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都挺好》完结,到底哪里“都挺好”?


导演简川訸
编剧王三毛 / 磊子 / 阿耐
主演姚晨 / 倪大红 / 郭京飞 / 杨祐宁 / 李念 / 高鑫 / 高露 / 陈瑾 / 张晨光 / 王东 / 彭昱畅 / 康群智 / 侯长荣 / 田丽 / 王正权 / 红花 / 赵彦民 / 涂凌 / 石雨鑫 / 薇薇安 / 李俊霆 / 王成 / 孙戈然 / 岳旸 / 刘钧 / 赵千紫 / 李盟 / 范哲琛
类型: 剧情 /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2019-03-01(中国大陆)
集数: 46
单集片长: 45分钟
又名: All is Well
IMDb链接: tt9815726



《都挺好》最具社会意义的一点就在于,它打破了以往家庭伦理剧“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模式化刻画,聚焦原生家庭和重男轻女的创伤,这为很多在家庭中受到真实创伤的观众“提供了一道审视现实生活与倾诉过往的窗口”,也提醒我们关注到这些问题。
文2995,阅读约需6分钟
▲图为苏大强的不同面孔,有人说这部剧对老人的塑造是贩恶。但我们要描写人性的“复杂”,“复杂”是正视“既有美好的人性,也有龌龊自私的人性”这一事实。
由简川 执导,姚晨、倪大红领衔主演,郭京飞、杨祐宁、李念、高鑫、高露、张晨光、彭昱畅等人主演的家庭生活剧《都挺好》在昨晚落下帷幕。该剧也是第一季度最具爆款相的作品,其在整个播出阶段都在互联网上引起强烈讨论,各种热搜接连不断。《都挺好》何以“吃透”男女老少?该剧播出后期也引来“贩恶”“极端化”的批评,对此我们又该如何评价?
━━━━━
题材上开拓:切入原生家庭议题
一直以来,家庭生活剧是颇受欢迎的电视剧类型。如果按照题材划分,家庭生活剧大致有这么几类。一类是主打婆媳矛盾。早在1998年知名编剧王海萍写的《婆婆媳妇小姑》,单单这个剧名就将一个儿媳在一个新家庭中可能面临的几重矛盾揭示出来;之后王丽萍在这一题材上继续深耕,2009年海清、黄海波主演的《媳妇的美好时代》也聚焦婆媳矛盾,播出后颇受好评。这一类别的作品还有《双面胶》《媳妇是怎样炼成的》《功夫婆媳》《当婆婆遇上妈》《婆婆也是妈》等。
第二类是围绕子女的婚恋问题展开。这一类型的作品因为与年轻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少年轻人挺能感同身受,一度颇受关注。其在选角和制作上,也杂糅了情感剧和偶像剧的一些特质。比如《大女当嫁》《大男当婚》《咱们结婚吧》《下一站,别离》等。
第三个类别是关心生娃养娃和子女教育的。这是一个新兴题材,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以及中产阶层对子女抚养和教育的重视与投入,“生不生孩子”以及“如何养孩子”都备受社会关注,许多家庭生活剧便由此切入家庭矛盾,进行呈现与展示。《夫妻那些事儿》《小儿难养》等是“催生”,像《虎妈猫爸》《小别离》等反映的是“难养”。
相较于之前常见的几个类别,《都挺好》在题材上有了重要创新——它直击中国式原生家庭,探讨原生家庭对一个人个性的影响。虽然之前《欢乐颂》樊胜美的遭遇曾引发观众对于原生家庭的讨论,但《欢乐颂》的群像结构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并不够深入全面;《都挺好》更具针对性,通过不同人物不同个性,深层次地揭示原生家庭的影响。
这两三年来,原生家庭成了年轻人重要的社交话题。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可以发现,文献库(包括期刊、报纸等)第一次出现以“原生家庭”为题的研究文章是2006年,之后直到2010年才第二次出现相关论文;从2010到2016年,研究的论文数量都不多,每年大概2-5篇;但从2017年开始,研究文章就多了起来,达到了25篇,2018年也有12篇。这样的频次刚好与社交网络热度是相对应的,也难怪这部剧播出后引起年轻观众的热情关注。
━━━━━
剧本的改编:放大矛盾凸显张力
《都挺好》一开始最受观众热议的情节是苏母严重的“重男轻女”。但若对照小说,就会发现剧本进行了改编,它将“重男轻女”桥段进行了更密集的铺陈。像小说中的苏家二哥苏明成是复旦大学毕业,但剧集中他连二本都没考上,是苏母砸钱买的。可苏母即便愿意将烂泥扶上墙,也不愿意给成绩优异的苏明玉买补习材料、报补习班,不允许她报清华。再比如苏母与苏明玉的一段具有强烈戏剧冲突的争吵戏,苏母对苏明玉说“我们只负责养你到十八岁,你以后还要嫁人”等,但在小说中,它只是苏明玉一句话简单带过。
重男轻女的桥段一过,整个社交网络的讨论焦点变成了“苏大强到底有多讨人厌”了。不夸张地说,苏大强这个角色身上真的是集齐了年轻人不喜欢的老人的所有缺点:窝囊、自私、矫情、爱折腾、欺软怕硬、贪得无厌、遇到事情就躲、热衷制造子女间的冲突……网络上还有人发起了苏大强和谢广坤同时落水先救谁的投票,谢广坤的得票率超过90%。谢广坤虽然一样作,但他至少是真心疼爱子女,可苏大强谁也不爱,他只爱他自己。
若与原小说一对比就会发现,这是编剧有意地放大人物缺点、制造戏剧冲突,剧集中苏大强的很多毛病是小说中没有的。比如像苏大强不爱洗澡、浑身发臭,剧集浓墨重彩地铺陈了两三集,但小说中就一句话带过;苏大强一遇到事情就动不动说自己血压高,小说中并未体现;苏大强与保姆结婚未果后想跳河自杀,也是编剧增加的。
剧集中苏家三父子都令人恨得牙痒痒,网友戏称他们是“渣男天团”。苏大强就不必说了,苏明哲愚孝爱面子,只会复读机一般地“谁谁谁我对你实在是太失望了”,苏明成则啃老、妈宝、虚荣又暴力(最后几集人物稍微“洗白”了)。但实际上,剧中的他们比小说中更“渣”。从传播效果上看,这样的人物设定非常成功,因为戏剧性是一部剧集可看性的主要来源,“恨”“讨厌”就能够让观众“骂”,而“骂”这一行为就意味着关注度和讨论度,意味着剧集与观众产生了情感互动。《都挺好》能够成为爆款,与“渣男天团”的“渣”有重要关联,他们源源不断地为观众制造话题。
━━━━━
“贩恶”的争议:是否符合“真实”?
伴随着《都挺好》后半程居高不下的网络热度,是业内两极化的评价。有人认为,“歪曲现实臆造出来的父亲人设,这是要干什么?这还算现实吗?”“现实人设还是歪曲人设,以超脱现实的人设来贩恶达到剧集火热的目的,正午阳光赢了还是输了?”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矛盾和冲突本来就是戏剧的基本属性之一,将矛盾聚集在一起,其实就是“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叙述手法。
业内评价的分歧点在于,什么才是剧集中的“真实”?苏母如此严重的“重男轻女”是否真实?苏家三父子“极品”的个性是否真实?
贾樟柯曾如此谈论影视作品中的“真实”,或许可以给我们一点启发。他说:“真实并不存在于任何一个具体而局部的时刻,真实只存在于结构的联结之处,是起承转合中真切的理由和无懈可击的内心依据,是在拆解叙事模式之后仍然令我们信服的现实秩序……我们几乎无法接近真实本身,电影的意义也不是仅仅为了到达真实的层面,而真实仅仅停留在社会学的范畴。我追求电影中的真实感甚于追求真实,因为我觉得真实感在美学层面,而真实仅仅停留在社会学的范畴。”
在这里,贾樟柯为我们区分了社会学意义上的“真实”和美学意义上的“真实感”。很多观众对于剧集的批评,更多局限于社会意义上的“真实”,比如认为自己身边没有苏大强这样的人物、凸显人物的缺点就是贩卖邪恶等,它要求剧集严丝合缝地对应现实生活。但假若一部剧集真是现实生活的复刻,那么它要么就是寡淡如水,要么可能走向“和稀泥”。评论者最爱挂在嘴上的是,我们要描写人性的“复杂”,可人性的“复杂”不是公式化的“坏人也有好的一面”“好人也有坏的一面”,“复杂”是正视“既有美好的人性,也有龌龊自私的人性”这一事实,是正视苏大强这样的“极品”真的存在这一事实。
“真实感”对此并不避讳,它以社会学意义上“真实”为根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种种浓缩、夸张、变形,形成现实的公约数,其最终目的是抵达美学意义上的“真实感”——凸显时代症候、社会问题与个体困境。试想,如果不是苏大强这么“极品”,观众会深刻地检讨和反思原生家庭吗?如果不是苏明玉的境遇如此艰辛,我们会直面重男轻女这一社会毒瘤吗?
因此,《都挺好》最具社会意义的一点就在于,它打破了以往家庭伦理剧“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模式化刻画,聚焦原生家庭和重男轻女的创伤,这为很多在家庭中受到真实创伤的观众“提供了一道审视现实生活与倾诉过往的窗口”,也提醒我们关注到这些问题。当然,它也不只是渲染悲观,通过苏明玉这一独立、自主、强大的女性想象,它也给予人们正面的启示:哪怕是再糟糕的原生家庭,你也可以成为更好的人;请保持乐观,多多加油。
文/曾于里(剧评人)
值班编辑 吾彦祖 花木南

