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柏林影展观后#人生来就不是被理解的 《小美》

导演黄荣昇
编剧黄荣昇
主演陈以文 / 饶星星 / 刘冠廷 / 纳豆 / 巫建和 / 更多...
类型: 剧情 / 爱情 / 悬疑
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8-02-17(柏林电影节)
片长: 95分钟
又名: XiaoMei
IMDb链接: tt7996560


一个台湾边缘女生的日常,被导演通过九个人的角度叙事,一一为观众解开小美的故事和人性复杂。

小美的去向观众心中有数,但还是愿意跟随镜头慢慢展开。

按照顺序依次是,

房东
男友
哥哥
前男友
老板
母亲
侵犯者
法师
摄影师

前六个角色给观众交代的是一个药物依赖女孩走向堕落,失踪的事件。侵犯者的镜头让人更加同情女主角的遭遇,感叹人性丑恶,镜头都是点到为止。法师这段也算是升华,通过法师算是得知了小美的内心世界,小美就在我们身边,每个群体都会有一个小透明,他们渴望被关注,放法师开始解释'阿呗'的含义时,我也开始努力回忆我身边的那些喜欢吹嘘自己朋友很多的可怜人们,亦或其实每个人都有这一面。最后摄影师的故事很短也很少台词,开放性的结局。


论及华语悬疑,台湾电影绝对不容忽视。

2002年港台合拍的《双瞳》,曾被影迷奉为一座高山。

2017年,一部《目击者之追凶》又成为翘楚。


向来敢于直面黑暗的台湾电影,不断在华语类型片中制造着惊喜。

去年,台湾悬疑再度出击,来势却小巧而锋利——

《小美》

海报用透视构图放大了逼仄空间的不安感,一个模糊的女性剪影,一半暴露在视线里,一半隐藏在黑暗中。

这是影片的基调——

粗粝、冷峻、黑色。


新人导演黄荣昇的长片处女作,耗时三年多。

由金马奖最佳导演钟孟宏担任监制兼摄影,《大佛普拉斯》导演黄信尧献声旁白。

入围柏林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在台湾地区电影节的提名,掰着手指头都数不过来。

虽说《小美》最终只收获了台北电影节的最佳摄影奖,但各种提名,已经代表了业内对片子的肯定。

影片开始于一起失踪事件:

少女小美人间蒸发。


摄像机依次对准与她有交集或者有能力找到她的9个人,透过访谈追寻小美的踪迹。

这9个人的身份分别是:

吝啬的房东,同父异母的哥哥,远在台东的母亲,恋爱中的男友,同乡前男友,服装店的女老板,神神叨叨的灵媒,好色的经理,以及海边偶遇的摄影师。

随着访谈的深入,小美的人生愈加完整,但带出的疑点也越来越多。


不同角色口中的失踪案,像是一桩罗生门,细究之下总有蹊跷的地方。

比如:

房东为什么会武术?

女老板为什么懂嗑药?

前男友为何那么内疚?

得知女儿失踪的母亲为何淡定自若?

