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罗马》:闪耀着史诗光芒的私人家书

导演阿方索·卡隆
编剧阿方索·卡隆
主演雅利扎·阿巴里西奥 / 玛丽娜·德·塔维拉 / 迭戈·科蒂娜·奥特里 / 卡洛斯·佩拉尔塔 / 马科·格拉夫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墨西哥 / 美国
语言: 西班牙语 / 米斯特克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2019-02(中国大陆) / 2018-08-30(威尼斯电影节)2018-12-14(美国)
片长: 135分钟
又名: México '68
IMDb链接: tt6155172




影片《罗马》是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的新作,也是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呼声最高的作品之一。阿方索·卡隆和吉尔莫·德尔·托罗(《潘神的迷宫》《水形物语》)及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通天塔》《鸟人》《荒野猎人》)被誉为“墨西哥电影三杰”。
此次阿方索·卡隆携《罗马》来到威尼斯电影节,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首先,电影《罗马》是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戛纳与网飞的撕逼事件中被网飞撤下的作品之一,而福茂本人也曾坦言他非常希望《罗马》能去戛纳,迫于法国院线的压力只能舍弃该片,这才让《罗马》辗转流徙来到了威尼斯电影节。
其次,今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主席乃是阿方索·卡隆的老乡、刚拿过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吉尔莫·德尔·托罗。有老乡兼同行加持,《罗马》在影节开幕前就被誉为金狮种子选手。加之近五年来,墨西哥三杰4次摘取奥斯卡最佳导演桂冠,可谓创下神话。若《罗马》能摘得金狮,或许也能像《水形物语》一样进而挺进奥斯卡折桂,这样不仅可能为网飞赢得史上第一个奥斯卡最佳电影奖,还有可能持续刷新奥斯卡导演奖墨西哥连胜的纪录。《罗马》的天时、地利、人和,似乎在威尼斯一展无遗。
2.30
罗马 台湾先行版 (中文字幕)
阿方索·卡隆出生于墨西哥城,他小时候有两个梦想:成为导演或宇航员。不过后来听说要想成为宇航员就必须参军,他便放弃了这个想法,转而一心一意地钻研电影。
2001年,阿方索·卡隆的电影《你妈妈也一样》入围威尼斯金狮单元,此后他声名大噪,不仅拍了《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还在2007年凭借《人类之子》再次提名金狮奖,更在2013年用《地心引力》为当年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并最终在奥斯卡横扫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视觉效果在内的7项大奖。
此次,阿方索·卡隆的新作《罗马》在威尼斯电影节第二天上映,引发了观影狂潮,映毕媒体反响积极。场刊得到4.65分的极高分数,卫报电讯报综艺Indiewire等一水给了五星。上映前,卡隆对《罗马》的保密工作做到了极致,在上映前观众得到的信息寥寥无几,唯独可知的是《罗马》讲述的是墨西哥城的罗马区里,一个中产家庭的故事。
然而在放映后,一切终于明朗起来。片尾“献给Libo”的字样把卡隆拍摄《罗马》的意图展现无遗:《罗马》,其实是卡隆的一封私人家书。
卡隆坦言,自拍摄《你妈妈也一样》以来,他再也不敢拍摄故土墨西哥,这似乎成了挥之不去的遗憾。此次《罗马》让他18年后再次回到墨西哥,卡隆感慨良多。
加之电影讲述的其实是七十年代初期、卡隆童年时代抚养他长大的女佣以及家庭的故事,这部作品无疑饱蘸着深情,成了卡隆最私密的一部电影。
中产家庭内部
卡隆在记者采访他时说,“电影中百分之90的场景来自于我的记忆,有些直接,有些则迂回,但都是关于那个塑造我的时代,或者说塑造墨西哥的时代,那正是墨西哥漫长时代变迁的起始点。”
为了展现这个特殊的时代,卡隆亲自担纲该片摄影,并采用Alexa 65数字黑白摄影。这是他第一次亲自为自己的长片摄影,说来还有些战战兢兢。他担心摄影师如果母语不是西班牙语,会无法拍出自己想要的感觉,所以最终为了效果兵行险招、亲自操刀。
他坦言希望自己这部电影能够最大限度地被看到,不仅仅只是在流媒体上播放。然而,电影在后续的奥斯卡季有可能会改成70毫米胶片上映,而在多伦多和纽约电影节上则可能改成数字4K格式上映。
影片《罗马》的故事主线围绕墨西哥城一家偏上层的中产的家庭展开。女主人Sofia有4个孩子,丈夫却假借出差和小三私奔,她隐瞒真相继续维持家庭。而家里的女佣Cleo性格温和善良,她和练习武术的男子Fermin相恋,对方却在得知她怀孕后将她残忍抛弃。
武术少年Fermin
Sofia不仅没有摈弃Cleo还帮助Cleo生产。在卡隆的故事里,女性无不坚韧自强,而男人都始乱终弃,毫无责任感。这样的剧情让电影似乎笼罩着女权主义的光环。Sofia对Cleo说“我们女人,永远是孤独的”,控诉男性在家庭和责任前的缺失,这似乎是卡隆生活中极为私密的隐殇。
不得不说《罗马》的摄影是登峰造极的,从电影开头的长摇镜头开始,卡隆就极其克制且精准地把人物的运动轨迹巧妙捕捉。女主角Cleo的行走、家务动作如行云流水。而父亲小心翼翼地停车,一家人翘首以待,伴随着车镜子和车身几组镜头转换,竟把泊车拍出了仪式感。
全家翘首以待父亲回归
在影院里的两幕屏中屏戏,一幕《虎口脱险》为Cleo和Fermin的分手做背景,另一幕太空戏《蓝烟火》仿佛说出了卡隆少年时代的太空迷恋。而当Cleo走出影院,她身后嘈杂无比的小贩,反衬了Cleo郁结的心事,调度落落大方不见痕迹。另外有一场火灾戏和海浪救人的戏码也是十分精彩,而社会运动的街道暴乱,还原度之高让人叹服。可以说卡隆的摄影让《罗马》变成一部纯粹的银幕电影,无怪乎他坚持电影一定要进院线上映。
火灾戏
海浪救人戏
影片《罗马》发生的年代在1971年前后,正是墨西哥社会变革的中期,此后的数十年墨西哥动荡不安,一直进行着新自由主义改革。卡隆瞄准这一社会剧变时期,将女主角Cleo身处的时代背景藏于故事之中,让Cleo的身世沉浮终于和大时代产生了联系。
窗外的大屠杀
1971年6月10日,墨西哥城经历了震惊世界的科珀斯克里斯蒂大屠杀,100多名学生在游行中惨遭墨西哥军方杀害。在《罗马》里,卡隆对这一惨案有了回溯,学生们在街道上举着切·格拉瓦的旗帜游行示威,而电影女主角Cleo乘车去为即将降生的孩子购买婴儿床,却在社会运动中再次见到已经成为惨案施行者的Fermin,情绪过度激动导致羊水破裂,最终诞下一名死婴。
暴乱的街巷
这段故事虽然有些不可置信,却或许是发生在卡隆童年时代女佣身上的真实事件,亦或者是卡隆的隐喻。在大背景剧变下,小人物的命运可能因此改写,而Cleo的命运就是对这个时代最有力的无声证言。
诚然《罗马》是私人的,但它依然拍出了时代的宏大,虽然少许剧情有些肥皂剧的嫌疑,然而,在它连贯的、通达的影像光辉之下,《罗马》这一封卡隆的私人家书闪耀着史诗的光芒。不少媒体,认为《罗马》是卡隆从《你妈妈也一样》以来导演生涯的巅峰。
以这样深情的角度去诠释自己生命中一个极度重要的时刻,去惦念划过自己生命的重要的人,我想,这或许会是每一个导演的终极梦想。
首发于“看电影看到死”公众号

