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鉴赏前作,但丝毫不妨碍续作的观影体验。
一直偏爱恐怖惊悚片的我,很庆幸没错过这部,确实很久没有毛发战栗的感觉...
晚上11点半打开电影,看完已经接近凌晨2点,良久不能平复。躺在床上,即便男友在侧,我俩都各自刷会其他内容,想尽快忘掉刚刚沉浸的体验,尽快入睡。结果还是3点多才勉强睡着,好在夜里没做噩梦。
下面具体讲讲,这部电影为何让我感触颇深,相较其他恐怖片,它哪些方面更能让观众身临其境。
——————以下涉及剧透——————
女主是一位曾经吸毒、遭遇车祸、丈夫惨死,经过一年养伤戒断自我反省后,决定重新复出的当红女歌手。
因为车祸导致的背部伤痛,需要药物治疗,于是不慎落入危笑的圈套。
其实重新复出后的她,积极努力(为了巡演反复排练)、善良有爱(毫不犹豫地参加慈善主持)、工作态度端正(粉丝见面会表现得谦和有礼)、不骄纵欺人(因迟到而向所有人道歉)。整体来说,是个“好人”,也是个很容易让观众站在她那边,体会她感受的好主角。
不仅如此,因为她是曾有嗑药前科的女明星,一方面作为明星,必须要顾及荧幕形象,不能轻易透露遭遇诡事。另一方面她曾有嗑药的过往,还因此导致了车祸和丈夫丧生,如果告诉身边亲人,他们肯定会认为她又沾染上了药物,更是断送前程。
这层人物设定解决了本来存在于普通人中,有关遇见诡异之事,告诉旁人或是想方设法积极解决的痛点,让电影的叙述自带合理逻辑。
作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尤其是恐怖惊悚片,观众能代入作品,身临其境,相信电影里的一切是真实的,这本身就是营造恐怖氛围的首要条件。
就像看了《午夜凶铃》后,再接电话、看电视都会产生阴影。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咒》被很多人说 “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因为观众相信了电影的设定,而导演却在最后来了一波诅咒。
感觉受到诅咒的往往是那些相信电影设定的投入型观众,为了有沉浸观影体验却收获诅咒,难免被人诟病。
其次,这部电影和其他恐怖惊悚片主角的 “作死” 行为不一样,这部电影里的女主很像生活中的我们——
看到他人诡异死亡,心里很郁闷,就去找最好的闺蜜寻求帮助。
听到 voss 水瓶碎了,第一反应是家里进人了!先去查看防盗门有没有锁好,再去找个能用的武器准备进一步试探。
邀请闺蜜一起睡觉,避免自己一个人在家继续害怕。包括之后不停地找闺蜜帮忙,希望能得到她最重要的陪伴。
回到家,把所有的灯都打开给自己壮胆。
以上种种,皆是我们正常人所为。
这样一来,电影和观众之间就建立起了一种恐怖片中的 “信任”,让观众能代入进去。
再说说导演的一些鬼冲脸(jump scare)设计。
我其实对这种突然惊吓的手法没什么感觉,在看恐怖片之前就预料到会有,所以潜意识里会做好比较强的心理准备,再加上多年看恐怖片的经验,大多时候都能预料到 “在这个场景这种氛围下,要突然跳出个鬼吓人了!”。
然而这部电影里有一幕的冲脸,不得不说,让我晚上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平复。
女主与闺蜜摒弃前嫌,重归于好。
突然画面一转,女主长发困于车祸,身边是已葬身的男友(前夫?啊不重要),惊悚之余突然惊醒,发现是一场噩梦。
摘掉有白噪音的耳机(题外话:少听,听多了容易耳鸣,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镜头拉远,看到闺蜜在旁边,躺在她软软的大床上,似乎也被她吵醒了。闺蜜慵懒地翻个身,关心地问女主,怎么了,还好吗?