苏大强家的那点事,本来只要说开了,就很容易解决。
然而一堆屁大点的事,父子三人都拐弯抹角,逃避迁延。
谁都不肯面对真实,才带出了《都挺好》这一大堆事。

苏明哲前期,看似总在试图负责,其实在逃避,不肯接受以下事实:
他学业有成,表面光鲜,自觉该担负一切;然而先离家,又失业,两边顾不到。
一个人越缺什么,越念叨什么。
所以远隔重洋嘴上尽孝,“我是苏家的大哥”、“这个家离了我不行”、“这个家不能散”、“我对你们很失望!”
说这些的同时,他其实早知道了,这个家跟他的关系其实挺淡薄的。他最该失望的,是他自己。
他要出钱买房,“谁让我比你们挣得多呢?”他要独挑大梁,“咱爸我管了。”
他不是不知道,这些举措是过度补偿,但他逃避这个事实。
每逢妻子向他指出事实,他就迁延逃避,“这不是一回事嘛!”
每逢自己遥控出了问题,就赶紧推给他人:“太失望了!”
苏明成不是不知道自己啃老,不是不知道论事业,自己远不如明玉。但他没法接受,所以一直在逃避。
苏明成最爱念叨的,两句话。其一,“苏明玉就是有几个臭钱!”其二,“这钱是妈给我的!”
“苏明玉有几个臭钱”,就可以抹杀苏明玉的优势;“这钱是妈给我的”,就可以掩盖自己啃老的事实。但他这么说的时候,色厉内荏,自知理亏。
所以朱丽去跟明玉借钱时,他觉得这是在伤害他的自尊。父亲掏出账本时,他暴跳如雷。
叫得越响,心里越虚。
骨子里,这是他的软肋。
为了逃避现实,他可以暴跳如雷。听到朱丽说他精神没断奶,一巴掌甩了过去。听到朱丽劝他别投资,拒绝接受现实,“你不要跟我说投资回报率什么的,我就是相信自己这次能赚钱!”
他甚至不肯接受母亲亏待明玉的过去,一听到苏大强说自己母亲不好,可以喝醉堵门骂:因为一旦承认了这点,就承认了自己确实是不当得利的家庭第一废物了。
他是真不敢面对现实。一旦被迫面对了,哭腔都出来了:
观众都念叨,苏家二位媳妇前期是正常人,特别好;后期则显得,现实。
其实她俩并没好得上天入地,只是相比于二位小苏,能接受现实而已。
吴非做的一切,就是一个理性人的逻辑:先顾小家,再顾大家,别充大尾巴狼;有事先(找明玉)解决问题,而非嘴上拿大。当然,许多时候显得过于现实:那是她自己作为一个妻子的立场。
朱丽做的一切,也是一个理性人的选择:直面现实选择还钱,工作丢了告状,工作回来了感激,远离显然不肯接受现实的苏明成——当然她工作丢了告状,导致老公去打小姑子时不大对,但大体是个正常人的思维。
她俩只是相对务实,偶尔显出点利己,但对比两位不顾事实的丈夫,已经显出好来了。
当然,本剧一切的矛盾源头,都是赵美兰与苏大强。
而他俩也一直在……逃避。
依照剧情,赵美兰跟苏大强本是图利,得利后想另攀高枝,却因为明玉没法离婚,于是将一生不得意,迁怒于明玉与苏大强。
迁怒也是心理防御自我保护的方式之一。赵美兰一生为弟弟奔忙,又自觉不得志,必然得找个理由。“女人就是给男人做陪衬的”,强化这个思维,她就能自我开解,自己为弟弟忙是对的。“都怪明玉和苏大强”,强化这个思维,就能让她接受自己一辈子嫁在苏家的不得意了。