一、关于爱

【罗马】,其实是【爱】的反写体。
在西班牙语中, 【罗马】 的反写恰恰是 【爱】 ,ROMA = AMOR;
因此,很大程度上这是一部关于爱的影片。
本片是导演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ón)自传式的影片。据导演说,片中90%的场景源于他自己的回忆,为真实还原那段回忆, 片中70%的家具是阿方索·卡隆亲自走遍墨西哥所收集。
可以说,【罗马】是阿方索·卡隆成长的庇护所,是他的精神之城,当他回溯过去,这座精神之城所依赖的基础,正是 【爱】 。
ROMA=AMOR

二、抛弃与欺骗

影片平行叙述了,两个阶层,两个种族,两个女人,几乎在同一时间被抛弃的故事。
一个是女佣,克里奥(Cleo),印第安裔,出生于劳苦大众。她的恋人费尔明(Fermín)是一名社会“闲散人员”。
一个是女雇主,索菲亚(Sofía) ,白人裔,出生于知识和精英阶级。她的丈夫安东尼奥( Antonio )是一名著名医生。
(一)费尔明的T恤
克里奥(Cleo)与 费尔明(Fermín) ;
两人从初见到绝别,费尔明始终身着同一件T恤
T恤的Logo,印着一对相互依偎的卡通恋人,上书几个字“Amor es ...” 意为“爱是什么”?
爱是相互依偎、恶语相向还是兵戎相见?费尔明的甜蜜的外衣与内心的决绝,外表凶煞与内心懦弱,真是对爱极大的讽刺。
初见
绝别
(二)安东尼奥的戒指
索菲亚(Sofía)与安东尼奥( Antonio )
安东尼奥从提早回家到最后选择放弃家庭,最重要的标志是手指上的戒指。
之前与家人相伴的一幕,安东尼奥左手戴着戒指
而当他离开后,某一天女佣克里奥收拾屋子,发现男主人留在抽屉的戒指
他去意已决。
手指上的戒指
抽屉里的戒指
(三)两段平行的欺骗
两段抛弃,几乎一前一后发生。
抛弃往往伴随着欺骗与谎言
安东尼奥对索菲亚说:去加拿大出差,就去几个星期。然而一去不返,扔下索菲亚和四个可爱的儿女。
费尔明对克里奥说:去趟洗手间,很快就回。然后一去不返,扔下怀孕的克里奥。
安东尼奥的欺骗
费尔明的欺骗

三、车与车库:适应与变革

影片中的【车库】与【车】,象征了对婚姻的适应与改变
【车库】是家的港湾。只要听到喇叭声,一家人就满怀欣喜,迎接丈夫安东尼奥回家。【车库】对于一个漂泊的灵魂而言是停泊休憩,而对于一家人来说是期待与接纳。
然而【车库】中的【狗屎】,就是生活中的一团糟,象征了生活中的各种琐碎与烦恼。
(一)安东尼奥之变
安东尼奥第一次开车回家,盖勒西汽车硕大的车身车库格格不入,镜头中他不断去调整车身角度与车库空间,象征了他对这段婚姻的调整与适应。
但家中的温暖,终没能留住安东尼奥的心;他抱怨,抱怨家里老是一团糟, 抱怨家里总是到处都是【狗屎】。这或许就是他对家庭和这段婚姻的看法,于是他换了辆小巧一些的甲壳虫汽车,离开车库,离开这段婚姻。
车库:家的港湾
车库中一家人的等待
家庭生活中难免充满“狗屎”
不断调整
安东尼奥的抱怨

(二)索菲亚之变
当索菲亚不得不面对这段将死的婚姻,她不得不选择去坚强。因为这始终是她的家,她还有四个可爱的孩子、妈妈以及同病相连的克里奥。
一夜大醉归来,索菲亚驾驶着硕大的盖勒西汽车,面对车身与车库的不合适,她不再去适应、勉强、迁就,而是大力脚踏油门,任凭汽车撞坏车库柱子。
这些,表现了她的内心的挣扎与斗争。
她走出车门,抓住克里奥,第一句话便是: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女人总是孤身一人。她知道:女人需要独立,需要坚强,而这一切是因为有家。
她需要寻求生活的变革,于是她换了一辆小巧的雷洛汽车,象征了她对生活看法的改变:要独立、做真实的自己、照顾好孩子。
再后来,她寻求了一个在出版社全职工作,既是因为她需要养活一家人,又因为酷爱书籍的她要做回自己
索菲亚撞坏车库柱子
撞坏车库的柱子,象征了索菲亚内心的冲突与破局。
女人需要独立和坚强
被打碎的窗户一角,难以恢复原状,与其适应,不如求变。
索菲亚对克里奥的话,更是对自己在说:需要独立,需要坚强。
寻求改变
索菲亚换了辆合适的车,努力寻求生活的改变。

