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席琳·宋编剧: 席琳·宋主演: 格蕾塔·李 / 刘台午 / 约翰·马加罗 / 文胜雅 / 尹智慧 / 更多...类型: 剧情 /
爱情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韩国
语言: 英语 / 韩语
上映日期: 2023-01-21(圣丹斯电影节) /
2023-06-02(美国)片长: 106分钟又名: 前世因缘 / 前世姻缘 / 前度人生 / 之前的我们(台) / 从前的我们(港)
电影前半部分会让人觉得有些俗套,直到女主12年前和男主恢复联系,却深知二人都不会为了对方放弃自己的生活时,在分手的视频里说了那句,“我移民两次来到纽约,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去想着如何坐上回首尔的航班。”一下子就打动了我。 又过了十二年,她既没有像12岁的自己所希望的那样拿到诺贝尔奖,也没有实现24岁时许下的拿普利策奖的壮志,她嫁了个美国作家,甚至为了绿卡提前结婚。 命运终究让我们成为了极普通的人,在多年后意识到这一点后,会不会为曾经没有在一起过而可惜呢?电影已经给出了答案。我爱你就是爱那个会奋不顾身离开的你,那个雄心壮志的你。错过的岁月并不可追,也没有未来可以期待,所以24年后和你重逢在异国,会忍不住和你畅想一下我们前世的缘分和纠缠。 拍的很真挚,太共情那份固执和坚决,看到流泪。
(原载于虹膜公众号)
七夕那天,《过往人生》上线,《燃冬》公映,两男一女的故事,都从爱情出发,并以不同的国别视角穿透爱情的框架。
如果说《燃冬》三位疑似双性恋之间涌动的情爱,有在指向冰天雪地一般的现实里的某个豁口,譬喻以躺平为基准的及时行乐心态,那么《过往人生》就是拿处处隔断的爱与望,放在广阔天地和可为世间,然后比对所谓目标、追求,将情爱压缩成既小又大的精神图腾。
一个是无出路的出路,一个是不选择的选择。两部电影在现下,很微妙地构成了某种对照和衔接。
这时候,女性就立在中间。
口传冰块是关键一幕,娜娜(周冬雨饰)从她迷恋的浩丰(刘昊然饰)嘴里衔过冰块,传给迷恋她的大萧(屈楚萧饰),对方以嚼碎的形式暗地回应三人爱恋方向的调转、模糊与搅合,又以最终的出走,完成留守者对异乡人的理解、转换,而女性则在当下、外在的两头断裂之后,真正面对过往、内在的羁绊。
移民到美国的娜英(格里塔·李饰),或者更应该是用英文称呼的诺拉,在重逢时主动拥抱从韩国过来的青梅竹马海盛(刘台午饰),别离时则是对方主动拥抱她,而她在一切了然、杳去后,抱着丈夫亚瑟(约翰·马加罗饰)在街头放声哭泣。
两个男人对同一个真爱的共识,与女人对两个男人价值属性的判断,看起来是爱情与面包之间的经典选择题,实则有更多女性挣脱固有枷锁的意义,在平等语境下,逆转婚恋对自身的必然吸引、自身为婚恋的必然牺牲,是靠独立个体的决绝来粉碎臆想的盲目,又借感怀的因缘来解脱当下。
娜英望向未来,虽然伤痛,但是她在十二岁、二十四岁、三十六岁那年,都在斩断家乡、过往所代表的停滞不前,以及那种绞杀人心、摒绝个体的社会文化。大都会纽约对大城市首尔、小城市延吉,西方对东方,多元对一元,这是她超越娜娜的地方,娜娜的前路开朗了,却又沮丧,而娜英虽则含混,但是敞亮。
亚洲女性的境界,因此也有比对,甚至高下之分,当然,这必然跟成长背景、年龄阅历、选择多寡有关联,而两部电影在用不同的抉择堆砌女性的境遇,也在更新曾经被束缚的女性乃至黄种人的形象。
