆能够成倍地放大你的判断力。(之前的这篇文章《职业规划,你只需要做对这两件事》里写到过Sam Altman的类似说法。)
判断力需要经验,但是可以通过学习基本技能快速建立起来。并不存在一种叫做“商业”的能力,但是你可以通过学习微观经济学、博弈论、心理学、说服术、伦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建立起你的判断力。
1. 做一个头脑清醒的思考者
做一个头脑清醒的思考者意味着懂得事物的基本原理,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复杂事物。
如果一个人讲话全是高深的概念和专业的词汇,那么八成他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你对事物的解释应该让小孩子都听得懂。如果你不能从最基本最底层的角度理解一个概念,那么你很可能只是在死记硬背。
Naval 说自己从不浅尝辄止,了解新事物时总会问很多问题,从第一性原理思考,直到自己真正深入了解一个领域。
想要让自己更善于思考,可以从阅读数学、科学、以及哲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开始。忽略当代作品和新闻。
这些领域的经典著作可能不那么好读,但是就跟你需要去健身房锻炼肌肉一样,你也需要通过阅读来训练你的阅读肌肉,你应该练习如何阅读这类书。
2. 建立多元的思维模型
Naval 推崇的有着多元思维模型的人有:查理·芒格、纳西姆·塔勒布、以及本杰明·富兰克林。(有意思的是,查理·芒格的榜样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书中提到的 Naval 的常用思维模型有:进化论、博弈论、经济学、复利效应、委托-代理问题(principal–agent problem)、复杂性理论(complexity theory)、基础数学、黑天鹅、微积分、可证伪性等等。感兴趣的朋友建议自行查询一下不熟悉的思维模型,以丰富自己的思维模型库。
怎么建立多元思维模型?
阅读,大量的阅读。
如果你能爱上阅读,这将成为你的一个超能力。读得多了,你会自然成为一位鉴赏家。你会更倾向于读理论、概念和非虚构类读物。
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不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改变,但是在复利效应的作用下,长期下来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改变。
Naval 从小热爱读书,平均每天读书1-2小时,他说这足以使他处于人群的前0.00001%。他自称自己所有物质上的成功,和他可能拥有的任何智慧,都归功于他的大量阅读。
这跟他的两个榜样所提倡的十分相似——
查理芒格曾说:“只要我手里有本书,我就不觉得我在浪费时间。”
富兰克林曾说:“读书是我让自己享受的唯一乐趣。我不在酒馆、赌场或任何游乐场合消磨时光。”
三、如何过上幸福的生活
你的每一个欲望都是你给自己选择的一个不幸福的理由
人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欲望,人们想要这个、想要那个,很少能够活在当下,也就无法去感受当下的美好。
幸福就是你感到平静、满足,不觉得生活中缺少什么。你的欲望越少,你就越能够接受你当下的状态,你的思绪就会越少的去想过去或者将来。
成功不会带来幸福。相反,成功和幸福往往是矛盾的。
幸福是对自己现状的满足,而成功往往来自于对现状的不满。那些想要取得成功的人,往往在取得了小的成功后,还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他们对现状的不满是他们能够获得成功的动力,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常常感到不快乐。
怎样才能过的幸福?
