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赤叶青枫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滩,十里洋场,纸醉金迷;风云际会,无数传奇。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分外醉心于民国摩登风情的新锐导演程耳特意将第三部长片作品的时间背景设置了那时那地,就连片中人物的对白都以上海话为主,同时集结了葛优、章子怡、浅野忠信、杜淳、钟欣潼、倪大红、赵宝刚、袁泉、闫妮、韩庚、霍思燕、杜江、王传君、吕行、钟汉良、赵宝刚、马晓伟等一众明星大咖,呈现了一出血腥暴力、暧昧吊诡的迷情大戏,而这部戏的名字便是《罗曼蒂克消亡史》。
众所周知,所谓“罗曼蒂克”,是英文Romantic的中文发音,亦是“浪漫”的另一中文代名词。而程耳的这部众星云集的新戏如此命名,本身就有感叹时光消逝,浮生如梦之意,片名最后一个“史”字更是彰显了他想要将此片拍出史诗味道的野心,而这也恰好说明了他为何请来这么多明星、安排了这么多的角色,并设计了这么多条长短大小不一的支线来呈现这个庞大故事的良苦用心。
具体剧情方面,程耳也无时不刻不在注重氛围的渲染。片中人物形形色色,各具代表性:叱咤风云的帮派大佬,不甘寂寞的交际花,说着地道上海话的日本妹夫,只收交通费的杀手,被冷落却忠诚的姨太太,外表光鲜的电影皇后,深宅大院里深不可测的管家,风流偷腥的电影皇帝,荷尔蒙满溢大脑的帮派小弟,一心想要破处的处男,善良的风尘女子,随波逐流的明星丈夫,投靠日本人的帮派二哥……不过无论是谁,身份高低贵贱如何,都不约而同地保持着各自的风格与腔调,也都较为注重仪式感和自身的体面。
故而放眼全片,无论是饭局还是谈判,亦无论是杀人还是被杀,尔虞我诈者有之,心碎难过者有之,痛下杀手者有之,情欲偾张者有之……唯独鲜见有人失态。即便是死,也一个个死的从容克制,不曾歇斯底里,不曾言行失控,真真把民国时期上海独有的那份“罗曼蒂克”的腔调诠释的淋漓尽致。而随着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或死于非命或退隐淡出,“消亡”之感亦愈发浓厚,尤其是到了影片尾声之时,当颠覆以往光头造型以小平头之姿出演此片的葛优安检被搜身,看着曾叱咤风云的上海滩一代枭雄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令人格外唏嘘。这个桥段看似闲笔,实则是为那段曾令人心驰神往如今已日渐消亡的“罗曼蒂克”画上一个平淡的句点。而之后,传奇难续,风流不再。
当然,影片的主题虽然较为明确,但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杜江饰演的“童子鸡”小马仔与霍思燕饰演的风尘女子二人那段关于“我上瘾了,一直想弄”的暧昧对话估计更吸引眼球。而片中章子怡突破尺度,先后与钟汉良暧昧共舞,与葛优幽怨调情,与韩庚湿吻玉足,再与浅野忠信大玩车震及之后沦为性奴被禁室培欲等桥段则更是令人眼界大开!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食色男女的情欲并非没有得到宣泄,但是压抑感始终依旧。这一方面是个人性格使然,另一方面更是与大环境的整体氛围有关。
良人难觅,欲壑难填。
一曲终了,暮然回首,忽觉贪嗔痴恨,如烟云散,浮生如梦,幽幽成空。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chiseyinghua
罗曼蒂克,被浪费的时光。
没想到会这么好,电影院里欣赏了两遍,录了音,听了一遍录音版,几日来无尽感慨,什么是好,这就是好。
当感性浮于表面迎接现实,便是在清醒里陶醉,无关意识,自我催眠,何况是生活,何况是战争。
介于影片时间穿插有观众直呼没看懂,我先把它翻译翻译。
没想到会这么好,电影院里欣赏了两遍,录了音,听了一遍录音版,几日来无尽感慨,什么是好,这就是好。
当感性浮于表面迎接现实,便是在清醒里陶醉,无关意识,自我催眠,何况是生活,何况是战争。
介于影片时间穿插有观众直呼没看懂,我先把它翻译翻译。
故事
一个叫渡边的日本间谍来到上海,娶了上海黑帮大佬陆先生(葛优)的妹妹做老婆,并生了个孩子,他开了个日本小馆,平日里说上海话打上海麻将闲时喝茶抽鸦片,举手投足间活生生一个上海人的派头,久了,人们忘了他是日本人。
1934年,身为上海一霸的戴老板(倪大红饰)半年前为了交际花小六(章子怡)与夫人离了婚,但他毕竟是老了,不甘寂寞的小六到处沾花惹草,先是和舞蹈老师(钟汉良饰)玩劈腿,后又在《花好月圆》拍摄场与男明星赵先生(韩庚饰)相好,处处给戴先生戴绿帽,陆先生感慨她是真花痴,迫于私情或又在戴先生面前为她求情,戴老自觉没有面子,但又不至于为了这点事儿杀人,于是派陆先生把小六和她的情郎(韩庚饰)送去外地,并警告不得再回上海。陆先生把这事儿交给他的日本妹夫官渡,送二人去苏州坐火车北上。正在此间,渡边的老婆挺着大肚子怀上了第二胎。车去苏州途中,渡边起了色心,杀了司机和赵先生,强J了小六,完事儿埋人,把小六带到他开的日本餐厅地下室,小六沦为他的性奴。吴小姐(袁泉饰)是上海知名的电影明星,她丈夫(吕行饰)则是电影圈里的无名小卒,表面上夫妻和和美美,丈夫对她百依百顺,可没想到一日丈夫却与卢师长的三姨太劈腿被人发现并被扣押,迫于无奈吴小姐找陆先生帮忙请求无论如何至少先把她丈夫救出来,陆先生是吴小姐的影迷,说这事戴先生能解决。戴老板见了吴小姐,看上了吴小姐(联想小六到处给他戴绿帽),解救了她丈夫,并在私下和她丈夫交易同意给他一份地位高、钱多、不辛苦、又安全的的工作,前提是离开上海把吴小姐让给他,吴小姐丈夫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便答应了。直到戴老板派王妈(闫妮饰)到吴小姐家里送钻戒,吴小姐一直被蒙在鼓里,接下来是滑稽可悲荒诞的离别戏,丈夫远走,吴小姐泪眼送别。
1937年,周先生(赵宝刚饰)为自身利益在上海滩阻碍罢工工人恢复生产与杜先生作对,被从萧山来上海谋生的小马仔童子鸡(杜江)活埋。淞沪会战前夕时局动荡,日本人想与陆先生和老二张先生(马晓伟饰)谈商业合作,陆先生深知此乃卖国行为果断拒绝,而张先生却对此桩买卖颇为上心。洽谈未果,日本方面内部出现分歧,老派想借机杀掉陆先生,少壮派则犹豫不决。少壮派实为官渡的手下,官渡一手策划通过这次机会清除敌对的老派和陆先生全家,一举两得。先是,日本人到陆先生家刺杀了王妈,逼得和陆先生谈判。谈判在官渡的日本小馆子进行,日本老派被陆先生方所杀,官渡故意放了陆先生,并且假装中弹一枪身亡,其间,老二暗中叛变杀了陆先生的马仔,大脚马仔(王传君饰)死,童子鸡(处男)逃过一劫(童子鸡的妓女戏先略过)。见此情形,戴老板只好吩咐陆先生和车夫(杜淳饰)逃到香港避难,顺带着官渡的两个孩子。
1941年,陆先生得知老二与日本人合作要去南京,便派车夫和自己的情人小五(钟欣桐饰)到火车站刺杀老二,刺杀成功,小五死于交火。此时,香港即将沦陷,戴老板吩咐陆先生带着吴小姐前往重庆。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官渡在菲律宾战场上缴械投降成为美军俘虏。陆先生回到上海在收容所里见到小六,小六将自己的遭遇和官渡的所作所为告诉了陆先生,陆先生这才知晓官渡的间谍身份,自己全家被杀竟是这个妹夫所为。于是,带着车夫、小六以及官渡的两个孩子到菲律宾寻仇。官渡见到陆先生先是不屑,直到车夫当面一枪把他大儿子打死,官渡才明白战争改变了中国人,中国文化里原本的仁慈不杀无辜在战争的仇恨里消亡。他让小儿子说自己是日本人,并嘱咐他一定回到日本。最终小六一枪将他了结。
1949年,陆先生家被查封,一切如过眼云烟,他孤身一人去了香港,一个时代终结。
一个叫渡边的日本间谍来到上海,娶了上海黑帮大佬陆先生(葛优)的妹妹做老婆,并生了个孩子,他开了个日本小馆,平日里说上海话打上海麻将闲时喝茶抽鸦片,举手投足间活生生一个上海人的派头,久了,人们忘了他是日本人。