可惜这很难让我们拍出来。其实,这些故事内核都有「忍」字,都是中国电影人爱拍、常拍的,但它要是落到这样的班底,让位给这样的审美后,很大可能会变味。
大龄爱情在国产院线片中相对罕见,哪怕到了老龄化的《我爱你!》,也剔除不尽角色和剧情的重油重盐,最多指向明显的人生兴叹,就断了余味。小年轻的爱情故事更是重灾区,往往难以摘下「悬浮」「孟浪」「无脑」「浅薄」等等标签,几乎要到全军覆没的地步。
新加坡导演陈哲艺的聪慧体现在对中国语言规范的融会贯通,他知道我们的雷区,知道怎样在本身禁忌的人际关系里挑衅情爱之外的现状,也知道善用「外片」的权益。
我们很少能在大银幕里直白地看到三年过后复苏的艰难,看到在这样的困境中年轻一代招致的巨大精神创伤,因为我们必须要有积极的精神面貌,是困难,就一定要克服的。
所以陈哲艺选择性地套用了积极的外壳,然后在看似各寻出路的结尾,暗含分崩离析、处处为难的意思,唯有如此,才是往事的再度伏击,或出路依旧的不明朗,未必没有寻死来得虚寒。
也正因为本身有很多大胆表达,《燃冬》一旦经过删减,故事拐了弯,蒙了尘,即便能在刀尖上轻盈起舞,也很难贯通原本意旨。
它不如自由自在的《过往人生》来得诚实。
这电影的舒适度首先就来自于这种真诚,它娓娓道来的姿态,能在瞬间产生情感的勾连、信赖,可以十分自然而舒适地让有过温存或遗憾的人,迅速找准那个锚点,定下并行的航线。
甚至故事是可以不产生明确的,甚至是必然的「好」结果的,可以不用负责满足童话思维,不用奠定单一模式。
就像亚瑟说的,在别的故事,他作为白人丈夫,会是故事中的反派,意味着最终只能成全对方。但在这里,哪怕牵涉到绿卡、早婚,牵涉到难免的嫉妒与比对,他依然可以是美好婚恋的关键一环,可以是中西融合的范例,可以是人对情爱架构的宽容理解,可以是人跟人落到现实土壤上别具意义的开花结果。
而明明有这么多潜在的抓马事件,《过往人生》还是可以拍出高级的恬淡。胶片影像的颗粒状,连同传统爱情故事追滚随缘式的回顾,在加重怀旧气息的同时,又在极具文艺范的边缘打凿出抵达大众审美的意趣。
最妙的就是闲庭信步的表达,而又不虚耗停顿与留白,电影因此生发出十分迷人的味道。
看这样的电影,很难不去做比较与揣测。
国内其实需要这些不一样的爱情电影,或者说跟爱情相关的电影,但无论是基于市场考虑,还是因由已经生出倒刺的创作惯性,我们都很难有机会看到,也不太会去期盼这样的新奇。
最多是,等到岩井俊二拍《你好,之华》,张律拍《漫长的告白》,到陈哲艺拍《燃冬》,经由一些别处的电影大家,来感知一些本土本人的他者眼光。
但终归会有这样一个情况,他们来到本土创作,融入环境的同时,也在接受这个环境必然的阻碍,观众很容易在银幕前,磕磕巴巴地感应一些隔阂,不是水土不服,反而可能是因为服了,才不够畅达,至于电影,也容易流于孤例。
全面开通的韩国显然走在截然不同的阳光大道上,得以先于我们,先于日本、印度,通过美国影坛,跟国际接轨。
可以说,他们有更适合西方乃至全世界接纳的东亚表达,奉俊昊的《寄生虫》是登峰的案例,而金基德、朴赞郁、李沧东等导演早在对接西方类型片的进化中奠定了输出的基础,更不用说在兴盛的现下,还会有多少必然性出现在影坛上。
何况,韩国演员也在这些年,突出地融入并活跃在好莱坞,形成了一种声势,比如《超感猎杀》《王国》的裴斗娜。
更重要的是从美国大热的丧尸文化集大成者《行尸走肉》中走出来的史蒂文·元,可以在《不》这类重要的美国电影中如鱼得水,也可以在关乎移民的美国电影里,成为领军人物。
好比说《米纳里》,以故乡蔬食水芹,串起几代人在不同国别背景和价值观念下的矛盾,特别是美国梦的残缺,使得东亚人的执着、拼命,显得特别不是滋味。
