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黄渤
编剧: 黄渤 / 张冀 / 郭俊立 / 查慕春 / 崔斯韦 / 邢爱娜 / 黄湛中
主演: 黄渤 / 舒淇 / 王宝强 / 张艺兴 / 于和伟 / 更多...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8-08-10(中国大陆)
片长: 134分钟
又名: 大富翁 / 诳想曲 / The Island
IMDb链接: tt8755316
编剧: 黄渤 / 张冀 / 郭俊立 / 查慕春 / 崔斯韦 / 邢爱娜 / 黄湛中
主演: 黄渤 / 舒淇 / 王宝强 / 张艺兴 / 于和伟 / 更多...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8-08-10(中国大陆)
片长: 134分钟
又名: 大富翁 / 诳想曲 / The Island
IMDb链接: tt8755316
黄渤作为如今国内最火的演员,没有颜值但却饱含实力,演而优则导上演了《一出好戏》。
处女作电影,对于导演来说很重要,定性了导演对电影的气质,比如诺兰的《跟踪》,昆汀的《落水狗》,李安的《推手》等等。
导演往后对自己执导的电影类型可以选择,但是导演对电影的感觉是无形中形成的,黄渤或许受到了宁浩、管虎的影响,他执导的《一出好戏》呈现了很多有趣的细节,这也体现了黄渤对一剧之本的看重。
黄渤打造《一出好戏》用了6年时间,时间的淬炼让影片沉淀了不少,刚看预告片的时候觉得电影要烂,这是大聪看到为数不多如此不用心的预告片。
《一出好戏》在前面开场就定调荒诞,所以没必要去深究,为何他们开着一艘弱不禁风的黄鸭车去深海,更不必理会舒淇干嘛长翅膀。
影片也可以叫做《一出寓言》,确切的归类是伊索寓言范畴,影片的人物群像,鱼,蜥蜴,北极熊,天气,这些都在侧面服务于影片所要阐述深刻的哲理,那就是人在推倒重来的境遇下,做出了人类历史演化的众生相。
影片一开始的巨浪,如同《圣经旧约.创世纪》的大洪水,黄鸭车就是他们和人类文明世界的桥梁,巨浪一拍,桥梁就此断裂。
人们被淹没之后,沉入海底看到各种动物,也暗示着在那一刻起,他们回归动物性,去除人的属性。
他们到了荒岛后,影片不断出现蜥蜴的画面,蜥蜴象征着冷血、伪装。
“冷血和伪装”贯穿着整部电影,影片中大家为了生存,必须学会冷血,重新建立新关系,比如影片前半段导游王和张总的冷血治理方式。
想要在新建立的关系结构中巩固自己的地位,还得学会伪装,比如影片后半段黄渤和张艺兴对船的解释。
影片做了一个很好的设定,很多人会拿去和《大逃杀》,《欢迎来到冬莫村》,《饥饿游戏》作类比,这些影片都是把部分人框定在一个特定的世界,让其重新建立新的人类价值体系。
不过大聪看到更多的是美剧《迷失》的影子,比如黄渤中奖以后马上厄运降临,就像是《迷失》中胖子发现自己中彩票然后连连倒霉。
比如《迷失》一开始碰到北极熊,《一出好戏》在海里也碰到了北极熊。
比如《迷失》中时不时会出现低沉的声音,《一出好戏》则是游轮的鸣笛。
虽然两部作品侧重点不一样,也不能完全做对比,但《一出好戏》确实在很多地方让大聪感受到了《迷失》,这样的联想对比让人觉得《一出好戏》更有趣。
类似于《一出好戏》这样的大命题类型电影,国内操作其实并不多,黄渤算是填补了一个空白,而且还是处女作,实在不可多得。
《一出好戏》一开始的基调就很高级,影片并不是把一群人放到孤岛上,然后“勇闯夺命岛”,也不是“荒野逃生”,而是让人看到讽刺和影射。
影片用了几个大段落演变了大家的结构关系网,这个关系网的结构效仿了人类发展史,也算是玩得聪明。
