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梁智强 / 孙逸群 / 夏友庆
主演: 陈丽贞 / 李国煌 / 萨米·优素夫 / 陈俊铭 / 王雷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新加坡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闽南语 / 马来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2016-02-04(新加坡)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Long Long Time Ago
IMDb链接: tt5291232
身为新加坡人,可能就会觉得这部剧很多地方都很贴切。里面发生的事很多都是真的,水灾,对政府的不满,因造谣而坐牢。这部电影的意义应该在于一种新加坡独有的现象,种族和谐,kampong 的精神。我记得我看了这部电影的制作过程,其实都是特别辛苦的。亲自下场,粪便,被打,哭 。对演员的要求特别高,语言上的要求也是很高的,马来语,中文,英文,福建话。还有一场戏,打戏,大家一动不动的,掉了威亚,定格特效。这部电影就是记录了新加坡的成长,大家的成长。淹水的那场戏是人工制作出来的,想一下到底有多辛苦,多贵。拍一部60年代的电影一定有困难。要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事,又要去找道具。电视机,风扇,德士,还有很多很多细节一定是特别难找出来的。找出来是一回事,用的了是另一回事。这部电影在我看了制作过程过后就觉得真了不起。
《我们的故事》又名「请回答1965」,又名「新加坡往事」。名字是假,魅力是真。[偷笑]
电影分上下两部,通过本地华人一家N口人的生活际遇,讲述新加坡这个六十年代一穷二白,连水都要进口的国家数十年的演变史。
作为新加坡成立五十周年的献礼片,真是见微知著,看得人荡气回肠。
据说搞创作的都有这么一个定律,写大人物(事件)要往小里写,写他的日常、平凡、真实。写小人物(事件)要往大里写,写其命运与时代、历史的关联。
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至暗时刻》中用了大量笔触刻画丘吉尔的老迈蹒跚,暴躁刻薄,抽烟嗜酒等生活常态。而《阿甘正传》的暗线则直指二战后美国波澜壮阔的三十年。
然而在看《我们的故事》时,会本能地忽略国家,历史,时代这些宏大词汇,它们像一管针剂般悄无声息地注进了这个普通家庭的日常。
再加上导演是一个能带观众玩情绪过山车的高手。我们的情绪随着人物的命运悲喜交加,人物的命运随着时代的变迁起落沉浮。
一般而言,做作的主旋律电影会把你摁在地上强行要你热血沸腾,或是用能炸瞎耳朵的BGM来彰显它的慷慨激昂。好在这类技法在这两部电影里都没有。但仍旧不妨碍你热泪盈眶,涕泗横流。
我对新加坡的初印象来源于这个国家有着令人闻之色变的鞭刑以及不能携带口香糖这般严苛的律法,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至于「亚洲四小龙」,「国父李光耀」,那都是很后面的事了。
看完这两部电影,才知道原来1977年他们就有高楼,电梯,停车场了,嗯,蛮吊的。
刚刚看完两部。我是闽南人,影片里面的闽南语正是我们泉州的方言口音。从小到大也会旁听家里长辈提起关于某些亲戚下南洋的故事,很亲切。影片里面从当地华人的家庭环境观念习俗也是一摸一样。很感人温情。我的妈妈也是家里的大姐,她的小时候在家里就因为是大姐也必须承担所有家务以及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因为当地闽南文化的包办婚姻,她也没办法选择自己的人生,而嫁给了我不争气的爸爸。当我出生的时候,就因为是女孩,爷爷奶奶就没来看过我们。接着妹妹的出生,可想而知妈妈在爸爸大家族里面的生活情况,充满了歧视欺凌再加上爸爸的不争气。妈妈为了我和妹妹的成长承受了太多太多。直到我们找到了各自的幸福,她却又独自在老家生活。我恨我自己的不孝,不能常常陪伴她左右…爸爸的离去已经让我体悟到人生的遗憾,我不能再失去我的妈妈。所以,很努力很努力的在厦门拥有了自己的房子,时常把她接下来一起生活。感恩!生活不易,亲情永在!
昨天中午,点开优酷,无意间发现了这部新加坡电影《我们的故事》,简介中“海外华人的故事”几个字搭配类似下南洋题材电视剧的海报封面,一看就是外婆最爱的剧情,我就猜到一定好看!
电影中的插曲十分复古怀旧,搭配60年代新加坡华人日常生活的画面,让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那个坐在外婆脚踏车后座的小不点,回到了外婆牵着我的小手走在农场路上,听到农场场部的大喇叭传来的歌声,就像一杯馥郁芳香的浓咖啡,喝了久久回味。
果不其然,令人熟悉的闽南语系和马来语带来的异域风情,搭配恰到好处的高潮和戏剧性情节,看到结尾意犹未尽,我和外婆都爱看,很有共鸣!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农场的生活片段,虽然算不上一部制作精良的作品,却充满了暖暖的温情,亲情、邻里之情和大时代,跨越地区和种族,有着说不完的故事,真实质朴,温馨感人。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献给新加坡,也是献给东南亚华人,献给潮汕人、福建人的电影。新加坡华人通常由福建,广东(潮汕),客家,海南人组成,这部分华人长期沿袭中国传统风土习俗,以唐人自居。通过这部电影,可以看到几十年前东南亚华人艰苦创业的身影,以及他们身上那份难能可贵的品质。如果你的祖上有人去“过番”,看这部电影,想必更会感慨颇多!