四、与过去告别

影片中分别以两段前后呼应的情节,暗示了两位女主人公,向过去生活的告别
(一)索菲亚的告别:丈夫安东尼奥缓缓离开,留下了硕大的盖勒西汽车,她在喧闹的军乐队声中留下无声的泪水;硕大的盖勒西汽车是丈夫在她心里留下的形象和印记;最后,索菲亚打算卖掉盖勒西汽车,以一场海边旅行结束,向丈夫告别、向过去的生活告别。
(二)克里奥的告别:情人费尔明仓皇逃走,留下了皮衣,一如费尔明的那件T恤,衣服是费尔明的在她心中留下的形象与印记;后来,克里奥不顾一切的想要找到费尔明,还回皮衣,更重要的是她还有话没说完,说完这句话,她便向过去的自己告别。
丈夫安东尼奥在喧闹的军乐队声中离开。
索菲亚一家告别旅行,归来时,再次出现了喧闹的军乐队。
费尔明仓皇逃走,留下的皮衣。
克里奥要找到费尔明,还回皮衣,向过去的自己告别。

五、关于家庭

(一)克里奥的家庭角色
克里奥(Cleo)是本片的主角,原型是导演家的女佣莉波(Libo)。
克里奥在影片之初,便是一家孩子们的依靠。除了每天洗衣、做饭、卫生,克里奥唱着歌谣哄着孩子们入睡、早起,陪伴着他们每一天的欢乐与烦恼。克里奥无时不刻的想要融入这个家庭,家庭成员一起看电视的一幕,她自然的坐下,孩子们很自然的搂住她,在孩子们眼里,她早已是家中一员
克里奥在家中关系的变化比较微妙。起初的还只是简单的雇佣关系,女主人索菲亚会盯着克里奥干活,会监督她们是否关灯、会抱怨她没有清扫狗屎、会责怪她为什么没阻止孩子偷听到婚姻破裂的实情……
然而,是共同的境遇、患难与感同身受,拉近了克里奥与索菲亚的之间关系。
索菲亚开始倾听她的烦恼、谈心,带她看医生 …… 到了后来,索菲亚邀请她一起去海边旅行,邀请她一起参加家庭会议, 索菲亚接纳了克里奥作为家庭成员。“有困难大家一起度过,手拉手,肩并肩,对吗?克里奥”。
当克里奥不顾一切,找回风浪中的孩子们,他们相拥而泣。
克里奥泣不成声,道出埋藏深处的心结:她刚开始并不希望肚里的孩子活下来。
这个秘密她未曾和身边的闺蜜说,也未曾和远在乡下的母亲说。
而当经历生死边缘之后,她向索菲亚一家人述说着,因为她早已将她们视作自己的家人。
她在向家人忏悔。
“我们很爱你,克里奥...”—— 一家人要告诉克里奥的是:你并不是一无所有,请记得“你还有我们,我们手拉手,肩并肩,一起去冒险”。
救与被救:克里奥救了孩子们,而一家人用温暖抚慰了克里奥。这一刻,她应该可以原谅自己了。
陪伴
克里奥总是放低自己,以自己的角度,去感受孩子们的悲喜。
还未真正融入家庭
克里奥自然而然地想融入家庭,而此时的她并未真正被家庭成人所接纳。
佩佩天使:揉一揉就不痛了
“天使”佩佩对克里奥的爱。
一家人邀请克里奥一起去海边
索菲亚邀请克里奥加入家庭旅行。
家庭会议
克里奥参加家庭会议,这一刻,她被大家庭所接纳。
家庭会议
生活需要改变,但会一起度过。
一起去冒险
生活的改变,虽然会遇到惊涛骇浪,但依然会是一场美妙的冒险。
悲喜对比
生活需要改变,但会一起度过。 家庭会议后的一家人,若有所思的吃着冰淇淋;不时望着远处举行的婚礼,衬托出大家心情的悲伤,也预示着新的希望。
不顾一切找回孩子们
克里奥不顾一切去找回风浪中的孩子,这一刻她仿佛要找回自己失去的孩子。
相拥而泣
惊险之余的三人相拥而泣。
我们很爱你
一家人相拥在一起,相互温暖彼此。

(二)关于家庭成长
经历磨难之后,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学会了成长
回家的路上,面对车窗外变化的风景,大家若有所思。
回家的路上,大家若有所思
回家的路上,大家若有所思
回家的路上,大家若有所思
回家的路上,大家若有所思

(三)关于家庭教育
面对丈夫安东尼奥的抛弃,索菲亚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可圈可点。
她依然向孩子们传递爱,而不是仇恨
孩子们在成长路上的罗马城,一直被伟大的母性之爱所包围,坚不可摧。
索菲亚要求孩子们给父亲写信,让他回来。而前一刻她其实已经知道安东尼奥出轨的事实。
索菲亚告诉了孩子们婚姻破裂的真相,但依然说父亲爱你们。
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传递爱,而非仇恨。

