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金泰均
编剧: 郭暻泽 / 金泰均
主演: 金允石 / 朱智勋 / 许真 / 陈善圭
类型: 剧情 / 惊悚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语言: 韩语
上映日期: 2018-10-03(韩国)
片长: 110分钟
又名: 黑数杀人 / Dark Figure of Crime
IMDb链接: tt8119680
编剧: 郭暻泽 / 金泰均
主演: 金允石 / 朱智勋 / 许真 / 陈善圭
类型: 剧情 / 惊悚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语言: 韩语
上映日期: 2018-10-03(韩国)
片长: 110分钟
又名: 黑数杀人 / Dark Figure of Crime
IMDb链接: tt8119680
由金允石和朱智勋主演的悬疑破案电影,《暗数杀人》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电影故事。据说本片在韩国上映时,受到了众多被害人家属们的反对、抗议、抵制、怒骂、悲悯等。当时就很想一睹此片的“真容”,可惜啊,又是一部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韩国商业犯罪电影。我花了整整七个晚上刚刚才全数看完了本片,感觉就是平铺直叙版本的《杀人回忆》而已。
《暗数杀人》的犯罪份子又是一个典型的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人间异类。从小和姐姐在父亲的暴力相向下长大。初三的他为了反抗父亲永无休止的对姐弟两人的暴力行为,怒杀父亲。同样暗自希望禽兽不如的父亲尽快消失在人世间的姐姐做了一次包庇犯罪份子的知情不报者,当然这也在情理之中,谁都不希望自己有个混账透顶的父亲。但95年8月份的包庇隐藏行为却直接导致了弟弟频发反社会性人格分裂下的暂时得知的7起暗处杀人行为。甚至有些杀人事件直到今天才知道真相,早已过了公诉的期限,有些案件还在追查中。
像电影中姜泰伍这样的时间跨越长度难以想象的连环凶杀案的真凶,为什么屡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呢?个人认为原因如下:
1、他是一个高智商型的冷血杀人犯,平时在他脸上的微笑痞性刚好掩盖了他的真实内心世界,不太容易轻易被人发现他的真面目。读书成绩优秀、在监狱中不断的学习刑法和心理学的知识,侦察和反侦察能力极强,所以碰到一般的刑警都能安全过关。
2、多起案件发生后,由于被害者家属们的一些主客观原因,比如:姐姐巴不得父亲死于非命;夜店女子的奶奶是社会底下层人士;39岁前女友有一个智力有残障,甚至一直憎恨着自己的母亲和男人私奔逃跑了的儿子;中年男子是个诸事不顺的老废青等,所以嘛,被害者家属们的能力、财力、精力实在有限,只能一味的听信警察的“忽悠”,其余方面则是一筹莫展。或者他们从内心深处来说其实不愿意承认失踪的家人有可能被害的真实情况,情愿头埋在沙漠里做一只只不愿意面对现实的“鸵鸟”。
3、韩国警察蜀黎们的办事不利啊。本来一直以为我们的重型犯罪行为的破案率低于其他地区和国家,没想到看完此片后才发现,原来天下乌鸦一般黑啊,警察叔叔们的办案能力、效率、准确性、实效性全都有待加强、提高、协调、完善啊。电影中给一个最不像警察的刑警破了案,完全是编剧和导演再次的自嘲、自讽、自黑、自愚到极致啊。很欣赏韩国导演和编剧们的实事求是的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态度和原则。我们永远都不会有这样一部自我反省题材的电影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之中,至少我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了,不是我悲观消极,而是我们有个专属衙门在管制这些真实到可怕的东西啊。
