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何以为家》《迦百农》有的孩子不是熊孩子,有的父母不配当父母。

导演娜丁·拉巴基
编剧娜丁·拉巴基 / 吉哈德·霍加里 / 米歇尔·凯斯沃尼 / 乔治斯·哈巴兹 / 哈立德·穆扎纳
主演赞恩·阿尔·拉菲亚 / 约丹诺斯·希费罗 / 博鲁瓦蒂夫·特雷杰·班科尔 / 卡萨尔·艾尔·哈达德 / 法迪·尤瑟夫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黎巴嫩 / 法国 / 美国
语言: 阿拉伯语 / 阿姆哈拉语
上映日期: 2019-04-29(中国大陆) / 2018-05-17(戛纳电影节) / 2018-09-20(黎巴嫩)
片长: 126分钟 / 117分钟(中国大陆)
又名: 迦百农 / 星仔打官司(港) / 我想有个家(台) / Cafarnaúm / Capernaum / Capharnaüm
IMDb链接: tt8267604


每年的北京电影节都会盲选一两部不熟悉国家的电影来看,这次是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电影的原名叫《迦百农》,看电影之前,我去查了下资料,主要说这是圣经中的一个地名,是耶稣被迫离开家乡后曾经停留过的一个地方,在这里传道,据说这里出现过很多神迹。

我看到还有一个引申的意思,是杂物堆积的地方。而根据导演自己的说法,这个片名的意义是一种失序,在文学领域里,很早就有人用这个词来表示混乱,她只想表达混乱,和那个具体的地名无关。

如果导演真的是这样想的话,只想记录混乱和苦难的话,那么我只能认为,这部电影是冥冥之中,有神明捉着导演的手拍摄出来的作品了。因为在整部电影中,始终有一道人性之光,透过小男孩赞恩的一举一动,照进坐在黑暗中观影的人们的心里。

许多人观影后说这部电影太悲苦了,而我感到的却不仅仅是被这些苦难所震动,还有人性的救赎。对我来说,这可能是这几年的影视作品中,最让我感到治愈的一部电影,上一部大治愈作品,是韩剧《请回答1988》。

生活在黎巴嫩贫民窟的十二岁小男孩赞恩的原生家庭,是典型的豆瓣某控诉父母的小组里的故事,而且只会有过之无不及,他的父母不仅仅是穷,而且是赤贫,却没完没了的生孩子,把刚刚十一岁的女儿出卖给房东的儿子当童妻。

赞恩没有学上,在杂货铺帮工,被父母非打则骂,但是这个早熟的男孩,极爱自己的妹妹。发现妹妹来月经了,就偷偷的把她带去洗干净,帮她偷卫生巾,嘱咐她不要让父母发现。可是小孩子怎么能斗得过大人呢,最后赞恩的妹妹被爸爸拖上摩托车送走,赞恩和母亲打吵一架,离家出走,在外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整个电影将近两个小时,可以用全程无尿点这样的粗俗但却非常说明问题的方式来形容。电影是低成本制作,没有什么大场面,也没有什么特别戏剧化的清洁工,但是整整两个小时,观众却被紧紧的抓住,无时无刻不牵挂和担心着男孩的命运。

作为一个成年人观众,看到他那么弱小的身躯在街头游荡,不知道他要往何处去,担心他下一个镜头就会被拐卖,会被残害,我总希望电影里出现一个大人来帮助他一下,然而好心的清洁女工的出现,让我们知道,即使是大人,面对着苦难的生活,也是自身难保,没有能力帮他太多。

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奇迹,他足够聪明,又机灵,能够想尽一切办法自己活下去,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但这些都是我看这类电影里,可以预想到的。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导演还能在这个贫穷的男孩身上让我们看到一种高贵和尊严,这的确是出乎了我的意料。

他自己本身就是这个世界被践踏和被伤害的儿童,但是当他看到比自己还弱小的孩童时,他却比那些大人还懂的什么叫做责任。

最让我对这个孩子打心里喜欢的是,他的内心世界不仅仅有善良和慈悲,更有反抗的勇气,保护妹妹和父母做对,保护比自己弱小的小男孩,当他得知母亲又怀孕的时候,他更是向法庭提诉,控告自己的父母,勇敢的向整个成人世界喊出自己的心声:

“我要控诉父母生下我。我想让那些无法抚养孩子的父母,不要生下孩子。”

面对大人的世界,他是无力脆弱的,也是无奈的,但是他并不是完全绝望的,他始终在反抗,他倔强的脸上没有惧色。甚至就连这句话,他都不是为了自己喊的,他是为了那些比自己更弱小的弟弟妹妹,为了母亲肚子里还没出生的孩子奋力的大喊。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身上散发出的那种人格的魅力,竟然让我这个老阿姨产生了一种信赖和依赖之感。开始的时候,我总是希望谁来救救他,后来我慢慢相信,他是来救我们的。