本来是一个很温馨的画面,女主也躺下来,和睡眼朦胧的闺蜜嘟囔两句,说觉得自己哪里哪里不好,都是自己的错(正在反省,求抱抱)。
就在这时,画风突变,突然一句:因为你本就是这么糟糕的人。
女主这才看向闺蜜,发现闺蜜脸上露出危笑,紧接着闺蜜的眼睛和嘴巴随着喇叭声变成了车头大灯,夜晚也瞬间变成白天……
不得不说这一个突然惊吓的镜头设计得恰到好处。
关于电影一些小细节:
眼睛 —— 在家里弹琴前,翻开手写本,里面有眼睛的符号,钢琴上也有同款的装饰品。后来在医院里,母亲死亡那段幻觉中,母亲少了一只眼睛,而且女主衣服上也有鲜血染成的眼睛符号。也就是女主日常生活中的东西,投射到潜意识里,成了幻觉的一部分呈现出来。
破茧 —— 女主因为会露出疤痕而讨厌的演出服是蝴蝶样式的,搭配演唱会舞台设计,寓意破茧成蝶,表示女主从吸毒车祸的阴影中振作起来,浴火重生。可实际上当女主从舞台设计的茧中出现的时候,反而是邪恶的东西从女主身体里破茧而出,彻底占据了女主的灵魂高地。最终导致数万人一起观看女主危笑自杀的结局。
近期有另一部电影《某种物质》 ,经常和《夺命微笑2》放在一起讨论。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是惊悚片,以美式女明星作为主人公展开故事。
但实际上两部电影的内核完全不同。我个人不太喜欢《某种物质》,先不说女性主义,就说作为一部电影首先得把人物角色塑造好。
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美貌动人的奥斯卡影后,现在到了中年(五十多岁了),容颜老去。
她也不是一天就变老的,而是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变化的结果,她应该在人生过程中早就慢慢接受了自己,或者去追求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了。
好吧,我知道电影是想表达女性容貌焦虑的冲突感,但是在这个点上立不住,整部片子看下来我就觉得很别扭。只能安慰自己这就是一种冲突夸张的设计。
看了一些关于《某种物质》的影评,有人说其实导演表现的是女性矛盾冲突的两种精神状态,并不是现实生活的具象化。
或许就像有人看了《夺命微笑 2》之后说,这不过就是一个女的嗑药太多产生幻觉,最后自己把自己害死罢了。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也是我第一次写长评,欢迎讨论,不喜轻喷。
《某种物质》姐妹篇:顺水推舟的讽喻
阙凝 评论 夺命微笑2 2024-11-03 12:48:26 已编辑 美国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危笑》这个系列有个很有趣的设计:女主角的身份和假笑魔设定相得益彰。第一部里,女主是精神科医生,想帮助患者,却无法相信患者看到的东西;等她自己被恶灵缠身,才切身体会这种痛苦。而本片把女主skye设定成万众瞩目的明星,无处不在的假笑就有了双关意:是恶灵的幻化,也是她的真实处境。虽然被掌声环绕,却没有人在乎光环背后的自己。简言之,就是孤独,即使身在人群中,也会成为落单的猎物。
讽喻,在第一部里只是调料,在本片中变得很重要。导演似乎有意强调这一点,想让本作变得深刻。最精妙的部分无疑是巡演前夕,豪宅中笑脸的群魔乱舞;恐怖气氛到达巅峰,也完全点破了女主的困境。她的团队和粉丝,也就像这些笑脸幻影,闻风而来,满脸带笑,却只能火上浇油。之前skye和Morris会面,也是粉丝们把她从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身边推离。
“笑脸舞蹈”之后,skye就一路向下,在幻象中奔赴注定的结局。导演故技重施,唯一信任的朋友Gemma原来从未出现过,能帮助自己的Morris也不是真的。一睁眼,自己穿着不喜欢的衣服,依然站在巡演舞台上,在万众瞩目之时上演最华丽的自杀,而看客们也全成了猎物,讽喻意义喷薄而出。这部分情节非常像《某种物质》,尤其是最后破体而出的怪物。
无论从人物、情节(后半段)还是主题来看,本作都像是《某种物质》的姐妹篇。不同的是,《某种物质》是侧重于讽喻的艺术片,用恐怖元素来强化表达;而《夺命微笑2》是比较纯粹的恐怖片,顺带着升华主题。本作的设计更简单、讽喻更直接,虽然前后稍有些割裂,却也意外地有力量。两部作品孰优孰劣,也就见仁见智了。
有一个小bug:上一部的受害者中有一个在课堂上自杀的教授,其学生也只有一人受到感染。按此推论,不管多少人看到skye的死,假笑魔也只能侵染一人。这样一想,假笑魔好像白忙活一场。不过结尾太震撼,还是应该适当忽略设定上的不圆满之处。
可怕的微笑,可怜的女主!年度最佳恐怖片!
