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林超贤
编剧: 冯骥 / 陈珠珠 / 林明杰
主演: 张译 / 黄景瑜 / 海清 / 杜江 / 蒋璐霞 / 更多...
类型: 动作 / 战争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香港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8-02-16(中国大陆)
片长: 138分钟
又名: 刀锋·红海行动 / Operation Red Sea
IMDb链接: tt6878882
编剧: 冯骥 / 陈珠珠 / 林明杰
主演: 张译 / 黄景瑜 / 海清 / 杜江 / 蒋璐霞 / 更多...
类型: 动作 / 战争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香港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8-02-16(中国大陆)
片长: 138分钟
又名: 刀锋·红海行动 / Operation Red Sea
IMDb链接: tt6878882
开门见山,《红海行动》是今年春节档质量最好的一部,但尺度很大,R级。
我之前一直觉得,林超贤的前作《湄公河行动》,作为中国的军事甚至战争题材,在审查制度、主旋律光环甚至意识形态的笼罩之下,拍成那样已经是华语电影极限了。
没想到《红海行动》这样作品,如果不考虑国别,你要说是好莱坞大片都有人信,说是“海军宣传片”吧,也无伤大雅,主要没有什么太强的意识形态和主旋律色彩,也没有太煽情之处,就是直观的表现战争。
火爆、真实、残酷的战争。
原来是这样的“主旋律”
这部电影公映之前,我其实是有些担心的,都知道《红海行动》是改编自2015年也门撤侨事件,但从故事的角度,太像《战狼2》了,类似的故事,已经有了一部50多亿大片在前面,那么《红海行动》该如何面对大众新鲜度的问题呢?
所以,《红海行动》用了一招很“极端”的方式,对格局和表现方式的稍加改动。
之前的《战狼2》可以说是一部军事外衣下的孤胆英雄动作片,跟我们熟悉的《虎胆龙威》这样的作品类似,打不死的主角、英雄壮举,是动作类型的电影。
但《红海行动》呢?给人的感觉这是一部战争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像当年的《黑鹰坠落》,尤其是张译带领小分队进入伊维亚国开始,乘坐悍马车队沿着街道行驶的画面,我一下子就想起来《黑鹰坠落》。
没错,虽然故事背景跟《黑鹰坠落》是完全相反的,后者的背景摩加迪沙事件是一场“美军错误的战争”,而这部电影就是直观的表现战争环境下的“一场营救”,其实是政治正确的。但《黑鹰坠落》整部电影,就是在表现故事大背景下美国大兵的境遇,没有批判也没有歌颂,就是告诉各位,战争是这个样子,火爆之余,略带对战争的反思,《红海行动》也是如此。
电影表现的就是一场任务,然后就是小队陷入孤立境地,面对如丧尸一般不怕死也打不完的敌人,誓死突围,过程惨重,有人死亡有人归来,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对战争尺度的描写,就像《血战钢锯岭》那样粗暴直接,一个炮弹下去,人都是“平面”的,散落的到处都是,还TM给你看特写,这就是传说中的“人无完人”。
我觉得这片算是新世纪以来,华语电影尺度最大的一部,很直白的传递给观众,这就是残酷的战争啊!
