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电影院二刷了一部电影,不是票房一路飙红的《羞羞的铁拳》,而是成绩蛮差的《缝纫机乐队》(以下简称“缝纫机”)。
我终于意识到,我也是个快要到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了。
公号“桃桃淘电影”在评论《羞羞的铁拳》时引用了一张图片,一大群看片笑到模糊的年轻人中,有一个一脸麻木的不和谐者。这几年,我大概常常就是那种角色吧。年轻的时候,喜欢在电影里面找隐喻、找象征、找意义、找方向。后来可能终于意识到,原来自己就在生活之中,每天身边都是真相,就不那么热情了。
曾经再难看的电影,只要开了头,就一定要看完,心中常存万一有反转的念想,然而现在只要不合胃口,就中途退场。
这可能是中年的绝望。
以前别人的评价很重要,一旦自己的理解和大众不同,就先躬身自省,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现在变成真正diss天diss地,就是不diss自己了。
这可能是中年的倔强。
今天二刷的时候,坐我右边的一个大叔很困,刚开场就睡着了,并且打呼噜,我觉得他吵到我看片了,就拍拍他的肩膀,对他说,电影院里还有不少座位,请你找个舒服又不打扰人的位置,好好休息一下。大叔惊愕了,睡意全无地看了看我,走了。
对,这样“合理冒犯”的事情也是年轻的我不会做的。
写影评?我在豆瓣的上一篇影评是八年前的事,渐渐稀薄的表达的欲望,也许正是岁月的礼物吧。
为啥又写,因为觉得缝纫机的恶评比例离谱了,还是说说电影吧。
有一些批评,说《缝纫机乐队》“尬摇”,蹭情怀、消费摇滚,我不知道摇滚有什么好蹭好消费的,第一没有一档“中国有摇滚”的爆款综艺;第二除了一个汪峰在“好声音”、“新歌声”里摇滚着,我没见谁真正摇滚进了公众的视线。大家碰瓷都是找奔驰宝马劳斯莱斯,有人往OFO摩拜前面躺的吗?
一条被顶得很高的短评里面说,“把摇滚和梦想等同起来得有多中二”,这话我听着就不太高兴,我一个1992年就花14块钱巨款买了唐朝第一盘卡带的人,虽然我没有把摇滚当做梦想,但我当时首先想当一个车田正美一样的漫画家,然后也想成为一个金庸一样的通俗小说大师,这些想法好像也挺中二的。
奥,我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部中二的电影了,原来我就是胡亮,我就是程宫、我就是希希爸爸,我就是杨双树啊。
这个电影不就是在讲述我们的故事吗?!
“缝纫机”里面有两条线,第一条和现实同构,少年梦想组乐队的胡亮,琴弹得说不上多好,也蛮不错,没有老婆没有女朋友,每天滚一身泥,在招牌都掉了的厂房里修车;键盘手希希爸爸白天上班晚上代课挣钱养家、偷偷摸摸教孩子、打游击一样藏私房钱,躲着练跆拳道的老婆;“吉他大帝”杨大夫,每天老老实实喝茶看妇科,留着收藏的吉他不舍得扔掉,但也不敢再碰,因为还要讨好女儿,不然找夕阳红老伴这件事就泡汤了。
有人说程宫组队闯关没逻辑,为啥这些人这么牛都沦落了,我告诉你为什么,因为生活就是这样的。
剧中建国爸爸洗手臂上的“摇滚不死”洗了一半,是他还相信摇滚没死吗?不是,因为他现在怕疼。渣滓洞的革命者写着要“把牢底坐穿”,二十二勇士可以飞夺泸定桥,他们怎么这么牛逼,不怕死吗?是啊!有时候梦想这个东西,就是能够生死人而肉白骨的。
但是在现实的逻辑里,手指头划一个口子,就会疼!洗纹身,就会疼!因为这个疼,再也没有意义了。有梦想但是换不来钱,也会疼到死,所以建国爸爸老老实实去挣钱了。还不忘教育程宫,“建国妈妈病了要换肾,我在街上摇滚一会,能摇出一个肾吗?”
当然,摇不出来,这个理由太他妈强大了,于是一下子就把程宫打败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和我们讲道理的。
这条线是“缝纫机”现实主义的A面,如果我们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当程宫坐在出租车里听到摩托呼啸而过,“都选C”在飘荡在北京冷漠的空气里时,他就不会下车,这个故事,大家散了就散了。
然而第二条线索出现了,超现实主义的欢乐像一道光,洞穿了混沌琐碎灰暗的现实:程宫回到集安,重组乐队,完成930演唱会,每个人都嚎叫,唱到飙泪。
所以这个现实主义的悲剧变成喜剧了吗?
