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命运被悬空的人和城《中国市长》

导演周浩
编剧周浩 / 赵琦
主演耿彦波
类型: 纪录片
官方网站: www.zhaoqifilms.com/the-chinese-mayor.html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山西方言
上映日期: 2015-01-26(圣丹斯电影节)
片长: 86分钟
又名: 中国市长 / The Chinese Mayor / Storyville - Bulldozers, Paving Stones and Power: The Chinese Mayor
IMDb链接: tt4056808
(文/杨时旸)
    没有人知道耿彦波到底为什么会接受这样一次几乎无遮挡的拍摄,即便他自己会念起一些原因,我们也无从考证到底是哪些缘由分量更重地促成了这次跟访。或许与他年轻时想成为一名记者、作家的梦想有关,或许他有点野心想要记录下自己对于一座城池大张旗鼓地改建,为自己在历史中留下一点痕迹,又可能他也出自一些策略性的考量,觉得这种大拆大建中难免有闲言碎语和揣度攻击,那么,一次无遮挡的跟踪拍摄可能是自证清白的一次信心展现。

    周浩凭借此部作品获得了众多大奖,但真正成就这部纪录片的其实是耿彦波。谁都知道,在中国,拍摄一市之长会是怎样的困难。完成这样一部时政人物纪录片,几乎可以算作奇迹。更何况,镜头里记录的是一座城市建设中最敏感的事件——拆迁。周浩还原了大同的脏乱差、灰霾与尘土,更重要的是,他目击了一座城市在当下转型期的急剧变化中,是如何被各种现实力道,人心力量以及隐藏逻辑所左右的。主导着一座城市向某个方向发展的各种力量是化学反应式的勾兑,这其中的各种元素配比都有着不可言说的比例,也没人知道,到底哪一个人,哪一件事是真正的催化剂。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力量都在左右着我们每个人。包括主政者本人。
    
    耿彦波确实是典型的“中国市长”,无论他的性格,所处的环境,所处的地域,都是考察这个国家当下变化最精准的横切面。北上广过于特殊,而乡村又过于凋敝,大同,这个历史上曾经辉煌过,而如今日益边缘化的城市,撞上了一个年轻时做过文艺梦的现任市长。这种反应,想想都觉得无比戏剧化。而耿彦波自己也并没有辜负这种戏剧化的可能性,他用大手笔的拆和建塑造着自己鲜明的个性。
    
    耿彦波的处事方式——至少在影像中表现出来的那部分——混杂着知识分子式的、典型中国官员的、民间智慧的各种形态。他说他的压力都是自己驱动的,不来自上面也不来自下面。这没有问题。是他自己选择了一个可能激起民愤也可能收获人心的从事方式,这可能为他留下千秋万代名,也可能令他毁于一旦。但问题在于,他的选择其实就夹杂在上和下之间,下面有真正穷困的老百姓,也有借拆迁机会想多占便宜的市侩,有一些公民,有一些市民,有一些刁民,而在他之上,又有一只无形的手和无处不在的眼睛,随时可以改变和调度他的命运。他自己在面对市民的听证会上经常念叨着,“你们是主人,我是客人。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他一直在向自己强化,自己被动的命运,他只不过想在被动之中寻求一点点有限的主动。但即便一次次做过心理建设,他突然被调任,他自己也仍然很惊讶。他的一纸调令让人们看到了一丝中国官场有趣的况味,矛盾统一了秘而不宣和心照不宣的双重意思。
    
    他自以为自己可以在一座城市中挥斥方遒,但实际上,在另外的人的布置之下,他本人就像那些古老城墙的一块砖,至于为什么被决定砌在哪个地方,没有必要做出过于明晰的解释。这也很中国。
    