所以我们都说《黑鹰坠落》是美式主旋律,因为在意识形态很弱的情况下,该片最多展现的就是战争残酷下美国大兵的处境,以及结尾之处的的“Leave No Man behind”,带出电影中美式战斗精神,可以说这部电影是美国三角洲、游骑兵的宣传片。《红海行动》也是类似,电影中展示的“勇者无惧,强者无敌”的“蛟龙突击队”精神,也是海军的宣传片。
但毕竟这是深一层的思想,只有看完电影才能体会到,电影主要还是表现战争的残酷,因为那部美国电影的片名不叫“不丢下任何兄弟”而叫《黑鹰坠落》,这部电影也不叫“勇者无惧”而叫《红海行动》。
不管你的武器多么牛逼,战术多么高超,但在战争中,该死人还是会死人,展示战争残酷性为主,军事宣传为次,是这样的主旋律。
林超贤的调度
电影最“极端”的地方,就是从头打到尾。
我不认为“文戏”和“角色塑造”是林超贤的弱项,大家可以参考他当年的《江湖告急》《冲锋陷阵》甚至《激战》,最出彩的恰恰是文戏和角色,香港金像奖导演这方面还是OK的。
不过个人之前最喜欢的林超贤作品,是一部叫做《重装警察》的电影,虽然故事一般,但后者对爆破、血雾、专业化特警角色的塑造非常过瘾,从那时候我就觉得,林超贤一定是这方面的爱好者,军迷、警械装备等等很有研究。
果然,从《湄公河行动》到《红海行动》,对这方面的展示非常专业,而且调度极佳。
而且林超贤也明白,在对于场面和调度的专注之后,文戏空间会极大的压缩,二者是在他看来是兼顾不到的,因为之前的《逆战》就是反面典型,文戏和武戏的割裂。所以在《红海行动》中,直接开打吧。
一部138分钟的电影,抛去字幕,整部电影文戏也就20分钟,从开场营救人质危机,还没回去就直接开赴伊维亚,随后就进入到战场环节,二话不说就开打。
巷战、突袭、偷袭、还有最后的“脏弹”副本,狂轰滥炸下来,观众不会觉得审美疲劳,因为林超贤在这方面的调度实在太强了。
如果对于“调度”这个词大家会觉得过于笼统的话,最简单的例证就是,在本片“故事张力”有限(甚至可以说毫无故事,就是打打打)的情况下,观众不会觉得晕,不同地域不同形式的战斗,敌我双方对比,又是偷袭又是反偷袭,这些场面戏被梳理的有条不紊,这就是林超贤的不俗之处。
比如开场进入伊维亚的情节,第一人称视角,武器视角和跟拍,代入感极强,然后在枪林弹雨中还安排了拆炸弹的环节,随后大巴车那段(全片我最喜欢的一段),狙击手对决、拆弹、反突围又是同时完成,紧张感十足。、
至于文戏,索性全不要,因为林超贤自己也知道,一旦观众进入状态,就很难停下来,一旦停下来,就会造成情绪上的割裂,索性从头打到尾,《黑鹰坠落》也是这样的,非常考验导演的宏观调度能力,对于这样的场面戏,一般导演还真的玩不转。
这样一来,也有个缺点,就是人物立不起来,最典型的就是稍有“脸盲”,加上本片不少新人,锅盖头、头盔、灰头土脸加持,容易分不清,建议各位观看本片之前,过一下演员表,也不复杂,8位战士:张译队长、杜江拆弹、黄景瑜狙击手、蒋璐霞女机枪手之外,还有医疗兵、通讯兵、观察员和主机枪手,熟悉一下就行。
好了,关于电影的部分,到这里就结束了,下面进入到八卦环节,对于这样的电影,我是很愿意去研究一些背景知识的,包括部队职能、武器常识,有的没的敞开了说,跟电影本体关系不大了。
“我们是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
这句台词,或许有的观众感觉奇怪,明明是陆上作战,只是乘坐军舰登陆而已,为什么也叫做“海军”呢?
其实,电影中有着明确表示,小队的原型“蛟龙突击队”,是中国海军一支特战部队,就是特种兵。看美国大片的都知道,美国陆军有“三角洲特种部队”,海军有著名的“海豹突击队”,后者跟我们的“蛟龙”性质差不多,可能不同之处在于隶属。
“蛟龙突击队”隶属中国海军特种大队,组建自海军陆战队驻海南某旅,为加强中队规模(达不到大队),属于特种兵,团级编制。
但蛟龙与海军航空兵和岸防部队都没直接关系,也不是两栖侦察大队(该大队是另一个单位)。因为“蛟龙突击队”日常训练的是三栖(舰上/空中/地面)作战(侧重于防暴),就像电影中几位既可以执行陆上/海上任务、也可以空降,当然也擅长潜水,只不过电影没有表现罢了。
