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他们先杀了我的父亲——历史背景浅谈《他们先杀了我的父亲》

导演安吉丽娜·朱莉
编剧安吉丽娜·朱莉 / 翁琅
主演Sareum Srey Moch / Phoeung Kompheak / Sveng Socheata / Mun Kimhak / Heng Dara / 更多...
类型: 剧情 / 传记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柬埔寨
语言: 高棉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2017-02-18(暹粒首映) / 2017-09-15(美国)
片长: 136分钟
又名: 弑父:柬埔寨女孩的回忆(台) / មុនដំបូង ខ្មែរក្រហម​សម្លាប់​ប៉ា​របស់ខ្ញុំ / 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IMDb链接: tt4882376














难得看到一部关于柬埔寨的电影,印象里似乎只有一部十多年前《紫雨风暴》,里面有句台词至今难忘:“我选择了你,你选择了党。”再加上一句:党选择了波尔布特,波尔布特选择了杀掉所有的异见者。因此就有了臭名昭著的红色高棉政权和二战后规模最大的政府有组织屠杀活动。
本片开始的那一幕,安卡军队在中国的资助下进入金边,把市民驱逐出城,发生在1975年4月。安卡的意思即“组织”,和《归来》里那句“感谢组织”是一个意思。之所以把人都赶出去,不仅仅是为了实践共产主义,也是为了分而治之。当时金边有200万人(常居人口可能没那么多,因为当时柬埔寨才700万人左右,但战争期间大量难民都涌到了相对安全的金边)。安卡军队才5万人,进入这个城市很容易陷入汪洋大海。
柬埔寨才18万平方公里,和湖北差不多大
柬埔寨才18万平方公里,和湖北差不多大

至于区区5万人怎么攻破了首都,还要从1970年的那场政变说起。当时美国支持的柬军司令朗诺赶走了当时正在中国访问的西哈努克亲王,那时小球还没有推动大球。这就可以看出柬埔寨的国内斗争不过是中美两个大国的游戏,这一步似乎是美国赢了。但美国人会选总统,美国总统却不会选代理人。看看越南的吴庭艳就知道这个朗诺的水平了。据说朗诺为了敛财,设立了一支影子军队,给自己发空饷。5年后,美国越战失败,全面撤出,也停止了对朗诺的援助,柬共的5万人就把200万人像牲口一样赶到了农村。这一幕若是知青看了一定很眼熟。
波尔布特上台后,按说应该和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西哈努克合作共赢,但他废除了君主立宪制,让亲王们都退休了。大权在握之后,波尔布特开始了共产主义实践,建立了一个没有货币和市场,实行按需分配的国家。这里就不细说了,真实情况比电影里的还惨烈的多。当年看紫雨风暴的时候,我就被那一排排跪着枪毙的和尚吓住了,和尚们还双手合十在念经。
波尔布特搞这一套据说受到毛泽东的赞扬,说他们做到了中共没有做到的事情。其实1958年中国搞人民公社的时候,赫鲁晓夫就说中国胡闹,他们失败了中国还搞,还准备把斯大林的遗体送给中国。时隔近20年,两个大国验证过已然失败的人民公社成了柬共的执政方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说波尔布特弱智好像也不合适,毕竟混到了元首位置。似乎只能从他的法国留学生身份上挖到一点信息,这些国外归来的高材生看不起老柬共成员,就像当年的王明看不起毛泽东一样,王明的历史危害性众所周知。波尔布特就是这种人,可见历史在哪里都会绕弯弯。
波尔布特的残酷统治得到了除中国之外的国际社会一致反对,不过当时中国的处境也很尴尬。一方面没有和西方搞好关系,一方面和苏联又闹得兵戎相见,也是非主流国家。到了1978年,中国已然准备放弃原有的道路了,柬埔寨此时又制造了百春大屠杀(百度说全村只有两人幸免,儿童被刺刀刺死,女性被强奸后子宫内被打入木桩),越南于是入侵了柬埔寨。
越南士兵据说受到了柬埔寨欢迎
越南士兵据说受到了柬埔寨欢迎

所以说越南争夺区域霸权也罢、投靠苏联也罢——这无可厚非,什么同志加兄弟、铁血凝成的友谊都是扯淡,谁给的好处多、谁强大就和谁站一块儿是国际公理——越南是有充分理由开战的。日本人登钓鱼岛都引发了中国那么大的愤慨,何况杀了人家几千人?
