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诚导演的电影《解密》,既是暑期档的一部视觉盛宴,也是对一个数学天才内心世界的深刻描摹。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密码破译是天才与天才之间在大脑里的博弈。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这种天才之间的博弈是无法被看见的。即使博弈的胜负,关系着成千上万条性命、甚至决定了一个新生国家的未来,但普通人永远无法进入到天才的内心世界,一睹这场博弈究竟多么惊心动魄。
从这一点而言,电影《解密》本身也是一种“解密”,它将天才原本不可见的内心世界,破译成了绚丽又诡谲的视觉梦境,从而让我们普通观众也能见证这场天才间的博弈究竟有多么险象环生。
任何一种破译,都必须经过从外向内、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电影《解密》也不例外。故事一开始,导演没有选择让电影想要讲述的主角直接出场,反而是通过对其他相关人员进行采访,在众人东拼西凑的侧面讲述中,主角容金珍才逐渐现身。
因为私生子的身份,容金珍从小就被关在深宅大院之中,身边只有一个擅长解梦的外国老人与他为伴。幼年的容金珍如同一个幽魂,过着与世界和他人隔绝的生活。对此时的容金珍而言,世界和他人,都是一道道复杂的难题,需要通过破译才能理解。
于是,容金珍通过计算周围人从出生到现在一共活了多少天,将周围这些复杂的人,简化成了一串串直观的数字。当然,一个人活了多少天,跟这个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没有丝毫关系。但对于年幼的容金珍而言,这便是他尝试理解他人的唯一途径。毕竟,破译便是要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
当吴彦祖所扮演的容校长,决定带容金珍离开这间关住他多年的房间时,电影向观众展示了容金珍的第一个梦境:强烈的风暴摧毁了房间中的一切,容金珍双手死死抓住桌角,却还是身不由己地被暴风裹挟而去。这个梦境,代表的正是容金珍对于外面世界的恐惧。他担心自己即将前往一个未知的、无法用数学轻易定义的世界。
好在,容校长的妻子女儿,不仅接受了容金珍这个陌生人闯入她们的家庭,还第一次让容金珍感受到了,这个世界与他人所包含着的温暖与善意。正是容校长一家,让容金珍从一个孤独的个体,真正理解了何为家人。
接着,容金珍又是在对“家”的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明白了何为“国”。当容金珍眼睁睁看着一条鲜活的生命,在自己面前逐渐逝去时,他终于开始懂得,“他人”所包含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连串简单的数字。
容校长是容金珍生命中的第一位老师,他帮助容金珍建立起了与他人、与世界的真实联系。而容金珍生命中的第二位老师,则是他的数学老师希伊斯。希伊斯与容校长相反,他帮助容金珍去探索、走进一个更纯粹、更极致的数学世界。希伊斯和容金珍的共同目标,都是想要探索、研究电子计算机。因为对他们来说,只有在电子计算机的领域里,才可以穷尽他们对于数学的热爱,不需要受到人类复杂情感的干扰。
希伊斯是一名犹太数学家,他从自己欧洲祖国逃亡到中国,后来又离开中国前往美国。他一直在四处漂泊、寄人篱下,曾经他所熟悉、热爱、亲近的东西,都已经随着他的记忆而飘散,能被他紧紧掌握的东西,只剩下数学。数学既是帮助他生存下去的立身之本,同时也是他唯一可以用来证明自己存在于世的标志。
