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罗永昌
编剧: 陈淑贤
主演: 任达华 / 梁咏琪 / 罗仲谦 / 杨采妮 / 袁姗姗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粤语
上映日期: 2019-08-15(中国香港) / 2019-09-20(中国大陆)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Little Q
IMDb链接: tt10584272
这个夏天的电影市场,如南方的天气一样湿热而沉闷,好莱坞大片寥寥无几,国产佳作又频频撤档,一片兵荒马乱后的萧条景象。这时候,我只想看一两部简单的温情片,懒懒地瘫在电影院的座椅上就能静静享受、默默流泪的那种。
比较关注的作品有两部,一部是邓超的《银河补习班》,另一部则是任达华主演的这部《小Q》。
稍微有点阅片量的朋友,看到《小Q》这个片名,应该就会想到日本电影《导盲犬小Q》。事实上两部电影都是改编自非虚构文学作品《再见了,可鲁》,而并不是单纯的翻拍而已。
《导盲犬小Q》是2004年的电影,相比之下,2019年才上映的国产片《小Q》,对于拥有2000万盲人的中国来说,实在是来得太晚了。
更具人文视角的改编
看过《导盲犬小Q》的朋友们应该还记得,整部电影的前半部分具有极强的科普向,花了很大篇幅巨细无遗地展现导盲犬在培训过程中的种种细节。相比之下,《小Q》选择了一种更有人情味的表达方式,将导盲犬在寄养家庭中度过的日子进行了更为丰富的表达,而小女孩陈芷乔的设置更是让小Q与寄养家庭之间有了更多互动的空间。
我们在片中能够看到,寄养家庭既会陪伴导盲犬的成长,也会参与到导盲犬的训练中来,在这个过程中与导盲犬培养出来的特殊情感,为导盲犬临近退役时寄养家庭的再度出场做足了铺垫,这种前后呼应的完整性,是《小Q》做得比日版更细腻的地方。
小女孩陈芷乔与小Q共同成长的相互呼应,让我们在观影时能够更为亲近地来看待导盲犬小Q,仿佛它就是我们儿时的玩伴和多年的朋友一样,这无疑是更具人文视角的。
相比日版中不厌其烦地对于导盲犬工作模式的解读,《小Q》则是将影片的篇幅更多地放在了小Q与任达华饰演的主人之间的互动上,从生活中的细节来逐点逐滴地表现导盲犬对于视障人士的巨大帮助,无疑是一种更加直观的表达。
据说《小Q》的原著作者石黑谦吾先生在看过《小Q》的改编剧本之后,也给予了极高的认可,认为这是更为打动人心的一个版本。
狗难拍,人难演
只要是有小动物出场的电影都不好拍,毕竟不是人人都有迪士尼爸爸那种资本用特效做一部《狮子王》出来的。演员和动物之间的同步,专业驯兽人员的的辅助,以及摄影师及时的抓拍,还有导演更加灵活的调度,都对一部动物主题的电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赞一句影片的主演任达华的扎实演技。之前《扫毒2》上映之际,我还感叹刘德华年纪之大、精神状态之好、自我管理之严,堪作青年演员的表率,而在《小Q》中,年纪比刘德华更大的任达华,同样展现了极好的演艺状态,不得不说香港的老一代艺人能够常青不衰,真的是有原因的。
任达华在片中饰演的李宝庭是一位天才糕点师,因病逐渐失明对于高傲的他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这也使得他在失明之后变得孤僻偏执、焦躁易怒,很容易让人想起阿尔·帕西诺在《闻香识女人》中饰演的那位退役将军。
而李宝庭在与小Q的接触中,从一开始的抗拒和暴躁,到后来的被动接纳,到逐渐产生依赖,到最终发自灵魂的爱与羁绊,这完整的心路历程,都被任达华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与狗之间的互动对演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事实上任达华在拍摄《小Q》的过程中,打破了自己从影以来单条NG最多的纪录,达到了48次之多。
也正得益于任达华卖力的表演,我们才能在影片中感受到,导盲犬对于视障人士来说,不仅是一双眼睛,也是一个自我救赎的机会。
失明的李宝庭可以说浑身是刺,他拒绝家人的善意和帮助,对自己的徒弟更加严苛、动辄怒骂,对自己的老师和同门也是避而不见——看上去是他孤僻怪异,事实上是失明后的他,为了保护自己仅存的自尊,而对生活选择了逃避的态度。
但在和小Q生活在一起之后,李宝庭不仅仅是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出行和工作了,心态上也慢慢有了变化。
他开始接纳自己的徒弟并不能像天赋异禀的自己一样把糕点做到完美,也能够接受和家人朋友乃至于邻居之间的友善来往,也终于打开心结,从香港远赴内地,去探望睽违多年的老师和同门。
我们可以看到,导盲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视障人士眼前的灯,也是生命的灯。导盲犬和和主人之间的那种强大的依赖关系,是任何宠物和和主人之间的关系都不可同日而语的。
比金子还珍贵的现实意义
更加重要的是,在今天的国产片中,能够出现一部像《小Q》这样聚焦导盲犬,聚焦残障人士生活的电影,绝对是意义非凡的。我国有2000万视障人士,也就是平均100个人中就有一个盲人,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能看到几个盲人?
