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韩延 / 李亮文 / 王小艾 / 杨富芝
主演: 彭昱畅 / 李庚希 / 徐帆 / 高亚麟 / 刘丹 / 更多...
类型: 剧情 / 爱情 /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24-02-10(中国大陆点映) / 2024-03-30(中国大陆)
片长: 129分钟
又名: 人间喜事 / 人生大事2 / 永生花 / Viva La Vida
IMDb: tt27935495
韩延导演的“生命三部曲”终章《我们一起摇太阳》是我个人的2024年度最佳电影之一,真挚动人又浪漫治愈。经过三刷,本片主要的三个优点渐渐清晰起来,而此前曾有的疑问也得到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首先是现实层面,这也是全片的稳当根基,一切皆由此出发。
影片对大病患者及其家庭的呈现极尽真实。女主角凌敏(李庚希)身患尿毒症,生活的绝大部分内容就是用尽全力勉强活着,平时工作主要是为闺蜜写公众号运营新媒体、探店拍短视频推广。凌敏的性格既坚韧独立又敏感忧郁,在精确严苛的自我管理之余难免有疲累焦躁的emo时刻,故又得名“不高兴”。男主角吕途患有胶质母细胞瘤(颅内肿瘤中常见又恶性最高的一种),表面开朗积极活蹦乱跳及时行乐,实则内心特怕病痛死亡,只想放弃治疗摆烂颓废到底。吕途言行比较鲁莽幼稚,自称“没头脑”。男女主人公正好表现出了病人中的两种典型心态,性格又与各自所患疾病相当贴合。此外,两位主角也有相应不同的家庭情况及文化水平,凌敏来自北方某地,父母经济条件较好,读过大学,拥有导游资格证,而吕途是长沙本地人,“自中学后就没写过长作文”,父亲早逝,只有母亲独力支撑全家。
片中随处可见对各样细节的写实描绘,无论是主要人物的身体外形、生活方式,还是他们所处的出租屋、医院、社会环境等,都特别贴近现实。
举例来说,凌敏一家居住的出租屋内逼仄老旧,遍布凌乱的物件,还有满是油污、不易点着火的燃气灶。她平日里必须执行强迫症般精细谨慎的自我管理(过着一种活在指标与数字中的人生),不能喝饮料和吃外卖,必须严格控制摄水量,在口干舌燥时只能含柠檬刺激唾液分泌,每日要定时称体重、测血压与记录24小时尿量,做菜需焯水以防止高钾,容易拉肚子,需随时预防透析并发症(比如低血糖,最好准备糖块或巧克力等),做了动静脉内瘘的手臂需要保护,颈内静脉临时管须防止感染(不能淋浴),等等。吕途这边,虽然平时看起来健健康康百无禁忌,实而始终面临着脑瘤时刻复发的风险,还要接受突如其来的昏睡与部分肢体动作的难以协调,手术后在ICU需要住多久和能不能醒来也都是未知数……
《我们一起摇太阳》的主要取景地均在长沙,凌敏所租住的老小区也是真实地点,距离几家大医院(其中长沙市中心医院在片中镜头不少)都不远,一旦遇上严重并发症便能迅速就医。医学上看,本片其实拍得比那篇作为灵感来源的纪实报道更贴近现实(慢性肾脏病五期不可能摆脱或减少透析,急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才有可能恢复),专业性十足。
某种意义上说,本片已触达该类题材剧情片写实程度的边界(与韩延导演“生命三部曲”前两部《滚蛋吧!肿瘤君》《送你一朵小红花》比起来更是明显),重症慢性病人的衣食住行、工作问题、污名歧视、家庭压力乃至器官移植困境都涉及了。我们太需要如此认真关注、细致呈现特殊人群的电影。