    这部纪录片难得的地方不仅仅在于突破了一个在中国不可想象的题材,更重要的是,他让市长看起来像一个真实的人,在各种漩涡当中周旋,有坚持也有无力。在会议室里他是行政长官,他可以做报告也可以对下属发脾气;在拆迁户面前,他得一边解决问题一边懂得边界,就像他对下属所说的,同情是一回事,政策是一回事;在妻子和儿子那里,他就是个工作繁忙,每天不着家的中年男人,老婆会冲到会议室质问他还回不回家,儿子会担心地给他打电话。他也只能苦笑着敷衍。在中国的政治生态中,长官通常是希望隐藏一部分私人面貌的。这个连表情都匮乏的群体,不愿对外公布自己的肉身和内心的复杂纹理,但这一次,《大同》中的耿彦波带着一身烟火气下凡了。
    
    很多行政体系中的工作都不具备外显性特征,而唯独拆与建,不但大张旗鼓,而且牵连着众多敏感的利益。有的人从经济角度看待这件事,认为大拆大建是拉动地方经济最捷径的方式;有人从文化角度去看,就认为这种方式是恢复一座古城尊严的必经之路,有人则从更加灰暗的地带揣度这种行为。很多人,都只能从感受上去对一个市长做出判断,有些人感谢他,有些人谩骂他,有些人拉起横幅挽留他,这些人当中真的了解他的人可能微乎其微,人们不过都是把自己的内心投射在他身上罢了。其实,至于大拆大建是否必要,或者功过是非,现在根本无从谈及,不仅仅因为我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反观当下,更重要的是,大拆大建本身都还没来得及真正完成,一切就都搁置了。
   
    真正有趣的是,这纪录片背后那些你不知道该如何言说的部分。你说耿彦波在体制内到底是怎样的角色?他不顺从吗,但他做的每件事几乎都是按照规矩去做的,能做到一市之长,他肯定懂得各种力道与章法,但他真的顺从吗?他又对着镜头用超然和批判性的视角审视自己身处的这个系统。这又绝不是一个标准形态官员该有的样子。所以,你也不知道他所做出的一切举动到底是步步为营的扎实,还是走一步算一步的试探,他到底是笃定还是慌张,到底是成熟还是幼稚。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让这个人显得真实、复杂、毛茸茸,这是一部优秀纪录片最合适的人选。也是探究我们当下社会生态的最合适角度。
    
    在耿彦波看来,对大同的拆建是必须的,他心里有一个理想当中的大同的面貌,这得到了一些人的首肯,也自然被一些人不屑。这个文化大同的梦境之中,有他知识分子气的执拗,就像他一直念叨着的巴黎和意大利,他说那些地方你不会问GDP,都是雕塑和美术,而除了知识分子气之外,也有着很多无奈的东西,你难说这种做法有没有个人的野心,按照个人意志去改造一座城池,这本身足以挑动一个男人的多巴胺。
    
    但他的命数以及大同的命数最终应和了某种戏剧化的东西,他被突然挪开,大同也突然变成了一座被改变了一半的城,城和人的命运都被悬空,这显得有一种搅拌着黑色幽默和超现实主义的尴尬和荒诞。而这份尴尬与荒诞正是当下我们的脸上经常会闪现的表情。



《中国市长》是怎么获得拍摄许可的....?

  转型下的山西省大同市发展前景黯淡,城建落后,污染严重,经济转型面临瓶颈,大同市长耿彦波急切的想改变这一切。然而流水的将军,铁打的兵,耿市长任期降尽,为了能在任期内完成自己“文化大同”城市转型的规划,耿彦波马不停蹄的奔波在城市拆迁与建设的第一线:与拆迁户沟通,监督工程建设,向下属部门施压。他为他治下的城市彻夜失眠,他在离任那天泪流满面,他为大同这座城市殚精竭力。然而集权式的权利运作,个人意志与城市命运,市民们对于青天大老爷的期许,似乎也在以矛盾的姿态诉说着不同的话语。

  影片在中国目前的文化环境里是非常独特的存在,它由国人创作,目前却只能在国外播映,它极具记录价值,但是因为其本身的敏感性,在国内却无人敢认领。目前此纪录片由BBC发行播映,虽然是国内的纪录片,但是由于影片中有不少山西大同方言的对白,所以看起来略感吃力,很多段落只能对着英文字幕看了。