到了更为精彩的《怒呛人生》,更是把自身无论基于天赋还是习性的老实、隐忍、自尊,给整出黑色幽默般的大空虚、大萧条与大快乐、大空澄。这些美国生产的东亚故事,形成了这几年另一种不只是身份的认同。
有这样的基础与心态,哪怕不是百分百的韩片,《过往人生》依然可以相对轻松地实现韩国电影乃至亚洲故事在西方话语下的扎根和舒展,它甚至可以作为两方交融的范例,构建不限于韩国与美国、东方与西方、女与男、过去与现在、范式与反叛的桥梁。
当两位男性角色在故事中成为地域、秉性、身份的对比,电影也在女性意识乃至自我意识再度拓展的关口,成为既是传统叙述又是时新论辩的载体。也正是这样,《过往人生》的忧伤感怀,就不只是关乎情爱、时间,也关乎自我认同、历史指涉。
我们固然可以把一切淡化,一如电影本身自若的口吻,吐出一些慨叹便可,但也可以顺便看到,当东亚叙述渐趋寻常,而黄种人在西方视野里逐渐「凡人化」,那也是可以给我们一度中断的沟通表达,予以一些寄望的。
这些变化在悄然发生,离不开A24这家公司作为推手。史蒂文·元的作品和《过往人生》,很有代表性地体现出它自身品味的超绝,一是迷狂式的浓墨重彩,二是清醒式的轻描淡写,各有千秋。
前者可以接上成功的《瞬息全宇宙》和暂且失败的《西游ABC》,后者则有《别告诉她》和《米纳里》,这些时候,中国作为东亚共同性的一环,也有被自然地串进去。
而后者,显然能够作为更长远的范式,成为华语电影早该自信产出的一个模板,毕竟我们本来就不缺这样的际遇,这样的神态,这样的因缘。
我们自己的《伯德小姐》《晒后假日》《过往人生》,就不该只在路上。
《过往人生》:选择离去的人没有遗憾。
宋不吃 评论 过往人生 2023-11-20 15:11:49 已编辑 北京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曾经在异国他乡遛弯,语言和街景都是陌生的,但和朋友聊天的内容还是熟悉的那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使肉身在国外,精神的延展还是在国内的。但那种不太熨帖的感觉是难以言说的。前段时间有朋友从美国回来,他说他在美国的圈子都来自国内,甚至都不和港台人来往,颇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感觉;刷的社交媒体也是抖音小红书。我说你只是肉身出了国吧(which 也是最大的意义了?)
这部《过往人生》看起来很轻盈,以至于我看的时候都没打算认真看。但看的感觉很对。当然,这不只是一个关于移民,或者仅仅关于爱情的故事。
移民寻找名字:娜英不是Nora
影片的开头,是镜头外的人在猜三个人的角色。当然他们谁都没猜对。这是关于美国移民的第一层表述:你是谁?从你的肤色和你的表情举止,可以看出你是谁吗?或者,我们终究会以何种身份来定义自身身份呢?
紧接着是 24 年前的韩国,当时还叫娜英的女孩在帮自己起名字。她无从去给自己空降一个新的名字。名字这个事情是东亚人耳熟能详的叙事起点:从《千与千寻》里面小白龙记起自己的名字「镇早川琥珀主」从而回转为人、记起回家的路,到后续的感人至深的《你的名字》。到一个新的国家,不仅仅是肉身的移民那么简单,你还得重新书写一个身份,同时将过去的所有身份积累和人际关系都清除掉。
这个本来叫娜英的女孩后来叫做 Nora。她成年后,她母亲都叫她 Nora 了。因此青梅竹马来找她的时候遍寻不得,因为她换了名字。名字作为一条线索,像红娘的红线那样,断了就彼此找不到了。这个时候其实导演也给出了暗示:那个已经换了名字的女孩,她终究成为另一个人了吗?还是,其实她移位的肉身里面,还是住着那个韩国小女孩?
