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八月》:穿上三中校服,八月好似昙花


导演张大磊
编剧张大磊
主演孔维一 / 张晨 / 郭燕芸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7-03-24(中国大陆) / 2016-07-23(FIRST青年影展)
片长: 110分钟 / 106分钟(中国大陆)
又名: The Summer Is Gone
IMDb链接: tt6118258
《八月》最初的一版海报很有意思。画面上一家三口坐在湖中的游船上,他们没哭没笑,不喜不悲,就那么淡淡地看着镜头,好像对生活充满着陌生和疏离。仔细看完全片,都没能找到和海报重合的这个场景。若说海报是剧照,可是彩色的场面和整体黑白的影调又是完全不搭。那么这个场景哪去了?



说起黑白影调的运用早已屡见不鲜,在摄影上,黑白能传递出作者想表达的韵味,但却并不真实。因为人眼所看到的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彩色的,不论是在1990年还是2016年,色彩不变,变的只是时间。

故事伊始,父母絮絮叨叨聊着孩子的升学。在传统中国家庭观念里,孩子升学向来是家庭里的大事。《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也是从小四的考试升学说开。而小雷父母讨论的升学,俨然已经不能影响小雷雀跃地享受整个暑假的心情了。

泳池、河滩、汗珠、西瓜……所有中国的孩子都会深刻体会,小升初的这个假期跟上了天堂没多大区别。这是一个多么美好而无忧的假期,哪怕有也要暂时忘却。没有作业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谁也无权剥夺一个少年的快乐。

可是少年并不够快乐,甚至很孤独。这种孤独如一个肥皂泡,随着八月的进程愈发笼罩在少年心头。跟王小帅的《我11》类似,小雷也是以童稚之眼开始审度这个平日里司空见惯的世界。三哥骄横跋扈耀武扬威,他看到的是权力;女孩发育的胸脯姣好的面容,他看到的是爱欲;这个无所事事的夏天竟然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一个少年观察人生和世界的视角。

大人们显然是无暇理会一个成天夹着双节棍、满街疯跑的小屁孩的,人们口耳相传心照不宣,人心惶惶似一个更大的肥皂泡笼罩了整座小城。90年代初整个国家大环境的变化,使得这个北方小城也未能逃离一个断崖般的命运。国有单位转型,铁饭碗被打破,就像片中人们齐心协力地拔河,倏忽一声令下叫人们各自跑去推车。人们看不清前路以致于对未来的迷惘化成愁苦的目光,穿透了一个时代的屏障。

八九十年代生人多多少少都是会有体会的。片中的声声吆喝带回了九十年代,大环境下的人心惶惶又把人带到呼和浩特那座北方工业小城。彼时风声鹤唳,人人自危,一种惆怅而忐忑的情绪搅扰得整座城市不得安宁。下岗的人抱怨着铁饭碗不铁,濒临下岗的人提心吊胆活得压抑,识时务下海另谋生路的人幸灾乐祸着荣耀归来。一瞬间,改变,触碰了一个时代的命脉。

而片子懵懵懂懂、零零碎碎的视角也恰如一个孩子眼中的90年代,孩子目力所及没法搞懂这种改变的来龙去脉,他其实也毫不关心。王憨只是竖起了耳朵,听大人围坐着唱一段小曲;小雷只是睁大了眼,看大人面容凝重心事重重。如果说毕赣的《路边野餐》是一首诗歌,那么张大磊的《八月》一定是一篇散文了。两部片子都有着浪漫而闲散的气质,内里却大不相同。《八月》仿佛从不关切什么、抨击什么、指摘什么,就是形散而神不散的一段回忆,娓娓道来。

小城是会变的,分账片再也没法免票入场、画海报的被迫转行刻字、剪辑师低下高贵的头颅离家当场记;小城又是不变的,升学仍需金钱和关系、亲人终会放下芥蒂、夏天依旧那么燥热。这段回忆里的零零碎碎很私人化,变与不变也贯穿了全片。让人感触最深的,是如同《出租车司机》一样的父亲。父子一起看免费的电影、推自行车慢慢回家、西瓜地里酣畅地歆享盛夏的清凉……日后想来,这些不起眼的小事都是父子之间弥足珍贵的共同回忆。