影片的姿态是平视、直面生之艰辛,苦痛与欣悦、沉重与轻盈、酸涩与甜蜜的配比恰到好处。节奏把控至为妥帖,几无冗余、牵强或矫情之处。片中的喜剧段落大多与主角们的病症特性及日常情境紧密契合,比如,吕途爱吃垃圾食品和喝可乐饮料,所以一开始在凌敏家中才会不小心将可乐随手倒入桌上的量杯中,而他却不知道尿毒症患者的尿量少又没什么味道)。当然,有不少欢闹场面还源自两人的性格反差(这也是欢喜冤家型爱情喜剧的惯例),严肃正经和土气傻帽相碰撞,一切皆有可能。
李庚希的表演自然无痕,彭昱畅的演绎也足够精妙,无可挑剔。鲜活生动的角色塑造与表现给影片加分不少,足以使人共情。凌敏冲到房产中介面前哭喊着据理力争、软硬兼施耐心劝说吕途接受治疗的场景相当有说服力,她在与移植失之交臂时伤心无奈又自我安慰一笑置之的态度、短暂重拾导游工作时的开心劲儿和面对不确定前路时的落泪,都让人动容。吕途最惊艳的一场戏当属凌敏造瘘手术后二人在家吃饭时的先笑后哭,一镜之内完成情绪翻转。此外,吕途这个角色带有一种浅浅的暧昧性,你很难分清他是装傻、后天疾病导致的真傻还是天生性格如此,在这个维度上,彭昱畅看似徘徊轮转于三者之间的表演给了观众更多解读余地。徐帆、高亚麟和刘丹这三位老戏骨,则将孩子父母的坚强、温情、无奈与不安等多种心理都演绎得细腻可感。
在镜头语言上,导演常常使用手持摄影,自然又写实,契如纪录片,例如片头凌敏奔走于医院、透析室之间的画面,以及冒着大雨赶往移植科的段落。手机录像、vlog等形式也多次复现,这些都是非常生活化的拍法。
《我们一起摇太阳》的第二大优点,是奠基于写实之上的浪漫。
此处的浪漫大致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对男女主人公爱情的渐进描摹,另一个是吕途对世界的浪漫化。
本片从女性视角切入(凌敏的过往病史闪回及日常生活呈现)并贯穿全片,刻画立体饱满,实属难得。但也有个缺点,就是男主吕途一开始的死缠烂打和跟踪骚扰戏实在有些惹人反感。不过,考虑到现实中的确有部分男性倾向于以如此错误的方式对待女性,再加上男主角莽撞缺根筋的性格和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背景,这段情节也就不是不能理解了。而且影片在此之前几乎全是丧郁的基调,在此也需要两人的争吵冲撞营造出一种喜剧感,所以在现实主义和艺术化处理这两方面上可以说尚算合理。
从二人关系演进的角度看,电影的故事结构依次是:凌敏因日常生活不顺积郁到极点而发出征婚/征肾视频(二人产生交集的前提) → 吕途遇见并“考核”凌敏(更多是给她带来麻烦和烦恼) → 第零次结婚(参加闺蜜婚礼,使两人进一步拉近关系的“激励事件”) → 吕途帮助并鼓励凌敏(其实也是赎罪和补救) → 第一次结婚(半是形婚,彼此仍存误解关系也还差一点) → 凌敏帮助和激励吕途(先死再重生,最终相互坦白) → 第二次结婚(补办正式婚礼) → 平等守望相助(片尾彩蛋部分)。凌敏和吕途就是这样完成了一段照亮对方、双向救赎的爱之旅。
在剧作上,凌敏的父母因照顾在老家摔伤的老人而临时离家+吕途不小心破坏了凌敏左臂上的动静脉内瘘是关键点,由此,爱方能从偶发事件渐次升至命定永恒,遂有后续的患难见真情和相互拯救、彼此守护的故事。两人就这样从交易发展为真爱,从嫌弃厌恨到生死与共(“我不想替你活着,我想和你一起活着”),正是彼此在慢慢生活长路上的牵挂在意与互助前行印证了爱的历程。
这种同生死共患难的爱情实在弥足珍贵,普通人很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办法亲身经历一回。毕竟,逆境见人心,患难见真情,相互拯救、彼此守护的幸福,可遇不可求。而在这一系列情节中,凌敏对吕途态度的转变似乎是自然而然完成的,吕途此前的不当举止也渐渐可以让人原谅。
