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费振翔
编剧: 杨哲 / 鲁辰 / 黄诗洋 / 张家诵
主演: 潘粤明 / 张雨绮 / 姜超 / 高伟光 / 佟磊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动作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2020-04-01(中国大陆)
集数: 18
单集片长: 35分钟
又名: 鬼吹灯之龙岭迷窟 / Candle in the Tomb: The Lost Caverns
无疑,本人的探险梦是被天下霸唱的《鬼吹灯》点燃的。
记得当时《鬼吹灯》一套共8本书被同学们传阅,传到我手中时,已经被翻得有些破损,特别是《龙岭迷窟》这本,封面都不知道丢哪里去了。
《鬼吹灯》引人入胜的故事确实令人神往。看书时总小心翼翼不敢漏掉一个字,为了更好理解鬼吹灯构建的世界观,班里的几个爱看《鬼吹灯》的同学还组织了“课外兴趣小组”,其实就是现在的讨论群,一起“探索”其中的精怪世界观,偶尔我也有加入讨论。
对于书迷来说,最怕IP影视化过程中的魔改。近几年大量小说类IP影视化的过程中也培养了书迷的认知和拉低了底线,只要角色到位,剧情主线保护到位,为符合播放需求适当进行修改,许多书迷都还是接受的。
鬼吹灯的IP影视版权的渊源就不多说。几年前腾讯拿下了鬼吹灯8本的网剧版权,开始了有目的、有规划的打造鬼吹灯的影视化帝国。
去年上线的《怒晴湘西》得到了书迷和影迷的肯定,收获了一大批鬼吹灯新晋粉丝。
作为原著粉的我,对腾讯出品的鬼吹灯系列已然抱着肯定的态度,期待着下一部作品的上线。
所以,第二部《龙岭迷窟》一上线,就忍不住追完了第一周6集全部更新。全剧共18集,每集不到40分钟。可想而知多么良心,现在影视剧动不动就是50集+的阵仗着实吓退了不少人。
都知道《龙岭迷窟》是鬼吹灯系列有着承上启下作用的一部。
如果第一部《精绝古城》是整个鬼吹灯故事的开端,确定摸金铁三角的组合。那么《龙岭迷窟》肯定就是鬼吹灯世界观的延展,许多角色从这一部开始被加入,比如陈瞎子和孙学武这两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这一部拍好了,后面基本上就稳了。
鬼吹灯原著迷的大神特别多,书迷之中也有技术流派,为了帮助新老书迷理解鬼吹灯宇宙,通过思维导图软件绘制了诸多譬如:人物关系图、精怪一览图、摸金工具图等等,不过最特别当属鬼吹灯几十个墓穴的详细分析。
以《鬼吹灯8》的小册子为例,鬼吹灯的墓穴可以从三个纬度剖析:精怪、惊吓、宝藏。所以在看书时,我又倒回去再看了《龙岭迷窟》的墓穴。从官方给出的3个维度来看,这个墓葬都非常值得探寻。
比如龙岭迷窟中的超级难通过的屏障:
如何通过幽灵墓?
如何从悬魂梯中脱险?
如何应对大型蜘蛛——人面黑腄蚃(chuí xiǎng)?
