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好莱坞尽了全力,也无法复制Mercury和他的时代《波西米亚狂想曲》

导演布莱恩·辛格
编剧安东尼·麦卡滕 / 皮特·摩根
主演拉米·马雷克 / 本·哈迪 / 约瑟夫·梅泽罗 / 格威利姆·李艾伦·里奇 / 更多...
类型: 剧情 / 音乐 /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8-11-02(美国)
片长: 135分钟
又名: 波希米亚狂想曲(台) / 波希米亚狂想曲:摇滚传说(港)
IMDb链接: tt1727824


1990年,Freddie Mercury的身体已经衰弱到几乎无法走路,他还在录制自己人生中最后一张专辑。
录制专辑里最后一首歌的时候,吉他手Brian担心Mercury太过虚弱无法唱出歌里的高音。在录音室里,Mercury只回了一句“I'll fucking do it, darling”,然后龇着牙喝干一大杯伏特加,完成了乐队历史上最完美的一次录音。
巧合(必然)的是,这首歌叫“The Show Must Go On”。自知时日无多的Mercury,绝不想给自己和乐队的音乐画上句号。
一年后,主唱谢幕,但乐队演出继续至今。
非常遗憾,电影里没有把这一段拍出来。故事在1985年的LIVE AID曲终后戛然而止,不免给路人观众一个错觉,好像Mercury把最牛逼闪闪的自己扔在了那个舞台上就没能再捡回去,艾滋病败给了舞台上的他然后马上击垮了现实中的他。
并不是这样的。那场演出之后,Queen陆续又出了3张专辑,还做了创纪录的全球巡演,Mercury更是挺到去世前一天,才向公众承认自己患有艾滋病。
这部电影里的另一个遗憾,完全属于自然灾害,与人力无关:绝对没有人能复制Freddie Mercury的神迹。
Rami Malek已经做得够好了,他对Mercury进行了从板牙到腋毛的全方位模仿,好到已经被评论界认为值得一个明年奥斯卡的提名。
但是,撇开唱歌的能力(实在没什么可比性),电影中的Freddie还是少了一种……劲头。这种“劲头”可以是男人味和压迫感,还是那股跨越性别的风骚之气,Malek那双太大的眼睛也不如Mercury的那般充满神采。
就算刨除这些正常人难以挑战的要求,Malek的板牙是不是也有点太大了?
Mercury的神采和嗓音没法复制,他们所属的那个时代也不行。
1970-1980年代,不管是对刚刚从殖民帝国手里独立的非洲,还是刚刚从精神疾病名单里删除的同性恋,大西洋两岸的年轻人们,都还抱着也刚刚萌发的同情心。那是一个好意还没有泛滥,善举还没有被劫持的美好时代。
在如今的世界,残酷的理性正在逐渐回潮,摇滚青年们的理想越来越渺茫,连摇滚乐都失去了舞台中央的主流地位。就像是美国的政党轮替一样,这倒说不上是进步还是退步,但那个时代走了就是走了。
我只是觉得,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在同一家小酒馆里偶然凑齐的愣头青乐队,就是比满街星探苦心挖来的天才少年团,更能撩得起少年心气。
但是有些东西可以复制。
这就是一部,纵有再多遗憾,单靠最后20分钟的神级发挥,不仅能值回票价还能赚走眼泪的电影。
如果在观影之前看过那段祖传的超低清4:3画幅LIVE AID现场录像,你一定会被这部电影的最后20分钟震惊到失语。
这部电影最大的成功和最可贵的贡献,就是对摇滚史上最生猛华丽的20分钟,进行了分子层面的细致还原。
从上场开始,Malek就对Mercury的每一个动作进行了ctrl+v级别的模仿,其中包括每一次挥拳、每一次咧嘴;场景中所有肉眼可见的物件,小到钢琴盖上的那几杯可乐和啤酒(我比较了摆放位置和液面高度)以及舞台上杂乱的电源线,大到整座温布利球场,也都跟录像中一模一样。
最重要的是,电影成功还原了1985年现场的气势。拜技术进步所赐,我们终于能够跳出了舞台上下那几个固定机位,让镜头从体育场上空俯冲下降,掠过7万观众头顶,再聚焦在Mercury挥舞的手臂上。摇滚传奇伸手可触,山呼海啸近在眼前,让曾经需要脑补出的东西都变成现实,是整部电影最美好的地方。
对我来说,这种感觉就像是玩到了VR3D高清重置版的超级玛丽,或者用意念控制的全息投影版乐高积木,终于不用追忆似水年华,而是直接青出于蓝了。
祖传原版录像
从预告片里截出来的复刻版
最后还要吐个题外槽。想当初(19世纪),没见过大世面的香港华人,把“Queen”这个词想当然地翻译成“皇后”,于是有了香港的皇后大道和皇后像广场,并且凭着惯性将这个错误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女王乐队”终于被贬成“皇后乐队”,万岁降格为千岁,遗害整个华人社会。
风骚清高如Freddie Mercury,怎么可能甘愿当个后宫总管,他明明是要修理世界的那个人,他口中的Queen,只能是女王,绝不是皇后。


关于这部电影的风波可谓是一直没有停过,从拍摄期间就发生了换导演的情况,拍摄时间也因此拖长很多。拍摄完成后两波预告片也是完全吊足了人的胃口,因为这是Queen啊,因为这是弗雷迪·默丘里的传记片!