他被父母虐待,当童工,失去妹妹,流浪街头,如果他遇到坏人,受到勾引,成为贼,去偷,去抢,去骗,对人无情无义,对大人憎恨,怨怼,对比自己的孩子心狠手辣,我可能不会怪他。但是他并没有。

如果他走向犯罪,成为社会的毒瘤,甚至成为连环杀手,可能就是我们现如今最常见的那种自媒体喜欢的套路文章,每次有恶性犯罪出来,就很挖罪犯的原生家庭是多么不幸,父母太溺爱的,太冷漠的,太控制的,反正罗列一堆,都变成了一个罪犯任意践踏别人的原因,仿佛他才是值得理解和同情的人,而受害者只是个无足轻重倒霉蛋。

我真是烦透了这一套。感觉心理分析中的原生家庭论是彻底的被滥用了。难道那些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孩子,最后就都成了反社会人格的魔鬼吗?

记得《犯罪心理》里有几集,讲一个非常天才的连环杀手,最后抓住他的时候,Hotch审问他的时候就对他说:有一些你这样经历的人,长大会变成杀人犯。他反问:有一些?

Hotch回答:还有一些,变成抓你的人。

这个时候观众才会想起来,《犯罪心理》小组里的成员,几乎都有不堪回首的往事。

混乱肮脏,令人绝望的迦百农,是可以出魔鬼的地方,也是个出天使的地方,是可以见证神明的地方。黑暗之中,能看得到的那一抹人性之光,仿佛一个奇迹。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电影是非常治愈的,《迦百农》这个电影名,对我来说,不仅仅意味着混乱,贫穷,绝望和苦难,它比这些更意味深长。

我并不觉得赞恩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能够和原生家庭幸福的孩子一样,完全没有心理上的问题,但是就像我身边许多原生家庭非常不幸的朋友,他们需要用一生去治愈自己的童年,带病生存,但是他们从没放弃过,靠自己的意志超越自己的原生家庭,他们依然相信善良和努力的去成为一个好人。

在我的眼里,我的这些朋友就像这个十二岁的男孩一样,他们才是人性之光,他们都是我心中真正了不起的人。

就像中岛美嘉在那首歌里唱到的那样: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是因为还没有遇见到你,像你这样的人存在这世界上,让我稍微的对这世界感到喜欢。

像你这样的孩子存在这世界上,让我稍微对这世界有了些期待。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凌睿(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160068/


《何以为家》的逆袭,让我想起了前年这个时候上映的《摔跤吧!爸爸》。

同样是小成本电影,同样是豆瓣评分9分左右,同样是关于家庭、儿童、父母的电影。

相同的主题,内容却是截然相反。

《摔跤吧!爸爸》是一个极度重男轻女的社会,有一个爸爸为了不让女儿和这个国家绝大多数女性一样长大后嫁给一个从来没见过面的人、然后庸庸碌碌过完此生,于是决定帮助女儿成为世界冠军。

《何以为家》则是一对父母明明连自己都养不活,还不断地生一个又一个的孩子。越穷越生,越生越穷。

这些孩子中,其中就有12岁赞恩和11岁的妹妹萨哈。

父母不管他们,赞恩只好承担起原本属于父母的责任。

在超市打工、卖自制的果汁、用羸弱的身体给人们送煤气罐,甚至还要帮母亲制毒。

不是父母在养他,而是他在养父母,以及一群弟弟妹妹。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他只记得暴力、侮辱和殴打,链子,管子和皮带。

他听过最温柔的一句话是“滚,婊子的儿子”“滚,你这垃圾”。

妹妹萨哈的遭遇更惨,父母把她生下来不是为了把她当成公主、当成他们爱情的结晶,恰恰相反,他们可以为了一点点房租就把自己年仅11岁的亲生女儿卖了。

贩卖自己的女儿,还美其名曰是为了让她过上更好的生活。

父亲塞利姆说:“这是为了让她摆脱痛苦,和我在一起她没有希望,她连睡觉的床都没有,吃的喝的都不够,也不能洗澡,电视也看不上。嫁出去,起码能有大床睡,真正的床,有毯子的床,还有东西吃。”

“我也是这样出生,这样长大的,我做错了什么?”


母亲说:“我这一生都是奴隶,你还敢批评我?你有什么权利批评我,你有我这种处境吗?我经历的你经历过吗?”