而官方放出的另一张海报,像一张棋盘——


围棋的起手讲究从边角下起,因为兀自立于中央的棋子难以驰援、难于守边,最易成为死子、废子。

图中缺失的小美,却像被拿掉的孤子,没人能阻止她,坠入自己的无间轮回。

影片以伪纪录片形式,拆解了故事,却始终保持着神秘感。

比如,哥哥在受访时,小美从暗处隐隐走出,再现了刚刚描述的情境。


比如,在男友的一段回忆当中,人物表演和台词从场景中无缝抽离,隔着镜头跟观众对话。


这种类似舞台剧的表现形式,打破了“记录”与“剧情”的界限,构建了虚拟与现实的暧昧交错。

导演黄荣昇表示,这部电影想剖析的,是被忽略的边缘人,呼吁大家关心身边的朋友,避免遗憾发生。

小美因嗑药而成为众人口中的“阿边”,没有什么朋友,却对人说自己有很多朋友。

每个角色都说自己对小美很好,却对她的下落不感兴趣。

小美与周围社会的关系是疏离的,9个人看似不少,但全部揉捏起来,却拼不出一个完整的形象。

影片融入了大量象征和隐喻。

多次出现的尿布、面具、黑洞,以及略带惊悚感的“Faustisdead”涂鸦,在影像之外扩充了更多寓意。

Faust意为浮士德,是歌德笔下为获得知识和权力,而向魔鬼出卖灵魂的人。


映射的正是作为瘾君子的小美。

女老板说:嗑药的人最常讲goodtrip、badtrip。

好旅程像光速列车一样可以忘记烦恼,每个人都想要,坏旅程则是把你拉下不见底的地狱。

嗑药一时爽,嗑完火葬场,可惜小美的毁灭,本可避免。

有一个细节杀姐印象很深,房东、前男友、经理等人在面对追问时,总会表现出愤怒、慌张与揶揄。

很显然他们的叙述中掺杂了某种隐瞒,甚至是消费。

看灵媒的这个表情,是不是似曾相识?


就在前不久,流浪大师登上热搜,围观者的表情都是如此。

从当年的大喜哥、犀利哥,到如今的流浪大师。

相当一部分人把他们当做小美一样的“阿边”,在留念合影、主动搭讪时,大多抱有一种消费的态度,只要有他们,流量就不必担心。

但没人会关心,这些人内心真正的诉求。


当“流浪大师们”的离奇遭遇,被大众看腻了之后,许多人立马一哄而散,寻找下一个热点。

容易热的东西通常凉的也快,这或许也是人世间最大的凉薄。

说到这里,杀姐想起张国荣临死前的那句话:

我一生未做坏事,为何这样?

电影《小美》想要发出的,正是这样的概叹。

对于小美、流浪大师这样的“阿边”:

不为了一己之私,而去随意僭越他们的生活,应该是这个社会最起码的善意。
01


港剧《玛嘉烈与大卫》有这样的台词:

一个人消失了,反而更加存在。

这句话适用恋爱关系里的男男女女,适用每一段恰如其分的友谊,适用渐入佳境的所有情感,唯独不适用浅尝辄止的关系。

每个人的生命里,充斥着太多的关系,遇见便利店男孩,在酒吧和陌生人喝到天光,在楼梯间撞见某个送外卖的男生...

好像没有人可以保证,这样的关系都可以发展为《黑暗之光》里李康宜和范植伟那样的爱情,或者演化为村上春树小说里的暧昧情人,疏离却偶尔会温暖你一下下。

因为大多数的关系都是沿着这样的轨迹:遇见,离开,忘记。

其实在更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够贴心,给的关怀不够,是我们的时间实在有限,每天烦心事就一堆了,只好把宝贵的人生留给真正重要的人,留给我们想要珍惜的关系。

毕竟我们谁也不是超人,没有那么大的志气去成为一个博爱的人。


02


导演黃荣昇的《小美》讲述的就是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相比导演在放映后说的“毒品”“尿布女孩”等等之类的主旨,我好像会更钟情于电影的另一层面,相比毒品这样的话题,我认为,“关系”才是电影的重点,也是它闪闪发光的地方。

电影的主角是小美,“堕落”是她生活的主题:嗑药嗑到小便失禁,感情工作通通很衰。

多数时候我们看到的小美,都是沉默不语的,同母异父的哥哥问她:

小美,你到底怎么了?

服装店的老板娘问她:

小美,你干嘛要换工作?

男朋友问她:i

你怎么了....