而在临近上映时,媒体口碑的出炉又让本片蒙上了一层阴影,而票房预期同样也不及预期。然而这一切一切的问题,都在本片正式登上大银幕之后迎刃而解,并且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年度票房榜上名列前茅,全球突破7亿美元大关,更是于近日成功拿下日本的年度票房冠军宝座,还斩获了美国金球奖的最佳影片与最佳男演员。可惜因为题材等多方面缘故,内地的影迷们只能一直翘首以待,但终于,我们等来了。
电影的故事其实还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上就是讲述了皇后乐队从偶然成军,到确立风格,再到大放异彩的故事。影片的剧本由专门撰写传记的安东尼·麦卡腾和皮特·摩根操刀,《至暗时刻》《万物理论》都是出自他手。所以整个故事的完成度是比较出色的,并且非常的扎实,故事的起伏与节奏很到位,有必要的嗨点也有足以感动之处,有冲突亦有温情。作为一部传记片,有一个优秀的文本作为基础是至关重要的,但这个文本如何也称不上优秀。
于是本片选取了几条故事线来组合:Queen从组建到走向辉煌再到分裂与回归的历程,弗雷迪·默丘里与妻子的关系,弗雷迪·默丘里作为同性恋与周围人的关系。本来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结果哪一条线都没有完全讲好,如果时长能够有所延长并填入更多事件和细节会好很多。
就已有事件来看,对于事件的挑选与组合还是过于碎片化,有浮光掠影之感,类比一下就如同播放的PPT,彼此是分裂的,缺少一种必要的连贯性,显得乏力。于是俯瞰整体的架构就显得异常平庸了,但所幸还是成功撑起了目标人物。
要说本片最大的问题反而是出现在人物上了,在分配上处于失衡状态,主角“牙叔”弗雷迪·默丘里的刻画还是比较入微的,也有一个完整的成长链条。但是其他作为配角的乐队成员和身边人物,都完完全全立不起来,犹如提线木偶,仅仅是出现在该出现的场景里,作为道具去推动情节,甚至为了去辅助主角的塑造,连Queen的崛起史都是如此走马观花,除却主角之外,看完电影你还记得他们吗?
而影片后半部分通过对他性取向问题乃至种种“花边新闻”的探讨来塑造人物,虽然是有效果的,但是落到部分细节处,是违背现实的,还相当程度的弱化了主角的“同性恋”身份,避重就轻,要知道,“牙叔”的孤独与经历的重点就是于此。
在现如今看起来也有点俗套了,整体形式畏首畏尾,属于最普通无光的类型,但是通过导演对于整体情绪的把控,还是能给观众带来很强的代入感的。毕竟这部电影的立足点即是在于还原,也没有多余的探讨和深入的意思。
所以从表演层面而言,饰演“牙叔”的拉米·马雷克做的以及足够出色,虽然单看面部其实并不是多像,但是只要一当镜头切换至中景乃至更大的景别时,会觉得他就是“牙叔”本人,对于神态与肢体动作的模仿尤其到位,对本片能如此之成功有相当大的贡献,而他在本片中贡献的演技也配得上一座最佳男主角奖杯。
整部电影在呈现上可以用华丽来形容,前半部分主要讲述乐队的成长,而其中穿插了他们大大小小的数场表演,对每一场表演的布置与呈现,都是相当还原与出色的。而其中每一首歌曲更是原音呈现,力求最真实的效果。
而在最后那20分钟堪称全片高光时刻的“Live Aid”演唱会,对于视听语言的运用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是沸腾的人浪还是舞台上纵情高歌的弗雷迪·默丘里,他的每一次挥拳与舞动,都在导演精密的摄影机调度下得到完美再现,当镜头滑过整个体育场的上空,我想不会有人不为之动容。
从装束到现场,甚至小到一杯可乐的摆放都致力于情景再现,就如同复制粘贴般,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出了弗雷迪·默丘里在舞台上的纵情燃烧,那份无可比拟的气势从屏幕上席卷至所有人,,要知道这可是场汇集了包括迈克尔·杰克逊、大卫·鲍伊、鲍勃·迪伦、麦当娜等全世界音乐巨星的慈善演唱会,无论你是多大的大牌,都只能获得20分钟的演唱时间,而作为天生表演者的Freddie,通过这20分钟将这一整场演唱会变成了他的个人表演秀,这才叫魅力,来自于目标人物得天独厚的魅力。