1. 降低欲望
因为你的每一个欲望都是你给自己选择的一个不幸福的理由。
2. 停止嫉妒
嫉妒有毒。你的嫉妒不会对别人产生任何影响,你也不会因为嫉妒别人而变的更好,只会因为嫉妒变得更不快乐。所以,停止嫉妒。
3. 培养习惯
不饮酒、不吃糖、不刷社交网络,可以使你的情绪更稳定。
玩游戏让你获得短暂的快乐,长期来说对你有害。咖啡因也是一样。
每天锻炼身体可以让你感到快乐。
减少对这三个app的使用频率:电话、日程表、闹钟。
减少内心乱七八糟的想法。
不去在意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和快乐的人交往。
阅读哲学,冥想。
珍惜自己的时间。
3. 跳出游戏
人们习惯于把人生过成一个多人游戏,总是去跟别人比较谁过的更好。然而事实是,人生是一场单机游戏,你独自来到这个世界,最后会独自离去。你的所有记忆、所有经历都是你自己一个人的。过了三代人以后,大概率没有人再记得你。
那些跳出这场游戏、真正超脱的人,是 Naval 心目中最成功的人。
你终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都将变得不再重要。所以,趁现在,享受生活,做一些积极的事,散播一些爱,给一些人带去快乐,多笑一笑,感恩当下这一刻。
四、如何自救
1. 做你自己
你的人生目标是找到这个世界上最需要你的人、生意、项目、或者艺术创作。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一件事是为你准备的、最需要你的。
你最不应该做的就是看见别人在做什么事,就去给自己的 to-do list 加上一笔。你永远无法成为别人,你应该成为自己,没有人能比你更“成为你”。
2. 关爱自己
生活中最最重要的事,比快乐、家庭、事业都更重要的事,是自己的健康。
首先是身体的健康,其次是精神健康,然后是家人的健康。在这些之后,才是其他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上做的事。
因为自己的健康是最重要的事,所以 Naval 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一定是健身。不管有什么大事,都可以等到锻炼半小时以后再说。
听起来很困难是吗,的确不容易,但是——“Easy choice, hard life. Hard Choice, easy life.” (轻松的选择,艰难的生活。艰难的选择,轻松的生活。)
3. 自我成长
每个人都有令自己感到有激情的领域,你需要找到你的领域是什么。
每学习一个新领域,要掌握最根本的知识,把基础打结实。
Naval 认为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技能是:对阅读的热爱,数学思维,以及说服他人的能力。
阅读是知识和智慧的来源,数学思维无论在商业还是科学领域都很有用,说服他人的能力可以帮助你在这个社会上更游刃有余。
4. 解放自己
Naval 说自己以前认为的自由是有自由去做想做的事,现在他所理解的自由是内在的自由,即选择不做什么的自由。
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重视你的时间,不要浪费时间,没有什么东西比你的时间更重要。
不要把时间用在为了让别人开心上。别人开不开心是别人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
做你自己想做的事。只要你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你就没有在浪费时间。但是如果你没有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你也没有在学习新东西,你到底在干嘛呢?
生活水平远低于自己收入水平的人拥有着忙于消费升级的人无法体会的自由。
一旦你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能决定自己想做什么、不做什么,你就不会愿意再让别人来告诉你该做什么。
一旦你品尝过自由的滋味,你不会愿意再继续被他人雇佣。
结语
总结下来,Naval 给人们的建议是:
要想富有,你得用独到知识,责任,和杠杆来装备自己。
要想赚尽可能多的钱,方向比速度更重要,为了找准方向,你需要提升你的判断力。
即使真的富有了,你也不会因此而更幸福。要想过的幸福,你需要降低欲望、停止嫉妒、培养好习惯,或者干脆跳出游戏,不去和他人进行无意义的竞争。
你独自来到这个世上,最后也会独自离去。所以,照顾好你的健康,做你自己,找到这个世界最需要你的那个位置,去发光发热。
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不要浪费时间,不要被外物牵绊,努力去掌握自己的命运,获得真正的自由。
参考资料
- 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
- Naval Ravikant — The Person I Call Most for Startup Advice
- 硅谷著名的投资人 | 如何不依靠运气变得富有?