本来不太能理解他们俩的突然爆发的矛盾以及突如其来的断联。表面上这是一个两个人谈恋爱而遇到障碍的故事,事实上是两个人在此刻已经做了人生的选择,或者说,两个人表面上在面对的是两个人是否要重新编织热爱的故事,但是却各自有其表述。海盛的选择是去中国学中文,他要成为的是儒家的孝子,对于未来他还没有过多想法;但是对于 Nora 来说,回首尔去见海盛似乎就意味着她要将过去 12 年的付出、漂泊、努力重新清零,她要重新回到儒家文化圈,要成为一个儒家独子的媳妇。她本能的爱他,然而他也不过是一个隔着 12 年时光的一个投影,镜花水月。
她选择去写作营,因而做了决定。她在墙上写下她的名字:Nora Moon。这个时候我是震撼的,不是她的名字 Nora,而是那个姓。她将自己的新的名字写在美国一个写作营的墙上,而且根据写作营的讨论,她是在用英语书写。她轻松、笃定的写下自己的名字。关于 12 年前所抛弃的那个身份,她再次弃若敝履。
平凡之路:诺贝尔、普利策到托尼奖
12 岁的时候她出国的原因是要拿诺贝尔奖。24 岁时要拿普利策。到 36 岁的时候,她竟然不记得自己有要拿奖的雄心壮志了,略微思考后,有点应付般地回答:要拿托尼奖。
从东亚的教育来说,一切都是努力和教育都似乎要服务于「集体性」,而非个人审美。所以那个看起来更为宏大的「诺贝尔」其实不是她自己的语言。那不是她真正的自我抱负。或者说,一个在韩国长大的 12 岁的小孩的言说更多是她的文化和教育借她之口宣之而出,那不是她。从诺贝尔到普利策再到托尼奖,似乎是一种朴树般的人只能不断地抛弃曾经的闪光才华进入「平凡之路」,但事实上当她开始思考自己是谁,自己的真正的天赋和抱负在哪里的时候,这个人才从「集体性」无意识表述进入到了个体化的自我陈述,我们这个时候才看到她的自我的强壮的生长。从名字到奖项,这是对于移民身份的第二层表述:当 36 岁的时候那个留在韩国的男生还在过得毫无目标的时候,她已然书写出全新的自我:过去的那个她,仿佛不曾存在过。
破镜难以重圆,往事只能如烟
这个是我最初拟的文章标题,到今天突然换了一种视角,觉得其实 Nora 其实根本没有遗憾,对于 Nora 来说,这个故事是一个完全没有遗憾的故事。
最初看的时候,很自然的代入了东亚的男性的海盛的视角。海盛是充满遗憾的。他的遗憾更多来源于他似乎到了中年了仍旧懵懂不知所措。他对世界抱有一种顺势而为、顺水推舟的东方哲学,直到他终于想要冲破自己的龟壳去西方的世界看看的时候,他带着那种深情款款的、帅气的、懂事的东方姿态然而事实却是非常鲁莽的闯入 Nora 的生活的时候,他想表达那种今生无法跟你在一起的遗憾。
但是 Nora 没有这种遗憾。也许 12 岁的时候她不是主动选择了出走、离开去构建新的身份,但 24 岁的时候她没有选择回韩国的时候,她就是做了选择。主动选择离开的人其实不会有遗憾。只有被留在原地人才会有遗憾,而遗憾的人才会自我感动。
主动离开的人做了选择,她切割、放弃并且重新开始了新的征程。她没有活在对过往遗憾的顾影自怜里。也许当下的人生也并不尽如人意,但只有完整的建设了一个自己,就不会有遗憾。
树挪死,人挪活。关于「因缘」,其实两个人也是有各自的表述了。
有意思的是,那个在片头出现的犹太老公,在这个故事里像是一个旁观者和不太重要的第三人。任何的故事都有主角。在这个移民和书写新名字的故事里,犹太老公和美国一样,其实是一个笔墨不多但无需明言的重要故事前提。在这个前提之下,故事的主角看起来是 Nora 和海盛,然而故事的真正表述就如同「过去人生」如同电影般浮光掠影的落幕之后,Nora 所真正回归的那个怀抱,那个看起来有点焦灼的、平静生活被打扰却不能生气的犹太作家,才是这个故事里真正的男主角。
关于片中“美国丈夫”的重要性
