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斯科特·西尔弗 / 托德·菲利普斯
主演: 华金·菲尼克斯 / Lady Gaga / 布莱丹·格里森 / 凯瑟琳·基纳 / 莎姬·贝兹 / 更多...
类型: 剧情 / 惊悚 / 歌舞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加拿大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24-10-16(中国大陆) / 2024-10-02(中国台湾) / 2024-09-04(威尼斯电影节) / 2024-10-04(美国)
片长: 138分钟 / 137分钟(中国大陆)
又名: 小丑2 / 小丑:双重疯狂(台) / 小丑:双疯(港) / 小丑2:二联性精神病 / 小丑2:双重疯狂 / Joker 2
(3.5
YO!回想当年2019,《小丑》以5000-7000万真不算高的成本预算,以DC漫画蓝本为创作灵感,还是R级并不让人看好的前提下,居然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但当时口碑一般。
但《小丑》争气的拿到当年威尼斯最佳影片金狮奖,这也是超英选题还是R级电影的首次,之后《小丑》一发不可收拾,继续在奥斯卡绽放光彩,斩获最佳男主和最佳配乐。
而让这部获得无数荣耀的独立电影《小丑》,萌生续作的最直接原因,是拿到了10.79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为当时R级片影史最高票房,直到5年后的2024年《死侍与金刚狼》打破。
历史总是有些相似但总归不一样,时隔5年,《小丑2:双重妄想》杀回来了,而且还同样进入到了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能进入主竞赛其实已经侧面说明在文艺和作者独立性上,影片还是有特别之处的,不过遗憾的是《小丑2》并没能在威尼斯电影节复刻前作的辉煌战绩。
其实我没看《小丑2》之前,我也能猜到,想要复制前作拿奖拿到手软的荣光,是很蓝很蓝的啦。
我第一时间看完《小丑2》以后,哇~~~我开始理解烂番茄的评分为何呈现一星和五星的两极化走向了,挺壮观。
那么《小丑2》到底发生了什么,会造成如此分裂的讨论?今天这期微醺剧透不影响观影的点评,得先叠个小buff,没恰饭,优缺点都会聊,仅一人主观浅显见解,请大家理性讨论。
《小丑2》故事时间背景发生在《小丑》结尾的不久,亚瑟·弗莱克在第一部中完成了从底层社会的受害者到反抗象征“小丑”的转变之后,亚瑟作为“小丑”,成为民风淳朴哥谭使徒们闹革命的崇拜对象。
但《小丑2》从第一场戏的长镜头调度下,就让我们明白,崛起的小丑并没有带领他的使徒们踏上新征程。
亚瑟被关押在人才济济的阿卡姆精神病院,在那他的精神状态更加压抑和变得不确定,而等待亚瑟的是对他此前杀人的世纪审判,审判内容在于亚瑟是否患有人格分裂精神病,从而来对亚瑟下达最终判决。
而就在这时,亚瑟在阿卡姆自认为遇见了“真爱”哈莉·奎茵,哈莉对亚瑟,哦不,应该是对小丑重度痴迷,从而两人走到了一起。
影片就是在亚瑟充裕的脑容量的幻象和现实中游离,浪漫的歌舞和绝望的监狱酷刑,以及法庭戏来往穿梭,最终等待亚瑟的会是什么呢。
我们大概了解了影片的故事背景设定,就不难猜测《小丑2》并不是一部以小丑后续崛起,然后要在哥谭叱咤风云的大格局视听动作大戏,而是更深度聚焦于亚瑟精神内耗层面的电影。
当年《小丑》上映时,大家会拿传统超英类型片去和《小丑》作比较,觉得影片太文艺较难懂,而当你看完《小丑2》后,你就会觉得《小丑》还是很商业化的电影。
先来看看影片我觉得还不错的优点。
那当然就是全片凤凰叔和嘎嘎精湛的表演,且不说凤凰叔为了饰演亚瑟这角色再次减重,瘦到已经畸形的身体,再加上这次进入到更为禁锢的牢笼监狱,让亚瑟这角色在心理上变得更失控和可怜。