没有啊,朋友们!因为走出电影院,我们还是我们自己。那个带着梦想的小胖子并没有打败工资、加班、奖金、升迁、孩子、老人、时间,他依然被孤独地留在时间的长河中啊!
这电影有两个情节,让我忍不住眼眶湿了。
第一个,是刚才说到的,程宫在北京的街头,听到集安小城里的歌声,他背叛了友情、爱情和理想,因为那些都是不切实际的东西。在现实的逻辑里,这个世界不值得信任,所以摩托情侣停机了肯定是卷了钱跑了,想给人家充一百块钱的胡亮就是脑袋进水!他不断说服自己,就这样一往无前。
可是,万一,如果,那一切脆弱的美好都是真的呢?印着“缝纫机乐队”的旗子真的在摩托后座上飘起来了呢?
你这样杀死那个曾经天真的自己,对吗?
这些过去的过去的过去的事,我们早忘了。
在电影里,大鹏问出来了。
第二个,是缝纫机乐队被困消防车,危机关头,建国和希希两个电话,建国爸爸和希希妈妈各率一路人马狂奔而至。王劲松饰演的建国爸爸跑得那么认真、那么决绝、那么努力,真是把我看哭了。
这不是一个喜感十足的情节吗?你的泪点好奇怪啊!
是啊,就是这么奇怪,丁建国的爸爸是个反派,缝纫机乐队破坏他的拆迁开发计划,他不是应该处处使坏吗?张发财他爸投资了他的公司,他不怕张发财老爸撤资吗?他咋就这么跑出来了?丁建国不是和父亲关系非常差吗?这个时候怎么想起爸爸了?是啊,为啥啊,一路狂奔啊!为了自己女儿的召唤欣喜若狂,啥都不要了,这太中二了吧!
可是,好想要这样的中二啊!
就像最后的公演,哪儿呼啦啦就来了万把人,怎么人群呼啦啦就闪开,就露出四十架架子鼓,哪整出来的,不能够啊!大鹏上窜下跳地唱“不再犹豫”,缝纫机乐队整个开始飙泪,然后黄贯中出来、叶世荣出来了,然后认识的不认识的朋友都在下面欢呼,打手赵英俊弹吉他也就罢了,大傻子张发财也在下面为建国总打call,导演脑子错乱了吧!
并没有。
这个超现实的场景和影片的逻辑是一致的。
现实中,并没有缝纫机乐队,也没有摇滚公园,更没有万人大合唱“不再犹豫”,我们有过的梦想,可能最多在酒后讲一讲。我们稍微认真一点,就会发现,这部电影里面甚至没有真正的反派,不仅仅是缝纫机乐队,所有人,就连建国爸爸、张发财,自始至终,都在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爱情、女儿)毫无保留的打call。
相比炫目的特效和“漏洞百出”的情节,这才是全片最不合逻辑的设计啊!
但是我想谢谢大鹏,想谢谢他的“没有逻辑”,谢谢他的中二和这部中二的电影。
相信你的内心,相信那或许微弱,但依然存在的光亮。
这个世界没有反派,你的内心就是最大的反派。
这个善意的、柔软的世界,才是天真和梦想的故乡。
相信,一切故事都是真的。
《我是歌手》第四季总决赛时,老狼请了一帮摇滚老炮儿助唱。
当丁武唱到“庆幸我们还有运气唱歌”时,台下观众举起经典摇滚手势“我爱你”,这一幕不禁感慨万分。
中国摇滚在80年代萌芽,90年代辉煌。
94年魔岩文化“摇滚中国乐势力”香港红磡体育馆开唱,窦唯、张楚、何勇带着北京的呐喊震动全港。
所有人都以为中国摇滚就此崛起,不想二十多年后,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摇滚歌手依旧在“地下”。
前段时间,赵明义的保温杯刷屏。
“当年汉子一般的男人,如今端着保温杯向你走来!”
互联网上瞬时一轮缅怀,不过也没持续多久又被实锤敲走。
唏嘘的同时又感到身微言轻,今年《中国有嘻哈》带来一波嘻哈潮,一个摇滚粉在电视前满目的憧憬,什么时候摇滚能再火起来!
