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傅东育 / 刘璋牧
编剧: 陈育新 / 秦悦 / 李立
主演: 黄景瑜 / 吴刚 / 王劲松 / 任达华 / 李墨之 / 更多...
类型: 剧情 / 悬疑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2019-05-07(中国大陆)
集数: 48
单集片长: 45分钟
又名: The Thunder
IMDb链接: tt10322972
编剧: 陈育新 / 秦悦 / 李立
主演: 黄景瑜 / 吴刚 / 王劲松 / 任达华 / 李墨之 / 更多...
类型: 剧情 / 悬疑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2019-05-07(中国大陆)
集数: 48
单集片长: 45分钟
又名: The Thunder
IMDb链接: tt10322972
太他妈硬核了!
为什么塔寨村缉毒这么艰难?
第一集开篇仅用了五分钟就向观众展示了塔寨村的制毒生态: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式制毒。
塔寨村是剧中第一大“毒村”,村民敢手持器械围攻进村缉毒的警察,甚至敢当着缉毒警的面公然销毁毒品,而村主任林耀东宛如土皇帝,令下如国法,一整套严密的血缘家族尊卑关系跃然眼前。宗族制庇护下的制贩毒产业链靠血缘关系环环相扣,血亲之间可信任程度较高,加上各房之间利益相关,一旦遇到外部力量产生威胁,内部马上就能拧成一股绳。
剧中借东山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蔡永强之口讲到“三丰地区村庄地形复杂,万一进错了屋是什么后果你知道吗”,到底复杂到什么程度,我特意找了一下本剧的原型中国第一毒村——博社村俯瞰图。(如下)
一个仅有两千多户的村庄却有40座祠堂(祠堂是宗族制的典型文化载体),两千多栋房屋紧紧挨着,各家各户也没有门牌号,小道如麻,大车无法进出,密合宛如堡垒,缉毒警察只要一进来,如果不了解村中复杂的道路情况,能轻易被村民围死。李飞抓捕林胜文时就是被逼躲进了林氏宗族祠堂(见下图)。
太真实了!正因为这样特殊的村落形态,剧中林胜文甚至敢在自家厨房公然制毒,而李飞和宋杨仅仅带了几个外地警察就去闯村,所以蔡永强才会朝李飞大发雷霆。用拍纪实片的手法拍电视剧,或者用拍电视剧的手法拍纪实片,不管哪样,不把观众当傻瓜的好剧组才有值得称许的产出。
所以,本剧缉毒之难,就在于围绕血缘宗族制产生的层层关系网,不仅是塔寨村各房势力形成的堡垒难破,还涉及到血缘亲情关系渗入警局内部导致的家法凌驾于国法,血缘大过一切。剧中有几个点暗示得非常漂亮。
其一,李飞和宋杨进塔寨村时带的全是外地警察,李维民在扫毒直播时出动的警力也绕过了东山市公安局,充分说明本地宗族意识之强烈,关系网之复杂。其二,个人觉得第一集非常点晴的一段对白发生在李飞与蔡军之间。
“别以为在东山长大,就是东山人了”,这句台词太有意味了,缺少血缘关系的连结,缺乏宗族的认可,李飞注定只能做个外人,但也注定他能够将缉毒干到最后。
谁才是“三百万”保护伞?
我实在太喜欢破冰这种讲故事的方法了,开场五分钟就把塔寨村庞大的宗族制贩毒产业链交待清楚,黑白两道主要人物悉数出场,通过毒贩林胜文之死把故事瞬间拉进谁是“三百万”保护伞的推理迷局。
目前来看,疑点明面上比较集中在公安局缉毒大队大队长蔡永强。我们可以数一数剧中蔡姓毒贩出现的频率,高得离谱,蔡姓又是本剧之中另一制毒窝点南井村的大姓,林蔡两姓勾连,可见一斑。
其二,在移交李飞的时间点上,故意拖延时间,隐而不报李飞的藏匿之处任由其逃走,也可以理解成为投鼠忌器,毕竟李飞还握有林胜文关于“三百万”的口供视频,一旦落入警方手里,后果不堪设想,让李飞负“罪”潜逃再半路狙杀才是上上策。
但从第二集他猜出给李飞打的药水有问题并且拿去化验来看,这个人物深沉老道,有很大的反转空间。假做真时真亦假,这个深藏不露的“三百万”,不管是东山市公安局副局长马云波还是刑侦队长陈光荣,都可能有,马云波的盲目和陈光荣的自负都令人印象深刻,而人性的弱点往往最容易成为腐蚀的切入点。
不忙着定论黑白,虚实笔和明暗线交替,又黑又深的真相随着剧情一点点放出来,人人皆可被杀或反杀,编剧高杆!
关于男主角黄景瑜
做为剧中男主角,李飞的戏份没有一场是多余的。第一集开场带点莽夫之勇,谁都敢怼,像一条引线将整个故事迅速拉进节奏之中,整个表演干净利落一气呵成,文戏打戏都在水准线上。
编剧将这个角色处理得很有港片特点,一边是一个被构陷的好人,另一边是高坐庙堂披着好人皮的坏人,两相对比,好人的负重前行才显得更有力量。
关于黄景瑜的文戏,个人很喜欢这一幕。
先看镜头给出的细节。一边是毒贩林胜文养尊处优细腻白嫩的脸,一边是李飞眼下浓重的黑眼圈,颗粒感强烈的真实肤质真实表现出缉毒警察连续工作的状态。处理这段戏时,黄景瑜的表演状态前松后紧,微表情经得起镜头定格特写,一个绝不仅仅只有莽夫之勇而且可以有周旋之智的缉毒警察形象瞬间就生动立体起来。
不磨皮无滤镜,干脆利落,文武戏在线,想说一声:爷们够硬!
本人较懒,不定期更新中......
---------------------------------------------------------------------------------------------------------------------------
3-6集
两条故事线已逐渐浮出水面,一条是李维民主导的警方线,一条是赵嘉良主导的复仇线。之前一直以为李飞会按照套路成为深入虎穴的孤胆英雄,但以目前的剧情推进来看他更像一根线头,让这两根双螺旋线紧紧缠绕在一起,整个故事就好看了。
这里我要吹一下编剧,真的很会写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作品最难克服的问题是,在观众已经预知事件结局的前提下如何勾起观众的好奇心和同理心。很高兴主创在进行故事创作时没有预设立场,而是借由矛盾的拉扯和冲突把深黑的真相一点点地释放出来,摒弃上帝视角,让观众与角色进入同一时空,共同去寻找真相。对我来说,这真是一次奇妙有趣的冒险。
再者,看到很多观众都在纠结谁是黑谁是白的问题,包括我自己也是。然而随着人物性格的逐渐鲜明,主创的境界从来就不止于对黑白的探讨,而是人性的精度和维度。
比如,蔡永强是坏人吗?又或者是好人吗?我以为,两者都不绝对是。血缘宗族这个词太沉重,他知晓利害复杂,所以在得知李飞要去塔寨村缉毒时他犹疑不定,反复斟酌,甚至有故意放李飞进村之嫌;但是良知和职责又像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他在医院放走李飞,又暗中发信息解了李维民之困。
李维民审问蔡永强时,所有的证词都与李飞的陈述对得上,惟独这一段问答很有意思。
李维民:“你为什么要向李飞交待,林胜文涉毒的事情不要跟队里所有的人讲。”
蔡永强:“我不记得我说过这句话。”
漂亮!看似是蔡永强说谎包庇林胜文,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不要跟队里所有的人讲”,其实透露了一个真实的信息:队里有内鬼。很可惜李飞当时没能收到这个暗示。所以在面对李维民的公开审问时他必须否认掉这句话,否则自己随时可能是下一个李飞。
再继续看。这些布满暗扣的对话实在太绝。
李维民:“你认为塔寨村有问题吗?”
蔡永强:“塔寨是禁毒模范村。历年来的扫毒行动,从来没有波及过塔寨。
李维民:“所以你认为塔寨村没有问题。”
蔡永强:……(特写,眨眼)
李维民强势跟进。
李维民:“请你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塔寨...林耀东,有问题吗?”