只是越南没想到中国会冒天下之大不讳趁机进攻越南。这中间的事情就更复杂了——越共打柬共,中共打越共——但基本还是从属于美苏关系的世界大局和中国当时的政局。中美当时关系很好,邓大人刚和卡特见过面,想必当时美国的繁荣景象一定深深刺激了邓大人,已经下定决心要走改革开放的路。越南是苏联的盟友,美国和越共有血海深仇,中国打越南不但打了苏联的脸,还用这场战争把和那些越搞越穷的社会主义国家划清了界限,向当时国内的保守派表明了改革的决心。没有绝对权威,搞改革的风险是很大的,比如戈尔巴乔夫贵为总统,却被叶利钦指着鼻子骂。所以这一仗非打不可。
这场战争我国代价不小,好像还撤换过某条战线的总指挥。后来双方都宣布胜利可谓笑谈,毕竟我们的坦克开到了谅山,攻占河内不过是小菜一碟。此处对邓大人的政治智慧膜拜一下,这才是真正的军事服务于政治,获而不取,转身给越南人一个背影。
邓小平访美
邓小平访美

越南1979年1月7日占领金边,杀人狂波尔布特还号召人民赶走侵略者,但人民巴不得有人来把他赶走,安卡遂一败涂地。后来这一天成了柬埔寨人的节日,可见柬共多不得人心,两年后干脆解散了。
越南占领柬埔寨达十年之久,倘若1989年没有东欧剧变,或许还可以继续占领下去。越南的入侵导致西哈努克、波尔布特等人站到了一条战壕里,可见政治家们都是变脸高手,所有政治口号都是一时之需。越南撤离后,1992年,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柬埔寨有19个政党参与大选,但波尔布特的红色高棉拒绝参加,去国内盟友和国际支持,陷入全面孤立,又去丛林打游击去了。他继续搞已经失败了的老一套:极权统治、反对自由经济和私有财产,甚至把亲密战友一家八口枪毙了——可见跟着极权者混风险极大。结果手下哗变,把他抓起来审判。1998年,波尔布特病死,红色高棉剩下的人也纷纷投降。多行不义必自毙,一个可耻可恨的极左组织终于寿终正寝。
最后说一点,这部片子开头把金边的生活描述的很好,以及中间小女孩不断闪回的美好回忆,都有美化美帝之嫌,不可当真。毕竟当时柬埔寨非常落后,在一个落后国家里过那样的上流生活是一种明明白白的罪恶,所有安卡才会获得广大农民支持,推翻朗诺政权。所以富人的苦难并不值得同情,民族的苦难更不需要同情,只需要反思。


安吉丽娜•朱莉导演的《他们先杀了我的父亲》(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A Daughter of Cambodia Remembers) 上映了。
我是原著迷,等这部影片挺久的,还挺担心失望。电影还算基本忠于原著,但问题也蛮明显的。
大致讲的是小女孩Loung在柬埔寨红色高棉统治时期的经历,彼时她是六七岁的小女孩,原本生活在优渥的家庭之中,红色高棉统治开始,家庭破碎,他们”先杀了父亲”,Loung也沦落于营地当中进行”革命斗争”……
原著本身称不上完美,作者不是专业作家,以己身经历写回忆录,当中有许多很碎的细节,没有明显的高潮部分,节奏感弱,容易让人疲劳。