所以,电影向观众展示的第二个梦境,是关于希伊斯的。在梦里,希伊斯走在一片红色的沙滩之上,面前出现一座巨大的未知生物尸骸。希伊斯的这个梦境,其实与之前容金珍的梦境一样,是这两个天才对自我与世界关系的一种想象。
容金珍躲藏在黑暗封闭的房间里,外面的世界对他而言是一场风暴,不知会将他吹往何方。但希伊斯是一个漂泊者,他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祖国,曾经热爱的文化、家庭、建筑都消失不见,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无论多美,对他而言都不过是一片砂砾。而沙滩之所以是红色,因为战争在这片砂砾中从未停止。
从希伊斯的这个梦能够看出来,希伊斯对世界的态度是极度消极而悲观的。在这片鲜红的砂砾世界中,只剩下一个庞然大物,那不是人类文化留存下的建筑物,而是自然界中一个巨大未知生物(之后的情节交代,这是一头海象)的尸骸。这个巨大的未知生物,就是数学。那是希伊斯在这个糟糕的世界里,唯一还想要探索、值得让他驻足的存在。
电影里,导演用一段非常精彩的剪辑,在现实与梦境之间进行着切换。通过现实中的国际象棋棋盘,镜头切入到希伊斯梦境中的沙滩。最后,又通过梦境中的海浪,切回到现实中希伊斯的窗帘。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般丝滑流畅,让观众印象深刻。
然而,虽然希伊斯喜欢数学的纯粹,但他本人,在经历了现实重重的打击后,却早已没有那么纯粹。在与容金珍进行国际象棋对弈的过程中,希伊斯为了获胜,开玩笑一般偷偷藏起了容金珍一颗已经被吃掉的棋子(一个看似重要、实则无用的干扰信息)。
即使容金珍想破脑袋,也始终无法理解,希伊斯为什么要藏起自己的棋子。因为从纯粹的数学角度,希伊斯的行为是毫无意义、没有收益的。但现实世界里,人们往往就是会做出非理性、无意义、损人不利己的行动,比如战争、比如杀戮、比如憎恨。
希伊斯无比厌恶这个非理性的世界,但同时,他也被这个世界所同化,懂得利用世界的非理性,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去“欺骗”容金珍这个更加纯粹的人。这也许就是希伊斯给容金珍上的最后一课:数学是纯粹的,但研究数学的人,却并非那么纯粹。
这场国际象棋比赛,也成为了之后容金珍与希伊斯师徒对决的预演。希伊斯前往美国后,进入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局,帮助美国军方设计出了紫密。而容金珍则进入了701局,破译自己老师设计出的紫密。
一开始,容金珍并不知道自己博弈的对手,正是他的恩师希伊斯。然而,正如电影里的台词所说,密码本身就是设计者思维的体现。容金珍在研究紫密的过程中,潜意识里早已感知到自己老师那种熟悉的思维模式。所以,他才会在梦中,看到曾经与老师希伊斯对决的国际象棋、在巨大的摩天轮里见到希伊斯。
同时,那一颗颗巨大的棋子,其实也映射着容金珍与希伊斯在这个时代下的身不由己。他们原本都拥有最出众的头脑、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如果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他们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去研究那些造福全人类的事物,比如他们梦寐以求的电子计算机。然而,如今他们却只能像棋子一般,身处不同的阵营,把自己所有的时间、精力、智慧,都消耗在与彼此的厮杀之中。
归根到底,纯粹的天才与复杂的世界,想要互相了解、互相破译,始终还是太难了。当容金珍通过自己的梦境破译了紫密以后,希伊斯受到了美国军方的怀疑和监禁。而当希伊斯又发明出比紫密更加强大的黑密后,容金珍同样因为试图破译黑密,而陷入对周围人和周围世界的极度不信任和怀疑之中。