其实有点像我们熟悉的海军陆战队。但个人不太了解“蛟龙突击队”与中国海军陆战队有没有关系,我觉得应该是海军特战大队直属,而不是陆战队直属。但下面这种央视新闻截图我有些迷茫,望高人解答。
而美国的“海豹突击队”确是直属于美国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是海军旗下的特种部队,跟美国海军陆战队没有关系。
要知道,美国分为“五大军种”,海陆空之外,海军陆战队(US Marine Marine Corp,因为简称MC的缘故,被中国网友亲切的称为“月经队”,MC=Month Cross)是美帝的第四大军种,第五大军种是警卫队。
而我们就不同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也是“五大军种”,海陆空之外,第四大军种是火箭军,就是当年的“二炮”,第五大军种是2015年12月31日才成立的战略支援部队。我们的海军陆战队,是在海军旗下的一个兵种,而不是军种。
其实“军种”这种东西,主要根据不同地域的作战空间而制定规模,达不到“军种”的那就是“兵种”,像是我国的海军航空兵、陆军航空兵都是各个旗下的“兵种”。每个国家都不一样。
比如俄罗斯就挺奇葩,是海军、陆军、空天军(空军+空天防御)、战略导弹部队、空降兵五大军种;德国国防军六大军种:陆军、海军、空军、联合支援军、联合医疗军和网军。最搞笑的是英国:皇家海军、皇家空军、皇家卫队、陆军(没有皇家头衔,心塞。。。)
PS,美国五大军种生态链
八卦一下,美国五大军种之间的鄙视链,权当玩笑,很多美国军事电影里都有展示。
这么说吧,空军是一等人,海军是二等人,陆军是三等人,陆战队不是人。然后有时候各个军种之间还互相鄙视。
比如陆战队歧视陆军,觉得陆龟们后勤那么好,其实都是软蛋。 陆军是觉得月经队那帮人太嚣张了,一帮扑街货。 海军和空军互不顺眼乃是世人皆知,海军觉得空军就会装逼,空军认为海军是傻逼,然后海军航空兵双方有白眼,海军觉得海航对空军认怂,空军觉得海航是叛徒。 陆战队和海军关系很好,毕竟我们要用人家的船。陆军和空军关系也不错,因为陆军一旦遇到敌情马上给空军打电话,看变形金刚1里就知道了,空军需要陆军搞掉人家防空,算是联合作战。 就连军种里也有等级概念,陆军里觉得自己最屌的往往是陆航的,能飞就不跑,并鄙视其他陆军。陆战队里侦察兵觉得自己最牛B,无所不能。 然后四大军种一块瞧不起警卫队。没办法,因为按隶属关系来说,美国是“四大军种”,都属于国防部,警卫队不是,“五大军种”只是按规模约定俗成的说法,所以警卫队是后妈生的
“欧盟武器”
有人说,为什么电影里都用美式装备,片中其实解释的很清楚,境外潜入作战,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需要对方提供武器,而且也不是美国货,电影中的武器,全都是欧式装备,就连美军制式武器也是采购欧洲的,这个没有问题。
而且电影中张涵予说,这次我们用的是“欧盟制式武器”,这个台词应该改过,因为常规而言,这应该叫做“北约制式武器”。
因为我国制式武器(自动步枪)的口径,在1978年已经正式决定自动步枪会采用5.8mm口径,而北约制式,则是自动步枪的5.56mm。旧时是7.62mm,还有通用机枪的12.7mm。也就是说,无论是旧武器AK47(7.62mm),还是M16A4(5.56mm)乃至最新的武器,都可以用,自己子弹打完了,还可以捡对方武器和子弹。
但我们口径不一样,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咱们的武器去了敌方是不行的。
这是我国的“防御性”军事战略决定的,意思就是,我们不会随意发动战争,但你们也别想来,因为你们的武器到我们这玩不转,因为子弹口径都不一样。
所以,《红海行动》中,在敌方境内作战,才会采用对方口径的武器,这是常规作战需要,也是剧情需要,所以才有“打不完的子弹”,还可以捡对方的补给。
电影中的枪械
开场索马里人质营救,用的武器都是我国制式,5.8mm口径95式自动步枪,有很明确的展示。
到了伊维亚共和国,武器就换成了5.56mm口径的“欧盟武器”了,而且都是“万国牌”顶级装备。玩吃鸡的朋友不会陌生,基本都是二级头、三级甲,搭配各种武器,大吉大利!
