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迪恩·德布洛斯
编剧: 迪恩·德布洛斯 / 葛蕾熙达·柯维尔
主演: 杰伊·巴鲁切尔 / 亚美莉卡·费雷拉 / F·默里·亚伯拉罕 / 凯特·布兰切特 / 杰拉德·巴特勒 / 更多...
类型: 动画 / 奇幻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9-03-01(中国大陆) / 2019-01-03(澳大利亚) / 2019-02-22(美国)
片长: 104分钟
又名: 驯龙记3(港) / 驯龙高手3:隐秘的世界 / 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3
IMDb链接: tt2386490原载于“豆瓣阅读”官方微信号,https://mp.weixin.qq.com/s/mqGhz_AYpnZfITSn5fayVw 欢迎关注~~~~撒花~~~~~~~
《驯龙高手》的整个系列,由两条线组成。
其一是Hiccup的王子成长记。Hiccup王子身型瘦弱,与其他五大三粗的维京族人毫无共性;处于多愁善感的青春期,和父亲相互不理解,无论如何都无法按照父亲的意愿成为一个勇猛战士,因而得不到父亲的赏识;他还是个Geek,相信科学,经常搞发明创造、研究动物习性,善于批判性地分析研究历史文献而非迷信历史传说,可是他的族人还很原始、顽固,想当然把龙当作十恶不赦之物,动辄就要赶尽杀绝。
所以,提前具备了科学发展观的hiccup需要说服父亲、践行自己的价值理念,带领族人前进到下一个时代——但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壮硕的维京人
无论是hiccup和父亲的关系还是维京族人和自然,这两组关系都需要完成进化;两条线合并到一起,便完成了《驯龙高手》三部曲的进化之跃。
第一次进化是在《驯龙高手》第一部
大受好评的《驯龙高手》第一部,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将两条线合并起来。这部电影位列豆瓣电影top 250,我看过很多遍。即使十几年后的今天,当我为了写这篇稿子而重看这部,看到hiccup在荒郊野岭第一次遇到没牙,第一次心惊胆战地向没牙伸出友谊之手,第一次坐在没牙的背上飞上云霄、突破了人类所能企及的界限,而没牙挣扎着到斗龙场里拯救hiccup,一条不能起飞的龙和一个不能战斗的人,两个废柴因为有了对方而完整——翻滚的云层、飒爽的清风与John Powell卓越的配乐,我还是会泪流满面、放声大哭。
没牙第一次向hiccup笑
懂科学的hiccup有能力驯服没牙等等龙、让他们为自己所用,进而带领族人从狩猎时代进入农耕时代——就像山西人和埃及人驯化出了猫,hiccup也将龙变成了生产工具。他之所以能与父亲和族人达成谅解,不是因为大家突然变得眼界开阔,而是因为hiccup的方法确实有用。
所以驯龙高手第一部的开头,强调说我们博克岛,唯一的不好就是有龙这种“pests“——意即害虫;但是到了结尾却说,我们博克岛,好在有龙这种“pets”——宠物,从pests到pets,一字之差,巧妙呼应,天壤之别。这时我们才能重看片名:how to train your dragon,如何驯化你的龙,龙是“your”的私人物品,龙不能驯人。
第一次进化结果:hiccup从废物成了英雄,没牙从野兽成了宠物
第二次进化当然就是在《驯龙高手》第二部
解决了龙害这个大难题后,hiccup自然成为了族人的英雄。有趣的是,这部影片给出的解决方案并不符合好莱坞动画大片的套路——龙设定中是低人一等的——特指低“人”一等,正面角色也杀龙,而反派即使死亡,也并非因为他们针对龙,而是因为他们针对博克岛的人。好莱坞喜爱的叙事,是像《飞屋环游记》那样,动物和人完全平等,动物的智慧和人没有差别,戴上项圈就能说人话。《飞屋环游记》中要塑造反派老探险家,他为什么是反派呢?核心逻辑是老探险家杀动物。为了让一个杀动物的人显得更坏一些,编剧把大量恶往他身上加,让他老奸巨猾、精神失常,最后还要他以死谢罪。为了合理化这个以死谢罪,编剧还不惜以人物塑造支离破碎为代价,安排老探险家杀人。
把动物视作人类附属品的人是极坏的。

hiccup在第二部时的茫然

hiccup,维京王
人控制阿尔法的手段,和我们现在马戏团训象也没什么区别。
Hiccup能操控进化版的没牙,没牙能操控其他所有的龙,所以hiccup再一次赢得了胜利,在父亲死后成为了一个有领导能力的王。
第二部,从人与自然之争,变成了武士之争、部落之争,龙的工具属性得到了空前的强化。无论前两部《驯龙高手》的台词中如何强调人和龙是好兄弟、好伙伴,龙的生存方式依旧是依附乃至臣服于人——两个种族一高一低,在编剧看来这没有什么丢人(或者说丢龙)。
进化结果:hiccup成了维京王,没牙成了维京宠物的王
正在国内院线热映的《驯龙高手3》,是系列的第三次进化
但是“驯化”价值观显然不能放到《驯龙高手》的收尾篇——它很现实,却缺乏幻想的美感,与好莱坞喜爱的表达也并不合拍。如果龙的原型是猫科动物,它的驯化,就像把喜马拉雅岩石缝隙中的雪豹、加拿大冰原上的猞猁与位于南美洲尽头南极洲起点的美洲狮,统统变成了撒娇卖萌的猫塞入咖啡馆,登上ins成为网红,再也不见了蓬勃的力量感、无与伦比的冲刺技术、重新定义敏捷与灵活的身体构造,和自由自在的美妙灵魂。如果龙的原型是狗,那么,科学家发现,狗并不是更加友善的狼。人类的驯化磨灭了这批“狼”的狼之本能——狗非常适应与人的配合,但狗和狗之间的配合却非常糟糕。但狼,可是配合捕猎的好手。
猫猫狗狗很可爱,可他们不够美。这决定了龙和人必须分离,人要靠着自己的力量、而非奴役其他种族,去继续生存之旅;人也要勇于离开自己的家园,航行、航行、航行,去探索更大的世界。