“为了让孩子活,我愿意犯下千罪。他们是我的孩子,我的亲生骨肉。没有人有权批评我,我是我自己的法官。”


塞利姆夫妇口口声声说赞恩是他们的亲生骨肉,却不顾赞恩的身体让他干苦力。

他早就到了上学的年龄,父亲却不让他去上学。

母亲同意让他去上学,原因不是他需要接受教育,而是学校会发床垫、衣服、饭菜。

“你看看邻居的儿子从学校里带来各种各样的东西回来。好好利用呗,干嘛这么固执?”

她从来不在乎赞恩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甚至同龄人已经小学毕业了,她唯一惦记的是学校会发什么东西。

他们嘴上说着为了孩子什么都愿意做,却为了一己私利卖掉年仅11岁的亲生女儿,间接导致远远没到性行为年龄的女儿因大出血而死亡,最后他们还要说一句“我是为她好”。

一直都知道“我是为你好”是世界上最可笑的谎言,却没想到这句谎言除了可笑之外,还可以这么坏。

哪有什么“为了让她摆脱痛苦”?真正让她摆脱痛苦,最好的办法就是当初不要把她生下来。

哪有什么“和我在一起她没有希望”?既然养不起为什么还要生这么多孩子?

他们过得那么惨,你好意思说他们是你的亲生骨肉?

他们从来不知道自己错了,恰恰相反,他们又怀上了孩子。


如果不是赞恩将他们告上法庭,还会有一个、两个、三个……无数个孩子跟随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男孩像赞恩一样做苦力,女孩像萨哈一样沦为生孩子和发泄欲望的工具。

赞恩和弟弟妹妹没有单独的房间,也没有单独的床,只能挤在小小的空间。


而他们的父母就在旁边,不顾孩子的感受就开始造人。只为身体的愉悦,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全然抛之脑后,让孩子们听着他们的喘息声入睡。

塞利姆夫妇和赞恩的身份产生了对调,仿佛赞恩成为了一家之主、家里的顶梁柱,肩负起养活全家人的重任;

而塞利姆夫妇丝毫不能给予孩子们任何物质和精神生活,只能给这个家拖后腿。

只生不养,比谋杀更加可怕。

我们常常说“熊孩子”“熊孩子”,其实像赞恩这样的孩子一点都不“熊”,正是有他的存在,这个家才不至于变得更惨。

他不是“熊孩子”,塞利姆夫妇却是“熊家长”。

在他们眼中,女孩是一种商品,可以换钱;

男孩是一种工具,负责养家糊口、照顾更小的小孩。

他们只管生,不管养,将孩子当做摇钱树和免费劳动力。他们不但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只会给他们带来苦难和折磨。

现在做什么都要考证,做父母却不需要考证。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配当父母,也并不是生了孩子就自动成为妈妈。

他们只图一时的快活,让孩子跟着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一起受苦,他们根本不配做父母。

如果不能给予孩子幸福,当初就不应该把他们生下来。

他们是你的孩子,但他们更是他们自己,他们有自己的人格和思想,不应该被虐待,更不应该被贩卖。

父母有管教孩子的义务,孩子也有权利将父母告上法庭。

当法官问道赞恩:你希望父母怎样?

赞恩不要道歉,不要赔偿,他什么都不要,他只是希望父母别再生了。


他和弟弟妹妹已经来到这个世界,没有办法改变了,但至少他还可以保证不会再有新的弟弟妹妹来到这个世界受苦了。

法官同意了,塞利姆夫妇再也不会有孩子了。

因为一个人在还没有学会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之前,Ta不配拥有孩子,更不配当爸爸(妈妈)。

电影的最后,赞恩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是整部电影中他第一次笑,因为绝大多数时候迎接他的都是痛苦和磨难。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xiaoxiongdi(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438900/


最早看到的剧照是一个小男孩靠在墙上,怅然若失,另外一个小婴儿穿着不那么整洁的袜子靠在他旁边,好像并不太能理解眼前发生了什么。

今天看完电影,有点失魂落魄,好像明白了剧照上的那个“世界”。一出影院,繁华的商业街,推婴儿车的精致太太,开limo的成功男士,咖啡店,男男女女,恋爱族群,讨论打game的学生仔...如此强烈的反差,令人产生了不适。

很难想象,一小时前还沉浸在黎巴嫩贫困区的我,此刻却坐在麦记里,听朋友诉说他的日常爱情故事,一边浏览今晚要登场的德国男模队。

所以,电影说穿了,到底是不是一堆无用的热情呢?除了电影院里无数“好惨啊”式的感叹外,似乎并不能改变什么,这样想着就好沮丧。但转念一想,电影真正的力量并不应由“有用”“无用”这样的标准去主宰。当一部电影能在一个人的心里激起浪花,一分钟也好,一小时也好,这都是它的胜利。