而仅仅过了一个月,惊喜的发现这个梦,大鹏把它搬到了大荧幕,这就是《缝纫机乐队》。
1、人人有颗主唱心(东北摇滚乐队二手玫瑰2010年发行专辑名称)
很早就听说大鹏原来是个歌手,后来进到搜狐之后开始拍视频。
15年趁着人气,尝试了第一部商业电影《煎饼侠》,大卖11.59亿。
《煎饼侠》放大了大鹏的成名短片集《屌丝男士》的所有优点及缺点。屌丝的中二行为与东北式逗贫带来密集笑点,动机不稳和段子化叙事也被人吐槽电影感差。
尤以其屌丝逆袭式的过期鸡汤作为电影内核,难以被感动。
时隔两年,这份感动,《缝纫机乐队》做到了,或者说摇滚做到了。
《缝纫机乐队》讲的是落魄经纪程宫(大鹏饰)帮助一个小镇摇滚青年胡亮(乔杉饰)实现音乐梦想的故事,与《煎饼侠》的故事结构极为相似。
电影开始即是十几年前,某乐队红遍大江南北,一个小男孩在蜂拥的人群中看到令其改变一生的画面,在台上的摇滚歌手尽情高歌,台下的人摇旗呐喊,灯光照在舞台上,如神一般 。
没有违和感。。。
这种画面经常被各个歌手用来叙述自己如何走向歌手这条路。
不知道大鹏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
电影场景放在大鹏的老家东北,又虚拟出一个摇滚小镇集安,为此也是专门建立了一个巨型吉他。
电影中给了大吉他一个建立的过程,这是小孩成长的过程,也是摇滚梦创立的过程。
“大吉他”可以看做是摇滚青年的精神支柱,是信仰。
那个虔诚的追随这份信仰的是那个小男孩乔杉。
他唱歌时的画风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乔杉找到了在北京当经纪人的程宫(大鹏饰),而在城市中混迹N年依旧一事无成的程宫只剩下投机的心,当看到10万定金到账时,坐上绿皮火车就去了小镇集安。
当看到那个巨大的吉他时,大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拍照留念。
谁能想到他曾经也是个摇滚少年,如今信仰只是一堆石头建造的风景建筑一样,丰碑不再。
胡亮的梦想是赶在吉他拆掉之前,办一场轰动全城的演唱会,也借着这一场演唱会的声势保留作为吉他小镇的建筑物“大吉他”。
但是乐队呢?
乔杉说,“你看到的所有乐队都在这儿了!”
大鹏的内心。。。
那就组乐队把!
两人发出告示之后来了两个应征的,一个是失恋女青年贝斯手丁建国(古力娜扎饰),流浪鼓手炸药(李鸿其饰)。
怎么办?
胡亮说“我给你介绍个人!”
妇科老中医杨双树。
键盘手希希。
好了,乐队凑齐了。
不行,咱就试炼一段吧。
Show time 震惊全场。
此处没找到图。
剧本没有围绕乐队音乐磨合做文章,几乎每一场演出都是情绪激昂的摇滚演奏。
观看时唯一担心的是:除了胡亮之外,每个人的动机似乎都不是为了音乐。
贝斯手丁建国因为无聊。
鼓手炸药要找梦中情人。
键盘手希希是为了爸爸的梦想。
那他们能不能挺到最后呢?
2、摇滚上市!(二手玫瑰2017巡演名称)
在《煎饼侠》中的电影梦或许不是每个人都做过,但是歌手梦每个人都会有吧!
《缝纫机乐队》无论是取巧还是源自导演个人的摇滚梦都是一次成功的尝试,音乐的魅力最能打动人。
尤其整体氛围轻松愉快,在观影过程中一步步将心防压力释放后,突然的振奋的摇滚乐瞬时把人心击得粉碎,双腿不自觉的跟着不停抖动。
心中搬进了一台缝纫机!
新组建的缝纫机乐队开始进行大量的小镇巡演。
在敬老院、在妇联、在工地现场、在幼儿园
摇滚要从娃娃抓起。
其中有几首是大鹏参与创作的歌曲,《都选C》中的逃学少年,《塑料袋》里逆风前行的态度,还挺值得回味。
其余插曲也都是最经典的摇滚曲目,一次摇滚致敬。
乔杉那不正经的样子,也是奉献了最逗的一版《花房姑娘》。
以及必须要说的是,都是真唱!真弹!