观看时更是震撼感动至热泪盈眶,这就是音乐的魔力啊。从《Killer Queen》到《Bohemian Rhapsody》,从《We Will Rock You》到《We Are The Champions》,一首首超越时代的金曲震彻我们的耳膜,我们得已聆听弗雷迪那横跨四个八度的天赐嗓音,我相信当你观看时也将一身鸡皮疙瘩。
不过电影随即的戛然而止则令我相当费解,再配合着片尾的字幕,整部电影再次呈现出断裂之感,无论是他的孤独还是表演的震撼激昂两方面都是有所缺憾的。要知道,弗雷迪·默丘里并不是就此而陨落,在1985之后,他还是带领乐队发表了3张的专辑并进行了许多的演出。
所以,这部电影为什么在影评人那里的口碑会如此一般也可以理解了,而观众口碑与票房为何如此之高则更容易理解了,我们觉得棒觉得精彩,是因为Queen,成为“Champions”的也是Queen而不是这部电影。
但是当然,我们都应该感谢这部电影,是这部电影让我们重新感受到了这个传奇乐队与传奇人物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也重现了那场精彩绝伦的演唱会。
这是部不应该错过的电影,仅仅当作对于这位传奇人物的致敬与回顾也无妨,毕竟还有音乐和演唱会可以看。

对于皇后乐队的主唱Freddie Mercury,我只知道三点:第一,他是同性恋;第二,他死于艾滋病;第三,他创作了了不起的《波西米亚狂想曲》。所以,我的影评和他的各种级别的粉丝的影评视角是不一样的。然而,即使我只知道这三点,仍然不影响我坐在影院的最后一排,欣赏了两个小时的高潮电影,并在最后哭成一团。
我对《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印象始于大学。那时候一塌糊涂BBS有个摇滚板块,不知道为什么平时听古典的我觉得应该附庸风雅地去听听摇滚。那里聚集了一群摇滚青年,既帅且骚,既文艺且疯狂。我和他们去唱过几次K,一般开始要唱一些不痛不痒的流行歌曲,酒过三巡开始唱《国际歌》热身,然后凭着《国际歌》的高音护体开始唱摇滚。我深深为他们的嗓音所折服。后来版上出了一张CD,是各位版友各选了一首他们最喜欢的摇滚歌曲。我对《波西米亚狂想曲》的认识,大概是从那段时间开始的。
我一直觉得在现代音乐里,有的旋律是东方的,有的旋律是西方的,而最好的旋律是全人类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就给我这种感觉,最开始,我以为是因为里面加入了歌剧的成分,后来发现其实在歌剧之前的钢琴部分就是如此了。不仅旋律如此,歌词也是有宇宙意义的,不但提到了所有人生的根源——童年和母亲,有着弗洛伊德式的情节,还有浮士德式的灵魂清算,与自我的战争与宿命论般的和解。因为如此,这首歌变成了全人类的乡愁,从词到曲,一首长达6分钟却没有副歌的重金属摇滚、民谣、歌剧的混合,让我在昨晚的影院又重新回到了十几年前的校园,成为了我的乡愁。我甚至不记得那些卡拉okay店的名字,也不记得那些版友的去向,BBS最终也消失了——不仅是某个BBS,而是作为一种社交形式的的存在的消失;但那些唱歌的身影和那张CD,却一直在我的记忆里。
电影讲的是Freddie的生平,Rami Malek的演绎可以说是相当生动了。这部影片的拍摄得到了皇后乐队的很多加持,里面的歌曲版权都是无偿供给的。最后二十分钟的那段Live Aid表演,简直是史上最大制作的Cosplay:从演员到群演,从钢琴上摆放的饮料到舞台上缠绕的电线,这曲赞歌给我们弥补了当年录像的单角度和模糊的画面,搞了一个真人版3D VR。人类真奇妙,史上最大的乐队都是咫尺之隔的邻居、同学组成的,常常让人发出感概,为什么天才都集中在方圆几里的地方。或者说,他们互相成就,缺一不可。电影本身几乎就是乐队献给Freddie的礼物,能看到他们对他的一往情深。我羡慕他们亲如一家的感情,同时也在想,如果中国也有摇滚乐或者流行乐的土壤和市场,在当年的摇滚版这样的地方,会不会成就几支伟大的乐队呢。
“你永远在听你十三岁时听的歌曲。”我晚了一点,大概是十八岁吧。这首歌赋予了全人类乡愁的意义,也赋予了每个个体不同的乡愁的意义。对我来说,基本是一直在脑内循环的、人生中最珍贵的那几年。

1985年夏天,伦敦的温布利大球场,汇聚了超过7万名热切的观众,但平日里的足球圣地此刻属于摇滚乐。
U2、皇后乐队、鲍勃·迪伦、保罗·麦卡特尼、麦当娜、齐柏林飞艇......