PS,由于电影只是一刷,可能有的武器认不清,枪械不是我的强项哈,甚至有认错的,呼唤枪迷挑刺,我再改。
张译的武器,乃是著名的“斯盖尔”(SCAR-L),比利时FN公司制造的突击步枪,外加消音器和全系瞄准镜,打人没压力。
黄景瑜饰演的顾顺,用的狙击步枪,是德国Blaser公司的R93狙击步枪,口径7.62mm,外号“欧洲狙王”,电影中使用的,应该是LRS 2战术型,军事用途。
另外,黄景瑜突围时候用的,是CZ805A1自动步枪,捷克产。
但尹昉饰演的观察员李懂突围枪,我认不大清楚,有点像德国HK416,也有点像“马萨达”ACR,这两把枪我有点分不清。
杜江的武器,好像是瑞士SIG552。
蒋璐霞机枪手,用的武器是M249,之前认成了M27 IAR,什么眼神。。。。
除此之外,还有著名的AUG、FN P90等武器,都是顶级北约武器,当然还有M16、AKM这样的老牌名枪,RPG火箭炮必不可少,反正国家也是虚构的,没准人家就是有这么多库存名牌,起码对于军迷来说很享受。
军舰、坦克、飞机
电影中的军舰,是054A型导弹护卫舰,电影中有过明确台词,是“临沂号”,054A的第十三艘,2011年底服役,真实事件也门撤侨的时候就是这艘,舷号547。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有过舰船防御,其实临沂号用的是730近程防御系统(30mm口径,七管),但是评论中有老铁指出,电影中出现的是1130近防炮( H/PJ-11 ),我自己看了下预告片还真是,跟730的区别是1130是11根炮管,这里是艺术加工的虚构了,1130在055大型驱逐舰和辽宁号航母上都有装备,在新造的054A上也有,但临沂号是没有的。
所以啊,这个细节表明,电影中出现的护卫舰也是一位“演员”,并不是临沂号本尊,而是054A的最新型号,否则不会出现1130炮的。
但发射的时候效果极佳,然后PJ26型单管76mm隐身舰炮,一炮就把对方给打趴下了,有点可惜,没有垂发导弹出场的机会,只是发射了一架无人机。
值得一提的是,真实的也门撤侨中,临沂号真的遭遇过敌方的攻击,因为现场正在打仗,但都是小打小闹,机枪扫射这些的,我军进入一级战备,730已经对准了亚丁港,但最终没有开火。
坦克战很有意思,我军真会挑,直接抢了一俩带反应装甲的苏制T72,应该是唯一一辆T72,因为对方只能开M60了。
M60是美国陆军第四代也是最后一代的巴顿系列坦克,1960年代服役,T72是70年代的产物,是苏联坦克销往全世界的招牌。所以一辆T72收拾两辆M60还是比较靠谱(还有一辆被无人机给灭了,因为T72单挑三辆M60有些够呛),毕竟T72口径占优,是125mm口径,M60只是105mm口径。
其实,论真实情况,也门那种国家估计没有M60,因为这种坦克当年都是出口到以色列、沙特等国家,也门不大可能进口美国坦克,最不济也是苏制T55,或者是我国的59改式,69式(前一阵69式还干掉一辆沙特的M1A2)。所以《红海行动》中安排苏制坦克PK美式坦克的环节,挺有意思。
另外电影中张译说“我们的反应装甲接他们一炮”,军迷不会陌生的,但还是要说下,“反应装甲”原理就是惰性炸药块,以色列人发明的,如今已经发展到钢面板+炸药层+惰性材料层三层护甲,对一般小口径武器如子弹什么的不会“反应”,当反坦克导弹或者坦克加农炮来袭时,炸药引爆,对来袭武器进行干扰破坏,减轻其对坦克的破坏。
电影中的飞机,除了美国的C-130“大力神”运输机之外,被蒋璐霞毒刺防空导弹打下了的是AS532美洲狮直升机,欧洲产。开场我国乘坐的直升机是直9C,临沂号的舰载直升机。
小狙击手
这部电影中,最抢镜的就是狙击手了,一般同类作品狙击手对决的部分都是亮点,我觉得该片之后,黄景瑜会火。
而对方狙击手,也不简单,还是个少年,电影中有个细节,我觉得很好。就是少年狙击的时候,旁边铁盒盛了一堆干果,一直在吃,感觉跟大麻一样不吃不行(还用铁盒当反光镜),第二次露面的时候,身边也有这些东西
联系到真实事件发生地也门,这一处细节意味深长,我想起了一件事。
不管是否有联系,但还是要说下,也门这个国家,全面几乎都有嚼“卡特叶”的习惯。这是一种天然树叶,富含的类麻黄碱类物质能刺激人脑,令人产生欣快感,被很多国家列为麻醉品禁运。
