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里则林
主演: 彭昱畅 / 张婧仪 / 梁靖康 / 周依然 / 张宥浩 / 更多...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2020-09-24(中国大陆)
集数: 16
单集片长: 45分钟
又名: 疯犬少年的天空 / Run For Young
IMDb链接: tt11502620
看《风犬少年的天空》时,忽然想起五月天的一首歌《牙关》,开头的歌词就是“你和我站上全世界最快乐的巅峰”。剧中的老狗(彭昱畅饰)和他身边这群鲜活肆意的小伙伴们,岂不也是处于他们人生中最快乐、最迷茫、最热血、最温暖的人生巅峰。
《风犬少年的天空》这个剧名本身就带着一股朝气蓬勃的画面感,风一样自由,狗一样狂奔——一用轻松、诙谐的叙事方式,将这群新时代少年成长时期的中二、热血带给观众,也在他们经历友情、家庭等一系列事情后的成长变化中,追忆我们永远的青春主题。
十七岁,高三来临,友情依旧,每一个因素都是青春片的加分项,而所有的转折点都来源于大力娇(周依然饰)手中刚刚翻开的杂志——高三,是表白的季节。
爱情初初萌芽,新来的转校生男生又高又拽,女生又美又甜,于是原本坚不可摧的“大兴村四兄弟”迎来了新的变化。大力娇和老狗成了单箭头,马田喜欢上了大力娇,老狗则是沉浸在追求优质美少女安然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直到他们知道了“转学二人组”转学的真正目的之后,剧情急转直下,暗线呼之欲出,于是出现了另一个人物——安然的前男友、老狗的好大哥、已经退学的前“校篮球主力”刘闻钦。明媚的青春中出现一笔黯然伤痕,老狗的情感何去何从,安然的选择会是等待还是前行,这让我更加期待后面的剧情发展。
《风犬》取景设在重庆,少年们平时上课的学校背景则是借用了编剧真实生活、学习过的重庆二十九中。尤其是剧中解放碑下雪那场戏,解放碑和重庆二十九中两个地方离得非常、非常近。在重庆生活过或者去过重庆的观众,看这个剧是一定会很有代入感的。
加上所有剧情演员基本上用的都是重庆方言,什么“龟儿子”“哈老壳”“站到起”听起来酸爽过瘾,无形中也让诙谐的剧情更加有趣起来。
另外二十九中这个地方因为地势背景复杂,身处上城区和下城区中间地带,因而既有市井的一面,又有非常富足的阶层,属于鱼龙混杂的交界处。老狗他们四个就是从这样复杂的地方,从小一起长大的,互相陪伴、互相扶持。
比如开篇时候,四个“小破孩儿”走在长石梯上,走着走着就长大了;走着走着就十七岁了;比如下雨的时候四个人举着伞,打打闹闹还是要一起回家;比如大嘴帮助咪咪追女孩儿,老狗听到大力娇的心跳变快……这种最亲密的朋友间的细节,每一处都闪光,每一处都足够打动人心。疯狗一样的自由、散漫、抱团成长,他们之间的感情无疑异常珍贵。
四小只的家庭条件也相差无几——老狗的父亲开了个肉摊儿,独自抚养儿子;大力娇父母有一个面摊儿,生意还可以;大嘴是单亲家庭,母亲靠开出租赚钱;咪咪的父母年龄更大一些,属于老来得子。
剧中每一位少年身世背景的设置更合理,人物性格更丰满,也让《风犬》青春片背面的成长主线有了那么点按图索骥的意味,老狗父亲(黄觉饰)面对青春期儿子的无奈,大嘴母亲独自抚育孩子的辛酸,几位少年与家人之间的感情在诙谐的剧情中徐徐展开,道出人生在世的另一种无奈。
看的时候发现这部剧的主线节奏属于一亮一暗的设置,往往前一秒还笑得前仰后合,后一秒就发生了暗含现实生活的桥段。