这一系列的疑问都希望能够通过网剧《龙岭迷窟》来揭秘。
其实我也是带着原著党打分的心态和再次揭秘的心情点开了网剧版的《龙岭迷窟》。
编剧: 杨哲 / 鲁辰 / 黄诗洋 / 张家诵
主演: 潘粤明 / 张雨绮 / 姜超 / 高伟光 / 佟磊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动作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2020-04-01(中国大陆)
集数: 18
单集片长: 35分钟
又名: 鬼吹灯之龙岭迷窟 / Candle in the Tomb: The Lost Caverns


视觉层面:白日生活气,夜间很阴森
一口气看完6集后不得不赞叹导演的高审美。
剧中色彩视觉其实被划分成了两种色彩。白天以饱和度较高的黄色为主,能够展现剧中热辣夏天的生活气和黄土高坡的干燥感;夜间强对比的蓝色系,对于营造墓穴阴森和剧情悬疑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比如第一集开篇一众村民挖开棺材时,蓝黑色画面从远及近,整个画面看起来十分诡异,只有几个微亮的火把点缀,营造了棺木即将开启的超高惊吓程度,接着雷雨交加,故事就此展开。是非常精彩的开幕,画面上不断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着急跟随主角一同揭开而后的剧情发展。
可以说这部剧的颜色对比恰巧是我对书中画面构建的想象。
探险剧就应该有这种诡异和生活气息交叉,影视剧画面色彩对于气氛的控制尤为重要。这部剧做的不错,不断刺激观众的视觉神经。


演员层面:终于找对了!
主角登场,演员原声配音,就知道这部剧的良心。
潘粤明不说了,中国青年演员演技派的代表人物。都说潘粤明饰演的胡八一太胖了,我倒不这么认为。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潘粤明看来,胡八一这个角色应该是内化的,不需要浮于表面的。胡八一聪明,有超强联想力和幽默感,有临危不乱的沉稳,不贪小便宜、仗义且江湖,个人觉得潘粤明完全就是胡八一本人。
就比如第一集中,胡八一和王胖子带着李春来去羊肉涮锅店吃饭。夏日炎炎,胡八一直接用筷子娴熟地撬开了啤酒瓶的盖子,江湖气呼之欲出。
这样非常细致的人物动作设计,潘粤明老师可是下足了功夫。连头顶的汗珠都带着演技,一场几分钟的吃饭戏,让观众不仅迅速进入了胡八一的人物世界,还感受到剧情中人物多么的接地气,仿佛就是火锅店隔壁桌的一个喜欢喝酒的小伙子,让人十分有代入感。
当然,在后面的剧情发展中,胡八一的性格也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剧情和人物设计而展现。
姜超加入《龙岭迷窟》,饰演王胖子的角色,确实有点意外。
毕竟对他的印象还是停留在《武林外传》中李大嘴的角色。鬼吹灯系列中,王胖子是一个搞笑担当,幽默风趣油嘴滑舌,甚至有点贪财。对于观众来说,这样的性格可以说十分讨喜,剧中姜超饰演的王胖子不停地捧哏逗哏,十分欢乐。比如当胡八一对李春来说:“去吃涮羊肉慢慢聊”。姜超饰演的王胖子,马上露出了喜笑颜开特别惊喜的“贪吃鬼”形象。在和胡八一的人物互动中也不难看出,王胖子话也特别多,真的嘴太碎了。姜超神形兼具地一步步完成对王胖子的人物塑造,甚至让我对姜超有些改观,原来演技这么好。
本剧中出现的最大惊喜,个人觉得是大金牙这个角色。
书中的大金牙是一位十足的京片子,喜欢吊着嗓子说话。大金牙其实需要一位有演技的演员演绎,佟磊的加盟,让摸金三人组正式成行。我一直认为佟磊就是年轻版的冯小刚,自带老北京人的气场,一言一行,把大金牙瘦小体弱却十分精于算计的个性演绎的十分到位。比如谈及古玩的看法,大金牙说:“在我们文玩儿行,什么是财富?眼力、经验、胆识”。
就这么一句话就可以让观众察觉到人物是如此立体,接地气的同时,大金牙有自己对于古玩界的看法和认知,有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理解。作为原著党,我只能说:“就是那个味儿”。
多年前看小说,脑中Shirley杨就应该是张雨绮。《龙岭迷窟》中,张雨绮的加入让我顿时大赞这部剧的选角导演,真是正中观众下怀。首先我理解的Shirley杨是一位高挑性感女性,知性且干练,给人一种很飒很A的感觉。
张雨绮饰演的Shirley杨一出场,穿着oversize的白色衬衣性感登场,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让人非常入戏。虽然Shirley杨目前出现的剧情场次不多,但非常期待后面剧情中她的表现……
看完6集后,迫不及待和几个书迷朋友讨论选角问题,基本上都一致认为是最满意的一版。
原著作者天下霸唱本来就是一个有文采且走进生活的作者,所以书中有各种地方言语、方言、谚语的运用,能够进一步加强人物的立体性和代入感。而网剧版的《龙岭迷窟》也基本达到了这一点,从台词中能够看出不少剧中的一些文化底蕴。编剧在改编上,确实下足了功夫。
加之,目前播出的剧集,许多场景都是实地拍摄,基本上还算的很良心。是一部非常值得看得网剧。
听闻潘粤明一共签约了5部鬼吹灯网剧,由姜超饰演王胖子、佟磊饰演大金牙这个铁三角组合也已经固定下来。看来这个系列终于“稳”了,书迷和影视剧迷都有得看了!