feline雅涵 评论 过往人生 2023-09-10 22:50:21 已编辑 意大利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中国观众和影评人可能永远都理解不了片中美国丈夫存在的价值及其重要性。(大部分时候,他们水平的天花板也不过是看看高级言情小说)。
对我而言,片中的美国丈夫不仅是三角关系能够产生叙事的基石,更是推动主人公对“身份”“爱”“人生”命题进行讨论,勾连意识与潜意识间的通道。
事实上,如果没有那个美国丈夫作为双人关系的障碍存在,片子里重逢后所有peaceful的散步聊天,都会是且只是一种“保持客套的表演”,会很快被文化、意识形态差异带来的矛盾所击碎。那么整个故事的调性既不会温柔也不会淡淡忧伤,而是彻底撕开客气和陌生的伪装,暴露出过往人生中无数委屈怨恨的刀光剑影,再掀起一场相互角力的血雨腥风……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anyway,人和人之间的坦诚和沟通,有时恰恰要在“不可能”的状态下才能实现。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事实上,对我而言,这其实是一部主角是“美国”的电影,而“美国丈夫”只是美国作为角色介入人物表象叙事的载体。
片中与其说是男女主角在“谈恋爱”,不如说是韩国和美国在谈恋爱。从开头到结尾,无处不在充满了对美国、对纽约、对在那里可实现的一切梦想的赞美和肯定。这部电影的出现,呼应着当下美国和韩国文化蜜月期的相互表白。
像所有恋爱中的人一样,说句早安晚安你好再见都能琢磨出千八百种狗粮的味道。所以它可以平铺直叙,细碎,平淡。然而,即便它平铺直叙,细碎,平淡,最后的第三幕一定是两个男人的见面。两个能够代表纯正本国文化的男人,因为对同一个女人的爱,坐在一起,以她为桥梁,沟通。甚至,最后,她也消失了,只剩两个男人,开始用英语沟通,说“我和你,也是一种因缘”。(我靠……美国主旋律的深耕程度都做到这个份儿上了,不可谓不可敬,美国人为她要个奖也是池中应有之物。)
这个片子唯一的叙事技巧,说白了就是由女主提出的一道题——“已知:我那么那么爱他,他是我的childhood sweetheart,20年的感情,但我还是选择了你。问:我到底爱的是谁?”
回答某个男人的都应该拉出去活埋到兵马俑坑里陪葬。
她,她的梦想与爱情或某个男人都无关,但与荣耀、价值、自我实现有关。关于这一点,“美国丈夫”是知道的。他了解她,成长后的她。而非童年记忆里那个扭捏于谈情说爱的小女孩。他与纽约一样,是她成为她自己的实际支持者。而男主角则代表着她原生文化的印记,是童年,是母语,是她脱生出的一部分自己,作为一个角色,与自己进行对话。所以,对于男主而言,这里的cultural shock是她居然把一切都告诉了自己的美国丈夫,而美国丈夫竟然欣然接受妻子外出跟自己约会。(我相信也是这一点,让国内由男性及gay占领的影评人们感到如鲠在喉,怀疑导演失误。)殊不知导演正是用这种方法,把整部片子拍成了献给美国的一封情书:你看,你连我最亲爱的人不是你都能理解,所以我最爱你。
我总说,“美国”所代表的西方文明的精髓既不是民主也不是科学,那些词都太大了,西方文明的精髓在于“讨论”,在于相信“理性”而非“幻想”的力量:we can simply talk about everything,honestly. 没有什么真相是沟通和对话不能触及的。也只有在此基之上,那些“说不清的”“不可言说的”的情感,才有了存在的证明。
而片子里把“因缘”“前世”当成一个"韩国文化"话题被反复提及。它本身是为男女主的关系做梗,却是在她与丈夫的讲述中首次提及,最后在男主的自我确认里结束全片。为什么要用这个概念呢?