登风电影通 评论 夺命微笑2 2024-11-16 16:39:59 已编辑 山西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恐怖片《危笑2》等了这么多年,终于这部爆款恐怖片的续集来了,看完后我只想说,太…太刺激了!比首部曲更好!全方位的升级!故事更加的刺激,更加的让你意想不到!诡异的配乐,血腥离奇的剧情!而最后的结局更是玩了个大的!真的是…你完全猜不到的剧情,这点实在太棒了,说真的,观看此片,我真的有被吓到,被突然一惊的吓到,被刺激反转想到不到的可怕剧情吓到,被这种把人一步一步逼向全面崩溃的恐怖感吓到!(手心冒汗啊!)我还能说啥了,此片必须入选我的2024年度十佳电影!这部续集无缝连接上一部,而女主换成了一位当红的女歌手,当然了,她也有心里最致命的痛,这就是微笑恶魔最大的食量了,而她也被无情的传染了,说真的,看到女主一步一步的被蚕食殆尽,那种绝望和无助真的太可怕了,到最后她已经分不清现实和幻象了!而女主也想过要反抗和打败恶魔…只可惜还是晚了一步,太可惜了!而最后的结局…真的是太炸裂了!我就不过多剧透了,最后我只想说!《危笑3》你快点来吧!此片真的太好看了,大家一定不要错过!(里面女主的几首歌还挺好听,作为一名当红女歌手,被传染上真的是件可怕至极的事情,最后那个结局…我真的不敢想象第三部要怎么展开了,而微笑恶魔真的可以用那个办法战胜吗?嗯…期待续集吧!)
个人主观评分8分!
大家都不认真看电影么,好多人提问,进来看
kang 2024-11-16 02:14:02 浙江 先说结论:买药路人=铁饼自杀。 好多人问一开始没看懂,这里面有几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点。 从第一部已知受诅咒者在别人面前杀人就能传递诅咒给目击者 那么一开始的警察就是第一部的男主,他找了个饮料坏蛋,并在另一个沙发坏蛋面前杀死了他。本来想把诅咒嫁祸给沙发坏蛋的,但是子弹无眼,第一部的男主在捅死饮料坏蛋后混乱自卫中开枪射中了另一个沙发坏蛋的要害,所以他一直上去说你不能死,因为他死了诅咒转移就没成功。 但没想到,有个来问坏蛋买毒品的人,他目睹了警察杀坏蛋的全过程,这时候诅咒就到他身上了呀,那个警察还说我不知道有人在这里,他有点高兴,又有点难过,高兴在于他拜托了诅咒,难过在于他摆脱诅咒的方式是传给了无辜的人。所以他说对不起,对不起,而那个买毒品的人,你仔细看,就是第二部女主的同学,一开始拿铁饼敲头的那个人。这里就交代了他诅咒的来源。 但是好景不长,警察本来好不容易拜托了诅咒,可惜逃跑的时候不幸被车撞死了。 大家以后看电影能不能不看5分钟解说,这是对电影的亵渎。 马斯克最近在采访的时候说,以后只有上层和中产有机会做长阅读,并完成自我思考,这也是以后有钱人必定会给子女培养的一种技能。而越下层的人,只能接受短频快的给予式输出。人只会在自己的移动屏幕前被动的了解知识。 |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