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陈宏一
编剧: 陈宏一
主演: 张寗 / 林哲熹 / 林微弋 / 张承喜 / 郑人硕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7-01-31(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 2017-09-22(台湾)
片长: 109分钟
又名: The Last Painting
IMDb链接: tt7010366
编剧: 陈宏一
主演: 张寗 / 林哲熹 / 林微弋 / 张承喜 / 郑人硕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7-01-31(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 2017-09-22(台湾)
片长: 109分钟
又名: The Last Painting
IMDb链接: tt7010366
《自畫像》討論的議題非常廣泛,包括政治、社會(新住民)、性別、及自由等,一部約2小時的電影想討論那麼多東西是貪心的、甚至是危險的選擇,然而陳宏一導演卻把這樣的貪心發揮的淋漓盡致。
會用「淋漓盡致」這樣飽含情緒的詞彙去形容這部片,當然是因為他真的把他想討論的每一個面向都提到,而且都交代的清楚而非含糊帶過。
其實我是不太喜歡看政治片的,在本片的前半段大多是在討論政治議題,不過非常驚喜的是觀者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就像是在撥洋蔥一樣,以兇殺案包裹住政治議題、而在政治議題之下同時又討論到性別與自由;短短兩個小時,拋給觀者非常多的想法,但同時又因為主線-兇殺案引領著觀眾,所以看起來是不費力的。
像是在解析台灣社會一樣,我們被困在這陰暗無光找不到路的黑暗森林中,而兇殺案在本片中像是一把手電筒,往黑暗森林的一角中照亮的是台灣的政治議題、另一角的黑暗森林看到的是何謂自由的議題、也有另一角的黑暗森林是代表著性別議題⋯,我們每一個人都跟著這把手電筒往森林的深處走去,你不知道路途有多遠、更不知道是否真的有目的地存在,我們只是在摸索。
在這黑暗的森林中,我們常常會因為害怕而卻步,但又因為一種使命感而嘗試跨出腳步,究竟我們現在的處境為何呢?是否因為種種因素導致我們想追求什麼,卻又無法明確的追逐著那個什麼。
其中,楊婕這個角色其實正代表著台灣人。
她原先對自己的未來、台灣的未來抱有滿滿的希望,甚至覺得自己一定有能量在體制內改變現在的問題,然而隨著她越深入這個體制之內,發掘出的卻是滿滿的失望。
無論是對新住民的問題無力解決、對自己所相信的男人們更是失望透頂、好朋友的性別議題也是個無解之題,就算自己是個充滿正面能量的人、相信這個社會、並做出貢獻,但這個社會卻背叛了她的期許,所以她的選擇或許可以說是一種抗議吧,但我更覺得對楊婕來說是一種救贖。
本片,我最喜歡的還是關於性別議題的闡述。
最驚喜也最喜歡的便是Kiwebaby(張喬翔)在本片的演出,關於她的議題大概是我一直以來的疑問吧。
當楊婕真心誠意的接納這個跨性別者時,究竟雙方對於這樣的關係是抱有什麼樣的想法的呢?
訥訥是不是會因為自己的不一樣而在內心產生一種自我厭惡感呢?而這樣的心態會不會使他無法全然相信楊婕的真誠?
當我們都覺得這個世界已經夠開明,是不是也正表示著不夠開明?
本片中有很多關於墮落的寫照,無意間我也看的越來越沈重,像是隨著演員一起墮落了一樣。
那麼,現在的台灣是不是也在類似的處境呢?