我说了,西方文明的精髓在于“讨论”,在于相信“理性”而非“幻想”的力量。而东方,恰恰相反。
yep,神秘的东方力量……
它对西方人来说,尤其好使,所谓“缺啥补啥”嘛。But we all know that's bullshit.
……
总的来说,电影带着淡淡乡愁,是对被遗弃的东方老家,含泪露出的一个资本主义商业微笑。两个男性角色的塑造都高度符号化,缺乏可信度。但是演员的表演,尤其是女主角,填补了剧本的孱弱和空白之处。
我的《过往人生》
喜乐 评论 过往人生 2024-06-24 02:36:39 已编辑 美国
昨天和男友去看A24拍的《过往人生》,故事剧情很简单,女主Nora自小便因家庭因素搬离首尔移居加拿大。她与青梅竹马 Hae Sung自小分开,在二十出头的时候通过Facebook联系上又失联。直到又是十二年过去,,两人于纽约重逢。此时她已经与同是作家的犹太人丈夫结婚。
但作为已经在美国漂了10年的我而言,这样所有的故事都在欲言又止之间,和《花样年华》一样,永远停在它最美的时刻,就是我所理解的东亚文化里的爱情故事。虽然译名为“过往人生”,但故事里讲的“yin-yun”(我觉得就是因缘),是佛教意义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命运,“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的共枕眠”,所以这一世哪怕只是与你这样坐在彼此面前,也或许是来自上一世的缘分。所以Past Lives,其实应当翻译为“前世”。
片中有一段,是时隔24年。Nora终于和Hae Sung在纽约见到彼此,有趣的是那一段丈夫和Nora躺在床上的自我剖白。丈夫说,“这是一个特别棒的故事,两个青梅竹马时隔二十年重聚发现彼此mean to each other,而我就是故事中的evil white husband。有时候我想问,现在的生活你想要过的吗?如果我们没有在那个艺术家之家遇见,没有恰好都是单身,我不是恰好和你喜欢一样的书和电影,我们没有为了房租住在一起,没有因为需要绿卡结婚,那我们还能在一起吗?这算不算缘分呢?”
黑漆漆的电影院里,对此过于感同身受的男友,憋笑已经憋不住了,被这过分相似的故事走向露出惊讶的神情。
他知道,十三四岁的时候的我喜欢在脑海里编小剧场。我有一个喜欢的男孩子,但别扭如我,没有向他表示亲热友好,相反我牟足了劲,一定要在成绩上超过他,为此我起早贪黑学习,连0.5分的误判也要计较,还把偷偷去网吧玩龙与地下城的他告到了老师那里。还写他和其他男同学的BL文。
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幻想,我十四岁生日的那一天,我会叫好友们来家中玩耍,而他也在其中。但不知为何他会比其他人到得早些,而我们会因此在雪中漫步,我用我幼稚地小脑袋,日复一日地完善着这个故事得每一个细节,却也知道我生活在南方,一年也未见得下一场雪。
直到我生日那天,父母祝福我之后就去给我的生日聚会买菜了。我告诉小伙伴们9点在超市门口集合,正穿着睡衣在家中看书。却突然收到他的消息,说他已经到了超市门口,我狐疑地换好衣服出去接他,却看着天上突然飘下漫天的大雪;接到他后我们只是一前一后沉默地走着,另一位朋友突然叫我去接他,于是我们又折返回去,无言地平拍站在超市门口,看着飘雪,连超市也适时地放起了俗气的情歌。
我才意识到,这一切,都正如我的“脑内”小剧场所设想的一模一样。直到朋友来临,雪立马就停了,因为温度太高,地上的积雪也迅速融化,如果你起得晚一点甚至不知有这么一场雪。只有我两坚持,那是 一场短暂而又盛大得降雪。
然后十七岁的我就去美国读书了,也不再和他有什么联系。直到我二十一岁的生日,他第一时间发来消息祝我生日快乐,我惊喜地说,你居然还记得我!