电影里有一个片段,小雷爸在深夜的客厅,对着空气“无物之阵”地挥拳。鲁迅在《野草》中提过一个“无物之阵”的概念,指的是分明有一种敌对势力包围,却找不到明确的敌人,当然就分不清友和敌,也形不成明确的战线;随时碰见各式各样的“壁”,却又“无形”。那天夜里,父亲拉片结束,走到客厅。小雷从梦中醒来,趴在门缝,看着父亲对着空气兀自挥拳。他看得惊诧,却弄不明白。父亲究竟为何挥拳。答案也许只有父亲知道,但这样一幕却好似一个生命个体对周遭的环境不满,却无处发泄、以拳击絮的一种隐喻。

虽然是一篇回忆散文,但很多家庭里的细枝末节都非常耐人寻味,只待与之有过共鸣的观众会心一笑。比如姥姥家一大家子人,亲人之间互相帮衬。比如你也不知道亲人中间生了什么罅隙,但是最后拍合影时终归把话说开,握手和解。这种和解也如同一代人迷惘之后与这个时代的和解,它体现在,父亲终于低下高贵的头颅,去外地跟着韩胖子做起了场记。人,可以有浪漫的理想,但总不得已要屈从于现实。

也许导演在影片里并不想传递任何针砭的观点、沉重的反思。与导演的交流也印证了这样的理解:生活本身就是美的,是值得记录的。的确,历史已经过去,倒不如就让它过去。一个时代的迷茫过后,人总会拨开迷雾看清前路。如同片子里置身事外的男人,谡谡立在露台上忘我地歌唱、背诗。这种观念或许是新一代80后导演的创作趋势,包括同样在《告别》片尾致敬了父辈的导演德格娜。他们不同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急于用最锋利的刺刀把历史剖解得鲜血淋漓,摆在面前。相对舒适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更喜欢回溯记忆,记录生活的平实,倒别有一股老庄般的闲适。

谁又能说生活不美呢?平常的生活没有波澜,却仍有涟漪,同样值得被记录、被感受。就像开头提到的海报上的照片,它不属于电影中的任何一个场景,它只是小雷家电视旁边摆着的一张老照片,可是那欲言又止的表情,谁又能说里面没有故事呢?

一个八月结束了,还有无数个八月会来,犹如电影的英文片名——夏天终将逝去。小雷也会穿上他心心念念的三中校服,开启人生的下一段旅程。父母大费周章、耗尽气力让小雷上了三中,小雷给出的理由却只是一件校服,的确叫父母大为光火。可是,三中会不会给小雷带来一段改变人生轨迹的难忘经历,谁又知道呢。

那天正午小雷全家结伴去公园游玩,这该是一段多么容易被遗忘的美好时光,幸好还有照片替我们记着;而我们都经历过的潇洒放纵却挺寂寞没劲的八月,也终会如昙花一般消逝无踪,不过幸好,还有这样一部电影替我们记着。