1934年,身为上海一霸的戴老板(倪大红饰)半年前为了交际花小六(章子怡)与夫人离了婚,但他毕竟是老了,不甘寂寞的小六到处沾花惹草,先是和舞蹈老师(钟汉良饰)玩劈腿,后又在《花好月圆》拍摄场与男明星赵先生(韩庚饰)相好,处处给戴先生戴绿帽,陆先生感慨她是真花痴,迫于私情或又在戴先生面前为她求情,戴老自觉没有面子,但又不至于为了这点事儿杀人,于是派陆先生把小六和她的情郎(韩庚饰)送去外地,并警告不得再回上海。陆先生把这事儿交给他的日本妹夫官渡,送二人去苏州坐火车北上。正在此间,渡边的老婆挺着大肚子怀上了第二胎。车去苏州途中,渡边起了色心,杀了司机和赵先生,强J了小六,完事儿埋人,把小六带到他开的日本餐厅地下室,小六沦为他的性奴。吴小姐(袁泉饰)是上海知名的电影明星,她丈夫(吕行饰)则是电影圈里的无名小卒,表面上夫妻和和美美,丈夫对她百依百顺,可没想到一日丈夫却与卢师长的三姨太劈腿被人发现并被扣押,迫于无奈吴小姐找陆先生帮忙请求无论如何至少先把她丈夫救出来,陆先生是吴小姐的影迷,说这事戴先生能解决。戴老板见了吴小姐,看上了吴小姐(联想小六到处给他戴绿帽),解救了她丈夫,并在私下和她丈夫交易同意给他一份地位高、钱多、不辛苦、又安全的的工作,前提是离开上海把吴小姐让给他,吴小姐丈夫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便答应了。直到戴老板派王妈(闫妮饰)到吴小姐家里送钻戒,吴小姐一直被蒙在鼓里,接下来是滑稽可悲荒诞的离别戏,丈夫远走,吴小姐泪眼送别。
1937年,周先生(赵宝刚饰)为自身利益在上海滩阻碍罢工工人恢复生产与杜先生作对,被从萧山来上海谋生的小马仔童子鸡(杜江)活埋。淞沪会战前夕时局动荡,日本人想与陆先生和老二张先生(马晓伟饰)谈商业合作,陆先生深知此乃卖国行为果断拒绝,而张先生却对此桩买卖颇为上心。洽谈未果,日本方面内部出现分歧,老派想借机杀掉陆先生,少壮派则犹豫不决。少壮派实为官渡的手下,官渡一手策划通过这次机会清除敌对的老派和陆先生全家,一举两得。先是,日本人到陆先生家刺杀了王妈,逼得和陆先生谈判。谈判在官渡的日本小馆子进行,日本老派被陆先生方所杀,官渡故意放了陆先生,并且假装中弹一枪身亡,其间,老二暗中叛变杀了陆先生的马仔,大脚马仔(王传君饰)死,童子鸡(处男)逃过一劫(童子鸡的妓女戏先略过)。见此情形,戴老板只好吩咐陆先生和车夫(杜淳饰)逃到香港避难,顺带着官渡的两个孩子。
1941年,陆先生得知老二与日本人合作要去南京,便派车夫和自己的情人小五(钟欣桐饰)到火车站刺杀老二,刺杀成功,小五死于交火。此时,香港即将沦陷,戴老板吩咐陆先生带着吴小姐前往重庆。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官渡在菲律宾战场上缴械投降成为美军俘虏。陆先生回到上海在收容所里见到小六,小六将自己的遭遇和官渡的所作所为告诉了陆先生,陆先生这才知晓官渡的间谍身份,自己全家被杀竟是这个妹夫所为。于是,带着车夫、小六以及官渡的两个孩子到菲律宾寻仇。官渡见到陆先生先是不屑,直到车夫当面一枪把他大儿子打死,官渡才明白战争改变了中国人,中国文化里原本的仁慈不杀无辜在战争的仇恨里消亡。他让小儿子说自己是日本人,并嘱咐他一定回到日本。最终小六一枪将他了结。
1949年,陆先生家被查封,一切如过眼云烟,他孤身一人去了香港,一个时代终结。
由于时间顺序的混淆,某些重要细节被隐藏。
官渡为何在车上强J小六?一方面是瞬时的色心,根本原因:妻子怀孕了,性欲许久没得到释放。镜头交代得很明显,官渡在执行这次任务和夫人告别时,夫人是挺着大肚子的。官渡是个心思缜密的人,做事寻求天衣无缝,这件事搞不好是有风险的。单为一时之性欲可能性不大,毕竟他还有任务在身,收获一个性奴解决性欲的根本问题或是本意。虽是一种推断,但导演拍夫人大肚子的镜头绝不会是巧合。
枪!很多观众疑惑官渡埋人时,小六拿到枪,本可一枪将官渡击毙,电影里为何没有下文,镜头直接转到地窖为小六擦拭身体。官渡是个心思缜密的人,做事寻求天衣无缝,这件事搞不好是有风险的。他不想死,自然不会死,枪是他故意放的,但里面没有子弹(或是一把有子弹的假枪,总之打不死他)他在考验小六,倘若小六开枪,那么小六必死无疑,倘若不开,饶她一命。小六混迹多年,老江湖啦,为求自保选择后者,捡了条命。导演在这段戏前,不断重复官渡擦枪擦车的镜头,为这个心机男的下一步铺垫,高!
官渡为何设计自己中一枪,放掉陆先生?一箭双雕!老派死于陆先生手,叫借刀杀人。假中一枪,诈死,为了孩子,杀人诛心!官渡最后一次见到妻子是早上的事,他终究是个人,这个上海女人终究是他的妻子,他凝视她,抚摸她,甚至要干她,他平静着也波澜壮阔着。人生如戏,正如拍摄默片时好演员吴小姐给丈夫讲戏“手抖了,杀妻子就变成了一件错的事,要平静要理所当然......”丈夫自然不懂戏的深奥以至于他自然当不了好演员。而官渡岂止是个好演员,简直是个影帝,杀妻,别离,生死,波澜壮阔从容不迫。这样的对称设计,在电影里勘称精妙,再联系到后来丈夫与吴小姐的分别戏,那直勾勾深情的眼神那“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的荒诞台词,你终究不是个好演员,无论怎样装也没有波澜壮阔从容不迫,所以你只能被迫去云南。(太他么精彩了!)转回官渡为何不杀陆先生,官渡的顾虑是:一、自己的间谍身份不能暴露。二、杀死陆先生全家(包括自己妻子)后自己的两个孩子得不到抚养。假死,一举两得,自己继续别的任务,同时让陆先生觉得他是为陆家而死,以便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照料。当少壮派质疑官渡时,官渡的回答也是避重就轻。
陆先生和小六
“到处都是人,你带我跑了吧,去人少的地方,就你和我......”
“我和你不一样,我要照顾的人太多,不能随心所欲......”
陆先生同意让小六演《花好月圆》,以下是对白:
“你又胡说”
“听话,我什么时候不认账了......”
小六和赵先生事情败露
“我知道你不会杀我的,你舍不得,你会帮我想办法”
陆先生在烟馆抽烟,为小六的一席话觉得憋得慌。
在上海收容所
“我时常想起你,你应该是在北方”
......
陆先生与小六的每次对话,都极有意思,袒露的暧昧在敬你是大嫂的克制里收敛,一切都拿捏着分寸。小六的确让陆先生上心,不是爱与喜欢,只是上心甚至怜惜,一个女人自叹“行尸走肉”的悲凉让他这个老江湖心里也有纠结,也感叹甚至不爽。她的确是个演员,在乱世里磨砺,能让戴老板为她离婚,能让陆先生为她求情,能让官渡不把她掐死,能让各种鲜肉在她面前臣服。一切太真,太难得演,一个女人,只为生存。
地板上的猫
一身和服时,他是个细腻的男人,面对一只猫终于不用伪装,他和它说话,他没有心机,他把饭放在桌上为猫做新鲜的鱼食,他是个日本人,地地道道,讲究着不愿将就。静谧而又柔情的背影音乐里,多么分裂的人生,却不是因为偏爱,没有感叹。“从来没有想过战争会结束,从来没想过自己可以活下来,我在横滨有些田地......”酒席间,“成败在此一举”他行尸走肉着,小心翼翼,骨子里在为天皇效忠。大儿子已死,他对小儿子说“你是日本人的孩子,你不能哭,你是日本人,你一定要回到日本......”小儿子一脸茫然,因为他说的是日语,直到他说上海话,儿子才明白。他的期望里终于有一丝生活终于有一丝故乡,父子情在这一刻在“一定要回到日本”间,或许军国主义之心未死,却是一种传承。一切都是主动,一切都是被动。
残酷的一幕
王传君和杜江的表演在影片中如惊鸿一瞥,人们大多对那段在车上“童子鸡”的幽默对话记忆深刻,却忽略了这一切幽默的旁边坐着鼻青脸肿即将迎接死亡的周先生。死亡即将降临,他听完这个童子鸡的搞笑故事,却只能用眼睛表达,他盯着童子鸡,想到了他的儿子,眉清目秀的童子鸡似乎在答案里受到了侮辱,19岁的愣头青用钢铲了结了他的生命。残暴变得荒诞,一切都是荒诞。
王妈的死亡
那一枪很清脆,她镇定的走到凳子旁坐下,那样安详。你以为她逃过一劫,直到鲜血从腹部涌出,她的脸上没有恐惧,甚至平静的看看手表,这是她和这个世界告别的时间,她走得安静端庄。前一刻她还在想什么重要的事忘记了,脑子里茫茫然,或是死亡的前兆。这段镜头,像是影片风格的一个缩影,一切都慢条斯理,一切都从容不迫。杀人剁手如麻将喝茶,枪战别离静默内敛,没有咆哮没有惨烈,一切都是端庄,不落俗套,像那个时代的缩影,似乎每个人都在维持着一种约定俗成的秩序,懂规矩讲道理有雅致。
......