人群欢唱高呼的热浪从白天开始,到夜间结束,超过100个摇滚明星、乐队不间断地登台演出。
演出通过全球通信卫星网络向140多个国家播出实况,共吸引了近15亿的电视观众。
©Live Aid 1985
而在这场为非洲饥荒筹集资金的义演Live Aid上,皇后乐队用20分钟的表演生生夺去了所有人的光彩,将自己送上了“摇滚之神”的地位。
你可以不喜欢这部传记片[波西米亚狂想曲],但绝不会不喜欢电影里最后这20分钟近乎完美的复刻演出时间。
©[波西米亚狂想曲]海报
弗雷迪·默丘里,那个留着小胡子的男人,穿着白背心,用一曲曲经典《Bohemian Rhapsody》、《We Are The Champions》、《We Will Rock You》带领着皇后被载入史册。
就像他所说的,“我们要歌唱震动天空”,他做到了,留下了那么多传奇故事。
Freddie Mercury,Mercury是水星的名字,也是古罗马神话中神的使者的名字,那是个自由飞翔在神山和人间,传递着众神信息的使者。
成名之际,他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Mercury,弗雷迪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将会成为什么。
他出生在东非的英属地,身上有着正统的波斯血统,在印度上小学、中学,7岁开始学钢琴,12岁就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校园乐队。
17岁时,他随家人搬到了伦敦,在艺术学院学习艺术设计,后来皇后的logo也是他自己设计的。
©弗雷迪小时候
那之后,他又辗转浪迹在不同的小乐队间,加入过利物浦的Ibex、和Sour Milk Sea,也和女友玛丽一起卖过二手衣服、在机场打过工。
当时的朋友回忆起那时的他时常说“他是一个有些安静害羞、但对音乐又有着强烈兴趣的年轻人”
直到遇到皇后,那时候,皇后还叫做“Smile”,吉他手布赖恩·梅是物理学硕士、鼓手罗杰·泰勒学牙科专业,而高学历的两人却一心放在捣鼓搞乐队上。
最开始Smile是有主唱的,弗雷迪只是到处追随Smile的一个小粉丝而已,契机是原主唱的离队。
弗雷迪自告奋勇加入了Smile,在他的坚持下,乐队名字也终于定下了Queen。
©Queen早期造型,左起鼓手罗杰·泰勒、主唱弗雷迪、吉他手布赖恩·梅、贝斯手约翰·迪肯
一个流传甚广的轶事是说,弗雷迪曾经对很多熟人都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有一天要成为流行巨星(pop star)的人”。
但那时也没人在意,大家只是笑笑,附和道“你会的,你会的”。
后来有一天,有人看到他在桌前用双手遮着脸,一脸闷闷的样子,人家问他怎么了,他却突然站起来大声说道:
我可能成不了流行巨星了,我将成为一个传奇!