蔡永强:“我是警察,我讲证据。有证据他就有问题,没有证据他就没有问题。”
曲笔微言,简称教科书式对白写作!不站队,不轻下结论,句句都有暗扣,连微表情都是戏。蔡永强是为塔寨村辩护吗?不,他恰恰指出塔寨村关系盘根错节,是缉毒的法外之地,不是靠几个警察逞一时之勇就能解决问题,证据才是本案的核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李飞进村缉毒之前,蔡永强会反复询问李飞确不确定黑豆就是林胜文。
这个人物心思之缜密,行事之谨慎,深不可测。做为配角,他的人物光彩和追索空间完全不亚于主要角色。
又比如马云波。他和李飞之间存在的“信任”羁绊很动人,那是一线缉毒警可以托付性命的交情,但他几次三番的不作为与和稀泥,轻信陈岩的证词,让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意志摇摆不定的人,或者说是那个可能被腐蚀的人。
人性啊,本不是非黑即白的东西,它从来就躲在灰色的阴影里。
但除了人性的精度,总要留下一些人性的温度吧。比如李飞和李维民父子,他们代表了人性的另一个维度,光辉和绝诀的部分。在一件事情上死磕到底,九死而无悔其心,这样的人,总是特别打动我。
------------------------------------------------------------------------------------------------------------------------------
7-10集
还是想吹一波这几集的对白设计。
前十集的戏里,审讯室文戏份量重,对白量尤其大。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都没能掌握实质性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只能通过辩白来自证清白,对白在这里的作用不仅是展开故事,释放信息,给观众留下思考的空间,同时还要建立人物个性。
如果说前几集蔡永强的陪审问答精彩程度堪称教科书式,那么9-10集最有追索意味的一段对白个人以为落在李飞身上。
李维民:“你怀疑...蔡永强是林胜文说的那个公安局内部的保护伞?”
李飞:“林胜文吓唬我说过,他很快就会出去,而且我要写检查受处分,第二天全都应验了。”(正面肯定)
李维民(针对李飞认为林耀东与蔡永强勾结的推理):“可这些都没有证据啊。”
李飞:“当时没有证据,所以我的所有推论只能停留在口头阶段,所以我只能坐在这儿听你们审讯(手指用力敲击桌沿加强正面肯定),但是我坚信,我所有的推论和逻辑都是正确的,只要我有机会,我会继续查下去。”(始终正面肯定)
一个对自身的直觉和逻辑推理能力有着充分自信甚至是过份自信的年轻缉毒警察形象跃然眼前。
他聪明,却莽断,他热血,也自负,对自己的逻辑判断相当笃定。然而,所有的推理结果应当是基于充分确凿的证据,而不是凭借直觉给自己预设一个结果,再去寻找相关证据来验证。逻辑链没毛病,但前提错了,因而很自然地形成了对蔡三毛案件、林胜文案件乃至宋杨案件的误判。
(这一段个人觉得黄景瑜的表演真的是非常精彩,自信爆棚时手指敲击桌沿这样的动作细节设计很符合人物个性特点,下次谁再挑他演技的刺可以把这段甩给他看。)
有对比,对白才显得更有张力。 同样是面对李维民咄咄逼人的盘问,看看蔡永强是怎么回答的。
李维民:“你认为塔寨村有问题吗?”
蔡永强:“塔寨是禁毒模范村。历年来的扫毒行动,从来没有波及过塔寨。(不正面回答)
李维民:“所以你认为塔寨村没有问题。”
蔡永强:塔寨的村主任是林耀东,东山市的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依然不正面回答)
李维民:“请你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塔寨...林耀东,有问题吗?”
蔡永强:“我是警察,我讲证据。有证据他就有问题,没有证据他就没有问题。”(始终不正面回答)
滴水不漏,每一句都可以记录在案,心思之缜密让人找不出差错。在证据不足的前提下,没有暴露个人立场轻易站队,并且透露了大量关键信息,以达到自证清白的目的。
通过大量审讯的对白设计,李飞与蔡永强的人物形象迅速得以建立并丰富,同时让案情走向更加扑朔迷离。
------------------------------------------------------------------------------------------------------------------------------
11-12集
这两集特别有意思,说的是人心。
林耀东对儿子林景文说:“我坐在车里就可以知道,塔寨人心变了没有。这个时间上班的应该下班了,上学的孩子应该回来了,就连卖菜的阿婆也应该往家里赶,这么窄的路,车子可以开得这么稳,这说明塔寨人的心没有变。”
这两分钟的进村长镜真是漂亮极了。一面是稳稳前行畅通无阻的大奔,一面是看到大奔立即主动避让的行人和车辆。林耀东没有讲破他如何坐在车上就能知晓人心,却通过行人和车辆的避让把答案告诉给了观众。
忽然可以理解林耀东在香港发迹后为什么执着地要回到塔寨甘当一个小小村主任。塔寨村就像一个独立王国,通过高度发达的制毒业实现了鳏寡孤独皆有所养,而林耀东就是这个王国的国王,二万多居民就是他的臣民。自古男人皇帝梦,诱惑太大了。(王劲松老师,这集想给您开车。)
但人心哪有这么简单?镜头一转,就是整肃的林家祠堂,其乐融融的背后,依然是人心鬼域。钱不脏,钱能使鬼推磨,钱能维系人心,没有了钱就是内斗的开始,堡垒的崩溃,总是自内部始。
林宗辉这一房信息量极大。二儿子被打残,小儿子死于蹊跷的交通事故,还有林胜文林胜武两兄弟,一死一逃,不干点什么出来就对不起剧情交待了。
此外,如果马云波真的是“保护伞”,那么他的动机也逐渐明朗。世界上总没有无缘无故的坏人,半夜痛醒呻吟的于慧或许是关键。
--------------------------------------------------------------------------------------------------------------------------
13-14集
李维民和马云波这场对手戏信息量很大。
回溯一下李飞在审讯室与李维民的最后一次谈话。
李飞:“当时没有证据,所以我的所有推论只能停留在口头阶段,所以我只能坐在这儿听你们审讯,但是我坚信,我所有的推论和逻辑都是正确的,只要我有机会,我会继续查下去。”
李飞说完后,李维民露出了一个略有些欣慰却又意味深长的微笑。
个人以为,李维民恰恰是从李飞的莽断中反证了蔡永强的清白,这次审讯,他不仅让李飞重获自由,还基本排除了蔡永强的嫌疑,硕果不小,所以才有了第13集李维民和马云波的这场对话的激流暗涌。
果不其然,李飞恢复清白之身,阵脚先乱的就是马云波这把“保护伞”。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过于急切地对蔡永强进行反杀,并且不顾一切地推出塔寨和林耀东,甚至不惜用离开东山来博取李维民的信任,一个公安局副局长,刑侦缉毒老手,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
马云波的辩词肯切又漂亮,但是,缉毒需要霹雳手段雷霆之心,沽名钓誉,左右权衡,恰恰可能是腐蚀的起点。李维民对他的怀疑,初露端倪。(跳格子那段,用声效和肢体动作营造戏剧冲突感,深入推进李维民对马云波的怀疑,一个是步步为营,一个是坐立难安,太妙!)
此外,李飞和蔡永强的对峙真的精彩,火花四溅(这一次对峙,面瘫星人蔡大队终于涌有了人类的表情)。迄今为止,这两位角色承担了本剧大部分的矛盾冲突,后期摒弃成见精诚合作才会显得更热血激荡。
最喜欢的一镜。送别宋杨时,烈士墓园的远景俯拍让人震撼又惊心。和平年代的真正英雄!