据大鹏在见面会上讲,所有演员都进行了小半年的练习,电影中的所有镜头都是真弹及真唱,也因此看起来现场毫无违和感。
美女、帅哥、萝莉、糙汉子、摇滚老炮儿,缝纫机乐队一个半道出家的组合,愣是把摇滚玩的贼6!
不好意思的讲,我看到一半就开始抖腿了。
但事情却总不会那么顺利。
在影片进行到2/3时,眼看乐队要去给市长表演。保留“大吉他”的梦想得以实现时,《缝纫机乐队》用出了《煎饼侠》使过的套路:团队分歧。
乐队直接解散,大鹏拿了开发商的钱回到北京。
那个“大吉他”被挖掘机一点点捣碎。
摇滚上市的梦想破灭。
3、摇滚无用(二手玫瑰乐队2013年巡演名称)
同样是东北背景的摇滚乐队二手玫瑰在13年底开始全国巡演,巡演起名《摇滚无用》。
他们有一首歌《伎俩》,歌词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大哥你玩摇滚,摇滚它有啥用啊?”
摇滚有用吗?
在《缝纫机乐队》故事中,摇滚是“无用”的。
那个开场红遍中国的摇滚团体,随着摇滚的落寞,现在无人问津。
曾经的摇滚青年程宫,如今只是靠着一个经纪人的名头混着生活,还要把自己旗下的艺人送到韩国当练习生,包装,要会唱会跳。
摇滚老炮儿杨双树是个老中医,哪怕他背后墙上贴着一个巨大的“燥”字,也没有给他带来一分钱的额外收益。
哪怕是最有摇滚梦的胡亮也在靠着夜间开车去挣钱。
更有甚者,是希希妈妈怼小岳岳时的那一套逻辑,“钢琴弹得好,妈妈死的早”。
。。。
摇滚有用吗?
要靠着摇滚拯救“大吉他”的缝纫机乐队,也被开发商的一百万打发。
这可是100万啊!
开发商手臂上纹着“摇滚不死”,却声声质问大鹏,我玩摇滚,他能治病吗?他能给我一个肾吗?
摇滚有用吗?
电影请来了一帮摇滚老炮儿,这些平常多在音乐节或LIVEHOUSE演唱的歌手,也许你没见过任何一个人,也许你也没听过他们唱过的任何一首歌。
但他们一直在做着摇滚乐!
影片在最后将这些摇滚乐手进行了非常摇滚范儿的出场感谢。
痛仰乐队高虎、OK KING乐队谢天笑、黑豹乐队赵明义、新裤子乐队彭磊等还有很多人!
这时你会发现,不管是多大的摇滚咖,在大鹏的这部戏里,都只是普普通通的角色,有民工、敬老院话事人、司机、医生等等,他们看起来没那么光鲜的职业,甚至有些落魄。
二手玫瑰乐队主唱梁龙在一次采访中说起“摇滚无用”的来历。
“有些问题一定要提,但是不一定要解答。摇滚无用吗?但是你反过来问,摇滚有用吗?”
4、《你在红楼我在西游》 (2008年一个音乐项目,以红楼梦和西游记经典歌曲做改编的专辑,有民谣有摇滚,其中较知名的是万晓利的《女儿情》)
《缝纫机乐队》如果只是一个歌手追梦的故事,或许还不会给予我这么强烈的共鸣。
但因为它讲了摇滚!我在影院中热泪盈眶。
影片将近结束时,大鹏召集齐乐队的乐手,在“大吉他”的废墟之上引吭高歌。
出场时台下还没有观众。
一首歌落下,大门打开。
一帮人倾巢而出!
随即唱起beyond的经典曲目《不再犹豫》,
台下年轻人摇旗呐喊!
众多吉他手和鼓手组团伴奏!
这个镜头对我触动最大。
每次在工作之余望向窗外,都觉得身在囚笼。
唯有在摇滚现场跟着一帮人呐喊,才有机会去释放!
现实中积攒多年的愤怒、无奈、宣泄、呐喊都随着门开的那一瞬,井喷而出!
这种情绪注定不会被很多人共鸣,这种感觉就好像你在红楼,我在西游。
所以哪怕这部电影的剧本套路化、人物脸谱化,段子式叙事的方式依旧没多大进步,哪怕要说他又要卖情怀。
我也要为他打CALL!
摇滚有用!大鹏牛逼!