五、关于社会历史背景

导演阿方索·卡隆公开声称:“这部影片描述了他生命中的那段历史,深深刻下的社会与时光,如留下的伤疤一般,让我们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发生转变。时间和空间包含着我们个体,既定义了我们,也将我们与同一时空下的他人联系起来。这是一次关于墨西哥社会阶层的探索,其中的等级与种族问题盘根错节;但首先,这是一幅养育我、与我有着亲密关系的女性们的肖像画,它关于了爱的识别,穿越了时间、空间与回忆。”
Alfonso Cuarón's statement for the film: "There are periods in history that scar societies and moments in life that transform us as individuals. Time and space constrain us, but they also define who we are, creating inexplicable bonds with others that flow with us at the same time and through the same places. Roma is an attempt to capture the memory of events that I experienced almost fifty years ago. It is an exploration of Mexico's social hierarchy, where class and ethnicity have been perversely interwoven to this date and, above all, it's an intimate portrait of the women who raised me in a recognition of love as a mystery that transcends space, memory and time."
有关影片的社会历史背景,影片中有几个线索:
(一)特拉特洛尔科事件
影片又名《México '68 》(墨西哥68),即1968年的墨西哥。这一年的10月,墨西哥申办了第1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而就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召开的前几天,墨西哥发生了针对学生运动的残酷镇压,被称为“特拉特洛尔科事件”。据事件后续调查显示,事件是由为奥运安保筹建的团体奥林匹克营(the Olympia Battalion)挑起,接到命令逮捕学生运动的领导人,并引发冲突,冲突导致几百名学生丧生。
影片中的费尔明,正是加入了该组织,有组织地训练棍棒,是为镇压清场服务。也解释了后来发生的手拿棍棒清场的骚乱,以及费尔明一行人在家具商店枪杀了一名学生。
影片中镇压者拿着棍棒清场
(二)外来势力参与其中
关于1968年墨西哥的那场镇压,史料中有证据分析显示美国CIA参与其中。
这一点在片中有几个细节,费尔明参加训练场地的教练,据费尔明说一个从美国来的,后来又来了韩国的教练,暗示了美国及其盟国秘密训练他们。
另外,注意教练上衣上的字母和图标,字母“WES PONT”与“WEST POINT”(美国西点军校)仅差几个字母,而衣服上的Logo正是美国西点军校的校徽
美国教练的衣服上的字母
美国西点军校校徽
(三)幕后者
事件的幕后者,是时任墨西哥内政部长,后来的墨西哥前总统路易斯·埃切维里亚 (Luis Echeverría) 。维基百科显示,埃切维里亚在2006年被控涉及1968年和1971年的屠杀。
In 2006, he was indicted and ordered under house arrest for his role in the 1968 Tlatelolco massacre and the 1971 Corpus Christi massacre
这一点在影片中,街道随处张贴选举海报,正是路易斯·埃切维里亚 (Luis Echeverría)。
(四)阶级种族对立
镇压事件更深层次的背景是墨西哥错综复杂的阶级与种族对立。
影片反映了当时的墨西哥,以白人为代表的精英阶级与以印第安土著为代表的农民阶级之间的冲突
精英阶级通过政府和军队获取了土地、农庄等产业,可以自由的驱车旅行、打猎;而印第安裔则被强征土地,沦为被雇佣者,在物质生活上不得不依赖于精英阶级。
以影片中的圣诞节为例,庄园主和亲戚朋友们在敞亮温暖的大屋子里歌舞狂欢。
而印第安裔佣人们只能挤在昏暗狭小的地下室里小声说着自己的新年祝愿。
更具讽刺的是,当森林大火发生,冲在最前面的是当地印第安裔土著。
而白人雇主们则在人群后面,把酒言欢。
圣诞夜的大火,寓示着一场革命的即将爆发
当街被随意枪杀的小孩,只能是土著族裔。
白人们打猎娱乐。
庄园主家被杀的狗,是一场土地争夺的报复。
克里奥家里的土地,无一例外,被政府和利益集团强征。
圣诞节对比
白人们的圣诞节:敞亮温暖。
圣诞节对比
墨西哥土著裔的圣诞节:阴暗狭小。
森林大火的态度对比
墨西哥土著裔们匆忙救火,白人们觥筹交错把酒言欢。
圣诞夜的森林大火,寓意着一场革命即将带来。

六、死胎与革命

克里奥的死胎,其实隐喻了革命的流产
克里奥的怀孕,寓示了一场墨西哥本土革命的孕育。
这场革命,从一开始就注定要面临白人精英阶级的镇压、瓦解与扼杀
借由克里奥的视角,影片中有多处暗示:
1. 地震中的医院,剥落的建筑石块,砸向婴儿箱
2. 地震后镜头中的十字架,预示死亡与终结
3. 圣诞夜中地下室的庆祝,克里奥被意外摔碎的杯子(在玛雅文明中杯子象征着子宫);
4. 大火后的焦土和对幸存者(蜥蜴)的抓捕
5. 克里奥被情人拿指着,羊水破了;
6. 克里奥被搀扶着离开家具店,镜头中女学生怀抱着被杀同学痛哭
7. 克里奥在医院接生,怀抱胎死腹中的女儿(与第6个镜头形成呼应)。
隐喻1
隐喻2
隐喻3
隐喻4
隐喻5
隐喻6
隐喻7
革命的流产对当代墨西哥的影响是深远的。
如果有人想要寻找这种对当代墨西哥政治漠不关心的类似表达,那么追溯的路径将毫无疑问地带领我们回到1968年10月,那时墨西哥的大多数人对政治都不再天真了。
对他们而言,特拉特洛尔科最重要的意义是大家公认在1968年10月2日之后,墨西哥的一切都改变了。墨西哥的经济确实在表面上持续了二战后的蓬勃发展,即使在七十年代大多数时间都有接近6%的年增长率。其结果是——也许不是全部——许多墨西哥人都怀揣希望,认为他们的孩子能比自己拥有更繁荣的物质条件。然而,1968年之后,政权、政府和革命制度党的合法性,以及人们对于墨西哥革命承诺的信心,通通彻底地被粉碎了。
不奇怪的是,联邦政府和地方的武装力量针对墨西哥贫民,特别是土著贫民所采取的惯用暴行,相较于涉及中产阶级学生的大屠杀,几乎没有受到过关注。
——摘自《民主的浪漫:当代墨西哥民众的无声抗议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影片开头的一组美好的镜头,克里奥洗着衣服,沉吟着歌谣:
……当我向你诉说我的贫穷
你再也没有微笑过
我渴望拥有一切
将它们一一放在你的脚边
可我生来贫穷
你永远不会爱我……
以及克里奥与佩佩的对话:
我不能说话,我死了
恩,我还挺喜欢死了的感觉
导演要表达的是“无声的抗争”:
一座自由民主之城,建立并不那么容易,但尚需抱有希望。
因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七、内心平和