在他的规划里,皇后的成名有一个“十年计划”,不过,也用不了十年,在第二张专辑《Queen II》发布后,他们就已经开始走红了。
三专中的单曲《Killer Queen》一举拿到了英国单曲榜的亚军,他们很快开始踏上了去往美国、日本巡演的道路。
之后,1975年的神专《A Night at the Opera》彻底奠定了他们摇滚巨星的地位,其中的一首《Bohemian Rhapsody》融合了歌剧、硬摇滚、民谣和金属,长达6分钟的时间里既有古典元素,又有磅礴的吉他独奏,还有华丽的曲调和癫狂的热情和诗意。
©《A Night at the Opera》是皇后最有分量的一张专辑
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片名即取自这首歌名字,电影里也描写到了关于这首歌发行前乐队和公司产生的巨大分歧和风波。
最终,听众对乐队的坚持给予了盛大回报,《Bohemian Rhapsody》在英国单曲排行榜冠军位置上停留了9个星期,打破了最长时间记录。
还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呢?《We Are The Champions》、《We Will Rock You》等等代表作频出,这是属于皇后的时代。
1981年,皇后的代表作精选集《Greatest Hits》发行,它至今仍是英国销量最高的专辑。
而在这张精选集的17首热单中,其中有10首都出自弗雷迪之手,他的创作可以自由融合各类音乐风格,金属、迷幻、福音、古典、前卫摇滚,在他手里和嗓音里都可以被演绎到绚烂极致。
也难怪人们提起皇后,常常称它是各类融合的完美综艺大厅。
除了音乐风格,皇后另一个为人称道的便是他们华丽的舞台表演风格。
即使你只看过这部[波西米亚狂想曲],也很容易从中窥见弗雷迪那一呼百应的舞台感染力和非凡的舞台艺术。
他的现场风格高度戏剧化,喜欢在舞台上和观众互动,带领他们合唱,让观众参与其中。
这也是85年Live Aid上皇后的20分钟表演能长久占据着摇滚乐史最伟大现场的原因之一:
他带动了7万多观众一起拍手、摇摆、合唱和狂欢。
©Live Aid
©[波西米亚狂想曲]还原的Live Aid
有人甚至评论他是“以酒神戴奥尼索斯式的表现证明最接近神的人”,而乐队吉他手布赖恩·梅直接说他“能让体育场最后一排的最后一个人感到和他联系在一起”
舞台上,他时常会手拿一杆话筒,时而挥动,时而旋转跳跃,或边唱边扭动腰肢和屁股,或伏地和吉他手和吉他互动,或高举拳头、激情昂扬。
©舞台互动
再搭配上他从各方汲取灵感而来的视觉化风格,从最早的影星玛琳·黛德丽、到丽莎·明奈利,再到70年代初的华丽摇滚风潮,以及同志和酷儿文化。
弗雷迪是gay,或者说是双性恋,稍微对他有过了解的人对此都再熟悉不过。
[波西米亚狂想曲]里出现了两次玛琳·黛德丽的海报并不是偶然,这个在30年代开创了中性风潮的著名影星便是弗雷迪的偶像之一。
黛德丽是第一位将裤装穿到好莱坞银幕上的女演员,1930年的[摩洛哥]里,她身着燕尾服、头戴大礼帽,扮着男装、手拿着烟,既诱惑着女人,又让男人难以忘怀。
©[摩洛哥]里的玛琳·黛德丽
而弗雷迪的另一个偶像丽莎·明奈利在72年的歌舞片[歌厅]里,演一个像猫一样的俱乐部舞女。
齐眉短发,淡蓝色眼妆、贴着长长的睫毛、狡黠而美丽的眼睛,灵动美妙。
©[歌厅]里的丽莎·明奈利
弗雷迪在舞台上也常常以浓重的笔墨勾画眼影和眼线,搭配上亮闪闪的从华丽摇滚风潮里“偷”来的亮片紧身衣,或纯白色连体服。
后期,他又以自己流连在同志酒吧和浴室的经历为灵感,将更具情色色彩的皮革服穿上了舞台。
包括他在80年代标志性的短发、小胡子,白色T恤或直接露出胸毛的装扮,都是当时同志色彩浓厚的流行装扮。
©各种舞台装扮
曾有尖酸的美国乐评人讽刺他在舞台的形象“就像是长了蛋蛋的默片艳星”。
但更客观的《旁观者》则赞美他是“用各种夸张放肆版本的自己去戏弄观众、震惊观众,最终迷住观众的表演者”。
曾和他合作过一曲《Under Pressure》的大卫·鲍伊称赞他说:
在所有戏剧摇滚歌手中,弗雷迪远远超过了其他所有人,他超越了极限。我只亲眼见过演唱中的他一次,结果,确实就像传说中的,他是一个能将观众掌握在手心里的男人。
[波西米亚狂想曲]里虽然没有太多地展现他的同志夜生活,但那些充斥着药与性、放纵与疯狂的夜晚无疑是他音乐来源的一部分。
而且是皇后音乐里很重要的一部分。
©[波西米亚狂想曲]剧照
他自己一生选择生活在主流文化和酷儿文化的十字路口,即使有着艰难和孤独的一面,但他并不曾后悔。
他自己说过:
我不会成为伊娃·贝隆,我不想因为“天哪,我希望他们意识到,在我死后,我创造了某种东西,或者我曾经是某种东西”而被载入史册。我玩得很开心。
就足够了。忠于内心,一生如此。
弗雷迪·默丘里的名字的确成为后世的传奇,就像他当初预言的那样,但更重要的,能用“我玩得很开心”概括这一生,就已经足够了。
-
作者/卷卷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电影通缉令
Wewill. We will rock you!
