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东倾(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232158/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有一个片段,李雪莲找秦玉河理论,讲道理的话秦玉河理亏,所以他使了绝招,那就是泼脏水,说李雪莲是“潘金莲”。李雪莲被搞臭了,说什么也便不重要了。
这招在古代便有,在皇帝跟前说坏话,讲的多是这个人行为不端庄。在文革时被常常用到,好多人中了招,稀里糊涂被打倒。
如今网络上也是这般,一部电影出来,多数人叫好,倘若有一人批评,不管他写的怎么样,先给戴个帽子,名曰:“喷子”“黑粉”“收了钱”,泼点脏水把人搞臭了再说。如果是多数人叫骂,倘若有一人叫好,也不管他写的怎么样,先给带个帽子,名曰:“水军”“收了钱”。
总之大多数人怎么说,你就得怎么说,否则你一定收了钱。这是流氓行为。
《我在故宫修文物》,我给打8分,网上评论一面倒,全是叫好的,豆瓣评分目前在7.8。
偶尔有几篇批评的文章,下面是影评人波米在“电影耳旁风”中对电影的评价,不是特别高,甚至有贬义。初听,不是很舒服,毕竟是自己认为还不错的电影,消除偏见,再听,发现确实有理,所以将录音编辑成了文字,理性的读者不妨看一下。
首先我们要区分三个概念,文物,修文物的人,一部拍摄修文物人的电影,这是三个独立的概念。
尊重文物保护及其背后重大的文化价值,和我一定要对这部纪录片给予好评,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明确分清后,我们再来谈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在类型上是定位不清的,导演可能自己都没有分清他这个纪录片是分类式还是策略式。
以人为主体没有错,但是这部电影素材量太少。好的纪录片是需要用大量的时间积累素材的,这里面这几组人,哪怕只讲一组,把他讲清楚,每一个关键的时间点,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对应的时间素材去支撑,你只有跟了他很长时间,拍摄了这么多同时间同期的素材,素材本身自然会呈现人物的真实状态。
拍摄对象CCTV一样对着镜头讲一遍,这是专访,是媒体工作者做的事情,不是能上大银幕的东西。
要体现中国的修复技术比西方厉害,狭隘民族主义这我们先不管,你最起码该有清晰的逻辑交代自己的观点。找两个人说西方的修复观点论和中国的不一样,那是因为西方人修复技术不行或者说西方的修复方法太保守。这些观点不是不能体现,但是在体现的时候能不能找不同的类比呢?去拍一下大英博物馆是怎么修复文物的,那也行。没有对比光靠嘴炮,这是一个严谨的记录片该做的事情吗?
说到底,上面的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它的素材严重不够。我们想想,这个三集的记录片从B站爆火到大银幕,之间速度有多块?不管是导演自己那篇文章里所说为了情怀,还是企图趁机捞一笔,赶鸭子上架对吗?
在剪辑编排这三部纪录片时还出现了非常低级的错误,比如说讲故宫人去厦门参加钟表展那一段,先衔接的是首都机场飞机起飞镜头,那等于是这个镜头暗示拍摄对象要离开,结果下一步衔接的是故宫内部的一组空镜头,然后再往下便接到了厦门的会场内部,这整个的剪辑顺序就是错的。
《我在故宫修文物》传递的貌似是匠人精神和文化传承,但是它快速登上大银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B站的爆款,将三集纪录片重剪,补拍几个镜头,放到院线。这整个操作方法操作周期都是综艺电影的流程。而这种快餐式的IP式的操作,本身不就是对你所谓的匠人精神的亵渎吗?借文化之名消费盘剥热点,这本身不就是对文化价值的最大蔑视吗?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偶数er(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235200/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包括一些拍摄自然的纪录片,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引自搜狗百科
今天
我以为我看的是,xx直播回放
1
剧情混乱,人物主体分散,堆砌各种访谈
观影者2人:我——看了剧版的前3集,朋友——只看了预告
两个人交流感受 我们两个都觉得,拍的非常分散,事件交代不清
2
打着匠人情怀
我们看见了各种修补的细节,还有一些情景,然后就开始卖鸡汤,但是我朋友说她有些细节看不懂,很跳跃,我又只好跟她解释
并且,作为纪录片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这个部门一会那个部门一会,确实电影版很多剪辑就是来自剧版,让我觉得很失望
我们都觉得修补的细节让我们知道了他们的辛苦,但是也剪辑的太渣了吧?剧版是镜头是追拍不同组里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一边修缮一边拍摄 但是有很多承接的细节 使得人物有血有肉 更生活化
其实并不是很想听鸡汤!
我更想知道修缮的难度,和文化传承的意义!
我想知道他们的匠人精神的来源!
见证了院子里大家的感情和日常
在院里长大的王师傅,在不同组里互相帮忙的屈峰,种花草养鸟逗猫
这是又看了一部营销电影 浪费热情 并没有体会到更深的匠人精神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