  最早认识周浩导演源于其十年前的纪录片作品《高三》,由于该片选择拍摄的高中是安叔的母校,自然便让安叔产生了对这个导演的长期关注,在《高三》之后,周浩导演一直在从事纪录片制作,有《龙哥》(关于一位社会底层吸毒者的纪录片)、《书记》(固原县委书记的跟拍记录片)等著名纪录片作品问世,导演周浩原是出身于南方系的一位记者,后转型纪录片创作,他的纪录片重点关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社会问题,从下往上,周浩聚焦过底层人物的生活境况,最近几年也拍出了《书记》、《中国市长》这样聚焦于政府官员的纪录片,由于角度拿捏的精准,这两部关于政府官员的纪录片在目前中国中下层的市县政治体系下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两部纪录片涉及了地区招商引资、拆迁建设、政绩工程、城市转型等等中国时下热门社会问题,这些政治环境下引发的社会问题大多数人已见怪不怪,但是我们却很少有机会能从一个地方决策者的细部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而周浩的《中国市长》便给了我们一个特殊的角度去了解目前中国的经济境况和市县政治生态。

  从《书记》到《中国市长》,周浩在领导队伍中取材已经愈发如鱼得水,在这样一个碎片化的记录之下塑造出影片的层次感,作为纪录片难能可贵。此外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制作出如此敏感的纪录片也确实需要胆识,《中国市长》捕捉的是大同市长耿彦波(现任太原市市长)在进行大同城市改造中的大量影像片段,影像中有不少市长卸下身份的人性姿态,展现了一位中国官员的侧影。本片聚焦的并不是事件,而是市长耿彦波这个人,并从人的角度展现了中国市县政治的很多细节,在经济环境、政治生态、社会阶层等多方面,通过人性的细部描来构建这部写实的现实画作。 

   总而言之影片中的大同是目前复杂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而《中国市长》则是对时下中国社会的一次有野心有想法的记录,关于市长耿彦波在这个时代横截面中扮演的角色,最终也只能由历史来评价了,在这样一个细节丰富的时代横截面里,有太多需要去反思和揣摩的地方。


第五十二届金马奖落幕,媒体对影帝影后的报道不断却有共识般的屏蔽了最佳纪录片的获奖作品《大同》本来我也应该屏蔽的但是很不巧我是地地道道的大同人,这部纪录片的链接刷满了我的朋友圈于是在一个失眠的晚上手贱了一把。

  一小时二十三分钟的纪录片没有尿点怀着审视自家孩子的矛盾情感看完。说实话惭愧不已,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故乡需要异乡人来告诉你你的家乡你的市长怎么怎么样,而你自己向别人介绍时还仅仅停留在我们大同有煤,有云冈石窟,还有刀削面的自豪感里。我生长在大同,家所在的小区靠近马路。那条马路本地人都叫死人路,原因就是这是一条只有往返两道的路并且还没有自行车道,由于靠近郊区拉煤的斯太尔,红岩大卡车经常走这里弄得路况十分不好。自行车和汽车抢道,汽车和卡车争路事故自然多发。在老耿之前每一任市长上任有一把火必然烧到这里,扩道,铺路,种树种草焕然一新。然后过上两个月树死了草枯了马路裂了恢复原样,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那时候信息不发达,人们看到这条路政府又开始修了就知道又换市长了。后来老耿来了我们家那栋楼被红油漆写上了大大的“拆”字笔法刚劲有力,一气呵成可见其决心。正好我上高中远离市区,一家人高高兴兴的签了字,拿了补助搬到我高中附近去住。在学校时老耿余威时常波及到这里,什么耿市长上任的时候就说了一句:“我一条腿折了,我另一条腿就是留给大同人民的。”什么有在大同势力非常硬的人威胁老耿:“你要拆我的楼,我杀你全家!”结果老耿拆楼的时候开车把他拉到现场说:“你杀吧。”更有甚者说老耿视察工地直接把一家商场负责人叫下来说:“你们家楼挡路了,给我往后闪十米!”听得我们一愣一愣的。毕竟身处郊区,市区的拆迁风暴刮不到这里,市区人民的水深火热也感受不到。最多也就是星期天返校的时候听他们讲市区被拆的七零八落,马路被挖的自行车都过不去,来一趟学校比去一次北京还难。顿时觉得老妈无比明智,人间地狱的大同自己却找了一个桃花源得以免于叨扰。