他: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的; 我:什么? 他:你十四岁生日那天满天的大雪
后来我二十二岁的五一回国,提前问在部队工作的他,五一有假吗?他说他们是不按照普通的节假日放假的,怎么了?我说我回国探亲。他竟立马去向上级打报告,请下了三年都没用过一天的假。
回到家乡的我们,其实已经和对方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了,我们聊不进什么话题。他陪着我在操场上一圈又一圈的绕,他突然问,“你觉得小时候的喜欢是什么?”,我回道“很简单,只不过是想多和那个人共度一些时光罢了;所以你小时候喜欢谁?”
他:我们从初一到高三都在一个班,你知道我青春里的每一个人,所以我也没法给你编出一个答案;你呢,你小时候喜欢谁? 我:就像你说的,你也知道我青春里的每一个人,所以我也没法撒谎。
而这,就是故事的结尾,我们谁也没有言明,那个不言而喻的答案——但这就是东亚人的感情里最好的解决了。在十年前我喜欢着你的时候,你恰好也在喜欢着我。在《过往人生》后段,他两坐在酒吧里,Hae Sung说这趟旅行让我忍不住想象如果我们没有分开,是不是也会恋爱,分手,结婚,有着这样的后续,但我意识到我爱的,就是离开的你。而女主说,现在坐在你面前的这个我,并非12岁的那个人了,我不是她。可是这不代表,她不存在。
我们早已属于两个完全不相关的世界,但是那些过去都是真实存在的。
从电影院离开,接近立夏的西雅图,有着到晚上10点才缓缓暗下来的漫长夕阳。我抱着男友,两个人咯咯地笑着不停。他玩笑说若不是男女主是韩国人,他都要怀疑是否根据我的故事改变了,就连女主小时夸口要得普利策这一点,竟都一模一样。
我笑着说你真的不用担心我childhood sweetheart,我不会和他回到家乡的。因为这个故事,男女主不仅仅只是一段爱情故事,其实它说的是对于移民而言,只能怀念却永远不能真的回去的故土。是我不再属于那个世界,但我重新(多次)选择了新的世界。
譬如昨日死,譬如今日生。
“snow boy”,甚至不是我的前世,而是我的前前世。我的前世是纽约,是和男友回纽约玩,我自在地展示着从前捉襟见肘的我,穷得只剩下快乐时,获取快乐的种种渠道。走在East Village的街上,我在幻影中看到了前世的我,在街角崩溃地大哭,R抱着我立在雨下无言而痛苦。现在想起来,那仿佛是上辈子的事情了。
R在我遇到男友前的一周,在我正为laidoff而痛苦之时,突然从这些年里成长起来的他,变得attentative起来,他却剖白到,当年之所以花了两年才说出我爱你,是因为直至如今近40年的人生里,你也是我唯一用过爱这个词的对象。我对你,至今仍然拥有这个世界上的每一种情绪——爱,喜欢,欲望,嫉妒,痛苦,气愤……但又无限期地只希望你平安喜乐。
而我只是想,“现在你面前的这个我,并非五年前的那个人了,我不是她。可是这不代表,她不曾存在过"。
电影里,还有一段,是男主的丈夫说,你知道吗你说梦话的时候会说韩语。尽管连Nora自己都以为,她除了和家人已经几乎不说韩语了,连父母都不再叫她Na Young。他说这也是他努力学习韩语的一个原因,他总觉得有这样一部分的自己的妻子,是他想要去奋力以这个语言本来的形式去理解她的。黑暗里,男友亲亲我的额头,因为我知道他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奋力地学习着中文。
只是因此我想,或许如果不是,我还在坚持以这个语言写作,或许语言本身也会成为Past Lives的一部分,然而当自己在某种夹层之中生活之时,语言又永远会是我的一部分。我原以为我英语没有什么瑕疵,最近会发现,我仍旧会说一些好笑的表达,比如相机进水,维修店问我有什么问题,我:the camera can't be opened",店家迟疑了一会儿问:what do you mean?我才意识这么多年了我还是会用”打不开“来形容无法开机(can't turn on)的情况。
