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高晓松
编剧: 高晓松
主演: 周迅 / 夏雨 / 朴树 / 李明 / 舒耀瑄 / 更多...
类型: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02-05(中国大陆)
片长: 90分钟
又名: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IMDb链接: tt0385893
编剧: 高晓松
主演: 周迅 / 夏雨 / 朴树 / 李明 / 舒耀瑄 / 更多...
类型: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02-05(中国大陆)
片长: 90分钟
又名: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IMDb链接: tt0385893
我到底是多懒才能拖了三个月才把这篇文章发出来。此文首发在微信公共号【小众电影咖】(minimovies)上。
写文的那一天,朴树出新歌,周迅着婚裙,突然就觉得是时候重看《那时花开》的时候了。
-----
“说好了啊,我们以后每年都得拍一次,这样等我老了也好看看自己年轻时候什么样儿。”
“那咱绝对是一块老泪纵横。”
这是十五年前的电影《那时花开》里的一段对话,出现了两次。电影的主演是周迅、朴树、夏雨,导演是高晓松,大概可以算作中国校园电影的鼻祖。在今天这样一个日子,似乎到了重看的最好时刻。
故事情节很简单,本来是一个剧中剧。朴树饰演的张扬与周迅饰演的欢子离婚以后,开始写小说。小说从夏雨饰演的高举视角出发,回忆了张扬、高举、欢子之间的过去,也展望了高举与欢子的未来。
若从线性叙事的角度来说,可能更容易一点。在高举大三那年,张扬从西安退学回到北京,两个人组建了一个乐队,住起了上下铺。在迎新的时候,遇见了欢子。欢子和张扬在一起了,却约定她只在星期一到星期五属于张扬,星期六她属于高举,而星期天她谁都不属于。三人一起愉快地度过了欢子的大学生活,约定从此以后互相不认识,如果谁违背了誓言,就要去死。(但是毕业以后,张扬还是和欢子结婚了,之后又离了婚。)高举重新以高乐的身份追求欢子,就在两人即将结婚的时候,欢子发现自己怀孕了。高举为了逼问孩子究竟是谁的,终于承认自己违背了誓言。于是欢子和高举决定一同赴死。临死时,他们再约定,如果第二天醒来发现两人没有死,就结婚。然后他们就结婚了。
在整个线性的故事当中,只有括号里的部分最模糊,因为我们只能通过零散的镜头语言来判断这一事实。电影采用了黑白默片的形式,连两人的对话,都是以全屏字幕的方式出现,以此区别于其他彩色的部分。然而,却只有这一段是真实的,其他的所有,都仅存在于离婚后的张扬所写的那个叫做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的小说中。
这在片中有许多证据,比如当高举以高乐的身份出现时,两人的对话被完整地记录在了张扬的word文档上;再比如高举终于与欢子确立恋爱关系的那天,他在海里游泳,海水的边缘却是张扬的鱼缸;再再比如高举和欢子每次看电影,电影院上排的那个放映员永远都是张扬。张扬在二人的故事中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存在。高举与欢子是张扬的剧中剧。
可我在开篇便说,这“本来”是一个剧中剧。是的,倘若影片就此展开并结束,它本来是一个剧中剧。但是在最后,我们却发现,欢子的视角也被插入了进来。影片开头划起的那根火柴,到最后被欢子用来焚毁象征她内心世界的山脚小屋。而在火焰中,她与高举与张扬的两次婚礼,分别以彩色和黑白的形式交替出现,让人仿佛以为这一切的一切只是欢子一个人的回忆(甚至幻想)。那么故事就具备了另一种叙述的可能性——
是欢子虚构了这一切吗?就像大雨之夜,欢子与高举拥吻,被闯入的张扬看到,那时身为张扬女朋友的欢子仍未停止,只是一边与张扬对视,一边继续拥吻。张扬在整个故事中,也只是个观看的角色吗?