安吉丽娜•朱莉拍摄这部影片不算意外,一是她自身的柬埔寨情节,另一则是这本书的流行程度据说是在S21集中营门口就有小摊贩兜售盗版。
影片尊重原著的地方,最重要一点在于采取了讲述者的视角:小女孩Loung看到的世界。镜头多是她视线能及的地方:腰间的枪口刀刃、对小女孩来说最重要的新衣和糖果,这一场运动她还不能完全明白,她有许多困惑。除了影片开头的新闻之外,敌人只是模糊的远方的帝国,宣传口号当中弱不禁风的对象。但是对于Loung来讲,她最害怕的还是声称保护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的红色高棉。这是她看到的枪口,夺走她父亲生命的敌人。影片没有去做全景式的描绘,S21的侧面也不曾涉及。但这就是一个非常私人体验的回忆录。
情节上略有改动,但并不影响不赘述了。我觉得不够的地方,也还是在于没有找到比较流畅的节奏。铺了太多赤裸裸告诉你”这就是细节哦快来看我快来看我”的心机,尾声对于不熟悉历史的观众有点困惑(Loung当时可能也是困惑的)。但客观来说,主要还是原著本身难以解决的问题。
总体来讲氛围压抑,不过分煽情和讲道理,冷静所以绝望,是一个讲述暴行屠杀的纪录片该有的样子。
嗯,细节。譬如说,Loung刚从家中出来时,被士兵们赶下车,换便服时,姐姐们帮忙拿了一块布遮羞。但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差,她只能当众洗澡,把洁白的衣服弄得黑乎乎的(以示劳动性,掩盖中产阶级家庭的身份)。又譬如说,小哥哥Kim一开始发现Loung偷吃之后,打了她一拳。后来爸爸临死前告诉Kim你是大哥哥了,Kim在后来都会搂着姐妹的肩膀(以示担当)。
还有一个可以多考量的地方是宗教。影片中确有体现兄妹们遇佛便拜,但其实宗教在Loung的心灵里承担了更重要的支柱功能,Loung如何变得坚强,甚至比姐姐更能干。我翻了翻记录,原著中有这么一句话:“为什么神那么残忍地开我们的玩笑,却又造了这么美的天空?神展示着世间的美丽,却让我承受着剧痛。我好想毁灭一切美丽的事物。”
……
历史纪录片注定不会有太多的情节上的惊喜,大的历史进程我们都已经知道了,厄运难逃。当你看见浩劫初生,Loung说3天之后就可以回家了,你在荧幕外就已经知道那句天真话语的凄凉。只能默默期望她是幸运的3/4幸存者,少受一些苦痛。想起诺兰讲Allowing fate to be arbitrary,若能展现个体的命运,已是了不起的记录,更何况正是命运的无常凸现了那段历史的可怖。
关于Pol pot, tyranny之类的还是先不记了。
原著回忆录豆瓣页面: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君君电影院],ID:TVwanda
最近有一部电影,我还蛮期待的。
终于找到汁源看了后,发现这份期待还是值得的。
不仅因为它改编自一个幸存者的回忆录,而是觉得影片拍的太真实。
真实到每个人看完后,都会感受到沉重的悲哀。(可能这也是“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魅力所在吧。)