- Naval:如何不靠运气致富
*添加「凯莉彭」个人微信 kelly7117,备注“纳瓦尔宝典”,可领取英文读书笔记福利
最初知道Ravikant是因为Joe Rogan的那期节目,然后完全被他的洞见和风度震撼到。接着又去刷了他的推特、播客和视频,感到受益良多。
Ravikant的话题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跨界身份。一方面,他是成功的连续创业者和天使投资人,典型的硅谷大佬。另一方面,他喜欢在媒体上大谈心灵的宁静,居然还说的挺有道理。这种跨界身份带来的反差在生活中非常少见。
这就好比在马戏团里,有一头熊不稀奇,有一辆独轮车也不稀奇,但是如果有一头熊在骑独轮车,那就太稀奇了。人们喜欢这种稀奇的东西。就像人们喜欢李小龙,一个打架很厉害的哲学家。
人们对Ravikant和李小龙的喜爱,相当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对自我的期许。说实在的,如果不是为了赚钱,有谁真的愿意一辈子只从事一种职业呢?虽然我们名义上是教师、医生或者快递员 ,但在内心深处,我们都知道自己的潜力远远不止于此。
古希腊人显然对此表示认同。一个典型的、富裕家庭的雅典公民,年轻的时候去上学,成年以后参加军队,退役后去经商、从事政治,年老以后去做一个哲学家。海因莱因说『只有昆虫才专业化』。你只有一次生命,要尽可能的尝试一切。
当然了,你得先赚到足够的钱才行...
本文是我对Ravikant观点的总结笔记。更详细点的,Eric Jorgenson把他的访谈内容整理成了一本书,豆瓣友邻@青米央把这本书翻译成了中文,放在语雀上,视觉效果相当惊艳。
过人口才
Ravikant无疑是我见过最能聊的人。其他的聊天高手,zxz讲的是段子,罗振宇背后是一个团队,高晓松好歹还需要后期剪辑,但Ravikant在Joe Rogan Experience的三个小时每一分钟都是洞见。不但是洞见,而且是妙语连珠,浑不费力,排练过一般流畅的洞见。
有趣的是,这家伙在推特上却是极简风格。他的推文都是字斟句酌,格言一样的短句。引人深思,但绝不把话说透。
我曾对此大惑不解,直到听了他播客里的一段话:
『我的推文大多是一些言简意赅的东西,就像钩子一样,挂住并导向我的一些更深入的思考。』
原来,这些推文并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给他自己看的。他用格言来压缩和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
大脑的神经元有限,没人能短时间内想起一切。但一个人在聊天表达观点时,必须短时间内想起一切。所以他才需要这些简化的句子,把他们当做记忆的路标。当他顺着这些路标走下去,相关的亲身经历和思考就一一浮现出来。所以,每当他浏览自己的推文,就相当于预演了一遍自己的逻辑表达。
大佬就是大佬。发个推也专注于自己的手艺,难怪练到炉火纯青。
阅读习惯
Ravikant从小在图书馆长大,可以不受限制的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信息社会的原住民。
Ravikant的读书方法也与众不同。他很少把一整本书从头到尾读完,而是喜欢在书里跳来跳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段落。
遇到自己不理解的观点,他会停下来思考,会搜索背景信息,会记笔记发推特。当他对这本书失去了兴趣,他就停下来读别的书。在他看来,在读书这件事上,挑食和剩饭是一件好事。
虽然可以称得上是博览群书,但Ravikant认为读书数目并不重要。与其读过一大堆的书彰显自己的好学,不如把其中的几本书反复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
Ravikant是费曼的忠实粉丝,推崇费曼学习法——把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实用的哲学
当我们提起哲学时,我们通常指的是那些用几百年前的晦涩语言写成的抽象理论。其中一些听起来是老生常谈,另一部分在生活中根本行不通,所以平时我们很少谈论哲学。如果你非要在午饭时和同事讨论『先验知识和后验知识的区别』,那么我祝你好运。
可是话说回来,只要你活得足够长,你总会不可避免的思考哲学。因为你会开始考虑那些最根本、最古老的问题。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人生的目的是啥?以及更实用一些的——怎样得到健康、财富和快乐?