这两集的争议点在李飞和陈珂的感情线。
爱情中窥见的是人性,而不应是三观。
李飞对陈珂说:“以后你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既是关心,更是拒绝。有时候男人在这方面的顾虑会更深一些,众人之毁,销骨铄金,宋杨的死,是他永远也越不过的红线。李飞这个角色,很复杂。
这部大到主角小到配角,人物都有来龙去脉,对剧情推动有重要作用,无一人多余。陈珂也是。她从蔡军严密控制下巧妙逃脱,又配合警方找到了包星,为李飞洗清冤屈提供了直接有力的支持,虽然柔弱,却有大能量。这部剧看似是男人剧,女性形象同样熠熠生辉。
补充一点,剧中说到,连七十多岁的老大爷都想通过制毒挣点钱,这事是真的。
------------------------------------------------------------------------------------------------------------------------------
15-16
马云波黑化的动机有二,妻子靠毒品止痛是明面动机,但我以为还有一个暗面动机,就是马云波对荣誉的过度追逐。既然是英雄,就需要荣誉加持。这个动机才是最本源的。
东山市长陈文泽是另一只狼。他黑化的动机很简单:政绩。
警毒合作,林耀东为代表的塔寨村制毒集团打压了南井村蔡姓制毒集团,抬高了毒品价格,垄断了整个东山毒品市场。马云波也通过一系列无关痛痒的“紫菜蛋花汤”行动,不仅为林耀东扫除异己,也让自己荣耀加身,成功晋级为扫毒英雄。
官毒合作,一切扫毒行动都会精准绕开塔寨,为塔寨提供了一把屹立不倒的保护伞,而陈文泽通过扶持林耀东集团也给自己博取了足够的政治资本。
其实仔细看赵嘉良那一条黑道线,也会发现相似的套路。
赵嘉良与法国黑帮头目朱鸿运合作,借法国警方之手缴获了通过青龙物流抵法的毒品,打掉了青龙物流这条毒品线,代替香港毒贩刘浩宇成为新的毒品商,得以继续追查东山毒品的来源。
在这两条线里,警方和当地政府其实充当了毒贩手中刀的角色,成为毒贩之间、黑白之间利益互博的工具。剧里,赵嘉良是智勇双全的复仇使者、警方线人,但在现实里,不过是毒贩之间大鱼吃小鱼的游戏。
所以公安厅禁毒局警员艾超在面对制毒说明书时会惊呼“你们都禁什么毒了!”
禁什么毒了?何其悲凉!一边是一线缉毒警被构陷、被污蔑,甚至是牺牲,一边是毒品越扫越多,毒贩越扫越大。
林耀东主动邀请李维民视察塔寨村,这场戏拍得真是好。一次警方主导的扫毒行动,却演变成了一场官员(陈文泽)和毒贩(林耀东)联袂主演的政治作秀。好,看李维民怎么应对。
李维民:“塔寨村很像个迷宫啊,不过你安全做得非常好啊,有路灯,各个路口还安了摄像头啊。”
林耀东:“外来的人是有些迷路,但村子里的人熟门熟路。就是不用看,闭着眼睛,都能摸到每一门每一户。”
林耀东:“李局,都到家了,留下来吃个饭吧,我是真心想交你这个朋友。”
李维民:“公务在身。”
林耀东:“不过你们这些禁毒的警察,在我心目当中,我觉得个个都是英雄。”
李维民:“英雄?应该是公仆。”
这是一场棋逢对手的会面。
林耀东太老道了,一个拥有政治思维的毒贩。先向李维民展示塔寨村宛如堡垒攻之难破的村落布局,再用“交朋友”之名不动声色地诱他入局,随即又送来一顶“英雄”的高帽。三次出招,行云流水,马云波、陈文泽岂不是就是这样被套住的?
然而李维民就是李维民,用“公务”对应“朋友”,用“公仆”对应“英雄”,见招拆招,稳如泰山!
但是,我仍然会忍不住想,如果李维民不是空降官员,而是东山本土派系,长时间面对林耀东深谙人性弱点的威胁与利诱,是否还会无动于衷?这样看来,在刀山与蜜糖间滚过无数遭却始终保持清醒与强大的蔡永强,真真让人肃然起敬!
-----------------------------------------------------------------------------------------------------------------------------
17-18集。
这两集只想认真领会揣摩我国著名语言艺术家、职场生存大师、实证主义理论家思想家、东山公安局最佳辩手、看破不说破大师、金句boy蔡永强语录。
“有个笑话,说谣言和真相是一对双胞胎,谣言性子急,走在前面,大家发现他是冒充的,被拍死了,等真相慢慢出了门,大家发现原来谣言和真相,一模一样。”
“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得见真相,但每个人一定能成为真相。”
“我不能拿我手下的缉毒干警的前途做赌注。”
“有时候优点就可能变成缺点。”
“走毒的,来钱太容易了,为了保命,他们会不惜血本地向我们砸钱,几万...几十万,有时候几百万几百万地砸。几百万对于他们来讲也就是几天的利润,可对于一个月只有两三千块钱,又要拿这个钱去还房贷去养孩子的年轻缉毒警来说,落差太大了,心理不失衡,不受诱惑,不可能。但是我队里的每一个队员,他们都挺过来了,就凭这一点,我给他们每一个人都打优秀,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好样的。”
“当警察的,时间长了,对人性的认识会更加深刻,更加透彻,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每天都发生,有时候,看不到,真是一种幸福。”
这一场戏,个人看到的最中肯点评(如下图)。
---------------------------------------------------------------------------------------------------------------------------
19-20
李飞鲁莽吗?并不。他情商不高,但智商绝对在线。林胜文案的隔离审讯中,他的推理缜密,观察入微,有着准确的判断能力。
关于林胜文案有两个疑点一直没有解决。
先回顾一下审讯室里的对话。
问:“李飞说,当时有确切的线索证明塔寨的林胜文把毒品卖给了盘锦的毒贩,并且马上向你进行了汇报,是这样吗?……那汇报的时候你在哪?”
蔡永强:“在去河源的路上……河源那边的案子很紧急,所以我一直在布置行动,我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河源那边的案子上了,因为那边的案子已经经营很久了,好不容易要收网了……所以我一路之上都在打电话。”(连续眨眼)
(回忆)李飞电话进来。
蔡永强:“我现在在河源,如果你要行动,先给我打个电话。”
李飞:“我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刚刚离开东山,按照时间和路程推算,他不可能那么快到河源。但是他却告诉我他已经在河源了。”
疑点一:李飞的直觉和推理其实是相当敏锐且精准的,蔡永强明明刚离开东山,为什么向李飞谎称他人在河源?在提及河源抓捕行动上蔡永强连续地眨眼,这分明是一个撒谎的信号。
对话继续。
问:“李飞他们出发前,又打过你的手机,你为什么不接?”
蔡永强:“当时河源公安局和电信部门打过招呼,把抓捕地点的手机信号屏蔽了。”
疑点二:既然蔡永强交待过李飞行动前一定要给他打个电话,为什么在李飞准备行动之前,蔡永强的电话蹊跷地打不通了?蔡永强给出的理由是“手机信号屏蔽”,可是,做为一名说话做事滴水不漏的老缉毒,他难道会不知道抓捕前屏蔽手机信号是正常动作吗?
