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究竟有没有登月,这个问题始终是个谜。
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认定,老美没有登月,这就是彻头彻尾的大阴谋,无非就是想拖垮老毛子。
所以,这究竟有没有登月的问题,其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老美的“阴谋”得逞了。
最近这个话题又被翻了出来,是因为咱大天朝终于亲自和嫦娥确认了,热心网友通过找茬游戏,发现了当初画面中的某些“不真实”。
为了“辟谣”,老美也是赶紧拍一部电影来压压惊。
当海报上出现了钱老板,下意识的认为,这大概又是一部恶搞。
然而,经验主义害死人啊,这次钱老板是正儿八经的负责人。
只不过,钱老板虽然号称钱老板,但兜里确实没有钱。
做实验只有扫帚做道具,这是要致敬哈利波特吗,反正,不是科技打败魔法,就是魔法打败科技。
寡姐的出场,着实让人吓一跳。
原来,寡姐不干,是偷偷回家造人去了啊。
不过还好,后来证实,这只是寡姐的“营销策略”。
在寡姐这里,没有推销不出去的东西,包括大肚婆。
当然了,还是恢复成曼妙身材的寡姐,才是大爱。
但是,老美那边的劳资问题,感觉也是蛮严重的,动不动就开除,你……你……你非法解除,准备好赔偿了没有啊。
太空总署缺钱,寡姐擅长赚钱,这黄金搭档,当然是不错的组合啊。
寡姐在老狐狸的威逼利诱之下,来到了太空总署。
在参加工作之前,其实寡姐和钱老板已经在小酒馆见了一面,在成都的街头走了一走,彼此还是蛮有感觉的。
不过,等到“暗恋”变成同事,那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办公室恋情,这绝对,必须要打击的。
这第一次见面的小白和小黑,虽然年纪不大,但都是世界顶尖工程师啊。但是,寡姐毫不犹豫的安排他们给自己的办公室装修。
钱老板也是护犊子的人啊,我手下的世界级顶尖工程师给你搞装修,你脑袋是被锤哥锤扁了还是咋滴。
一个胸大无脑的寡姐,到咱高科技场所来颐指气使,谁给你的勇气?
这事儿,局长来了也不好使。
钱老板下一秒就到办公室发飙,开除,必须开除。
这个世上,能给寡姐脸色看的人,还没一个能活着走出漫威。
所以,钱老板也只能口花花一下而已。
老狐狸说,你自己什么情况心里没点数吗,口袋空空,嘴巴就别嚷嚷。
人家能给你拉来资金,你就得忍着。
人家如果不能给你拉来资金,你再发飙,没人拦你。
钱老板也是一分钱憋死英雄汉啊,在金钱面前,选择了妥协。
寡姐,什么时候让人失望过?
在寡姐的一顿操作猛如虎下,资金那是哗哗的来啊。
钱老板有钱做试验,该低头的就低头,大丈夫能屈能伸。
至于,陪“大金主”吃个晚餐算什么呢,如果需要,钱老板还可以陪其他的。
拉赞助,那只是小钱。
搞定大佬,那钱就更加不用愁了。
但是,在赈灾和登月之间,谁更实际点,无非是大佬的一个念头而已。
对付大佬,钱老板这种理工男是完全没有优势的。
但是,寡姐,就不一样了。
无非就是拉票么,无非就是投其所好么。
这些事儿,对于寡姐而言都不是事儿。
搞定这帮大佬,比搞定钱老板容易太多了。
在寡姐的长袖善舞之下,阿波罗10号成功发射,接下来,就是正儿八经的阿波罗11号了。
这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容不得半点闪失。
不是在世界面前扬眉吐气,就是在世界面前丢大脸。
科学无所谓,成功失败是常事。
但政治不一样,败了就是败了,万劫不复。
老狐狸承担不了这个损失。
Plan B必须准备好。
这光荣的任务,又交到寡姐的手上。
至于寡姐为什么乖乖听话,当然也是有故事的。
好吧,寡姐认识的导演可多了去了,随便拉一个过来,都是VIP。
但是,其实现在VIP已经是个P,有VIP中P,还有SVIP,等等等等。
主打一个掏空你的钱袋。
会员了不起啊。
这场无间道本来玩得好好的。
但是,最终摊牌时,钱老板的“书生意气”又犯了。
一个政客和一个科学家,谈哪门子心呐,最好的方法就是“威逼利诱”。
这事儿已经这样了,你敢曝光,你先死,太空总署也死。
作为一个科技男,自己的研发成果那可是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命脉这回事儿,被政客拿捏的死死的。
所以,这次发射,不是什么科学试验,而是一场战争。
对于被绑架这种事儿,钱老板一点办法也没有。
一肚子气全撒寡姐身上了。
按照寡姐以前的脾气,上来就得一顿臭揍。
但是,理工男的木讷,还是让寡姐又爱又恨呐。
决定来个“骗中骗”。
所以,这事儿,确实造假了。
但是,造假后来又被造假了。
感觉很真实的,其实是假的。
感觉很假的,其实是真的。
至于如何鉴别真假,老狐狸也傻眼了,最后得求助于噬元兽。
港真,那只噬元兽,是不是寡姐偷偷顺回来的呢。
用情感纠葛映射历史
