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ce》竟然是大导演索德伯格拍的鬼片,我看的时候是万万没有想到的。索德伯格的片子都是大制作,《十一罗汉》、《瞒天过海》,都是电影工业的极致产品。Presence却是一部小成本小制作的小恐怖片,演员除了刘玉玲其他都默默无闻,感觉是老导演退休之后玩了个票。
一个亚裔母亲白人父亲组合的中产家庭,带着一双上高中的儿女为了买学区房而搬进百年老宅。母亲显然更爱儿子,与女儿却不知道如何交流;父亲则觉得自己配不上老婆,性格软弱。上学期,女儿的朋友突然离世,令她陷入了精神困扰,甚至开始在房子里看到异象。这座看似温馨的老宅,渐渐变得充满了神秘的恐怖气息,映射出家庭成员间潜藏的复杂情感和青春期的校园犯罪问题。
电影并不是典型的恐怖片,而是一部深刻探讨亲子关系的作品。影片中的亲情纠葛,远比一面老镜子或者一个突然的巨响这种表面上恐怖的异象更能触动我。对于那些没有当过父母的人来说,我不知道他们能有多少共鸣。
母亲对一个孩子的偏爱在电影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老实说,偏爱是人的本性,就算有两块西瓜,你都会更爱其中的一块,何况是两个人呢?要么爱长得像你的,要么爱性格像你的。连蒋介石都说:“经国可教,纬国可爱。”也不是不爱女儿,可是她无法走入女儿的内心。事业要强的她无法理解女儿内心那些感情丰富的小需求,也不相信女儿说她看到了鬼;她与女儿的交流方式只能是拿着一件衬衫走进女儿的房间,说:“看,我给你熨好了你最喜欢的衣服”,然后讪讪地走掉之前再捡起地上的两件。看到这里,相信无数父母都心有戚戚吧。
影片揭示了这种情感的复杂与无法控制,虽然夸张了点。这些细节恰恰是影片情感冲突的关键,加上父亲虽然事业不成功但与女儿的惺惺相惜,和强势的哥哥不断对妹妹的嘲讽,呈现了父母与青春期子女之间的情感失衡和沟通困境。
在鬼魂惊动了全家之后,父母最终决定让一个神婆来家里看看怎么回事。神婆来了之后,说每个人都有一扇门,有的人在亲人去世后打开,有的人偶然开一下又关上,有的人则一辈子都是开着的。母亲对这些理论嗤之以鼻,不许神婆再来。然而,有些东西可以是假的,另一些却是真的。青春期女儿爱上了哥哥带来家里的同学,背着父母叫人来过夜,却没想到更可怕的事情是人而不是鬼。
影片的结尾高潮既惊悚又感人。从不信鬼神的母亲在悲剧发生后,(通向未知的)“那扇门”悄然打开,呈现了她内心深处的执念。原来那扇门不是不存在,而是不够关心不够爱。如果爱够深,我会违反自己原来所有的人生观,只为再见你一次。
电影的摄像机视角相当有趣。我看到一半才意识到,原来摄影机一直高高吊着的原因,是因为阿飘一直在天花板上飘啊。所以,影片应该大部分时间都是以女儿死去朋友的第一人称视角,居住在屋里的鬼魂在试图阻止悲剧的一步一步发生。这样的视角相当有趣。小津安二郎喜欢把摄影机放在接近地面的位置,以表现融入生活;另一位浮世绘画家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中部分画作也是如此,把镜头伸到人里面去,表现的是尘世。而索德伯格表现的是“神”,是从一个更高的世界看人世间,知道一切却无法阻止,神看世人挣扎却无法挽救的痛苦。而电影最后这家人搬走,观众才看到这所房子外貌的全景,也是全片唯一的外景,意即鬼魂的离开。
导演索德伯格以极其简洁的镜头语言,将不必要的部分删减掉,留下最为精炼的叙事。镜头有蒙太奇,故事也有。讲故事不需要讲所有的情节,只需要告诉你关键,而通过精心的剪辑将有用的信息压缩在有限的时长中,80分钟的片长几乎没有任何拖沓,让人能够迅速跟随剧情的节奏,完全不会觉得无聊。
鬼魂不是Nadia,是哥哥Tyler。
我的眼睛是黑洞 评论 感应2025-03-05 14:51:38 已编辑 湖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关于影片《感应》,里面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点,就是鬼魂到底是谁?