这两个疑点,剧情一直都没能给出解释,更像是一条隐藏很深的伏线,后面还有一盘大棋,我甚至都要怀疑是蔡永强主动做局了。我以为,蔡永强的城府和老辣绝对不止于滴水不漏的语言艺术,反冒进和不作为有着本质区别。
这两集最喜欢的一场戏依然落在蔡永强身上。
陈光荣:“现在东山,哪个桌面上能少几瓶这个呀?永强,你要是早几年跟大伙都喝这个(高档酒),联合调查组也不会找你谈话。”
“我今天还能坐在这儿跟你喝酒,还真就是因为这个(劲酒)。光荣,你知道我信什么吗?随波不逐流。”
一边是喝着廉价劲酒的“你”,一边是喝着高档酒的“大伙”和“兄弟”,对比过于震撼。伟岸吗?不,太他妈孤独了!孤独地想给他一个拥抱!家人离开他,同事怀疑他,上司栽赃他,兄弟背叛他,连李维民也在一再试炼他,尽管这样,他还是像一只长年孤独奔跑在缉毒第一线的猎犬,坚定地说出“随波不逐流”。
成年人的孤独有时不仅是手握长矛去掷风车,也有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沧浪之水,时有清浊,刚直进取,也应进退有道,不逆水而行,但也决不一味逐流而活,这是蔡永强的处世之道。
李飞和蔡永强,一个性烈如火,一个上善若水,水火相济,才能携手同行。
另外,再重新撸一下赵嘉良这条线。
宋倩和何瑞龙的青龙物流与香港贩毒集团老板刘浩宇勾结跨国贩毒,赵嘉良通过策反刘浩宇集团的财务总监张敏慧找到刘浩宇贩毒的证据,并借由朱鸿运之手控制宋倩,从而打掉刘浩宇集团,并代替其与东山制毒团伙接头,协助警方找出东山毒品货源。
----------------------------------------------------------------------------------------------------------------------------
21-22
蔡永强和李飞联手审讯毒贩这场戏真的是目前为止最过瘾、最有戏剧张力、最火花四溅的一场戏,审讯艺术与戏剧艺术的结合妙至毫巅。
引用两个名词:囚徒困境和猜疑链。
囚徒困境出自博弈论。两个囚徒同时被捕,在无法互相沟通的前提下,如果两个人合作互不揭发,因证据不足,每个人都坐牢一年;如果一人揭发,另一个沉默,揭发者会因为立功而获释或减刑,沉默者则入刑十年;如果互相揭发,两个人都会因为证据确凿而获罪八年。
大虾和麻子就是囚徒困境中的这两名犯人。
走出囚徒困境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保持信任,创建合作。起初大虾和麻子是这样做的,各自保持沉默。按这个情形下去,两人的罪名顶多是吸毒和容留吸毒,无法找到突破性的关键证词。
如何让这两个人互相揭发呢?轮到猜疑链发挥作用。
猜疑链出自科幻小说《三体》。猜疑链导致文明无法互相判断彼此之间的善恶,并最终驱使双方相互敌视,无法形成共同认知。同样,猜疑链放到人类关系中也可以适用。
蔡永强真是深谙人性的高手,合作哪有那么简单?人总是自私自为且不彼此信任的动物。他先通过猜硬币的方式将两人隔离,触发猜疑链,随后李飞借假口供制造大虾已招的假象,毒瘾发作判断力下降的麻子无法判断大虾是否会出卖他,紧接着,蔡永强和李飞迅速跟进对他进行诱导加强,两个人一唱一和默契唱起了双簧,很快就让麻子的心理防线全面崩溃。
既然麻子已经吐得干干净净,合作创建失败,眼下的局面对大虾已经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好处,一味死扛甚至可能会赔上性命,蔡永强此时说出的“我橄榄枝,只给你抛一次”,便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行云流水,步步推进,成竹在胸,难怪李飞会说庆幸里面坐的不是他。
(官方认证,非常强CP锁死)
----------------------------------------------------------------------------------------------------------------------------
23-24
岁月静好,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这句话,很有力量。
宋杨的牺牲,蔡永强看似有责任,是他把李飞和宋杨推入塔寨的漩涡;宋杨的死,李飞看似也有责任,一味的热血和冒进将两人置于危险的境地。
可是,不能这样归因。战场上,要了同伴的命的是那颗飞过来的子弹,是战争发动者,而不是没有保护好同伴的你。跪在岳飞墓前的是秦桧,而不是没能救出他的狱吏。
只有同伴才会相互说“对不起”!
真心疼这两个互相道歉自责的人啊。一个在茫茫黑夜中只身行走了好久的人,因为太黑看不清楚擦身而过的是狼还是人,不敢轻易结伴而行,只能继续在暗夜中行走,耐心等待那个手举火把的人出现。可是,纵然像李飞这样手举理想主义火把、明焰高照,又如何照得到人心所在的地方?
再重温一下蔡永强的这段陈词。
“东山是什么地方?报案的人会莫名其妙地坠河,案子会被定性成为假案,好不容易发展的线人死了一个又一个,证据确凿的毒贩,第二天就会被取保候审,在别的地方这叫匪夷所思,在这东山这是常态。我们禁毒大队的一举一动都被他们掌握着,证人证人死,线索线索断,而塔寨村永远像个军事堡垒一样,根本不可能进去侦查。”
“我蔡永强当上大队长那天起,大大小小的毒贩毒枭没少托关系和我交朋友...陈光明为了脱罪,送给我五百万。送古董的,送名画的,送女人的,五花八门,什么值钱送什么。这些都是拉拢,还有威胁,我办公室的抽屉里到现在还保留着他们寄给我的三颗子弹头……”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李飞诚然,蔡永强诚然,李维民在面对蔡永强东山嫡系的质疑时诚然,可人间正道是沧桑。行路难,行正道难,坚持行正道,难上加难。
李飞和蔡永强之间注定有这一局,他们俩太像了,就像阳光的正午与影子,一张纸的正面与反面,一个人的三十岁前与三十岁后,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坚守捍卫对正义的认知。所以蔡永强不惜殒名毁羽,所以李飞选择了理解与释然。所幸,黎明之前,身边是可以付出信任与后背的战友。
要当心那些在黑夜中企图获取你信任的人,他们爱惜自己甚过追求信仰本身。如林耀东评价马云波,“你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了,你把名声荣誉看得比你的命还重。”
蔡永强:“成魔成佛,一念之差。”
李飞:“一念之差,一切都变了。”
说得真好!
人性游走在佛魔之间,这一念对于马云波来说是名誉,对于陈光荣来说是金钱,可有时候,我佛即魔,蔡永强如不舍身入地狱,李飞如不走险入魔道,又哪里来的立地成佛?
一杯酒,喝的是不同信仰,一念间,走的是佛魔两途。
这部剧,对人性的刻画好就好在没有非黑即白的描写,正邪都有人性的来由,即便狠辣如陈光荣,最后一通电话也是打给了蔡永强而不是马云波,那是对光明的最后一点追求。
上面顶着的是天堂,下面踩着的是地狱,人间世,是灰色。
后面的剧情,应该可以看到挥着长矛只身刺向风车的“飞吉诃德”,发展线人依然是攻破塔寨这个军事堡垒最可行的方法,现在还背着锅的蔡军可能会是突破口,而赵嘉良从李维民身上扒下来的那件卫衣似乎也是一条伏线,父子重逢实在让人期待。
-----------------------------------------------------------------------------------------------------------------------------
25-26
这两集要给李飞伸冤。
李飞的思路是对的。蔡永强最初也是以发展塔寨村的线人为突破口,接触了蔡三毛和林三宝,只可惜,蔡三毛后来被李飞误抓而遭族人灭口,林三宝则因为风声走漏直接引来了杀身之祸。蔡永强形容塔寨村为“军事堡垒”,一点不虚。
照李飞的思路,继续沿用蔡永强的“线人”方针,依然是以林家三房为切入点,通过林兰与蔡军这层关系接近林宗辉,利用林三宝之死,在林宗辉的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将来撕塔寨村时,内部力量的瓦解也是警方重要的突破口。
以三房为突破口,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长期以来三房倍受大房二房打压,积怨已久,林胜文和林胜武两兄弟是三房的顶梁柱,现在两人一死一逃,三房势力荡然无存,而三百万保护伞受贿的证据就掌握在林胜武的手里,只要争取到林宗辉,李飞就可以顺着这条线找到直接证据,将林耀东和保护伞绳之以法。
这条伏线埋得又长又漂亮,留待细看。
当然李维民也有他的顾虑,毕竟故人之子,自己又被赋予托孤之责,容不得半点闪失。退出东山,李维民隐而不提真实原因,甚至连左兰都蒙在鼓里,想必又是一招“欲进还退”,李维民不退,赵嘉良如何来?