這樣一路看下來其實是有些絕望的,但在最後一幕一個盲眼小孩跨越了「七宗罪」像是一種暗示,暗示著我們在這黑暗森林之後將是光明,而正在黑暗中墮落的我們也許也該相信希望是存在的。
置之死地而後生。
人体画让人想到了《下水道的美人鱼》。杀人事件想到了《踏血寻梅》。會用「淋漓盡致」這樣飽含情緒的詞彙去形容這部片,當然是因為他真的把他想討論的每一個面向都提到,而且都交代的清楚而非含糊帶過。
其實我是不太喜歡看政治片的,在本片的前半段大多是在討論政治議題,不過非常驚喜的是觀者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就像是在撥洋蔥一樣,以兇殺案包裹住政治議題、而在政治議題之下同時又討論到性別與自由;短短兩個小時,拋給觀者非常多的想法,但同時又因為主線-兇殺案引領著觀眾,所以看起來是不費力的。
像是在解析台灣社會一樣,我們被困在這陰暗無光找不到路的黑暗森林中,而兇殺案在本片中像是一把手電筒,往黑暗森林的一角中照亮的是台灣的政治議題、另一角的黑暗森林看到的是何謂自由的議題、也有另一角的黑暗森林是代表著性別議題⋯,我們每一個人都跟著這把手電筒往森林的深處走去,你不知道路途有多遠、更不知道是否真的有目的地存在,我們只是在摸索。
在這黑暗的森林中,我們常常會因為害怕而卻步,但又因為一種使命感而嘗試跨出腳步,究竟我們現在的處境為何呢?是否因為種種因素導致我們想追求什麼,卻又無法明確的追逐著那個什麼。
其中,楊婕這個角色其實正代表著台灣人。
她原先對自己的未來、台灣的未來抱有滿滿的希望,甚至覺得自己一定有能量在體制內改變現在的問題,然而隨著她越深入這個體制之內,發掘出的卻是滿滿的失望。
無論是對新住民的問題無力解決、對自己所相信的男人們更是失望透頂、好朋友的性別議題也是個無解之題,就算自己是個充滿正面能量的人、相信這個社會、並做出貢獻,但這個社會卻背叛了她的期許,所以她的選擇或許可以說是一種抗議吧,但我更覺得對楊婕來說是一種救贖。
本片,我最喜歡的還是關於性別議題的闡述。
最驚喜也最喜歡的便是Kiwebaby(張喬翔)在本片的演出,關於她的議題大概是我一直以來的疑問吧。
當楊婕真心誠意的接納這個跨性別者時,究竟雙方對於這樣的關係是抱有什麼樣的想法的呢?
訥訥是不是會因為自己的不一樣而在內心產生一種自我厭惡感呢?而這樣的心態會不會使他無法全然相信楊婕的真誠?
當我們都覺得這個世界已經夠開明,是不是也正表示著不夠開明?
本片中有很多關於墮落的寫照,無意間我也看的越來越沈重,像是隨著演員一起墮落了一樣。
那麼,現在的台灣是不是也在類似的處境呢?
這樣一路看下來其實是有些絕望的,但在最後一幕一個盲眼小孩跨越了「七宗罪」像是一種暗示,暗示著我們在這黑暗森林之後將是光明,而正在黑暗中墮落的我們也許也該相信希望是存在的。
置之死地而後生。
太阳花,理想破灭。想起《地厚天高》,也有一种失败后理想幻灭的迷惘与沮丧,还有一部短片就是描写一位男生因之而自杀的(仿佛失去了人生目标)。
政治企图。
百合。
变性。
女权主义。
幻灭。
向死而生?这样死了一点水波都泛不起来。要么轰轰烈烈地死,死在运动现场。
郑人硕又来了,他和吴慷仁是台湾现在仍然留在岛内发展演员的电影担当。据说吴慷仁要拍片进军大陆了,但是片方真没评估过“太阳花”的影响?万一拍出来不让上映……
导演陈宏一的片子风格都有点怪异,说不出,不喜欢。
以理想主义女青年的死亡、眼珠被挖出后用来作画为开头,叙述对社会满怀理想追求的青年女学生如何一步步走向幻灭和自我放逐;
至于有的人评论说台词刻板生硬,也可能是两岸文化背景不同,造成无法理解,在理想主义还在部分领域存在着的台湾和香港的青年人那,这些比较学术性的问答、看似理想口号式的台词对白,确实在TA们的社会里日常中是会出现的,尤其青年人那;否则近些年也就不会在这两地发生大规模的青年movement了。而大陆这边也许理想性已被赶尽杀绝得差不多了,所以这边部分人难以理解还保有这些东西的地方的青年心态。
片中的一些细节也展示了:不管对岸,还是当地,在当权者面临青年或市民的movement挑战时,采取的应对方式也都出奇雷同,就是想尽办法抹黑、丑化、污名化,也许这就是权力的特性,而不管是哪个地方的权力。这部片虽算不上什么经典,但起码是部有诚意的电影,在尝试探讨当代青年面临的社会环境问题和改造社会的矛盾等等,从中你起码可以看到对岸的一种范围不小的青年思潮。
而巧合的是:片中描绘和呈现的一种酷烈和绝望的青年思潮、青年处境,和大陆导演胡波的处女作也是遗作《大象席地而坐》整体氛围上都很相似。大概这是两岸年轻导演不约而同的呼应,也是两岸年轻人都在共同面临的问题吧。