(这部电影是去年年底看的,准确地说是金马奖颁奖的那天上午。所以很神奇,上午看的一部电影,下午就获得了金马奖。如今电影上映了,推荐大家去影院观影,因为无论是电影本身的艺术性,还是电影所承载的那个时代的记忆,都值得我们去看看,我是会去再看一遍的,导演照亮了我的记忆, 我欠导演一张影票。) 2002年的8月,我大三的暑假,作为师范院校学生,学校要求我们去中学实习,可以听从学校安排,也可以自己寻找学校。我于是找到了自己的母校,一家大型国营工厂的子弟中学。我好像从毕了业就没怎么回去过,学校那时给我的感觉就是,断壁残垣。当然,我说的不是学校的物理状态,而是它的精神状态,凋零,颓废,苟延残喘。 我找到了熟悉的师长,他们跟我说,如果你真的想实习的话,还是另找一家吧,现在学校三个年级一共就四个班。据他们介绍,国企改制后,一方面厂子的经济效益每况愈下,已经难以承担一所学校的开支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基本上全都散掉了,又如何能吸引来学生呢?另一方面,工厂的职工下岗的下岗,转行的转行,从几千人的大厂变成了几百人的公司,又哪里有那么多子弟啊?我问他们接下来会怎么样?只有两个可能,或者交给社会办学,又或者直接黄掉了。后来的结局的确如此,几年以后,中学变成了一所外语培训学校,离中学不远的子弟小学,则变成了一所公立小学。 路过曾经的校园,工厂的家属区,曾经的俱乐部礼堂,曾经的职工浴池和职工医院,已经不是物是人非,而是面目全非。恍惚间,我竟以为过往的生活并不存在,只出于我的臆想。也许对于社会的进步来说,国营工厂并不值得留恋,然而对于在此生活过的人来讲,这些记忆有一种特殊效力,卡尔维诺说: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在《八月》这部电影中,看到国营工厂那熟悉的生活场景,我有些不能自已,这故事就像一个老旧的照相馆,储存了我儿时的记忆。尽管此工厂不是彼工厂,然而北方的工厂,大同小异,所以关于工厂的记忆,便也成了某种集体记忆。 电影是上个周六上午看的,和我一起看电影的是一群大学生。过后交流,他们觉得这部电影太松散、没有情节、不好理解。而我的感受却恰恰相反,因为它超脱了情节,所以才更细腻地展现了生活的无聊,以及一个孩子眼中懵懂的成人世界。当天晚上,这部电影居然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影片奖,始料不及的导演张大磊在领奖时甚至连口香糖都忘记吐出去。事后想想,获奖并非不可理解,今年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上映25周年的日子,组委会希望有一部风格相近的影片可以遥相致敬;还有这一次金马奖的评委会主席是许鞍华,她在看部这部电影的时候,大概会想起自己那部《天水围的日与夜》。 在我们讨论这部影片时,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很像杨德昌的《一一》。很遗憾我没看过《一一》,所以我想到的电影是《杀死一只知更鸟》,同样讲述孩子的假期生活,同样从孩子的视角去观察成人世界。房间里同样隐隐的有一头进击的大象,似有若无。实际上,这是很多优秀电影的表现手法,比如《牯岭街少年杀事件》,比如《杀人回忆》,导演都没有选择直接描述那头大象,但那大象却无处不在。 在《杀死一只知更鸟》里,那头大象叫做“种族隔离”,它是那个时代整个美国的氛围。在孩子心里,这种氛围他们能够感受到,但却不能清晰地理解,他们只能从大人的言谈和焦虑中感到有什么大事正在发生。在《八月》里,这头大象叫做“国企改制”。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影片里有一个时间标志,《亡命天涯》上映,那是1994年),地点是内蒙古的国营电影制片厂,厂子要改制,一部分职工要下岗,这就是笼罩整部影片的氛围。这种氛围,和八月那个闷热的暑假交织在一起,让人有些透不过气。张小雷并不明白周遭发生的事情,他不明白父亲在挣扎什么,也不明白舅舅为什么要卖毛线,他同样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一定要上重点中学。 这部影片最好的地方,就在于把所有的疑问都停留在孩子的似懂非懂中。毕竟,影片是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出发,对于那个年代,他也只能算是一个旁观者,而且还处于懵然无知的年纪。所以他看不清这一切给经历者们的人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而影片,也随着孩子的视角,放弃了所谓的宏大叙事,只把目光投向细微处,显示出难得的克制。 实事求是地讲,这部影片远谈不上完美,初出茅庐的导演对演员的调度并不是那么出色,捉襟见肘的资金也让影片略显粗糙。但导演又是幸运的,正好碰到一个会演戏的小孩,正好赶上金马奖评委会主席是许鞍华,甚至因为资金所限,影片不能充分表达,反而让观众们感受到了意犹未尽的留白。 然而有两个情节,却成了这部散漫的作品里亮眼的“刺点”,一个是雨夜中,小混混“三哥”在被捕的过程中左奔右突,如困兽般犹斗;一个是三更半夜,父亲在客厅里对着四周的黑暗拼命地拳打脚踢。那姿态就像罗伯特·德尼罗对着镜子说:你是在跟我说话吗?但他们终究不是德尼罗,所有反抗都不过是徒劳的挣扎和窝囊的发泄。但你知道吗?我竟然在这两个片段里,看到了诗意。 整部影片,导演都选择了黑白影像,拉开了故事与现实的距离。黑白影像的好处,如诗人廖伟棠所言:“黑白粒子包含着忧郁,水淋淋的忧郁,仿佛不属于此时此地。”不过导演终究按耐不住内心的情绪,影片最后播放的那盘录像带,是全片中唯一彩色的部分,导演回到此时此地,表达了对父辈的敬意。而影片过度曝光的镜头,也让有关八月的记忆白得发亮。 记忆最终都变成了碎片,像一幅幅照片,照片里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阳光明媚,人也热得烦躁,耳边全是蝉鸣,但是关外,好像没有蝉吧?