而本剧矛盾的万恶之源苏大强,则是逃避之王。
赵美兰在时,他一直在逃避:躲洗手间,逃出去散步,好逃避赵美兰亏待明玉的事实。
赵美兰死后,他一直在逃避面对明玉:因为自觉理亏,也知道自己会习惯性面对强硬者退缩。
怕强的,当然就擅长捡软的。
苏大强先缠着苏明哲要去美国,还特意摆酒吹牛:被压抑久了,得对同僚,尤其是高主任,抖抖威风。也是因为知道,苏明哲好欺负。
寄住在明成家时,发现朱丽肯负责,于是凡事不叫明成,只叫朱丽,提各种无理要求;一边催苏明哲,“快给我买房子!”
不敢碰苏明玉,之后逐渐不敢碰苏明成,之后逐渐不敢找吴非。凡事找苏明哲、朱丽和石天冬。很简单:柿子捡软的捏罢了。
他对儿女们颇多恶意,各色细节不提。很容易理解:他觉得自己一辈子窝囊,都是被赵美兰压迫的;他总幻想远离老宅远离赵美兰,压榨儿女,就能作天作地,获得幸福。
“这事不怪我!”
“我那不是,我哪有能力管哪!”
“我血压高了!”
他一直在逃避一个父亲的义务,只想享受权利罢了。
这也可以解释,苏大强急吼吼要跟蔡保姆结婚,老房子着火没法救的迫切。
“以后没人能管我了!”
明玉与明成反复劝他:人家保姆是图你的钱。他内心深处,又何尝不知道?
但他被赵美兰压抑了一辈子,所以总在自我催眠:蔡保姆对自己是真心的,是欣赏自己的魅力。
所以被蔡保姆赶出来了,他才怒吼着歪曲事实。非说是儿女阻止自己结婚,才让自己爱情受挫——因为一旦承认了自己瞎了眼看错了人,还被人如此屈辱地赶出来,自己就真的是,彻彻底底窝囊了一辈子。
骨子里,苏大强的思想是:
只要逃避在“父亲”、“亲情”、“老人家还有做错的吗”这几个壳里,不去面对自己当父亲很糟糕、当丈夫很失败的事实,就想一直苟过去了。

真实情况其实很简单:
苏明哲根本无力管父亲;苏明成就是啃老;苏明玉是他们之中最成功的,却又是被家里亏负最多的。
苏家三个男人如果直面现实认输服软,在赵美兰的葬礼上坐下来,承认自己或无能或混蛋,这个剧第一集就解决了——当然,也就拍不了这么多集咯。
随着剧集进度,苏明哲的变化是:多少知道了自己没能力管全家。回美国时还特意对明玉承认了自己无能。
苏明成的变化是:多少承认了明玉的强大,慢慢发现了自己的幼稚,开始负责了,还啃老的钱,踏踏实实做事了。
所谓巨婴的成长,不过就是开始接受事实上的自己,不再逃避了。
可见世界对亲人的要求,是真的挺低的:
只要不躲在亲情里撒泼打滚,能好好地有事说事,各自负责,就已经算好了。
这剧真实也不真实。真实在,世上的确有这么多琐屑的家庭纠葛,躲在面子、自尊和逃避的壳里,不肯就事论事。
不真实在,三苏各自的逃避撒泼,都夸张到了极点,所以才出这么堆破事。
以及,苏明玉过于神通广大,过于挥金如土,才能解决这一大堆问题。
当主角必须靠过于强大的主角光环,外加忍气吞声,才能求得半个圆满,那反过来说明:这只是1%过于理想的案例。
现实生活中99%的苏明玉,因为没有这么神通广大,兄长们也未必能通情达理地反省,所以,大概只能守着类似的创伤,憋一辈子?
这个疑似要大团圆结尾的故事背后,世上万千没团圆的委屈,想起来,才让人觉得揪心吧?

《都挺好》这故事在苏州。
苏州隔壁的无锡,有个江南家庭。一个女人年轻丧夫,带一子一女改嫁另一个男人。子女被后爸从小欺负到大,甚至女儿找的男朋友上门吃饭,都被后爸拿竹竿打伤过——当然,那位男朋友当时徒手折了竹竿,吓住了后爸;又跟派出所那边说没事,没把后爸捉进去,镇了场子;后来女儿顺利结婚,自立了;后爸老来,反而得靠女儿养老,对女儿女婿外孙子格外亲近。
八十岁上,后爸承这位后女儿养老送终时,流着泪说自己以前错了,就是一直没脸说。“我也晓得你心里一直有口气,我么是对你不好”。
这位后女儿——嗯,就是我亲妈——后来跟我说:
“到老了才说这种话,有什么用呢?吃的苦头,过也过去了。笑笑吧,除了笑笑还有什么办法呢?”
我妈算是个超低配版苏明玉,在她看来,她得的结果已经算好了,但终究不无遗憾,也只能自我宽慰“笑笑吧”。
所谓放下,不是疮疤平复了,只是不再去自揭疮疤而已。
世上又有多少苏明玉,面对逃避问题、不肯面对事实的亲人们,连笑都笑不出来呢?