4、“钱”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有诱惑力的东西。有钱能使暗鬼推磨,导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果。虽然电影中金允石饰演的金民亨刑警貌似财大气粗的利用多次保障金的方式直接也好间接也罢的套出了姜泰伍所犯下的多宗杀人事件。可是电影中的姜泰伍的狂妄自大、鄙视警察、刚愎自用、贪得无厌,反而把他彻底的陷入了早就应该有的万劫不复的下场中。所以此处编剧和导演告诉我们,“钱”就是一把双刃剑,能成万事皆“铜”~钱的功劳也,在“钱”的迷惑下,贼精的罪犯也会有犯浑的一天啊。金允石饰演的刑警即使最后被贬到派出所工作,一样没有放弃对正义和人性的坚持。“钱”只是金刑警用来迷惑姜泰伍的手段而已,影片的最后,另外一个和他搭档查此案的刑警问他,“还查不查?” 他说,“一定继续查下去”,并且还在拿着小册子寻找其中一名被害者那名风尘女子的埋尸地。刚开始的金刑警也许只想借助姜泰伍去“建功立业”,后来随着案件的深入性,我看到了一位中老年刑警身上再次为正义冒出那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和激情,为了还受害人和被害者家属们的一个公道,而不停的继续坚持前进查案的勇气、决心、行动。退一万步,姜泰伍那样的反社会性人格分裂的“癫狗”、变态,即使没被发现有其他案件在身,15年的刑期到了,出狱后的他一定会先挥霍金刑警给他的钱财,赌博呗。如果金刑警不再同意给他钱,他一定会用最凶残的方法干掉金刑警和他周边的人。所以嘛,金刑警先下手为强的“钱的铺路”实际上是上上之策啊。
5、视人命如草芥的姜泰伍是一种典型的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中的犯罪型人格障碍,其基本特征是““良心被狗吃了”,干了杀人偿命的最恶劣事件一点儿也不觉得难过,被害者中有曾经对自己好过的两位前女友,无心烫坏他衣服的可怜人,一些为了生存不惜出卖肉体的风尘女子等。对亲近的被害人的极强占有欲和爆脾气或者对社会边缘人士们痛苦的漠不关心甚至无限调侃,且总是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具体表现为杀人后的精神振奋,好像吸毒一样的上了瘾。
6、对于姜泰伍来说的万恶之源的源头在于童年和青年时代惨遭单亲父亲一直以来的家暴事件。好也打,不好更打,甚至把儿女当成发泄坏情绪和脾气的出气筒,不打出心里阴影来才怪。又是童年时代的心理扭曲变形造成的现如今一再重复着惨案的发生。长大后犯罪行为的原发性、冲动性、愤怒性、攻击性、破坏性、残忍性、隐藏性个人甚至觉得他遗传了暴力父亲身上的极坏基因。
有“扑克脸”小生之称的朱智勋,最近蛮红的,一般韩国商业电影中都有他的身影存在。在此片中的演技比以往任何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作品中的演绎会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和前辈金允石对戏时,我没有看到他眼神中的迷离和不自信,反而觉得电影前半部分他所饰演的姜泰伍的痞性和骗性比较符合姜泰伍的前期人设;电影中段他的嚣张、得意、忘形,大喊“法律”,刚好体现出他鄙视警方和韩国司法制度中存在的缺陷、漏洞、钻法律空子;结尾处发现不是所有警察都是他想象中的笨蛋和废材,那种惊讶、失策、怀疑、疼痛的感觉骗不了观众们雪亮的眼睛的。所以嘛,演技这种东西是可以多多锻炼和实践的。虽然在讨论区也好,短评区也罢,依然有很多豆友们对他的演技提出深深的质疑,但个人觉得朱智勋在此片中的演绎让我们知晓了他已经尽了全力去做好这个“杀人犯”的角色,不要太苛责了,至少人家的演技是在进步中。
本来只想给3🌟,一个即简单又没多少波澜壮阔的东西的犯罪破案电影,实在没有多少吸引人眼球的地方,bug点其实也不少,釜山方言听得我一脸迷茫。但是今年的韩影普遍都不咋地,下坡路走的厉害,既然编剧和导演有勇气把这样一个真实的犯罪案例搬上大银幕,而且朱智勋的演绎已经不死板、不教条、不俗套、不束缚了,那么我还是多给1🌟吧,给予此片4🌟好评。
Btw,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父母的拒绝型养育方式、父亲低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低、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因此,预防反社会人格障碍首先要从孩子的父母和将成为父母的人们做起,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倡导正确的养育方式,对孩子多施加正性的情感,多沟通引导,使子女在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从而尽量减少人格障碍及犯罪的发生、发展。
此片的片名改为“暗处虐杀”更合适吧。😂😂😂。
本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我感觉导演应该是要突出金允石饰演的刑警大叔不畏困难和阻力,坚持正义,破掉陈年积案,最终将朱智勋饰演的犯罪分子绳之以法,避免他提前出狱在50岁的时候继续为非作歹。这主旨没毛病,但是通过影片的呈现(真实事件可能也确实如此),让人感觉破案光有正义感和韧劲是不够的。