小美只是低着头,神情恍惚,可能就是没有为什么,情绪低落真的不需要有个明确的理由,这也是电影令人感到无力的地方。

电影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小美身边人的冷漠,反而是他们得不到回应的关心。当小美消失b了,认识她的九个人开始叙述和小美的关系以及单边印象,长久的,短暂的,模糊的,清晰的,混成一锅名叫“小美”的大杂烩。

害羞,拉k(嗑药),没有朋友,没有主见,孤独,糟糕的人生,这是九个人口中的小美,片面,主观,但够真实。

男朋友脑中存留的是两人去motel共度良宵的美好画面,房东记得的是小美转瞬即逝的身影,老板娘对小美的记忆充满了叹息,摄影师本着职业上的敏感属性,他深深被小美吸引,于是开启了感伤的追寻,而中学同学呢,他对小美的记忆是遥远的,交杂着灰色地带,还有哥哥妈妈,他们站在亲人的立场上,努力拼凑着对小美的记忆。

观影中,我曾不止一次想要换位思考,想象自己就是小美,不被这个世界理解,于是厌倦了一切,只能放任自己加速下坠。

九个人中,除了男朋友和亲人,其它都非她的朋友,在这个冷漠的世界,这几个人真的算得上够温暖了。试想一下,无论是老板还是房东,他们都没有送上问候的义务,我知道这样讲有点无情,但每个人的精力有限,悲伤的事情太多,普通人更是没办法面面俱到。


小美有不止一次的机会可以停止坠落,但从镜头我们看到的是,她单向地拒绝了所有帮助,或者说,她根本不相信任何人,药物能给的安全感大过周遭的一切人,甚至从头到尾都没有看到她求助的讯号,她只是消失了,简单粗暴,懒得再解释堕落的来龙去脉。


03


值得一提的是,《小美》中浓烈的悬疑味道。这样的悬疑来自于小美的新上司,很大程度上,这位看起来很nice的男士决定了小美的人生走向,包括失踪。

会觉得他人好,是因为他发现了小美的药物问题却没戳破,反倒是约她去日料店陪她谈人生。他用一个安全的方式保护了小美的尴尬和羞耻,作为一个男生,这样的姿势不但够优雅也温暖到爆,甚至一度让我看到小美人生路的转机。

但导演来了一个大转折。这位手握好人卡的上司却侵犯了小美(行车记录仪记录下来了)。虽然事后这位男士极力否定,但那种强烈的不适感已经在我胃里翻江倒海了。

山穷水尽,会让人想要逃离,这位扮演关心下属的好上司成了压垮小美所有信念的稻草。之后的风水师更是让小美的失踪添附了一层神秘和诡异,那种爆裂的,迷幻的,空虚的情感宣泄全部通过消失一次性击穿脆弱灵魂。

想到博尔赫斯说的:

人死了,就像消失在水中。

小美是生是死,都不重要了,因为生和死的差别,在她身上只有0.0001mm的距离。遇见每个人,她都无法深入每段关系,而这多半源于她的抗拒和厌倦。


04

所以说小美这个人物身上是带有很明显的缺陷,至于为何如此,电影并没有过多着墨。只是看到小美,就让人感到一阵难以愈合的悲伤。当中岛长雄(钟孟宏)镜头下的基隆港一出来,那种准确的预感再次袭来,就像第一次看到《青少年哪吒》里光怪陆离的台北市一样,那种悲伤是没有解决方案的。

《求婚事务所》里说:

人生来就不是被理解的。

如果生命的法则真如此,那我们就不需要那么多的羁绊。九个人说到小美,都不约而同抛出这句蛮伤人的话:

她没有朋友啦。

仿佛在说一个很悲惨的人。而小美对外宣称的版本则是:我和四个舍友住在一起。这个版本最终演化为风水师口中的幻觉。

我们需要朋友,是因为需要陪伴,需要被需要,需要被理解,而最后一点则是泛泛之交和真心朋友的最大区别。

但要遇见那个懂你了你的人,不单单是timing的问题,还有运气的成分。所以我开始慢慢理解小美的态度,不是不爱接收那些关怀,是哪怕稍微一点点的嘘寒问暖,都会瓦解她所有的信念,与其没有被理解的可能,倒不如什么努力都不要去做。