“鬼吹灯”系列,还是要讲究一个味儿。
这味儿,《龙岭迷窟》有。
总说“发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岭寻龙诀;人点烛,鬼吹灯,勘舆倒斗觅星峰”,摸金连同卸岭、发丘、搬山共计四大盗墓门派,种种契约、诀窍、秘辛与成败,本就构筑了一个引人遐想的庞大世界,借此层出不穷的篇章可以沿着精妙设定龙行万里,不断演变。
而这样的故事,又巧妙地安排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那时候,一切都在乱糟糟、泥糊糊的根基上重新萌芽,或者另抽新枝。新不新、旧不旧地,最容易滋养人不人鬼不鬼的传奇。
作为一个长篇探险故事,道路险阻,危机四伏,本就必不可少,而“鬼吹灯“的另一招牌,却是在这险上,大作民间鬼怪传说的猎奇文章。
《龙岭迷窟》开篇就是陕西省古蓝县的掘墓事件。幽蓝色的山脉延展开去,黑夜里乌泱泱地聚起一群人,半懂不懂地刨挖坟墓,然后准备打开棺材。
老人家说,“必须打了旱魃才能见雨。”何谓“旱魃”,尚未明说,但旱魃早在上古神话就已出现。蚩尤进攻黄帝,让风伯、雨师破了应龙的滔天洪水,于是黄帝杀了雷神坐骑夔牛,做成大鼓,震破蚩尤攻势,又请来能发出强光强热的天女魃,消除风雨。待黄帝杀掉蚩尤,失去神力而无法重返天界的应龙与魃分别留在南北,自此南方雨水丰沛,北方天干地燥。
旱魃的形象也在不断演变。直至汉代,她都是神怪属性兼备的天女。但汉中后期到明初,旱魃成了小鬼。再往后,她更是成了僵尸。面对这个“会引发旱灾”的“怪物”,人们要打旱骨桩,焚烧旱魃,通过把新入土的尸体当作旱魃来打,以祈雨水。
来自古蓝县的当事人李春来提到了旱魃,而胡八一顺势向王胖子解释,说是解放前,许多偏远山区都有这习惯。《龙岭迷窟》这一牵扯,就续上了数千年前的传说。
据李春来所言,不止手上这香鞋,古蓝县还存着其他宝贝,需得懂行的人去鉴别鉴别,这才有了胡八一、王胖子以及大金牙一同前往陕西的探险。
一行人去到黄河边上,船长说这些天发水灾,最怕河神发怒。胡八一笑他封建迷信,急了眼的船长说有一年,水来得快,退得也快,岸上冲来特大的一副鱼骨架子,跑船人视之为河神,取名铁头龙王,还恭恭敬敬地要用鱼骨建庙,以求风调雨顺。
大金牙说,鱼骨庙在天津地界也出现过。网上还真有人在天津葛沽镇蛤蜊堤找到一座,据这位“奏耐天津”所说,鱼骨庙供奉海神,跑船人常去祭拜,香火不绝,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折毁,此后,因为妈祖信仰而开始在这供奉天妃娘娘林默。
如今河北省黄骅市冯家堡和山东省青岛市都有鱼骨庙,前者供着东海龙王三太子。传说当年他不忍心见水族被捕杀,便想求仙问道,并化身为鱼,感受其苦,多年后三太子功德圆满,褪去鱼身,巨大的驱壳被水冲到岸上,于是先民用它建造了鱼骨庙。隐隐约约地,都有《龙岭迷窟》的感觉。