没有工作机会、没有相应的娱乐活动,公共场所中只有敷衍了事的盲文标识,以及那些七弯八拐、断断续续、甚至步步惊心的盲道。
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对于盲人实在是太不友好了,盲人的出行在我国是一个极大的难题。曾有记者对北京的60条盲道进行在线调查,最终的结果是60条盲道全都不具备盲人使用条件,这还是首都啊!换了别的地方能好到哪里去?
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导盲犬无疑是盲人群体的福音,即使我国现在服役中的导盲犬还不到200条,即使我国现在只有三家机构在进行导盲犬训练的相关工作,即使一位盲人想要申请一只导盲犬平均要排队等候五年的时间。
即使这样,在今年4月底,安徽合肥还爆出了公交车、出租车司机拒载导盲犬的事件——导盲犬登上公共交通设施是完全合法的行为!这种情况下都还要被刁难,难道要训练导盲犬开车带主人出门吗?
我们很少能看到人民日报的微博把相同的一篇文案反复推送的,但人民日报却是每年都要特意发几条微博为导盲犬和视障人士发声!
“【了解之后,你会接纳它们吗?】①导盲犬跟警犬、搜救犬一样是工作犬;②它们是最温顺的犬种,七代内没有攻击同类和人类纪录;③接受过枪声测试,反应最小的才会被选中;④训练前淘汰率高达70%;⑤世界上还没发生过导盲犬伤人事件;⑥智力相当于十岁小孩,被拒绝也会伤心。了解,扩散!”
当粤语《小Q》上映时,身为广东人的我迅速奉上电影票钱!
我不仅支持粤语文化的推广发展,更欢迎好的电影作品打破文化和地域的限制,通过接地气的改编,以崭新又不失原味的面貌来到我们面前。
主演任达华和小Q都配合得很好,听着熟悉的粤语配音,我很快就投入到电影当中。
《小Q》不以催泪为噱头,只以人与狗狗之间的情感交融为叙事主旨,从而深度刻画关注关爱盲人身心、盲人与导盲犬的生活需求;所以在观影时,其中3处情节让我既感动又揪痛:
01、主人公把小Q带到公园放它离开,他说“我没得选择,但是你有”,然而小Q虽然在他的怒喝下跑开了,但暖心又极通人性的它,最后还是乖乖地跟在他身后;
02、主人公决意自杀时,故意横穿马路,幸得机智敏捷的小Q扑过去将他推开,才使得他在车祸中保住性命,并让主人公从此觉悟,不再愤世嫉俗地度日,成为主人公的人生转折点;
03、尾声时,小Q已经又老又病,却依然不忘自己的使命;在好不容易等到主人公回来后,它依然坚持继续身为导盲犬的工作。
电影所传达出的人文关怀和治愈感性部分可圈可点,共情部分处理得不错,人和狗狗的感情深刻且令人动容,让大部分观众都潸然落泪。
那么电影就十全十美了吗?当然还有一些需要改善和可进步的空间。所以接下来,我就和大家一起探讨,关于电影中美中不足的部分。
首先,从电影的第一声“小Q”开始,母胎粤语的本人听了之后,十分明显的感受就是觉得拗口。
因为在粤语口语表达中,称呼不管是对人还是对宠物,都不会用“小”这个字。通常我们会叫“Q仔、QQ、阿Q”等这样的称呼,这样才是比较接地气的粤语说法。
如果别人的名字就是“李小明”此类,那我们一般会叫“阿明”,很少会叫“小明”,不然就称呼全名。
其次,电影中所展示出来的场景,无论是马路街道、寄养家庭、主人公住宅还是公园,都太乌托邦了。
不止室内空间大,而且人少车少。只有在小Q机灵救主那一段,才看到马路上,为情节需求而出现的数辆车和路人。