在也门,80%的成年男子和50%的成年女子经常咀嚼卡特。每天午饭后和晚饭后是人们聚在一起嚼卡特,雷打不动,短则四五个小时,长则六七个小时,值得一提的是,嚼卡特叶跟咱们嚼槟榔不同,这是一项技术活儿,需要全神贯注的咀嚼,然后将叶子中的汁液全都唑出来,再咽下去,期间什么也不能不干,有些人甚至要嚼到半夜才感到满足。
也门这个国家,之所以穷成这样,除了战乱之外,还要“归功于”这玩意。人家现在享誉全球的摩卡咖啡都不种了,全是这种毒品。。。
首发于公众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ilm
去年,《战狼2》风靡暑假档,疯狂席卷50多亿。
但你只要敢说它半点不好,就会遭到脑残粉的围攻,被问候家人,甚至上升到不爱国的层面。
凡事就怕有对比,《红海行动》的问世,使得《战狼2》相比之下显得相当可笑,就像幼儿园的小朋友玩过家家。
我们要感谢林超贤导演,是他证明了华语军事片可以达到怎样的高度,是他提高了我们的审美,也是他让我们明白《战狼2》的确不够好。
如果没有《红海行动》,还有很多人会坚信《战狼2》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军事片。
同时,也说明我们并不是非要黑华语片,毕竟面对《红海行动》这样的佳作,大部分豆友一致给出了好评,评分高达8.5,好于97%的动作片。
这个分数,《红海行动》实至名归。
这才是配得上50亿票房的电影!
记得2015年也门撤侨时,两张小女孩的照片传遍网络。
一张是叙利亚边境难民营中,摄影师的镜头对准小女孩时,女孩以为镜头是把枪,举起双手,表示投降。国破家亡,没人能保护她,令人心酸。
而另一张,中国海军姐姐牵着小妹妹登上归国军舰。小女孩一脸幸福,无一丝恐惧,充满安全感。
两张照片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国家的霸道和强大也让无数中国网友感到非常温暖。
《红海行动》,就是根据也门撤侨的真实事件改编。
电影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一个字形容就是:燃!
这种燃,完全不亚于《碟中谍4》《速度与激情5》《007》这样的好莱坞大片,和《战狼2》相比更是燃一万倍。
节奏一般的电影,让人觉得枯燥乏味;节奏良好的电影,让人全神贯注;《红海行动》是属于节奏爆表的电影,从头打到尾,全程打了鸡血一般,甚至很多时候让人想暂停一下,休息一会儿再看,否则小心脏受不了。当然,再受不了也比无聊得想玩手机好。
如果一部电影有一两个精彩镜头,其它地方正常发挥,就可以称为佳作;那《红海行动》这种从头到尾都是精彩镜头的,就是佳作中的佳作。
比如迫击炮轰炸、军舰拦截武器、沙尘暴中坦克大战等戏份不仅是在国内,甚至在世界电影史上也是不常见的。
什么翼装飞行、长枪短炮、绳索空降都是面面俱到。
除了肉搏、枪战之外,坦克、飞机、军舰更是应有尽有,对军事元素涵盖得相当全面。
而且别人能拍的,导演能拍;别人不能拍的,导演也能拍。
比如汽车爆炸后,主角把战友从沙土中拖出来,无比震撼;
比如狙击枪发射子弹、坦克发射炮弹的慢镜头,完美诠释暴力美学;
敌军让百姓充当人肉炸弹、直播割喉,恐惧席卷全身;
军人将戴戒指的断指接回尸体、就地埋葬尸体的情节,更是直击心灵,震荡灵魂。
也许,Ta的爱人、孩子,还在家里等Ta回家,但他们永远等不到了……
特别是敌我双方的狙击手的表现十分精彩,也足以说明导演没有弱化敌人,没有通过贬低敌人来衬托我方的优秀,而是尽可能塑造了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才显得我方狙击手同样出色。
敌军凶悍、野蛮、冷血、粗暴,个个不要命,才更加凸显我方军人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看欢乐向电影,不喜欢严肃向电影,所以春节档的另外五部电影《西游记女儿国》《捉妖记2》《唐人街探案2》《祖宗十九代》《熊出没·变形记》都有喜剧元素。
包括《战狼2》也有不少笑点,而且大多是刻意营造的笑点,为了搞笑而搞笑。给人的感觉是,打打架,泡泡妞,就把世界给拯救了。这不是意淫吗?