双重寓意
王妈与胡小姐聊电影
“但是我没有看懂”
“其实我也没看懂,导演说没准备让大家看懂,这是部艺术片,是拍给下世纪的人看的”
这里的电影既是胡小姐刚拍的电影,同时指代这部《罗曼蒂克消亡史》,导演对于影片上映后观众的观感似乎早有预期,好电影但没看懂或是大家观影的普遍感受,导演在这里似乎是在和大家开玩笑。“艺术片”是导演对这一切假象结论的自我调侃,而1934年的下世纪正是我们当下,刚好影片在此刻呈现在我们面前。精彩!
“导演,我是怎么死的呢?自杀呢?还是他杀呢?”饭桌上,小六先是一阵对导演总是哭着拍戏的调侃,接着说道“后来,我才知道,我可能没有死,历经万千磨难但是活了下来”这是影片里极细腻的一笔,以至于小六说这段台词时严肃得有出戏的感觉。再结合陆先生调侃小六“就你是真风流”的时候的对话看极有意思。以下是车里的对白。
小六:“我是演员,你知道我是这个样子,你跟老板讲让他让过我吧(给我自由)。”
陆:“哪有那么容易”
小六:“那我就去死,我现在的生活与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花痴呀,十三点呀,都是打发时间罢了。”
实质上,陆先生对于小六有同情的成分,毕竟“这么多人欺负她一个”。小六在饭桌上自杀他杀的言论,既是《花好月圆》里的台词,同时又是她对现实生活的感叹更重要的是导演对小六最终结局的铺垫。她是个乱世里的弱女子,她厌恶这种生活,她想过自杀,也想过被人杀害,但这段台词道出了她的结局“历经万千磨难但是活了下来”所谓磨难这里不仅仅是做戴老板的老婆还铺垫了她沦为官渡的性奴所遭遇的非人待遇等等。精彩!
与此类似,小六在《花好月圆》片场那段关于男人伪装在博爱里苟且偷生的独白,不仅仅是电影的台词,特写大得离谱,一字一句是说给观影的每一个男人听的,事情就是被你这种人耽误了。太多正人君子,懒惰却又懦弱,没有憎恨与偏爱,乱世里便是苟活。
当然还有前面提到的胡小姐跟先生讲戏,到先生后来与他诀别的做作演出,对称的荒诞无处不在,甚至包扩音乐,那首《father》分别出现在官渡杀死陆先生的孩子和陆先生杀死官渡的孩子的画面里,简直是对称。
片中的铺垫总是做得很厚,导演故意用那些调侃与谈笑风生将其掩盖,台词及其考究,相当精彩。
......
官渡为何在车上强J小六?一方面是瞬时的色心,根本原因:妻子怀孕了,性欲许久没得到释放。镜头交代得很明显,官渡在执行这次任务和夫人告别时,夫人是挺着大肚子的。官渡是个心思缜密的人,做事寻求天衣无缝,这件事搞不好是有风险的。单为一时之性欲可能性不大,毕竟他还有任务在身,收获一个性奴解决性欲的根本问题或是本意。虽是一种推断,但导演拍夫人大肚子的镜头绝不会是巧合。
枪!很多观众疑惑官渡埋人时,小六拿到枪,本可一枪将官渡击毙,电影里为何没有下文,镜头直接转到地窖为小六擦拭身体。官渡是个心思缜密的人,做事寻求天衣无缝,这件事搞不好是有风险的。他不想死,自然不会死,枪是他故意放的,但里面没有子弹(或是一把有子弹的假枪,总之打不死他)他在考验小六,倘若小六开枪,那么小六必死无疑,倘若不开,饶她一命。小六混迹多年,老江湖啦,为求自保选择后者,捡了条命。导演在这段戏前,不断重复官渡擦枪擦车的镜头,为这个心机男的下一步铺垫,高!
官渡为何设计自己中一枪,放掉陆先生?一箭双雕!老派死于陆先生手,叫借刀杀人。假中一枪,诈死,为了孩子,杀人诛心!官渡最后一次见到妻子是早上的事,他终究是个人,这个上海女人终究是他的妻子,他凝视她,抚摸她,甚至要干她,他平静着也波澜壮阔着。人生如戏,正如拍摄默片时好演员吴小姐给丈夫讲戏“手抖了,杀妻子就变成了一件错的事,要平静要理所当然......”丈夫自然不懂戏的深奥以至于他自然当不了好演员。而官渡岂止是个好演员,简直是个影帝,杀妻,别离,生死,波澜壮阔从容不迫。这样的对称设计,在电影里勘称精妙,再联系到后来丈夫与吴小姐的分别戏,那直勾勾深情的眼神那“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的荒诞台词,你终究不是个好演员,无论怎样装也没有波澜壮阔从容不迫,所以你只能被迫去云南。(太他么精彩了!)转回官渡为何不杀陆先生,官渡的顾虑是:一、自己的间谍身份不能暴露。二、杀死陆先生全家(包括自己妻子)后自己的两个孩子得不到抚养。假死,一举两得,自己继续别的任务,同时让陆先生觉得他是为陆家而死,以便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照料。当少壮派质疑官渡时,官渡的回答也是避重就轻。
陆先生和小六
“到处都是人,你带我跑了吧,去人少的地方,就你和我......”
“我和你不一样,我要照顾的人太多,不能随心所欲......”
陆先生同意让小六演《花好月圆》,以下是对白:
“你又胡说”
“听话,我什么时候不认账了......”
小六和赵先生事情败露
“我知道你不会杀我的,你舍不得,你会帮我想办法”
陆先生在烟馆抽烟,为小六的一席话觉得憋得慌。
在上海收容所
“我时常想起你,你应该是在北方”
......
陆先生与小六的每次对话,都极有意思,袒露的暧昧在敬你是大嫂的克制里收敛,一切都拿捏着分寸。小六的确让陆先生上心,不是爱与喜欢,只是上心甚至怜惜,一个女人自叹“行尸走肉”的悲凉让他这个老江湖心里也有纠结,也感叹甚至不爽。她的确是个演员,在乱世里磨砺,能让戴老板为她离婚,能让陆先生为她求情,能让官渡不把她掐死,能让各种鲜肉在她面前臣服。一切太真,太难得演,一个女人,只为生存。
地板上的猫
一身和服时,他是个细腻的男人,面对一只猫终于不用伪装,他和它说话,他没有心机,他把饭放在桌上为猫做新鲜的鱼食,他是个日本人,地地道道,讲究着不愿将就。静谧而又柔情的背影音乐里,多么分裂的人生,却不是因为偏爱,没有感叹。“从来没有想过战争会结束,从来没想过自己可以活下来,我在横滨有些田地......”酒席间,“成败在此一举”他行尸走肉着,小心翼翼,骨子里在为天皇效忠。大儿子已死,他对小儿子说“你是日本人的孩子,你不能哭,你是日本人,你一定要回到日本......”小儿子一脸茫然,因为他说的是日语,直到他说上海话,儿子才明白。他的期望里终于有一丝生活终于有一丝故乡,父子情在这一刻在“一定要回到日本”间,或许军国主义之心未死,却是一种传承。一切都是主动,一切都是被动。
残酷的一幕
王传君和杜江的表演在影片中如惊鸿一瞥,人们大多对那段在车上“童子鸡”的幽默对话记忆深刻,却忽略了这一切幽默的旁边坐着鼻青脸肿即将迎接死亡的周先生。死亡即将降临,他听完这个童子鸡的搞笑故事,却只能用眼睛表达,他盯着童子鸡,想到了他的儿子,眉清目秀的童子鸡似乎在答案里受到了侮辱,19岁的愣头青用钢铲了结了他的生命。残暴变得荒诞,一切都是荒诞。
王妈的死亡
那一枪很清脆,她镇定的走到凳子旁坐下,那样安详。你以为她逃过一劫,直到鲜血从腹部涌出,她的脸上没有恐惧,甚至平静的看看手表,这是她和这个世界告别的时间,她走得安静端庄。前一刻她还在想什么重要的事忘记了,脑子里茫茫然,或是死亡的前兆。这段镜头,像是影片风格的一个缩影,一切都慢条斯理,一切都从容不迫。杀人剁手如麻将喝茶,枪战别离静默内敛,没有咆哮没有惨烈,一切都是端庄,不落俗套,像那个时代的缩影,似乎每个人都在维持着一种约定俗成的秩序,懂规矩讲道理有雅致。
......
双重寓意
王妈与胡小姐聊电影
“但是我没有看懂”
“其实我也没看懂,导演说没准备让大家看懂,这是部艺术片,是拍给下世纪的人看的”
这里的电影既是胡小姐刚拍的电影,同时指代这部《罗曼蒂克消亡史》,导演对于影片上映后观众的观感似乎早有预期,好电影但没看懂或是大家观影的普遍感受,导演在这里似乎是在和大家开玩笑。“艺术片”是导演对这一切假象结论的自我调侃,而1934年的下世纪正是我们当下,刚好影片在此刻呈现在我们面前。精彩!