然而就如影片所说,“看电影的人被自己看了,像一个悠长等待的结果是时间未曾流逝,成长是忘了提问的回答。回忆比幻想还不真实,电影比爱情更忠于我们。”
张扬和欢子在长城郊游时与高举走失了三天,高举却以为是整整一年。他在这悠长等待的过程中,实验着自己的毕业课题,可结果却是时间并未流逝。对于毕业课题长达一年的访谈讨论,与张扬欢子口中言之凿凿的三天,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
连叙述者自己,都忘了去找寻答案。
可仍然有些小细节,无论回忆也好幻想也好,在不真实的叙事中昭显角色的可靠。比如关于诺言。
三人的第一个诺言,是欢子的归属问题。欢子星期一至五归张扬,星期六归高举,星期天归自己。但是他们都违背了这个诺言。张扬是一个简单粗暴的人,他在星期天闯入时,欢子问为什么,他说,“星期天我也要你”。
而高举却只能迂回的方式假装偶遇。他说,“咱们并没有说过星期天不许到一个美丽的山脚下来放风筝啊”。
这大概也就预示着他们对最后一个诺言的态度。他们的最后一个诺言是假装从此以后互不认识。可是张扬与欢子在影片一开始便突兀成婚,完全不需要理由;高举却通过了种种方式,改变姓名,以此逃避对违背诺言的自责。
是细节赋予了故事的可靠性,而绝非叙述本身。或许是因为记忆本来就该是失真的、细碎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往往愿意无数次回想过去的点滴,却很少有人愿意真正回到过去再重新经历一遍。倘若失去了无限种叙述的可能性,那么记忆便不再是记忆了。
多年前我第一次看这个片子,写过这么一段话,“它只能用来感觉,好像天空落下沙砾似的雪,噼里啪啦全部打在心上;一下子很疼,然后很冷,然后过了很久很久,暖成水,又哗哗地流掉。”
现在读来,有些年轻时候的矫情。可是正是这种矫情,比记忆更可靠地提示了曾经的观影体验。并且我可耻地发现,多年过去了,我的观影体验并没有新的改变。
“开始的开始,是我们唱歌。最后的最后,是我们在走”。
“那些飘满雪的冬天,那个不带伞的少年,那句被门挡住的誓言,那串被雪覆盖的再见。”
“生活是无法被记录的,但可以被歌唱,我们要歌唱了”。
关于《那时花开》,我想写很多东西,比如有求必应卡,比如塑料模特的意旨,比如长城走失的不同解读,比如小站的假面舞会,比如高举的长衫,比如张扬的玩具手枪,比如片中向无数经典电影的致敬。
可是这一切,都如我多年前所写的那样,更适合用来感觉。就像上文那罗列的三段歌词/台词,需要我们用自身的回忆和幻想去填满。若导演本不想叙述一个老实完整的故事,那么我的解读其实并无意义。
所以不如就此停笔。
会在十五年后看这个片子的人,大概都是为了某种情怀。而情怀是不必说的,说来也就四个字:
“老泪纵横”。
看那时花开,好象打开了回忆的黑匣子,拼命地记起了那些年少时反复无常的忧伤。
其实这并不算是一部很好的片子,然而当我们完全以宽容的态度来看这部高晓松半自传性质的电影时,真的有一些欣慰。
开片不久,就出现了高晓松在全剧中非常热衷的一种道具——塑料人。城市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永远不会融入别人的世界,于是就注定了灵魂一辈子孤单。我想这就是他投注热情想要表达的东西。
我很喜欢那个火柴点亮烟头时的特写,在黑暗中晕出一片红色的阴影;很喜欢他们一群人在海边度过的一个夜晚。黑暗掩盖掉了远处的不完美。每个人表现出来的疯狂叫人以为是世界尽头。