但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在军事片中强行制造笑点,是不是太不合适了。你是军事片啊,又不是喜剧片,要那么多笑点干什么?
反观《红海行动》,不仅题材严肃,不苟言笑,而且尺度还很大,血肉横飞、残肢断臂的戏码是家常便饭,和《血战钢锯岭》之类相比犹有过之而无不及。
比如一位军人抓住敌人扔来的手榴弹,再把它扔出去,结果不幸被炸断手臂,显得非常真实,说明以往影视作品中“接住手榴弹再扔出去”的做法是不切实际的,至少也是有风险的,而代价就是一只手臂。以往电影只是告诉你,军人可以把手榴弹扔回去,却没告诉现实中这么做的代价是什么。
比如“石头”遍体鳞伤,面目全非,导演还给了清晰的特写。
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凸显战争的真实和残酷,另一方面是说明战争是恐怖的,是会死人的,进一步传达“反战”的理念。
战争片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会让人觉得导演在宣扬战争。
而《红海行动》将战争塑造得可怕、凶残、暴力、血腥,就规避了这个问题,而且主角始终是在反抗和营救,从未主动挑起争端,而片尾台词“你即将进入中国领海,请立即离开”也说明他们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只要你守规矩,我就保持和平。但如果你要开战,那我就血战到底!
同样是主旋律电影,《战狼2》宣扬的是个人主义精神,那就叫意淫;《红海行动》则是团队作战,大家取长补短,其利断金,而这种团队协作的精神也才是最值得提倡的。
他们是一个集体,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能出一份力。
他们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而他们的战友情也感人肺腑。
一位军人断了手指,在经历了肉搏、被机枪扫射后已经奄奄一息,但他仍然用最后一口气发出大家的定位,完成最后的使命,才从容死去。
而佟娅面对伤势惨重的“石头”,喂他吃糖的画面,让无数观众为之感动。
开头的狙击手罗星被打穿脊柱神经,李懂一直耿耿于怀,他认为是因为自己的紧张,没能扫清敌人,间接害了战友。但他在顾顺的鼓励下,逐渐变得成熟、稳重、精湛,终于能独当一面。
我们可以想象,他将成为下一个罗星,带领下一个李懂走向老练,然后下一个李懂又会成为下下个罗星,带领下下个李懂走向老练……
最难能可贵的是,导演非常尊重军人,尊重战争,同时也很尊重观众,没有强行加爱情戏,没有侮辱观众的智商。
正如诺兰说的,在战争片中加爱情戏,会让人觉得很假。
除此之外,电影没有重男轻女,而是给了女兵施展才能的机会。剃成寸头的佟娅英姿飒爽,意气风发,尤其是扛着防空导弹炸敌机的片段,简直燃到爆炸,谁说女儿不如男?
甚至身为记者的夏楠也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她不畏艰险,要和恐怖分子抗争到底;同时她也有女性温柔的一面,当她回忆家人的过往,眼泪中流露出的缕缕柔情,都让这个刚柔并济的形象立住了。
我一开始并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参军,为什么要让家人承担失去自己的风险。
但看到最后我明白了,即便是他们不做军人,也会有别人做军人。即便是他们不牺牲,也会有别人牺牲,但他们宁愿牺牲的人是自己。他们不愿苟且偷生,他们就是要从事如此高危的职业,不惜牺牲自己拯救更多的生命。他们牺牲了一个家庭,却拯救了成百上千个家庭。
他们在决定成为军人的那一刻,心中就已经做出了选择:我的生命不属于自己,不属于家人,而是属于国家和人民!
他们很坚强,因为他们铁骨铮铮;他们也很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失去生命。
他们毕竟是肉眼凡胎,一颗小小的子弹就可以对他们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但他们拥有坚忍不拔、铁血刚毅的内心和信念!
正如他们的口号:勇者无惧,强者无敌!