影片中的每一场戏,凤凰叔都通过微小的面部表情、眼神流转和肢体动作,呈现出亚瑟内心双重妄想的冲突和矛盾。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亚瑟的脆弱、迷失与混乱。
而当亚瑟进入到极端疯狂的小丑人设时,亚瑟从沉默的内向者到彻底拥抱疯狂的反派。凤凰叔不仅通过口音的转变,还通过大量夸张的肢体语言,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场突破极限的演绎。
嘎嘎嘛...本色演出吧,毕竟她确实很会唱也很能唱。
我能明显能感受到嘎嘎想通过歌舞以及自己个人的气场魅力,去全方面给我们缔造一个更能主导一切,甚至能左右小丑的哈莉·奎因,不过无奈凤凰叔的演技和本身的复杂角色塑造,依然把全片的焦点牢牢汇聚到自己身上。
再来就是影片风格的表现形式,《小丑2》作为《小丑》续作,在光影和服道化,以及全片的制作上,都保持了前作的高水准,不过这次《小丑2》的表现形式安插了歌舞类型,以此想来加强和丰富了亚瑟内心潜意识的活动。
然而想法很丰满,效果或许很骨感,这个后面聊。
这些歌舞元素,并不是像我们熟知的《爱乐之城》,《马戏之王》,《芝加哥》等传统歌舞片,这些传统歌舞类型片一首歌结束,剧情或角色关系都能得到重大转变。
但在《小丑2》歌舞部分的功用,大部分时间却像是在“捣乱”,不过似乎也更符合亚瑟内心小丑的精神状态,突然脑中闪现的“舞蹈”和音乐。
在第一部《小丑》中,当亚瑟第一次在地铁开枪杀人,他独自在厕所舞蹈,还有最后在直播间开枪杀掉莫瑞,也突然尽兴来跳上一段。
《小丑2》把前作中亚瑟突如其来的舞蹈元素,在影片中做成了具象化的刻意,说来就来,毫无章法,也呼应了亚瑟那控制不止突如其来的痛苦狰狞大笑。
整部电影就像是亚瑟化身小丑拿着导筒,给自己拍了一部自传性质的精神失常电影。
歌舞元素我们都知道是精神层面的幻象部分,但这并非区分影片中现实和幻象的界限,其实所有的角色都有着象征性的存在,并照应在主角亚瑟的精神状态中。
虚虚实实之间,会有很多脑洞的地方,比如哈莉奎茵是否真的存在,亚瑟是否真的患有人格分裂,影片最后亚瑟突如其来的迷之结局,又应该如何解读。
这些影片都进行了开放式的解构,以上的迷思我会等到剧透深度解析,和大家一起探讨。
此外在哲学议题上,影片通过亚瑟和哈莉·奎茵,亚瑟和小丑,亚瑟和社会环境之间的身份交错,去引出佛洛依德提及的自我,本我的哲学思辨,自我是亚瑟,本我是小丑。
还有道德相对主义挑战的传统善恶二元论,亚瑟内心“邪恶的小丑”这绝对的恶,投射到被吞噬的可怜病态亚瑟身上,在同情和理解上都给观众造成了不小压迫道德感。
《小丑2》有着如此实验先锋且作者向,势必会引来强烈争议,这些优点,可能也会演化成部分观众眼里的缺点。
我个人是觉得,导演和编剧以及演员都原班人马情况下,能拍出《小丑》的托德·菲利普斯,如果想要把《小丑2》的故事做得更主流,动作场面更升级,格局更大,更商业,或许在能力上是没有问题的。
但这样的小丑,在超英选题中,已经非常出列拔萃,或许托德·菲利普斯就是想要彻底的解构小丑为何疯癫到人见人爱,经久不衰,让人同情又可恨,是病态社会导致还是自我成长经历酿成的悲剧,悲剧的源头是什么,这是导演想通过影片传达给观众的。
于是《小丑2》尝试这么去做了,我觉得相当大胆,且之前没有人做过,从出发点来说,还是值得鼓励的。
BUT!以上说的《小丑2》最独特的精神病患探讨视角,确实相当鹤立鸡群,但往往越是这种作者向有些放飞自我的电影,越是容易松弛到忽略故事层面和叙事的节奏。
这或许正是影片无法把观众牢牢锁在座位的原因。
相信不少人抱着《小丑》的观影期待去看《小丑2》,甚至想要看到更为升级的火爆大场面,小丑燃烧绽放整个哥谭,从而建立小丑成长和崛起的小丑宇宙,等等等等。
如果是这样,我劝大家还是需要抱着看一部更为批判,更为严肃冷峻,更为自我嘲讽的心态去看《小丑2》,或许能收获更多。
影片的角色塑造是本末倒置的,先建立主题再思索细节,至少我看到的是这样,并不是说这样的“本末倒置”不好,同样都是DC,《企鹅人》也采用了相同的构思,影集的剧情虽然发生在《新蝙蝠侠》之后,但却反过来用后续发生的故事,去更丰富和细化《新蝙蝠侠》中的企鹅人。