昙花一现,如花一样开过三到四个小时,所有的一切不复存在。由张大磊执导的处女作《八月》却将我们经常会形容成昙花的一切存留了下来。《八月》是第53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得主,它与金马奖之间就是一场奇遇。意外之余,《八月》确有独到之处。
视角:以男孩之眼旁观大人
《八月》的故事发生在九十年代的夏天,十二岁的小男孩张小雷恰逢结束了自己的升学考试,迎来了一个没有作业的轻松暑假,整天无所事事。透过他的眼睛,镜头给予了那个记忆中的夏天一次深情的回溯。
正是因为所触碰的记忆来自于小雷,所有有关八月的讲述都呈现出一股无从打扰的恬静气息。国企改革正好发生在这段时间,体制的变革给影片中的人物也带来了些微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小雷可以清楚看见却置身之外无法言明的。
“鬼魅”是许鞍华对于《八月》最直接的观影体验。之所以会让一个香港人对于一部拍摄在内蒙的影片有着这样的感受,一是在于影片隐,它隐去了一些情节背后的故事,就像看完影片你也不知道亲戚之间为什么产生了嫌隙,但是这个片段就是存在于你的脑海;另一点就在于影片引,它所引出的是你对于一段特定时间的记忆,这段时间里,你有太多不懂的东西,但是你依稀记得在舞厅看着诉说离别的大人缓缓睡着的片段。
这些零散的片段会让人觉得这个八月在记忆中好像没有发生过什么,但细想其实什么都发生了。八月在影片里已经不是具象的八月,它早已被导演解构成了大时代下的一种流动。
人物:父辈牵引出时代百态
身为电影制片厂剪辑师的父亲在小雷的童年里扮有极为重要的角色。不管是厨房里父亲和小雷的交流,还是父亲因为国企改制面对现实的委曲求全,父亲的形象在小雷心中都不曾有过改变。
父亲深夜一人在家中客厅对着虚无的一切肆意挥拳,面对现实他无能为力。小雷和父亲如出一辙,他也曾在深夜自己练习双截棍,像自己的偶像李小龙一样。父亲更是一个李小龙式的人物存在。
父亲和小雷说的《我的自白书》里“人,永远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颅”这句话,小雷记得很清楚。面对不给分的老师,面对嚣张的韩兵,他从不低头。父亲跟剧组远走他处和全家福小雷挽住的空气都是小雷对于父亲这个形象深深的铭刻。
除此之外,本片中还有一个人物三哥,在小雷心中也是李小龙式人物的存在。三哥身上的皮带,三哥身边的女人,都是懵懂的小雷对于一个社会潇洒人物的认知。目睹三哥被抓,小雷终于开始进入这个真实的世界。
影片还折射了大时代下的各种人物,除了小雷母亲为了升学东奔西走,小雷卧病在床的太姥,还有小雷眼中对面楼拉小提琴的女生,总是唱着《江河万古流》的工厂男职工,父亲即将远行时身边的朋友。这些渗透进小雷生活中的人物,构成的是散碎日常里的年代百态。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群人中,演技最出彩的是小雷以及他的父亲。
色彩:黑白影像与彩色点睛
《八月》全片以黑白色调的影像呈现,这种处理方式在国内外很多电影里都很常见。本片的艺术指导万玛才旦去年的电影作品《塔洛》就是一部以黑白影像所表达的影片,而《八月》的摄影指导吕松野正是《塔洛》的摄影师。