本片最有特点也最有争议的地方就是
1.拿钱破案。嫌疑人得知刑警大叔有钱(喜欢打高尔夫),就认准吃定了这只不会下蛋但是家里有很多蛋的公鸡的蛋。刑警大叔也是因为家族有钱,才能任性地破案,给存钱、买眼镜,还要写资助保证书,即使得罪了同行、被当庭揭发用金钱换线索、被降到派出所他也无所谓,因为他即使丢了工作也能体面地活着。
这是一个非典型的警察,这是一个非典型的案件。
本片破案的其他条件还包括:
2.刑警大叔老婆遭遇车祸离世。他心情一直烦闷,且工作以外无事可做,所以一门心思侦破案件。如果他天天要陪老婆看国产剧腌泡菜、接送姑娘学钢琴跳芭蕾、陪儿子踢足球看奥特曼打小怪兽,他可能就没心思也没体力漫山遍野去挖土了。
3.嫌疑人自作聪明,自以为是。为了吃刑警大叔的蛋,自己揭发自己,给出一大堆零散打乱的线索。可是他不知道,刑警大叔虽然不下蛋,却是公鸡中的战斗鸡,是公鸡中的金毛鸡,所以最后偷鸡蛋不成蚀把米,讨个无期。
4.检察官的信任。检察官明察秋毫,又漂亮干练,连嫌疑人都忍不住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
5.刑警小弟的忠诚能干听指挥。有刑警大叔罩着,即使破案不力,还能被保去缉毒队,不必留在刑警队被同事穿小鞋。我想就算这小弟被贬到停车场当保安,刑警大叔都能安排他当保安队长吧?
6.嫌疑人大姐愿意交待。过了追诉期,那就全盘托出吧,宝宝心里苦,宝宝需要说一说。然后弟弟就被石锤了。
所以你说这案子,光有对正义感的坚持,能破么?
我们老说某个人演员是扑克脸,不论什么角色,从头到尾都是同一个表情。扑克脸和真正的演技区别在哪里呢?从《暗数杀人》这部电影里,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其实我觉得这部电影更应该翻译成《不为人知的杀人犯》,这样更通俗易懂一些。金允石在影片中饰演的是一个富二代警察,朱智勋饰演的是一个变态杀人狂。
朱智勋(因为讨论演技,所以直接借用演员名)在被一项杀人案定罪后,约见了金允石,并向他坦白了自己曾经犯下的七件不为人知的杀人罪行。朱智勋觉得金允石不可能找到他曾经犯罪的证据,企图诱使金允石对他曾经罪行进行调查,最终达到B案不成立、C案不成立,从而推翻导致他定罪的A案的目的。
人物的行为需要动机。调查陈年旧案,对警察来说毫无名利可言,导演为金允石赋予了一个富二代的背景,帮助人物抵消了物质上这一层动机上的阻碍。这在为人物行为增加了可信度的同时,也削弱了人物内心真正动机的可贵,而这份削弱的可贵需要金允石的演技来挽回。所谓的陈年旧案可能只是朱智勋的骗局,金允石要做的很可能不仅是一件大海捞针的难事,更可能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他的动机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台词。
“家里养的小狗丢了,我也得哭着找好几天,我一想起被你杀死的那些人,得不到任何关心,在没人知道的地方腐烂着,这件事叫我心里难受。我是个警察,我都觉得丢脸。所以我才这么做的,小子。”
如果我并没有看这部影片,面对这段台词,我不仅不会有任何感动,很可能觉得特别鸡汤。但金允石却将这个人物如此“真善美”的动机,演绎到了令人信服的程度。令人信服是演员的最高境界,自我感动和让人感动,一个是前提,一个是结果,在演戏中刻意追求都只会适得其反。
“情感的水到满水位之后,就该收了,否则一不小心,水就会溢出来,变成滥情。”如果让观众觉得你在自我感动,则是人物的情感水位没到,观众会一头雾水。至于让人感动,有可能只是因为你在煽情而已。
如何让情感的水位恰到好处,而不是自我感动或滥情呢?聪明的演员学会了一招,故作沉稳的扑克脸,以不变应万变,这其实也是水位没到的一种。而朱智勋在饰演杀人犯时则有些滥情了,杀人犯在言行上会有不符常人之举,所以行为动机更难以为观众所接受,这时就需要演员凭借演技令观众信服。朱智勋的处理过于“滥情”,神经质的一面表现得太过突出,大吼大叫仿佛在告诉观众,我就是一个“变态”。可以对比下刘亚仁演的变态,简直令人毛骨悚然。金允石不一样,你可能觉得他全程表情变化不大,但所有的“克制”都是为了蓄积情感的水位,在关键时刻水位刚刚好时爆发,此刻,观众也就会与角色共同呼吸,对人物动机深信不疑。
影片最后,夕阳西下,金允石犹如一个坚韧而又绝望的信徒,行走在荒草茂盛、一望无垠的生态公园,寻找着剩下的尸体。
感谢阅读。
影片中金允石有一句台词,很多人没有看懂:“我还有十三年就退休了,我退休后再过两年姜泰伍就出狱了。他肯定还会继续杀人,那时我就无能为力了。”
按照我们往常的理解,不应该是“十三年”而是“两天”,否则既然还能当十三年的警察,为什么会无能为力呢?