很開心有機會觀賞《自畫像》的試片。
其實這部電影想講的內容很多,藉由一個藝術創作的源起,加入了很多政治元素和社會問題,在議題上暗線是很激進的,反覆告訴給觀眾「這個世界並不完美」,像立委的那個角色,就很顯然一種衣冠禽獸的設定,但同時又通過角色強調他們都僅是冰山一角。可是尾聲時想表達的含義好像又有點分歧,變成了更強調「因為愛你而不想讓你看見那些骯髒」,可怕要進一步考究。
如果說暗線是社會陰暗面,那麼明線就是幾個主角間的人際關係以及他們的社會位置上的情況。
nana的角色矛盾性最多,且拋開生理原因不談,開場他耀眼地一系列表演與之後遭人輕視後流露出的窘迫、憤怒,形成了很戲劇性的衝突。他算是殘害女主的幫兇,可他也有他的苦衷。
《自畫像》較特別的地方是影片的顏色。以四個月前後的時間點來區分,案發後暗部深邃的低飽和畫面、同事件前期色彩鮮豔猶如油畫調色盤中的明快質感,已經很明顯區隔開了兩部分的調性;其次角色的色彩選擇也和性格有很大的關聯,女主的素淡風格、nana的閃耀顯亮、畫家的黑色與藏青壓抑。
畫作成了全作中唯一色澤濃郁的部分,較為遺憾的是,設定上並沒有賦予畫作太有用的含義,植入七宗罪概念的電影太多了,可僅僅把它當作一種倒數或口頭上說它們是慾望橫流的代表,就有點浪費概念本身龐大的價值,何況如果沒有最後展覽部分的解說,觀眾更難看出那是在表達七宗罪。
其實我覺得角色的設計和事件發生上,仍脫離不了刻板印象,導致觀眾對於人物的動機打了很大的問號。女主有點像是一個正義的聖母,她的一切行動力都是出於對現象不滿,包括鼓勵畫家振作起來繼續創作政治題材作品等,都不是出於自身情感考量,所以人物會變得太單薄和生硬;甚至她的這個弱勢角色設計也太過於刻意,有一絲牽強的成份感,很難給予觀影者同情她的感覺。另外幾個配角更不用說,也是有類似問題,比如畫家的性格前後不統一、也沒合理交代他愛意的轉變,女友角色也是目標有點莫名,唯獨nana還算比較成功的有理有據但可能又會存在誇大過頭的瑕疵。
這是一部想要講很多的片子,能看得出作者的野心與敢於嘗試華美藝術性畫面的勇氣,較可惜的是人物與劇情方面,相信通過更多的磨練能進化為更成熟的作品。
·自畫像★★☆
其實這部電影想講的內容很多,藉由一個藝術創作的源起,加入了很多政治元素和社會問題,在議題上暗線是很激進的,反覆告訴給觀眾「這個世界並不完美」,像立委的那個角色,就很顯然一種衣冠禽獸的設定,但同時又通過角色強調他們都僅是冰山一角。可是尾聲時想表達的含義好像又有點分歧,變成了更強調「因為愛你而不想讓你看見那些骯髒」,可怕要進一步考究。
如果說暗線是社會陰暗面,那麼明線就是幾個主角間的人際關係以及他們的社會位置上的情況。
nana的角色矛盾性最多,且拋開生理原因不談,開場他耀眼地一系列表演與之後遭人輕視後流露出的窘迫、憤怒,形成了很戲劇性的衝突。他算是殘害女主的幫兇,可他也有他的苦衷。
《自畫像》較特別的地方是影片的顏色。以四個月前後的時間點來區分,案發後暗部深邃的低飽和畫面、同事件前期色彩鮮豔猶如油畫調色盤中的明快質感,已經很明顯區隔開了兩部分的調性;其次角色的色彩選擇也和性格有很大的關聯,女主的素淡風格、nana的閃耀顯亮、畫家的黑色與藏青壓抑。
畫作成了全作中唯一色澤濃郁的部分,較為遺憾的是,設定上並沒有賦予畫作太有用的含義,植入七宗罪概念的電影太多了,可僅僅把它當作一種倒數或口頭上說它們是慾望橫流的代表,就有點浪費概念本身龐大的價值,何況如果沒有最後展覽部分的解說,觀眾更難看出那是在表達七宗罪。
其實我覺得角色的設計和事件發生上,仍脫離不了刻板印象,導致觀眾對於人物的動機打了很大的問號。女主有點像是一個正義的聖母,她的一切行動力都是出於對現象不滿,包括鼓勵畫家振作起來繼續創作政治題材作品等,都不是出於自身情感考量,所以人物會變得太單薄和生硬;甚至她的這個弱勢角色設計也太過於刻意,有一絲牽強的成份感,很難給予觀影者同情她的感覺。另外幾個配角更不用說,也是有類似問題,比如畫家的性格前後不統一、也沒合理交代他愛意的轉變,女友角色也是目標有點莫名,唯獨nana還算比較成功的有理有據但可能又會存在誇大過頭的瑕疵。
這是一部想要講很多的片子,能看得出作者的野心與敢於嘗試華美藝術性畫面的勇氣,較可惜的是人物與劇情方面,相信通過更多的磨練能進化為更成熟的作品。
·自畫像★★☆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