  高二快结束时全市举行结业考试,地点在市区。第二天,同学老爸接他去考点,我就厚颜无耻的蹭了一发顺风车,车上同学和我显摆这是耿市长的专车,我说不是吧!四成新的低配吉普,车外边划痕多的可怕。车里边又脏又简陋,座套都看不出底色了。他老爸说:“耿市长上任以后,其他当官的都骑自行车上班了。这也是他腿脚不利索才配的。”下了车他老爸从后备箱里取出几瓶矿泉水给我们:“拿上吧!耿市长的矿泉水,车上也就有矿泉水。”去考场的路上同学和我说我爸可忙呢,每天晚上最早十点回家,早上五点多就走了。我当时奥了一声。

  高三的时候我们家的安置房建好了,老妈高高兴兴的去选房,领钥匙,装修。我在郊区简陋的月租房里煎熬了两年以后,怀着忐忑激动地心情坐上了回家的公交。当公交驶进那条原来的死人路时,我怀疑是不是坐错车了,八道的马路中间是隔离带种满了生机勃勃的树木,并且设立了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一切都井井有条。我吧唧吧唧嘴:“恩,不错!”

  高考异常失败,在家躺了两个月就去太原上了全山西省最好的......三本。上了半年寒假回家和朋友逛一逛城墙,转一转新修的庙宇。过年前三天的时候突然传来耿市长要调任太原的事情,第二天街上就出现了好多人拉着长长的红布,人们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到市政府去留市长。我没有去觉得去了也没用。

  就在看完这个纪录片,我才想起来了。想起小时候我去上学过马路时母亲担心的眼神,想起住进新房时从心头荡漾起的幸福感。想起在大同城楼上和朋友享受着微风俯瞰城市,想起某个早上看见耿市长扶着城墙向前疾走,拖着一条伤腿。想起每次回家都会看见那个自从他走了以后再没有修好的城墙一角。在纪录片里,我看到了因为拆迁无家可归的人们。有人怀疑耿市长的大拆大建能不能解决嘴基本的民生需求。我想说的是,市长走后。路还是原来的路,城还是原来的城。人们如今所享受的便利,所旅游的景点还是老耿留下的。他对大同的功过外人无需道也,每一个大同人自己知道。

  今天向朋友推荐了这部纪录片,朋友说被和谐了,不能看了。我觉得有必要吗?你们对自己的官员就这么没有自信?和谐就和谐吧,我只是好怀念那个高瘦的身影和那条留给大同人民的腿。


或许我这五星给的不只是这部电影,而是耿市长本人。

作为一个太原人,许多年来在城市建设这件事上,我是感到可耻的。截止到2012年,全国的省会城市中只有两个还没有高架。一座城市是太原,另一座是拉萨。我们经历过无数次不疼不痒的道路改造。一条路,铺电缆挖一次,埋了。铺水管挖一次,埋了。铺供暖挖开,再埋了。哪天排水不通畅,再挖开。。。虽然是生活在一个省会城市但出门和别人说“我家是山西的省会。”别人能想到山西耳熟能详的,只有大同。一座千年古城,邀请外地朋友来,都没有全国闻名的景点。晋祠勉强能撑起台面,但也是托耿拆拆几年前修晋祠宾馆的福。所以,耿拆拆来了,太原人民无不欢欣鼓舞。