刚好今早和好友LF聊到关于家和家人的话题:
她是一个非常恋家的女孩,其实我也一样。她说:“很多时候,感觉撑下去的理由真的是家人。看来看去,世界偌大,家人给自己的爱,即使不是所有,却很真挚,人生在世,好像追求的就是一份真挚的情感,友情,爱情,亲情,有人发自内心的爱你,真的是一件胜过所有美好的事情。
我回答她:“没人能比家人更重要 ,没人能比家人更爱你。在家不知离家人的苦,离家方知想家人的愁。我们要珍惜我们的家人,毕竟有家人的地方才有家。不过,人生的最高理想是把朋友变成家人,把家人变成朋友,哈哈哈。”
这部电影讲述了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一家人的感情历经悲欢离合愈加深厚,文明新思想代替迷信旧思想,组屋代替村落,生活越来越好,华人印度人马来西亚人也都成了一家人的故事。
有人的地方就该有温暖
有人的地方就该有互助
有人的地方不能只有利益
要说电影吸引我的地方,除了能在视觉上唤起我在农场外婆家成长的光阴故事,还有就是听觉上,这部电影是以女主角的大女儿的第一口吻介绍整部影片的,给你一种听当事人当面给你回忆往事的触动感,又有一种你在翻阅主人公写的一本自传,一本旧日记的感觉:
1958年出生的我,1965年和妈妈及两个妹妹被大妈赶出家,原因是因为大妈不能生养,后来爸爸娶了二房,也就是我的妈妈,结果我的妈妈接连生了三个女儿。在那个年代,生女儿和没生没多大区别。
妈妈,带着我和妹妹们去了四叔家,四叔是妈妈的亲生父亲,因为算命的说妈妈的命不好,和家人相克,于是不让妈妈喊她爸爸。就这样,妈妈喊自己的父母叫做四叔四婶。在严重重男轻女的年代,女主作为家里的长女,其名字也是取的极有代表性,招弟。这使我想起,我外婆的好朋友叫做惜弟,其实是一样的寓意。
我们来到四叔家里,四叔和大舅都不愿意我们留下来,他们说家里也没有位置,也没有条件供我们这么多人吃住,后来四婶说让小舅把房间腾出来给我们住,小舅和表哥表弟一起住。其实大舅和四叔可能还是不想的吧。
等四婶这样安排完,妈妈的羊水就破了,后来大舅他们赶紧把妈妈送去了医院。医生说是一个女儿,妈妈崩溃了:“老天爷啊,为什么这么对我,难道我就生不出来一个儿子吗?”说完这话,医生说肚子里面还有一个,还有一个呢。
妈妈又鼓足了力气生出来了一个小弟弟,生了一对双胞胎,小舅激动的想进房间看看,但是四婶说男孩子进月子房会长不大的。小舅不屑的说这原来就是我的房间,但也没有进入妈妈的月子房。头上一颗痣的是我的弟弟,两颗痣的是我的妹妹。这年,也发生了一件大事,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分家了。
四叔又请了人来看相,看相的说妹妹的命克人,放在早期的唐山那会儿是要被掐死的,但是弟弟的命好,是大富大贵的命。四叔说还好有个命好的,但是妹妹他们决定想个办法送她离开。看相的刚走一会,表弟(或者是表哥)就摔破了头,流了血。
四叔就借此来到我妈的面前说,都是因为我们来了,才带来了麻烦。威胁妈妈说要么把妹妹送走,要么妈妈就带着我们全部离开。妈妈为了我们可以留下来,无奈的听了四叔的话,把妹妹送人了,没有人能体会我们当时的那种感受。
当时人们的思想还是如此局限,小女孩就被从小教育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女儿是草,儿子却是宝。想起我自己的身世,如果当初妈妈不是为了不让我被送人,被逼无奈主动提出离婚,如果不是外婆辛苦把我抚养长大,我现在的生活定是千差万别的,你们可能也不会认识到现在这个小雅了吧...
为了能在家里做出一点贡献,妈妈开始帮别人洗衣服赚钱补贴家用。后来,一个妈妈原先嫁过去那家认识的一个好朋友遇见了妈妈,她还给妈妈介绍了一份活,自己弄豆脑花和豆汁水去街上卖...后面的剧情小雅就不剧透了,想知道的推荐去看下这部电影。
我个人是很喜欢这种小人物映射出时代变化的电影手法,有很多细节刻画显得非常有血有肉,就好像在看新加坡版本的《请回答1988》,重点是不看字幕我都能听懂的闽南语系方言,亲切感更是倍增,还有那些大都相同的节日风俗习惯和老人家的讲究,真的回忆感满满,我们的情绪随着人物的命运悲喜交加,人物的命运随着时代的变迁起落沉浮。
我相信能拍出个人风格的导演都是有情怀的,而最能打动人的情怀就是本土情怀。当听着咖喱味的英文,乡音浓郁的华语,我和外婆都被迷住了,方言是我们自出生第一个掌握的真正的母语,有了它的家,才有了真正的归属感,不是吗?
曾经
我们以为没有明天
我们的故事
在时代与命运面前微不足道
但,卑微就是活过的证据
这就是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月雅岛(yueyadaooo)
(一个三亚追梦少女的精神岛屿,岛上有她的人生奇幻历险记)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