1~3集

导演挺会调动观众的情绪,先将三妹自私、冷漠、无情的一面展现给观众,等三妹给观众留下一个不好的第一印象,之后再交代以前发生了什么,又瞬间让人觉得三妹这么做很合理,甚至很解气。
虽然套路,但是管用。
三妹先是说出三条理由解释苏母去世时自己不在身边的原因,就已经足够让人觉得她性格太直了,没有一点人情味。
那句“这种东西都是办给活人看的,花太多钱确实没意义”更是让人好感全无,觉得她就是个不孝子,眼里只有金钱,没有亲情。
我们只看到了她的冷漠,但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原来,苏母一向重男轻女,为大哥、二哥掏心掏肺,却对三妹太薄情寡义。
对于大哥,她砸锅卖铁也要供他去美国读书,甚至卖了原本属于三妹的那间房;
对于二哥,她又卖了第二间房,只为给他筹办婚礼、买婚房;
但对三妹呢,她反倒把属于三妹的东西给两个哥哥。
三妹高考在即还要给二哥洗衣服,还不能抱怨;
哥哥有独立房间,三妹只能和父母一起住,或者睡过道;
二哥可以要2000块去旅游,三妹却不能要1000块去报个补习班;
二哥可以花钱走后门读大学,三妹却不能凭自己努力考清华;
哥哥的早餐是火腿加鸡蛋,三妹就是一碗泡饭,哥哥喝果汁和牛奶,三妹只有喝白开水,还要洗碗、擦桌子、扫地……
因为“你一个女孩子,上这么好的学校有什么用”“你只是个女孩,你怎么能和两个哥哥比呢”?
三妹成绩好没错,爱学习没错,勤快没错,她什么都没错,错就错在她是个女的。
二哥是男的,他游手好闲,啃老吸血也是合理的;
三妹是女的,她连呼吸都是错的。
不是说不允许苏母对两个哥哥好,但你对他们好就是了,怎么能把三妹的拿走给两个哥哥呢?怎么能损失三妹的利益去充实哥哥呢?
就像三妹说的:我让你生我了吗?我让你养我了吗?你把我生下来你就要负责。你嫌弃我是个女儿,你为什么要生我?
于是,三妹在大二的时候就宣布和苏母断绝母子关系,从此再也没回过家。
对于三妹的做法,一方面是同情和理解,另一方面也很解气,引起极度舒适。
她原本有机会冲刺清华,可是母亲剥夺了她的机会。她至少可以参加高考试一试,看能不能考上,但母亲连让她试一试的机会都不给她,私自帮她决定了人生。原因不是读师范有多么好,只是因为是免费的。
母亲耽误了她,葬送了她的大好前途,浪费了她的青春,辜负了她为高考付出的十二年……
她能有离家出走、自力更生、再也不花家里一分钱的气魄,是好事。
既然你从来都不待见我,我又何必呆在家里受气?
不是只有三妹一个人遭到亲妈的不待见,也不是只有她一个人扬言要离家出走,但最后只有她一个人真正付诸行动,说到做到,而且还成为了家里最成功的那一个。
她做了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单是这一点就酷到没边了。
当年苏母说过:到老了,我们也不需要你养。
看她的表情,她是认真的,不是客套话。
三妹不欠她什么。
可是三妹仍然选择了打理苏母的后事,墓地是她买的,葬礼的钱是她出的,反倒是最受到偏袒的二哥一分钱没出,反而还搜刮父母的血汗钱。
结果呢,二哥说“你出点臭钱能怎么着,妈白养你了吗”,大哥说“你变了”,苏父也说“家里是亏待你了,可那也不赖我呀,我这辈子不也是受气吗”。
而二哥呢,苏母却告诉大哥:二哥和二嫂对她挺好的,挺孝顺的,还经常给她买东西。
他们对二哥太宽容,却对三妹太苛刻。
他们只会叫三妹洗衣服,却不叫二哥自己动手;
他们只会说补习班太贵,却不叫二哥别乱花钱;
他们只会说三妹应该出钱,却不说二哥:你没出钱,你就没资格去说出了钱的人。
没有什么是应该的,苏母生前对她那么刻薄,她出钱是情分,不出是本分。在享受孩子的孝敬前,她应该先尽生为人母的义务,况且是她自己说的老了也不需要三妹养。
大哥也不是什么好人,他明知道苏母重男轻女,对三妹那么不好,却还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看问题,好像都是别人的错,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表面上他是和事老,其实他才是最懦弱的,谁也不愿得罪。
“你变了”“三妹这脾气变得确实不太好,有的时候说话呀,挺伤人”“爸,你一定要跟我说说清楚,三妹和妈到底怎么了”……
三妹和妈到底怎么了,你心里没数吗?
当然,最恶毒的还是苏母。
苏母说:把你生下来养这么大,我们容易吗?
你确实生了她,但你没养她。她如今这么优秀不是你的功劳,全是靠她一个人的努力。
三妹应该感谢母亲、二哥当年对她这么无情,所以现在她才是过得最好的。不不不,她应该感谢自己的强大,所以才没有被母亲和二哥打倒。
不是“那些杀不死你的,只会让你变得更强大”,而是正是三妹让自己变得强大,所以才没有被杀死。