从“线人”到“卧底”,赵嘉良正式成为李维民的伙伴和战友,本集对信任的诠释,还有那一个敬礼,依然令人动容。
我以为,马云波不是坏,而是懦,所以在面对李飞“你是不是怕了”的质疑时会勃然大怒,那是扎在他心里的一根刺。利心易躲,名心难逃,对于惜羽重身的人而言,没有什么比身败名裂更可怕。
也曾有过春风得意马蹄疾,但自是人间行路难,人性中的清白与欲望,矛盾与挣扎,远比一个固定的脸谱或人设来得更加可观。
剧情安排得很有意思,你看,儿子刀尖上舔血,父亲钢丝上行走,热血警探、无间卧底、毒枭教父、父子擒凶......下一个十二集,会是真正的塔寨风云。
------------------------------------------------------------------------------------------------------------------------------
讲点题外话。关于蔡永强“明哲保身”的非议,是没看懂剧中极其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缉毒生态。
滴水不漏的说话处事风格是基于东山市极其复杂的人事关系,借用蔡队原话“你只要在我的位子上待三个月,你就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了”,如果不处处小心谨慎,面对的将会是整个缉毒大队的“万劫不复”,东山毒品成灾,满盘皆输。
成年人的成熟是从“忍得住”开始的,尤其在面对亡命之徒的时候。
如果蔡永强的口头陈述仍然缺乏说服力,那就来看本剧原型陆丰的真实生态。
以下内容节选自三联生活周刊《博社:超级村庄的宗族与毒品》
“一位参与当年办案的警员告诉我,此案之所以引起轰动,还因为把四个警察拉下了水,其中就包括当时的陆丰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2001年,刘标被判死刑...但是,刘标并没有被枪毙,他上诉,硬是在二审的时候把死刑掰了回来,据说前两年已经放出来了。经过这两个案件,这位警员感叹:“死刑都能给掰回来,自此陆丰的警察再无信心办大案,通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截至目前,陆丰市前后两任市委书记和两任公安局长都已被“双规”调查。”
“2009年,广东省公安厅派了年仅36岁的陈宇铿空降陆丰,重点打击毒品犯罪。陆丰警员形容陈宇铿“年少有为,能力强,有魄力”。陈宇铿上任后,大刀阔斧治警,陆丰市公安局12年未动的人事关系被他打破,提拔了一批有能力的年轻警官,组建了缉毒专业队,甚至还专门组织了几次针对三甲地区的大行动。可是,今年3月,已经升任汕尾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的陈宇铿还是落马了,也是牵扯到了博社的制毒案。
“前任所长庄永川在甲西派出所当了12年所长,在陆丰警界是个“奇迹”。他出事之后,接任的新所长姜振全听风水先生说,是因为派出所地处空旷地带,背后没有“靠山”,便找工程队来在派出所后面堆起了一座假山,可是也没有逃过一劫,10个月后也被抓了。 ”
以下内容节选自网络:
“2011年8月12日,陆丰市公安局抓获了涉嫌窝藏毒赃的林雄(大毒枭“林凯永”的父亲)、涉嫌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的蔡文雄等5人,起获毒赃4000余万元。据公诉机关指控,案发后林凯永为将父亲等人获得取保候审,花费了500万元用于“疏通关系”。案发后1个余月,林雄被陆丰市警方以患有高血压三级为由办理取保候审,同时,其余4名涉案人员也以证据不足为由办理取保候审。”
“8·12”毒品案成为了引发陆丰公安系统“崩塌”的导火索。包括时任汕尾市公安局局长的马灵、两任陆丰市公安局局长陈宇铿、陈俊鹏在内的一批公安系统官员均被指为“8·12”案充当保护伞。”
触目惊心!这些都是随手一搜就随处可见的资料,是不是很熟悉?陈宇铿,应该就是马云波的原型,还有花样百出的取保候审,熟悉的500万...想起网上一个段子,比电影《招魂》更吓人的是: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本剧基于的真实事件是“死刑都能给掰回来”,编剧还是不敢写。
缉毒是以肉饲虎!不图名利,不图权势,每天面对的都是穷凶极恶的亡命之徒,正常人谁会去干这个?信仰的力量,可填山海。致敬和平年代的真心英雄!
------------------------------------------------------------------------------------------------------------------------------
27-28
“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林耀东拉拢人心的手段实在厉害。来看他是怎么攻破马云波心理防线的。
“你是说我要挟你?你是英雄啊,你的妻子也是英雄(先给马云波送了一顶英雄的高帽),身上还有九块弹片没有取出来是吧,超乎常人比死还难受的疼啊(将心比心,让马云波产生共情)。吗啡是解决不了的,必须靠海洛因,这点你很清楚,不是一天,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地疼,你却说我在要挟你?马云波,你还有一点人性吗?你伪善,你对得起你的妻子吗?(用咆哮表达同理心,继续加强马云波对妻子的歉疚,强调英雄也有“人性”,同时给出“唯一”的解决方案。)
“(拿出海洛因)这是我对尊夫人的敬意,由衷的敬意(美化行贿行为)……你有一个好妻子,伟大的妻子,为了你的英雄荣誉,她必须要忍受一生的疼痛。可是马局长,你又为她做了什么?(通过反问使马云波对妻子的歉疚达到峰值,从而使其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又是一场教科书式的心理学案例教学,句句都踩在马云波的弱点上。利字易躲,名心难破,百炼钢亦成绕指柔,这是马云波的英雄末路。
再回溯李维民进塔寨村时林耀东施展的心理战术。
林耀东:“李局,都到家了,留下来吃个饭吧,我是真心想交你这个朋友。”
李维民:“公务在身。”
林耀东:“不过你们这些禁毒的警察,在我心目当中,我觉得个个都是英雄。”
李维民:“英雄?应该是公仆。”
是不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套路?所幸李维民也是只老狐狸,暗语的高手,用“公务”应对“朋友”,用“公仆”应对“英雄”,当即就破了林耀东这个心理局,算是棋逢对手。
但只要是人都会有弱点,所以林耀东找到了新的突破点,告发李维民妻弟的受贿案,一举将李维民请出了东山。
但是,李维民撤离东山真的是形势使然吗?不见得。更像是主动撤退。理由如下。
李维民赴马云波的这场饭局里,获得了一个信息,释放了一个信号。先看对话。
李维民:云波啊,我这个人做事从来没有后悔过,但是你的事,我有两次后悔,一是零七年二月份,你有机会去省党校进修,为期一年...我没同意,名额给了别人。如果那年你去党校学习,二一八案你就不会参加,那于慧背上的一百多十多个枪伤,也不会有吧。第二件事,就是来东山。”
之前左兰问到李维民是不是“怀疑”马云波,李维民回答是“担心”。担心这个词太意味深长了,充满强烈的情感倾向,所以才会有今晚波谲云诡的饭局。
李维民真是个心理战的绝顶高手,他用两个后悔来暗指自己对马云波的隐忧,看似是敲打马云波,其实他的突破口在于慧,从不安到惊恐再到愧疚,步步逼进,层层突破,直到于慧终于说出这句:“这三年来,这是我看到他在东山吃的最踏实的一顿饭”。
李维民在听到这句话时转头看了一眼马云波,反问“是吗,云波”,而马云波脸上瞬间出现了不安。李维民太老道了,他在这里获得了想要的信息,马云波之所以踏实是因为做为始作俑者他已经知道李维民撤离东山的真实原因,而这个原因李维民没有告诉任何人。
接着,李维民又向马云波释放了一个信号,或者说一个诱饵。
李维民:“三年前,我老婆有没有为了他弟弟张自强的事情找过你?”
马云波:(装傻)张自强?什么事?
李维民这只老狐狸,城府简直深不见底,在获得了想要的信息后又故意释放出妻弟这个信号,让马云波误以为李维民的确是因为被举报而调出东山,进而使林耀东贩毒集团放松警惕,为赵嘉良成功打入东山创造条件。
这是策略性撤退啊,太他妈精彩了!这盘棋的主动权从来就在李维民手里。
另,本剧道具真的是用心,赵嘉良手里拿的飞飞小时候的照片正是黄景瑜的童年照。
此外,“明哲保身”这顶帽子已被蔡军领走。请勿再无视剧情人物乱扣罪名。
------------------------------------------------------------------------------------------------------------------------------
29-30
上帝视角一下,在本剧原型陆丰扫毒行动中,公安部出动了3000多名公安、武警,包括边防部队,差不多是两个标准团的兵力,实施海陆空全方位围剿。毒贩手中甚至有AK47、手雷等杀伤性武器,全村20%以上的家庭直接或间接参与制毒。
所以可以理解为什么蔡永强称塔寨村为“军事堡垒”,在得知高震只身擅入塔寨村时会勃然大怒。
一支小小的缉毒队,就算赔上所有人的身家性命,都无法撼动塔寨半分。死真的很容易,去留肝胆两昆仑,但成年人的智慧是要把事情干成。
高震探塔寨这场戏安排得很好。
事实上,塔寨村的原型博社村就是这样,村口布置了明暗哨,路口装了监控,外人一进村就有人专门盯着,制毒原料麻黄草残渣随意倾倒在村口附近,墙上明目张胆贴着村委会的告示“禁止倾倒制毒垃圾”,环境严重污染,庄稼大片枯萎……警员进入塔寨,被村民打个半死,再扣上一个小偷的帽子扔在臭水沟,明目张胆地交还给警方,嚣张猖狂,过于真实。蔡队难当!
迄今为止,李飞承担了主要的戏剧冲突,是剧情推进的主要动力。
他发展林宗辉的思路是对的,果敢和敏锐的判断力让他在这条线上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并且获得了蔡永强的有力支持。
蔡永强:“注意安全。”
李飞:“你叫一个东山的缉毒警注意安全?”