王宝强称王时,他们住在山洞,荒蛮时代,人没有尊严可说,能活着就是万幸,王宝强做过动物饲养员,也暗示着他把这群现代人当动物看管。
王宝强没有野心,他要的就是大家像动物一样顺从他,所以他的看管工具是棍子。
到了张总的资本时代,人们回归人的属性,除了吃和活着,还讲究人类活动,包括住宿条件,交易合作等等。所以张总看管人们的工具是扑克牌,扑克牌作为岛上交易货币流通。
张总游戏规则的建立,就像是人类资本建立的缩影和镜子,大船倒立的设计,暗示着张总的规则看起来有模有样,但实则暗藏隐患,本末倒置。
之后王宝强和张总团伙发生械斗,代表着荒蛮和资本的对冲,这按人类发展史来看一点也不奇怪,一战二战的爆发,就是人类发展失衡的结果。
黄渤这个时候也看准了他们打架的时机,用《权力的游戏》小指头的台说:“混乱不是深渊,混乱是阶梯”。
于是黄渤开始建立信仰体系,在岛上大家的信仰就是“希望”,“希望”能让所有人围绕着他。
影片中黄渤在一盏大灯前慷慨激昂的演说,就是把自己象征为希望之主。
这放在宗教里,黄渤就是摩西,摩西是《出埃及记》中上帝派去解救以色列人的先知。
影片中黄渤在濒临绝望之时,天上为黄渤掉下一次鱼,就像《出埃及记》上帝给摩西的指示,让他作为信仰之主,解救岛上的人们。
当然,黄渤毕竟不是真的摩西,黄渤建立起自己乌托邦世界之后,终于能在自己构建的世界里呼风唤雨。
但这个围海造世的体系终究是脆弱的,一艘旅游观光船让黄渤重新认识到,自己只是在岛上上演“一出好戏”,戏很好,但终究会演完,现实世界里的他依然只是小人物。
当黄渤看到大船时,心中出现了天使与恶魔,要么解救大家离开小岛,要么继续在自编自导的戏里醉生梦死。
这个时候现实中的恶魔艺兴推波助澜,让黄渤选择了后者,但他的心灵却备受煎熬。
然后舒淇天使出现对他表白,让黄渤彻底醒悟自己的”一出好戏“终归有落幕的一天,12天来一次的大船,才是黄渤当初答应大家的希望,他自己只是希望的推手,而不是希望本身。
好了,《一出好戏》表扬了这么多,缺点也该说道说道。
很多人说黄渤命题做得太大,作为处女作很难去把握。
其实电影命题大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影片要注入多少个命题,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一出好戏》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一会要挖掘人性,一会要隐喻人类发展史,还要塑造主角的爱情线,这么多要说的东西交杂在一起,需要非常大的导控能力,一般多命题的作品,做成剧集是很好的选择,如果《一出好戏》能出剧集,那可能会更惊艳。
最多人吐槽的就是黄渤的爱情线,黄渤和舒淇表演很自然,在互相表达爱意或者尴尬时都不觉得油腻,但放在整条故事线上看,这条爱情线多余得可以去掉。
甚至,影片结尾的着重点居然还落在了爱情,瞬间让《一出好戏》减分不少,之前的大命题也有种灰飞烟灭的感觉。
还有那个观光景区彩蛋,为了彩蛋而彩蛋,可以说毫无营养了。
再来就是影片的音乐+快速剪辑的画面太多了,导致本来影片时间就有限,还得要消耗影片时长放一些过场画面,实在让人觉得可惜。
不过,这些都是挑刺,都是可以在原谅的范畴内,黄渤是真的有在尽力,影片中都能看到他的努力,这比同期上映的《爱情公寓》好太多。
很多人说我们这一届观众不行,《爱情公寓》上映第一天就开始霸屏,并连创记录。但大聪想说观众依然是没有问题的。
如今《一出好戏》和《爱情公寓》上映第二天了,《一出好戏》排片率第一,《爱情公寓》则出现了滑铁卢,所以在此大聪敢预言,《一出好戏》票房绝对可以超过同期上映的电影。
这一届观众和国产电影,大聪依然看好,《一出好戏》毕竟是黄渤的第一部作品,不光及格甚至已经做到很优质,实属不易,再接再厉吧渤哥!