4~22集

苏父
先从苏父说起吧,他一直以来都是个妻管严,三妹小时候受到不平等待遇他从来不吭声,他没有履行身为人父的义务,自然也没有资格要求三妹长大后要对他好。
他太自私,自己贪吃鸭脖进医院,导致二哥被骂一顿。
他去理财,二哥劝他他不听,被骗了又说要去跳楼。不听劝的是他,吃亏上当了耍无赖的也是他。
二哥打了三妹,他竟然说:“他俩从小打到大,兄妹打闹怎么还动用警察了?”
“不就俩孩子打个架吗,有那么严重?”
一个孩子被关进去了,一个孩子住院了,他还只想着自己,叫大嫂赶紧帮他看新房。
即便是到了医院,他也假惺惺地说二哥太过分了,真实目的还是想让三妹放过二哥,实在是不配做父亲。
三妹从小到大受了那么多委屈他都没帮她说过一句话,如今三妹被打了,他却帮二哥求情。
大哥
而大哥呢,他每天最爱说的话就是“作为苏家的长子”“XX真是太让我失望了”,他有责任感没错,但总是错误地估计自己的能力。
他老是说这个让他失望,那个让他失望,其实他自己也没好到哪儿去,他自己也没履行到苏家长子的义务。
他失业了还强行要带苏父来美国,幸亏大嫂偶然接到苏父的电话,及时阻止了丈夫,否则丈夫就真的把苏父接过来了。
说起暂时不接苏父来美国的原因,大哥还要维持他那一文不值的面子,对三妹谎称是想换个大房子,再把苏父接过来。
幸亏是同事无意拆穿了他,否则不知道他还要瞒多久。
也幸亏是同事无意拆穿了他,三妹才知道实情,也才好帮助他找工作。
后来买新房的事,大哥又是打肿脸充胖子,擅作主张一个人出钱。又要买房,又要请保姆,又不叫二哥出钱,又不叫苏父卖掉老宅……
就为了面子,牺牲自己就算了,还要让妻子、女儿一起牺牲,太自私了。
甚至第17集他还对大嫂说:我和三妹说苏家的事,你插什么嘴?
这种话都说得出口,过分了。
大嫂说得很对,大哥就是那种有钱了就立马膨胀的人,况且他还不是有钱了,只是刚刚找到新工作而已,而且工作还是三妹帮他找的。
第17集,大哥对三妹说“钱不用你出,你不用管了”,事后他又说“三妹真是太让我失望了”,叫三妹不用管这件事的是他,说三妹令他失望的也是他,什么话都让他说完了。
要我说三妹就不该帮他找工作,只有这样他才会更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就是个普通人。
你还是多花点心思在妻子和女儿身上吧,不该操心的就别瞎操心。
大嫂
最懂事的还是大嫂,当然最受气的也是大嫂。
她嫁过来不但没有享福,反而跟着丈夫一起受苦,最让人郁闷的是这些苦原本是不用受的,完全是丈夫在自讨苦吃,自己吃了还要让家人一起吃。
先是大哥失业,她一个人撑起整个家庭;又是大哥想把苏父接过来,让她一个人养三代人;再到她帮忙卖老宅、选新房、处理二哥打三妹的事……她是最不该管这些事的,却是最忙的那个人。
苏父自想着自己,大哥忙工作,二哥被关进去了,三妹住院了,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大嫂和二嫂身上。
他们苏家的事自己不处理,却去麻烦两个儿媳,实在让人心寒。
就像大嫂说的,她都还没来得及给她的父母买房,凭什么先给苏父买房;她都还没好好孝敬她的父母,就已经为苏家的事操碎了心。
大嫂和二嫂嫁过来实在是太受委屈了。
二哥
二哥是公认的整个苏家最渣的一个人,啃老、脾气差、不孝顺、打亲生妹妹……什么坏事都让他占尽了。
第14集,他又说三妹不是苏家的人,又要三妹帮忙想办法把苏父被骗的钱要回来。
第18集,他又不肯为买新房出钱,又不肯卖老宅,两头都要占齐,甚至还想用卖老宅的钱投资,到最后还觉得其它人都是错的,自己是对的。
“我就不明白了,我作为子女,花点父母的钱怎么了?妈在的时候对我的好,现在全都变成我的错了?”
“大哥在美国念书,三妹根本就不拿自己当苏家人,妈说就我一个儿子,她就想天天看着我。我就一直陪着妈,妈走了,我成废物了。你们要求也太高了吧。”
他从头到尾都没意识到自己的错,不过这也很容易想通,毕竟啃老的人当然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他要是觉得有问题的话就不会啃老了。
同时这也成为他的一个痛处,每当有人这么说他,他就会暴走。
第2集三妹说他啃老,他就想打她,幸亏被其它人拦住了。
三妹还放出狠话:大哥,你把他松开,我看他敢怎么样。
第18集大哥又说他啃老,再一次让他到了愤怒的边缘。
其实他知道啃老的事是苏父告诉大哥的,而不是三妹告诉的大哥,但是二嫂失业这件事成了导火索,才有了他打三妹这件事。
苏父说他啃老,大哥不愿让他投资,妻子因为三妹丢了工作……他的一切郁闷,都撒在了三妹身上,通过打三妹来宣泄心中的苦闷。
他啃老,诬陷好心给苏父送饭的石天冬,不愿为买房出钱……他的一切错误,也将因此受到应有的惩罚。
苏父说要好好教育他,二嫂也说要好好教育他,可为什么一定要出事了才想起教育他?就应该让他受到法律制裁,他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错了。
每个观众自然都希望他被关个三五年,好好反省一下,但我猜导演还是会安排三妹原谅他,不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或者说,不是原谅他了,而是算了。
至于他想投资的事,虽然没有明说这是骗局还是真的好项目,我猜测应该是后者。
正因为是真的好项目,而大哥、二嫂都不同意他去投资,才更让人揪心。
当然,大家都不相信他了也是有原因的,谁让他这些年来做了那么多错事呢。如果错过了这个投资的机会,那他也要怪自己。
二嫂
二嫂和大嫂是同病相怜,大嫂是各种帮苏家的忙,做那些本来苏家人该做的事;二嫂则是为二哥的错误买单,又要帮二哥还钱,还要去向三妹求情。
丈夫被骂啃老,她却要一起还钱;
丢工作的是自己,去求情的也是自己。
太憋屈了。
她要是不嫁进苏家,就不会因为和三妹有亲戚关系而被停职,反而还会加薪升职;她要是不嫁进苏家,就不会背一屁股债……
这种情况下正常人可能都会离婚,但她还是选择了留下来,还想办法把丈夫从警察局救出来。只希望她为苏家、为二哥做了这么多,二哥能不辜负她的努力吧。
三妹
三妹是最值得同情的,但她也有着明显的优点和缺点。
她的优点自然是对待工作,对老蒙是死心塌地,任何情况都绝不背叛他,甚至可以为了查清真相爬四楼的外墙。
但对待家庭上,她又是另一个极端。
她不把自己当苏家人我们都能理解,毕竟当年父母对她也一点都不好,但她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却是不太妥当。
比如苏父被骗了6万,她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二哥骂了一顿,其实这件事不能怪二哥,二哥每天都问苏父钱有没有存银行、怎么用的,可苏父拒绝回答他。
又比如她当众戳穿二嫂和她的关系,导致二嫂被停职。虽然她也向老蒙求助了,但并不代表她就没错了。
由于缺乏父爱和母爱,她把老蒙当成了她的父亲,把公司当成了她的家。
又因为家里对她不好,二哥对她不好,她对家人产生了偏见,有些不是家人的错她也认为是家人的错。
当然,她也有好的一面,也为家里帮过很多忙,但她就是不说出来。
比如帮大哥找工作却不说出来,请石天冬帮苏父送饭也不说出来,帮苏父垫付了被骗的6万块还是不说出来……
我倒是希望不要和好,不要委曲求全,不要大圆满,但既然导演安排三妹帮了苏父垫付被骗的6万块,帮了大哥找工作,后面可能还会帮二哥、帮二嫂,把全家都帮一遍。
三妹总是对家人有偏见不是办法,总是暗地帮助家人也不是办法,做好事不留姓名也不是办法,最好的办法还是各过各的,没有必要非要搞个大团圆的结局,这样对谁都好。