“导演,我是怎么死的呢?自杀呢?还是他杀呢?”饭桌上,小六先是一阵对导演总是哭着拍戏的调侃,接着说道“后来,我才知道,我可能没有死,历经万千磨难但是活了下来”这是影片里极细腻的一笔,以至于小六说这段台词时严肃得有出戏的感觉。再结合陆先生调侃小六“就你是真风流”的时候的对话看极有意思。以下是车里的对白。
小六:“我是演员,你知道我是这个样子,你跟老板讲让他让过我吧(给我自由)。”
陆:“哪有那么容易”
小六:“那我就去死,我现在的生活与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花痴呀,十三点呀,都是打发时间罢了。”
实质上,陆先生对于小六有同情的成分,毕竟“这么多人欺负她一个”。小六在饭桌上自杀他杀的言论,既是《花好月圆》里的台词,同时又是她对现实生活的感叹更重要的是导演对小六最终结局的铺垫。她是个乱世里的弱女子,她厌恶这种生活,她想过自杀,也想过被人杀害,但这段台词道出了她的结局“历经万千磨难但是活了下来”所谓磨难这里不仅仅是做戴老板的老婆还铺垫了她沦为官渡的性奴所遭遇的非人待遇等等。精彩!
与此类似,小六在《花好月圆》片场那段关于男人伪装在博爱里苟且偷生的独白,不仅仅是电影的台词,特写大得离谱,一字一句是说给观影的每一个男人听的,事情就是被你这种人耽误了。太多正人君子,懒惰却又懦弱,没有憎恨与偏爱,乱世里便是苟活。
当然还有前面提到的胡小姐跟先生讲戏,到先生后来与他诀别的做作演出,对称的荒诞无处不在,甚至包扩音乐,那首《father》分别出现在官渡杀死陆先生的孩子和陆先生杀死官渡的孩子的画面里,简直是对称。
片中的铺垫总是做得很厚,导演故意用那些调侃与谈笑风生将其掩盖,台词及其考究,相当精彩。
......
倘若为了说明这是一部好电影而像以上那样累述剖析,我还能憋出好几万字来,但真正的好却正是导演抽离这些所谓的实质让大家只看表象,时间顺序的故意混淆直接可以解释这一点。以上所谓的一切都是技术,而电影本身是表达的艺术,导演的高明恰恰在于大胆摒弃真实的牛逼而达到不装逼的效果。不在表达的形式上拘泥,关键是内容,这正是是我内心沸腾的缘由。
伪装与心机(不是傻子,就是骗子)“讲真话,不要讲假话......”
故事开头的独白里,自作聪明的小张在老江湖王妈面前假装自己是个不媚俗的人,结果他得到了个又丑又穷的婆娘。
北方客在陆先生面前以妻子和母亲的名义起誓装无辜,结果小情人被砍了手,母亲失去了他这个儿子。
十九岁出来闯荡的童子鸡,在大脚马仔面前装青嫩,杀起人来原来那样残暴。
胡小姐的丈夫背地里和情人乱搞,离别时,那矫揉虚伪的情话在他极力控制的表演里让人作呕,他装得太久甚至轻易地骗了自己。
王妈的口头禅“正经事差点忘啦。”无论是推荐车夫还是去胡小姐家送钻戒,先都是跟人客气话套近乎,高明之处在于真正重要的的事总是在这“差点忘记啦”的不经意间兜出让人措手不及。她是伪装的高手,以致指导车夫“面试”前怎样装从容。
如果以上只算是伪装的话,官渡和小六简直就是在赤裸裸的把现实当戏演。
一个日本人演一个上海人,演一个上海妹夫,演一个愿意保卫上海的上海人,太到位。他“叮嘱”姐夫离日本人远点儿,他甚至聪明得让老婆“叮嘱”他哥。他老婆是上海的,他孩子是上海的,他说上海话,他上海麻将也打得好,他他妈就是个影帝。他爱看人撒谎(赵先生)
未完待续……
整个电影时间轴:淞沪战役三年前,大老板(倪大红)与小六(章子怡)结婚。生为交际花的小六耐不住寂寞,要和大老板离婚,并寻求陆先生(葛优)的帮助。在陆先生求情时,大老板谈到:“为了面子要演的像一点”。(注意这句话贯穿电影始终,后面会详细讲。)于是陆先生委派自己的妹夫渡部(浅野忠信)送小六去苏州。途中妹夫淫心大起,强奸了小六,并把他囚禁在自己的日料店里,伪装成了日本女人,就这么过了三年,相安无事。
期间,王妈(闫妮)认为吃苦耐劳、不苟言笑的车夫(杜淳)是个人才,并引荐给了陆先生,作为贴身侍卫。
淞沪战役前夕,时局吃紧。工人罢工,学生罢课,腐败的政府囚禁了工人,陆先生出面与周先生谈判,解救了工人。同时,日本为了进一步瓦解上海,企图与上海的黑帮大佬陆先生合作。陆先生虽是黑帮,爱国心却有,拒绝合作后。日本军方看到老二抛出的橄榄枝,想要卸磨杀驴,在犹豫不决时,作为间谍的妹夫同意杀死陆先生,代价是陆家满门抄斩,自己也要为了演戏挨一枪。
在经历了生死存亡后,陆先生在香港苟延残喘,委托远在上海的老五(钟欣桐)和车夫,杀掉当年背叛的老二。随后香港遭受日本人攻击,戴先生委托陆先生帮忙照顾吴小姐(袁泉)一起逃到重庆。
抗日战争结束前夕,陆先生来到了上海收容所,找到了被囚禁的小六,并与她一起前往太平洋。
随着美军的参战,大日本帝国已经日薄西山,渡部在太平洋某个小岛上被俘。佯装成国名党高级将领的车夫(我怀疑他是本色出演)为了摧毁渡部的心理,杀死了他的大儿子,同时小六举枪复仇。
解放战争前夕,陆先生独自去了香港,从此销声匿迹。
一问:陆老板为什么要让周先生和渡部签字?
这就要逃到陆先生的历史原型杜月笙。作为青帮的大佬,杜月笙可不是一般的屠夫流氓,他与政界商界国民党共产党都有说不清的联系。他有一句名言:“做事要做到刀切豆腐两面光。”换句话说,就是滴水不漏,这与大老板所言注重面子不谋而合。杀人诛心,所以陆先生才会砍掉周先生老婆的手,才会杀掉自己的侄子,并让他们签字画押。
评论里有人说是引渡书,是这是对的。不过和我观点没关系,我是想表达签字代表一种屈服,陆先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争个是非
二问:杜江和霍思燕那段戏什么意思?
想破处的马仔和善良的妓女,在视觉上就给予观众鲜明的反差感。而墙上的十字架,更是说明了霍思燕基督徒身份,她救杜江是源于善良,并非爱。而随后杜江致敬《喜剧之王》说出:“我养你”时。霍思燕笑了,因为她知道乱世女人比男人能赚钱。他们的罗曼蒂克,是机缘巧合的,也注定会在大时代的悲剧下终会消失殆尽。
三问:戴先生是谁?吴小姐又是谁?
戴先生历史原型是著名特务戴笠,吴小姐历史原型是电话皇后蝴蝶。和电影一样,胡蝶与戴笠同居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迫的。与电影不同的是,胡蝶是因为自己的丈夫潘有声的安全,才委身于戴笠。戴笠也保证送给潘有声一张特别通行证,让他在滇缅公路上运输货物,通行无阻。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了。戴笠准备与胡蝶正式结婚,嘱咐胡蝶飞往上海,先与潘有声办理离婚手续。潘有声迫于权势,同意与胡蝶解除婚姻关系。胡蝶掉着眼泪对丈夫说:“姓戴的只能霸占我的身体,却霸占不了我的心。有声,我的心永远属于你。”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戴笠因飞机失事摔死于南京近郊,与胡蝶结婚即刻成为泡影。以后,胡蝶便与潘有声一起,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上海到香港去了
四问:杜淳真的是车夫吗?
我认为不是,就凭他身手敏捷,谨小慎微。上海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充满西方租界,这也给各方势力提供了避难的场所。于是日本人、共产党、国民党、锄奸队都在上海滩活动者,就像陆先生身边有个日本妹夫一样,杜淳无疑是国民党派来保护也好、观察也好的一个特工。还有一个地方暗示,就是杜淳和陆先生说:“给我一套军装”,是否是找个台阶下,向陆先生摊牌了呢。不然怎么解释最后也没有和陆先生回香港。
五问:陆先生知道杜淳是国民党吗?
我猜他是知道的,因为他是老江湖。其次王妈极力引荐车夫也值得深思,再从王妈和车夫的交谈中更像是上级对下级的嘱咐、建议和命令,我大胆地猜测王妈是知道车夫国民党身份的,并且她自己也是,你想为何王妈可以做戴笠的说客?为什么王妈在陆府中地位那么高?这些秘密也许都藏在“致陆先生信”中了。
六问:老五的出场多余吗?