张大磊选择用黑白影像呈现《八月》的故事极为冒险,《八月》的故事发生在夏天,抛弃彩色的运用,观众无法直接进入故事。但是张大磊将你所能感受到的夏天通过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他淡化了所有可能产生的热切情绪,让一切发生如同流水,举重若轻。
整个黑白色调下的故事更像是一场梦,是一场压缩记忆的梦,它让我们感受到夏天可短可长。小雷眼中的许多事情不是十分清晰而是带有一些模糊的碎片,这是对于八月这个时间点的暧昧处理。
在这段时间里,小雷游离在大人世界之外,他总是在父辈交谈或者吃饭将要结束时进入镜头画面。父亲朋友在家吃火锅,小雷在整个镜头就要结束时进入画面,在桌边坐下;舞厅里大人们在歌唱在跳舞,镜头移到小雷身上,他在如此热闹的情境中睡着。
影片结尾的部分将录像带中的影像处理成全片唯一出现的彩色,这是对梦转成现实的映照。父亲远在他处拍摄影片的经历,是属于成人世界已经发生的既定事实,是国企改制之后对于体制对于社会的妥协,是对于当下社会世故的一种反思。
声音:凝固日常生活的瞬间
在已经运用黑白色彩的《八月》里,影片通过另一种形式即对声音的运用将人拉回90年代夏,弱化了地域标志的声音,淡化情绪之余让人静心。
我们常听见的吆喝声“戗菜刀磨剪子”是每个人童年都未曾缺少的回忆,而“海拉尔雪糕”则将这段回忆缩小在了内蒙古。睡着时电视还开着的声音,睡醒时远处传来的提琴声,包括风扇的声音、闹钟的声音都是日常最为熟悉的声音。
最能代表夏天的是树间的蝉鸣之声,隐隐约约有着声响,且必须存在。尽管黑白影像去除了一些眼睛所能直观抵达的画面,但是透过耳朵,我们可以听到来自夏天的蝉鸣声,风吹过树叶传出莎莎的声音,风扇呼呼来回摇头的声音。这些都写满夏天,都是导演所要展现的那些一触碰就将云散的每个精妙的瞬间。
影片的配乐使用了德彪西、拉威尔、巴赫古典类型的音乐,尤其是在影片中涉及到的两场梦境,在配乐的配合之下,所呈现的是小雷内心极为美好的一面。这是此场幻梦中的理想化状态,也是那个时代下最美好的愿望。
风格:似曾相识又有所不同
影片的导演张大磊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电影大学学习电影,他在采访中提到过曾经剪辑过塔可夫斯基的《镜子》,《镜子》这部影片恰好也和童年有关。《镜子》里,塔可夫斯基同样用到了黑白与彩色的转换,想象的部分黑白处理,真实的场景成彩色。《镜子》所背负的时代更为广阔沉重。
与之相比,《八月》说着无法扭转的时间,记忆可以带我们回去,是更为私人的情感。《八月》缓缓释出的情绪,悠然恬淡,影片里类如双截棍这样反复盯住的意象,正像侯孝贤的《童年往事》一样,来回传达出与轻松童年截然不同的神采。
《童年往事》里的台球、打架,人的生老病死,藏着童年背后更加苍凉的梦。《八月》里,同样能够看到小雷所经历的的童年背后时代的作弄。这些气息甚至带有小津安二郎的韵味,凝视镜头画面下的慢与静,都极为细腻。
影片《八月》原名本是《昙花》,小雷一次与昙花微笑同框,一次与昙花合影留念,这同样是从美好转成现实的注解。好时光留在了电影里,却消失在生活里。如昙花般告别,小雷躺在长椅上午眠的时刻,站在树下任太阳阴影游移的时刻,触发了与观众沟通的开关,那是一份犹酒醇香的共鸣。