《他们先杀了我的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 2017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好莱坞巨星安吉丽娜朱莉导演的第四部作品。
我很欣赏这个女导演,在国内导演追崇拍爱情片,青春片赚票房的时候,
这位已成功于世的白人女子,不为赚钱,不耽于享乐,
而是关怀悲悯这世上的苦难,拍了这部影片,令人尊敬。
(朱莉在拍摄现场)
影片背景是高棉时期(柬埔寨的旧称),由美国支持的朗诺政府垮台,人民纷纷投靠红色高棉(一个政党组织),以为找到了理想家园。
但他们并不知道,这只是从一个苦难进入到另一个深渊而已。
在红色高棉管辖的三年零八个月,柬埔寨有至少300万人死于饥荒,劳逸,疾病等非正常死亡原因,
这段历史也被称作“20世纪最大的人为灾难”之一。
而本片的小女孩Loung Ung(中文译为:良)作为幸存者,用她的视角,为我们揭开了这场血雨腥风背后的真相。
良家境优渥,爸爸是前政府部门官员,家中有6个兄弟姐妹。
但很快红色高棉占领了首都金边,一家人只好卷铺盖逃亡。
逃亡途中不断有人搜查,良的父亲只好隐瞒身份(他是前政府军官,属于严打一类),开始逃亡。
他们被赶到农村的劳动营,穿黑衣剪短发,夜以继日的劳作,
又因为食物短缺,不断有人凄惨死去。
比她大三岁的姐姐因为实在太饿,偷吃了一点豆角被管理员痛打。
全片最温情的一面,就是夜晚劳作回来的父亲,偷偷塞给他们一小把米粒和几只蚂蚱,大家分发了去吃。
这是他作为一家之主仅有的能力,也是这位父亲对这个家全部的爱。
但很快死亡就降临了,两个持枪军人将父亲拉走,说是去附近修桥。
父亲的背影是那么决绝,任凭Loung Ung哭喊“爸爸”,也没有回头望一眼。
母亲万难之下,让几个子女从不同方向逃走,自己则带着最小的女儿安然赴死。
良及哥哥姐姐流落到新的劳动营,后被女军官选中,成了一名埋雷兵。
在越南军队突袭的夜晚,她趁乱加入了逃亡队伍,躲过枪林弹雨,与哥哥姐姐会合,到达了泰国的难民营。
至此,影片进入尾声。
对于这部影片的评价,我持中肯的态度。
了解过这段历史的人知道,人间地狱般的柬埔寨,杀人如麻的红色高棉军,
朱莉甚至没有拍出这场灾难罪恶的万分之一。
但我仍旧欣赏这位女导演,不为别的,就为她敢拍,她愿拍!
她将这段沉重到无法面对的历史,搬到了大荧幕,展示在了这个和平的年代,
告知大众,暴政,独裁,战争真实发生过,不应忘记。
其实一部电影,就是一段历史。
影片中有一镜头,一个红色高棉战士被难民抓住,所有人都跑去泄愤,只有良静静的看着他,想起自己的爸爸也曾这样被绑住任人宰割。
画面定格在战士的脸上,好似面带愧意,像是对她,又像是对这场运动中死在他手上的受害者们感到抱歉。
但真实历史却残酷的多,道歉?悔意?
恐怕没有。
朱莉选择了这样一个容易被世人遗忘的故事,以儿童视角去聚焦战争,反思战争
可能也是为了纪念那些逝去的生命,或者如同Loung Ung一样,战争的幸存者。
更为了让这个世界铭记,这场真实存在的人为灾难。
回复电影名,在线观看!