不多余。可是为什么陆先生委派了车夫,又要拜托老五呢。我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1.老二一定要死,如果车夫失手了,还有老五可以继续。2.车夫毕竟是外人,像老二灭亲行为,必须要由自己家的人去解决,远在上海的老五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导演已经承认了,不和你们多bb
七问:为什么一直重复小六和渡部性爱和吃饭镜头?
性欲和食欲是人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道德伦理的底线。渡部做间谍、强奸、灭亲,这已经突破了道德底线,而他又舍不得自己两个儿子,可以看出他内心是矛盾和挣扎的。他企图用性爱和吃饭这种原始且野蛮的方式去消磨内心的罪恶感。
八问:车上的手枪从哪来的,小六为什么没有杀死渡部?
手枪是渡部放的,因为他无法面对内心的折磨,只希望寻求一死。有三点作证,一为渡部在挖坑时,镜头闪回到了渡部杀人后擦车的场景说明他内心还是饱受煎熬。
二小六在车上发现枪时,表情很惊讶,说明不是小六的枪。再说以渡部的谨小慎微,不可能让小六藏一只枪在身上。
三当小六拿枪对准渡部时,渡部的反应似乎早就准备好了,不紧张也不害怕。再说以渡部的谨小慎微,不可能让小六藏一只枪在身上。
小六不杀渡部,因为时机不对。作为目睹整个悲剧的她,知道渡部的仇不应该自己报,而是应该由陆先生来。
(经豆友提醒,我时间串了。小六举枪时,还没有发生悲剧。所以我觉得她当时没杀,一是怯懦,二是恨的不够深。这也与后来得知悲剧,杀死渡部吻合)
九问:为什么最后要给陆先生安检的特写?
陆先生回到香港时,已经是孑然一身了,贴身侍卫走了,小六也不知去向。陆先生也选择放下了所有的江湖恩怨,选择做一个安详天年的老人。摘帽的那一刻,陆先生就知道自己回不去了,抬起手的一瞬间,曾经的荣光都成为历史了。
十问:为什么本片叫《罗曼蒂克消亡史》
有两重涵义。第一个是浅层的,电影通过乱世里的众生相讲述了战争年代一个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无一例外,所有人的结局或孤独终老或英年早逝,这是大时代下无法避免的悲剧,所有人都会卷入这张生死战中,直至消亡。
第二层是深层的,罗曼蒂克消亡史,消亡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更是国家的命运。陆先生目睹了整个国家从黄金十年到千疮百孔。导演通过陆家的兴衰,窥探的是整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在乱世中,陆家这种富商大贾尚且逃离不了命运的安排,何况平民老百姓呢?
故事的最后在香港海关戛然而止,陆先生之所以没有选择留在上海,因为他知道,罗曼蒂克不会存在于战乱年代,下一个消亡史马上就会开始。而这之后的故事,你我想必已经知道了。
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公众号:根叔看电影
一、童子鸡与妓女的罗曼蒂克
《罗曼蒂克消亡史》是第一部令我情不自禁连看两遍的神作。第一遍我只看到“消亡”,第二遍我才深深地体悟到“罗曼蒂克”。
先说说杜江扮演的童子鸡。他一出场就很呆萌,是和王传君扮演的同伴在茶楼包厢外吃点心。
据童子鸡的扮演者杜江说:“我和王传君前一天晚上喝多了,说早晨拍戏有点晕,先吃点饼,杜淳在来的路上就买了三个饼,摄影师在对机位,我们仨就在边上吃饼,导演说吃饼不错,就拍吃饼吧。”
于是就有了两个马仔在包厢外吃饼的温馨小细节。而屋内是日本妹夫与赵宝刚扮演的工人领袖在谈话,内容亦是恶趣味的闲扯八卦,讲送菜的小张是如何耍滑头错过了美好姻缘,不得不娶了个又丑又穷的老婆。
八卦讲完笑完,画风陡转。赵宝刚扮演的工人领袖,为了起义闹事唯恐天下不乱,因而绑架了三十几名工人来扩大罢工事端。面对日本妹夫的逼问他拒不承认,面对葛优扮演的陆先生好言相劝,他面不改色地以太太和母亲的名义发誓此事与自己无关。
而久经江湖的帮派大佬也有自己的一套。杜江与王传君扮演的两个马仔,这边厢温馨地在包厢外吃饼,那边厢便来到工人领袖家中,斩落了他情妇戴着玉镯的纤纤玉手,还不忘装在锦盒里,体面地给他送过来。
在赵宝刚被吓得招供签字之后,两个马仔将他送去郊外毁尸灭迹。起先的画面也十分温馨趣致:坐在副驾的王传君回头与杜江闲聊,旋即聊到杜江在老家的相好。在得知杜江快满二十岁却还是“童子鸡”的时候,王传君惊声怪叫,言之凿凿地提起他学医的表哥说的“二十岁之前一定要把东西拿出来用一用,不然就不好用了”——然而他那表哥虽然学医,却竟只是个牙医。这一段实在令人莞尔。
然而镜头一转,却是工人领袖赵宝刚被打得一脸青肿,双手绑在头顶,面无表情地坐在一旁的座位上盯着他们看。像这样残酷而充满嘲讽意味的黑色幽默,贯穿了整部影片。
杜江扮演的这个刚刚由老家进城、未经世事的纯良“童子鸡”,照理说,在暴力与血腥面前应当是怯懦的。然而当他们将赵宝刚扔进土坑后,赵宝刚悲凉的一句“我有个儿子,和你一边儿大”却丝毫没勾起他的恻隐之心。纯良的童子鸡举起锄头,恶狠狠地一下接一下敲在赵宝刚的脑袋上,鲜血飞迸。杀完人之后他一跃跳上土坑,连王传君都看得傻眼,夸他将来要成大事。
属于童子鸡的下一场戏,是在日本餐馆外面。里头是葛优扮演的陆先生带领心腹与日本人生死交锋,在屋外候着的两个小马仔却依旧在无所事事地嬉闹。据演员王传君说,这原本只是他和杜江等拍戏时无聊的互动,导演看了却觉得有趣。
于是便有了两个小马仔站在夜色下,讨论谁的脚更大。王传君得意洋洋地说:“脚大,‘家伙’大——表哥讲的。”杜江无奈:“你的世界里只有表哥和‘家伙’啊?”王传君一本正经地回答:“不,还有女人。”
旋即,当了叛徒的帮派二哥张先生开车来扫射,杀了他们个措手不及。
王传君听表哥说过“童子鸡不能投胎转世”,于是本能地挺身为杜江挡掉了大部分的子弹。
死里逃生的杜江从血泊里爬出来,拿着王传君留给他的钥匙,来到了妓女的屋里。这边厢妓女清晨睡醒,见到满身血污的小男生坐在自己房门口,却也不惊不乍——在那个动乱年代委身风尘的女人,恐怕是见多了各种各样离奇的画面。似这般死里逃生还要来找她的男人,带给她的趣致大抵远胜于惊恐。更何况,擦净血污,还看到他生得那样一张清纯好看的脸庞。
镜头一转已是多日之后,杜江伤也养好了,两人对坐在餐桌前,显然关系早已不一般。霍思燕扮演的妓女冷冷地说着话,却分明是在克制感情。她叫他回老家去找他的相好结婚,他却说他再也不回去了。
笨嘴拙舌的他只知道说自己是“弄上瘾了”——或许这是“我爱上你了”的另一种的表达方式吧?旋即,他竟胆敢大声地朝她做下承诺:“你不要再做事了,我养你!”
这一刻,大概是这个清纯的小马仔,此生罗曼蒂克的巅峰。
导演说,这部片里有太多罗曼蒂克的“消亡”。他想保留一点点美好的东西,所以故意留白,让马仔和妓女的故事在这一刻戛然而止,不再交代消亡的后续。
然而倘若去阅读原著,便可以补齐后续——所有的温存,终究还是要消亡的。
二、姨太太与金主的罗曼蒂克
这世上的人分很多种类。很多时候,即使他们在互相配合着做同一件事,他们的需求却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流氓大亨的脑子里是施恩望报的忠义,而姨太太的心里却是温柔缠绵的牵念。
葛优扮演的陆先生,始终也没有把阿娇扮演的姨太太,太过牵挂在心上。开头夜晚与梅先生的饭局,他就不愿带她出席,引起了外宅管家张妈的不满与冷嘲。当他问阿娇是否不满时,阿娇却恳切地保证:“不管你做什么,我都不会生你的气。”
爱一个人的时候,大概内心就是这样柔软,怎么也舍不得对他生气。平素分明是在社交场合应对黑白两道都游刃有余的老江湖,到了自己的男人面前,她却软糯得像是一滩水。
我起先还道这亦不过是阿娇身为姨太太的惯用姿态罢了,后来才发觉,一个人能在另一个人面前,做到这般的温柔顺从毫无怨言,多半还是因为有情。
在陆先生被日本人灭门而不得不逃亡香港之后,身居外宅逃过一劫的阿娇,在波谲云诡的大上海过得风生水起,黑白两道都吃得开。几年后,陆先生半夜打来电话,不过传达一句公式化的指令,请她弄个通行证,方便杜淳扮演的杀手回来刺杀叛徒二哥。
命令传到,陆先生便毫不迟疑地挂断电话,徒留阿娇颤巍巍的一句“侬好勿啦(你好不好)”的问候,轻轻地响在深夜寂静的房间里。
陆先生是百花丛中过的老江湖,除了有家庭有儿子之外,还与章子怡扮演的交际花一直保持暧昧纠缠不清。阿娇扮演的姨太太,对于他来说,大概不过是一个受了他恩惠与荫蔽的小女人,平日里身边需要个女伴,带上她也无可无不可。
他对她至多是意存怜惜,她对他,却是关切到以死相报。
这个姨太太的角色让我想起王晶的商业片《大上海》里的阿宝:那部影片同样是以旧上海流氓大亨杜月笙为原型,也同样塑造了一个痴心奉献的妻子。里面的阿宝为了保护丈夫而不惜委身贼人,最后亦为了拯救爱人而牺牲了性命。令我最为动容的,莫过于阿宝那一句:“我不可能眼睁睁看着那帮人一直欺负我老公。”
在别人眼里,你是叱咤风云的枭雄。在她眼里,你却处处都需要她来保护。
阿娇最后亲自出现在了火车站。杜淳叫她赶紧回去,她非但不听,还主动叫住了匆匆行过的二哥,并亲自掏枪行刺,试图为自己爱的男人报仇雪恨。
也是多亏她转移了注意力,兼且杀掉了许多马仔,这才为杜淳争取了时间,将二哥一枪毙命。
可是满身弹孔的她,鲜血淋漓的她,当真能换来金主陆先生的一个深情的凝眸么?