我们能感受到的不同,是整个城市的氛围。这座已经有些麻木的城市忽然在一夜间焕发了生机。因为领导班子的执行力空前,改造进程推进之快令人难以想象。就如电影里所看到的耿拆拆,现场办公,就地解决问题。有人说这样亲力亲为的人做不了好领导,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生活在中国,我们真的缺乏会讲话会指挥会开会的领导么?我们多得是。但也正因为说空话的人多了,干实事的人少了,政府的执行力和效率才如此低下。耿拆拆是一个凭一己之力带领整个团队向前冲的领导。好比一个运动健将硬拉着几个肥胖中年人参加团体长跑比赛一样。他很累,很辛苦,但他做到了。

有人不赞同他在大同修建古城墙保护文化的做法。认为新的城墙修起来与保存下来的旧城墙无法相提并论。还对耿用罗马举例嗤之以鼻。我举双手赞同新的城墙无法与旧的城墙相比。可愚昧的我们怎么能跟罗马人相比。人家几千年前的断壁残垣保存至今。而我们呢?哪一次改朝换代不是推翻前人再立新标?古建筑没有保存下来没办法怪我们的祖先,至少用新建的仿古建筑来保留一点文化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再说了,再新的东西总有一天也会旧的啊。

生在这个时代,耿彦波已经最大程度的实现了他的鸿鹄之志。也许他不会被载入史册,但太原人民不会忘了他。


 这一回,周浩又拿了金马奖。上一回是棉花,这一次是大同市长耿彦波,现任太原市。

  周浩早年是一名摄影记者,曾就任贵州日报、新华社分社、南方日报,在以后的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他用他敏锐的双眼和敏感的嗅觉,记录下了一幕又一幕真实的画面。从2001年开始纪录片创作拍摄,纵观他纪录片的创作历程,“底层影像”和“单人雕刻”可算是撑起他影像世界的两大支柱方式。 “高三”(2005)和“棉花”(2013),更有针对性的关注固定人群,记录一个群体的准确的真实生活和生存状况。“龙哥”(2008)和“书记”(2009)则以个人为中心跟踪拍摄,通过展现个人的生活来勾勒出一个社会和时代的真实风貌。周浩可以说是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人物,上到拍市长书记,下到拍毒贩棉花工人。周浩用自己的摄影机完成了中国大地上从高层到底层的深度猎奇,其纪录片作品堪称“21世纪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这次的“大同”,客观性和真实性,是纪录片们所追求共同的特质。而曾在新华社、南方日报担任过记者的周浩也将这一切玩的游刃有余。可能全片最带有感情色彩的就是那条狗了。——丧家之犬,这条狗既可以代表这些老城区的人民,它游荡在沸腾的愤怒的人群之间、吼叫在拆迁整个过程之中、静坐在废弃瓦砾之上静看城市更替。耸立的新房由于阴雨的缘故远远的飘起,既昭示着平民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艰辛,也像海市蜃楼般的预示着某种虚幻。也可以说它就像耿彦波一样,整日奔走在工程前线,看似匆忙可对整个大同建设的行程来说并不快,也预示了耿彦波最后在大同的结局。除此之外,周浩始终站在事件发生之外,从不刻意去说明什么问题,也不试图把问题归结于某种极端政 治概念。他用强而有力的事实来把这一切摆在人们面前,并不去做判断。


  “大同”以跟踪大同市市长耿彦波为主要拍摄对象,向人们展示了神秘的市长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整部片子的视角基本在两类人之间切换,一个是市长本人,另一个则是基层的民众。双方的矛盾焦点基本围绕在“拆房”,“补偿”这样的安置住房问题上面,这个是贯穿整部片子的主线,另外有一些副线包括“文化产业发展”,“市长家庭”等等。耿彦波市长对这座以煤矿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大力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业和改善环境污染,这项成本极高的计划,也导致50万市民的拆迁搬动,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地方住的。