这里的“十三年”恰恰就是重点,金允石的意思是:这件事如果不能得到了结,将会足足折磨他十三年,直到他失去警察的身份,只能又眼睁睁看着杀人犯刑满释放后重新犯罪。
最近韩国又出了一爆款,刚一上映就打败了好莱坞大片《毒液》。
连续8天占据韩国票房榜首,累积观众数顺利超过300万观影大关,接近370万人次。
而且韩媒评价均在8分以上,可以说是票房口碑双丰收。
但是该片在上映之初,却遭到了联合抵制,甚至闹到首尔中央地方法院,要求禁止电影上映。
原因就是该片改编自真实案件。
在细节上还原度极高,引起了受害者家属的极度不适,后来在制片方道歉后,双方达成和解,影片才如期上映。
它就是---------
《暗数杀人》
片子根据2007年发生在釜山的真实案件改编。
但影片设定的是在2011年,在开头就交代了这位涉嫌杀害同居女友后抛尸的嫌疑人姜泰伍(朱智勋 饰演),因为证据确凿就被入狱判了15年有期徒刑。
按理说,杀人犯被判了刑这应该是结尾的戏码。
可本片的杀人犯偏偏不按套路走,在狱中居然主动给警察金亨民(金允石 饰演)打电话说,自己杀了人,不止一个,一共有七个人。
当了20多年刑警的金亨民第一瞬间就靠自己敏锐的直觉察觉到事情不简单,于是他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来到了监狱里看望姜泰伍。
当他质疑姜泰伍为什么不跟负责本案件的刑警说的时候,姜泰伍表现出一脸不相信警察的模样。
甚至道出警察为了升官在伪造证据,提交的录音和胶带其实都是假的。
所以他画出了真的藏尸地点,甚至还将杀人的细节都一一告诉了金亨民。
他拿准了金亨民会管他的事管到底,因为他知道金亨民好奇剩下的六个人身在何处。
根据姜泰伍所画出的地方,金亨民果然找出了有关死者的衣物等物证。
令人想不到的是,他这一举动被认为是全警察局的叛徒。
因为他找到的这位物证,直接证明了之前警察提供的证据是假的,所以姜泰伍被减刑5年。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才恍然大悟,这个杀人犯从一开始主动找警察其实就已经做好了计划,他就是要靠警察找到了证据为自己翻案。
还得意洋洋的向记者炫耀:我要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
听起来似乎有那么一丝丝的可笑。
然而现实真的是这样,他一次又一次地钻取法律的漏洞,为自己摆脱嫌疑。
杀人犯不可怕,就怕杀人犯有文化,他从小不仅学科样样得优,智商极高。
甚至在监狱里还刻苦专研有关刑法的书籍,背的股瓜烂熟。
他虽然向金亨民在纸上依次写了七宗案件的认罪状。
但他深知通过诱导和威胁得到的口供,是无法被认可作为证据的。
金亨民与姜泰伍都深知彼此内心的想法是什么,接下来其实就是一场高智商罪犯与执着寻找真相的民警之间的对决。
在姜泰伍看来,金亨民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用的。
因为他每跟金亨民提供一个线索,同时都会向金亨民索取钱财,前前后后金亨民向他打款将近有上千万韩元。
但这也无形中成了姜泰伍的保护伞,因为他会在法庭上直接推翻自己的证词,甚至装出无辜样儿,说自己被警察用钱收买他的口供,博取同情。
再加上之前警察做假证,所以对他减刑之路简直是开了绿灯。
更重要的是,他居然聪明到将一个案子分解成好几个案子,来混淆视听。
换言之,他之所以主动找警察爆料罪行的真正目的,其实是为了逃避监狱生活。
警局的老前辈劝告金亨民,这类案件不要再继续追查下去了。