《一出好戏》尽管是黄渤的处女作,但充分证明了黄渤的用心之处,他没有拍那些流水线生产的电影,取而代之的是选择了华语片非常罕见的题材,华语影史上几乎没有和《一出好戏》剧情相似的电影。
当然,如果放眼整个世界,还是有许多电影、小说和《一出好戏》有相似之处。
比较容易联想到的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于1954年出版的小说《蝇王》。
故事发生于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核战争中,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岛上,起先尚能和睦相处,后来由于恶的本性的膨胀起来,便互相残杀,发生悲剧性的结果。——百度百科
除此之外,还有俄罗斯电影《新地群岛》(又名《逃出冰魔岛》),这部电影比较冷门,豆瓣上只有1200人评价。
电影讲述的是俄罗斯政府将一群囚犯流放到“冰魔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群囚犯竟然分成了不同的派系,并且建造了新的规则。
由于食物有限,他们每天都会在广场集合,然后在首领发令之后回到房间,动作最慢的人就会被大家吃掉。
这样的生活维持了一段时间后,男主角想办法改变了这一局面。
当然,这里只是做一个类比,不存在谁抄谁的问题,类似的电影还有很多,比如《大逃杀》《饥饿游戏》等等。
寻找这些作品的相似点,你会发现它们都会分成好几个阶段,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比如《一出好戏》,首先是第一个阶段,人们渴了就喝淡水,饿了就吃鱼,人们只有淡水和鱼,没有任何资产,而且食物和水源都来自于大自然,几乎没有生产力。
这个阶段对应的是人类历史上的原始社会、石器时代,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人们生产力极其低下,无力同自然界进行斗争,为谋取生活资料必须共同劳动。
原始社会是没有剥削、没有阶级的,产品归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实行平均分配。
但渐渐的,小王成了首领,他命令他人工作,自己却坐享其成,这就有了剥削和阶级,从而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
因此,原始社会结束,人们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张总发现的轮船上应有尽有,人们逐渐开始解决温饱问题,甚至张总还把扑克牌当做货币。
这对应的是人类历史上的封建社会,社会有了阶级、贫富分化,人类社会进入国家文明时代。
张总代表的是资本家,他掌握了整个轮船,他拥有了制定规则的权力。而此时小王的派别成为了无产阶级,他们什么都没有只能向张总借,而且是借一还二。
贫富差距的出现,使得小王派决定打倒张总派。
再到后来,马进取代了张总,成为了岛上的首富。
甚至,电影还探讨了“通货膨胀”,扑克牌更值钱还是鱼更值钱的问题引人深思,而原本的两幅扑克牌变成了四副扑克牌也让人联想到发行货币。
此时,电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对应人类历史上的资本主义社会,众多资本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上。
说到这里,我又联想到了刘慈欣的小说《赡养人类》。
小说中,“第一地球”是1个富人和20亿个穷人组成的世界,99%的世界财产掌握在一个富人手里。
而20亿穷人住在一个全封闭的微型生态循环系统中,只能呼吸家庭生态循环系统提供的污浊的空气,喝经千万次循环过滤的水,吃以他们的排泄物为原料合成再生的难以下咽的食物……而外面的空气、土壤通通都是要付费的。
《一出好戏》也是类似的局面,马进、小兴囤积岛上一切不能再生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手机。
为了看一眼自己的亲人,人们心甘情愿把更多的资产给马进、小兴。