23~41集

苏大强
明成打了明玉,苏大强只在乎自己什么时候能搬进新房,还叫吴非买房子不要考虑钱的问题,价格高就价格高。
说得那么轻巧,买贵了难道明哲和明成不会怪她吗?
吴非走后,苏大强又不顾明哲需要上班,强迫明哲回来给他买房。
明哲回不来他就离家出走,石天冬告诉明玉,和她商量怎么办,这明明是关心他,他还说石天冬打小报告。
石天冬给他定酒店他不去,非要去洗浴中心。
他还对明哲撒谎说他去明玉家住了,明哲要给明玉打电话确认一下,他还不同意。
结果他晕倒了,住院了,大家都去把明玉说一顿。
其实谁有错呢?谁都没错,都是苏大强的错。
吴非没给房子交定金,他又把吴非骂一顿。明哲叫他不要怪吴非,他还不高兴。
后来明成打了朱丽,他不去,反而让明哲去道歉。
如果不是明哲劝他他,他根本不会去。
上次明成打明玉,他说:兄妹间打个架而已,有那么严重吗?
这次明成打朱丽,他又说: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明成和朱丽离婚了,他说的唯一一句话竟然是:房子也不商量商量就给人家了。
的确,这套房子他和他老婆都出了钱,他该关心,但他不关心儿子离婚了,只关心房子,太让人心寒了。
买了新房,他又要全部换新家具,旧家具不用了。
明玉和他讲道理,他还生气了,还和明玉对着干,前后换了好几个保姆,不是因为保姆不好,只是为了气明玉。
明成的舅舅来要债了,他又叫舅舅去找明玉,甚至叫石天冬叫明玉来还这个钱……
他需要明玉的时候,他就说我是你爸,你得听我的;他不需要明玉的时候,他就说明玉不是苏家人。
不仅是明玉,他对明哲、吴非、明成、朱丽等等所有人都这样。
很少看他给孩子做饭,他却给保姆做饭。
孩子给你请个保姆,就是让她来给你做饭的,你给她做饭是什么意思?
大家把保姆赶走,他非觉得大家是在害他。
他觉得所有人都有错,就他自己全是对的。
他对明哲说:你们都讨厌我,就别理我行吧。
真希望明哲说: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他对明哲说:我自己活着挺好,别瞎操心了。
真希望明哲说:好嘞!再也不管你了!
大家都太惯着他了,这种人就不该管他,没人管他他就不会那么作了。
明玉说得很好啊:一味迁就他,只会把他惯坏。
虽然苏母也不是什么好人,但我希望她能复活,像以前那样有她管着苏大强,苏大强就不会作妖了。
明哲
明哲其实就是另一个苏大强。
他叫吴非帮忙卖老宅、买新房,吴非说了苏大强的缺点,他竟然对吴非说:你别再添乱了。
你叫你老婆帮忙做你苏家的事,你还嫌她添乱?况且她还要照顾小咪。
买房要多交20万首付,他又强迫吴非给他打2万美金。
“别那么小气。”
“不就是两万块钱吗?”
“不给我我就去借高利贷。”
简直跟明成一模一样。
后来明玉知道了这件事,出了这20万,明成又去把吴非说一顿:你怎么能去找明玉要钱?
不给他钱也不对,给他钱也不对,就该让他自己去借高利贷,自己还。
吴非说:没钱就别装大款。你不充大款会死吗?
简直说出了我的心声。
明成打了朱丽,明成却去怪苏大强,而明哲也是去怪吴非:你把事情搞成这样,你还嫌事不够大啊?
恕我直言,我不知道明成打了朱丽,为什么要让吴非背锅。
当明成和朱丽真的离婚了,明哲又去怪吴非,说是她借钱导致的明成离婚。
瞎话能被你说成这样,佩服。
后来才知道,他不和吴非商量就在房产证写苏大强的名字。
买这套房子吴非也出了钱,你凭什么自己做决定?
得知苏大强要和保姆结婚,吴非连忙给明成打电话,明哲还不允许她跟明成说。
真特么淡定 啊。
他不仅是对吴非这样,对明玉也是这样。
当初苏大强在洗浴中心晕倒了,他不分青红皂白把明玉骂一顿,然后不听明玉解释就直接挂电话。
后来,舅舅来讨债,他想多出一万息事宁人,还说他作为大哥赔礼道歉合情合理。
明玉说应该报警,他还把明玉说一顿,又是说她态度不好,又是说舅舅毕竟是长辈,没有必要做得这么绝。
简直就是一个猪队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什么忙都帮不上,只会拖后腿,不仅拖后腿还要说风凉话。
吴非
她帮苏家卖旧宅、看新房,发生各种问题都出谋划策,然而明哲只在乎苏家,不在乎吴非和小咪。
明哲永远向着苏家这边,什么事都觉得是吴非不对。
苏大强太作了,他怪吴非,明成和朱丽离婚,他怪吴非,吴非打电话告诉明成苏大强要结婚了,他又怪吴非……
希望她和明哲离婚,因为明哲配不上她。
明成
新房贵了20万,明成拿不出钱,朱丽只好找明玉借钱。
结果明成不但不感谢他,还说朱丽瞒着他藏私房钱,他要追加投资。
朱丽说钱是借的,他又怀疑她出轨了。
朱丽说这是明玉借给她的,他又说这钱一分都不会还,是明玉该出的……
真的是人至贱则无敌啊。
有人说,加入舅舅这个角色就是为了洗白明成。
其实洗不白的,无非是现在有一个坏蛋和一个更坏的坏蛋,用更坏的坏蛋来衬托出另一个坏蛋还不是特别坏。
他不坏吗?不是,他只是没有舅舅那么坏罢了。
舅舅肯定有错,而且是坏透顶了,但舅舅闹事是两个人共同的问题。
舅舅来讨债,正是因为他继续骗舅舅而不说实话,才把事情搞得更大。
虽然后来他帮明玉打人,但这剧情明显是有问题的,小蒙吃饭,他怎么恰好在场?
明玉帮他找了工作,后来苏大强被骗,他还去把明玉骂一顿,怪她非要给苏大强找保姆。
第一,小蔡是明哲找的,不是明玉找的;
第二,那不是苏大强非要找保姆吗?这是苏大强的错啊 ,为什么要怪明玉?
明玉刚刚帮了他,他转身就忘了。
明成啊,洗不白了。
他偶遇朱丽,还给朱丽送了生日礼物,最后都想开口提出和好了,结果朱丽接的一个电话让他误以为朱丽已经有男朋友了。
阴差阳错之下,他把“和好”两个字又咽了下去,决定去非洲工作。
其实我觉得不和好也挺好的,朱丽值得更好的男人。
明成说,他相信朱丽还爱着他,等他混出个人样,说不定还能在一起。
假如后面的剧情真的是明成去非洲工作了,两年后回来朱丽还等着他,这样就太坑爹了。
希望剧情不要这样发展,好聚好散,挺好的。
朱丽
明成打了她,明成怪苏大强,明哲怪吴非,而朱丽反而去反思自己:“我反思过了,我也有很大责任。”
“根源在我这儿,如果我不着急还钱……”
打人的人怪这怪那,被打的却反思自己。
我只能说,这婚离得好,该离。
当初是明成自己说要净身出户的,房子全归朱丽,结果朱丽卖了房子后还给了一半给明成,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女人?
她不仅给了明成75万,还把20万还给了明玉。按理说这20万应该她和明成一起承担,结果她一个人还了。
她有钱,有颜,有能力,有好工作,希望接下来她找个好男人嫁了,没必要在明成这一棵树上吊死。
明玉
苏母为什么这么讨厌的原因终于揭晓了,当年她遇到一个老相好,在上海当医生。
苏母想抛弃苏家跟着医生走,然而已经怀了明玉四个月了,医生得知后就消失了。
苏母生下了明玉,没有去成上海,还被降职了。于是,从此她就把一切愤怒都撒在明玉上。
是啊,你断了人家财路,她能对你好吗?
苏大强说:因为明玉,家里变穷了,你妈能不怨明玉吗?
这就很搞笑了,苏母当初没考虑过这些问题吗?没考虑过超生会被降职吗?