罪犯所希望的就是有一个办案认真的警察,竭尽全力的去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他很聪明,看似是个癫狂,以杀人来寻求刺激的疯子,实则是个心思缜密,城府很深的人。
他因为A案有罪被抓进去,紧接着详细向警察交代B案,C案的证据链,然后B案和C案都被他巧妙地变成了无罪。
而由于警方做伪证的A案在后续的审判中也将被推翻,最后姜泰伍就会获得无罪。
这就是他所精心策划的一切。
这样看起来这个罪犯是不是很可怕,但现实中的他更可怕,电影中设定的是7个人,而在实际真实的犯人在清单上列的是11名死者。
在本片中朱智勋所扮演的杀人狂也将这种癫狂的感觉演绎到了极致。
他的一笑,一怒都牵动着整个案件的发展。
有人说正是演绎的过于真实,所以遭到了受害者家属的抵制。
也有人说朱智勋有些用力过猛,反而凹的很别扭。
其实说实话,连环杀人犯这样的角色并不容易把控,这个度需要演员拿捏的精准,到位,很考验演员的功力。
其中塑造尤为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河正宇在《追击者》中的表现,他从冷笑到沉默短短几秒,就将杀人犯柳永哲的变态演绎到了极致,隔着屏幕都能感到到的阴冷,恐怖....
巧合的是,《追击者》同样是改编自真实案件,同样是和金允石一起搭档。
只不过,这次搭档从河正宇换成了朱智勋。
在演技方面,朱智勋的确同河正宇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不可否认的是朱智勋的努力,认真。
在本片中他素颜,剃平头,增重5公斤,甚至压力大到胃痉挛送到急诊室。
为了演绎好这一角色,他也相当拼了。
而且今年毫无意外俨然成为「朱智勋年」,业务能力强,还超拼,光是2018年下半年就有3部作品上映。
从《与神同行2》中的解怨脉,到《特工》中的军人,再到《暗数杀人》中的杀人犯,3个角色跳度之大令人震惊。
每一个角色他都演绎出了不同的味道,成功跨入到了忠武路大势演员之列。
当然,在本片中作为忠武路实力派演员金允石发挥的是相当稳定,在此不得不佩服编剧塑造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警官金亨民的形象。
他中年丧偶,无儿无女,无牵无挂,一心扑在办案上。
最重要的一个设定是,他还是个富二代,手里有点钱,所以足够支付起姜泰伍所要求的钱财。
正是这样一个有钱还很闲的热血警察形象,让本片剧情显得并不那么突兀。
与之相对比的是剧中那些懒散,办事不力,办案只求业绩的无良警察,嗯,没错,导演又顺带黑了一把韩国警察。
但本片诠释的还是主旋律,当了20多年刑警的金亨民知道,一旦尝到杀人滋味的罪犯,是绝对不会停下来的。
所以,他已经做好脱掉警服的心理准备,也要将姜泰伍绳之以法。
在2018年7月,真实的罪犯在狱中已经自杀身亡。
可他留下的11宗暗数杀人案件,现实中的刑警金亨民(化名)至今还在追查.....
有人说,这是金允石版的杀人回忆。
但我觉得还欠点火候,虽然都是真实事件改编,但杀人回忆的结尾当饼叔那张脸出现在大荧幕上的时候。
内心满满的震撼.....
在影片的结尾同样都是在寻找,一个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凶手,一个在一如既往的在寻找死者。
希望都很渺茫,但却永不停歇。
真希望这样的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能少一点。
毕竟看完以后,心里挺难受的,因为过于真实。
原来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