那问题出在哪呢,《小丑2》对于亚瑟精神状态的细化主题,在前作充满爆发式的戏剧张力故事中,该主题的探讨已经出现过了,如果想要再次研究同样的重复主题,或许则需要更饱满的剧本,去升级打造出更为挣扎和狂妄的双重亚瑟(小丑)人格。
这里并不是说需要更刺激的视听效果和动作场面,当然这是最直观的体现。但不是必要条件,重点还是在于亚瑟在《小丑2》中情绪的递进,要比第一部更为强烈,而不是原地踏步。
试想一下,如果《小丑2》中小丑人格占比更多,表现时间更长,让我们更充分认识小丑,会不会更吸引观众,也让观众更了解小丑,遗憾的是影片到了比较后面,我们才能在法庭上真正看到小丑在世纪审判,为自己辩护的精彩戏份。
说白了在疯癫的小丑和懦弱可怜的亚瑟中选择,观众更想看到小丑更多。
影片这次用了歌舞元素,想去丰富亚瑟的精神状态,但坦白讲每一首都有用尽了力气去细化吗?
而且是不是把歌舞部分做成正常文戏,来得更接戏和情绪连贯呢。
似乎导演托德·菲利普斯也是在自我批判和调侃,到最后亚瑟都对哈莉奎茵说,你别唱了行吗。
歌舞片段的难辨虚实,增添了影片更为浪漫和直观的角色情感,而这些歌舞片段却满天星没有章法的散落在影片各个角落,以至于歌舞过于耀眼抢走了原本节奏就并不快的剧情主线。
我甚至解读到导演想要在这部电影,去抗议大厂为何让他拍续集,去反驳传统的戏剧故事中的起承转合,就像是《黑客帝国4》中直白的调侃和讽刺资本,为何让他们继续拍第四部。
《小丑2》也一样,只不过用了歌舞去表现。
在《小丑2》这样虚实交错的模糊舞台,这些歌舞元素桥段,就像小丑突然蹦出的不和谐音符,刻意去打乱影片的叙事节奏,有种随时随地大小唱,怎么唱得到处都是的感觉你懂我意思吗。
唱出对于整部电影剧情连贯性来说错误的音调,从而曲线传达出影片真正的主题,这是一个精神病患拍的电影,如果你以这个角度去看,你更能体会亚瑟。
但在我这些陈述下,《小丑2》放在影史的终极舞台,影片的双重妄想之舞则显得更为自我陶醉和有些自负。
如果说剖析角色精神状态,斯坦利库布里克的《闪灵》,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诺兰的《记忆碎片》,大卫芬奇的《搏击俱乐部》等等太多了。这些电影为了让更多观众去试着理解角色的精神内耗,其实也没必要故意牺牲过多传统戏剧基础。
一个更贴地飞行的故事,是否才能让更多人看到飞行者的样貌。
另外嘎嘎饰演的哈莉·奎因,这角色塑造真的很可惜,她原本可以成为不再依附小丑共生的角色,而到头来她似乎在影片中成为了推动剧情的工具人,而非是真正和亚瑟在影片舞台上共舞的那个人。
嘎嘎在亚瑟每一个状态阶段,都有着明确的直白目的,只要亚瑟需要进入下一阶段的剧情旅程,嘎嘎就会做出某件事,从而让剧情往下推进,而她自己想要蜕变的心路历程,却被压制限量。
但如果把哈莉奎茵解读成亚瑟内心的妄想,那一切又显得合理化了,这也是影片聪明的地方。
以上聊的优点和不足,还好都在结局得到升华,在第三幕快速的回到最初写实残忍的原点,结局的转折更是打得观众措手不及。
影片的结局,让我理解了整部电影采用“间离效果”的作用。
所谓“间离效果”(Verfremdungseffekt),最初由德国戏剧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提出,目的是打破观众对角色的情感认同,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在观看一场演出,从而更加关注演出的思想内容,而不是单纯沉浸在情感之中。
当影片的结局到来时,才让人去用更为保持距离去审视,小丑代表了什么?他是在对抗自己还是社会,这种角色身份的象征化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间离效果的体现。