电影对准黎巴嫩的一户“庞大”的贫穷人家,男孩赞恩是家里的老大。说是老大,其实也就10岁上下。都说人各有命,赞恩也有自己的命,只不过烂透了。看到校车经过,他会羡慕,但低头一看,手里拿的不是书本,而是沉重的煤气罐。很明显,命悬一线的人是没资格谈精神探索的。

他的懂事,令人心疼。关于自己的生活,赞恩很少会去想反抗的事,即使想上学,也只是试探性地cue了下老爸便作罢。而一旦涉及自己的兄妹,他就像是付诸了全部的勇气一样。当妹妹萨哈要被父母强制嫁给邻居,赞恩帮妹妹制定了逃跑计划,在强势的父母面前,他用自己弱下的身体替妹妹挡子弹。

的确,在悲伤无处不在的生活里,赞恩很少会去想自己。妹妹来了例假,赞恩毫不犹豫脱下自己的t恤给她当卫生棉,无数次冒着危险去杂货店偷卫生棉...观影时,总是这样想着,当赞恩的弟弟妹妹一定很幸福吧。只是,那种“被保护”着的滋味,大概12年来,赞恩都不曾体验过。他弱小的身体穿梭在车水马龙间,犹如一个不被注意到的存在。

对他来说,明天起床后,又是颠簸的一天。日复一日,也许直到生命终止的那一天。

妹妹萨哈还是嫁给了邻居,11岁的她后来被迫怀孕,大量出血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而那个邻居在诉说这个悲剧时,如同在陈述一个平淡无奇的自然规律:“我的亲戚也都是在这个年纪嫁为人妇,他们现在都还活的好好的。”那样的态度,简直令人心碎。

萨哈的离去(嫁给邻居),促使了赞恩离家的念头。离家的日子里,他遇见了一个黑人妇女,这个妇女同样命苦,坠入爱河后诞下一名男婴,因为没有身份证,只能以黑户的身份给别人打黑工。妇女收留了赞恩,也算是一种交换,一个提供住宿,一个提供育儿服务。毕竟,赞恩最擅长的事情就是照顾人。

惨事一桩接一桩,就像下不完的暴雨。黑人妇女某日因黑户身份被捕入狱,这样的不辞而别使得赞恩和男婴彻底被流放了。电影大部分镜头里,赞恩都在想方设法要活下去,但就像他曾经对待自己的兄妹那样,赞恩总是把男婴的需求放在首位:购买婴儿食品,偷奶瓶...穷途陌路的时候,他们被房东赶出来,赞恩就把小婴儿放在铁盆里,费力地拖着他走街串巷,和DNA对抗着。对那些处境优渥的人来说,他就像顽强的病毒。

父母的不负责任与自私,通通转嫁给小朋友。赞恩的父母是幸福的,因为自己的儿子会替他们承受沉重的人生。


压抑的镜头里,也会有温暖的成分啊。在黑人妇女出门工作的时候,赞恩抱着还未掌握语言的婴儿,给卡通片配音时发出搞怪的声音;当见到陌生人时,男婴哭闹着要赞恩抱....动荡不堪的生活,他们拥有的好少,但好像又拥有很多。

想到马雅可夫斯基说过:“人必须选择一种生活,并且有勇气坚持下去。”可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人都有选择的权利,相反,悲苦的生活选择了他们。

全片最心痛的镜头便是,赞恩在得知妹妹萨哈不幸死去后,拿着刀冲出家门,嘴里念叨着“我来告诉你们什么才是[没有了]。”电影并没有给出赞恩捅人的镜头,而是直接切换到赞恩被带进警署的画面。捅伤邻居的时候,大概是赞恩唯一能获得喘息的瞬间,看起来捅的是人,但也像在捅这个操蛋的世界,或者说,这个该死的国家。这个年纪的孩子,才开始认知世界的B面,而赞恩呢,不但早就理解完毕,而且现实世界已经把他对这个世界的美好幻想颠覆了个够。

复仇好像并阻止不了什么,恶果还是会继续。母亲又怀了一胎,如同一个生活的诅咒,那个新生儿将重复赞恩的命运。这太令人绝望了,一个“恨”字怎么讲得完?