(此处插入解释一两句关于不少观影者对角色妆容的疑问。男主邋遢脏兮兮的造型源自他的性格态度及家庭情况;前半段女主面色蜡黄唇无血色的外表正是对尿毒症患者皮肤状况的写实展露;她之所以在后来才经常化妆,则是由于进入爱情而产生了与以往大相径庭的人生追求,毕竟谁都希望能将自己更美丽的一面展示给喜欢的人,此前一个人勉强活着便已耗光心力无暇也无理由好好装扮自己,但爱却能予人满满的动力与热情。)
进一步对故事段落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自从拉伤内瘘这一关键事件之后,情节段落基调大略以一喜一忧的节奏交替,最终形成悲欣交集的整体氛围。如:凌插临时管后的艰难生活 → 天台隔空对谈&凌在吕家吃饭 → 凌移植愿望落空 → 二人领证&蹭旅游团喜气 → 凌遇到前男友纠缠 → 二人和老年团一起欢歌畅玩 → 二人吵架不欢而散 → 凌收到汇集“偷拍”日常的视频感动落泪 → 吕复发要求放弃治疗&凌在医院偷听掉泪 → 三位父母交流并达成认同 → 凌劝说成功二人在天台和解 → 吕手术生死未卜 → 吕苏醒&二人举行正式婚礼。
场景方面,贯穿全片的医院重要性自不待言,公交车和天台这两个空间更是让人印象深刻。片中出现了四次公交车或公交站场景,其中三次均为凌敏一个人乘坐或等待公交车,凌敏的孤独与病弱在此经由视觉或反讽般的语言手段映衬出来(窗外高楼外墙上的霓虹、乘客手机里传出的音频“We live in a beautiful city. We should be thankful and grateful for our daily life. We have a perfect life.”、公交站台广告板上的标语“放松心情,收获健康”);而正是在影片76—78分的第三次公交车场景(凌敏获得移植肾的希望破灭)中,吕途用尽全力抚慰凌敏,同时陈说了他对犹如病句的“摇太阳”的理解:“太阳也会累、打瞌睡……用意念把太阳摇醒……林敏,千万别丧,只要意念不倒,太阳终有一天会被摇醒。”这一回,吕途求婚成功了。
天台场景在片中仅仅两次登场,却举足轻重。第一次(正好在影片中间点)是吕途自己组装好信号接收设备,去天台观测,让凌敏在楼下房间里监测音箱动静。吕途对外星人联络日的笃信恰是一种对世界的浪漫化,但在此时实际上退居背景,核心是两人借由空间上的一定距离得以更加敞开心灵地交流,在他们用对讲机隔空聊天时,一些当面说不出口或没到时机的话终于能半遮半掩地释放出来(“我怎么听出了点表白的味道啊?”)。双方心知肚明,却各自稍稍装聋作哑(“其实你挺好的”“信号干扰,没听见”),彼此距离其实已经大大拉近。第二次天台戏更是凝聚了影片的大部分情感力量,也将此前的重要元素及埋下的伏笔一并带出(“头名状”“再来一瓶”“奥利给”“人生剧本说”“摇太阳”)。至此,即使删掉后续的结尾部分,影片的表达也已基本完成。高空中的天台将情感升华,也犹如浪漫化的一个象喻。
上述这些单拎出来听上去相当平常甚或烂俗的话语,在影片所对应的情境中竟能给人带来无比的触动。可见想象有时是真的有用——有意思的是,本片中所有浪漫化的元素都仅存在于语言和想象之中(甚至没有“生命三部曲”前两部中的异国或远方图景)——而爱情这道光,会强烈改变你的所见所感,让平凡无奇的事物也变得独特而崇高。
这便是本片的第三个优点:在扎根平凡现实又呈现极致浪漫的同时,它能给你巨大的激励与疗愈作用。片中真切又浓烈的情感、诚挚而纯澈的爱恋,足以穿透银幕深入我们的内心。在影片丰沛情绪的浸染下,我们恍若成为或陪着凌敏与吕途,度过了一段虽遍布风浪却幸福完整的人生。
这种渗透式的感染力,也体现在了电影的音乐与语言之中。