还有小Q被赶出大楼那一幕,其真实情况是:孤身的它很肯能在半夜就被别人掳走。所以这一桥段沿用日版的《导盲犬小Q》是不够接地气的,因为人文素养和社会措施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还有,电影中只描绘主人公与小Q这一对盲人和导盲犬组合,缺乏面向其他盲人和导盲犬的表现;而且由于主人公的经济实力好,又有人脉,所以导盲犬协会的人员,才优先配了导盲犬给他(电影中有这个台词出现)。
所以以上2点,都模糊了真实的一面,让观众想象不出一般人使用导盲犬的可能性和机会,这一方面显得狭隘。
01:
导盲犬是工作犬,在寄养家庭学会“社会生活”后,在它们1岁到1岁半时是要回到训练中心,由训练员开始安排训练,这时的它们需要培养“工作状态”,是不会再回到寄养家庭。
所以电影中表现由寄养家庭的主人来训练小Q,在通过考试后,还能再回到寄养家庭中,这一情节缺乏考量,而且也没体现出导盲犬的专业性,只是体现小女孩和小Q难舍难分的情感,为后来小Q再次回到寄养家庭生活,做一个感情外露的铺垫。
02:
在电影中,训练导盲犬,与训练员协助人狗配对磨合的部分,都表现得太过简单、不够深入,没体现出成为导盲犬是一件不简单的事。
对比日版的《导盲犬小Q》就解释得很清楚,有不少在训练基地的情节,还有训练员带导盲犬上街认识障碍物的过程,普及导盲犬完成训练的全过程;而且在盲人和导盲犬的磨合期也是在训练基地完成的,一直到他们的训练达标后才可离开,而不是把导盲犬直接送到住到主人家里。
03:
导盲犬协会的工作人员没有体现出足够的人文情怀,他们明明是为残障人士服务,但是对脾气暴躁的主人公就缺乏耐心和同理心;不愿意配导盲犬给他,几个人在会议里讨伐主人公,并决定要收回小Q。
这一段的感情冲突表现得有几分本末倒置的意思,他们仿佛重视狗多于人,却又没解决人狗相处的核心问题,只是为了体现工作人员爱护导盲犬的一面。
角色职业
港版主人公的职业,是一位技艺精湛的西式蛋糕师傅,其实这个职业设定,对于电影故事的推进欠缺力度,也起不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也缺乏香港特色。
日版渡边先生的职业,则是从事与盲人相关的工作,一边协助其他盲人学习打字,一边为盲人申请政府福利;从侧面表现出渡边先生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一面,传达了良好的精神世界。
配乐
在电影里,配乐是给画面插上翅膀的点睛之笔,因为它是随着剧情和感亲深入发展时,在听觉方面给予抚慰的精髓所在。
所以恰当的配乐,往往能为画面增色加分,并且成为观众的记忆点,从而让更多人喜欢这部电影。反之,如果配到不适合的音乐,虽然也能成为观众的记忆点——却是哭笑不得的记忆点。
所以,当我在《小Q》中听到《你是我的眼》时,我真的瞬间出戏了。不是说这首歌不好,而是出现在这种人与狗狗相依为命,忠犬治愈人心的情节和画面里,激昂的歌调表达不出小Q含蓄无言的情感,更描绘不出跨越种族,相互扶持的细腻深情。
而日版中的配乐以充满节奏感的纯音乐为主:当小Q还小的时候,配乐就会符合小Q的童真与顽皮;当小Q离开寄养家庭时,分别的配乐是轻柔伤感的;当小Q与渡边先生磨合时,配乐是轻快诙谐的。
情感层次
主人公在盲之前就已经是个不太好相处的人,他对己对人的要求都很高,所以身边的人不容易理解和接纳他;长期孤独、自我的他,在盲了之后变本加厉地挑剔暴躁,执拗又自怨自艾,非常抗拒小Q。
而且电影里只有小Q表现出对主人公的亲近,只有它在不断付出和坚持,而主人公则一直剧烈暴躁地反抗,前期甚至对小Q举止粗暴,态度没有软化、接纳的痕迹。
在情节上,无论是训练上街还是感情交流,一人一狗都没有培养期和过渡期。