前面意气风发的少年们嬉笑打闹,画面一转,老狗回到了昏暗的家里,不再年轻的父亲干着活累到睡着,醒来后面对老狗只有吵架和转身离去的背影;前面还中二的扬言马田跑不过自己,热血沸腾的少年狂奔后,是狗哥突然开了胶的旧跑鞋,窘迫到恨不得钻进土里;前脚几个人还英勇无敌的追着小混混跑,结果跑到终点看到的是退学后的刘闻钦竟然在开烧烤摊;全城洋溢着过节的幸福,BGM突然转变,老狗一声怒吼举着棍子把橱窗砸开了……
这也让这部《风犬》有了不一样的青春底色,我们沉浸在燃爆中二的快乐氛围中时,编剧也将生活艰辛、酸楚的另一面悉数呈现。大兴村四人组VS转学生二人组,少年们从互相不服输的对立,到后面的互相理解、互相温暖,才完整组成了了关于每个人的青春答案。
狗哥作为男一,他嘴贱、幼稚、混不吝的成长着,家境一般,就连长相也是普通少年模样,完全拿的是“男二”剧本,马田一件白衬衫就把花里胡哨的狗哥轻松比了下去,大力娇喜欢狗哥,也被狗哥老爸形容成“眼光不好”。然而这样的狗哥,可以去看望刘闻钦父亲时,为他煮上一碗面,听老人家说说话;可以在明知道安然喜欢的人是刘闻钦时,依旧帮助刘闻钦完成对安然的约定;可以跳车后陂着一条腿扮成圣诞老人为安然送去惊喜……
老狗的勇气和真诚,在搞笑的过程中展现了普通男孩儿内心赤诚的一面,也为国产青春剧男主角带来了新鲜而又丰富的面孔及设定。
安然勇敢追爱的故事线也很打动我。没有刘闻钦,马田和安然就不会转学过来,他们和这群野狗少年也就没有相遇的可能。安然对着受了伤的“圣诞老人”,不顾一切喊出“狗哥我知道是你”“谢谢我很喜欢”时,忍不住爱上了这个勇敢善良的姑娘。
马田站在刮着风的天台,一笔一笔写下不署名的贺卡,只为了保留住大力娇一个青春期女孩儿的自尊心。当他摘下一只耳机,递给大力娇时,重庆主城区下起了雪——没有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天台上站着共听一首歌的少年少女,马田用一首歌告诉大力娇,贺卡的真相——怕我没什么能够给你,爱你也需要很大的勇气。
单看《风犬少年的天空》里每一个角色也足够动人,足够热烈。这群风犬少年们,等待他们的是更多的精彩,希望他们撕咬出更多的未来。最后用一句把我看哭了的台词作为结尾:
“兄弟,我度过了最艰难的一天。”
“我也是。”
“兄弟,做一个人的圣诞老人好难。”
“因为,我们两个都是哈本吧。”
他们是“狗”,可他们努力过,他们努力着。
一个叫安然的好学生跟着一个差学生相约去吃烧烤,她穿得光鲜亮丽,很有富家乖乖女的感觉。烧烤摊摆在路边,是街边的气息。他们兴高采烈地走过去,有的是为了烧烤,有的是为了其它——安然是为了烧烤摊的摊主,那个叫刘闻钦的男生,她喜欢他。
但当安然一行人走到烧烤摊时,发现一群混混正把刘闻钦按在地上索要保护费。混乱中他们逃脱。刘闻钦叫来街坊邻居就要去跟混混们拼命,安然拦住了他:
「你这样子(的生活)好在哪?」
刘闻钦说:「自由自在,好吃好喝。」
显然,这句话是不符合安然的认知的,这不是好学生理想中的秩序,年轻人就应该好好读书,而不是混迹街头。安然本能地认为这是错的,她在为刘闻钦着想,她说:
「可是你才十八岁。」
接下来刘闻钦不假思索的一句话,打破了安然的固有认知,也击中了我:
「生活啥子时候给过我十八岁?!」
我承认,我就是被这句话打动的。它出现在电视剧《风犬少年的天空》第三集结尾。在这句话出现的前两集多,这部剧夸张中二日漫风十足,喜欢的很是喜欢,不喜欢的也批判得毫不留情。
当我看完前两集时,我是想打两星的。但好在,我看到了第三集。于是我不禁开始思考,问题出在了哪里。