黎明之前,终于把后背给予对方的两人,这份依存与信任让人动容。
为什么导演一再说李飞是堂吉诃德?手握长矛去掷风车,世人看来他的行为疯癫荒诞,可他既是可笑的,又是崇高的,情愿牺牲自己去追求一个理想的世界,可笑而可悲。李飞就是这样一个“悲剧性的荒诞”,以肉身去撕塔寨,完全把自己置之度外,也是一个背负信仰的孤独前行者。
应该从故事的角度去讨论每一幕的意义,上帝视角不会让你变得更加明智。即使是陈珂,她身上的两条线,寻找包星和接触蔡小玲,都是故事发展重要的线索,没有人多余。
那马云波呢?他承担了这部剧的另一重悲剧。
“林耀东这条老海鱼太腥了,谁要跟他沾上边,这辈子都洗不清身上的腥味。”
“因为我是警察,他制毒,我抓毒,我们生下来就是水火不容的天敌。”
李维民的敲打是有效的,对于一个名誉等身的“英雄”而言,名誉是他的软肋,同样也是他的铠甲。
马云波悔心归心已起,但愿不要太晚。
接下来,做两个压力选择。
1.如果你是马云波,老婆为你挨枪子必须靠吸毒止痛,而你是公安局副局长,送老婆去戒毒会让她痛苦一生,让老婆继续吸是知法犯法,该怎么办?2.如果你是蔡永强,制毒势力盘根错节,塔寨村牢不可破,而你是缉毒大队长,杀进去是送全队人头,用计策会盘活全局但会让领导儿子处境危险,该怎么办?
本剧目前最生动鲜活的两个人物,一个经典的压力选择题。
这首题的难度不在于是与非或者黑与白的简单选择,而是不论怎么选择都可能会面对负面的结果,只能两害之间取其轻。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讲到,这种两害之间取其轻的压力选择最见人性复杂。
人性的多维面永远超乎想象,生活永远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
最后,不必纠结李维民为什么不告诉李飞赵嘉良的真实身份了,蒙在鼓里的李飞恰恰是钢丝上行走的赵嘉良手中的那根平衡杆,他追查,反而能够促使林耀东打消对赵嘉良的疑虑。
(楼主一般是在当天晚上或次日上午更新(次日上午的可能性居多),写剧评也是体力活,请催更的亲们多担待。再次感谢支持的各位!另外,我真不是收钱的软文写手,普通观众一枚。嘻嘻。)
------------------------------------------------------------------------------------------------------------------------------
31-32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塔寨村缉毒如此艰难?
先来探讨一下本剧多次提到的宗族制。
梁启超先生说近代中国,“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
以血缘作为纽带的宗族制度在中国尤其是南中国有着天然且悠久的生命力,族人之间多为共同利益体,只知有族,不知有国,只知祖宗之法,不知国家之法,剧中的塔寨村就是宗族黑帮化的缩影。
为什么塔寨村如此密不透风?其一,彼此都有亲缘关系,有共同的祖先;其二,同为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为什么林宗辉如此难以撬动?即使是杀子之仇也无法让他决心与李飞合作。比起背负背叛全族对不起祖先的骂名,杀子之仇还不足以让他割断这份天然联系。
林胜武被带走时,林宗辉上香那一镜大有深意,眼前牌位是“林门堂上历代祖先”,他救林胜武,固然是因为出于良心和亲情,也有“房性”使然,三房已经人丁凋零,这一脉必须后继有人,才对得起地下先祖。
这样一个骨子里极其重视家族祖先的人,杀子之仇还远远不够背叛全村的筹码。
但这根引线是埋下了,需要有人点燃它,蔡小玲应该会是林宗辉醒悟的关键,并非多余。以目前的发展,蔡小玲已经沾上毒瘾,孩子能不能保住还是个问题,而之前林宗辉让林胜武回来的前提是林耀东保证蔡小玲母子平安,蔡小玲肚子里的孩子一死,应该会促成林宗辉的醒与归。(要给本剧的化妆一个大赞,蔡小玲脸上的妊娠斑很真实。)
这两集个人感触最深的一个词是“不够”。
陈文泽:“钱赚够了就收手吧,早点收手,对谁都有好处。”
林耀东:“可是什么才叫够?当年我流落在香港的街头,我就是一个乞丐,对我来说一顿饭就叫够。现在对您陈市长来说,两三千万,这些钱不够,马局长,对于他的太太来说,两克毒品,就够了。”
这场三人戏拍得真是精妙。陈文泽的不够是对政绩的贪图,马云波的不够是对名誉的过份爱惜,而林耀东的不够是“人一旦靠毒品挣过钱就绝对不会罢手,因为钱来得太快太容易了”,甚至连生意伙伴赵嘉良也不放过,原因是“他已经把筷子伸到我碗里来了”。
不够的另一张脸叫欲望。
车上陈文泽与马云波的一席话看得出已有悔意。
陈文泽:“云波,难道我们就要跟他一条道走到黑了吗?就没什么回头路了吗?”
马云波:“大龙房地产公司从东山拿地,你从林耀东手里拿到第一笔钱,从那天开始,你就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晚矣。
------------------------------------------------------------------------------------------------------------------------------
33-34
寻找证据这条线,林宗辉承担了主要的矛盾。
不得不说,林耀东真是个很高明的说客,也是深谙人性弱点的心理大师。先来看他拉人下水的金句。
拉陈文泽下水:“我不能为你做什么,但最起码我可以锦上添花。”
拉陈光荣下水:“(塔寨)生产出来的冰全部销往海外,没有祸害中国人。”
拉马云波下水:“你有一个好妻子,伟大的妻子,为了你的英雄荣誉,她必须要忍受一生的疼痛。可是马局长,你又为她做了什么?”
这回,轮到了林宗辉。
“宗辉,血浓于水。”
“在这个地方人一辈子三件事情需要朋友,婚礼、守灵、在法庭上接受犯罪指控。”
“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有自己的姓氏,祖先给予我们姓氏,是让我们用来区分远近亲疏,区分宗室和血脉。”
林宗辉的软肋是对亲缘关系的执着。
人一旦被姓氏血缘桎梏住,祖宗大过天,国法则不存。自古大义灭亲,需要非凡勇气。
这是林宗辉最难突破的地方。因为他仍然心存侥幸以为可以让林胜武与蔡小玲逃出生天,只要这两人不死,林耀东那一套双重标准的骨肉亲情说辞就仍然最大程度发挥作用。
天地君亲师,天地茫茫,君已不存,亲字惟大。很难想象,在昌明的21世纪,这种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存在于南中国某些区域。愚昧,总是与落后并行。
本剧人物塑造的细节真妙啊,林宗辉身上最有趣的两件道具,一件是挂在身上的佛牌,一件是戴在手腕的佛珠。蔡小玲流产,他满手鲜血,缓缓摘下了佛珠,一把掐住了林天昊的脖子。
被蓄意谋害的儿子,一死一逃的林氏兄弟,腹中早夭的婴儿,李飞埋下的种子开始发芽...但我始终觉得林宗辉也是个悲剧人物。姓氏,是最重的枷锁,也是最短的魔咒。
蔡永强真有意思,今晚依然是金句大王。
“如果我在停尸间看见你的尸体,我是不会向你鞠躬的。”
他和李飞的对手戏总是很好看,就像一对不停闹别扭的小情侣,一个年长稳重些,一个年轻冒进些,但那种莫名的默契感总是让人忍不住嘴角上扬。我挺怀念李飞大喇喇叫他“蔡永强”的时候,一个无奈地有些宠爱,一个嚣张得有些可爱。
没有人能完整,却有人能信任。
这边手才握住,那边就要上演手放开。
马云波:“你们审问大虾的时候,他有没有说过别的案子?”