在容金珍后来的梦境里,他觉得701局里到处都是特务,人人都想要杀害他,甚至连陈道明所扮演的701局局长老郑,也不能相信。原本在容校长的帮助下,容金珍好不容易与这个世界小心翼翼建立起来的联系断裂掉了,他只能再次躲入自己一个人的世界、梦的世界里,试图找到破译黑密的方法。
然而,这一次容金珍失败了。在那个没有人、只有数学的世界里,容金珍一次又一次被希伊斯所打倒。最终,在容金珍的梦境中,他的敌人已经不再是希伊斯这个人类,而是一台无所不能、拥有无穷计算力的人工智能计算机。面对这台人工智能计算机,容金珍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有限与无助,甚至让他对自己热爱沉迷的数学,都产生了恐惧和逃避。
电影讲述到了这里,虽然故事发生在过去的年代,却在某种意义上呼应了今天无数观众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恐惧。面对绝对理性、似乎永远不会犯错的机器,人类的优势究竟是什么?人类又能否战胜机器呢?而电影给出的答案则是:人类战胜机器的唯一方法,就是放下对绝对理性的执着,拥抱我们本就拥有的情感。
最终,容金珍对黑密的破译,不是因为他在数学领域比希伊斯更纯粹、更理性。相反,他发现了希伊斯偷偷藏起的那颗棋子,从而理解了他人的非理性。在故事的最后,容金珍不仅战胜了希伊斯,他也用自己的方式保护了自己昔日的恩师。然后,他用一个极其浪漫的方式,向他的爱人表达了自己的爱意。
通过《解密》这部电影,观众“解密”了容金珍的内心。而电影里的容金珍,也用了他一生的世界,去“解密”这个世界和他人。最终,容金珍的内心世界,也不再只有纯粹的数学和理性,他学会了去爱家人、爱祖国、爱世界。
一部诺兰电影。
酱桑 评论 解密 2024-08-04 12:53:37 已编辑 广东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在去年的长评中评价《不虚此行》:“一部洪常秀电影。”估计很多人都Get不到其中的关系。
但今年大银幕真的抽象到“中国库布里克”之称的陈思诚老师,在《解密》里完全用的上我的评价,估计他也巴不得希望观众承认:他拍了一部诺兰电影。
本片的好笑在于,一眼浓度的低阶的粉丝致敬和审美,导致本片画虎不成反类犬,无论从人物塑造,历史留白处理和隐喻的野心都做的非常令人捧腹。
01.浅层粉丝视角的“诺兰”味
从电影预告片释出的元素中就透出了浓浓的一股子“诺兰感”,包括但不限于《星际穿越》,《盗梦空间》,《奥本海默》,《致命魔术》等
本片的人物状态,台词,以及一个类似的传记人物拍法,完全就是很浓的“诺兰味”。看完成片的时候果不其然,就是更适合中国宝宝的《奥本海默》 。
从开头的pov汇集开始,按天叙事,同去年的诺兰的《奥本海默》基本一致。同样类似的人物塑造手法,都是从一个人,加入一个组织,成为领导核心人物,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亮的一个人物小篆故事。而《奥本海默》好看的点在于信息量的爆炸以及诺兰以及导演能力让整个电影在“黑白切”和剧情连贯上保持了一定的水准,所以3个小时的电影视觉和剧情上好接受。
从人物出发,刘昊然饰演的容金珍,是去年基莲的奥本海默,那陈思诚导演,则是诺兰啦。
结果整个电影的呈现结果令人无比可笑。剧情是《奥本海默》的,通过精美的电影拍摄过把IMAX胶片特摄的爽感,致敬偶像诺兰。冲着《奥本海默》去的成片,结果在这个畸形的炸裂电影中看到了《美丽心灵》《星际穿越》《致命魔术》《心灵捕手》《模仿游戏》《盗梦空间》等片的影子。你问电影讲了什么,大概就是就是上面提及的东西的缝合作品。有一种看中国的《奥本海默》买一送N的暴发户既视感。