小石匠 评论 登月大计划 2024-09-03 10:43:06 已编辑 北京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俊男靓女和纪录片《登月大计划》电影日记_哔哩哔哩_bilibili
在我看来,《繁花》与《登月大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将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命题,巧妙地凝结在几段情感的纠葛之中。通过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与情绪转折,它们隐喻性地映射出具体的历史事件。许多历史进程的推动,实则源自人物的决策,这些决策可能源自个体,也可能源自团队。将这一切类比为人与人之间的故事,不仅让内容变得有叙述性,也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心弦,引发共鸣。《繁花》便深刻展现了那个复杂年代的特色与问题,但若以史料般的详尽逐一阐述,恐难吸引观众的目光。因此,《登月大计划》作为电影题材,虽具挑战性,但其成功呈现,实为佳作。
我个人对这部电影颇为喜爱,但颇为不解的是,它在海外院线并未受到热烈反响。我认为,此片完全有资格在国内院线作为分账大片上映,遗憾的是,苹果影视部门并未选择此路。联想到去年《花月杀手》的临阵换档,今年《登月大计划》的缺席,确感惋惜。
1. 转纪录片叙事和主旋律
今天是2024年9月2日,我在电影日记中特别想提及的是《登月大计划》。过往的日记中,我记录了不少以纪录片形式呈现的故事片,这类作品是好莱坞的一大特色,它们以故事片的叙事手法赋予纪录片般的质感。不同于传统的文献型纪录片,这类演绎型纪录片在真实性上或许有所偏离,但在隐喻、情绪渲染及故事性方面,却展现出极强的吸引力,引得众多商业品牌争相效仿。这些商业平台希望通过院线大片的形式,对自身的历史与品牌形象进行梳理与重塑。从乔丹的鞋款到麦当劳的故事,都通过此类纪录片得到了生动的展现,且不乏大牌明星与知名导演的加盟。
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则显得较为保守。记得《中国合伙人》初时也曾尝试讲述俞敏洪等人物的故事,但最终因涉及真实人物与历史的敏感性而被迫调整。我国对于涉及历史、人物崇拜等内容的纪录片制作,一直持谨慎态度。之前《奥本海默》上映时,我就曾探讨过这一问题。我们并不鼓励制作那种虚构历史、缺乏真实性的演绎型纪录片,因为这类作品可能带来误导与不良影响。
2. 历史的爱恨情仇
不可否认的是,这类影片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在国内,此类技术多用于主流人物传记片的制作,但这类影片常面临一个问题:人物塑造往往显得不够立体,趋于平面化。以《登月大计划》为例,它成功地将两个可能片面的人物塑造得如此鲜活,值得借鉴。
深入剖析这两个角色,一位是刻板的项目负责人,类似《奥本海默》中马特·达蒙饰演的角色,形象鲜明。而《登月大计划》则巧妙地区分了伍迪哈里森和查宁塔图姆饰演的角色,一邪一正,一狡黠一呆萌,极具对比性。同时,影片还巧妙地将大量戏份赋予斯嘉丽约翰逊饰演的广告宣传人员,为两人间的纯爱故事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展现了改编与创作的精妙之处。
遗憾的是,我认为该片仍略显主旋律化。两位主演虽经验丰富,但年龄与体态上的变化,使得他们的表演缺乏火花,如同偶像剧中老演员间的无激情碰撞。这或许是经典好莱坞主旋律电影的一种固有表现。
3. 娱乐与历史的微妙平衡
相比之下,我偏爱《登月大计划》的老派风格。与《奥本海默》相比,《奥本海默》虽展现出强烈的匠人精神,但人工痕迹过重,观影时仿佛在观赏诺兰的技术展示,声音、画面、闪回等手法虽精妙,却让人难以产生重看的欲望,除非出于学术分析的需要。《登月大计划》则不同,其摄影、人物塑造及台词都透露出一种老派而又不失主旋律的韵味。这种风格在讲述一个同样老派的故事时,穿插的轻松喜剧桥段,让人误以为在观看纪录片,实则不然。这种错觉正是其魅力所在。
因此,尽管影片的形式与演员选择或许并非最引人入胜的终结方式,但在当前情境下,尤其是作为苹果大公司影视部门的一部分,它确实展现了最为契合的基调。我认为,《登月大计划》是一部适合在悠闲午后,心无旁骛时细细品味的佳作。影片中,脱口秀主持人的客串为影片增添了几分幽默色彩,小段子穿插其间,让人忍俊不禁。同时,影片还巧妙地以若隐若现的方式映射了一些历史事件。
当然,我们不会将此类影片当作真实历史来对待。史料与演绎应明确区分,若因影片中的虚构元素而质疑其对史料的尊重或人物形象的准确性,乃至故事发展的合理性,那便有些过于苛求了。娱乐产业的核心功能在于普及与娱乐,至于具体的历史细节,还需观众自行查阅与探究。
以上便是我对《登月大计划》的全部日记。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