而这种间离效果的风险,却蔓延到场外电影《小丑2》本身和观众的距离,《小丑2》不愿去做像前作《小丑》那样更真实沉浸的共鸣,又如何去让更多人去深入探讨和深挖一个精神病患的存在价值呢。
总的来说,我还是挺喜欢这部电影,《小丑2》胆子肥到拿着如此好前作的口碑和荣誉,完全抛弃大数据给到的最好续作商业化的方向,去另辟蹊径拍了一部更为独立作者向的电影,有点嚣张,但值得被关注到。
剧透解析
亚瑟和小丑的双重妄想
《小丑2》的副标题双重妄想,我觉得其实更对标了亚瑟内心亚瑟和小丑双重人格的妄想。
在上一部,亚瑟在莫瑞的节目上,一枪爆头了侮辱他的莫瑞,从此亚瑟以小丑的身份,得到了哥谭暴民们近乎疯狂的追捧和热爱,亚瑟享受着这一切。
至此,亚瑟似乎逐渐形成了两种人格,可怜的亚瑟和自信癫狂不可一世的小丑。
《小丑2》的开场动画等于就是压缩上部的精华,通过这简短的动画我们就能看透亚瑟的精神现状,亚瑟小丑妆容下的影子,就是真正的小丑人格。
影子也就是小丑人格后来控制了亚瑟身体,把亚瑟的人格锁在柜子里,并开始到处伤人,这对应了第一部小丑杀人。
结果意外的是小丑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他很享受这一切。等到警察到来,正好亚瑟的人格从柜子里出来,小丑顺势把身体还给了亚瑟人格,亚瑟被警察抓住,动画结束。
开场动画解释了为何影片中,亚瑟开始在阿卡姆如此言听计从并且精神恍惚,因为此时的亚瑟,是亚瑟人格。
当亚瑟第一次遇到哈莉·奎茵时,哈莉喊住亚瑟,并且用手做开枪姿势,证明自己是小丑的狂热追随者,这时亚瑟眼里有光,或许就在此刻,小丑的人格有了短暂苏醒,因为亚瑟觉得,原来只有自己成为小丑,才能真正被他人关注,更何况是眼前这位美女。
于是亚瑟无法自拔的爱上了哈莉·奎茵,而哈莉·奎茵则坚信小丑的人格会再次占据主导权,也坚信小丑的人格,才是真正亚瑟的人格,之前那个懦弱的亚瑟,应该永远封印或被杀死。
就这样在哈莉·奎茵一步步的引导下,小丑人格逐渐占据上风。
如果你看到这,觉得这部电影就是讲述亚瑟和小丑人格分明对立的剧情,那或许你想的太简单。
影片真正想要传达的是,亚瑟作为精神病患内心双重人格压力下,所造成的交融和痛苦,互相主导身体所带来的狰狞和不被理解,就如标题双重妄想,原副标题法语是Folie à Deux,翻译成医学名就叫做“共享性精神错乱”,描述的是两人之间共享的精神疾病或妄想。
佛洛依德对于人格的研究,就有提出过本我、自我和超我。
简单说“本我”就是代表最原始的欲望和冲动,本我代表小丑。
“自我”则位于理性,“超我”内化社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自我和超我,更偏向于亚瑟。
影片展示了亚瑟在“小丑”和“亚瑟”之间的不断切换。“本我”的小丑完全不受社会约束,“自我”的亚瑟是痛苦的挣扎者,试图寻求平衡。
Folie à Deux出自法语,更让我去想到了佛洛依德精神心理学的继承人,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
拉康对“本我”,“自我”和“超我”重新诠释出的象征界,想象界和真实界理论,似乎更完美匹配电影《小丑2》。
象征界是社会规则系统,是个人与世界关系的框架。在影片中,亚瑟不断被社会拒绝和边缘化。他无法融入象征界的规则。
想象界则是个体的幻想和自我认同的虚构空间。这个不用多说了,影片中的歌舞幻想部分,是亚瑟逃入想象界的表现,是一种对完美世界的虚幻构建。
真实界是超越语言和象征系统、难以被理解的领域。亚瑟内心的痛苦、被社会抛弃的创伤就是他所面对的真实界。
这种痛苦无法通过语言和象征界的规则来消解,因此亚瑟选择化身为小丑。
以上聊了这么多,大家也逐渐清晰,亚瑟和小丑的人格,并非那种抓马的双人格相互排斥和对立的剧情,而是共生和纠缠,就如动画的真人小丑和影子小丑,都在寻找和渴望聚光灯下的艳丽舞台,有时候甚至不分你我,或许当时两人就想在舞台上来一场“双人共舞”,“双人共舞”也是副标题Folie à Deux的另一种翻译。
聊到双人共舞,那么现实中的哈莉·奎茵,是个怎样的存在呢?