在自己的前世和今生中,我总是在追求着未来——更好的生活,更大的世界,更有意义的事业。只是常常发现在这不同的轮回中,往往无法快速切换,
直到过往的人生,完完全全地成为了过往。
是原本不想看的电影
Phoebe 评论 过往人生 2023-06-23 08:48:27 美国
最近几个月大数据让我看到了很多次past lives的海报, 昨天临时起意提前下班去看,后果是哭肿的眼睛今天依旧没有消肿。
不算长的电影讲了一场横跨20多年的牵绊,或许有些观众会觉得彼此错过却依旧美好,但我还是觉得遗憾,可能因为自己心里也有一个类似Hae Sung的人,而我们还没有错过那么久,再做些努力或许还来得及。如果把自己代入这样的结局,我其实有一点生气,好像我们不能在一起就是输了,我不想输,所以我们可不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同时,也尽量和彼此靠的近一点,说不定很久之后,轨迹就能重合了呢。
叙事徐徐推进,而我却那么频繁地被感动。很多个我都从Na Young变成了异国他乡的Nora,很多年后只有Hae Sung才会叫起这样的本名。在我给外国同事解释中国传统名词的时候,Nora第一次给丈夫解释Yin Yun时的神情也会出现在我的脸上。Nora常背的那个普通黑色托特包和我的通勤包好像好像,所以我总觉得这是part of me on the screen,看起来就更有代入感。Hae Sung醉酒后隔天在家吃饭的场景会让我忽然想家,想念家里餐桌的固定座位,以及只靠吃饭的动作就能被体察情绪的安心。
两个人很多年后终于相见时,我在想,我们再见时又会是怎样呢?
在地铁上他们面对面站着,用含笑的眼睛看着彼此,但我觉得眼底都是伤心,他们看起来那么般配,但抓着扶栏的手靠得再近也终究是没有握住。
影片中一些镜头让我想到了另外两部电影。两人坐在Domino park台阶上相望时错开的眼神让我想到爱在三部曲,但少了初遇时的心动,更多的是怅惘,彼此猜测着对方的心意,或许满心想的都是为什么会是现在这样吧。之后在bar聊天时,Hae Sung对两人在一起可能结局的想象也比lalaland里的蒙太奇更让人心碎。
电影最后等Uber的那2min,看的我好煎熬,心里一直在跟着紧张。他们会接吻吗,他们转过来了,他们会接吻吧,他们就这么看着在想些什么呢!再不靠近就要来不及了,接吻好不好!但他们始终都只是认认真真望向彼此,然后礼貌拥抱,我说不清这到底是不是克制,但又觉得释怀。因为如果不这么做,就相当于他们都要放弃各自的生活,而没有什么交集的现实已经是他们各自做出的坚定选择。
Hae Sung上车后Nora独自走回家的那一小段,我咬着嘴唇哭的肩膀一耸一耸,那条路我记得我也走过,就不禁会想如果我现在是她,我得有多难过啊。
散场时还不到8pm,从暗暗的电影院走出来,外面的天光还很亮,East Village的街道比以前任何一次走都更好看,这让我很困惑也更伤心。犹豫了两三个block要不要把这个电影推荐给他,还是拿出手机给他发了消息。
我很想叮嘱他一定要去看,因为这里有我想对他说的话,我们离得那么远,见的那么少,但我真的还是很想你。我很想告诉他,去年生日那天我许下的愿望里有你,很多委屈或大笑的时刻也都会很想告诉你。在那些说不出口的话里,也一直都有希望你过好自己人生最最诚挚的祝福。
但我已经没有了给喜欢的人发小作文的勇气,我很怕你说那些关心、鼓励、分享的歌都没有任何含义,而我没办法抱怨。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