私以为,组内“拜水豚教创始人”的结论很正确。
鬼魂是哥哥。这个说法真的让我觉得豁然开朗。
“鬼魂是哥哥”很好的解释了:
①为什么鬼魂会在哥哥还活着的时候,在楼下客厅与妈妈用开玩笑的口吻说着自己霸凌Simone,会突然冲到楼上去破坏哥哥的房间。可能因为他从旁观者视角看到活着的自己是如此的混账,居然可以把霸凌当做炫耀资本。冲上楼,破坏自己的房间,相当于对过去那个无知愚蠢的自己的一种否定。
②在哥哥为了保护妹妹而牺牲之后,鬼魂终于可以离开这所房子——之前可是连门外的回廊都去不了的,只能待在室内听爸爸打电话。在片尾,灵魂终于能够飘出房子,升向天空,因为他完成了自己未了的心愿,找到了自己是谁,以及为什么停留在这里的原因。
③电影结尾处,母亲在镜子里面看到哥哥的鬼魂,她的反应是瞬间的歇斯底里,以及脱口而出的“是他!是他!他回来救了你!”。 也就是那一瞬间母亲醒悟了,在房子里面游荡的灵体就是哥哥。母亲也回忆起了灵媒所说的“对于它来说,时间顺序是错乱的”。
所以!完全有可能是哥哥死后的灵魂穿越,回到了一切悲剧发生之前。帮助自己重新认识自我,以及搞懂一切始末——毕竟哥哥在死之前也是被Ryan下了药,整个人在非常迷糊的状态下坠楼而死。
观影笔记
爱玩的过路人 评论 感应 2025-01-26 09:07:29 已编辑 上海
故事简介:
电影讲述了佩恩一家搬入百年老宅后发生的故事。母亲丽贝卡因专注事业忽视女儿克洛伊,父亲克里斯虽偏爱克洛伊却无力改变现状,儿子泰勒恃才傲物,家庭关系本就紧张。克洛伊因好友离世沉浸在悲伤中,此时她发现房子里有神秘“存在”。这一“存在”时而调皮捣蛋,时而保护克洛伊,随着家庭矛盾升级和各种诡异事件频发,“存在”的身份及目的逐渐浮出水面。
观者吐槽中:
本片由史蒂文·索德伯格执导,电影一开始就采用第一人称视角,以幽灵的独特视野展开故事,为观者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观影体验。
与此同时,电影中长镜头的巧妙运用,增强了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电影以一座百年老宅为主要场景,通过精心的布置和光影运用,营造出阴森诡异的氛围。老宅的内部结构复杂,昏暗的走廊、狭窄的楼梯,都为故事增添了紧张感。灯光的运用尤其出色,阴影部分的处理让观者仿佛能感受到幽灵的存在。当“存在”在房间里游荡时,光影的变化使得画面充满张力,增强了影片的视觉效果。
比如,镜头跟随角色上下楼梯、在房间里移动,让观者感受到一种窥探他人生活的隐秘感。主创团队很聪明地通过自然主义的对话推动故事发展,而非生硬的解释说明。在角色们日常的交谈中,观者逐渐了解到家庭中每个人的性格、矛盾以及背后的故事。
卡莉娜·梁饰演的克洛伊:脆弱而孤独。她在面对家庭的忽视、好友的离世以及超自然现象时的种种反应,都让观者真切地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刘玉玲饰演的母亲,还是那种职场女性的强势,而她同时成功的将对家人情感的忽视也诠释得很到位,从她与家人交流时的眼神和说话方式,就能看出角色的性格特点。
美中不足的是,作为一部惊悚片,本作缺乏传统恐怖片那种强烈的惊吓和紧张感,对于追求刺激的观者来说,可能会觉得不够过瘾。虽然影片营造出了一种缓慢蔓延的恐惧氛围,但始终没有达到那种让人尖叫的高潮。
言而总之,适合那些追求创新、喜欢探索深刻主题的观众,或者对于索德伯格的粉丝来说,这部影片展示了他在电影创作上的大胆尝试,值得一看。同时,喜欢家庭伦理题材与惊悚元素相结合的观者也能在其中找到乐趣。但对于那些追求紧凑剧情和强烈惊吓效果的观者而言,这部电影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期望。
感应
狐有九尾 评论 感应 2025-03-03 12:04:55 已编辑 贵州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感应》,2024年上映的美国恐怖片,以鬼魂的视角为电影主镜头的创意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除此之外其他全是垃圾。倒也不是说电影本身有多烂,但就是不好看,我get不到这部电影的点在哪里,前面直接给我看睡着了。
故事发生在一家四口购买了一栋新房子后,敏感的女儿察觉到屋子里似乎存在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但也因此引发了更大的家庭矛盾。在鬼魂作祟的阴影下,他们也逐渐明白了这个鬼魂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说实话,全片鬼魂真的是尽职尽责地当着摄像头,镜头飘逸得也很丝滑,但就是很无聊。无论是闹鬼还是家庭矛盾还是故事本身,都很无聊,在我看来这就是一场家庭伦理电影,而且人设太刻板印象太常见了——偏心的妈无能的爸叛逆的哥哥和破碎的她(不是。又是恐怖片经典设定,最先察觉到情况不对的人会被所有人指责是精神有问题,我都看腻了。
整部电影的基调相当平和,看得人几欲睡着,让我本就睡眠不足的精神更加雪上加霜了,看了十几分钟我就紧急暂停去睡了一觉,催眠效果一流。电影核心内容也相当无聊,总而言之就是一句——美国青少年青春疼痛犯病文学,神经病连环杀人狂想要谋害少女却被正义鬼魂阻止,不能说烂只能说太无聊了!为什么这种点子能被拍成电影啊!我不懂啊!!!
唯一能被称之为高光的,大概就是类似于叙述性诡计一样的反转。前面引导大家以为屋子里的鬼魂是女儿好友,实则此鬼非彼鬼,并不是女孩儿之间的girls help girls,而是混蛋哥哥的忏悔作。电影前边倒也给了一点伏笔——即鬼魂没有时间概念全凭执念行动,一些鬼魂情感波动的小细节也确实让人有些触动(比如妹妹觉得自己感应到鬼魂让事情变得更糟而懊恼时,鬼魂主动封闭了自己)。
但是!还不如不要用这个反转呢!如果鬼魂真的是女儿好友我还能感动一会儿,这种又叛逆又自大又校园暴力的哥哥到底有什么值得忏悔的???这种人我现实里看到他死了都会在心里暗骂一声好似喵!不会有人觉得浪子回头很令人感动吧不会吧不会吧?
总之就是一个相当平淡无聊且普通的故事,寥寥几个闪光点根本无法掩盖粗糙的电影内核,最后的反转让我感觉导演就像是电影里偏心的妈一样,更偏爱哪个性别我就不说了,反正就是不好看。
豆瓣评分5.7,我觉得还是高了,我的建议是别看。
——但如果你饱受失眠困扰的话,也可以打开看看,我觉得催眠效果应该比英语阅读要好一些。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