李飞:“没有,没说别的案子。”
拥有野兽般直觉的李飞迅速否认。汇报不再巨细靡遗知根交底,李飞对马云波戒心已始。
------------------------------------------------------------------------------------------------------------------------------
35-36
终于可以完整地来捋一下李飞这条线了。
为了更好地理解李飞在这部剧里的作用,我就剧情大致走向画了个关系图。(如下)
图中可以看到,李维民撒出的两条线,一条线由赵嘉良主导,负责引出林耀东这条老海鱼,抓现行;一条线由李飞主导,负责以林宗辉为突破口拿到视频这个关键证据,抓内鬼。
赵嘉良这条线是明线,掌握在李维民手里,剧情交待得很清楚,但是李飞同样是李维民放出的一条线,两个功能:1.接触林宗辉取证。2.干扰林耀东视线,放松对赵嘉良的警惕。
最后,双管齐下,破冰抓鱼。
李维民这只老狐狸,以退为进,瞒天过海,在下一盘天大的棋。
在这盘棋局里,李飞是李维民手里非常重要的一颗棋子,而且非他不可,没他不行。
为什么?鲶鱼效应。
在一潭死水的环境里,鲶鱼的搅动和游弋可以激活其它鱼的生存本能,进而盘活整个局面。
东山就是这潭死水,李飞就是这条搅活全局的鲶鱼。他有冲劲有莽气,做事霸得蛮舍得死,情绪都写在脸上,只有他闯塔寨,查赵嘉良,甚至当面对峙,林耀东才会打消对赵嘉良的疑心。
上兵伐谋,其下攻城。
所以李维民才会在离开东山前一再“警告”李飞不要去查赵嘉良,分明就是激将之法啊,因为他知道以李飞的性格,必然会反其道而为之去查赵嘉良。
父子对峙这场戏真的好看。
“总有一天你会为今天的所做所为后悔的。”(将来你认爹的时候)
“年轻人做事别毛躁,你怎么能肯定看到的就是真相?”(崽啊,我是你亲爹)
一场钢丝上的表演,演砸了,满盘皆输。
两父子其实像极了,都是这样地决绝和执着,九死而不悔其心。在李维局的棋局里,他们俩都是过河小卒,只能前进,没有后退。
所幸,在引李飞入局之前,李维民给李飞上了保险,这个保险林耀东已经点破:“这个人(李飞)很聪明,看似很疯狂,其实他有策略,他现在把自己弄成一个焦点人物,他就安全了”。
所以李维民料定林耀东不敢动李飞,就像蔡永强引李飞去撕塔寨时做的预设,他同样料定在当时的环境下林耀东不敢拿李飞怎样,可以全身而退。
偷换一下蔡永强的金句,“有时缺点也会成为优点”。李飞的莽和直,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是他的救命稻草。
对于林宗辉来说,林胜武的死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李飞埋下的种子终于破土而出。但李飞胜了吗?视频里是他曾经以命交托的兄弟、战友,又黑又深的真相就像一把利刃扎入心脏,令他犹如再死过一遍。这个承受所有人嘲笑依然勇往直前的堂吉诃德,我心疼他。
很喜欢的一个细节。
拿到证据后,李飞打电话给蔡永强,蔡永强对李飞再次说出了“注意安全”,与此同时,林耀东也对林灿说了同样的话“注意安全”。
前者让人动容,后者只觉讽刺,林胜武尸体还未凉呢。不必同情,理当如此,只是林胜武地下若有知,会不会慨叹一声“早知今日”。
-----------------------------------------------------------------------------------------------------------------------
37-38
迄今最惊心动魄的一场戏,钢丝上的对决,一秒钟都不想快进。
林耀东何等人,怎么会轻易相信这个说话做事无懈可击的赵嘉良?做为合伙人,赵嘉良太完美了,完美得让人起疑,所以必然会有今天这一局。
幸而赵嘉良是老江湖。为什么坚持让钟伟去发货点验货而不是船上验货?目的很明确,确认这一次交易是不是真的,以防有诈。果然,装载冰毒的货车行至中途,就被林灿调包。
但凡赵嘉良心急一点,将交易的消息贸然送出,警方包围小湾村,势必无功而返,赵嘉良卧底身份暴露,这条李维民苦心经营二十年的线将一朝尽丧。
赵嘉良太聪明了,或者说二十余年钢丝上的行走让他养成了足够的警觉和谨慎。和毒贩打交道,仅凭一腔热血哪里足够?懂得明断,也要足够隐忍,更要会换位思维。中间的小插曲,他自导自演了一场意欲偷女服务员手机的小剧场,让坐在监视器旁的林耀华误以为他会去通风报信,分明是游刃有余的嘲笑。
换作我是林耀东,也不愿意和这个深不可测的人合作,有与虎谋皮之忧。这一局与其说是林耀东对赵嘉妨的试炼,不如说他更愿意通过这一次试探来验证自己的疑心,彻底将赵嘉良踢出局。所以在得知小湾村无事赵嘉良无疑的结果后,他没有松一口气,反而更加心事重重,暗网上的买家沉默之声也是赵嘉良,他已经被赵嘉良锁死,再没有第二个选择,他预感到了危险的降临。
同样在走钢丝的还有李维民。这一对老搭档实在是默契非凡,在这一场“忍得住”的成年人智慧角逐中,他完美地配合赵嘉良完成了这场钢丝上的表演,诠释了信任的最佳模样。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致敬那些在黑夜里孤独负重前行者。
蔡永强依旧是全剧智商担当,复盘精彩。
我真的很喜欢看他的戏,每一句都踩在点上,无一句话多余。怎么会有台词这么好的演员?“我不用赌”,那种笃定和欣喜,不再是“有时候看不到真是一种幸福”的孤独和悲怆。
他和李飞其实更像李维民手里的双枪组合,一把是柯尔特,一把是AK47,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特点,所以两个人的对戏总是火花四溅很好看。
之前说过,李飞就像一条游来游去的鲶鱼,这部剧的主要冲突点都落在了他身上。小湾村这场戏,如果没有李飞生死时速去闯一闯,仅靠李维民的心照与默契就戛然而止,这场戏的高潮就起不来,从戏剧设计来说,不可或缺。
其实你看,三十岁之前我追求的是李飞的无畏,三十岁之后我更欣赏蔡永强的周全,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不同人生阶段的自己。飞吉诃德和蔡尔摩斯,为这部剧创造了最大的观看范围。
------------------------------------------------------------------------------------------------------------------------------
39-42
马云波面对的是一个经典的电车难题。
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正朝这条铁轨上行驶过来,幸运的是,你可以扳动拉杆将电车引至另一条轨道上,但同时,疯子也在另一条铁轨上绑了一个人,你会怎么做?
马云波选择了不拉杆。
事实上不管他拉不拉杆,他都要承受道德和良心的谴责。送于慧戒毒,事情败露,自己从此身败名裂妻子痛苦一生;继续包庇,毒品流害东山远销国外,死的人又何止五个?
选择不拉杆是人性使然,选择拉杆也是人性使然。只是有时候我们总希望,人性中的善可以战胜人性中的恶,人性中的公可以战胜人性中的私。谈何容易?
马云波是给自己留有退路的,他很清楚林耀东是条沾上就洗不掉腥味的老海鱼,每次通完电话他都会录音,但还不足以促使他摆脱虚名之困。于慧戒毒失败真是当头一记警钟,毒瘾难戒,何况疼痛缠身。屈身面对悲剧的还有蔡小玲,林宗辉归心已起,马云波又何尝不是?