就连表现他们感情的转折处,也只有小Q在车祸中救了主人公这一段;接着主人公幡然醒悟,他与小Q的感情就一日千里了,出来了大段相处融洽,相互依偎的情节,以光速来形容也不为过,缺乏一个渐入佳境的过程。
在日版中,渡边先生先是抗拒小Q,然后在训练员的劝导和指导下,慢慢掌握和小Q相处的方式;而他自己从不待见小Q,到后来允许它进屋睡觉,再到和其他盲友、同事炫耀小Q的聪明。这情感是有迹可寻的,是连贯真实的。
两者对比起来:
日版的感情表现得更为丰富、细腻有层次,感情都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必然发生的。
港版的感情表现以冲突为主要表达方式,大起大落,以生离死别后的思念为最美记忆。
详略不当
就如前面所说,主人公和小Q的情感发展太过快速,过渡部分没有处理好,比较跳跃。
而且感情融洽后,又花了过多的时长去描绘他们的美好生活,有点太梦幻、拖沓,显得是为演而演;尤其还安排“狗肉节”做强烈冲突,小Q被偷狗贩掳走又幸运被找回,这段情节有种强行加戏煽情,强行加深主人公和小Q感情的套路感。
日版则重在表达故事,很仔细地描写了小Q成为导盲犬的一生,从出生、训练、工作、陪伴到死亡,叙事均匀。而且适量地加入了关于其它盲人和导盲犬相处的情节,还有其他人对导盲犬的态度,比较全方位表达人文素养。
宣传导盲犬
电影除了传达人与动物相处的情感,体现人文情怀,更多的意图是想宣传导盲犬,同时想让更多的人关注盲人和方便他们的生活。
在港版上,宣传主要体现在主人公带小Q出国旅行,让导盲犬(工作犬)上飞机、坐地铁等,主要表现在公共场所方面;让观众知道这不是什么VIP特权,而人文关怀的服务。
在日版上,宣传导盲犬主要表现在学校给学生普及知识,让学生亲眼观看导盲犬是如何工作的,就算身边掌声如雷,导盲犬也是工作状态中,不惊慌也不兴奋。
两部电影在宣传导盲犬这部分,都是升华之笔,延伸并丰富了电影的意义——不只是单纯的娱乐和治愈,更深刻地发扬人文精神,促使大家关注盲人、残障人士的生活。
结尾处,最催泪的一幕,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幕:重病的小Q,坚持为主人公执行最后一次导盲任务,富有仪式感地告别它的工作生涯,完美地诠释了“一条狗的使命”;
随着主人公一句“你可以收工喇”,再次把观众的情绪一下拔高,这一部分的情感渲染和情境表达,人与狗的相互拥抱,既深情又沉痛,比日版的娓娓道来更令人动容。
电影虽然说着他们圆满又遗憾的人生,却也提醒我们珍惜和充实的自己人生。
《小Q》的口碑不错,虽然尚有不足之处,但也算瑕不掩瑜;毕竟没有完美的作品,只有更好的作品,在可成长的空间里,希望这一类电影能越拍越好。
我不仅支持粤语文化的推广发展,更欢迎好的电影作品打破文化和地域的限制,通过接地气的改编,以崭新又不失原味的面貌来到我们面前。
《小Q》不以催泪为噱头,只以人与狗狗之间的情感交融为叙事主旨,从而深度刻画关注关爱盲人身心、盲人与导盲犬的生活需求;所以在观影时,其中3处情节让我既感动又揪痛:
01、主人公把小Q带到公园放它离开,他说“我没得选择,但是你有”,然而小Q虽然在他的怒喝下跑开了,但暖心又极通人性的它,最后还是乖乖地跟在他身后;
02、主人公决意自杀时,故意横穿马路,幸得机智敏捷的小Q扑过去将他推开,才使得他在车祸中保住性命,并让主人公从此觉悟,不再愤世嫉俗地度日,成为主人公的人生转折点;
03、尾声时,小Q已经又老又病,却依然不忘自己的使命;在好不容易等到主人公回来后,它依然坚持继续身为导盲犬的工作。