哈莉·奎茵是亚瑟的幻想吗?
Folie à Deux不仅可以解释在有着双重人格病患身上,比如亚瑟。
其实也适合用在人与人的精神传播中。
该现象常见于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或伴侣之间,如一个人患有妄想症,另一个人可能因长期的共同生活也受到影响并认同这些妄想。
这不就妥妥的在陈述亚瑟和哈莉·奎茵之间的关系吗,在影片中的歌舞部分,其实也是在用视听效果,为观众呈现哈莉·奎茵为何被小丑迷倒,小丑又如何帮助哈莉·奎茵,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
哈莉·奎茵在影片中引导亚瑟体内的小丑苏醒和爆发,从这角度出发,哈莉·奎茵似乎是整场双人共舞的主宰,她的精神状态和妄想,强加和影响了亚瑟,并让亚瑟再次成为小丑。
但反过来,哈莉·奎茵是因为看了小丑的杀人影片,才开始有了妄想症和精神出了问题,所以这又是一场双人精神共生和影响的存在,两人互相成就,彼此陨落。
当哈莉·奎茵看到小丑终于活生生站在世纪审判大放异彩时,她作为小丑女心情激动,而结果在最后小丑却又回到了亚瑟的人格状态,哈莉·奎茵一走了之,消失在小丑疯狂舞蹈的阶梯中。
不少人能感受到,似乎哈莉·奎茵也是亚瑟幻想出来的。
首先在第一部的时候,亚瑟就幻想着和邻居的索菲娅,是暧昧的情侣关系。那么《小丑2》中,哈莉·奎茵为何就不能升级成为亚瑟的纯幻想出来的对象呢。
影片有几处细节的展现,似乎都在暗示哈莉的不真实性。
幻想出来的哈莉的出现填补了亚瑟心中的空虚,为他的精神世界带来了温暖和支持。
再来是之后哈莉·奎茵火烧阿卡姆,两人趁机逃离,一起在监狱操场外狂舞双双被抓,亚瑟因此被关禁闭,这种禁闭就是整日整夜关在狭小空间,没有放风也不能社交,要忍受着孤独和幽闭的折磨。
但这时哈莉·奎茵却大大方方去找了亚瑟,并且和亚瑟完成生命的律动,我只能说要么哈莉·奎茵有钞能力,要么阿卡姆是她开的,要么就是哈莉·奎茵是幻想出来的,不然她怎么能随便进出。
更有些不可思议的是,哈莉·奎茵烧了阿卡姆之后,还能轻松离开阿卡姆恢复自由身,种种迹象,都在暗示哈莉·奎茵可能并不存在。
你们觉得哈莉·奎茵在影片中存在吗?还是亚瑟的幻想呢?