5、《娱乐江湖》(二手玫瑰2006年专辑)
在《缝纫机乐队》中,塑造了两个对立的人物,一个是为了音乐梦想倾家荡产的小镇歌手胡亮,一个是为了赚钱而在音乐产业中投机的经纪人程宫。
表面对立人设的两个角色在天台中的宫与建国的一段对话,合二为一。可以看做程宫是年老后的胡亮,胡亮是年轻时的程宫。
如果对比大鹏的真实经历,可以把程宫看做是大鹏在本色出演,而胡亮则是大鹏的理想主义时期。
也可以说整部电影都是大鹏的理想主义复刻,是对自己青春的追诉与缅怀。
所以在电影中几乎看不到现实主义的讽刺,只剩下对生活的嘲弄。
在缝纫机乐队“大吉他”废墟圆梦之后。
这帮人依旧是过着自己平凡的生活,该修车修车,该上学上学。
这个结局比《煎饼侠》中屌丝逆袭的故事显得无聊的多。
但你看这就是娱乐江湖。
以下内容全是剧透,建议在看完电影以后阅读。
1.炸药手指上纹着“我爱吉香”四个字,电影里“吉香”是炸药妈妈的名字,现实中“吉香”其实是导演大鹏妈妈的名字。
2.《每一个都选C》这首歌在电影里是程宫读书时代写的歌,临时拿来给乐队演出用的。现实中赵英俊写这首歌的时候为了贴合这一情境,在这首歌里埋了很多经典摇滚乐的元素,比如歌的前奏吉他solo就和Nirvana乐队的《Come As You Are》一模一样,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胡亮在第一次弹完这首歌前奏后质问程宫“这是你写的吗”。
3.《每一个都选C》这首歌里有十几个经典摇滚乐的彩蛋,比如有句歌词是“我淋着十一月的雨”,“十一月的雨”出自Guns N’ Roses的著名歌曲《November Rain》;副歌的第一句“为梦想灼伤了自己,也不要平庸地喘息”,是由Neil Young《Hey Hey,My My》歌里的“It’s better to burn out’ cause rust never sleeps”(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这句歌词翻译过来的;有句歌词“你却骂我是烂泥”,《烂泥》是台湾当红摇滚乐队草东没有派对的一首歌;其他还用了Linkin Park、Guns N’ Roses和Nirvana好几首歌的riff。
4.《塑料袋》这首歌是赵英俊2005年写的,写完从来没有发表过,有人跟他要过这首歌,他没给。直到大鹏听到了这首歌,觉得和这部电影十分契合,于是赵英俊就把这首歌给了他。
5.老杨诊所变形后出现的几把吉他,都是剧组动用各种人脉借来的,有无价的珍藏版吉他,也有60万一把的名贵吉他。
6.影片中大部分发生在集安的故事其实是在北京拍的,胡亮的修车厂、卧室、天台、修车厂旁的街道、与大马脸决战的街道全部是在北京搭的景。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这些景里埋藏了非常多有意思的细节,比如“科本整形医院”、“加州旅馆”、“天空街”、“海阔路”、“光辉街”、“岁月路”、“大宝剑”足浴城、“佩斯发艺”理发店等等。
7.影片里胡亮的卧室是美术指导王竞按照自己大学时候租的房间的样子搭建的。乔杉特别喜欢这个景,决定搬新家的时候就做一个一模一样的房间出来。
8.影片中的大吉他雕塑是剧组在集安市政府的支持下花了三个月建成的,由于材料用得太好,拆掉大吉他也费了很大的劲。另外,现在这个吉他雕塑正在复原的过程中。
9.电影里大吉他建成的镜头只有三秒,但摄影师在集安拍了三个月的延时摄影,才有了最后那三秒的呈现。
10.大吉他广场旁边的江是鸭绿江,江对面就是朝鲜,站在广场上可以用肉眼看到对面朝鲜人的身影。
11.影片中胡亮被偷衣服之后,跟邻居大姐借的那条黄裙子,是按照《爱乐之城》里Emma Stone的那条黄裙子的样子设计的。
12.于谦饰演的老孙头开的超市叫邦佳维,这是在向当代美国摇滚歌手Bon Jovi致敬。电影里老孙头热爱摇滚乐,现实中的谦大爷同样如此,他还是中国摇滚协会的副会长。