或许,这世间的罗曼蒂克,果真要足够绝望,才能足够凄美吧。
三、影后与软饭男的罗曼蒂克
这部片中历史典故影射太多,到了袁泉扮演的影后吴小姐这一节,尤其明显。
影后吴小姐与高官戴先生的一段风流韵事,明显是在影射近代赫赫有名的影后胡蝶,以及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
很早以前我看到戴笠与胡蝶的故事,便忍不住啧啧称奇。因为这绝对不是一个高官垂涎影后美色而迫使其就范的猥琐故事,却是一个男人被一个女人深深吸引之后,所做出来的认真追求。
他一直在谋求的,其实是她的心。他追求她的目的不是简单地玩玩,而是希望能迎娶她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权色交易原本并不稀奇,高官包养影星也很常见,然而像戴局长这样一片赤诚经久不改的,却是极其罕见了。
当时局势如此动荡,人人朝不虑夕,戴局长身为军统特务首领,身居要职,肩负着党国的安危,却还能抽出空来,认认真真地找喜欢的人谈个恋爱。这本身就已经浪漫到不可思议。
其实现实中的胡蝶与丈夫潘有声感情甚笃:胡蝶在与初恋情人林雪怀解除婚约不欢而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烦闷消沉的情绪中。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在舞会上结识了潘有声。两人一个情伤未愈、一个稳重风雅,彼此的感情是细水长流慢慢发展的。在相识四年之后,二十七岁的胡蝶终于披上了嫁衣。
此时已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日本人的侵华动作日益明目张胆,还试图拉拢胡蝶、梅兰芳等知名人士来为他们站台。就在这样四面楚歌的情形下,树大招风的影后胡蝶,面临家当被打劫、丈夫被抓走的遭遇,这才不得不求助于位高权重而又精于此道的戴笠。
然而这部影片中,却弱化了时代的作用,将胡蝶与潘有声的感情处理得更加戏剧化,将这段情感的起因与结果,都归结到了个人因素上。
许多人看到袁泉扮演的吴小姐,对吃软饭不成材还出轨的丈夫百般包容忍让,都觉得气不打一处来,想不明白这样优秀的女人怎么会看上如此不堪的男人。
事实上,一段感情能带来的伤害,必定和它曾带来的欢愉成正比。吴小姐能够做到那样一心一意的奉献,必定是这个男人之前给她带来过同等程度的快乐与温暖。
温存旖旎,在无聊现实的消磨下尚且不堪一击——更何况是在那遑遑乱世?
影片中没有向我们介绍吴小姐夫妇是如何建立感情,却是一上来便以“消亡”入手,让我们自行脑补他们曾经的“罗曼蒂克”。
身为影后的吴小姐,比她那身为蹩脚演员的丈夫,要更加懂戏。在他们二人合演的电影里,丈夫下毒杀死了妻子,下毒过程中丈夫一直在心虚手抖。拍摄前,她教导丈夫说:“你应该认真地做这件事,你应该理直气壮地杀掉我。”因为她认为,丈夫在下毒杀害自己时,心里并不觉得做错了,所以此时不应该心虚。
而真正拍摄的时候,导演却教导她丈夫,在这场戏里,丈夫应当是情绪起伏,内心“波澜壮阔”,所以他就应该要心虚手抖、不断回头看。
待至到了现实中,当吴小姐面临强行被包养的威胁,她那庸懦的丈夫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保,接受戴先生给他的稳定优厚的工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让出了自己的妻子。当吴小姐绝望地说:“你知道,你一离开上海,我就要搬到戴公馆去了。”他却大言不惭地说起甜言蜜语:“没关系。你知道,无论我身在何方,我这颗心永远和你在一起。我相信你跟我是一样的。无论你在哪里,你那颗心也永远跟我在一起,对么?”
吴小姐忍不住苦笑出声。
她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丈夫是个糟透了的演员,但刚才这两句台词却说得漂亮。
她丈夫站起身来,无声的眼神里仿佛藏着一些说不出来的话——也许,是一直欠她的一句“对不起”。
那一刻我分明觉得,他对她,也是有情的。
然而这世间的深情往往如此:说得出口的,大都不过是些动听却讽刺的台词,说不出口的,才是足以蔓延一生的心结。
当丈夫朝吴小姐微微欠身礼貌而去,吴小姐呆坐原地喉头梗塞。随着冷漠的关门声响起,镜头给了吴小姐一个漫长的特写。她比预想中的要冷静,眸中雾气一敛,便低下头来,望着戴先生托王妈送给她的那枚钻戒。
戒指上硕大的钻石闪闪发光,于她而言,其意义却恰如她演过的影片里,丈夫给她放在床头的那一杯掺了毒药的水。
爱人对你的每一分伤害,往往都是理直气壮的。他不会愧疚,也不该愧疚。而你,在每一次含笑饮鸩的时候,心中亦谈不上什么波澜壮阔,反倒冷静平和得不可思议,甚至还会微微地感到几分满足。
因为你早经知道,这才是人生啊。
四、黑帮老大与交际花的罗曼蒂克
影片一共将时间轴倒回了三次,选择的都是不同的视角。第一次倒回,是在葛优扮演的陆先生被灭门之后,时间倒回到三年前,镜头锁定了美艳的交际花章子怡,和她的舞伴钟汉良。
正当二人肢体交缠情到浓处,葛优扮演的陆先生闯入屋内,吓得钟汉良猛地后退欠身。
葛优说自己是为老板来当说客,而章子怡的角色则是他老板刚刚离婚迎娶的新婚妻子——这一段彻底佐证了我对于历史的索隐猜测:葛优扮演的陆先生是影射上海滩出名善做人的流氓大亨杜月笙,而他的老板、倪大红扮演的王先生,便是影射杜月笙的师父黄金荣。
历史上的黄金荣,一生中做的最愚蠢的决定,莫过于为了自己名下“共舞台”的台柱、名伶露兰春,而与处处提携照顾他的结发妻子林桂生离婚。此后他一生的霉运也是由此而起。然而这部片中弱化了黄金荣的贪财、好色与短视,却将王先生塑造成了一个十分体面的绅士。
你出轨,我丢了面子,我便让人把你请回来;你不愿回来,我便以利相诱,让你去演你最垂涎的影片。你又和男影星搞到一起,还与我的手下有暧昧,令他为你出面求情——好,我不揭破,但我成全所有人。我送你们远走高飞,我给你些钱让你好好生活。
一个男人能将风度做到这个份上,也是毫无可指摘之处了。
最有意思的是,王先生还对葛优扮演的陆先生叮嘱道:“以后这事谁都不许提。谁提,我骂谁!”