电影所传达出的人文关怀和治愈感性部分可圈可点,共情部分处理得不错,人和狗狗的感情深刻且令人动容,让大部分观众都潸然落泪。
那么电影就十全十美了吗?当然还有一些需要改善和可进步的空间。所以接下来,我就和大家一起探讨,关于电影中美中不足的部分。
港版中文化与现实的差异
因为在粤语口语表达中,称呼不管是对人还是对宠物,都不会用“小”这个字。通常我们会叫“Q仔、QQ、阿Q”等这样的称呼,这样才是比较接地气的粤语说法。
如果别人的名字就是“李小明”此类,那我们一般会叫“阿明”,很少会叫“小明”,不然就称呼全名。
其次,电影中所展示出来的场景,无论是马路街道、寄养家庭、主人公住宅还是公园,都太乌托邦了。
不止室内空间大,而且人少车少。只有在小Q机灵救主那一段,才看到马路上,为情节需求而出现的数辆车和路人。
还有小Q被赶出大楼那一幕,其真实情况是:孤身的它很肯能在半夜就被别人掳走。所以这一桥段沿用日版的《导盲犬小Q》是不够接地气的,因为人文素养和社会措施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还有,电影中只描绘主人公与小Q这一对盲人和导盲犬组合,缺乏面向其他盲人和导盲犬的表现;而且由于主人公的经济实力好,又有人脉,所以导盲犬协会的人员,才优先配了导盲犬给他(电影中有这个台词出现)。
所以以上2点,都模糊了真实的一面,让观众想象不出一般人使用导盲犬的可能性和机会,这一方面显得狭隘。
表现导盲犬作用的3个方面
导盲犬是工作犬,在寄养家庭学会“社会生活”后,在它们1岁到1岁半时是要回到训练中心,由训练员开始安排训练,这时的它们需要培养“工作状态”,是不会再回到寄养家庭。
所以电影中表现由寄养家庭的主人来训练小Q,在通过考试后,还能再回到寄养家庭中,这一情节缺乏考量,而且也没体现出导盲犬的专业性,只是体现小女孩和小Q难舍难分的情感,为后来小Q再次回到寄养家庭生活,做一个感情外露的铺垫。
02:
在电影中,训练导盲犬,与训练员协助人狗配对磨合的部分,都表现得太过简单、不够深入,没体现出成为导盲犬是一件不简单的事。
对比日版的《导盲犬小Q》就解释得很清楚,有不少在训练基地的情节,还有训练员带导盲犬上街认识障碍物的过程,普及导盲犬完成训练的全过程;而且在盲人和导盲犬的磨合期也是在训练基地完成的,一直到他们的训练达标后才可离开,而不是把导盲犬直接送到住到主人家里。
03:
导盲犬协会的工作人员没有体现出足够的人文情怀,他们明明是为残障人士服务,但是对脾气暴躁的主人公就缺乏耐心和同理心;不愿意配导盲犬给他,几个人在会议里讨伐主人公,并决定要收回小Q。
这一段的感情冲突表现得有几分本末倒置的意思,他们仿佛重视狗多于人,却又没解决人狗相处的核心问题,只是为了体现工作人员爱护导盲犬的一面。
对比港版和日版的5个细节处理
港版主人公的职业,是一位技艺精湛的西式蛋糕师傅,其实这个职业设定,对于电影故事的推进欠缺力度,也起不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也缺乏香港特色。
日版渡边先生的职业,则是从事与盲人相关的工作,一边协助其他盲人学习打字,一边为盲人申请政府福利;从侧面表现出渡边先生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一面,传达了良好的精神世界。
配乐
在电影里,配乐是给画面插上翅膀的点睛之笔,因为它是随着剧情和感亲深入发展时,在听觉方面给予抚慰的精髓所在。
所以恰当的配乐,往往能为画面增色加分,并且成为观众的记忆点,从而让更多人喜欢这部电影。反之,如果配到不适合的音乐,虽然也能成为观众的记忆点——却是哭笑不得的记忆点。