安吉丽娜朱莉是天赋型的导演,《他们先杀了我的父亲》是一部高于历史的艺术影片,虽然里面用了一些隐晦寓意的镜头,但是不影响整个片子的高质量。
全片以柬埔寨小女孩的角度叙述,镜头准确传达出有那么点懵懂和又有那么点清楚的小孩视角。父母被杀害的镜头安排在小女孩的梦境中,有点噩梦的感觉所以增加了恐怖感,说起恐怖感我觉得这是形容赤柬统治时期的最准确的词,以及当时人民突然对社会形态转变及动荡的无力和不知如何捱过的漫长绝望感,安吉丽娜朱莉把这两种感觉很清晰地拍出来了,并且一点都不哗众取宠,都是扎根于小女孩当时的视角与感受。
豆瓣评分只有7.5,我给8分。小女孩在爸爸被带走(枪决)以及与妈妈永别时,都没哭,但是却在感觉姐姐也死了的那一刹那哭了,我想那一刻她脑海里想的一定是“从此,我在世界上真的只是孤身一人了”。

摄影很出色,里面有些镜头对我来说还蛮有震撼感,尤其是所有孩子一起喊口号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视觉想象从来没有这么接近中国80年代前的历史,虽然我没有见过真实的历史画面,却完全不会觉得做作或者搞笑,尤其当我想到这是一个欧美导演的作品,导演有自己的视角与解读,但不是西方的猎奇,很接地气,当然缺点是文艺性压倒思想性,感觉整部片子还是有点软了。戏剧冲突并不强烈,整部电影更像是一部纪录片,场面调度逼真。记得以前听过一种说法是美国是看着未来的,我们总是背着历史沉重的枷锁,然而很多历史我们依然不敢直面,魏源说“开眼看世界”,希望下一代的历史之眼不要再被遮蔽,不过看这部电影,某种程度上会有一种自我审视的感觉,既是当局者,又是旁观者。为一个好莱坞成功女演员的一份担当,也为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空白填补,我个人给四星,感觉电影整体在7分左右。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这种电影就算二次元来看也觉得二吧?《最佳伙伴 》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胡鹤译  /  李慧娴 主演 :  朱主爱  /  Aloysius Pang  /  权怡凤  /  葛米星  /  程旭辉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新加坡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6-05-26(新加坡)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Young & Fabulous IMDb链接:   tt5617274 根本国产片谐音片名基本是烂片的定律,这部新加坡的华语片也属于该定律范畴。 想不到新加坡会拍出一部很中二的二次元文化电影,我以为除了日本,大概就只有大陆的傻蠢编剧导演会拍这些尴尬电影。COSPLAY这个在电影里真很有点幼稚。《闪光少女》还能接受点。剧情主线接受不能,笑点?原谅我GET不到。比看国产青春片还要坐立不安。 男主像胡夏。女主很漂亮,原来是马来西亚新一代女神朱主爱,来中国发展吧,一定大红大紫。 都什么年代了,还用父母门第阶层来营造爱情的障碍。不时听来一段英文怪怪的,毕竟我们的语境不一样。 一部描写三个青少年朋友景天,紫甯和郝仁的成长故事,叙述他们如何通过重重挑战和难关,披荆斩棘追逐梦想。过程中,他们认识了自己,体会到友谊的真谛,了解到如何处理与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鼓起勇气,捍卫自己一直坚持的信念。通过角色扮演这个长辈看来非常无聊的活动,三个朋友互相辅助学习,在彼此的帮助下,克服了各自的障碍。     郝仁教景天如何善用口才与供应商讨价还价来节省服装制作的成本,鼓励他勇敢表达。紫宁则把自拍绝招传授给景天,提拔他的自信心。间接的,景天克服了自己口吃的障碍,变得更有自信。紫甯和郝仁也在景天的影响下,在生活和学业上,更尽责和努力。     现今社会竞争尤其激烈,年轻的一代将如何在这个重视现实胜过创意思维的大环境下逆流而上,一路怀抱着梦想与希望寻找勇气和自信,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美妙的女性向粉紅電影《娼年》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三浦大辅 编剧 :  三浦大辅  /  石田衣良 主演 :  松坂桃李  /  真飞圣  /  富手麻妙  /  猪塚健太  /  樱井由纪  /  更多... 