周迅不停地跳舞,摄影师追悼爱情,有人念起《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人一晚上在沙滩上一直重复挖坑的动作。而夏雨,坐在桌旁,点燃蜡烛,吹灭,再点燃,再吹灭,自得其乐。这场戏几乎把每个人经历过的青春冲动凝固在一瞬,我完全可以感觉自己血管里无可救药迸发出来的声音。这一场仲夏夜的旧梦,权当是对于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来日时所做的弥补。
满树的布娃娃和糖果,风铃挂满树梢,一个荒野的家,这是我们年少时做过的梦,或者也是高晓松青春无悔里的一个旧日幻想。当他借夏雨口说出校园里的摇滚青年是一群花痴的时候这一切已经足够形成一种过去式,不知他是否还会想起,那时的“青铜器”乐队,这一路走来,也曾晃晃悠悠,支离破碎。
其实这并不算是一部很好的片子,然而当我们完全以宽容的态度来看这部高晓松半自传性质的电影时,真的有一些欣慰。
开片不久,就出现了高晓松在全剧中非常热衷的一种道具——塑料人。城市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永远不会融入别人的世界,于是就注定了灵魂一辈子孤单。我想这就是他投注热情想要表达的东西。
我很喜欢那个火柴点亮烟头时的特写,在黑暗中晕出一片红色的阴影;很喜欢他们一群人在海边度过的一个夜晚。黑暗掩盖掉了远处的不完美。每个人表现出来的疯狂叫人以为是世界尽头。
周迅不停地跳舞,摄影师追悼爱情,有人念起《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人一晚上在沙滩上一直重复挖坑的动作。而夏雨,坐在桌旁,点燃蜡烛,吹灭,再点燃,再吹灭,自得其乐。这场戏几乎把每个人经历过的青春冲动凝固在一瞬,我完全可以感觉自己血管里无可救药迸发出来的声音。这一场仲夏夜的旧梦,权当是对于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来日时所做的弥补。
满树的布娃娃和糖果,风铃挂满树梢,一个荒野的家,这是我们年少时做过的梦,或者也是高晓松青春无悔里的一个旧日幻想。当他借夏雨口说出校园里的摇滚青年是一群花痴的时候这一切已经足够形成一种过去式,不知他是否还会想起,那时的“青铜器”乐队,这一路走来,也曾晃晃悠悠,支离破碎。
我们的青春,究竟可以有多少故事?如果,它是一场电影,那么在曲终人散后,我们的回忆是否会灰飞烟灭?
我一直觉得《那时花开》里的青春实在太残酷,高晓松花了近2个小时去讲述一个破碎的故事,凌乱且衰败。我是觉得他太幻想了,完全陷入了自己的世界中,以一个不真实的回忆开始,叙述了一段乌托邦式的大学生活,最后以一个不真实的期待结束,留下了两个男生孤独的脚步,和一串无法回首的想念。
影片中周迅饰演的欢子是一个彻底的叛逆者,对生活叛逆,对生命叛逆,最后对自己叛逆。她周旋在两个男人之间,高举,张扬。平日和你,周六和他。三个人的爱情游戏,没有角逐,因为三个人都心甘情愿。或者更确切地说,两个男人都心甘情愿,只有欢子,她想永远拥有三个人的情谊,女人,总是贪心的,所以,欢子说“蓝的是你,黄的是他,你们会长大吗,我们会一直在一起吗?”我知道,欢子内心是孤独的,如荒野上那棵孤零零的大树,黄土地上的寂寞是绝望。
“看电影的人被自己看了,像一个悠长等待的结果是时间未曾流逝,而成长的结果是忘记了提问的回答,然后是回忆比幻想还不真实。电影比爱情更忠于我们。生活是无法被记忆的,但可以被歌唱,我们要歌唱了。”
欢子说,“当我问你是不是自己改名叫高乐的时候,我就已经违背誓言了。”
高举说,“欢子就像从我们手指间滑过的那些叫做岁月的东西一样,偶尔还会涌上心头。”
张扬呢?他只是一个沉默的孩子,他周一到周五拥有欢子。在周六失去她,在跳舞时失去她,在死亡中没有他。黑白画面中的婚姻如塑料人一样,如果谁可以信以为真。充满了年少无知的迷惘,一如青春。可是青春会消逝,连同他们的友情一起埋葬。然后各奔东西。
