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刘雨霖
编剧: 刘震云
主演: 毛孩 / 李倩 / 刘蓓 / 范伟 / 李诺诺 / 更多...
类型: 剧情 / 爱情 /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香港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6-11-04(中国大陆)
片长: 110分钟
又名: Someone to Talk to
IMDb链接: tt6128848
编剧: 刘震云
主演: 毛孩 / 李倩 / 刘蓓 / 范伟 / 李诺诺 / 更多...
类型: 剧情 / 爱情 /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香港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6-11-04(中国大陆)
片长: 110分钟
又名: Someone to Talk to
IMDb链接: tt6128848
电影《一句顶一万句》根据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电影只选取小说中的部分章节部分人物,宣传语打着“一个绿帽子的史诗”,讲述的是中国某个小镇一对结婚十余年的夫妻的婚姻危机。
中年人的婚姻危机,向来也是好莱坞热衷的题材。不过《一句顶一万句》里的中年生活,没有美国电影中的别墅,花园,围着围裙做甜点的主妇,下班跟邻居热情打招呼的男主人。电影中的小镇是陈旧的呆滞的,主人公牛爱国曾是个军人,退伍后做了鞋匠,老婆庞丽娜在纺织厂上班,夫妻俩有一个女儿。他们过的是再平凡普通不过的生活。可是有一天,牛爱国忽然发现老婆庞丽娜和婚纱影楼的蒋九出轨,他动了杀掉奸夫淫妇的念头。
电影的重点并不在于牛爱国如何想杀人或如何杀人,而是以此次出轨为契机,探讨小镇中年夫妻的婚姻危机。牛爱国和庞丽娜,蒋九和赵欣婷,牛爱香和宋解放,三对男女怎么走着走着爱情就死了?
影片开头,是牛爱国和庞丽娜去民政局领结婚证的场景。“你们为什么结婚?”“我们说得着。”“详细点!”“话还没说,都知道对方心里想着啥。”
“说得着”是牛爱国和庞丽娜结婚理由,可后来,“再没人说个话,就把人憋死了”,这是庞丽娜要离开牛爱国的理由。爱情的死去,伴随的是夫妻俩“说话”的失效。这样的婚姻危机,并不只发生在牛爱国和庞丽娜身上。《万箭穿心》中,国企厂办主任马学武和小贩李宝莉知识层次不同,“说不着”;《忘了去懂你》中,蔡伟航和陈雪松的关系就像牛爱国和庞丽娜的翻版,一个抑郁不得志的中年,一个风貌犹存、充满幻想的小镇女人,两人对于生活的期许不同,“说不着”。
之所以“说不着”,一方面因为细水流长的婚姻生活,常常是平凡甚至平庸的。就像作家章诒和说的,“项链变成钥匙链,面纱变为抹布,香水成了油烟,诗集成了账本”,或者如日本大编剧向田邦子所形容的,“波澜不惊默默吃草般的日常生活,回首看来,成了大量的肉层和脂肪层”。《一句顶一万句》虽然简单带过了牛爱国和庞丽娜十年的夫妻生活,但在两人相处的太多细枝末节中,我们都能察觉到日复一日的庸常生活对他们的磨损。
另一方面,庸常的生活掩盖不住跳动的心。无论是马学武、牛丽娜,还是美国中年危机的扛鼎之作《美国丽人》《革命之路》中的莱斯特、爱波,他们心中始终难以挥散对乏味的家庭、婚姻以及自我的失望。他们对于外部的世界仍有着强烈的欲望,但他们的另一半似乎与庸常的生活一起停滞了,并成了庸常的一部分。欲望无以突围,无从释放,所以要从生活当中寻求新的突破口。就像庞丽娜之所以爱上蒋九,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好,仅仅因为他能带她逃离小镇,反之,牛爱国从未践行过带她到兰州的承诺。
小说《一句顶一万句》被誉为“中国的百年孤独”,精简版的电影虽达不到这样的分量,但却着实刻画出了“孤独”。什么叫“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有这么个解释:“一个人滔滔不绝的几千句里,基本上都是废话,但他真想说一句自己内心的话,却是很困难的,他必须找到一个能听他这句话,并且听懂这句话的这个人。”这其实就是巴别塔困境,当交流失效,精神无法契合,孤独便成现代人的一种生存本质。中年人的婚姻危机,不过是这种孤独的一个鲜活样本。
可出路在哪里?《美国丽人》《革命之路》《万箭穿心》都是以一方的死亡终结,而更多人则选择赖活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瞎过呗。牛爱国呢?他终究没有杀了庞丽娜,而是在老同学的一番劝告下“顿悟”:日子是过以后,不是以前。这个放手来得有点太容易,但还有比这更好的选择吗?