我是在内蒙古电影制片厂长大的孩子,这部电影对我的意义,可能大过很多人。 电影中的台球桌,标放,露天泳池,就在我家南边,走路不超过五分钟。路边叫卖的西瓜,年年都有,不过我们都拿勺子吃。还有那一大家子人,哦,包括抢钱的大孩子,都离我太近太近,仿佛就是昨天,他们还都在我身边。 我看完电影一路哭回了学校,然后哭唧唧的给我爸打了个电话,给他买了电影票让他晚上去看,他有点被我吓到了,毕竟我长大后就没跟他这么哭过。 我人生中看的第一部电影,是我那不靠谱的爸爸带我去看的《拯救大兵瑞恩》,当时的我只有五岁,开场不到十分钟我就被枪炮声吓得大哭,我爸只能带着我出了电影院。 我爸是一名摄影师,他经历了片中父亲所经历的改革,他像片中的父亲一样一看电视就睡着,一样不愿“低下他高昂的头颅”。厂子改制后,他开过照相馆,卖过挂历,最后还是奔波在剧组。我都不记得有多少次,小时候的我嘱咐第二天要上组离开的爸爸“走之前一定要叫醒我”,但当我早上醒来时,他都已经带着行李出发了。离家短则两三个月,长则半年,还记得有一次他回来留了络腮胡,我被吓的嚎啕大哭,他被爷爷赶去刮了胡子才来见我。 我爸妈在我很小就离婚了,所以家里不像片中有妈妈做饭,我爸在我小时候又不会做饭,我一从奶奶家回去我们俩人就每天下馆子,他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吃遍了家周围所有的小饭馆。我爸也带我在标放门口用那些岌岌可危的球桌打台球,在路边摊吃羊肉串和田螺。 我们电影厂的孩子大多数都有个“坏孩子”的标签,因为我们像电影里的“三儿”,爱和人打架,像“小雷”,每天疯玩不爱学习,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不许你和他们玩”“你可别像他一样”。我们院儿的孩子,一半在三中,一半在三十五。我和我的发小们也经常在标放看不买票的电影,在厂院里打闹,爬到院里的大榆树上摘榆钱,在院里打水仗,捉迷藏,数数我们都认识了二十多年了,我们还和彼此在一起,那是我最珍贵的回忆,他们是我最珍贵的朋友。我们之中的很多人现在都在从事电影相关的工作,我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让我们来拍我们自己的故事。 看完《八月》,我觉得我的童年,第一次被认可了,就好像有人告诉十岁时被嫌弃的我:“你这样,也是可以的,最然会走些弯路。”。 我也突然理解了为什么我爸这么多年不向厂子妥协,不愿拿那几万块的买断工资,为什么不愿“低下他那高昂的头颅”。我从前觉得他执拗,不听劝,甚至不可理喻。却从来没试着去理解过他,他绝对不是个完美的爸爸,他倔,脾气差说话直,得罪了不少人。但是他永远支持我任性的决定,给我选择自己路的权利,这是多少孩子不曾拥有的。 那老师,如果你不想低下你高昂的头颅,就永远别低下,无论这决定是对是错,我都陪你面对。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这种电影就算二次元来看也觉得二吧?《最佳伙伴 》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胡鹤译  /  李慧娴 主演 :  朱主爱  /  Aloysius Pang  /  权怡凤  /  葛米星  /  程旭辉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新加坡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6-05-26(新加坡)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Young & Fabulous IMDb链接:   tt5617274 根本国产片谐音片名基本是烂片的定律,这部新加坡的华语片也属于该定律范畴。 想不到新加坡会拍出一部很中二的二次元文化电影,我以为除了日本,大概就只有大陆的傻蠢编剧导演会拍这些尴尬电影。COSPLAY这个在电影里真很有点幼稚。《闪光少女》还能接受点。剧情主线接受不能,笑点?原谅我GET不到。比看国产青春片还要坐立不安。 男主像胡夏。女主很漂亮,原来是马来西亚新一代女神朱主爱,来中国发展吧,一定大红大紫。 都什么年代了,还用父母门第阶层来营造爱情的障碍。不时听来一段英文怪怪的,毕竟我们的语境不一样。 一部描写三个青少年朋友景天,紫甯和郝仁的成长故事,叙述他们如何通过重重挑战和难关,披荆斩棘追逐梦想。过程中,他们认识了自己,体会到友谊的真谛,了解到如何处理与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鼓起勇气,捍卫自己一直坚持的信念。通过角色扮演这个长辈看来非常无聊的活动,三个朋友互相辅助学习,在彼此的帮助下,克服了各自的障碍。     郝仁教景天如何善用口才与供应商讨价还价来节省服装制作的成本,鼓励他勇敢表达。紫宁则把自拍绝招传授给景天,提拔他的自信心。间接的,景天克服了自己口吃的障碍,变得更有自信。紫甯和郝仁也在景天的影响下,在生活和学业上,更尽责和努力。     现今社会竞争尤其激烈,年轻的一代将如何在这个重视现实胜过创意思维的大环境下逆流而上,一路怀抱着梦想与希望寻找勇气和自信,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美妙的女性向粉紅電影《娼年》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三浦大辅 编剧 :  三浦大辅  /  石田衣良 主演 :  松坂桃李  /  真飞圣  /  富手麻妙  /  猪塚健太  /  樱井由纪  /  更多... 类型:   爱情  /  情色 官方网站:   shonen-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8-04-06(日本) 片长:   119分钟 又名:  Call Boy IMDb链接:   tt7529650 原文在medium: https://medium.com/%E7%94%B0%E4%B8%AD%E5%B0%8F%E5%B1%8B/%E5%A8%BC%E5%B9%B4-2018-%E7%BE%8E%E5%A6%99%E7%9A%84%E5%A5%B3%E6%80%A7%E5%90%91%E7%B2%89%E7%B4%85%E9%9B%BB%E5%BD%B1-6cad25ffbc97 《娼年》 其實是一場 「安全的」 性冒險、性成長的故事,這份安全感顯得原著普通,但這樣的安全感在電影,卻是與觀眾建立一種極少數的類型電影-- 女性向軟調色情(softcore pornography) --默契的開始。 女性向色情作品並不是沒有需求,這是個長遠的抑制和誤解的同謀,而近期,網站平台中的女性向推廣計劃在歐美或日本雖不乏關注,但在商業電影之中卻難得有這樣的作品,何況是這麼「好看」的作品,在電影攝製上帶有過去 粉紅電影(ピンク映画) 的榮光--尤其最終「高潮」戲十分諧趣美妙,成功地著墨出這部性成長電影的點睛之筆,靈肉結合,由性見心,敞亮的「讓我看你的性愛」就是「讓我看你的心」。啟用的演員也是頗受女性青睞的一線男星 松坂桃李 ,非常適合成為觀眾各自、私自愉悅的盤中肉(guilty pleasure)。 故事關於 桃李 飾演的男大學生成為娼夫後的見識和體悟。 石田衣良 這個作者擅長的就是把危險的因子、邊緣的樣貌收攏入他結構安穩的小宇宙,晶...