为了看一眼自己的女儿,张总甚至不惜把名下的房产过户给小兴。(当然,此时张总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还存在)
马进、小兴就相当于《赡养人类》中的那个富人,他们拥有这个岛上99%的资产,堪称是皇帝一般的存在。
而第四个阶段,就是现代社会。一旦进入现代社会,马进、小兴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他们仍然是欠了债的上班族,是社会的最底层,而张总仍然是拥有6亿资产的富豪。
换言之,从第三个阶段进入第四个阶段,马进、小兴的地位会发生180度的转变,相当于从皇帝变成乞丐。
事实上,《一出好戏》的复杂程度还远远不止如此。
小兴的计划是,和马进两人偷偷回家,抛下岛上其它人,坐拥几十层楼的大厦,享尽荣华富贵。
可变故又随之产生,姗姗竟然向马进告白了。
因此,马进此时有两个选择:一是和小兴回家做富翁,将姗姗和其它人抛弃在岛上;二是留在岛上当老大,顺便抱得美人归。(假设马进、小兴回到家就可以顺利继承张总的房产,而且其它人都无法发现真的有轮船)
电影演到这里,其实就有了三种结局,除了上述两种结局外,还有一个就是《一出好戏》本身的结局了:马进帮助大家回到了人类世界。
这种处理有利也有弊,弊端在于不够大胆,显得有点刻意为之,为了善良而善良。倘若是马进和小兴留下来当老大,或者只有他们两人回家而抛下他人,可能会使得电影更加震撼。(至于马进和小兴回家后如何解释他人的下落、如何解释张总为什么把房产过户给他们……这些都很好处理,对编剧来说不算难事)
但黄渤最后选择了以所有人回家为结局,这样的好处在于,电影实现了第三阶段到第四阶段的转变,一群人从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现代社会。
从第一个阶段到第四个阶段,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现代社会,正好是人类文明进化的过程。
表面上《一出好戏》只是一群人流落荒岛再到安全生还的故事,其实是一部人类的文明进化史,马进等人体验了一番从现代人瞬间退化为原始人,再逐渐重新进化为现代人的经历。
黄渤当导演了,什么概念?
现在舞台上活跃的明星演员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毁誉参半,有人捧就有人骂,这是常态。
但唯独黄渤是个例外,他是有口皆碑的“好人”,这可不是发好人卡的意思,是真的人好。
做人做事态度谦逊,有演技有实力;永远能控场,永远不会说错话,高情商三个字仿佛永远都是用来形容他的。
黄渤做演员成绩有目共睹:参演的电影票房累计超过70亿。
70亿影帝的头衔全国独一份,演而优则导,黄渤自己当导演拍了《一出好戏》。
《一出好戏》
如果你想看到一个类似于《泰囧》的喜剧电影,那我劝你别去看,因为《一出好戏》完全不是一部用来开心一笑的电影。
它包藏了黄渤出道18年来所有的野心,它是一部社会寓言。
电影用一个公司的“团建”开场,这个公司很普通,普通的就像你我所处在的日常环境的复刻一样:
一个看似好说话实则精于算计的老板、一个善于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二把手、一些面目模糊没有鲜明性格的同事。
黄渤就用这么一个看似寻常的人员组织构建了一个小型的微缩社会。
这场“团建”活动一出海就遇上了灾难,所有人被困在了荒岛上。
一开始所有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要先活下去,要先吃饱肚子。
于是这个来团建的公司在荒岛上成为了一群原始人,他们找淡水,找野果子,自己搭建生存工具。
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原始社会。
但善于野外生存,会搭建生存工具的人很快成为了这个小团体的第一代领导人,也就是王宝强饰演的司机小王。
原本处在团队阶级最下端的小王,在拥有了权利之后迅速膨胀:
他把听自己话的人、能干活的人划分为一组,把体力不怎么好的老弱妇孺划分为一组,再把不听自己话的人划分为另一组。