上面这一句英文你是不是唱着把它读了出来
Weare the champions, my friends.
那么这句呢?
音乐就是有这样的力量,一首经典的歌曲能赋予一个简单的句子一个永不磨灭的旋律,为全世界人所铭记于心。
而创造这样歌曲的人,毫无疑问也将在历史上留名。上述两首歌曲,就是英国摇滚乐队Queen无数首金曲之中的其中两首。
在刚刚过去的金球奖上,Queen的传奇主唱Freddie Mercury的传记片《波西米亚狂想曲》()击败其他四名对手,一举拿下了分量最重的剧情类最佳电影奖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上映2个多月,依旧场场几乎爆满,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年度大热。
《波西米亚狂想曲》
FreddieMercury是一个身上有着太多标签的人:龅牙、音乐天才、天生的舞台表演者、横跨四个八度的摇滚史最佳嗓音、双性恋、艾滋病,当这一切的标签被贴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天使与魔鬼便是对于他的最好注解。
他被歌迷们疯狂喜爱,甚至科特·柯本(Kurt Cobain)也在遗书中提到了他对Freddie的崇拜与羡慕,但也曾伤害身边人,双性恋的取向伤害了他一生中最爱的人玛丽·奥斯汀;
他能创造史无前例的音乐榜单成绩,能创下当时英国史上最高单曲销量,但也让唱片公司高层头疼不已,一张《A Night At The Opera》打破主流认知却花掉了当时最高的一笔唱片预算。
这部传记片的片名《波西米亚狂想曲》是他所创作的长长经典歌曲名单中的其中一首,这首长达6分钟的歌曲被分为六个部分:序曲,歌谣,吉他solo,歌剧,硬摇滚,尾声,每个部分都是单独的一种风格,几乎像是六首歌曲的集合。
作为影片的片名,这首歌曲的创作过程也被全部呈现在了银幕前,看着当时陷入创作瓶颈的Freddie灵光一现后,在钢琴上弹出旋律的时候,相信所有观众都会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波西米亚狂想曲》也将大量的笔墨着力于描写Queen的那些金曲的创作过程。
从文章开头提到的,到等等…在影片拍摄期间,Queen乐队的其他成员例如鼓手Brian May多次到片场探班,这些创作过程的还原程度丝毫不用质疑。
还原,也就是《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核心。
饰演FreddieMercury的Rami Malek从龅牙到腋毛的全方位武装;
最后20分钟LiveAid每一个摄像记者的穿着、钢琴上的百事可乐杯子的摆放都严丝合缝的匹配的纳米级还原。
《波西米亚狂想曲》将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和那场震撼人心的演出,用最高清的形式做了最完美的还原。
尤其是影片的重头戏,也就是最后20分钟的LiveAid演唱会。这场汇集了包括麦当娜、DavidBowie等全世界所有音乐巨星的慈善演唱会,无论你是多大的大牌,都只能获得20分钟的演唱时间,而作为天生表演者的Freddie,将这一整场演唱会变成了他的个人表演秀。
当时的Freddie因为和乐队成员之间的矛盾曾经短暂退出Queen,在得知了自己罹患艾滋病之后,放下身段重新回归Queen乐队,LiveAid便是他回归之后的第一场演出。
当穿着紧身白色背心的Freddie在钢琴下弹下的旋律,唱出:
Goodbye everybody - I've got to go 再见吧,各位,我要离开了 Gotta leave you all behind and face the truth 我将离你们而去,去接受现实的审判 Mama' ooo 妈妈,喔…… I don't want to die 我也不想死去
这四句歌词的时候,相信没有人能止住自己的眼泪。
最后20分钟的LiveAid震撼、癫狂,生在现在这个年代的我们再也没有机会亲临FreddieMercury的现场。
这20分钟,就是我们距离神,最近的时刻。
影片在LiveAid的片段过后戛然而止,就如同Freddie的生命一样,在向公众宣布自己罹患艾滋病之后的一天,就去见了上帝。
但电影不是游戏重制,剧本也不是历史还原,《波西米亚狂想曲》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片,实在难以称之为优秀。
摇滚音乐人作为自由的一派,他们的传记片通常都有别于其他历史人物的传记片,音乐的加入让他们的人生多了更多迷幻和传奇的色彩。