片尾的字幕出现的 "Shantih Shantih Shantih."
Shantih出自梵文,意味着内心平和
一般在经文最后出现三遍,意味着三重苦(肉体之苦、自然力之苦、灵魂之苦)的消除。
这应该代表了导演对美好生命的祝愿吧。
Shantih
有趣的是,在影片中的训练场,似乎只有克里奥达到心灵平和的状态。

八、一些有趣的细节

最后还是聊点轻松的话题,影片中一些有趣的细节。
(一)飞机的意象
影片中反复出现【飞机】的意象:地板泡沫反光中的飞机、训练场上空的飞机、片尾院子上空的飞机。
一是象征了广阔的空间与稍瞬即逝的时间概念。
二是象征了当时墨西哥快速腾飞的经济背景(68年举办奥运会,70年举办世界杯)。

(二)宇航员的意象
影片中仿佛出现的【宇航员】意象,象征了导演的梦想。
成为宇航员一直是导演阿方索·卡隆儿时梦想,他的代表作品《地心引力》 (Gravity)是我比较喜爱的影片之一,就是圆了他儿时的梦想。
男孩们卧室墙上的画报,有登月、宇航员等主题。
另:门上的MEXCO 70,是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因此影片的记忆场景选取自1968~1970时间段。
圣诞野炊,男人们玩枪,而镜头中的男孩穿着宇航服,模仿遨游太空。
郊区,男孩用水桶自制的宇航头盔,模仿遨游登月。
《罗马》戏中戏——宇航员场景
男孩们去电影院看的电影,关于宇航员,同时也是向自己《地心引力》电影致敬。
《地心引力》中的场景
《地心引力》中的场景
《罗马》戏中戏——致敬《户口脱险》
致敬1966年的《户口脱险》,电影或许也是导演的儿时梦想之一吧。

(三)导演会是谁?
影片中,导演会是三个男孩中的谁?
顺着【宇航员】这个意象去寻找,不难发现:
1. 影片00:29:27,男孩们卧室墙上的宇航员画报, 是在帕考(Paco)的床头;
2. 影片00:55:34 ,去野外猎场上的宇航员装扮,是佩佩(Pepe)装扮;
3. 影片01:14:17,去电影院看关于宇航员的电影,是托雷(Toño) ;
因此,导演应该是三个男孩的群像,而不是特定谁。

(四)影片中发生的具体时间
影片中发生的时间具体是哪一年?
如前文所述:
1. 1968年:线索是影片《México '68 》以及克里奥与费尔明在训练场的对话;
2. 1970年:线索是00:29:27男孩们卧室墙上画报,México70、足球图标及吉祥物(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
3. 1971年:线索是00:54:39克里奥看着墙上的狗头标本,从对话中得知狗狗“肉桂去年死的”,而下面铭牌是1970年,因此当时在1971年;另一个线索是圣诞夜黑胶唱片的时间应该是在1971年左右发行,关于这张唱片下文会详述。
因此,影片没有特定时间,是导演关于1968年~1971年间的回忆组合

(五)影片最美的音乐
个人觉得,全片最动听的背景音乐是在圣诞夜所放的黑胶唱片《I Don't Know How To Love Him》,取自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在 1970 年所创作的音乐剧《万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由Yvonne Elliman所唱。
戳这里《I Don't Know How To Love Him》在音乐剧中表达了抹大拉的玛利亚对耶稣的单恋之情,契合了克里奥当时的心情。
找到了最接近唱片的版本,与唱片的图标一致。

《罗马》,很好地结合了关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思考,值得推荐。

完。


最令人讶异的点,是片中男女角色,对比那么分明。一边是自大的小丑,一边是不自知的英雄。
而这一切有迹可循。
阿方索·卡隆偷摸着拍了[罗马]。
往常他拍一部片,无论如何,也会去找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和吉尔莫·德尔·托罗,对着剧本吵翻天,或者和他们在剪辑室打作一团。
比如拍[地心引力]时,亚利桑德罗早早看了初剪版。
他对卡隆说,兄弟我懂你,你要不言不语,要太空中诗意的静谧,要高度概念化,但概念得跟着情感走,你这么剪,把情感掩盖了。
然后卡隆就和托罗一起坐在剪辑室里,想怎么重新编排,想秃了头。
或是托罗“喝斥”他严肃对待[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多好的机会啊,别再想着“哎我到底要不要拍这个片啊”。
他们可以对彼此作品直言不讳,也可以毫无芥蒂地听取对方建议。
可这次卡隆没有问他们任何一个人的意见。
照理他也该给演员剧本。
但这次他捂着,只有他一个人有剧本,演员们只能根据他在片场的指示,即时、即兴演出。
卡隆是导演,是编剧,是摄影。他掌握[罗马]每一帧的生杀大权。
[罗马],像他自顾自筑成的坚固堡垒,密不透风。他是城堡中唯一的君主,不要任何人动一块砖,一粒沙。
因为这讲述的,是他太过私密的记忆。
故事,以他家的女佣视角展开。
在片尾,他将这部电影献给莉波
莉波又不仅仅是女佣,按卡隆的话说,我们成了她家庭的一部分,她也成了我们家庭的一部分,她是我的“代理母亲”。
他们叫她莉波妈妈。
卡隆带着莉波妈妈和片中女主演雅利扎·阿巴里西奥参加纽约电影节
而电影里,女佣可莉奥经历了现实里莉波的一切。
她悉心照顾孩子们,成了他们事实上的家长,自己却遭遇未婚先孕,始乱终弃,生下一个死婴。
与此同时,父亲离开了这个家庭,留下无助的母亲和四个孩子。
所以这一次,卡隆不听任何人的,甚至不听信自己的理性:
我就这么拍了。不管拍出来的是什么,我想完完全全对那些人生时刻交付信任。我不想再计较叙事。生平头一次,我不想要任何参考意见。
他在家乡墨西哥,来了又走,已经有17年时间,没有这么深入地投入它的怀抱。
他回到了童年生长过的地方,90%的场景,在那些故事发生过的老地点拍摄。
他从七大姑八大姨那里,回收了孩提时候用过的家具。
他找演员,找最像他生活原型的。
他任性,但诚实。
这样一部电影,注定成为一部不完美的杰作。不完美,因为他的情绪;杰作,也因为他的情绪。
电影里的女性,那么悲凉,那么诗意;男性,却那么荒唐,那么可笑;而他自己,立在镜头后,努力保持着客观,却禁不住情绪一泻千里。
解毒指数:9/10