13.影片开头小胡亮在电视里看破吉他乐队接受采访,画面里乐队身后有一些狂热的粉丝,这些粉丝都是剧组工作人员扮演的,来自英国的特效指导Gary也在其中。
14.丁建国和炸药来胡亮修车厂应聘的那场戏,剧本里本来没有拖拉机手这个角色,是拍摄当天导演和编剧临时加进来的包袱。扮演拖拉机手的演员真名就叫高宏杰,是剧组的现场制片,临时被导演拉来演的。但因为平时太熟,包袱又太好笑,导演和乔杉在演这场戏的时候一度笑场笑到演不下去。
15.饰演鼓手炸药的李鸿其在出演该片之前,就是一个成熟的摇滚乐手,他是缝纫机乐队成员里音乐基础最好的。乔杉本身会弹吉他,希希为了这个角色学了一年半钢琴,娜扎和韩童生在零基础的情况下也请了乐器老师上了四十多节课。60多岁的韩童生甚至为了角色专门去看了迷笛学校的汇报演出和二手玫瑰的演唱会。
16.影片里有几场演出需要老杨戴着美少女战士的面具表演,实际拍摄中,即使是这种遮住脸的镜头,韩童生也坚持不用替身,他的理由是脸被挡住了,肢体依旧需要表演,替身可能和他自己演得不一样。
17.剧组其他演员评价韩童生的表演时,都会用到“精致”这个词,因为他在表演的时候经常自己设计一些恰到好处的细节。比如老杨擦琴的那场戏,韩童生会从兜里掏出手绢,先仔细擦琴,然后用手绢擦擦嘴,放回兜里,这就能看出琴对老杨来说很珍贵。
18.李鸿其在片场经常拿一个卡片机到处拍照,不拍戏的大部分时间就在宾馆写日记。在集安拍摄了20天左右,他把自己房间的两根圆珠笔都写没油了,一度半夜去敲隔壁编剧苏彪的门跟他借笔。
19.李鸿其曾经为了回台湾看早就买好票的摇滚演唱会,特意跟导演请了两天的假。而大鹏也帮他保守了秘密,别人问起来他就说鸿其有私事要回台湾一趟。
20.大鹏在电影筹备阶段曾经找北京迷笛学校的校长张帆聊过一次,张帆建议他去苏州迷笛音乐节借真实的乐迷拍摄,但因为调度等各方面的问题作罢。那次谈话让大鹏开始意识到还原一个摇滚演出现场面临的难度有多大。
21.最后在大吉他广场演出的那场戏,群演最多的一天达到了5000人,其中相当大一部分都是集安的市民。大鹏和赵英俊为了调动群演的气氛,在换灯换机位的间隙就给大家唱歌助兴。
22.最后那场演出的乐手当中,除了大家熟悉的黄贯中、叶世荣、李延亮、赵明义、赵英俊,还有天才指弹少年刘嘉卓,大鹏高中时代组的及格乐队的贝斯手,剧组负责音乐部分的工作人员等等。剩下的乐手中,有一半来自北京迷笛学校,他们都是自己带着乐器从北京坐23个小时的火车来的集安。
23.电影里被丁总从澳门赎回来的养殖场老板的弟弟(好绕),由面孔乐队的贝斯手欧洋饰演,他同时也是北京滚圈著名Live house“愚公移山”的老板。
24.电影开头程宫拿着快递上楼时,唱跳三人组演唱的歌是麦田守望者的《顶嘴》,而麦田守望者的主唱萧玮在电影里饰演了张发财的打手(那个莫西干头)。程宫从集安回到北京时的配乐来自新裤子乐队的《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新裤子的主唱彭磊在电影里饰演了集安广播电台的导播。
25.“程宫”和“胡亮”这两个名字都有现实原型,程宫在现实生活中是大鹏在搜狐的一个同事,胡亮则是大鹏在唐字头影视基地拍摄《奇门遁甲》时认识的小卖部大爷。这大爷六十多岁,大鹏经常和他胡侃,他觉得电影里的胡亮老了以后就会是这个大爷这样。
26.杀青那天正好是拍了个通宵,鸭绿江的天边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粉色朝霞,很多工作人员都在偷偷抹眼泪,导演也是。最后大家在朝霞里拍了杀青照。
27.这部电影结束以后,包括美术指导、跟组纪录片在内的五名工作人员开始学习弹吉他。
28.电影里老孙头的狗丽丽,真名叫辛巴,因为长相很酷被剧组挑中,从驯养者手里买了下来。电影拍完后,编剧苏彪给他在大庆找到了条件非常好的收养家庭,现在生活得很好。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