而那个曾与赞恩相濡以沫的男婴,五年后,十年后,他大概也会是另一个赞恩,在苦难不断的人世间,奔赴着生死未卜的命运。混乱不已,四面楚歌,犹如“迦百农”,不按常理出牌的悲伤,不规则,无边界。

映后,各种各样的大人围住了男主,想要跟他合影,谜一般的热情。而小朋友看起来一脸的忧伤,接受着发生的一切。对男主来说,这并非电影,而是他所出生国家的现状。魔幻现实主义,不仅仅只有魔幻。

ps:写在6.17 siff
我的电影公众号:filmpublic


我一直告诉你,“你儿子还没有出生就已经死了”,他并不存在,即使是番茄酱也有名字,有生产日期和到期日期。
当一个地区连宗教都无法维护秩序时,它就真正地进入了一种最为原始的混乱。黎巴嫩女导演Nadine Nabaki第三部剧情长片《迦百农》继续探讨黎巴嫩严重的社会公平问题。
迦百农是《圣经》中耶稣发迹之地,在这里诞生了许多神迹,却也是被耶稣所诅咒的一个地方,而这个词在阿拉伯语中也指代混乱和灾难。
126分钟的《迦百农》囊括的社会话题太多,任何一个单拎出来都可以延伸出无数讨论。儿童买卖、未成年人婚姻、童工、毒品交易、无户口居民、叙利亚非法移民、非法居留等,这些因贫穷而生的社会百态密集地穿插在电影当中。
这一次,Nadine将她的镜头聚焦在儿童问题。
儿童问题是黎巴嫩非常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在这个国家的大街小巷里,你都可以看到、感受得到这种苦难。正如电影中所展示的那样,这个国家的大街小巷里挤满了各种无人看管、奔于生计、极有可能是未注册出生的儿童,卖水果汁的、卖口香糖的、卖日用品的、在车流中走动敲打车窗售卖鲜花的、搬运着体积和重量远远大于自己的煤气瓶……
扎恩有多穷,七个兄弟姐妹(还有一个哥哥在监狱里)被逼睡在一间卧室的地板,在布挂起来作为隔离的另一边,是正在做爱的父母。在贫穷面前,每个人的人生都像那个被扎因拉开上衣露出双乳的玛丽莲梦露一样,毫无尊严可言。
性有多裸露,生活就有多贫穷。
《迦百农》里面所描绘的那个世界是如此贫困和混乱,有些影评人质疑是导演故意为之的噱头。Nadine也直接怼回去说,这些人应该挪动一下他们稳坐在咖啡室里(码字)的肥屁股,离开自己的小角落,出去多走走。
批评说《迦百农》刻意煽情,只能说金钱和舒适的生活限制了这些人的想象力。
电影开头所展示的那种毒品贩卖是这个社区再平常不过的日常生活截面,利用儿童去药房骗取处方药(比如镇定药曲马多),研碎泡水,用衣服浸泡并晾干,带进监狱重新用水提取制成可以饮用的带镇痛药的饮品进行售卖。
有很多更为暴力的行为和现象,比如强奸、恋童癖等等导演都没有放进电影里,因为,光是电影所展露的这些,已经足够令人心痛了。
那些坐在空调房里批评导演哗众取宠的影评人,永远都无法想像那种用尽全力都无法逃脱的绝望。
突破阶层、逃离原生家庭,不是用努力两字就可以做到的一种命运。
有些时候,你越努力,就会越绝望。
你所能想象的一个人为了突破阶层束缚的努力,扎因都已经做了,起码在他那个年龄所能做的,都已经尽力去做了。
电影开头是扎因奔走在那个他无法选择的出生地之间,去药房骗处方药、换媒气、搬水、送货、送菜、摆地摊卖水果汁,所有能够挣钱帮补家计的事情,12岁的扎因都毫无怨言地去做了。
在所有人都在忙着生存的时候,扎因在默默地抵抗这种恶性循环,丢掉阿萨德向萨哈示好的甘草和拉面、向父母提出上学的需求、隐瞒萨哈来月经的事实。
奔走在各种体力劳动之间,那辆接送学生的校车成为扎恩与理想生活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你可能会说,为什么他不离开这个原生家庭,自力更生。
扎因也真的这样做了,在11岁的妹妹萨哈被强制嫁给房东的成人儿子阿萨德后,他就搭着长途巴士离开了这个混乱的地方,但也只是从一个绝望跳到另外一个绝望而已。
他跟着一个穿着“蟑螂服”的老人、在一个破旧的、寒酸的游乐场前下了车,手里只剩下250黎巴嫩磅LBP(折合1元RMB),他努力在找工作,但都没有人愿意请一个12岁的瘦弱小男孩,最终和埃塞俄比亚非法居留的泰格斯相依为命。而泰格斯的突然消失,留下一岁不到的尤纳斯,又让扎因面临着新一轮的困境。
绝望困境中的生存与选择,是导演极力想要在扎因身上表现的矛盾力量。
一方面他拥有最为原始的、强烈的生存欲望,这样一种天性让他无所不用其极继续生存下去,无论是在旧社区还是离家出走之后;
另一方面他又有着这个社会、尤其是贫穷社区所最为缺乏的恻隐隐之心——我不能将其称之道德感,因为道德感是后天社会环境的产品,若我们说生他育他的那个混沌世界给予了他这种闪着光的善良,实在是不合理——或者这种侧隐之心来源于他和妹妹萨哈的紧密联系,又或许真的是这个破败社区的异类。
但在这种环境,恻隐之心,常常是致命的。
扎恩的生存能力无疑是非常强的。
电影里展现了很多扎因想要独立的尝试,这种尝试无关尊严,只是希望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获得生存资格。
比如正儿八经地在快餐店、甜品店等各式商店里询问是否需要劳工,不接受免费的食物(一直没明白为什么在这个情节里导演留了个白),在泰格斯失踪之后独立照顾尤纳斯……
他可以选择再次出走,但他没有,因为他知道,一旦他选择将尤纳斯抛弃在杂乱的街头,他就与强行送走妹妹的父母无异。
然而令人讽刺的是,在泰格斯意外被拘留之后,走投无路的扎因最后还是靠卖曲马多(镇静药)水赚了钱;而被房东锁在门外,最终成为了压倒他全部希望的一根稻草。