一些人认为这三者不可兼得。他们的观点是你不应该追求财富,而应该做一个健康快乐的穷人。这种观点在古代可非常流行。很多人自愿放弃物质的享受、舒适的环境、肉体的欲望,去修道院做一名僧侣。其中一部分人最终习惯了这种生活,并从中获得了快乐。
但这种方式显然并不适合所有人。僧侣有很多,但快乐的僧侣很少。Osho说,『妓女总是跟我谈上帝,僧侣总是跟我谈性』。禁欲是最困难的。你在什么事情上禁锢自己,什么事情就会变成你的监狱。与禁欲相比,追求财富要容易的多也快的多,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
健康当然是一切的基础。健康的人有无数个欲望,但生病的人只有一个欲望。Ravikant自己不是运动员,在这方面没有什么独特的见解。但快乐就不同了,他从一个相当不快乐的人变成了一个快乐的离谱的人。Ravikant认为一个人完全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而变得快乐,所以很愿意谈谈自己的方法。
快乐是一种技能
快乐的第一步是意识到自己可以变得快乐。就像身材可以管理,在快乐的问题上,你能做的比你以为的更多。
追求快乐并不容易,所以很多人会故意低估快乐的价值。很多人认为自己的生活必须很有压力,这样才有动力去做事,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你像佛陀一样知足常乐,那你就不想再努力工作了。
但你需要意识到,不快乐的状态是非常低效的。如果你是一个不快乐的人,外在环境就很容易对你造成困扰。你的睡眠质量会变差,情绪会变的暴躁,你会因为冲动而做出不合理的决策。你会掉进『忙不过来』的陷阱,一件事接一件事干个不停。你无法分清它们轻重缓急。你考虑的事情太多,所以每一件事都无暇细想。
所以你要做出权衡。一方面,那些最快乐的人大概率没法像马斯克一样玩命工作。但另一方面,很多做出巨大成就的人确实也能保持足够积极乐观的心态,尤其是在他们年龄更大一些的时候。
当我变成一个更快乐的人以后,我发现自己能够建立更深更稳固的关系,能够更冷静的思考问题,并看清问题的长期走向。虽然我工作的时间变短了,但我的效率变高了。
聪明人一定不快乐吗
聪明人很容易把自己搞的不快乐。
聪明人更容易看清楚生活中的虚假和伪善,因此会显得有点儿愤世嫉俗。他们对世界的观察更加深入,对决策的风险和陷阱更加敏感,所以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并忍不住讽刺那些仍然蒙在鼓里的人。
聪明人要获得快乐,必须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其他人可以用消遣来麻痹自己,欺骗自己说我很快乐,但聪明人懂得太多,因此难得糊涂。聪明人需要经过反思和实践,让头脑中一个更大的世界自圆其说。
不过好消息是,在这个时代,你几乎可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兑换一切。你可以搞清楚怎么变得健康,怎么变得富有,自然也可以搞清楚怎么变得快乐。
放弃一些欲望
欲望是你和自己的一场谈判。你故意放弃一部分快乐,直到你得到某样东西。
所以,当你闷闷不乐的时候,问一问自己这背后的欲望是什么。欲望是一件好事,它让你有所成就。但是不要有太多欲望,不要有了欲望却自己都意识不到。哎呀这咖啡太凉了,天气太热了,孩子太不听话了... 挑出你最想要的那个欲望。允许自己忍受这一个欲望带来的痛苦,但是在其他的事情上,你得学会放弃。
如果你能专注到一个欲望上,持之以恒的努力,这个欲望就会变成现实。当然,即使你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东西,你也只会欣喜若狂一阵子,然后对这个东西习以为常。 升职加薪会让你在随后的几个月达到一个幸福的峰值,然后逐渐回归平稳,变得和从前一模一样。
痛苦和快乐符合能量守恒定律。你在追求欲望时忍受了多少痛苦,在欲望实现后就能得到多少快乐。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东西来得太快并不是好事。这是人类几十万年来进化出的游戏规则:来之不易的东西才懂得珍惜。
理解这个世界
当我们说要追求快乐的时候,我们真正的意思,往往是追求平静。
平静是一种你不需要思考的状态。那些生活中最令人愉悦的时刻,无论是捧腹大笑,看到美好景色,或者云雨之时,你的大脑都是安静的,一切嘈杂都消失了。然后你对生命中的美好产生敬畏,感到由衷的喜悦。
平静的本质是对事物的理解。比如观看魔术表演时,你会感到大为惊奇,但如果你理解魔术背后的机制,这种惊奇的感觉就消失了。所以,对一件事情的理解越深入,就越不容易产生激烈的情感。你看电影里大佬们总是情绪稳定,那是因为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需要注意的是,理解可以通往平静,平静却未必能通往理解。平静是理解的副产品。如果你刻意追求平静本身,平静就变成了一种虚伪。
当你越来越理解这个世界,以及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你就越来越能平静的做出取舍。而快乐就是你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且感到自己快要得到它了。
关于财富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富有,一部分人还成功了。但是很少有人具备能力和意愿,来解释清楚发财致富的内在机理,尤其是在不考虑运气因素的情况下。
Ravikant 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有一个很有名的长推特,一共40条,题目叫做《如何变得富有(不靠运气)》,谈了他的财富观。和菜头把它们翻译成了中文版,另外Ravikant 在各种访谈和播客中解释了这些观点,并被人总结成了一篇长文。
有趣的是,国内互联网上的反响并不强烈。按理说这应该是中国人最感兴趣的话题了,而且要比各种心灵鸡汤高好几个段位,为什么会遭到冷遇呢?