01

女性:

泡沫与海

电影一开场,卡隆就任意妄为。
那一小块地板砖,在镜头前结结实实地停着,霸道地纹丝不动,叫毫无准备而来的观众,摸不着头脑。
甚至连“地板砖”,也是之后的判断。
它完全可能是一块墙壁,或一块天花板
整整一分钟之后,才见水夹杂着泡沫冲刷着地面。
背景音也更清晰了。只能凭借听觉,像瞎子一样,判断那是一个人忙忙叨叨地大扫除。
水面却在这时候静下来了,清清淡淡地,映出上方的一块天空。
那天空很小很小
过了一会儿还有飞机划过
待水咕噜噜流进下水道,镜头才肯跟着挪了窝,移向那个正打扫的人。
那是个女人,确切地说,是个女佣
她依然一刻不停地收拾着屋子。
再想到开头水面的倒影,却有点悲伤——
那很狭窄的一点天空,好像就是她的全部自由了。
而那甚至只是倒影,天空或者飞机都只是倒影。
她可以得到的生活,非常有限。
著名女权主义电影,[让娜·迪尔曼]里,女主角喝牛奶、削土豆、整理床铺……
三个多小时的电影,被琐碎填满
这就是女性的某种处境,这也是可莉奥的处境。
在这部电影里,卡隆总是用“水”,表达着女性的生与死。
在结尾,孩子们被海浪冲走了。可莉奥不会水,却还是迎着浪头,走向更深的水域。
海浪一次次打过来,却看不见孩子
待她终于救起两个孩子,踉踉跄跄爬上了岸,就仿佛经历一次新生。
大海是地球的子宫。
海水,也像可莉奥曾经流出的羊水,孕育着生命
岸上,女人和孩子抱头痛哭,前尘往事所有命运沉浮,被海浪冲刷干净。
卡隆镜头下的女性,如同远古的地球上,那些第一批从大海上岸的生命,逆流而上,涅槃重生。又如婴儿,刚从海洋这个巨大子宫分娩而出。
这是可莉奥在生下死婴后,乃至意外怀孕后,第一次坦露内心:
我本来就不想要她。
卡隆对女性心理的认识,太令人惊讶。
可莉奥的痛苦,早就不因为她死了一个孩子,而恰恰是因为,她曾经暗地里希望这个孩子死,偏偏愿望实现了。
尽管这种希望,是因为她对做单身母亲的恐惧,甚至有可能是对孩子父亲的怨恨;尽管可能一闪念,便很快打消。
可当孩子真的死了,那种负罪感,便超越所有委屈、伤痛,重重压在她心底。
我本来就不想要她。
这是多四两拨千斤的句子。
这种对女性非凡的认识,也来自他非凡的莉波妈妈。
在[罗马]的拍摄过程中,莉波妈妈也和卡隆的妈妈、兄弟来探班。
恰好是女佣告诉女主人自己怀孕的那场戏。
那场戏,同样是女主人了解到丈夫出轨,撒谎出差而不回家,于是要孩子们写信给父亲,软化他。
两场悲剧正不动声色地发生
卡隆心情复杂:
他们第一次来探班,就是这个场景。
莉波妈妈看着监视器,哭了起来。
卡隆问,你还好吗?
他怕这些镜头,又勾起莉波妈妈对于那段经历的痛苦回忆。
但莉波妈妈却断断续续地说:
不,只是……可怜的孩子们啊。
她生命中那样一个重要节点正重现在她眼前,而她看不见自己。
第一次看[罗马]时,卡隆对女性的理解,叫我震惊。
现在我明白了。
因为他是被那样仁慈的女人抚养长大的。

02

男性:

狗屎与棍

可电影里的男性,却都那么荒唐、幼稚。
抛弃可莉奥的那个男人,似乎有在上床前后,裸着身给女人耍双截棍的奇怪癖好。
他的生殖器和双截棍一起可笑地晃荡着,似乎在炫耀。
屏幕之外看,却分明是个小丑
电影快散场时,他听到可莉奥说她怀孕了。
上一秒两人的唇还难舍难分,这一秒他却说,我去趟洗手间,现在就得去。
还临时加了一句:你要吃冰淇淋吗?
谋划了一场煞有介事的冰淇淋式落跑。
就再也没出现
他高谈阔论他的武术,像那是宇宙间第一重要的大事。
但一帮男人,却连闭眼独立都做不到
可莉奥倒是轻轻巧巧
她内心的力量,比在场的各位,都强大。
而影片中的男主人,同样在和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搏斗,将之做成了一出大戏。
比如踩狗屎。
家里的那只狗总在欢快地跳跃、拉屎。
门廊上总是堆满狗屎,可莉奥的工作,也就是无休止地清除这些没完没了的狗屎。
而男主人,总是踩到狗屎,或车子碾过狗屎。
回家,笨拙地泊好相对门框过大的车
离开,又一脚踩上去,发出那种粘腻的吧唧声
他对生活中有狗屎,流露不耐烦
那么典型:我在外征战沙场,你们却连一件屋子都收拾不好。
可莉奥的生活中却布满狗屎。
有时让人觉得,这种对比太过刻意。
连可莉奥分娩有危险,男主人还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女医生说,不,你想进去就进去。
他立刻怂了。
他竟然这么主动地,把影片中所有男性,都刻画成小丑。

03

卡隆:

后退,逼近

[罗马]的那点缺憾,也就是这过分刻意的对比。
但它来自卡隆记忆里的一点残缺。
卡隆反反复复告诉自己,要后退一步,不要随意评断角色,而只是去呈现他们。
可越是这样,昨日便越真切地逼近。
在拍摄男主人离开家那场戏时,没有人喊停,他却要静一静。
他在那条道上来回地走。那是他小时候每天走的路,那也是他父亲一去不回的路。
他告诉自己,有几个人能重新活一遍啊,现在我就是了,好好体会这一刻。
熟悉的街道,按他要求还原的景物、服装,和他记忆中相似的人。
有些奇怪的感觉在内心升腾起来。它远不仅仅是超现实一词能概括。说实话,有些时刻,是痛苦的。
溜达回来,他告诉饰演男主人的演员:这一刻你应该觉得窒息,应当觉得离开这个家,才能大口呼吸。
母亲将父亲紧紧抱着
卡隆57岁了。离他父亲抛妻弃子(卡隆本人没使用过这种字眼,他始终说,“父亲离开这个家庭”),47年了。
这个57岁的男人,手把手指导着一个演员,重现当年那一幕。
他是父亲面前那个10岁小孩子吗?还是演员面前的导演?
他必须抽离儿子的身份,又必须赋予人物合理性。
我至少对动机进行了解释,但动机并不能证明行为是对的。
父亲走后,母亲仍在人群中,怅然望着
记得[狗十三]的开头吗?李玩一遍遍说服自己,父亲逼自己学英语是对的,父亲没有给她理由,她就给父亲找理由。
而57岁的卡隆,还在为自己10岁那年离开家的父亲,找理由。
他们讲,你的高三永远不会结束。
你在高中所承受的霸凌、欺侮,将伴随你一生,影响你的性格,你的每个决定。
又何止是高三不会结束。
弗洛伊德也许是对的。你的人生,总能在童年的伤痕中找到答案。
在说[罗马]的女性主义时,免不了围着这几个成年男女打转。
可卡隆,是隐匿在那几个小孩子身后的。
他藏得很好,却更显得肝肠寸断。
镜头是他与回忆的安全距离
孩子的懵懂,像卡隆缓缓平移、旋转的镜头,隔着一层看这些悲剧
最小的那个,说在他出生以前,他曾是一名飞行员
卡隆小时候的梦想,正是做飞行员、宇航员。
他甚至插入了儿时很喜欢的太空电影[蓝烟火]
这些细碎的梦想和童言童语,成了这部黑白电影中,为数不多的星光。
但残酷也已经一点点渗透到他们身上。
看[蓝烟火]之前,就在电影院外,大儿子看到父亲和一个陌生女人欢快地打闹。
而父亲此时应该在魁北克出差啊。
他呆在画面最右边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画面,他只做了一个动作。
他向后退了一步。
他拒绝,他逃避,他否认。
这一退,就退出了画框。画面上只有那对看不见其他人的男女,却还听见大儿子和其他孩子吵闹:“那是你爸爸!”“不,那不是!”
直到他的“莉波妈妈”走上前,牵起他的手,带他进电影院。
二儿子听见了妈妈打电话,说父亲撒谎,就是不愿回家。
妈妈一开门看见他偷听,一巴掌把他打倒在地上
这应激反应似的一巴掌后,妈妈又抱着他哭,求他别告诉其他兄弟姐妹。
他没有说,却因为一个玩具,和哥哥打了起来。
一只工艺品结结实实扔过去,他自己都愣了
这种需要爆发的感觉是怎么回事,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罗马]并不是一部对观众友好的电影。
它的散文化叙事,东飘西荡,没有那么集中的情节,没有激动人心的转折。
但卡隆是那么诚实。
它充满隐喻,显得那么深沉。
但你已经不能要求卡隆,用更锋利的方式,剖开他的伤口,他的裂缝。
它的对比那么用力,显得刻意。
但卡隆明明已经尽最大努力,赋予每个人物合理性,却始终无法让自己信服,那些抛弃责任的男性,也有什么天大的苦衷。
[罗马]刚刚又进入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九强名单。
但电影会落幕,奥斯卡也会尘埃落定。
他的10岁会结束吗?
卡隆说:
博尔赫斯说,记忆是个不透明的、破碎的镜子。 但我认为,它更像是墙上的裂缝。过去所有发生的痛苦,都会变成裂缝。 我们总是在墙上涂上几层油漆,去掩盖它,一层一层又一层。 但那个裂缝始终在那里。
[1]《洛杉矶时报》:Oscars 2015: Brutal honesty marks Inarritu's bond with Cuaron, Del Toro
[2]《综艺》:Alfonso Cuarón on the Painful and Poetic Backstory Behind ‘Roma’
[3]《名利场》:Alfonso Cuaron on the Woman Who Inspired Roma, Making Harry Potter, and What He Learned from His Worst Movie
[4]EmanuelLevy.Com:Roma: Interview with Director Alfonso Cuaron about his New Film, Venice Fest’s Most Critically Acclaimed Feature
[5]Deadline.com:‘Roma’ Director Alfonso Cuarón On How His Most Personal Film Became His Biggest Career Challenge – Venice Q&A
-
文: 姜不停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这种电影就算二次元来看也觉得二吧?《最佳伙伴 》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胡鹤译  /  李慧娴 主演 :  朱主爱  /  Aloysius Pang  /  权怡凤  /  葛米星  /  程旭辉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新加坡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6-05-26(新加坡)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Young & Fabulous IMDb链接:   tt5617274 根本国产片谐音片名基本是烂片的定律,这部新加坡的华语片也属于该定律范畴。 想不到新加坡会拍出一部很中二的二次元文化电影,我以为除了日本,大概就只有大陆的傻蠢编剧导演会拍这些尴尬电影。COSPLAY这个在电影里真很有点幼稚。《闪光少女》还能接受点。剧情主线接受不能,笑点?原谅我GET不到。比看国产青春片还要坐立不安。 男主像胡夏。女主很漂亮,原来是马来西亚新一代女神朱主爱,来中国发展吧,一定大红大紫。 都什么年代了,还用父母门第阶层来营造爱情的障碍。不时听来一段英文怪怪的,毕竟我们的语境不一样。 一部描写三个青少年朋友景天,紫甯和郝仁的成长故事,叙述他们如何通过重重挑战和难关,披荆斩棘追逐梦想。过程中,他们认识了自己,体会到友谊的真谛,了解到如何处理与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鼓起勇气,捍卫自己一直坚持的信念。通过角色扮演这个长辈看来非常无聊的活动,三个朋友互相辅助学习,在彼此的帮助下,克服了各自的障碍。     郝仁教景天如何善用口才与供应商讨价还价来节省服装制作的成本,鼓励他勇敢表达。紫宁则把自拍绝招传授给景天,提拔他的自信心。间接的,景天克服了自己口吃的障碍,变得更有自信。紫甯和郝仁也在景天的影响下,在生活和学业上,更尽责和努力。     现今社会竞争尤其激烈,年轻的一代将如何在这个重视现实胜过创意思维的大环境下逆流而上,一路怀抱着梦想与希望寻找勇气和自信,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美妙的女性向粉紅電影《娼年》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三浦大辅 编剧 :  三浦大辅  /  石田衣良 主演 :  松坂桃李  /  真飞圣  /  富手麻妙  /  猪塚健太  /  樱井由纪  /  更多... 类型:   爱情  /  情色 官方网站:   shonen-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8-04-06(日本) 片长:   119分钟 又名:  Call Boy IMDb链接:   tt7529650 原文在medium: https://medium.com/%E7%94%B0%E4%B8%AD%E5%B0%8F%E5%B1%8B/%E5%A8%BC%E5%B9%B4-2018-%E7%BE%8E%E5%A6%99%E7%9A%84%E5%A5%B3%E6%80%A7%E5%90%91%E7%B2%89%E7%B4%85%E9%9B%BB%E5%BD%B1-6cad25ffbc97 《娼年》 其實是一場 「安全的」 性冒險、性成長的故事,這份安全感顯得原著普通,但這樣的安全感在電影,卻是與觀眾建立一種極少數的類型電影-- 女性向軟調色情(softcore pornography) --默契的開始。 女性向色情作品並不是沒有需求,這是個長遠的抑制和誤解的同謀,而近期,網站平台中的女性向推廣計劃在歐美或日本雖不乏關注,但在商業電影之中卻難得有這樣的作品,何況是這麼「好看」的作品,在電影攝製上帶有過去 粉紅電影(ピンク映画) 的榮光--尤其最終「高潮」戲十分諧趣美妙,成功地著墨出這部性成長電影的點睛之筆,靈肉結合,由性見心,敞亮的「讓我看你的性愛」就是「讓我看你的心」。啟用的演員也是頗受女性青睞的一線男星 松坂桃李 ,非常適合成為觀眾各自、私自愉悅的盤中肉(guilty pleasure)。 故事關於 桃李 飾演的男大學生成為娼夫後的見識和體悟。 石田衣良 這個作者擅長的就是把危險的因子、邊緣的樣貌收攏入他結構安穩的小宇宙,晶格銜接晶格一般讓故事世界繼續成長下去,在《娼年》之中就是性群像的疊加,是一些可以料想的微小奇觀,像扭蛋一般的分門別類精巧的固著,然而,畢竟是性事,透過再現性很強的媒介--那些特寫、耳語、室內光的影像--讓這部由男性下至女性情慾之海,在螢幕上個體過分