《迦百农》不是童话故事,即使他不愿意,即使他再坚强,最后扎因还是将尤纳斯交到了人贩子阿普洛手里,不然他们两个都得饿死,这已经不是一个道德选择,而是生存选择,一如扎因父母当初所做的那样。
这不是生存与人性的两难决断,是社会碾压人性的绝对无奈。
在这里,扎因和从前的父母似乎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和解,但要中断这种诅咒,个人之间的和解又看似毫无意义。而妹妹萨哈的死,又再一次将这种和解打破,逼使扎因不顾一切地想要玉石俱焚,将自己的父母推上法庭。
扎根于末日世界的《迦百农》难得的地方在于,它给予这个贫穷社会毫无偏见的、不加修饰的、甚至略带粗暴的一刀, 把一个囊括黎巴嫩众生相的社会横切面,赤裸裸地摆在观众面前。
较之好莱坞式的煽情套路,《迦百农》力求在那些本可以大肆渲染情绪的镜头中保持冷静,避免过度催化个体之间的情感因素,用一种更为客观和全面的态度去展现贝鲁特这个被轮胎紧紧压下的混乱社区。
愤怒、悲伤、痛苦、无奈这些生命负能量,在自出生之日就带有、无法缓解的永恒诅咒之下,情绪宣泄本身变得毫无意义。
无疑,我们的小主角扎因是我们窥探这个我们从前在温暖的咖啡室无法知悉的世界的一个主要窗口,一个极易吸引注意力和煽动情绪的入口,但《迦百农》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在扎因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那些和扎因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想要在他身上获得利益的人、甚至带给他巨大痛苦的人,同样在导演的镜头里获得了一个向观众讲述自己苦难和无奈的机会,正如他们在法庭上自我抗辩的那样。
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悲剧的受害者。
看第一遍的时候,观众的全部注意力都落在了扎因身上,他对妹妹的保护、对父母的抗争、自我生存的挣扎、对尤纳斯的照顾,扎因小演员的表演实在太抓人眼球了,让人无法从他身上离开。
生于长于难民区的小演员Zain al-afeea,给予扎因这个角色一种独特的魅力,很多时候他瘦小的身躯让他看起来比剧中的年龄要小得多,但同时又散发出一种、甚至比成人更为成熟的气场,可以震慑住比他年龄大得多的暴力邻居。
在已知悉所有剧情之后,二刷中才会慢慢发现那些被我们所忽视的其他人物的情绪,比如阿萨德父亲提亲拜访时,舒雅德(扎因母亲)强忍悲伤的无奈,塞利姆(扎因父亲)精疲力尽的沮丧。
正如塞利姆在法庭中所说的:
这是为了让她摆脱痛苦,和我在一起,她没有希望,她连睡觉的床都没有,吃的喝的都不够,也不能洗澡,电视也看不上。我对自己说,嫁了她,起码能有大床睡,真正的床,有毯子的床。
你有没有想过,这不是我们的错。我也是这样出生,这样长大的,我做错了什么?如果我有选择的话,我可能会比你们所有人都好。这不是我想要的。
有人告诉我,没有孩子,你就不是男人,你的孩子将会是你的脊梁。但他们打断了我的脊梁,伤了我的心,我诅咒结婚的那一天,我为什么要过得这么悲惨?
而同样地,大家可能会希望导致萨哈怀孕致死的阿萨德是一个十恶不赦之人,但其实只是个无知之人,从众地做着大家都在做的事情而已。
我不知道她会因此而死,周围很多女孩这个年龄已经结婚,我继母也是年纪轻轻结婚的,她就在这里,活得好好的。
舒雅德:
我这一生都奴隶,你还敢批评我?你有什么权利批评我,你有我这种处境吗?你永远不会,因为你活不下去,你连做噩梦都活不下去,换成你是我,你早就已经上吊自杀了。为了让孩子活下去,我愿意犯下千种罪,他们是我的孩子,没人有权批评我,我是我自己的法官。
相比起精致的《罗马》(个人也是很喜欢的),《迦百农》略显粗糙,叙事结构轻微失调,中间与叙利亚小姐姐梅苏姆的支线又显得和主线稍有分离。
剪辑上亦不算高明,甚至有那么一丝的凌乱,比如泰格斯的被捕(前一秒还在和家人打电话,后一秒就已经切入扎因和小尤纳斯的场景)、扎因离家出走时在面包店和陌生男子的互动……
但无处不在的轻幽默和素人演员的精彩演出,都给了《迦百农》一种原生态野蛮生长的活力和震撼感。
这种根植于残酷现实的幽默感,不旨在逗人发笑,也不在于自己的一笑而过,而是对无法抗争的命运的一种无奈,是无法突破阶层的绝望,当哭都没有用的时候,那就只能笑了。
你要问扎因,他为什么要扯下回旋马车顶篷上玛丽莲梦露的上衣露出她丰满的(假)乳房,他可能也答不上来。
《迦百农》的结局来得轻巧且随意,似乎前面的那些苦难轻易有了明朗的结局,可能在导演的心里,是存在着这个社会能够走向更好的美好的一种愿景,她给电影这样轻巧、开放的结局,或许是希望能够鼓励更多的扎因站出来,但同时也让作品对政府的影响力反而减弱了。
这两年,黎巴嫩电影正在以光速获得电影世界的聚集,连续两年入围奥斯卡最佳最外语片提名,较之《羞辱》,今年的《迦百农》获得的声量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如Nadine在采访中所说的(大意),在这样的一个贫穷和混乱的国度,每一个能够成功被制造出来、走出国度获得关注的电影作品,都是某种程度和形式的寻找外力帮助的呐喊。
这样的一种作品被创造出来,背后已经不仅仅是电影制作本身,更多的是电影人的血与汗、无数的与环境、政府和地方周旋的结果。
而令人唏嘘和讽刺的是,这些力求冲破困难、创造好作品、发出声音的创作者,最终他们所希冀的,是让这个不断在阻挠他们发声的地方,能够变得好一些。