影片并未过多地依靠配乐来渲染感情,相当精准克制。除了彩蛋后的片尾曲《自己》(由张杰演唱,也很契合本片的基调,直面自我,每日踏实又怀着希冀地生活)之外,全片仅出现了两首歌曲。其中一首是张玮玮的经典之作《米店》,这首民谣两次均出现在凌敏于医院透析时,头一回是吕途教她将开启外放的手机置于玻璃杯中,创造出一种简易音箱的效果,凌敏因新的内瘘未成熟而不得不插临时管透析,父母又不在身边,困难重重,幸有吕途陪伴照料;《米店》第二次登场是在凌敏跟吕途吵架后恢复一个人透析时,这次她亦将手机放在杯子里听音乐,在随后的一段蒙太奇中,她先是将吕途那张让人啼笑皆非的“考核成绩单”收藏进抽屉,之后又收到了吕途此前拍摄的她的日常生活视频集锦,笑着笑着便掉下泪来,最后一个镜头里,她在餐厅同桌人谈论前往巴厘岛的二人之旅时不无落寞地望着窗外的一只鸟(呼应吕途“世上的鸟儿都被换成了人工智能鸟”的天真执念)。在这两组段落中,《米店》均以画内音乐起始,再作为画外配乐绵延至展现凌敏日常生活的蒙太奇,正如这首歌忧伤又温暖的词曲,生活虽然琐碎又辛苦,但总有点滴的温情或未来的爱意等着自己。
另一首歌曲正是片名来源《摇太阳》(原唱是方芳,90年代曾经相当流行),这首歌实际上也只在正片剧情中唱过两次,外加成为讨论话题一次(吕母陶怡请凌敏来家里吃饭时首次播放,凌敏移植未果后吕途在公交车上跟她解释“摇太阳”的意义,以及凌敏带陶怡及其朋友游览长沙时到KTV里一起高歌)。更确切地说,《摇太阳》基本只在影片大约第70—90分钟内出现,正好夹在两次《米店》段落之间。《摇太阳》曲调轻快,洋溢着青春与奔放的气息,作为第一首片尾曲(二人幸福生活的彩蛋时间),它的欢唱恰逢其时,也让“HE”结局的美好氛围弥散开来。
不过,“摇太阳”这一说法似乎和“奥利给”一样不现实、不靠谱。笔者第一次看到这个片名、第一次听到吕途口中的“奥利给”时,简直和凌敏的反应如出一辙,都觉得莫名其妙、毫无意义,相信不少观影者也有类似的想法。但随着影片情节的推进,“摇太阳”所代表的乐观精神及“奥利给”所潜藏的热血拼劲终于渐次展露出来,流入人的心底。
其实,与“奥利给”一同出现在片中的网络用语并不算少,如凌敏口中的“挂了”“戏精”“傻缺”“脑回路”“emo”“我谢谢你(反讽义)”和吕途说过的“被动技能”“叠buff”等。尽管笔者一向不太能接受网络流行语的过多使用,但不得不承认:本片中的这些网络用语,一来符合二人普通大众的角色定位并适合百姓观看,二来契合于男女主人公各自的职业或业余爱好(凌敏的工作是运营新媒体,写营销推送时自然常用更接地气的表达,而吕途的网络用语则更多源自他喜欢打的游戏),更重要的则是贴合于二人的心境。
两人初遇时,凌敏压根儿就不屑于说出听起来土到掉渣的接头暗号“奥利给”。但到了二人用对讲机谈心时,双方的距离早已缩小,且她已经在彼此相处的过程中听熟了这个词(比如吕途帮凌敏搬家干重活时叫出的“奥利给”),因此自然而然就用上了它,两人在袒露脆弱一面后互相加油打气时,她甚至喊得比吕途更加起劲,这亦昭示着爱让凌敏逐步接纳甚至融入了原先看不惯的对方的世界。而这里的“奥利给”,其实可以替换成任意对二人有特殊意义、承载着情感价值的词句或声音。不久以后,在凌敏与吕途蹭旅游团聚餐玩婚礼游戏,以及短暂当回导游两人一起肆意玩闹时,“奥利给”也不时冒出,浪漫又欢脱,恍如饱受生活压抑摧残后的尽情释放。然而,后来吕途坚持放弃治疗,似乎再也说不出“奥利给”,在凌敏使出浑身解数劝说吕途时,轮到她在天台上竭力呼喊:“加油,奥利给,干就完了!”
在此,李庚希真实自然的表演、用尽全力呐喊的姿态与动情的声音,还有大半部影片的细腻描摹,都让这一声加油鼓劲的呼召力道千钧、饱含热忱。原本空洞无物的能指“奥利给”竟而汇集了所有的一切!而这种奇迹恰恰源自具体的情境、对特别的人或特定事物的爱。
《我们一起摇太阳》便是如此认真关注、细致呈现特殊人群的现实生活,并用浪漫又珍贵的爱治愈我们,真正予人前进的力量、生活的勇气、去爱的热情。 希望我们都能在艰难困顿的时候喊出独属于自己和身边人的“奥利给”,一起加油,摇醒太阳。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