不过因为电影讲究团队作战,再加上本片文戏较少,张译的演技没有多少发挥的余地,还是比较遗憾的。
之前他主演的《绣春刀2》《追凶者也》是叫好不叫座,《山河故人》(和商业片相比)甚至没多少人看过,《我不是潘金莲》《老炮儿》又没多少戏份,有实力可就是火不起来。
出演剧情片、文艺片,很难出名;出演商业大片,又没什么展示演技的机会,的确很难两全其美。
不过张译这次出演《红海行动》后,凭借电影口碑一定能票房大卖,终于能火一把了,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厚积薄发,我也感到非常欣慰。
总的来说,《红海行动》视听效果精湛,军事元素丰富,尺度大胆,摄影、剪辑、节奏、配乐恰到好处,探讨了战争、人性、希望的主题,并且充满感动,直击心灵。没有重男轻女,没有弱化敌人,没有宣扬战争,没有强行牺牲,没有刻意煽情,没有尴尬生硬的段子,没有矫揉造作的爱情,没有以一敌百的开挂,有的只是“我们的任务不是要解决那150人,而是营救那个必须营救的中国人”,有的只是庄重、克制、真诚、写实,足以说明这是一部优秀的战争片。
曾经我被《勇闯夺命岛》《精英部队2》《黑鹰坠落》这样的动作、军事题材的电影深深震撼,没想到如今我们也拍出了这种级别的电影。
我为华语片的显著进步感到无比自豪!也为国家的强大、军人的优秀感到无比光荣!
如果说刘慈欣是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高度,那么本片的导演、编剧、演员等全体剧组人员就是齐心协力把华语军事片拉到了好莱坞水平。
我期待着,未来我们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第N个《红海行动》!
3月15日13:00,《红海行动》票房突破34亿人民币,正式超越《美人鱼》的33.9亿,成为中国电影票房亚军。
同时,电影口碑也是好评如潮。
我们要感谢林超贤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感谢他证明了华语军事片可以达到怎样的高度。
电影中狙击枪发射子弹、坦克发射炮弹的慢镜头非常惊艳,完美诠释暴力美学。
全片视听效果精湛,尺度大胆,摄影、剪辑、节奏、配乐恰到好处,探讨了战争、人性、希望的主题,并且充满感动,直击心灵。
电影没有弱化敌人,没有宣扬战争,没有强行牺牲,没有刻意煽情,没有尴尬生硬的段子,没有矫揉造作的爱情,没有以一敌百的开挂。
有的只是“我们的任务不是要解决那150人,而是营救那个必须营救的中国人”,有的只是庄重、克制、真诚、写实,足以说明这是一部优秀的战争片。
曾经我被《勇闯夺命岛》《精英部队2》《黑鹰坠落》这样的动作、军事题材的电影深深震撼,没想到如今我们也拍出了这种级别的电影。
当然,林超贤还有大量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林超贤身为香港著名导演,1965年出生,如今已经50多岁,拍了大量动作片,对动作片的驾驭技巧可以说是炉火纯青。
2010年,他拍的《线人》提名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谢霆锋也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电影讲述香港警察李沧东(张家辉 饰)为了破案,请小混混细鬼(谢霆锋 饰)打入金行大盗当卧底的故事。
《线人》以剧情为主,动作戏占的比重不大,而且走的不是视觉轰炸的路线,而是暴力、黑暗、阴冷的路线,比较血腥,尺度也很大,都是些砍人、石头砸脑袋、玻璃插人等戏码。
豆瓣7.3分,属于中上水平,但算不上多么优秀。
2013年,他的《激战》上映了。
电影由张家辉、彭于晏主演,豆瓣7.8分。
林思齐(彭于晏 饰)是一个富二代,家庭遭遇变故,父亲炒房地产,亏了十几亿,之后便一蹶不振,整日借酒浇愁。
为了激励父亲,林思齐报名参加了MMA拳击赛。
在健身房,林思齐见到了曾经的拳王程辉(张家辉 饰),如今已经沦落到教大妈跳健美操的地步。
在程辉的帮助下,林思齐进步迅猛;与此同时,程辉也燃起了斗志,决定重新开始打拳。
和《线人》相比,《激战》增加了动作戏,同时也有大量文戏,除了两位男主角的经历之外,还讲述了一对母女的故事,剧情非常丰满,但还不够好。
可能意识到自己文戏的不足,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中,林超贤选择了扬长避短,减少了文戏,加强了动作戏。
林超贤的选择果然是明智的,《湄公河行动》叫好又叫座,实现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
电影由真实事件改编,由张涵予、彭于晏主演。
故事聚焦罪犯和毒犯的天堂,人称“鬼门关”的湄公河。
2艘中国商船遭到金三角大毒枭糯卡的袭击,13人无一生还。