直到第三集的这句台词出现,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本剧的男主不是刘闻钦,而是涂俊,外号老狗,由彭昱畅饰演。老狗的父母离异,跟着爹过日子,家里是杀猪的,身旁有一群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他们是邻居。他们的衣着差不多,他们的家庭情况差不多(比如街边摊卖面),他们的话语差不多,他们的思维方式差不多。
这是同一阶层的一群少年们。但他们在学校,他们不好好学习。
看到这里我已经很能理解主创在第一集想要表达什么了,他们想表达这群少年在校园秩序中的格格不入。校园本身是有其内在秩序的,从上至下都有一整套规训,这种规训是将大量的人力资源转化成人力资本的过程。家境优越的孩子,他们在步入校园前往往就接受了类似方向的整合,因此他们往往更能理解校园的秩序;但许多被称之为「缺家教」、「缺教养」的孩子,由于社会和家庭本身就没有给他们以规训,因而在学校里往往是特立独行的,学校越好他们越如此,这样的孩子也常常被说成是「充满社会气」。因为校园就是社会的投影。
所以第一集里一群人表情夸张地在唱着《朋友》时,他们的内在动力是什么呢?
在看到第三集时想明白了,但也清楚为什么主创在这一幕上做得不够好,让大家没法明白。
任何一个观众到了第三集都能看出来本剧最核心的其实就是现实的生活压力在少年们身上的体现。如果老老实实拍这样的戏,那上来就是苦大仇深的,观众们是不一定买账的。这部剧是在B站播的,大家都很清楚B站的路线定位,这点也不需要我多说。所以开头需要设置戏剧场景引导观众看到这群人。无论如何也要记住这群人。
但戏剧人物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信念感。
是你相信你的内在动力。
你是谁?你是杀猪的人的儿子,你是卖面的人的儿子,他是什么什么领导的儿子,她是什么什么老板的女儿。你们不是一群人。这是有天然的阶层差异的。面对阶层差异需要的是什么?
穷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戏很多人能演,富人面对一切的气定神闲也很多人能演,穷人在富人面前的自卑感同样很多人能演,穷人在富人面前的坚定反抗依旧很多人能演。但有一样东西很多人没法演,因为他们内在没有。
穷人在富人面前的插科打诨。这是一种自嘲,而自嘲的前提是什么呢?是真正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并且说服自己,从而面对富人时,会表现出夸张和荒诞。
这里的富人,实际上是广义的社会秩序下的上层。而穷人,不言而喻:
严顺开的阿Q是一个,陈佩斯的小偷是一个。周星驰的几乎每个角色都是。
为什么刘闻钦的背景音乐是《一生所爱》?
因为这个味道对上了。
周星驰一直强调自己拍的是正剧,而不是喜剧。但熟悉社会秩序的人们在观看周星驰电影时,总会觉得那就是喜剧。因为周星驰自己是真的相信那些人物,一个个夸张的人物在他心里是真实存在的。
很多模仿周星驰的人理解不了这一点。很多跟周星驰合作过的导演再拍电影时总是会表现得极其刻意。因为他们永远觉得,周星驰的电影就是喜剧。
戏剧是要有世界的。周星驰的电影世界就是真实的,那并不夸张,那只是他面对社会秩序的无奈自嘲与自我说服。
刘闻钦早早辍学,他成绩不好,从小没人教,家里条件也不好。怎么办呢?只能开烧烤摊。可他确实对安然有好感。但那又如何呢?
难逃避命运。这句歌词被刘闻钦唱出来,可比很多影视题材滥用靠谱多了。那些校园里卿卿我我的生活算什么命运呢?