这位黑帮老大实在是太过可爱。即使是“戴绿帽”这种在中国男人看来是万年笑柄的丑事,他也不会好勇斗狠地对议论者用一个“杀”字。这种时候,反应越是过激,便越被看作是丑态。反倒越是轻描淡写,倒越突显出难言的名士风流。
章子怡扮演的交际花,自己也知道自己就是个天生的花痴、十三点、狐狸精。她对暧昧气氛的把握十分敏锐,这大概是一项天赋。因而她一生被男人宠爱着成长,叱咤风云的黑帮老大为了她说离婚就离婚,八面玲珑的流氓大亨为了保她性命辗转难眠,舞蹈教练与影帝也都为她乱了方寸。
她说人生没意思,叫陆先生索性替老板杀了她,那是因为她吃定了这些男人都舍不得。
王先生这乱世枭雄,却是难得的怜香惜玉。更难得的是他活得敞亮,不单只自己心存仁善,更有一种凡事看破不说破的人生大智慧。也难怪那些在上海滩混得风生水起的人,个个都对他心悦诚服。
王先生对情妇的放手,已然不是我国传统直男癌那套“女人如衣服”的故作不屑,却是一种带着尊重、愿君安好的坦然豁达。
如果你想驯服一只鸟,那么你就打开笼子放它走。倘若它还会飞回来的话,那么它就是你的了。
倘若它再也不回来,那也没有关系啊。
起码你可以相信,在你放手的那一刻,它一定是快乐的。
五、间谍与性奴的罗曼蒂克
终于写到男女主角了。
其实这部影片是一部群戏,众生万象,每个角色都描摹得丰满深刻。然而存在感最为浓墨重彩的一对,始终还是浅野忠信扮演的日本妹夫,和章子怡扮演的交际花。
关于日本妹夫的间谍身份,导演程耳这样解释:“因为在那个年代的上海,包括武汉、南京,日本人是非常处心积虑地在准备战争,渗透了非常多的日本人。他们从小在中国长大、生活,其实那些看似日常很生活化的小生意人,很多都是日本人的间谍机构。”
日本妹夫的人设充满了矛盾,却又有种异样的宁静和谐。开头的他穿着长衫说着上海话,跟所有寻常上海人一样,吃着小笼包,泡着澡堂子,不与日本人来往,还与身为帮派首领的大舅子一同杀伐决断。
镜头一转,他却又出现在一间精致的日料店,作标准日本人的装扮,手法娴熟地切生鱼片烹调日餐,连温声细语地嘱咐跑进屋里的小猫不要抢他的饭吃,说的也句句都是日语。这时的配乐轻柔和缓,恰如画面所透露出来的脉脉温情。
第一遍出现日本餐馆的场景时,有个镜头一闪而过,是妹夫烹制了两份一模一样的饭菜,一转眼便端走了一份,自己则闲闲坐下来吃另一份。
那么他端走的那一份饭菜,又上哪儿去了呢?我几乎要怀疑这是自己的错觉。
另一边,章子怡扮演的交际花在一堆男人之间游刃有余,最终与韩庚扮演的影帝相遇成鸳侣,还获得了黑帮老大丈夫的成全,派人开车护送他们私奔至苏州。
被派来护送他们的人,恰恰是陆先生的日本妹夫浅野忠信。
而这个男人,偏偏也是喜欢她的。
浅野忠信对章子怡的喜爱程度,一点也不比上述的其他男人浅。一条手帕,便很能说明问题。
最初章子怡接演《花好月圆》后,在餐桌上兴致勃勃地谈起导演老是莫名其妙对着她掉泪。席间她的白色手帕掉落在地,坐在一旁的日本妹夫不声不响地替她拾起,并叠好了轻轻放回她的旁边。
当一个人对与你有关的所有情况,都能作出异常敏捷且自然的反应——那只能说明,这个人已经注意你很久了。
这条手帕,也成了后文中的重要线索。
那是在日本妹夫临时起意,当着章子怡的面开枪杀死了她的情夫和司机,并狠狠强暴了她之后。第二天,他在麦田里刨坑埋尸,她起先是想开枪杀了他,最后却下不了手,只是递了自己的手帕来,让他擦净自己身上的血污。
当章子怡熟睡在后座时,男人将染血的帕子揽在怀里,沉默地坐了许久许久。那个画面令我蓦然心惊:难道他对这个女人,并不单只是情欲,还有……爱?
随后的几个场景验证了我的猜想。
在日军大规模侵华之际,接到新任务的妹夫与搭档商量,要杀掉章子怡灭口。他把她摁倒在地试图掐死,却在关键的一刻放手而去。
她拼命地喘息求生,然后越过一道道的门逃生,仿似一个人历经轮回而涅槃重生,三魂七魄却难以保全——这一段的画面切割与光线设计,都极具美感与禅意。
在放过章子怡之后,有一个镜头,呈现的是这个日本男人将自己隐匿在黑暗里。
我们只看到他双眼含泪,仿佛无限隐忍。正当我在猜测他此时在想什么的时候,镜头一转,却是他当年杀人埋尸时,章子怡站在金黄色的麦田里,小心翼翼地为他递来手帕。
原来如此。因为他想起曾经她放他一命,所以今朝,他亦放过了她。
那片染满血腥的金黄色麦田,或许是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据导演程耳说,日本妹夫杀死情夫与司机、强奸交际花,并非是谋划已久的行为:“我作为观众之一,我不认为浅野是处心积虑的,他是临时起意。第一,装满士兵开往前线的军车刺激到了他;第二,子怡戴的耳环正好是朵樱花,所以正好是这两点刺激到他作为一个长期的卧底,他的内心产生了波动。”
他们迎面碰到军车而不得不避让,刺眼的灯光照在每个人脸上,让人有种被居高临下的受屈辱感,尤其是对隐藏了军人身份的浅野来说。同时,章子怡戴的耳环图案,正好是象征着大日本帝国的樱花。
作为一个长期伪装自我的卧底,他明知开战在即,自己定然也是朝不虑夕,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此时他一时欲念作祟,便放纵自我,做了件大大出格的事。
即便是一个多年来将自己完全伪装起来的人,也并非生来便是我们想象的禁欲派,他也有想放纵七情六欲的时刻。因此,在放纵过后,他或有意或无意地,把自己的手枪留在了车上。当章子怡举起枪试图杀他的时候,他漫不经心地背过身去,将自己的命全权交到了她手里。
杀就杀吧。
如果她真的扣动扳机,那他便也不用再活在隐忍与谎言里了。那倒也是一种痛快的解脱。
或许章子怡也知道,杀了他,会比不杀他,令自己更难活下去。于是她放过他,还任由他将自己带回日本餐馆的地下室,将她改造成日本女人,终日囚禁起来——直到这里我们才知道,原来最初的最初,那无端消失的一份饭菜,是送到地下室给了性奴章子怡。
许多人都在讨论影片中那段吃饭与做爱不断交替出现的镜头。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吃饭与做爱,恰恰是人活于世,能感知到自身生命力的,最不可或缺的生命体验。浅野忠信在这种行为里得以喘息休憩,找回自己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非一件工具的些许温度。而章子怡,却恰恰也是在这种行为里彻底被摧残精神,沦为了一件没有灵魂的工具。
作为一个花痴,从前她与每个男人调笑时,浑身都灵动得发颤,四肢百骸里都是欢愉。而在与浅野忠信每一次做爱的过程中,她的表情却永远都木然之极。
当日军在菲律宾节节败退时,浅野忠信满身污脏坐在废墟里,依旧吹着口哨,仿佛还是那个在上海卧底时伪死的自己。他仿佛是对着某个人,情真意切地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从来没有希望战争结束,从来没有希望能够活下去。现在我却想活下去。你能去帮我找到儿子么?把他们带到日本的横滨,我在那里有房子、有土地,可以种庄稼养活你们。等着一切结束之后,我会想办法去找你们。”
这番话是说给谁听的呢?
浅野说话时望着镜头,分明是对他说话的对象怀着极大的温柔与深情。然而镜头拉远,偌大的战场上只有死尸与苍蝇。他含情脉脉地看着的方向,竟是空无一人。
是了,是了。
这一刻还活在世上的,唯一还能令他对现世安稳有所寄望的人,除了她,还能是谁呢?
美国大兵嘲笑这群投降的日本人是“愚蠢的猴子”,说他们前一秒还不顾生死地要拼命,后一秒便无条件投降,还给自己修起了战俘营。日本大军三十万之众,而上岛的美国兵不过一千人,所以美国人想不通,怎么他们就这样投降了呢?
美国人在二战中,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作壁上观大发横财。后来是因自己也遭到侵犯,这才中途加入战争,进而扭转了局势。作为一场战争的最大受益者,他们怎会懂得多年鏖战的苦?他们又怎会懂得,这种积累量变最终到质变的绝望和软弱?
其实不是不可以继续战斗下去,只不过投降的人恐怕大都像浅野一样,突然有那么一刻,野心烟消云散,本能的求生冲动盖过了一切——他们突然之间,只是想好好活下去,只是想回家去见见自己牵挂的人。
我不禁想起浅野的那个死在上海的,对一切懵然不知的妻子。
在被灭门的当天清晨,浅野的妻子正在絮絮地抱怨自己的腰变粗了,明天要去做件新旗袍才好。浅野却知道,眼前的女人再也没有明天了。
于是他伸手将妻子揽在怀里,隐忍的愧疚酝酿成澎湃的情感,使得他开始亲近她的肉体。妻子娇嗔着唤他疯子,叫他停下来。那些无法说出口的愧疚,便在这些突如其来的温存里,戛然而止。
他在明媚的阳光下伸手抱起两个儿子,一切看似静好如初,实则却已到了命运的岔口。
后来的镜头,两次闪回到他妻子趴在血泊里死不瞑目的惊愕的脸,也与浅野后来表现出的一切病态的情感,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比照。
最后浅野终于被引渡出了战俘营,由他心爱的女人亲手射杀而死。
葛优扮演的陆先生带着心腹杜淳、故人章子怡,以及自己的两个外甥来到战俘营找浅野复仇时,有一个细节很是精妙。
当浅野走入房间,放在他面前的是一张信笺和一支钢笔。这与影片开头,他们帮派的人逼供赵宝刚扮演的工人领袖,是一模一样的配置。
虽然这一回让浅野签的是引渡同意书,但这同样的形式,不得不说是刻意为之。这既是一种对仇人的恶意嘲讽,却也是一种对帮派传统的致敬,冷嘲之中亦透出守旧的风骨。
当杜淳奉命杀死了葛优的大外甥,葛优以复仇为交换条件,放小外甥逃去了日本人的战俘营,这个大家族的最后一点血脉温情,也彻底断了。
而当章子怡开枪杀死浅野的时候,她的眼中分明有泪。
她有爱过他么?