我们所熟知的经典摇滚传记片有平克·弗洛伊德乐队(PinkFloyd)的《迷墙》,有大门乐队(TheDoors)主唱Jim Morrison的传记片《大门》,有性手枪乐队(SexPistol)乐队的《席德与南希》,或者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传记片,但依托于大卫·鲍伊 (David Bowie) 和伊基·波普(IggyPop)之间的故事所创作的《天鹅绒金矿》。
这些电影都不算是传统的类型片,在形式上甚至做出了众多反类型的尝试,从形式上就和那些摇滚之神无限贴近。
但《波西米亚狂想曲》作为一部投资巨大的好莱坞影片,形式上的畏手畏脚让影片在内容上局限在了对Queen乐队和Freddie的一些片段的忠实还原,对于Freddie生活和个人的展现也略显保守。
这之间或许有中途更换导演的原因,2017年12月,因为多次缺席制作,和演员剧组发生冲突,导演布莱恩·辛格被解雇,德克斯特·弗莱彻顶上拍摄了影片的其余部分。
无论怎样规避风险,这都会对影片的创作造成伤害,成片过于片段化展示的毛病也能看出端倪。
所以我们看到,影片票房飘红,iMDb18万观众打分均分8.3,但在评论届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吹捧,Metacritic仅有49分,尚未及格。
但它是一部好电影吗?绝对是。
最后20分钟的LiveAid高清重制可能是2018年在影院中能够得到的最好视听体验,更别提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力量。
但它真的是一部好的传记片吗?或许不是。
我们很难从这2小时14分的影像中提炼出一个完整的FreddieMercury的形象,他更像是生活在杂志报道中的摇滚之神,高高在上,却始终无法走入内心。
不过,纵有再多遗憾,单靠最后20分钟的神级发挥,《波西米亚狂想曲》就能值回票价、同时还能赚走眼泪。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这种电影就算二次元来看也觉得二吧?《最佳伙伴 》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胡鹤译  /  李慧娴 主演 :  朱主爱  /  Aloysius Pang  /  权怡凤  /  葛米星  /  程旭辉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新加坡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6-05-26(新加坡)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Young & Fabulous IMDb链接:   tt5617274 根本国产片谐音片名基本是烂片的定律,这部新加坡的华语片也属于该定律范畴。 想不到新加坡会拍出一部很中二的二次元文化电影,我以为除了日本,大概就只有大陆的傻蠢编剧导演会拍这些尴尬电影。COSPLAY这个在电影里真很有点幼稚。《闪光少女》还能接受点。剧情主线接受不能,笑点?原谅我GET不到。比看国产青春片还要坐立不安。 男主像胡夏。女主很漂亮,原来是马来西亚新一代女神朱主爱,来中国发展吧,一定大红大紫。 都什么年代了,还用父母门第阶层来营造爱情的障碍。不时听来一段英文怪怪的,毕竟我们的语境不一样。 一部描写三个青少年朋友景天,紫甯和郝仁的成长故事,叙述他们如何通过重重挑战和难关,披荆斩棘追逐梦想。过程中,他们认识了自己,体会到友谊的真谛,了解到如何处理与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鼓起勇气,捍卫自己一直坚持的信念。通过角色扮演这个长辈看来非常无聊的活动,三个朋友互相辅助学习,在彼此的帮助下,克服了各自的障碍。     郝仁教景天如何善用口才与供应商讨价还价来节省服装制作的成本,鼓励他勇敢表达。紫宁则把自拍绝招传授给景天,提拔他的自信心。间接的,景天克服了自己口吃的障碍,变得更有自信。紫甯和郝仁也在景天的影响下,在生活和学业上,更尽责和努力。     现今社会竞争尤其激烈,年轻的一代将如何在这个重视现实胜过创意思维的大环境下逆流而上,一路怀抱着梦想与希望寻找勇气和自信,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美妙的女性向粉紅電影《娼年》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三浦大辅 编剧 :  三浦大辅  /  石田衣良 主演 :  松坂桃李  /  真飞圣  /  富手麻妙  /  猪塚健太  /  樱井由纪  /  更多... 