不管怎样有一个论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亚瑟内心对认同、归属和爱的强烈渴望。
结局隐藏的恐怖细节
影片的结局是亚瑟有访客要出去,结果在走廊,被一位痴迷小丑的光头男刺死。
在亚瑟出去前,和亚瑟关系密切的警卫走过,口中唱着的是1939年的《我们三》,其中歌词是:我们三个,我们都孤独地生活在记忆中。我的回声,我的影子和我。我们三个不是人群,甚至不是同伴。
这歌词中的“我”,指的就是亚瑟,影子就是小丑,而回声则是代表了小丑的狂热信徒,比如那个光头男。
此时结尾的亚瑟,已经不再是小丑,那作为“回声”的狂热信徒光头男,他无法接受亚瑟如此平庸的结局,他要让亚瑟对他产生的失望买单。
当亚瑟走在过道时,光头男冲出去喊住亚瑟说了个笑话,笑话大致意思是,一个精神病患进到酒吧遇到了偶像小丑,此时小丑喝得烂醉,说如果你能付钱,你可以得到任何东西。
接着精神病患说,完美!那我会给你应得的。
说完光头男刺死了亚瑟。
这笑话我的解读是,精神病患是光头男,他遇到了自己偶像小丑,小丑跟光头男说你可以得到任何东西,于是光头男杀死了小丑,因为光头男想要的东西,就是成为小丑。
如果你看了《小丑2》,仔细注意最后的画面,亚瑟倒在血泊中,虚焦背景的光头男,用那把刺向亚瑟腹部的刀,划开了自己两边嘴角,光头男自己成了小丑。
同时在结局中,还穿插了哈莉·奎茵向亚瑟开枪的舞台幻想部分,其实哈莉·奎茵和光头男一样,也等于歌曲《我们三》中的“回声”,这些小丑的狂热信徒,学着小丑当初杀掉莫瑞的样子,拿着武器,杀了小丑,想让自己成为小丑,成为聚光灯下的偶像。
如此的结局,让我感受到了几分主旋律的教育意味,小丑作为疯狂混乱的根源,最终自食其果,被他人模仿,死在了自己信徒手里。
或许导演托德·菲利普斯也想要从这结局,去纠正第一部小丑崛起,给观众带来的狂热和错误信号,顺便也想要彻底把小丑这个系列堵死,做一次完结。
不少人说光头男自割嘴巴,就是衔接了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希斯莱杰版的小丑,那版小丑的嘴就是被割裂的。
这应该是大家美好的联想了,毕竟《小丑1&2》是独立的系列,但可以肯定是这结局,致敬了诺兰的《黑暗骑士》,在《黑暗骑士》中小丑总是说,“你想知道我的伤疤怎么来的吗”挑逗观众,并模糊自己成为疯癫小丑的根源。
《小丑2》的结局,同时也呼应了漫画经典《致命玩笑》中小丑总是给出的多项选择题,影片用开放式的结局,让大家对新旧小丑的交替,去做了联想。
在片尾滚动字幕中,光头男饰演者康纳·斯托里饰演者名字写的是“真正的小丑”,这也足够让人浮想联翩了。
《小丑2》的“偶像破坏”
相信不少人会对亚瑟在世纪审判中的最后发言感到失望,不少观众就像哈莉·奎茵那样,想要看到小丑再次燃起,把哥谭革命推向顶端。
结果大家没等来小丑大展拳脚,他就又缩回到阴暗的角落,留下一个烂摊子给亚瑟,就如开头动画一样,不少观众或许和哈莉·奎茵的反应一样,当听到亚瑟说出“这里没有小丑”时,毅然决然起身离场。
或许没有人真正关心过那位始终寻找爱和认可的亚瑟,更多人还是把目光投向到小丑身上,更关注小丑的一举一动,为小丑的气场和魅力迷得神魂颠倒,这也包括我,当我看到小丑出现时,感觉精神劲都起来了,从这一角度来看,影片颇具讽刺意味。
在第一部中托德·菲利普斯在访谈中就提到过,我们不应该支持小丑,电影《小丑》想要传达的是暴力和盲目的可怕,结果却让小丑偶像符号更为名声大噪。
之后在《小丑2》访谈中,导演再次向《娱乐周刊》表示,“在某种程度上,他已经接受了主角一直是亚瑟·弗莱克的事实;亚瑟是一个不知情的偶像。他从来都不是哥谭人强加在他身上的小丑代表。亚瑟不想再像个骗子一样生活——他想做自己。”
导演对《小丑2》定调的方向,想必无疑击碎了不少观众对于想再次看到小丑疯狂的失望。但转念一想,或许导演就是想要去探究周遭冷漠的社会,以及不愉快的童年对亚瑟造成的悲剧。
于是托德·菲利普斯来了一次反常规,反直觉,玩起了行为艺术,导演用第二部去挖掘和探讨,为何大家都爱这位充满暴力的小丑,如果我把小丑毁了,观众是否能重新再次关注下精神病患亚瑟呢?
托德·菲利普斯的《小丑2》,颇有一种尝试尼采的“偶像破坏”的思想,在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尼采认为,只有通过摧毁虚假的偶像,人类才能摆脱旧有的束缚,进而创造新的意义与自我,重新评估一切价值。
《小丑2》就是把小丑符号放在制造不安和动荡的偶像位置,重新推倒打破重来,让大家看看,小丑如何亲手吞噬了亚瑟甚至是自己。
但其实反过来,在第一部《小丑》中,小丑反而极为符合尼采的“上帝已死”和“超人”理论,但到了《小丑2》,小丑却成了被推翻的偶像。也侧面表达了小丑的疯狂导致了自我毁灭。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