既然考虑过,为什么还要怀孕,怀孕了为什么不赶紧打掉,还要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受苦?
家里变穷了,能怪明玉吗?她有权利选择要不要来到这个世界吗?
苏母不喜欢她,嫌弃她。
可是你嫌弃她,为什么要把她生出来?
是啊,打胎容易出生命危险。
所以你就只在乎自己,不在乎自己的孩子了?
又想打胎,又怕有生命危险;又要生出来,生出来又不负责。什么事都让她占尽了。
小蒙说得很对,明玉是刀子嘴豆腐心。
对待公司,她当坏人,让蒙总当好人,帮蒙总解决问题,黑锅她来背。
对待家庭,她还是喜欢做好事不留姓名,以前是给明哲找工作不说出来,叫石天冬给苏大强送饭不说出来,给苏大强垫付被骗的6万块不说出来,后来又是借给朱丽20万叫她不要说出来……
她是全家最有能力的,面对蒙太的威胁,她巧妙化解危机,联合蒙总摆了蒙太一道;
面对恶毒的舅舅,她分分钟就把她打发走了;
面对保姆想骗房子,她欲拒还迎,三言两句直接让保姆露出了真面目,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高,实在是高。
总结
苏大强、苏明哲、苏明成、苏明玉各有各的缺点,其中苏大强最严重,苏明哲、苏明成次之,苏明玉只是脾气不好,其它没有太大问题。
明成渐渐要洗白了,我觉得有点突兀。
他从小啃老,怎么就突然想通了要还钱了?还把75万全部拿出来,自己一分钱都不留。
他从小欺负明玉,怎么就突然开始维护明玉了,还帮明玉打人?他又怎么恰好出现在小蒙吃饭的地方?这就是强行洗白啊。
明哲也要洗白,我还是希望吴非不要原谅他,希望吴非和他离婚。
苏大强要跳河了,肯定会被拉住,但我还是希望他跳,死了最好。
聂叔对明成、明玉说,苏大强之所以受骗,还是因为缺乏子女的陪伴。
看来最后几集应该是苏大强、明玉、明成要住在一起了,然后互相照顾,互相包容。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何必呢?
还是那句话,各过各的,挺好的。
《都挺好》的剧情太虐了,应该改改,这才是我想看到的剧情: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这种电影就算二次元来看也觉得二吧?《最佳伙伴 》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胡鹤译  /  李慧娴 主演 :  朱主爱  /  Aloysius Pang  /  权怡凤  /  葛米星  /  程旭辉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新加坡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6-05-26(新加坡)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Young & Fabulous IMDb链接:   tt5617274 根本国产片谐音片名基本是烂片的定律,这部新加坡的华语片也属于该定律范畴。 想不到新加坡会拍出一部很中二的二次元文化电影,我以为除了日本,大概就只有大陆的傻蠢编剧导演会拍这些尴尬电影。COSPLAY这个在电影里真很有点幼稚。《闪光少女》还能接受点。剧情主线接受不能,笑点?原谅我GET不到。比看国产青春片还要坐立不安。 男主像胡夏。女主很漂亮,原来是马来西亚新一代女神朱主爱,来中国发展吧,一定大红大紫。 都什么年代了,还用父母门第阶层来营造爱情的障碍。不时听来一段英文怪怪的,毕竟我们的语境不一样。 一部描写三个青少年朋友景天,紫甯和郝仁的成长故事,叙述他们如何通过重重挑战和难关,披荆斩棘追逐梦想。过程中,他们认识了自己,体会到友谊的真谛,了解到如何处理与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鼓起勇气,捍卫自己一直坚持的信念。通过角色扮演这个长辈看来非常无聊的活动,三个朋友互相辅助学习,在彼此的帮助下,克服了各自的障碍。     郝仁教景天如何善用口才与供应商讨价还价来节省服装制作的成本,鼓励他勇敢表达。紫宁则把自拍绝招传授给景天,提拔他的自信心。间接的,景天克服了自己口吃的障碍,变得更有自信。紫甯和郝仁也在景天的影响下,在生活和学业上,更尽责和努力。     现今社会竞争尤其激烈,年轻的一代将如何在这个重视现实胜过创意思维的大环境下逆流而上,一路怀抱着梦想与希望寻找勇气和自信,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美妙的女性向粉紅電影《娼年》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三浦大辅 编剧 :  三浦大辅  /  石田衣良 主演 :  松坂桃李  /  真飞圣  /  富手麻妙  /  猪塚健太  /  樱井由纪  /  更多... 类型:   爱情  /  情色 官方网站:   shonen-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8-04-06(日本) 片长:   119分钟 又名:  Call Boy IMDb链接:   tt7529650 原文在medium: https://medium.com/%E7%94%B0%E4%B8%AD%E5%B0%8F%E5%B1%8B/%E5%A8%BC%E5%B9%B4-2018-%E7%BE%8E%E5%A6%99%E7%9A%84%E5%A5%B3%E6%80%A7%E5%90%91%E7%B2%89%E7%B4%85%E9%9B%BB%E5%BD%B1-6cad25ffbc97 《娼年》 其實是一場 「安全的」 性冒險、性成長的故事,這份安全感顯得原著普通,但這樣的安全感在電影,卻是與觀眾建立一種極少數的類型電影-- 女性向軟調色情(softcore pornography) --默契的開始。 女性向色情作品並不是沒有需求,這是個長遠的抑制和誤解的同謀,而近期,網站平台中的女性向推廣計劃在歐美或日本雖不乏關注,但在商業電影之中卻難得有這樣的作品,何況是這麼「好看」的作品,在電影攝製上帶有過去 粉紅電影(ピンク映画) 的榮光--尤其最終「高潮」戲十分諧趣美妙,成功地著墨出這部性成長電影的點睛之筆,靈肉結合,由性見心,敞亮的「讓我看你的性愛」就是「讓我看你的心」。啟用的演員也是頗受女性青睞的一線男星 松坂桃李 ,非常適合成為觀眾各自、私自愉悅的盤中肉(guilty pleasure)。 故事關於 桃李 飾演的男大學生成為娼夫後的見識和體悟。 石田衣良 這個作者擅長的就是把危險的因子、邊緣的樣貌收攏入他結構安穩的小宇宙,晶格銜接晶格一般讓故事世界繼續成長下去,在《娼年》之中就是性群像的疊加,是一些可以料想的微小奇觀,像扭蛋一般的分門別類精巧的固著,然而,畢竟是性事,透過再現性很強的媒介--那些特寫、耳語、室內光的影像--讓這部由男性下至女性情慾之海,在螢幕上個體過分