导演说,他也不知道章子怡对浅野所做的一切,到底是爱情,还是仅仅出于求生的本能。
“虽然不知道为了什么,但是她还是选择活下去。”
于是,她如同她扮演过的那个角色一样,历经磨难却最终活了下来。但她却亲手将属于自己的罗曼蒂克,彻底杀死在了战俘营外的郊野小路上。
肉身的确是活了下来,可最后的那一点灵魂,却随着她的那颗如释重负的泪水,一同落入了尘埃。
六、流氓大亨与旧上海的罗曼蒂克
前段时间我和一个朋友讨论城市气质,她说她喜欢粗糙而潇洒的北京,我说我对于精致优雅的上海始终有情结。她不屑地说:“上海人喜欢一切皮质的东西——亮皮鞋、皮裤,处处突显小家子气。”
就连我那从小在上海长大的妹妹也在说,她更喜欢定义为自己是北方人,因为她一点也不喜欢上海人唯利是图、眼高于顶的那份肤浅庸俗。
我多想对她们说:你们看到的,那并不是上海啊!
而我又有什么资格这么说呢?我自己也就去过上海那么寥寥数次,对它的情怀,全都停留在那些与民国有关的文艺作品里。
可我就是知道,上海根本就不是这个样子的。
这部影片其实全都是在北京搭景拍摄,然而却深深地描摹出了独属于上海的城市气质。上海的气质,不是所谓的小资情调,亦不是什么天生的优越感——而是那种深入骨髓的优雅克制,那种藏在纸醉金迷下的恣意与残忍。那种,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喽啰,都或多或少杂糅于体内的名士风度。
端,雅,入,骨——这四个字,才是用以形容我心目中的上海。
杜月笙是旧上海的传奇,也难怪那么多文艺作品喜欢对他的形象加以演绎。
作为与国民党有千丝万缕联系的青帮首领,敏锐如他,早该知道国民党的兵败之势,也不会不知道老蒋早已开始将一批批的物资运往台湾。而他自己,却一直等到1949年4月,才搬迁到了香港,而后不过两年就因气喘病而在寓所去世。
导演程耳是这样写影片中的陆先生:“他一直拖到一九四九年五月初才坐上去香港的轮船,算得上真正的末班车。没有人知道他在拖什么或等待什么,我想他自己也未必知道,不过是下意识的拖延。不久他就死在香港,死前再没有值得记述的事件或说过的话,他基本没再说话,这没什么可奇怪的,一切都不值一提,他终于走向自己的沉默。”
“没有人知道他在拖什么或等待什么,我想他自己也未必知道,不过是下意识的拖延。”这句话,我初次读到,便感到一阵莫名的心酸。
这就好比我每次去影院看电影,都有一个古怪的习惯:我喜欢在全场灯亮、观众尽数离席之后,仍然坐在那里,听音乐放完,看字幕出完,等等看片尾有没有彩蛋。
有时明知不会有彩蛋了,却还是喜欢磨磨蹭蹭地坐在那里不走,仿佛是在进行一场郑重的告别仪式。
这位流氓大亨的一生是这样丰富:幼年辍学,进水果行当学徒,加入八股党贩毒而受到上海法租界华探长头目黄金荣的赏识,再到与两位青帮巨头黄金荣、张啸林一同成为了“上海三大亨”。
时人有言:“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民国总统黎元洪的秘书长还亲赠一副对联,使得未上过几天学却满身书卷气的杜月笙,从此被人比作“当代春申君”——这个称号,实乃一枚极耀眼的勋章。
影片中的陆先生也是这样一个,一面阴狠凌厉,一面宽厚忠诚,一面杀伐决断,一面又极善于处理人际事务的全才。
“三大亨”之中,黄金荣式微、张啸林叛国投敌,唯有杜月笙在历经国仇家恨之后,果断站在国民党一方,随着抗日的脚步,在香港、重庆等地,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他撑过了一无所有的少年时期,撑过了波谲云诡的上海滩,撑过了血雨腥风的列强侵略战争,最后,却败给了一场命运的黑色幽默。
其实在电影开篇,葛优扮演的陆先生对工人领袖的那番话,就已经说得很清楚:“这一次的罢工,拖那么久、闹那么僵,是因为有人混在工人里。其实他们不想解决问题,不想让罢工结束,故意要把局面搞乱。这些人没有正常人的情感,他们不喜欢现在这些,高楼啊,秩序啊,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他们都不喜欢。或者是有其他什么目的,毁掉上海也不可惜。”
影片用了几次上帝视角的俯拍镜头,充满悲悯地呈现了战前车水马龙的上海,也呈现了战时成为一片废墟的上海。然而,真正彻底毁掉上海的城市气质的,从来也不是那场战争。
一九四九年,陆先生终于也离开内地迁往香港。至于在他离开的那片故土,后来发生了什么,我们都已经知道。
今时今日的上海,城市气质毕竟不同以往。在历经一场场翻天覆地的清洗与变故之后,这片曾经最优雅最摩登的土地,那些昔日浸润在空气中的名士风流,而今唯余“礼乐崩坏”四个字而已。
或许,令陆先生恋恋不舍的那个上海,才是我心目中那个真正的上海。或许,值得记挂与神往的,都只不过是尘封在历史画册里的记忆罢了。
导演程耳极善于表现这种残酷凌厉的美感。影片中数次出现金黄色的麦田,这种充满浪漫诗意与生命力的场景,却每一回都与血腥和死亡脱不了干系。同样宁静凄厉而绝望的美感,我只在岩井俊二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才体会过。
关于暴力美学的呈现,程耳融进了一些充满浪漫色彩的个人烙印。如两个小马仔一边青涩地讨论破处,一边面不改色地杀人。如浅野忠信和章子怡,在沾满血污、趴着两具死尸的汽车后座疯狂做爱。
程耳说,现今活着的导演里,他最喜欢的之一便要数昆汀:“不光是暴力美学、镜头这方面,我觉得昆汀给我的更多是一种既庄重又不羁的精神上的指引。昆汀给我的影响非常大。”
相比起昆汀影片里粗粝的直男气质,程耳的影片里,更透着一种深入骨髓的儒雅。
影片虽然主题残酷,却又处处充满温情,其中便包括大量对食物的描摹。光是上海小笼包就出现了数次。许多改变命运的大事,也都是在饭桌上发生的。最后吴小姐的一句“不喜欢重庆,所以不喜欢重庆菜”,更如醍醐灌顶般,使陆先生联想起了日本妹夫开的日本餐馆,由此揭开了本片最大的疑团。
葛优扮演的陆先生算是一个载体,带我们在旧上海的泱泱繁华里走了一遭,将波澜壮阔的国仇家恨、霁月光风的手足之义、跌宕起伏的儿女私情,通通或体验或见证了一遍。
导演说,他最喜欢的台词,是多年后在上海的战后临时收容所里,陆先生重遇交际花时所说的话:“我看见你上了车,你应该是去了苏州,从苏州再坐火车往北走。我有时候会想到你。”
这种思念,大概不是多么的深沉刻骨,却是细细密密,绵延不绝。面对这个曾经与他有暧昧的美艳女子,他心底终究还是牵挂的,却未曾想此生还能再见。
据说原本的结局,是陆先生与交际花在香港再度重逢。然而最后上映时,被导演剪辑成了现在的样子。
还是现在这样好。
留白,才能给人以遐想。
若是两人真的在香港重续前缘,那么章子怡岂不成了孟小冬?说来倒是巧,章子怡还当真演过孟小冬。或许这个交际花的角色,原本就是露兰春与孟小冬的结合?
导演说他可能还要拍第二部,算是一个前传,届时将与我们好好讲讲闫妮扮演的王妈。有人猜测,闫妮扮演的王妈与杜淳扮演的车夫,都是戴笠从军统派来潜伏在陆先生身边的人,一方面为了保护,一方面也为了监控——所以才会有餐桌上的那一番举荐,也就有了王妈居高临下地叮嘱车夫,该如何拿出演戏般的冷静眼神,将这个杀手的角色做好。
其实杜淳的这个角色也十分出彩:作为一个杀手,整天拉着一辆空车在街上转,无论去做什么任务都只收来回的车钱。如此设定,充满了诡秘的侠气,极具唐传奇武侠小说里的浪漫色彩。这大概也是对我们传统文化里的优雅气质的承继了吧。
影片的最后,陆先生走过香港的海关安检,他只有孑然一人,身上的刀枪俱已除尽,身边亦不再跟着马仔和保镖,也不再有莺莺燕燕的追随。
这样一个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到最后,也不过沦为浩瀚人群中的一只平凡无奇的蝼蚁。当他摘下帽子张开双臂,我们终于意识到,也是时候与旧时代的辉煌挥手作别了。
黄粱一梦,浮屠三生。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