民间传说的味儿,都在这一个个绘声绘色的故事里。而所谓传说,口耳相传,又加代代相传,来龙去脉都未必知晓清楚,更不用说添油加醋多时,各地各户自是有了不尽相同的版本。单听一家之言,或是几个版本对撞,那都会有新料。
左有风水八卦,右有科学理论,这故事刮刮蹭蹭地推进,全是谜面,都待揭晓。不管观众是被哪个方子引来,似乎都有可以赏玩的地方。
当然,《龙岭迷窟》也不只是一些猎奇方子的搜寻,构建出那三十多年前一个既架空又现实的世界,魅力又再添一圈。
没有经历过彼时的北京,但报国寺的古玩市场一摆弄,意思就来了。砖红的墙外挂着若干条幅,端端正正写着时代标语,老祖宗留下来的白栏杆,倚着不知哪朝哪代的屏风、柜子、轮子,一溜儿的摊位,闹热的想象扑面而来。
又或者转到小街巷上,沙井包子铺绿色窗棱上露出的原木,墙上青与白的涂漆,整齐贴好的发黄报纸,几张桌子一撑,椅子一摆,生活就这样跟包子似地热腾腾蒸起。
再一回去,胡八一的家里,几乎清一色的案桌、长椅、书架、碗柜,再来一些搪瓷做的壶与杯,似乎都能闻到那远去的气味。
什么都蒙在一种昏黄的光影下,镜头先替观众在一个所谓当下的时空怀起了旧。越往后走,越能见到一个时代的复原,要是不自觉走进去,还真是生出不少念想。
仔细一听,那京片子也是拿捏得好。
叫老板来个煎饼,要“多刷点酱”。羊肉涮完要走了,恋恋不舍地跟店主扯一嗓子“我喝碗汤溜溜缝儿”。“验验货”,那得说“掌掌眼”。 王胖子夸大金牙是“专家”,表述的方式是“人正经古玩界里的虫儿”。
北京人贫嘴儿,不打草稿念词,也是轰轰地炸下来,不好好说话 ,却把话说得好好的,有趣得紧。胡八一负责正气,插科打诨交给王胖子和大金牙,油滑腻歪也不叫人嫌烦。
前前后后虚虚实实地安排妥当了,《龙岭迷窟》才好让好演员出来,一亮相,味儿又都对上了。
胡八一找对了潘粤明。凭借《白夜追凶》狂刷观众缘后入主“鬼吹灯”,他一下子坐稳了正角位置。血够热,气够勇,配一张波澜不惊的脸面,终归是探险题材必不可少的安心药。
姜超也很对王胖子的形象,形像了,神也像。大嘴一张,憨厚里透一点鸡贼,忠实里掺一些鬼马,气氛总得靠此等男二调剂。
大金牙一生意人,精明,世故,龇牙咧嘴地生一些猥琐,又暗合一些道不明的才智,佟磊揣摩对了,跟姜超配得正好。
三个主要角色选得妥帖,其他配角也不见马虎。高伟光演鹧鸪哨人气不少,张雨绮挑战Shirley杨也自有飒爽劲头,王奎荣也掐准了陈瞎子的神机,胡明对李春来的瑟缩诡诈都有见地,整体都不赖。
寥寥几集,大致故事线已经稳健地分岔开去。胡八一三人如何误入龙岭迷窟,如何虎口脱险,Shirley杨如何查明红斑根源,如何遍寻雮尘珠,既是这部剧集值得期待的脉络,又是整个系列承前启后的过渡。故事已经如箭在弦,就看未来如何构建这一鸿篇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