原文首发于【一个】APP
个人公众号:DramaMatters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这种电影就算二次元来看也觉得二吧?《最佳伙伴 》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胡鹤译  /  李慧娴 主演 :  朱主爱  /  Aloysius Pang  /  权怡凤  /  葛米星  /  程旭辉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新加坡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6-05-26(新加坡)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Young & Fabulous IMDb链接:   tt5617274 根本国产片谐音片名基本是烂片的定律,这部新加坡的华语片也属于该定律范畴。 想不到新加坡会拍出一部很中二的二次元文化电影,我以为除了日本,大概就只有大陆的傻蠢编剧导演会拍这些尴尬电影。COSPLAY这个在电影里真很有点幼稚。《闪光少女》还能接受点。剧情主线接受不能,笑点?原谅我GET不到。比看国产青春片还要坐立不安。 男主像胡夏。女主很漂亮,原来是马来西亚新一代女神朱主爱,来中国发展吧,一定大红大紫。 都什么年代了,还用父母门第阶层来营造爱情的障碍。不时听来一段英文怪怪的,毕竟我们的语境不一样。 一部描写三个青少年朋友景天,紫甯和郝仁的成长故事,叙述他们如何通过重重挑战和难关,披荆斩棘追逐梦想。过程中,他们认识了自己,体会到友谊的真谛,了解到如何处理与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鼓起勇气,捍卫自己一直坚持的信念。通过角色扮演这个长辈看来非常无聊的活动,三个朋友互相辅助学习,在彼此的帮助下,克服了各自的障碍。     郝仁教景天如何善用口才与供应商讨价还价来节省服装制作的成本,鼓励他勇敢表达。紫宁则把自拍绝招传授给景天,提拔他的自信心。间接的,景天克服了自己口吃的障碍,变得更有自信。紫甯和郝仁也在景天的影响下,在生活和学业上,更尽责和努力。     现今社会竞争尤其激烈,年轻的一代将如何在这个重视现实胜过创意思维的大环境下逆流而上,一路怀抱着梦想与希望寻找勇气和自信,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美妙的女性向粉紅電影《娼年》