类型:   爱情  /  情色 官方网站:   shonen-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8-04-06(日本) 片长:   119分钟 又名:  Call Boy IMDb链接:   tt7529650 原文在medium: https://medium.com/%E7%94%B0%E4%B8%AD%E5%B0%8F%E5%B1%8B/%E5%A8%BC%E5%B9%B4-2018-%E7%BE%8E%E5%A6%99%E7%9A%84%E5%A5%B3%E6%80%A7%E5%90%91%E7%B2%89%E7%B4%85%E9%9B%BB%E5%BD%B1-6cad25ffbc97 《娼年》 其實是一場 「安全的」 性冒險、性成長的故事,這份安全感顯得原著普通,但這樣的安全感在電影,卻是與觀眾建立一種極少數的類型電影-- 女性向軟調色情(softcore pornography) --默契的開始。 女性向色情作品並不是沒有需求,這是個長遠的抑制和誤解的同謀,而近期,網站平台中的女性向推廣計劃在歐美或日本雖不乏關注,但在商業電影之中卻難得有這樣的作品,何況是這麼「好看」的作品,在電影攝製上帶有過去 粉紅電影(ピンク映画) 的榮光--尤其最終「高潮」戲十分諧趣美妙,成功地著墨出這部性成長電影的點睛之筆,靈肉結合,由性見心,敞亮的「讓我看你的性愛」就是「讓我看你的心」。啟用的演員也是頗受女性青睞的一線男星 松坂桃李 ,非常適合成為觀眾各自、私自愉悅的盤中肉(guilty pleasure)。 故事關於 桃李 飾演的男大學生成為娼夫後的見識和體悟。 石田衣良 這個作者擅長的就是把危險的因子、邊緣的樣貌收攏入他結構安穩的小宇宙,晶...

《颐和园》怎样理解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的结局?

《颐和园》 (英文: Summer Palace )是一部2006年中国大陆电影,由 娄烨 执导, 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和 张献民 主演。影片讲述了两名青年男女跨越十几年的的感情纠纷,其中穿插着 六四事件 等社会背景。本片也是中国大陆首部男女主角正面全裸出镜的电影 [2] ,而早期电影如《 小武 》(1998) [3] 、《 蓝宇 》(2001) [4] 、《 绿帽子 》(2003) [5] 、《 星星相吸惜 》(2004) [6] 等有男性正面全裸的镜头。 本片于2004年9月开机,2005年5月关机,拍摄时长九个月。取景地点包括 北京 、 重庆 、 武汉 、 柏林 、 北戴河 、 图们 。《颐和园》于2006年5月18日在 戛纳电影节 首映。电影中的政治色彩与大量的性爱场景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 [7] ,因未经中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而擅自参加 戛纳电影节 ,本片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导演与制片人受到了处罚。 1987年,中朝边境 图们 。邮递员晓军去邮局拿信件,之后来到余红父亲开的杂货铺。余红打开信件,发现自己被北京的“北清大学”录取。余红在一个篮球场与晓军见面,晓军与几个打篮球的人发生争执,被打得鼻青脸肿。晚上在草丛中,余红与晓军发生了性行为。 余红乘火车来到了北清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一天,余红结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李缇,聊天中她告诉余红她男朋友若古在柏林留学。李缇和余红与回国后的若古见面,并与在同一大学的周伟结识。余红逐渐与周伟走近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两人在 颐和园 昆明湖 泛舟,在夕阳下相依。 余红去周伟宿舍,发现他正与一个女生一起吃饭,余红见状离开。周伟去台球厅找余红,余想挣脱周伟的怀抱,但最后顺从。在一次欢愉后,余红要周伟去结扎,并称那样就不疼了。周询问缘由,余说是心理学老师告诉她的,并且她和他上过床。北清大学的学生开始去天安门,余红几人也一同跟随。李缇与周伟在宿舍进行性行为时,被学校人员发现。余红见到了周伟的一名舍友,他告诉她教务处已经知道了周李的事情,让她不要再去见周伟。 余红遇到了来北京探望她的晓军,两人和衣而卧,半夜晓军悄然离去。余红发现晓军不见,急忙到操场寻找。在操场示威过程中枪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四散。余红的舍友冬冬找到周伟,告诉她余红不见了。周伟急忙带领冬冬寻找余红,但未果而返。冬冬再次找到周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