类型:   爱情  /  情色 官方网站:   shonen-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8-04-06(日本) 片长:   119分钟 又名:  Call Boy IMDb链接:   tt7529650 原文在medium: https://medium.com/%E7%94%B0%E4%B8%AD%E5%B0%8F%E5%B1%8B/%E5%A8%BC%E5%B9%B4-2018-%E7%BE%8E%E5%A6%99%E7%9A%84%E5%A5%B3%E6%80%A7%E5%90%91%E7%B2%89%E7%B4%85%E9%9B%BB%E5%BD%B1-6cad25ffbc97 《娼年》 其實是一場 「安全的」 性冒險、性成長的故事,這份安全感顯得原著普通,但這樣的安全感在電影,卻是與觀眾建立一種極少數的類型電影-- 女性向軟調色情(softcore pornography) --默契的開始。 女性向色情作品並不是沒有需求,這是個長遠的抑制和誤解的同謀,而近期,網站平台中的女性向推廣計劃在歐美或日本雖不乏關注,但在商業電影之中卻難得有這樣的作品,何況是這麼「好看」的作品,在電影攝製上帶有過去 粉紅電影(ピンク映画) 的榮光--尤其最終「高潮」戲十分諧趣美妙,成功地著墨出這部性成長電影的點睛之筆,靈肉結合,由性見心,敞亮的「讓我看你的性愛」就是「讓我看你的心」。啟用的演員也是頗受女性青睞的一線男星 松坂桃李 ,非常適合成為觀眾各自、私自愉悅的盤中肉(guilty pleasure)。 故事關於 桃李 飾演的男大學生成為娼夫後的見識和體悟。 石田衣良 這個作者擅長的就是把危險的因子、邊緣的樣貌收攏入他結構安穩的小宇宙,晶格銜接晶格一般讓故事世界繼續成長下去,在《娼年》之中就是性群像的疊加,是一些可以料想的微小奇觀,像扭蛋一般的分門別類精巧的固著,然而,畢竟是性事,透過再現性很強的媒介--那些特寫、耳語、室內光的影像--讓這部由男性下至女性情慾之海,在螢幕上個體過分

《颐和园》怎样理解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的结局?

《颐和园》 (英文: Summer Palace )是一部2006年中国大陆电影,由 娄烨 执导, 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和 张献民 主演。影片讲述了两名青年男女跨越十几年的的感情纠纷,其中穿插着 六四事件 等社会背景。本片也是中国大陆首部男女主角正面全裸出镜的电影 [2] ,而早期电影如《 小武 》(1998) [3] 、《 蓝宇 》(2001) [4] 、《 绿帽子 》(2003) [5] 、《 星星相吸惜 》(2004) [6] 等有男性正面全裸的镜头。 本片于2004年9月开机,2005年5月关机,拍摄时长九个月。取景地点包括 北京 、 重庆 、 武汉 、 柏林 、 北戴河 、 图们 。《颐和园》于2006年5月18日在 戛纳电影节 首映。电影中的政治色彩与大量的性爱场景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 [7] ,因未经中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而擅自参加 戛纳电影节 ,本片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导演与制片人受到了处罚。 1987年,中朝边境 图们 。邮递员晓军去邮局拿信件,之后来到余红父亲开的杂货铺。余红打开信件,发现自己被北京的“北清大学”录取。余红在一个篮球场与晓军见面,晓军与几个打篮球的人发生争执,被打得鼻青脸肿。晚上在草丛中,余红与晓军发生了性行为。 余红乘火车来到了北清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一天,余红结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李缇,聊天中她告诉余红她男朋友若古在柏林留学。李缇和余红与回国后的若古见面,并与在同一大学的周伟结识。余红逐渐与周伟走近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两人在 颐和园 昆明湖 泛舟,在夕阳下相依。 余红去周伟宿舍,发现他正与一个女生一起吃饭,余红见状离开。周伟去台球厅找余红,余想挣脱周伟的怀抱,但最后顺从。在一次欢愉后,余红要周伟去结扎,并称那样就不疼了。周询问缘由,余说是心理学老师告诉她的,并且她和他上过床。北清大学的学生开始去天安门,余红几人也一同跟随。李缇与周伟在宿舍进行性行为时,被学校人员发现。余红见到了周伟的一名舍友,他告诉她教务处已经知道了周李的事情,让她不要再去见周伟。 余红遇到了来北京探望她的晓军,两人和衣而卧,半夜晓军悄然离去。余红发现晓军不见,急忙到操场寻找。在操场示威过程中枪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四散。余红的舍友冬冬找到周伟,告诉她余红不见了。周伟急忙带领冬冬寻找余红,但未果而返。冬冬再次找到周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