最为抽象的是有一段致敬容金珍和小梅谈恋爱致敬《爱乐之城》的蒙太奇,真的绷不住了。
02.颠覆抽象
电影的宣传标语是“颠覆想象”,但完整看完电影,得出结论应该是——“颠覆抽象” 。
电影之抽象,是已经懒得装了。
用了戏剧麦格芬中的“天才与人格缺陷”这种设定来苦其心志,磨砺人物的old school派的电影非常多。但陈思诚老师的《解密》把电影的故事跟电影调性做的非常抽象。
电影更抽象在于“解密”的设定的好笑。动不动就靠梦境解决,在梦境之中尽显陈思诚老师土鳖的审美,天旋地转,红色沙滩,对称结构,空间崩塌,好像真做梦似的。却忘了这个人物是真实的,把剧情片强行依靠“梦”。
容金珍的天才其实不是靠天分,也不是努力,是靠做梦的。
我猜陈思诚老师在拍摄本片的时候也是一样依靠自己强大的做梦能力,在梦里学容金珍解密那样把诺兰的所有电影,在脑海里进行几亿帧的影像拼贴才会诞生如此抽象的东西。
抽象的主题表达。
在表达主题上,诺兰炫技技巧再装模作样,也是服务于故事。在《奥本海默》在结尾上升到一场政治思考的博弈,反思人类过去和现在的问题。
而本片之顺直是一条路通到底,正确的,不容思考的。装都不装了,秉持着主角人物零缺陷,小人物的无私奉献感,痛击美国人的虚伪,最终总能谱写成一曲主旋律。
容金珍破解不了的密码,精神崩溃,还是依靠梦境治愈。所有人都得爱护,无条件尊重天才的梦,只看到天才,没看到小人物。小梅的梦最终就昙花一现,得牺牲,成全他。大家人人都爱他,守护他的梦,没有天妒英才,只有顺风顺水,就这春秋笔法写的人物诺兰看完都觉得是科幻片,更别提观众看完本片之抽象了。
想象是以现实为基底的,而以做梦为基底的,是抽象。
03.华丽的糟粕
156分钟充满了奇观抽象和满满的说教意味就算了。或许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解密》的摄影,美术,完全就是所谓的“大片标配”,电影动辄横穿了几十年的时间线,借由他人之口讲出来,时间线越长,人物越深,但根本在本片找不到人物的宿命感和史诗感。
陈思诚老师这种影迷级别审美的东西,欺负一下不懂片的观众是适用的,但一旦观众深入些,就是在玩弄自己的小聪明了。电影除了辜负了年代戏的把控,就真的只剩下精美的摄影和美术造景了,其他就是华丽的糟粕。
电影是不三不四的,摄影美术是曹郁的,剧情是缝合的,逻辑是不通的,成片是诺兰的。但电影是陈思诚拍的,你说抽不抽象。
最令人可笑且恶心的是彩蛋。
陈思诚老师的毛病还是没改。靠着过往《唐人街探案》过往悬疑片喜欢反转反转再反转的毛病,再致敬诺兰的路上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在看到结尾彩蛋一刻,突然才有一种“大师我悟了”的村炮进城感。原来《解密》不是中国诺兰要《奥本海默》的野心,原来是《盗梦空间》,不是传记片,原来是科幻片。
我服了。
而这部《解密》无论从任何层面,都是跟国际审美接轨不上的。靠着强大的美术造景团队唬人,欺负阅片量少的观众。靠着过往悬疑类型片的成功,享受着泡沫的虚假荣光,可一旦转行,拍类型片,就露怯了,原形毕露。
上部作品《外太空的莫扎特》4.3,口碑票房同陈思诚老师以往相比口碑票房相差甚大
而这部新作《解密》充分肯定了他现在艺术创作烧大片的创作理念和路径,但很遗憾,没什么用。
故事,叙事混乱矛盾,特效,摄影是救不了的。理解完美追求和自恋型人格,但我反正是做不到电影成片拍得抽象,彩蛋还要现身说法,恶心观众满足自己的小心思的。
我非常认同网上一句话,是说陈思诚是一个好的电影商品经理,但他可能真的不是一个好的电影人。
言尽于此,我在此毫不客气地说:你们再夸陈思诚是中国诺兰,中国库布里克,那我就拉毕志飞是中国戈达尔了。
玩抽象,我认真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