《颐和园》怎样理解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的结局?

《颐和园》 (英文: Summer Palace )是一部2006年中国大陆电影,由 娄烨 执导, 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和 张献民 主演。影片讲述了两名青年男女跨越十几年的的感情纠纷,其中穿插着 六四事件 等社会背景。本片也是中国大陆首部男女主角正面全裸出镜的电影 [2] ,而早期电影如《 小武 》(1998) [3] 、《 蓝宇 》(2001) [4] 、《 绿帽子 》(2003) [5] 、《 星星相吸惜 》(2004) [6] 等有男性正面全裸的镜头。 本片于2004年9月开机,2005年5月关机,拍摄时长九个月。取景地点包括 北京 、 重庆 、 武汉 、 柏林 、 北戴河 、 图们 。《颐和园》于2006年5月18日在 戛纳电影节 首映。电影中的政治色彩与大量的性爱场景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 [7] ,因未经中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而擅自参加 戛纳电影节 ,本片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导演与制片人受到了处罚。 1987年,中朝边境 图们 。邮递员晓军去邮局拿信件,之后来到余红父亲开的杂货铺。余红打开信件,发现自己被北京的“北清大学”录取。余红在一个篮球场与晓军见面,晓军与几个打篮球的人发生争执,被打得鼻青脸肿。晚上在草丛中,余红与晓军发生了性行为。 余红乘火车来到了北清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一天,余红结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李缇,聊天中她告诉余红她男朋友若古在柏林留学。李缇和余红与回国后的若古见面,并与在同一大学的周伟结识。余红逐渐与周伟走近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两人在 颐和园 昆明湖 泛舟,在夕阳下相依。 余红去周伟宿舍,发现他正与一个女生一起吃饭,余红见状离开。周伟去台球厅找余红,余想挣脱周伟的怀抱,但最后顺从。在一次欢愉后,余红要周伟去结扎,并称那样就不疼了。周询问缘由,余说是心理学老师告诉她的,并且她和他上过床。北清大学的学生开始去天安门,余红几人也一同跟随。李缇与周伟在宿舍进行性行为时,被学校人员发现。余红见到了周伟的一名舍友,他告诉她教务处已经知道了周李的事情,让她不要再去见周伟。 余红遇到了来北京探望她的晓军,两人和衣而卧,半夜晓军悄然离去。余红发现晓军不见,急忙到操场寻找。在操场示威过程中枪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四散。余红的舍友冬冬找到周伟,告诉她余红不见了。周伟急忙带领冬冬寻找余红,但未果而返。冬冬再次找到周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