   主线方面,周浩选取了几个典型问题的拆迁户,有哭天喊地激烈反抗的民众、有获得利益感谢市长的群众、也有拿起法律武器维权无果的妈妈。周浩选取了对拆迁不同态度以及做法的人物进行记录,在这些镜头里我们可以看到有几组重复出现的人物,可以代表大同人民对耿彦波改革方案作出说明:
1.理发的大妈:所代表的是众多老城区群众的态度,不反抗,默默接受这个城市的改变。影评刚开头,外面的世界正在匆匆忙忙的拆迁,而面对拆迁她似乎已经早已接受了这个事实,她在不忙不乱的在为老主顾刮胡子,嘴里还讲述着她的理发职业生涯。影片中间,大妈再次出现,默默地像平常关门那样,锁好了门,擦了桌子离开。
2、违法自建妇女YING:所代表的是中国大部分工人阶级的群众,没有知识,没有法律意识。YING一共出现了五次。上有老下有小的她,必须给自己的家庭找一个安置之处。可是她的房子没有手续,属于违法自建房,自然不能正常安置。从刚开始与主任的斥言纠缠、强理叫嚣、拒绝搬迁(我没钱,我买不起房,所以我要盖房)。→拆房已成既定的事实,无力回天之术,执法人员在门外,她只能做最后的抗争。(我就在房子里,让他来拆。)最后有关于YING的镜头:空镜头,YING的家已成了一堆破砖破瓦,即使顽强抗争也抵不过历史车轮的滚滚来袭。是的,这个城市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了。
3、小产权房的持有者:所代表的是大同知识分子对于拆迁的态度与做法。这位妈妈一共出现了五次。她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和财产,可在中国这样一个法律意识淡薄的人情社会,实现真正法治未免还为时过早。当她与市长据理力争的时候,市长也没有从法律层面回答她的问题。毕竟在城市建设面前,个人的问题对市长来说显得太小太小。
4、跪求市长的老奶奶:外地户口。先要了一套房,得到之后立马想要第二套。看上去是弱势群体的老实人,此时此刻却成了要挟政府贪婪无比的人。

  从这些人的亲口述说中可以发现,他们都得到了一定的补偿,也有不同的选项,但是都是对于“补偿”的不满意,认为自己应得得更多,才拒绝搬迁。从片子中看,政策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穷凶恶极,反倒是拍出了一些人的贪婪。当然也有不完美之处。例如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利益的妈妈,若其陈述的国务院条例是确凿的话,市政府确实没有完完全全按照法律程序来执行。说明这点不足并不是想去丑化什么,而是去敦促社会认识到这样的问题,从而谋求改进。

  副线方面记录的主要是大同在文化产业发展。本片主要关注的焦点问题是“投入是否能得到与其匹配的回报”。文化产业发展了,旧城墙拆了,修了新古城,环境变好了。对于一个城市的人民来说是好事,但是如此大费周折,负债累累真的值得吗?就像片中知识分子妈妈所说的,大同建了几座古城墙就是文化名城了吗?这个问题,导演也没有随意评论,一切喧嚣自然留给各位看官慢慢评判。

  接下来说市长,说政治。“大同”展现的是中国的一种特有的政治状态。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不由市民决定,而是由市长个人决定。文物拆除不由文物专家指导,而是市长个人意愿。片中,耿彦波去某个现场看石刻石碑的残片,连连叫好。可谁又能知道哪些残片是耿强拆了真文物之后留下来残片装门面用的呢;城市下水道工程,不由水利专家正常规划设计施工,而是由市长一个电话随便指挥呢。在这种政治状态下,一场不用担心输赢的选举,一把不用自己举起的雨伞.....市长这个官职说大很大,手里掌握着大同市五十万居民的生死去留,掌握了大同市的发展方向。市长这个官职说小也很小,他需要面对的是施工队偷工减料,太细的下水管道、不作为的下级干部,投资借款的企业家,是整个大同城市建设的整个复杂的人际网,以及一只可以呼风唤雨任意妄为可又看不见的大手。

  从这个角度上说,大同市长和市民无不经历着某种形式的“强拆”,至于这种“大拆大建”引发的阵痛,到底是城市发展加速度太快导致的超重,还是官员不作为遗留下来的矛盾,抑或是权力触及民众核心利益时引发的激烈反抗,周浩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答案。或许,答案就藏在耿彦波每日的工作中,藏在耿彦波前往太原出任市长的眼泪里,藏在每一个据理力争的百姓的诉状上。