更新描述或海报 导演 :  三浦大辅 编剧 :  三浦大辅  /  石田衣良 主演 :  松坂桃李  /  真飞圣  /  富手麻妙  /  猪塚健太  /  樱井由纪  /  更多... 类型:   爱情  /  情色 官方网站:   shonen-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8-04-06(日本) 片长:   119分钟 又名:  Call Boy IMDb链接:   tt7529650 原文在medium: https://medium.com/%E7%94%B0%E4%B8%AD%E5%B0%8F%E5%B1%8B/%E5%A8%BC%E5%B9%B4-2018-%E7%BE%8E%E5%A6%99%E7%9A%84%E5%A5%B3%E6%80%A7%E5%90%91%E7%B2%89%E7%B4%85%E9%9B%BB%E5%BD%B1-6cad25ffbc97 《娼年》 其實是一場 「安全的」 性冒險、性成長的故事,這份安全感顯得原著普通,但這樣的安全感在電影,卻是與觀眾建立一種極少數的類型電影-- 女性向軟調色情(softcore pornography) --默契的開始。 女性向色情作品並不是沒有需求,這是個長遠的抑制和誤解的同謀,而近期,網站平台中的女性向推廣計劃在歐美或日本雖不乏關注,但在商業電影之中卻難得有這樣的作品,何況是這麼「好看」的作品,在電影攝製上帶有過去 粉紅電影(ピンク映画) 的榮光--尤其最終「高潮」戲十分諧趣美妙,成功地著墨出這部性成長電影的點睛之筆,靈肉結合,由性見心,敞亮的「讓我看你的性愛」就是「讓我看你的心」。啟用的演員也是頗受女性青睞的一線男星 松坂桃李 ,非常適合成為觀眾各自、私自愉悅的盤中肉(guilty pleasure)。 故事關於 桃李 飾演的男大學生成為娼夫後的見識和體悟。 石田衣良 這個作者擅長的就是把危險的因子、邊緣的樣貌收攏入他結構安穩的小宇宙,晶格銜接晶格一般讓故事世界繼續成長下去,在《娼年》之中就是性群像的疊加,是一些可以料想的微小奇觀,像扭蛋一般的分門別類精巧的固著,然而,畢竟是性事,透過再現性很強的媒介--那些特寫、耳語、室內光的影像--讓這部由男性下至女性情慾之海,在螢幕上個體過分

《颐和园》怎样理解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的结局?

《颐和园》 (英文: Summer Palace )是一部2006年中国大陆电影,由 娄烨 执导, 郭晓冬 、 郝蕾 、 胡伶 和 张献民 主演。影片讲述了两名青年男女跨越十几年的的感情纠纷,其中穿插着 六四事件 等社会背景。本片也是中国大陆首部男女主角正面全裸出镜的电影 [2] ,而早期电影如《 小武 》(1998) [3] 、《 蓝宇 》(2001) [4] 、《 绿帽子 》(2003) [5] 、《 星星相吸惜 》(2004) [6] 等有男性正面全裸的镜头。 本片于2004年9月开机,2005年5月关机,拍摄时长九个月。取景地点包括 北京 、 重庆 、 武汉 、 柏林 、 北戴河 、 图们 。《颐和园》于2006年5月18日在 戛纳电影节 首映。电影中的政治色彩与大量的性爱场景在中国大陆受到关注 [7] ,因未经中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批准而擅自参加 戛纳电影节 ,本片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导演与制片人受到了处罚。 1987年,中朝边境 图们 。邮递员晓军去邮局拿信件,之后来到余红父亲开的杂货铺。余红打开信件,发现自己被北京的“北清大学”录取。余红在一个篮球场与晓军见面,晓军与几个打篮球的人发生争执,被打得鼻青脸肿。晚上在草丛中,余红与晓军发生了性行为。 余红乘火车来到了北清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一天,余红结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李缇,聊天中她告诉余红她男朋友若古在柏林留学。李缇和余红与回国后的若古见面,并与在同一大学的周伟结识。余红逐渐与周伟走近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两人在 颐和园 昆明湖 泛舟,在夕阳下相依。 余红去周伟宿舍,发现他正与一个女生一起吃饭,余红见状离开。周伟去台球厅找余红,余想挣脱周伟的怀抱,但最后顺从。在一次欢愉后,余红要周伟去结扎,并称那样就不疼了。周询问缘由,余说是心理学老师告诉她的,并且她和他上过床。北清大学的学生开始去天安门,余红几人也一同跟随。李缇与周伟在宿舍进行性行为时,被学校人员发现。余红见到了周伟的一名舍友,他告诉她教务处已经知道了周李的事情,让她不要再去见周伟。 余红遇到了来北京探望她的晓军,两人和衣而卧,半夜晓军悄然离去。余红发现晓军不见,急忙到操场寻找。在操场示威过程中枪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四散。余红的舍友冬冬找到周伟,告诉她余红不见了。周伟急忙带领冬冬寻找余红,但未果而返。冬冬再次找到周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