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朱佳梦 / 陈静 / 王晋 / 丁小雄
编剧: 于飞 / 陈静 / 丁小雄 / 刘小伟 / 朱佳梦 / 普辉
主演: 曹云金 / 赵达 / 邵芸 / 马元 / 卢思宇 / 更多...
类型: 喜剧 / 爱情 / 悬疑 / 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8-06-29(中国大陆)
片长: 84分钟
又名: Story Machine
第一个故事:因为是晚上看的,饿得我也想找碗鸡汤泡面来尝尝了(笑)。人始终都是活在各式鸡汤中的,不以泡面的形式存在,换做自己啤酒其实也一样啊。鸡汤本身没什么不好,如果它能理性地改善人的心态的话。早知道信念和希望也是鸡汤,而且是人世间最大碗的鸡汤。
第二个故事:悬疑味道拍得很好,有欧美惊悚电影范儿了。期待能看到更多类似抓人的悬疑与惊悚形式。
第三个故事:跟我想的不太一样的都市爱情故事。想过男主为女主牺牲了一切只为换时间倒流,女主不死。也想过无论男主如何努力,女主都逃不开必死的既定命运。然而这个故事两者都不是……
第四个故事:好学生会变兔子?有点吓人,难怪皮皮鲁不愿变了。为什么不是好学生变得更眉清目秀更美丽可爱啥的呢?可见作者从一开始就对中国式乖巧的好学生存有偏见。或者兔子意味着分数奴役下迷失自我的学生?这倒还是有借鉴意义的。分数什么的,除了学生时代,其实真的完全一点都不重要。
尝试中国产版的“世界奇妙物语”,和制作了近三十年的日版自然不能比,但也看到了制片方的诚意,请来蔡骏、曹云金、郑渊洁等一些知名文化人。还是很值得鼓励的影片(加一星),希望还会有后续吧!
郑渊洁95年以前的作品我都看过,大概20多本书吧,想象力丰富,立意深刻,很多故事都引人深思,有些故事还让我留下眼泪,要比同期的一些幼稚的童话好看一百倍,皮皮鲁系列更适合拍成电视连续剧。这个理想,终于在2018年实现了,有人把《驯兔记》拍进了电影。
电影基本忠实原著,但是我觉得原著更多地是辩证地讲我们最终都会变成兔子,只不过都是跟皮皮鲁一样戴着面具的兔子,变成兔子是扼杀个性的,但很多时候我们宁愿戴上兔子的面具,是因为在丛林中只有戴上兔子的面具才合乎规则,你才能融入这个社会,也是因为只有你戴上兔子的面具,才能成全别人,让自己的良心安。
那么电影中没有深挖这一点,只是告诉我们戴上面具是痛苦的,扼杀个性是可恶的。结尾郑渊洁老师自己出来说的的那一句,这只是个童话,直接把所有深意和思考cut掉了,这个稍有点不完美。
再说前面三个故事,都不复杂,但是都试图说明一个道理。
鸡汤泡面,讽刺了当前泛滥网络的毒鸡汤,其实最好的鸡汤就是做真实的自己,但是,我觉得这个故事并不高明,三观也并不精准,如果能够把做真实的自己改成最好的鸡汤就是自我的成长,这才是最最恰如其分的。
第二个,鬼打门。就是心虚的曹云金陷入女孩妹妹的局。故事有观赏性,但并不新颖,也没有能够把人物塑造得更立体。
第三个,费了好大劲,其实就是告诉你,爱要说爱要做,胡思乱想没有用。你有特异功能也没用,你一会丢了舌头,一会丢了眼睛也没用,你没有把爱说出来,你就解决不了问题。其实我觉得,真爱未必要用语言表达,真爱也未必一定要用语言来的表白,在乎那一句表白的,往往反而会错过真爱。
小学时期的郑渊洁正是因为一篇作文《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而被开除的。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古训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是很多孩子被长辈教诲的话,似乎只要勤奋,不管朝哪个方向发展,都会“有虫吃”。事实上,首先要弄清自己是鸟还是虫子。如果你是鸟,因为早起,可能丰衣足食。但是如果你是虫子,一旦早起,必将引来杀身之祸。作为虫子,还是睡懒觉比较安全。要么干吗有“懒虫”之说?