  “大同”得了金马奖不是浪得虚名的。不仅是因为本片的立意突出,其剪辑、镜头语言、制作技巧也应该获得赞许和关注。举例说明镜头语言方面,片中有多个空镜头,这些镜头是有寓意的。前景破砖瓦砾,后景新建的楼房建筑,新事物的产生是旧事物所牺牲的代价而换来的。可旧事物再强大再顽固,也抵不了历史滚滚车轮袭来,最终旧事物还是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就像那条狗,最后它也无能为力,只能静坐在瓦砾之上静看城市变迁了。举例说明其剪辑方面,影片中间偏后,大同暴雨,城市积水尺深,人过没膝,车过熄火。而另一边几个檐下躲雨的老人拿着谱子唱着“红星照我去战斗”,此处剪辑颇具讽刺性意味,影像和声音的交织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趣味,同时能又展示出大同人的精神状态也带出了接下来要发生的事。一个简单的转场发挥出了三种截而不同又互相关联的作用,真是妙不可言。

   影片中文名“大同”,暗示着影片故事结束在大同,可英文名“中国市长”则相反。耿彦波到了太原还在发光发热,耿彦波开始了他的新计划。城建继续开挂、25万人口搬迁、晋阳古城修建,太原也像大同一样,大不同了。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这种电影就算二次元来看也觉得二吧?《最佳伙伴 》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胡鹤译  /  李慧娴 主演 :  朱主爱  /  Aloysius Pang  /  权怡凤  /  葛米星  /  程旭辉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新加坡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6-05-26(新加坡)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Young & Fabulous IMDb链接:   tt5617274 根本国产片谐音片名基本是烂片的定律,这部新加坡的华语片也属于该定律范畴。 想不到新加坡会拍出一部很中二的二次元文化电影,我以为除了日本,大概就只有大陆的傻蠢编剧导演会拍这些尴尬电影。COSPLAY这个在电影里真很有点幼稚。《闪光少女》还能接受点。剧情主线接受不能,笑点?原谅我GET不到。比看国产青春片还要坐立不安。 男主像胡夏。女主很漂亮,原来是马来西亚新一代女神朱主爱,来中国发展吧,一定大红大紫。 都什么年代了,还用父母门第阶层来营造爱情的障碍。不时听来一段英文怪怪的,毕竟我们的语境不一样。 一部描写三个青少年朋友景天,紫甯和郝仁的成长故事,叙述他们如何通过重重挑战和难关,披荆斩棘追逐梦想。过程中,他们认识了自己,体会到友谊的真谛,了解到如何处理与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鼓起勇气,捍卫自己一直坚持的信念。通过角色扮演这个长辈看来非常无聊的活动,三个朋友互相辅助学习,在彼此的帮助下,克服了各自的障碍。     郝仁教景天如何善用口才与供应商讨价还价来节省服装制作的成本,鼓励他勇敢表达。紫宁则把自拍绝招传授给景天,提拔他的自信心。间接的,景天克服了自己口吃的障碍,变得更有自信。紫甯和郝仁也在景天的影响下,在生活和学业上,更尽责和努力。     现今社会竞争尤其激烈,年轻的一代将如何在这个重视现实胜过创意思维的大环境下逆流而上,一路怀抱着梦想与希望寻找勇气和自信,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美妙的女性向粉紅電影《娼年》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三浦大辅 编剧 :  三浦大辅  /  石田衣良 主演 :  松坂桃李  /  真飞圣  /  富手麻妙  /  猪塚健太  /  樱井由纪  /  更多... 类型:   爱情  /  情色 官方网站:   shonen-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8-04-06(日本) 片长:   119分钟 又名:  Call Boy IMDb链接:   tt7529650 原文在medium: https://medium.com/%E7%94%B0%E4%B8%AD%E5%B0%8F%E5%B1%8B/%E5%A8%BC%E5%B9%B4-2018-%E7%BE%8E%E5%A6%99%E7%9A%84%E5%A5%B3%E6%80%A7%E5%90%91%E7%B2%89%E7%B4%85%E9%9B%BB%E5%BD%B1-6cad25ffbc97 《娼年》 其實是一場 「安全的」 性冒險、性成長的故事,這份安全感顯得原著普通,但這樣的安全感在電影,卻是與觀眾建立一種極少數的類型電影-- 女性向軟調色情(softcore pornography) --默契的開始。 女性向色情作品並不是沒有需求,這是個長遠的抑制和誤解的同謀,而近期,網站平台中的女性向推廣計劃在歐美或日本雖不乏關注,但在商業電影之中卻難得有這樣的作品,何況是這麼「好看」的作品,在電影攝製上帶有過去 粉紅電影(ピンク映画) 的榮光--尤其最終「高潮」戲十分諧趣美妙,成功地著墨出這部性成長電影的點睛之筆,靈肉結合,由性見心,敞亮的「讓我看你的性愛」就是「讓我看你的心」。啟用的演員也是頗受女性青睞的一線男星 松坂桃李 ,非常適合成為觀眾各自、私自愉悅的盤中肉(guilty pleasure)。 故事關於 桃李 飾演的男大學生成為娼夫後的見識和體悟。 石田衣良 這個作者擅長的就是把危險的因子、邊緣的樣貌收攏入他結構安穩的小宇宙,晶...