糯卡还在商船上放了毒品,然后把船开到泰国。
不久之后,泰国宣称中国商船贩毒,他们与10多名中国船员交火,虽然中国船员逃脱,但他们成功在船上搜出90万颗冰毒。
中国商人惨遭杀害,还被诬陷为毒犯的行为让公安局忍无可忍,于是派出高刚(张涵予 饰)和方新武(彭于晏 饰)调查该事件。
电影热血沸腾,几乎是从头打到尾,肉搏、枪战、飙车应有尽有,手榴弹、火箭筒、直升机、快艇一应俱全,这是华语片非常少见的。
《湄公河行动》的动作戏不仅弥补了剧情的不足,还提高了影片的质量,和林超贤以往的作品相比,豆瓣评分不降反升达到了8.0分,票房还大卖11.84亿人民币。
《红海行动》中,林超贤再次减少了文戏,加强了动作戏,本以为口碑会下降,没想到口碑更好了,豆瓣8.5分,好于97%的动作片。
电影之所以能独立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单独成为一种艺术,就是因为它有属于自己的语言。
电影的好坏并非完全以剧本为导向,视觉效果也是电影的一部分。
当剧本足够优秀的时候,可以弥补视觉效果的不足;反过来视觉效果足够优秀的时候,也可以弥补剧本的不足,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林超贤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导演,而且还能付诸行动。他在动作片领域不断摸索,不断试错,结果也是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我,在拍摄大量动作片之后终于打造了《红海行动》这部集大成之作。
林超贤选择了扬长避短,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果然取得了成功,从《线人》到《激战》到《湄公河行动》再到《红海行动》,票房和口碑都是呈上升趋势。
正是应证了那句名言:改正缺点不会让你成功,发挥优势才能成功。
除此之外,他的《证人》《破风》《逆战》也非常有名。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上映的《逆战》很具有代表性。
电影由周杰伦、谢霆锋主演,讲述身为警察的万飞(周杰伦 饰)的亲生弟弟万阳(谢霆锋 饰)却是坏蛋的故事,身处不同阵营的兄弟之间,迫不得已拳脚相见。
《逆战》也是一部类似《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那样文戏偏弱、动作戏强的“燃片”。
这样的“燃片”,在当时并不遭到观众待见,网友纷纷表示“猛”“燃”“从头打到尾”,但却纷纷给了差评。
《逆战》制作成本2亿人民币,最后票房仅1.3亿,口碑、票房双双失利。
这要是别的导演,估计很难走出阴影。
林超贤却没有因此失去信心,而是勇敢迎接新的生活。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
你说“砰砰砰砰不行”,我就偏要砰砰砰砰。
你说“光猛可不行”,我就偏要这么猛,以及很猛和更猛。
你说“一波接一波的打斗是败笔”,我就偏要从头打到尾,全程无尿点。
结果就是,集“砰砰砰砰”“猛、很猛、更猛”“从头打到尾,全程无尿点”于一体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叫好又叫座,口碑票房双丰收。
事实证明,当年网友所谓的“批评”,只不过是以己度人、自以为是,只不过是把主观判断当真相,只不过是他们自己认为“燃”是错的,就觉得全世界人都会这么认为。
林超贤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当年的网友是错的,他才是对的。
面对网友的批评,林超贤没有放弃和妥协,而是坚持自己,相信自己,一路抹黑前行,终于迎来胜利的曙光。
他是一个固执的人,他明知道拍“燃片”可能会被网友指责,仍然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硬汉,是宁愿坦然接受批评也不放弃。
硬汉,是不论成功与否也要坚持到底。
他担任导演以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生命不止,奋斗不止。在挫折和磨难中成长,在委屈和打击中前行,三十年如一日,化悲愤为力量。
除了他自己,没有人能让他放弃。
林超贤不仅拍的是硬汉的电影,他自己本身也是十足的“硬汉”。
他像《湄公河行动》的高刚、方新武,为了信念忍辱负重,誓要杀出个黎明。
他像《红海行动》的蛟龙突击队,哪怕敌军人手众多、兵强将猛,我也要杀你个片甲不留。
正如蛟龙突击队的口号:勇者无惧,强者无敌!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