——首发荔枝锐评——
1.
影片的开头,是一对兴高采烈的小夫妻在民政局领证。
另有一对来离婚的夫妻,中间打了个岔。
“你们为什么离婚?”
“说不着。”
“你们为什么结婚?”
“我们说得着。”
“详细点!”
“话还没说,都知道对方心里想着啥。”
电影《一句顶一万句》,一开始就点了题。
“说话”,或者说“交流”,是这个故事的主题。
能不能“说得着”,是判断幸福的准则。
这是男主牛爱国和女主庞丽娜的婚姻标准,也是姐姐牛爱香的相亲标准。
其实这个标准我们也很熟悉了,一般我们叫“共同语言”。人生那么漫长,以后彼此作伴的日子,就得靠说话聊天撑过去。
“说得着”,“说不着”,在后面的剧情里一再重复。
2.
这是一个发生在偏远小城镇的故事,延津县,属于河南新乡,也是原著+编剧刘震云的故乡。
开头出现的这对结婚的小夫妻,军人牛爱国后来退伍做了鞋匠,老婆庞丽娜在纺织厂上班,养着一个小女儿,姐姐牛爱香是街头卖火烧的。很普通的一个家庭,过着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生活。
唯一的不平凡,大概是姐姐牛爱香三十九岁还没结婚,老婆庞丽娜的梦想是去欧洲旅游。
一件突发事情打破了这种平凡生活,庞丽娜好像和婚纱影楼的蒋九出轨了。
我对后面的剧情做过很多猜测,预告片里牛爱国拿着刀说“我要杀人”,这也许是一个老实甚至有点怂的男人如何杀妻杀情夫的故事;庞丽娜在姐姐面前坚决否认出轨,也许是一个从“说不着”的出轨误会到解除误会的故事。
但事实上,故事比我想象得平淡很多。
庞丽娜是真的跟蒋九好了,牛爱国在短暂的杀人念头之后,选择了“诛心”的方式,强迫庞丽娜逼迫蒋九离婚和不让她见女儿,蒋九老婆的反抗是自己喝了一瓶农药,吓得蒋九立马回归家庭。
剪不断理还乱的故事往前发展,没有剧烈冲突,没有痛快复仇。我猜测这是很多人给这部电影打分不高的缘故。
牛爱香最终屈服,嫁给一直喜欢他的鳏夫老宋,不开心,但这就是生活,老宋娶了牛爱香,发现跟自己想的不一样,唯一情感寄托是牛爱香的外甥女儿,牛爱国受了老同学的劝解,决定放手,庞丽娜再次跟蒋九跑了,还怀了他的孩子。
微小的冲突,很快被淹没在生活的波澜里。
日子就这样继续往前转动,谁也没有下地狱,谁也没有得到救赎。
像记重重的拳头,打在软绵绵的棉花上,是这部电影的基调,也是生活本身的无力。
3.
伤筋动骨的是刘震云的台词。
传说牛爱香年轻时候为男人喝过农药,这是镇上的一个传奇一个谜。
相亲局,媒人说你们可以互相提问。老宋没忍住,估计这事儿在他心里也盘旋了很久:“你真为一个男人喝过农药,死……多可怕啊!”
牛爱香连眼皮子都没抬起:“可怕的是被救回来了,还活着。”
出门寻找逃妻的牛爱国偶遇以前的女同学,她说了很多话,说动了牛爱国的心,改变了这个故事命定而窝囊的结局。
但有一句,我牢牢记住了,“世界上的事情都经不起推敲,一推敲,每一件都藏着委屈。”
乍一看很可笑的,赵欣婷吞农药,牛爱香上电视征婚,庞丽娜的欧洲梦,牛爱国为了借刀杀人对赵欣婷编造自己老婆和对方老公的床事,都经不起推敲。
4.
牛爱香曾经和被怀疑出轨的庞丽娜有过对谈,说“看在我们说得着的份上,你给我一句实话,你是不是和蒋九好?”