《颐和园》怎样理解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的结局?

《颐和园》 (英文: Summer Palace )是一部2006年中国大陆电影,由 娄烨 执导, 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和 张献民 主演。影片讲述了两名青年男女跨越十几年的的感情纠纷,其中穿插着 六四事件 等社会背景。本片也是中国大陆首部男女主角正面全裸出镜的电影 [2] ,而早期电影如《 小武 》(1998) [3] 、《 蓝宇 》(2001) [4] 、《 绿帽子 》(2003) [5] 、《 星星相吸惜 》(2004) [6] 等有男性正面全裸的镜头。 本片于2004年9月开机,2005年5月关机,拍摄时长九个月。取景地点包括 北京 、 重庆 、 武汉 、 柏林 、 北戴河 、 图们 。《颐和园》于2006年5月18日在 戛纳电影节 首映。电影中的政治色彩与大量的性爱场景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 [7] ,因未经中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而擅自参加 戛纳电影节 ,本片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导演与制片人受到了处罚。 1987年,中朝边境 图们 。邮递员晓军去邮局拿信件,之后来到余红父亲开的杂货铺。余红打开信件,发现自己被北京的“北清大学”录取。余红在一个篮球场与晓军见面,晓军与几个打篮球的人发生争执,被打得鼻青脸肿。晚上在草丛中,余红与晓军发生了性行为。 余红乘火车来到了北清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一天,余红结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李缇,聊天中她告诉余红她男朋友若古在柏林留学。李缇和余红与回国后的若古见面,并与在同一大学的周伟结识。余红逐渐与周伟走近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两人在 颐和园 昆明湖 泛舟,在夕阳下相依。 余红去周伟宿舍,发现他正与一个女生一起吃饭,余红见状离开。周伟去台球厅找余红,余想挣脱周伟的怀抱,但最后顺从。在一次欢愉后,余红要周伟去结扎,并称那样就不疼了。周询问缘由,余说是心理学老师告诉她的,并且她和他上过床。北清大学的学生开始去天安门,余红几人也一同跟随。李缇与周伟在宿舍进行性行为时,被学校人员发现。余红见到了周伟的一名舍友,他告诉她教务处已经知道了周李的事情,让她不要再去见周伟。 余红遇到了来北京探望她的晓军,两人和衣而卧,半夜晓军悄然离去。余红发现晓军不见,急忙到操场寻找。在操场示威过程中枪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四散。余红的舍友冬冬找到周伟,告诉她余红不见了。周伟急忙带领冬冬寻找余红,但未果而返。冬冬再次找到周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