所以,当我在《小Q》中听到《你是我的眼》时,我真的瞬间出戏了。不是说这首歌不好,而是出现在这种人与狗狗相依为命,忠犬治愈人心的情节和画面里,激昂的歌调表达不出小Q含蓄无言的情感,更描绘不出跨越种族,相互扶持的细腻深情。
而日版中的配乐以充满节奏感的纯音乐为主:当小Q还小的时候,配乐就会符合小Q的童真与顽皮;当小Q离开寄养家庭时,分别的配乐是轻柔伤感的;当小Q与渡边先生磨合时,配乐是轻快诙谐的。
情感层次
主人公在盲之前就已经是个不太好相处的人,他对己对人的要求都很高,所以身边的人不容易理解和接纳他;长期孤独、自我的他,在盲了之后变本加厉地挑剔暴躁,执拗又自怨自艾,非常抗拒小Q。
而且电影里只有小Q表现出对主人公的亲近,只有它在不断付出和坚持,而主人公则一直剧烈暴躁地反抗,前期甚至对小Q举止粗暴,态度没有软化、接纳的痕迹。
在情节上,无论是训练上街还是感情交流,一人一狗都没有培养期和过渡期。
就连表现他们感情的转折处,也只有小Q在车祸中救了主人公这一段;接着主人公幡然醒悟,他与小Q的感情就一日千里了,出来了大段相处融洽,相互依偎的情节,以光速来形容也不为过,缺乏一个渐入佳境的过程。
在日版中,渡边先生先是抗拒小Q,然后在训练员的劝导和指导下,慢慢掌握和小Q相处的方式;而他自己从不待见小Q,到后来允许它进屋睡觉,再到和其他盲友、同事炫耀小Q的聪明。这情感是有迹可寻的,是连贯真实的。
两者对比起来:
日版的感情表现得更为丰富、细腻有层次,感情都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必然发生的。
港版的感情表现以冲突为主要表达方式,大起大落,以生离死别后的思念为最美记忆。
详略不当
就如前面所说,主人公和小Q的情感发展太过快速,过渡部分没有处理好,比较跳跃。
而且感情融洽后,又花了过多的时长去描绘他们的美好生活,有点太梦幻、拖沓,显得是为演而演;尤其还安排“狗肉节”做强烈冲突,小Q被偷狗贩掳走又幸运被找回,这段情节有种强行加戏煽情,强行加深主人公和小Q感情的套路感。
日版则重在表达故事,很仔细地描写了小Q成为导盲犬的一生,从出生、训练、工作、陪伴到死亡,叙事均匀。而且适量地加入了关于其它盲人和导盲犬相处的情节,还有其他人对导盲犬的态度,比较全方位表达人文素养。
宣传导盲犬
电影除了传达人与动物相处的情感,体现人文情怀,更多的意图是想宣传导盲犬,同时想让更多的人关注盲人和方便他们的生活。
在港版上,宣传主要体现在主人公带小Q出国旅行,让导盲犬(工作犬)上飞机、坐地铁等,主要表现在公共场所方面;让观众知道这不是什么VIP特权,而人文关怀的服务。
在日版上,宣传导盲犬主要表现在学校给学生普及知识,让学生亲眼观看导盲犬是如何工作的,就算身边掌声如雷,导盲犬也是工作状态中,不惊慌也不兴奋。
两部电影在宣传导盲犬这部分,都是升华之笔,延伸并丰富了电影的意义——不只是单纯的娱乐和治愈,更深刻地发扬人文精神,促使大家关注盲人、残障人士的生活。
随着主人公一句“你可以收工喇”,再次把观众的情绪一下拔高,这一部分的情感渲染和情境表达,人与狗的相互拥抱,既深情又沉痛,比日版的娓娓道来更令人动容。
电影虽然说着他们圆满又遗憾的人生,却也提醒我们珍惜和充实的自己人生。
《小Q》的口碑不错,虽然尚有不足之处,但也算瑕不掩瑜;毕竟没有完美的作品,只有更好的作品,在可成长的空间里,希望这一类电影能越拍越好。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