和菜头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网上的版本翻译得不好,每个中文字都认识,连起来看就不懂了。第二,致富这个话题在中文互联网里观感并不好,已经被严重污染了,导致许多人根本不愿意理解Ravikant在说什么。
另外坦率的说,Ravikant是出色的演说家,但文字并非一流。他的文字往往随心而发,不够简单明确。如果把他的话原封不动的翻译下来,你常会感觉他在翻来覆去的说一件事,有的时候还自相矛盾。
所以下面要做的,就是对《致富》进行梳理,提供一个简化易读的版本。用最简单的语言,把他的主要观点简洁清晰地表达出来。
另外,Ravikant相当一部分的观点,显然是借鉴了Paul Graham的长文 How to Make Wealth。阮一峰老师有翻译,见《黑客与画家》第二章。很多地方我个人觉得Graham的表达要更加到位,所以用了Graham的原话。
不要鄙视财富
17世纪以前,大多数富人积累财富的方式是通过掠夺(比如贪污、不正当征税和战争),因此财富的名声并不好。工业革命以后,技术的发展使得创造财富的速度第一次超过了掠夺财富的速度。在17世纪的英国,当官是最能发财的职业。到了19世纪,绝大多数富人已经变成了实业家。
这也是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中,收入差距拉大往往是一种健康的信号。一个好的程序员,创造财富的能力是糟糕的程序员的上万倍。事实上很多时候后者只会创造bug。二者收入相同反而是不正常。
所以在游戏规则相对公平的现代社会,收入差距拉大,反而是社会奖励机制起作用的表现。这个结论相当反直觉,但却是事实。一方面,我们要杜绝市场中不公平的财富掠夺,但另一方面,只要财富是凭藉正当劳动得来的,那么财富差距就应当被保护甚至鼓励。
以合乎道德的方式创造财富是可能的。如果你暗中鄙视财富,财富就会远离你。
寻求财富,而不是金钱
你需要搞清楚财富和金钱的区别。财富是满足人类需求的东西,包括你的房子、你的生意、你写的软件、你建立的品牌。而金钱是只是换取财富的凭据,是社会精细分工的副产品。我们很容易看到金钱的巨大作用,然后对金钱无比渴望。但同时我们也很容易忽视财富以及对财富的创造。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创造财富,他们模糊的以为,财富是政府凭空生成,然后分发给他们的。但事实上政府只能生成钞票。如果你想要变的更加富有,首先你要把注意力聚焦在财富本身。
这也是为什么我尽量避免说『赚钱』这个词,因为说『赚钱』反倒不利于理解如何赚钱。
你应该意识到,追求财富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皮包、豪宅或者游艇,因为这些东西很快就玩腻了。追求财富的真正目的是自由,是可以随时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有了财富,你就不用7点起床,挤地铁去公司,然后在电脑前呆上一整天。
财富不会替你解决所有的问题。就算你是贝佐斯,一样要为身材和家庭困扰,一样要想办法追求内心的平静。
追求财富是你和自己玩的一个游戏,一个谜题,一场修行。你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认识你自己,以及理解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人生不只是精明的积累财富,但是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你会得到更加宝贵的东西。
寻求资产,而不是工资
你的致富手段不应该是工资。工资是最大的陷阱。因为随着工资的增长,你的消费水平也会水涨船高。工资意味着你不承担额外风险,也就不承担额外收入。工资意味着你是可被替换的。