这一幕发生在第二集末尾。故事的重心悄然从校园转向了社会。
从第三集开始,我觉得这部剧可以打三星了。
现在我们回到第三集最后的那一段。也就是本文开头的场景。
观众在进入这一场时,视点是跟着女生安然和老狗的,他们嚷嚷着要去吃烧烤,但这一个动作不带情绪。吃烧烤而已,又没发生什么事。
等到了现场,大家发现刘闻钦被打了。大家很激动,因为大家认识刘闻钦;但观众依旧没有情绪,因为观众不熟悉这个人。
可观众熟悉老狗,因为这是第一男主。所以情绪得起来了,我们得跟着老狗的情绪走一走。于是乎,安然奋不顾身地奔上前去要保护刘闻钦。这时老狗惊呆了,因为老狗不知道安然喜欢刘闻钦,而他一直是喜欢安然的。瞬间的错讹、无助与彷徨,这一幕彭昱畅的情绪传递得很到位。仿佛整个世界发生的事都与他无关了。是的,他傻掉了。不能动弹。
情绪紧接着往上烘托。兵分两路,一路是老狗这一边,一路是安然这一边。
安然和刘闻钦逃出来后,跟刘闻钦说了本文开头的那一番话,说什么你才十八岁,正是要好好学习的时候,不要学着去打架。
这是在表达女主的价值观。用价值观来表达意味着安然无法理解刘闻钦的行为,她只能将刘闻钦的行为放在自己的世界里然后加以评述。
但情绪比单靠表达的价值观重要,带着情绪的价值观比一切都重要。一部剧最重要的就是情绪。
刘闻钦一句话堵上了一切表达。也将本剧的重点凸显了出来。
我们再重复一遍:
「生活啥子时候给过我十八岁?!」
令人惊喜的是,这部剧没有像一些青春偶像剧那样,表达的是安然这样的好学生对家境不好的同龄人的关怀,谁要这种关怀呢?你那叫施舍你知不知道?
安然不知道。
她不理解她那为什么叫施舍。
因为她住大别墅,因为她在03年就可以买得起一千多的球鞋送人,因为她可以随随便便在必胜客吃披萨。
这些都是刘闻钦可望而不可即的。
「两手空空的人,最容易手足无措。」
弹幕里的安然被骂成了筛子,屏幕前的我欣慰地给了四星。
在第三集看完后,我是很担心这部剧变成女主觉得刘闻钦是在自己给自己找别扭的。因为太多和阶级差异有关的剧都会变成这样的落点。出身差的人会不断嫉妒,最终变成反派。
但第五集交代了刘闻钦和安然的前史。这个前史是分别从刘闻钦与安然的视角走的。两条线,一边表达了安然何不食肉糜的困惑,一边表达了刘闻钦捉襟见肘的狼狈。
安然拉着刘闻钦去必胜客吃披萨。03年。吃完328元。
刘闻钦从好几个口袋里掏出纸币凑足了钱。
回家后他郁闷地趴在桌子上,那是他存了一年的钱。那不过是安然的一顿饭钱。
观众看到这里,情绪会给谁?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刘闻钦。没有观众能够站着说话不腰疼地指责刘闻钦不努力,这是他的错吗?是他那个身体不好的爹的错吗?
在《风犬少年的天空》里,刘闻钦这样一个本来是陪衬的角色,变成了前期戏剧情绪的最大落点。
陪衬,而不是配角。青春偶像剧里的配角往往是男女主身边的同学、同事,他们和自己家庭背景差不太多,成长环境也没什么区别。那大家的话语和行为都是对得上的,彼此之间的矛盾也是可以轻轻松松化解的。但陪衬是什么?是校外的那些辍学了的孩子,他们在影视剧里是或者以反派或者以弱者的形态出现的。
于是那些主角们要么站在高处将社会秩序默认为道德并对他们宣判,要么看似努力地帮助他们在某一刻生活得好一点。满足了自身的道德感,然后挥挥手继续回到自己的世界。
至于那些陪衬们的世界,永远是灰蒙蒙的无人关心。
谁给过陪衬们聚光灯?谁在意过陪衬们为什么是陪衬们?