这两个女人有一种特别的映照关系,一个纺织厂女工,一个做火烧的。说得着,并不是因为她的弟弟她的丈夫。
她们有很多的共同点,无疑在这个小城市,她们是不一样的,漂亮的,心高气傲,一定程度上的有主意。
牛爱香一直在寻找的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说得着的人,而庞丽娜跟蒋九好,真的只是为了生态农庄的松鼠鳜鱼吗?
很多人可能都没太注意,影片最开头的时候,“爱国,以后把丽娜带去兰州”,说这话的,是牛爱香。
对,大城市兰州,也曾经在庞丽娜和牛爱国争吵中出现,作为牛爱国并未践诺的证据。
电影里还有个意象,是欧洲。
庞丽娜的梦想之地,后来在小女儿的梦想里,变成了香港和大轮船。
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起《孔雀》的张静初。
“说得着”的含义,并不仅仅是聊天而已。刘雨霖导演摸到了轮廓,但没有尽述。
我相信不少人,会为牛爱香在婚礼上强忍着眼泪挤出笑容而动容。
5.
这是一部很工整的电影,虽然技巧还比较稚嫩,但是从用镜头和小细节的设计,都可以看得出,这位新导演认真地在拍一部电影。
纺织厂女工庞丽娜头发上的棉花。
牛爱国两次坐在板凳上,和最后小女儿以同样姿势坐在同样位置上的重复。
小女儿百慧把心心念念的小汽车丢进锅里烹煮所流露出的恨意。
牛爱国追踪庞丽娜和别人吃饭的窥视镜头,和面条厂,战友看到爱国出现的镜头,都非常妙。
很多人觉着有股子陈旧味道,恰恰是她还原了过去的一个时代。
在小城镇生活过的人,应该很容易跟其中的场景产生共鸣,火车站的馄饨,纺织厂和面厂的忙碌,擦鞋摊和公园的游船。
但这样一种题材,导演不动声色的处理方式,和有点像电视电影的拍法,注定难以得到更大程度的共鸣。
对于那些进影院的人来说,他们已经很难去理解,这种小城镇里,人被命运和人言可畏推着往前走的悲哀,特别是这种悲哀太平凡又藏得太深,故事又讲得不够跌宕起伏。
6.
看完电影回来,我翻了原著。
猜测更多原小说读者的失意,可能在于精神内核在电影改编过程中的迁移。
书商给这本书写的slogan,是“中国人的千年孤独”。
看过电影的人,一定很奇怪。
明明是家长里短的故事,怎么就变成“中国人的千年孤独”了。
这部拿了茅盾文学奖、号称是刘震云代表作的小说,实际故事更为庞大,人物众多,分为上下两部。
《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上部讲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了唯一能说得上话的养女,为寻找,离开延津的流浪历程;下部讲七十年后,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找一个说得着的人,回到延津的故事。从日常生活中探索中国人的孤独源头。
刘雨霖导演,选择了其中很小一部分改编,以牛爱国和老婆的爱恨情仇为主线。
与原书不同,刘震云戏称“一顶绿帽子的史诗”,宣传上也将被出轨的“忍还是不忍”作为重点。
也就是说,从小说到电影,好像从中国人的千年孤独探索变成了一出简单粗暴的家庭伦理剧。
但事实上,我认为虽然刘导电影手法不够老练,没有原书探索之深,但在某种程度上,与原书的精神内核确为一脉相承。
悲哀都藏在日常生活的褶皱里,这一点,刘雨霖的电影和刘震云的文本表达并无差异。
电影的墙内墙外,与小说的一走一回,有异曲同工之意。看那海报,墙内生活俨然,女人却奔着墙外一树红杏去。
所有一切,俱是围城。
7.
故事叫《一句顶一万句》,这能顶一万句的话究竟是什么?
刘震云是这么说的,“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如此便知,为何电影内核是“孤独”,而不是表象的“伦理”。
而回溯书所述之“千年孤独”,因何而来,是电影外更大的命题,建议可以把书再翻出来读一读。
题记中已有暗示:“没有神的世界里,人只能一辈子都在寻找,寻找一个人,和他说一句知心的话,一个人内心的洪流,其实已经足够淹没整个世界﹗”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篇章叫《出延津记》的缘故。
世人皆知,圣经著名故事,《出埃及记》,那人,也叫摩西。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