看了这部电影,又更加地感觉到了,原来青春它被赋予的色彩依然是那样的黯淡和颓废。如果说这部电影是高晓松的青春独白,那实在是太苍凉了。那些日子,如花绽放,开到荼靡,
再无芬芳。
青春是什么?我想起了我们老师写过的一段话,我觉得那是最有质感的一番“青春之歌”:青春在哪里?是未来的话题吗?我看到了那些青春的面孔,他们沉醉在语言和文字的快乐之中;有时我觉得青春的“愁”并不比“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更轻飘,恰恰相反,青春的“愁”才更有质量,阅尽沧桑,何谈“愁”呢?比较起来,秋天应该淡然,而只有春天的“愁”才更美。
那是怎样一幅炫美的图景呢?我们看到了青春血脉的鲜红、声音的醇美和头发的飘逸,在美妙的汉语的奏鸣中,在岭南这样一个温暖的花园中,从沁湖出发,以心为底,描摹一种生活,给现在,亦给未来。
那月光倾城,薄凉透彻,其实,我们什么都记不起了,有关的那些青春岁月。我们都只是在别人的青春了做着一名观众,散场了,我们也就什么都会忘记了。我们仍旧过着现在的生活。
我一直觉得《那时花开》里的青春实在太残酷,高晓松花了近2个小时去讲述一个破碎的故事,凌乱且衰败。我是觉得他太幻想了,完全陷入了自己的世界中,以一个不真实的回忆开始,叙述了一段乌托邦式的大学生活,最后以一个不真实的期待结束,留下了两个男生孤独的脚步,和一串无法回首的想念。
影片中周迅饰演的欢子是一个彻底的叛逆者,对生活叛逆,对生命叛逆,最后对自己叛逆。她周旋在两个男人之间,高举,张扬。平日和你,周六和他。三个人的爱情游戏,没有角逐,因为三个人都心甘情愿。或者更确切地说,两个男人都心甘情愿,只有欢子,她想永远拥有三个人的情谊,女人,总是贪心的,所以,欢子说“蓝的是你,黄的是他,你们会长大吗,我们会一直在一起吗?”我知道,欢子内心是孤独的,如荒野上那棵孤零零的大树,黄土地上的寂寞是绝望。
“看电影的人被自己看了,像一个悠长等待的结果是时间未曾流逝,而成长的结果是忘记了提问的回答,然后是回忆比幻想还不真实。电影比爱情更忠于我们。生活是无法被记忆的,但可以被歌唱,我们要歌唱了。”
欢子说,“当我问你是不是自己改名叫高乐的时候,我就已经违背誓言了。”
高举说,“欢子就像从我们手指间滑过的那些叫做岁月的东西一样,偶尔还会涌上心头。”
张扬呢?他只是一个沉默的孩子,他周一到周五拥有欢子。在周六失去她,在跳舞时失去她,在死亡中没有他。黑白画面中的婚姻如塑料人一样,如果谁可以信以为真。充满了年少无知的迷惘,一如青春。可是青春会消逝,连同他们的友情一起埋葬。然后各奔东西。
看了这部电影,又更加地感觉到了,原来青春它被赋予的色彩依然是那样的黯淡和颓废。如果说这部电影是高晓松的青春独白,那实在是太苍凉了。那些日子,如花绽放,开到荼靡,
再无芬芳。
青春是什么?我想起了我们老师写过的一段话,我觉得那是最有质感的一番“青春之歌”:青春在哪里?是未来的话题吗?我看到了那些青春的面孔,他们沉醉在语言和文字的快乐之中;有时我觉得青春的“愁”并不比“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更轻飘,恰恰相反,青春的“愁”才更有质量,阅尽沧桑,何谈“愁”呢?比较起来,秋天应该淡然,而只有春天的“愁”才更美。
那是怎样一幅炫美的图景呢?我们看到了青春血脉的鲜红、声音的醇美和头发的飘逸,在美妙的汉语的奏鸣中,在岭南这样一个温暖的花园中,从沁湖出发,以心为底,描摹一种生活,给现在,亦给未来。
那月光倾城,薄凉透彻,其实,我们什么都记不起了,有关的那些青春岁月。我们都只是在别人的青春了做着一名观众,散场了,我们也就什么都会忘记了。我们仍旧过着现在的生活。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