不再抱希望,也是避免伤害的方法啊。

所以朋友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不想深入每段关系的心情,真的太好理解了:单刀直入的感觉,喏,这个不是我的菜,你不会懂我的啦,我们不搭啦....很多时候,真的没必要再通过那么多段电光火石的关系去验证,没必要拐那么多的弯然后再钻进一个个死胡同。

映后听到导演的解构,我是有点失望的。因为导演的出发点基本是和整部电影错位的,在情感的处理上很多时候也是有违逻辑的,想要制造出人际关系的冷漠,反而令人感受到一种很诡异的关怀感,重点太错乱了啦。

但是还是要谢谢这部电影,让我对人际关系有了一种全新的思考,还有美到爆的镜头也阻挡了我不断袭来的困意。

PS.
电影还有一个小彩蛋,去年的热门台片《大佛普拉斯》的导演黄信尧担任了本片的旁白,黄sir的声音有一种很奇特的平静,和《小美》的暗流涌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他在片中的提问/追问充满了戏谑的味道,你会有想K他的冲动,因为有些问题就真的...无解嘛!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颐和园》怎样理解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的结局?

《颐和园》 (英文: Summer Palace )是一部2006年中国大陆电影,由 娄烨 执导, 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和 张献民 主演。影片讲述了两名青年男女跨越十几年的的感情纠纷,其中穿插着 六四事件 等社会背景。本片也是中国大陆首部男女主角正面全裸出镜的电影 [2] ,而早期电影如《 小武 》(1998) [3] 、《 蓝宇 》(2001) [4] 、《 绿帽子 》(2003) [5] 、《 星星相吸惜 》(2004) [6] 等有男性正面全裸的镜头。 本片于2004年9月开机,2005年5月关机,拍摄时长九个月。取景地点包括 北京 、 重庆 、 武汉 、 柏林 、 北戴河 、 图们 。《颐和园》于2006年5月18日在 戛纳电影节 首映。电影中的政治色彩与大量的性爱场景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 [7] ,因未经中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而擅自参加 戛纳电影节 ,本片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导演与制片人受到了处罚。 1987年,中朝边境 图们 。邮递员晓军去邮局拿信件,之后来到余红父亲开的杂货铺。余红打开信件,发现自己被北京的“北清大学”录取。余红在一个篮球场与晓军见面,晓军与几个打篮球的人发生争执,被打得鼻青脸肿。晚上在草丛中,余红与晓军发生了性行为。 余红乘火车来到了北清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一天,余红结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李缇,聊天中她告诉余红她男朋友若古在柏林留学。李缇和余红与回国后的若古见面,并与在同一大学的周伟结识。余红逐渐与周伟走近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两人在 颐和园 昆明湖 泛舟,在夕阳下相依。 余红去周伟宿舍,发现他正与一个女生一起吃饭,余红见状离开。周伟去台球厅找余红,余想挣脱周伟的怀抱,但最后顺从。在一次欢愉后,余红要周伟去结扎,并称那样就不疼了。周询问缘由,余说是心理学老师告诉她的,并且她和他上过床。北清大学的学生开始去天安门,余红几人也一同跟随。李缇与周伟在宿舍进行性行为时,被学校人员发现。余红见到了周伟的一名舍友,他告诉她教务处已经知道了周李的事情,让她不要再去见周伟。 余红遇到了来北京探望她的晓军,两人和衣而卧,半夜晓军悄然离去。余红发现晓军不见,急忙到操场寻找。在操场示威过程中枪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四散。余红的舍友冬冬找到周伟,告诉她余红不见了。周伟急忙带领冬冬寻找余红,但未果而返。冬冬再次找到周伟,告...