《颐和园》怎样理解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的结局?

《颐和园》 (英文: Summer Palace )是一部2006年中国大陆电影,由 娄烨 执导, 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和 张献民 主演。影片讲述了两名青年男女跨越十几年的的感情纠纷,其中穿插着 六四事件 等社会背景。本片也是中国大陆首部男女主角正面全裸出镜的电影 [2] ,而早期电影如《 小武 》(1998) [3] 、《 蓝宇 》(2001) [4] 、《 绿帽子 》(2003) [5] 、《 星星相吸惜 》(2004) [6] 等有男性正面全裸的镜头。 本片于2004年9月开机,2005年5月关机,拍摄时长九个月。取景地点包括 北京 、 重庆 、 武汉 、 柏林 、 北戴河 、 图们 。《颐和园》于2006年5月18日在 戛纳电影节 首映。电影中的政治色彩与大量的性爱场景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 [7] ,因未经中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而擅自参加 戛纳电影节 ,本片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导演与制片人受到了处罚。 1987年,中朝边境 图们 。邮递员晓军去邮局拿信件,之后来到余红父亲开的杂货铺。余红打开信件,发现自己被北京的“北清大学”录取。余红在一个篮球场与晓军见面,晓军与几个打篮球的人发生争执,被打得鼻青脸肿。晚上在草丛中,余红与晓军发生了性行为。 余红乘火车来到了北清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一天,余红结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李缇,聊天中她告诉余红她男朋友若古在柏林留学。李缇和余红与回国后的若古见面,并与在同一大学的周伟结识。余红逐渐与周伟走近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两人在 颐和园 昆明湖 泛舟,在夕阳下相依。 余红去周伟宿舍,发现他正与一个女生一起吃饭,余红见状离开。周伟去台球厅找余红,余想挣脱周伟的怀抱,但最后顺从。在一次欢愉后,余红要周伟去结扎,并称那样就不疼了。周询问缘由,余说是心理学老师告诉她的,并且她和他上过床。北清大学的学生开始去天安门,余红几人也一同跟随。李缇与周伟在宿舍进行性行为时,被学校人员发现。余红见到了周伟的一名舍友,他告诉她教务处已经知道了周李的事情,让她不要再去见周伟。 余红遇到了来北京探望她的晓军,两人和衣而卧,半夜晓军悄然离去。余红发现晓军不见,急忙到操场寻找。在操场示威过程中枪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四散。余红的舍友冬冬找到周伟,告诉她余红不见了。周伟急忙带领冬冬寻找余红,但未果而返。冬冬再次找到周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