没牙和他的女朋友
《驯龙高手3》中,没牙在他好容易才遇到的、绝不会给人类当坐骑的骄傲女朋友面前,就像《猩球崛起》中的凯撒,灰头土脸地接受指责:“你怎么能让这些小人骑在你身上?”然后意识到,纵然对人类世界有再多不舍,他毕竟还是龙王,他像hiccup一样,也有着带领自己族群的义务。
没牙没了hiccup就不能飞翔,hiccup没了没牙就觉得自己变回了那个不受父亲赏识、不被族人信任的废物,但他们都长大了,都必须要勇敢地在没有对方的世界中坚强地成长,就像《驯龙高手3》的结尾那样,为人父的hiccup和为人父的没牙,偶遇在广阔的海面上,带着各自的孩子,相视一笑,就此别过。深思熟虑后的分别,纵使苦涩,也很美好。

没牙的孩子们

做了父亲的hiccup,和做了父亲的没牙,多年后的偶遇
进化结果:hiccup成了父亲,没牙也是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悲伤吗?一开始部分看没牙仔的沙雕追女朋友方法特别搞笑,中间开始就有点难受了。小嗝嗝为了没牙仔的爱情,给了没牙仔可以自己飞行的尾翼(我一直以为没牙仔和小嗝嗝会永远在一起的原因,没牙仔需要小嗝嗝才能飞),没牙仔就飞走了。中间和大结局两次都是小嗝嗝去找的没牙仔,没牙仔根本忘记了它曾经一起并肩战斗的伙伴,这让我非常伤心。第一部小嗝嗝失去了腿,第二季失去了父亲,第三季失去了伙伴。我情愿我没看过第三季,太悲伤了😭
短评里写不下,索性摊开来说几句。需要声明的是,第二部我忘得差不多了,也懒得重看一遍,这里谈的缺点主要还是由第三部想到的。
1.驯龙系列从一开始就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无牙仔的形象太特殊也太凸出,它与自己那些低龄化、卡通化的龙族同胞们之间的差异,丝毫不比它与人类的小,每当飞龙蔽日的场面出现,画面总是显得异常拥挤和凌乱,说白了,就是路人龙族普遍太丑我压根就不想看他们(其实人类角色也有类似问题,大部分配角人物都极其扁平)。第一部靠大量一对一的磨合戏有效回避了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在二三部中则愈演愈烈。
2.无牙仔这个形象的独创性在于,它上天拉风、下地卖萌,两不耽误。我们都看得出无牙仔的形象和习性明显借鉴了宠物猫和宠物狗,这对于低龄观众是一种拉拢,而大部分成年观众也乐见其成。问题是,第一部的故事主线在于无牙仔和小嗝嗝之间的互相磨合,无牙仔的萌点正是在一人一龙的试探和相处中被一点点摸索出来的,它的每一次卖萌,都代表着人龙之间的误会与隔阂被一点点剥落,所以第一部中无牙仔的卖萌是有节制的、充满惊喜且带有很强叙事意义的。但是到了二三部,由于故事的主线无法再复制这一层背景,而无牙仔的卖萌又是影片的刚需——你能想象蜘蛛侠不荡秋千、金刚狼不亮爪子吗?所以续作中无牙仔的卖萌基本失去了叙事意义,越发显得刻意和谄媚,完全可称之为“尬萌”。
3.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驯龙一拥有一个非常扎实饱满的故事结构。回想一下第一部有多少条故事线,父子线、同伴线、人龙磨合线、人龙矛盾线,小嗝嗝通过自己的行动冲破了父子间的隔阂、赢得了同伴的认可、赢得了无牙仔的信任、解救了族人、解放了龙族,最终消弭了人龙之间长久的敌对关系,在此过程中他完成了自我的成长和群体的救赎,小嗝嗝是拥有完整的人物弧光的。反观二三部,由于第一部的故事已然相当闭环,二三部只能强行开拓世界观、强行引入新人物(第三部没办法直接再加了一条新夜煞)和外部矛盾,只得抓着亲情、爱情两条岩缝死命攀爬。第三部虽然有领袖的自我怀疑和伙伴的最终告别这两层背景,但人物的内心轨迹仍然是一套平直暗淡的直线,人物也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了无牙仔(夫妇)的陪衬(人物怎样从人物变陪衬的范本,可以参考变形金刚系列)。
归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驯龙高手第一部的成功,也必然导致自己的剩余价值被一再压榨,这是成功的商业类型电影难以逃脱的一种宿命。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