《3D 肉蒲团之极乐宝鉴》人生是一场大春宫

    更新描述或海报 查看原图 导演 : 孙立基 编剧 : 萧若元 / 萧定一 / 胡耀辉 主演 : 叶山豪 / 蓝心妍 / 松野井雅 / 周防雪子 / 雷凯欣 / 更多... 类型: 情色 官方网站: 3dsexzen.com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2011-04-14(中国香港) 片长: 129分钟            又是一部《肉蒲团》主题的情色电影。与众不同的是,《3D 肉蒲团之极乐宝鉴》的宣传语则是“全球首次3D情欲电影”。于是且不说这部电影是好是坏,它在电影史上的意义都是空前的。时代变了,这再也不是十几年前躲在小电影院偷偷摸摸看成人电影的年代了,人们终于堂而皇之地将情色电影搬上大荧幕,这是人性解放的时代。很多观众抱着猎奇的心理,不远千里地来一睹其风采,盛况空前。        《3D肉蒲团之极乐宝鉴》由中国3D及一元制作室有限公司出品,投资逾港币二千五百万, 萧若元、萧定一监制,孙立基导演,叶山豪、蓝燕、原纱央莉、周防雪子、雷凯欣、及何华超领衔主演,于4月14日香港上映,全球其他国家均有同时上映。该片阵容豪华,声势浩大,帅哥美女如云,共同演绎了一场荒诞奇淫的情色大戏。         《肉蒲团》的故事梗概很多人都比较熟,我就不多加赘述了。《3D肉蒲团》则是在原著《肉蒲团》的基础上加以改编而成,并没有换汤不换药的照搬原著。3D版一出场就是宁王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观音雕塑,峨眉山上高僧布袋和尚和未央生怒斥宁王时,竟被路过的宁王听到,为后面埋下了伏笔。未央生陪好友林公子去铁家提亲,未央生和铁员外的女儿铁玉香一见钟情,林公子大怒,于是投靠宁王。未央生和铁玉香日日缠绵,然而床技不佳,无法达到极乐。追求极乐的未央...

《少女潘金莲》:武松,你就使劲往下插吧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李翰祥 编剧 : 何永霖 主演 : 单立文 / 黄美贞 / 金仁淑 类型: 爱情 / 情色 / 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1994-06-24(中国香港) 片长: 98分钟 又名: The Amorous Lotus Pan / The Amorous Pain IMDb链接: tt0111154 当影片最后一个场景,武松举起刀,正在为杀不杀潘金莲做最后的心理斗争的时候,豪放的潘金莲大喊“武松,你就使劲往下插吧!”,随后武松一刀结果了小潘的性命,但他确是十分的舍不得,表情痛苦的几近扭曲,他既忘不了他大哥武松的血海深仇,更忘不了和潘金莲那销魂的一夜。 李翰祥貌似对《金瓶梅》情有独钟,描写这部小说内容的风月片不止一部,早期的有《潘金莲》,中期的有《金瓶双艳》,到了晚期更是连续拍摄了《金瓶风月》和《少女潘金莲》,而这部《少女潘金莲》也基本上是他的息影之作了。本片在故事情节上借用了《金瓶梅》的相关人物和内容,但李大师并没有刻意去编写,甚至可以说没有情节,基本可以忽略。但在李翰祥的拿手好戏——床戏上,可谓是水准相当之高,从布景,到灯光,到配乐,再到演员的表演,都拿捏得十分到位,给人以相当强的艺术感觉,尤其是配乐,古筝、琵琶以及其他中国民乐乐器快慢节奏的变化,轻缓与欢快之间的变幻,配合着戏份的进行,可谓是天衣无缝。即使单独将影片配乐拿出来,也绝对让你觉得悦耳动听。 片中潘金莲和多个男人都有床戏,但最为精彩的当属和武松那场。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雨夜,小潘用药迷倒武都头,趁其熟睡之际,潜入武松房间迷奸之。屋中暖黄色背景光,时而还夹杂着闪电的紫白色亮光,将小潘的身体展示的十分美丽。整段戏份几乎都隔着一层薄纱拍摄,若隐若现的感觉更具唯美效果,再加上刚才所说的精彩配乐,可谓是风月片中的床戏典范。 影片最终的结局还是以武松杀死王婆及小潘这个惯常路线结束,也许让武松和小潘一同生活下去也许更能让人遐想,但这样做可能还是太无法让人接受,打虎英雄怎么能拜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