《颐和园》怎样理解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的结局?

《颐和园》 (英文: Summer Palace )是一部2006年中国大陆电影,由 娄烨 执导, 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和 张献民 主演。影片讲述了两名青年男女跨越十几年的的感情纠纷,其中穿插着 六四事件 等社会背景。本片也是中国大陆首部男女主角正面全裸出镜的电影 [2] ,而早期电影如《 小武 》(1998) [3] 、《 蓝宇 》(2001) [4] 、《 绿帽子 》(2003) [5] 、《 星星相吸惜 》(2004) [6] 等有男性正面全裸的镜头。 本片于2004年9月开机,2005年5月关机,拍摄时长九个月。取景地点包括 北京 、 重庆 、 武汉 、 柏林 、 北戴河 、 图们 。《颐和园》于2006年5月18日在 戛纳电影节 首映。电影中的政治色彩与大量的性爱场景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 [7] ,因未经中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而擅自参加 戛纳电影节 ,本片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导演与制片人受到了处罚。 1987年,中朝边境 图们 。邮递员晓军去邮局拿信件,之后来到余红父亲开的杂货铺。余红打开信件,发现自己被北京的“北清大学”录取。余红在一个篮球场与晓军见面,晓军与几个打篮球的人发生争执,被打得鼻青脸肿。晚上在草丛中,余红与晓军发生了性行为。 余红乘火车来到了北清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一天,余红结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李缇,聊天中她告诉余红她男朋友若古在柏林留学。李缇和余红与回国后的若古见面,并与在同一大学的周伟结识。余红逐渐与周伟走近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两人在 颐和园 昆明湖 泛舟,在夕阳下相依。 余红去周伟宿舍,发现他正与一个女生一起吃饭,余红见状离开。周伟去台球厅找余红,余想挣脱周伟的怀抱,但最后顺从。在一次欢愉后,余红要周伟去结扎,并称那样就不疼了。周询问缘由,余说是心理学老师告诉她的,并且她和他上过床。北清大学的学生开始去天安门,余红几人也一同跟随。李缇与周伟在宿舍进行性行为时,被学校人员发现。余红见到了周伟的一名舍友,他告诉她教务处已经知道了周李的事情,让她不要再去见周伟。 余红遇到了来北京探望她的晓军,两人和衣而卧,半夜晓军悄然离去。余红发现晓军不见,急忙到操场寻找。在操场示威过程中枪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四散。余红的舍友冬冬找到周伟,告诉她余红不见了。周伟急忙带领冬冬寻找余红,但未果而返。冬冬再次找到周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