你的致富手段应该是资产。资产,或者资产净值,就是企业盈利以后,先付给员工工资,再偿还银行贷款,再去除其他经营成本,最后剩下的那一部分。这才是蛋糕最核心的部分。拥有资产意味着你承担风险,你是利益相关方。哪怕很小的资产,也意味着你拥有一小块自己的生意。
拥抱责任和杠杆
你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也就是俗称的「责任」和「杠杆」。前者让你的工作和收入相匹配,而后者会把这个收入放大很多倍。
可测量性
你的工作成果必须是可测量的。否则你工作的再努力,也无法得到相应的收入。这方面最典型的反例就是大公司的基层员工。大公司的问题是,它无法准确的测量每个员工的贡献,大多数的时候它只会瞎猜。你不能对部门主管说,我打算十倍努力的工作,请你把我的工资也增加十倍吧!因为大公司根本搞不清楚这些工作成果有多少是你做的,有多少是部门的其他员工做的。
高管则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因为整个公司的经营状况就是他的成绩单。销售人员也不担心这个问题,因为每个人的销售业绩都是白纸黑字。这也是为什么在硅谷崛起以前,几乎所有的高管都是销售出身。因为你可以在一大堆销售里,一眼就挑出最厉害的那个。
当然除了晋升为高管或改行做销售,你还有其他的办法来提高自己的可测量性。比如加入小公司,或者直接创业。这会带来更高的风险,但也会带来更高的收益。那些独当一面的员工往往会选择这样做。
可放大性
除了可测量以外,你的工作成果必须是可放大的。如果你是个工人,你制造的一个产品只能卖给一个人。但如果你是个电影明星,你参与拍摄的一部作品可以影响成千上万的人。
在金融业,『可放大性』也被称为杠杆。有三种常见的杠杆:资本、人力、可大规模复制的产品。
资本就是你的投资。人力就是为你工作的人。而可大规模复制的产品,最典型的,就是代码和媒体。上面电影明星的例子就是媒体杠杆。
这三种杠杆都会放大你的工作成果,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但区别是,资本和人力是传统富人的杠杆手段,而代码和媒体则是新富阶层的玩法。毕竟互联网的普及还是近二十年的事。
互联网提高了所有人的可放大性,现在所有人都可以在网上影响别人了。这提供了一大堆新的可能。十年前,如果有人说他能在网上唱歌、玩游戏、卖口红赚钱,我们都会认为他在发疯。但今天这就是现实。
如果你不会写代码,那就写博客、拍视频。这就是普通人在现代社会中最切实可行的致富手段。
和目光长远的人进行长期合作
在硅谷和其他一些高互信度的社会,人们更重视长时间的复利增长。无论是资产、关系还是技能,如果每年增长百分之二十,连续增长三十年,那么你得到的不是0.2*30,而是上百倍的受益。硅谷更习惯使用长期的、非线性的、指数增长的眼光看待未来。
博弈论里有一个经典的命题叫『囚徒困境』。隔离审讯两个犯人,两个人会选择背叛对方。但如果多次重复整个过程,两个犯人就会开始学会合作,最终达成互利双赢的局面。
硅谷显然是后一种情况。硅谷的创业者倾向于彼此坦诚相待,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今后还有合作的机会。虽然一些人也会背叛朋友,捞一票就跑,但那毕竟是少数。
因此在普遍意义上讲,如果你想有所成就,更加合理的选择是寻求长期合作的关系。这意味着要找到那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为你的利益考虑的人,并做好长期与之打交道的准备。而当你们合作多年后,事情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对彼此更加信任,更少有摩擦。你们可以做更多、更难的事情。
在长期合作的关系里,人们是在帮助彼此变得富有。而在短期合作关系里,人们只是在帮助自己变得富有。
学会销售
你的技能大概可以分成两类:生产和销售。生产就是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销售就是把解决方案介绍给别人。在硅谷,典型的创业模式是两个人合作,你生产我销售。像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盖茨和亚伦,拉里和赛奇。