据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要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人类语言中,最荒谬的一句大概要算得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千姿百态,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切,让所有人特别是未成年人按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真理”去走人生的路,其结果必然是无数人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窄,众多虫子由于按照鸟的规则去早起,出师未捷身先死,为他人作嫁衣裳果腹,悲哉。
学校对于一个学生施教十几年,最根本的任务是什么?是分清该学生是鸟还是虫子,然后教给他早起或者睡懒觉。如今的学校只怕是把所有的学生不论是鸟还是虫子都按鸟的待遇施教。
退一步,就算你是鸟,也应该避开就餐的高峰。所有鸟都早起去找虫子吃,虫子再多,摊到人你嘴里能有一只就不错了。你晚起,就你自己吃,即便全世界只有五只虫子,也全归了你。你要是吃不了,还可以放在冰箱里防患于未然,万一暴风雪来了,高枕无忧。
再退一步,即便你是鸟,为什么非要吃虫子?老子不和同类竞争,改吃苍蝇了。如果你作为鸟真的*吃苍蝇维持生命,等待你的是什么,就不用我说了。形容你“一夜成名,震惊世界,人类益友”属于词汇贫乏。
早起没用。关键是要根据自身条件起得恰到好处
《故事贩卖机》
这样的结构方式,之前也接触过不少,香港很早以前也尝试过。
何况今天看到郑渊洁的《驯兔记》,虽然感觉讽刺味道和说教味道都很浓,但现实世界依然如此。学校教育只能像工厂那样,因为在一种评估体系下,能够制造出来的只能是一种产品。社会也只能是去适应,而不是去改造,改造社会向来是经历一段时间,一群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创造时代的英雄,要么是恰好是某个落后时代的终结者,要么恰好是某个时代的肇起人)。当然教育的前途,要么就是AI式的私塾教育,也就是说通过人工智能分析,由人工智能来给孩子提供量身定制的教育;要么就是多元教育,反正人类的工作类型也不多,人类的兴趣爱好也有限,所以就学校分工更明确(从层次到类型),这样就可以提供“多元化”产品了。
至于里面的恐怖片《鬼打墙》,姐姐为自杀的妹妹,向渣男下手,制造“鬼旅馆”的故事,感觉不新颖也不合理。
《官能许愿》把一个爱情故事,说得再怎么离奇也是不怎么样。
《鸡汤泡面》比较有趣。但是有趣的倒不是“鸡汤说教”或者“反鸡汤的鸡汤说教”。而是商家决定一切,这个时代我们的信息都被控制了,所以我们的兴趣也被左右了,然后我们买着不一定对的,但却肯定符合商家利益的东西。这才是要点。18.7.10
M
每个故事的开头结尾都有小女孩来介绍总结,还是挺喜欢这一点的。四个故事完全独立,互不影响。每个故事的立意也很容易理解。
第一个是《鸡汤泡面》,用极其夸张的手法讽刺了当代很多网络鸡汤文打着鼓舞人心的喙头干着强行洗脑的勾当,实际上害了一批心智还未成熟,还无法辨别毒鸡汤还是真鸡汤的人。其实我把这部当成了搞笑片来看...哈哈哈
然后第二个故事觉得太吓人,没看...
第三个就是一个关于爱要及时说出口的故事,有点无厘头...但是很好懂
第四个推荐!《驯兔记》,表示演技都很棒,无论是小孩子还是家长,或是那个为了以后全兔班声嘶力竭奋斗的班主任...当怪物越来越多时,真的人类也就变成了怪物。人们总是想同化自己身边的人,每个人都长成了一样的模样,没有个性,尤其是心智未全的孩子们更容易被同化,成为老师家长眼中乖乖的兔子🐰而无论你选择被不被同化,你迟早也会过上带着面具生活的日子来掩饰自己的与众不同。你以为这是童话,殊不知第二天醒过来还是那个面具,岿然不动的摆在你的床头。
编剧: 于飞 / 陈静 / 丁小雄 / 刘小伟 / 朱佳梦 / 普辉
主演: 曹云金 / 赵达 / 邵芸 / 马元 / 卢思宇 / 更多...
类型: 喜剧 / 爱情 / 悬疑 / 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8-06-29(中国大陆)
片长: 84分钟
又名: Story Machine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