安然其实她也不在意。她敢无所畏惧究竟是因为什么?因为她真的觉得她能面对这个世界吗?不,她只是为了自己的幻想。
但我们能怪安然吗?她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她不能。
所以她会直接喊出:「我们之间哪有那么大的差别啊?」
她可以表达不在意刘闻钦的家境,不在意刘闻钦五年后、十年后是什么样。但刘闻钦没法不在意。
第五集的名字是《河里的虾与海里的虾能生活在一起吗?》。
刘闻钦的生活成本是一年只能存400元。安然的生活成本是一顿饭可以轻轻松松300多元,然后还可以买鞋子送人。
刘闻钦打球赚的外快买的送给安然的礼物,只不过是安然带他去的餐厅送的五等奖。
他的世界里满是生活,她的世界里只有爱情。
青春偶像剧是爱情至上的。
因为偶像是用来满足幻想的,满足每一代都市校园男女对生活的拔高幻想。虽然幻想不同,但幻想本身是不会变的。但这部剧的男主老狗求而不得,女主安然啥也不懂。《风犬少年的天空》没有偶像。
甚至《风犬少年的天空》没有青春。因为刘闻钦。
老狗有青春,因为老狗他爹是杀猪的,虽然没什么钱,虽然社会地位低(还被安然她爸无意中羞辱了一番),但至少能活下去,能供得起孩子上学,能让孩子努力适应社会秩序。
在学校里的学生是不事生产的。他们可以不去思考今天能赚多少钱、明天要花多少钱,他们只需要关心这道题怎么做,只需要想这个同学为什么这么讨厌,只需要偷偷暗恋着坐前排的马尾辫女生。
但刘闻钦办不到。
是的,青春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在以往的青春校园偶像剧里,我们很少看到这一点。因为那些剧的受众是学生,无论都市还是乡镇,他们都有校园时光,可以在剧中获得关于自身的幻想,而这种幻想,往往是关乎梦想、爱情。而那些本就没时间看剧的同龄人的陪衬们,不说剧中人,很多影视题材也不会在意他们。
然而梦想与爱情事实上都是奢侈的。
越进入社会,就越能明白这一点。这时再看看学生时光的那些「陪衬们」,必然更加酸涩:他们更早地也更无奈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本剧的受众就不仅仅是校园学生了。张一白导演拍了那么多年的青春题材一定想有所突破,B站也一直在探索各个方向的多元化。所以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事实上也可以是这部剧的受众。
长大了,才应该更深入地思考问题:为什么很多人是没有青春的?前五集事实上只是阐述了这样一个事实,我相信安然很快也会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但造成这个事实的原因是什么呢?
最后我们要深入一点思考了。青年这个词汇从年龄概念变成社会概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答案是清末。《平山冷燕》《孽海花》《留东外史》《留东外史续集》《求幸福斋随笔》等大量小说、文章提及它是在这个时期。而清末大变局以来,社会分层发生显著变化,年轻人们不再只是种地和考科举两个方向,方向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科举被废以后,一个知识分子的一生被人为划分开来了,青年随之出现。
我们承认,青年的出现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但这类群体的出现意味着还有大量的群体并不能算作是社会学意义上的青年。这个问题的背后是城乡差距、是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等等。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大量年轻人得到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农民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这两类群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同样标志着他们的话语逻辑、行为惯性和思维方式也在逐步接近。
不然安然怎么会对刘闻钦心动呢,哪怕这种心动只是一时的。何不食肉糜的前提其实是知道有人在饿肚子。《风犬少年的天空》就是这种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虽然老狗、刘闻钦这些人生活在城市,但他们的父母为什么来到了城市呢?
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起了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不再遥远。
来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
我写,你看。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