他把本来就不多的食物资源集中在一起,由他来分配,犒劳前两组人,用武力镇压最后一组人。
这对应的就是人类在发展中,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原始社会渐渐解体。
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都扮演着奴隶的角色,被少部分统治者用打骂的方式强制劳动,荒岛上的生态系统过渡到了奴隶社会。
紧接着反抗者就出现了,做惯了老板的张总意外发现了一条大船,里面的物资极为丰富,张总借此迅速完成了第一波的资本累积。
然后开始对抗小王,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封建社会。
他用扑克牌作为货币符号在岛上流通,将已有的物资与不断的捕猎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具有封闭性、独立性,以满足自身需要的小世界。
这些幸存者在岛上的时间越长就对外面的世界越绝望,传闻说外面的世界已经毁灭了,那么这里现在就是所有人的“乌托邦”。
在这里迅速累计资本的张总已经演化为了一个资本家,开始靠身边依附他的人的武力对其他人进行雇佣,说是雇佣,其实就是剥削。用其他的劳动力来供养自己,这一时期岛上处在一个“资本主义”时期。
而黄渤所饰演的马进和张艺兴所饰演的小兴,则是游离于这些体系之外的人,他们经历过岛上社会各个时期的变革,也清楚的知道这些人全都靠不住。
所以通过“革命”推翻了之前的生态系统,建立了一个新的形态:
所有人按劳分配、各取所需。
黄渤用出事之后的荒岛作为载体为我们构建一个架空社会的演变史,这作为导演处女作来说野心相当大,他从头到尾都是在讽刺,讽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信奉者,讽刺墙头草一般的民众。
但黄渤的新片“成也黄渤,败也黄渤”,正因为他是黄渤,所以很多东西都需要顾及。
首先是剧情,几乎所有人都沦为了黄渤想要表达主题的一个符号而已,这种处理手段是典型的话剧式的。
但作为电影来说就欠缺了一些丰满性,人物从哪儿来,要去哪儿都没有交代清楚。
我说这话的意思是他的每个人物都单薄,在前期展现的时候没有细节交代,好的人物塑造不是说要在影片中把他的前世今生都讲出来,而是观众可以通过细节拼凑在脑中勾画出他的经历和成长。
电影中缺失的这部分全被黄渤用段子来填补了,比如和舒淇臆想式的嬉闹,比如所有人配合着“跳起来”插曲的舞蹈。
为什么要加这些?
因为黄渤需要对资本负责,需要对“黄渤”这个名号负责,他必须要在电影中加入足量的商业元素才能使它成为卖座的商业片。
“跳起来”一路从春晚演到各大综艺节目,观众想看这样的黄渤,他怎么能不加?即使这部分剧情对电影来说是拖累。
黄渤是《极限挑战》里面的好大哥,自己当导演一定要带着弟弟张艺兴,纵然张艺兴的演技不怎么撑得住这个角色。
讲真,张艺兴黑化的那部分戏本应该是整个电影最精彩的时刻,但看着他努力嘶吼,就算青筋暴起都演不出角色应有的情绪时,我居然笑出来了。
黄渤是公认的“魅力大过颜值”,所以他在电影里不仅要跟林志玲谈恋爱,还要跟舒淇谈恋爱,得坐实了“抱得美人归”人设。
舒淇在《一出好戏》里面几乎沦为了花瓶,角色逻辑极弱,整个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
黄渤是“国民偶像”,所以拍出来的电影必须得是合家欢型的,必须得弱化荒岛求生的残酷性。
大家流落荒岛,仅以野果子充饥,居然没人消瘦,没人虚弱,所有人都容光焕发、精神奕奕。
资源斗争到了最残酷的时刻也没有发生任何流血事件,人性最本能的求生欲都淡化了,尽量显得彬彬有礼,有条不紊。
王宝强意外发现了船,张艺兴极其害怕这个发现会颠覆自己的统治权,他在背后凝望着想要去报信的王宝强,面露狠色。
结果不是顺手就把他推下悬崖、一了百了,而只是费事设局说他疯了而已。
作为导演的黄渤在电影里,弱化了一切不符合自己作为国民偶像黄渤身份的元素,使得这么一部充满批判和隐喻的电影还是沦为了符号,归根结底还是一场隔靴搔痒罢了。
枷锁太多,怎么上演一出好戏?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