如果既能生产又能销售,那你就无敌了。你将扫平一切障碍,彻底改变游戏规则,比如马斯克。虽然他不是火箭科学家,但至少他对火箭科学足够了解。当他推销自己的火箭时,他是站在一个技术内行的角度来做这件事。他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寻找你的特殊知识
特殊知识就是那些处于大众认知的边缘,没人知道如何获得的知识。
特殊知识和是否赚钱无关。特殊知识取决于你的好奇心、你的天性、你的动机。
特殊知识无法通过培训得到。要获得它,只能通过经年累月的实践和训练。这显然并非易事,否则它就不是特殊知识了。只有那些真正对它感兴趣,并具有天赋的人,才能在看不到结果的时候,兴致盎然的继续投入努力。
特殊知识往往来自于两个领域知识的结合。与其在一件事上做到前百分之一,不如在两件事上做到前百分之二十。这样两个领域的结合就会产生1+1>2的效果。
在这个特殊的细分领域,复利效应会把你的优势无限放大。而时间越长,你的知识技能就越无法被取代。
你不能坐下来用头脑分析你的特殊知识,你只能理解和观察它。特殊知识与其说是你追求的,不如说是你一直拥有的。你需要回顾自己的生活,观察自己一直在神马事情上花时间。比如我一直以来都以为自己会做科学家。如果没有科学上的突破,人类还在光着身子拿棍子互殴呢。但是当我回头观察,我发现自己最爱做的,是对一件事情进行分析与归纳,然后向别人解释清楚。
有趣的是,最早发现这一点的不是我,而是我妈。我十几岁的时候跟她说我要做天文物理学家,结果她说不对,你会去做生意。因为她观察到,每次我们去吃披萨的时候,我都喜欢分析披萨店的经营状况。她的观察是正确的。我对科学的热情和对生意的好奇心最终结合到了一起。
兴趣和耐心
兴趣就是别人认为枯燥无比,但你做起来乐趣十足的事情。
在这一件事上,你会轻松超过所有人,因为他们是为了工作,你是为了乐趣。一旦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他们就放弃了。
你需要耐心。这是最大的问题。我们生活在一个效率低下的世界。职业规划至少需要十年,养育子女至少需要十年,创业也至少需要十年。你总会达到你的目的,但这需要时间。
当你全身心投入这样一个认真的状态,当你完全相信自己执着程度会超过别人,当你明白自己不但热爱而且有优势的时候,很多事情其实是水到渠成的。
世上并没有什么『快速赚钱』的方法。如果有人说能快速赚钱,那么他一定是在赚你的钱。世上唯一值得借鉴的致富方式,就是在自己热爱并擅长的事情上日复一日的投入时间,然后静待指数曲线拐点的到来。
活出自己的理念
创业就是解决自己的某个问题,然后你把你的解决方案大批量的复制,解决别人的问题。
就拿乔布斯来说,「设计美感」和「极简主义」不但是他应对市场变化的临时策略,也是他对生活中某些困惑的解决方式,以及终身实践的理念。这些方式和理念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只是刚好在产品设计上找到了自我表达的途径而已。
类似的,无论是谱写交响乐,选择股票或者发明发明物理定律,都是人们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这些人就像先知,为社会提供它不知道如何获得的东西。
如果说那些改变世界的巨人们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身体力行的实践着自己心目中的未来。
引用出处:
Naval Ravikant的推特、播客、油管视频和访谈(油管视频的内容要更全面一些)
罗素,《幸福之路》
Paul Graham, How to Make Wealth
和菜头,Naval:如何不靠运气致富
伍声,从零单排第三季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