你看啊,这部剧里,但凡涉毒有关人员,几乎都是悲剧,无人幸免,无一不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悲剧让人反思,毒品可以撕碎一切美好的东西。
于慧:“云波,我们这是要众叛亲离……”
……
破冰行动终于开始,看到李飞和蔡永强警服正襟坐在李维民身旁,我竟然有些激动。
私以为,剧本中后段结构应该是有问题的。前二十四集的成功是因为遵循了平行法则,观众和角色都处于同一个视角下的推进线,深黑的真相一点点地被释放出来,整个推理过程很过瘾。
但是剧本中后期主脊部分的节奏就开始乱了,编剧迫不及待地开启全员上帝视角,除了李飞。
经过一系列的惊险动作后李飞终于拿到视频,得知马云波竟然是贩毒集团真正的保护伞,各种情绪涌上心头,这里应该形成一个高潮,既是对他之前努力的犒劳,观众也跟着解扣落定,可编剧却过早地通过回忆陈述将陈光荣、马云波的狼面暴露,本因同步解扣产生的有效共情被扼杀,高潮戛然而止。
在中前段,这个问题已经初露端倪,如陈光荣这条线。在这个故事里,编剧设定了若干个虚实交替的三百万,陈光荣是第一个坐实的三百万,故事的第一个小高潮理应由他承担。但是同样,他狼面被过早地释放出来,观众的推理刚要掀起一个小高潮就被过早释放的剧情突然扼杀,蔡永强拿去送检的药水再无下文,被李飞打伤后他带着显而易见的手伤到处招摇竟然无人怀疑,简直是对观众智商的侮辱。
李飞和蔡永强在这部剧里其实都具有显而易见的功能性,就像开启真相的两把钥匙。
李飞这把钥匙负责对事件冲突进行反应,推动故事的发展。但当本剧主要角色都纷纷开启上帝视角了,唯独男主角李飞还蒙在鼓里,真相过早地被释放,或者说释放信息的不对称让观众过早失去了前期和主角一起解锁的耐心和快感,甚至会觉得拖沓。
蔡永强应是另一把钥匙,像一个预言者负责向观众提供有效的线索和暗示。这个角色在中前期完成度相当好,光芒万丈,在故事的推动线上,理应以预言家的身份辅助男主李飞一同带领观众踏上求索之旅,但是编剧却莫名其妙地将这两个角色对立起来,堵死了蔡永强与李飞的交流通道,把蔡永强生生变成了李飞的第三个爸爸。李飞的确是拿到了主角剧本,编剧却直接把故事剧本塞给了蔡永强。
黄景瑜在聊到李飞时,这段话很值得追索。
“我觉得李飞正义感爆棚,嫉恶如仇,但他在自己的性格上的的确确有缺失,工作包括他的成长都是在很差的环境......其实我是功能性角色,要把故事串起来。”
角色塑造的成功与否要结合两个元素来看。1.编剧的塑造。2.演员的塑造。
编剧和演员同时撑起角色的功能性和血肉感。
很可惜,在剧本编写过程中,编剧给男主角预留出进化的空间太有限,李飞始终抱持正义感一冲到底,角色塑造方面过于功能化,导致人物形象严重扁平化。原本已经给出了足够的暗示和铺垫的感情线因为种种问题被迫中途阉割,导致细节空掷,连演员都要站出来表态“正三观”。
其二,黄景瑜对李飞的理解基本是到位的,但是毕竟是非科班出身的新人,在人物塑造和认知方面的局限让他只能将将完成导演交待的任务,行使人物的功能性,相比起一众“超纲”的戏骨,在表演方面的确是相形见绌。一个将将处在及格线上的演员拿到一个8分剧本里的5分角色,其结果可想而知。但有意思的是,他和戏骨们的对手戏总是很好看,导演对他“天赋”的认可的确是有缘由的,在戏剧情境被戏骨们搭建好后,他可以迅速进入情境体验区,并且毫不胆怯。
这部剧的成功,一众中老年戏骨们,以及麻子、钟伟、林胜武等光彩照人的年轻配角居功至伟。
另外,两个女性角色陈珂和马雯的加入也有问题。陈珂做为立功群众可以有分线,但中后段就被改造成了万能护士,无法营造合理而有效的戏剧场面,不讨喜是正常。至于马雯,她的戏剧功能仅仅是附着于李飞这个角色之上,做为“道具”,并不成功。
------------------------------------------------------------------------------------------------------------------------------
43-46
负责最后8集这part的导演和编剧出来挨打。
网友的吐槽我个人基本认同,逻辑混乱,注水过多。但有一点,加戏的真实受益人是谁?谁才是让主创不惜打破逻辑疯狂加戏的那个?陈珂吗?我对万能护士的观感顶多就是人傻钱多,背后金主不懂影视套路,加戏加不到点上,但她的戏没有违反原作的基本故事线。
你看,同名小说剧情是这样的,李飞带着情报出村,陈珂马雯全身而退。改编后的戏中,陈珂除了继续嘤嘤嘤继续招人反感之外,她的故事线其实是不变的,李飞同理,为了这场凭空而来的戏,他被编剧强行摁头智商下线,两个都不是这场改编的直接受益人。
所以,因为改编而导致故事线发生变化的受益者是马雯,改戏真正的受惠者。
在一部缉毒题材的正剧里,还有什么比牺牲更让人铭记的?更何况这场牺牲戏已经到了全剧的收尾部分,不存在中途被写死的利益损失。对观众来说,临近结局的这场牺牲戏让马雯与陈珂正负面进一步强化,观众越讨厌陈珂就越会对马雯产生同理心,掀起一个情绪的小高潮。
为了这个情绪小高潮,故事的逻辑线荡然无存。
同名小说的故事线是李飞和陈珂彼此有意,马雯是暗恋者。但是基于陈珂的加戏失败导致观众反感,主创就使了个“巧”,把感情线往马雯身上靠,不惜让前期的铺垫全部断裂,花开两枝,也就出现了这条感情线上最傻叉的一句台词“你是他战友的爱人”。
故事的改编若是基于合理冲突可以理解,但为了给某些角色加戏或者说营造冲突而毁掉了故事的逻辑线,绝非正道。
珍惜观众吧。
------------------------------------------------------------------------------------------------------------------------------------------------
47-48
以下纯属个人不成熟的臆测,拒绝过份解读以及上升演员。
对照《破冰行动》出版的同名小说,我们先来看看哪些角色的故事线发生了变化。
蔡永强:故事线基本未变,小说中由马云波交给李飞的逮捕令在剧版中由蔡永强送达。
林宗辉:故事线基本未变。自杀。
赵嘉良:故事线基本未变。他杀。
李维民:故事线基本未变。
林耀东:故事线基本未变。
陈珂:故事线基本未变,剧版结局感情线砍掉。
李飞:故事线基本未变,剧版结局感情线砍掉。
马云波:故事线发生变化。小说是将逮捕令交给了李飞,举枪自杀。剧版是接受法律制裁。
马雯:故事线发生变化。剧版安排了一场塔寨中枪戏。
林灿:故事线发生变化,剧版枪杀赵嘉良。
林小力:故事线发生变化,原本里枪杀赵嘉良的是他。
我们可以看到,按照最后一版的剧本定稿,陈珂和李飞有一条明显的感情线,但拍摄时黄景瑜就这条感情线和导演发生过分歧,播出时也遭遇了相当大的争议,导致这条感情线中途被cut。
其它未改变的故事线里,李维民滴水不漏地完成了角色任务;蔡永强依然稳准狠,在有限的空间里发挥出了超纲的能量;林宗辉与林耀东的那一场狂飚能量十足,都在自己的故事线里贡献出了精彩的发挥。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谁因为故事线改变而获得的人设红利最大。
林灿与林小力在最后一场戏里的角色互换可以理解,林小力做为未成年人开的最后一枪太过敏感,这种尺度审核不一定通得过,把这一枪交给林灿是合理的安排。
马云波原本可以成为全剧里最精彩的角色,这样一个游走在灰色空间里的人,他身上可以追索的意义点非常多,如果照原本走举枪自杀,将会是结局最震撼一的幕,但剧版却将他的结局做了平淡处理。原因可能有二:第一,审核的考量,名义上的反派如果结局过于悲壮,会引发观众共情,削弱这部剧的正面力量。第二,为了强化李飞与赵嘉良的悲剧效果而不得不削弱这一幕产生的力量,以免喧宾夺主。
第一种可能性不小,第二种可能性更大。
结局戏里观众最大的争议是赵嘉良为什么要跑进祠堂送人头?编剧有这么蠢难道不知道走为上策吗?按照正常逻辑,赵嘉良应该被押送到祠堂,李飞出来救就顺理成章,但编剧为什么不走这个逻辑?因为编剧在这里必须安排一场父子谈心来为后面的悲剧造势,在父子天人永隔之前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情绪递进。但很可惜,编剧为了情绪继续牺牲了逻辑,导致赵嘉良智商被强迫下线去送人头。
李飞之前说过,在警方包围塔寨时他的目的是干扰林耀东的思绪,但在这场戏里,他行使的是角色的情绪功能,而没有完成干扰功能,这是一个明显的逻辑漏洞,为什么?我只能理解为编剧换人了。
为了情绪而牺牲掉故事逻辑的还有马雯。
这个角色在我看来更像一个“道具”,附着在李飞身上的道具。但这个道具的人设红利很大,李飞讨喜她沾光,李飞讨嫌她反衬,陈珂废了她替补,怎样都不吃亏。从原本来看,她的戏到从塔寨村全身而退就基本结束,存在感并不是很强,但是编剧为了让这个角色能够拥有一个灿烂结局不惜改掉了故事原本合理的逻辑线(之前的内容阐述过),这就值得深思了。
一个演技有限、形象并不出彩的角色,能够成为超越女主的存在,女主太废加戏加不到点演技糊不上墙是其一,用蔡永强的话来说,这个角色背后的“能量很大”。
当然,也可能有另一种解释,编剧极其热爱用死亡来煽情。这种可能性也不小。
以上讨论仅仅针对剧情逻辑本身。
最后再重复一遍:请主创珍惜观众!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