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张旭 / 张昱 / 海金星 / 纵红雨 / 喻峰 / 俞格 / 李泽英 / 林宸西 / 麦克峰 / 方程 / 杜马斯然 / 王绮娴 / 赵擎 / 刘宁宁 / 周凝
类型: 纪录片
官方网站: tv.cctv.com/2019/05/14/VIDArvivWfbPCaZGFI9iVVE0190514.shtml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2019-05-20(中国大陆)
集数: 5
单集片长: 50分钟
类型: 纪录片
官方网站: tv.cctv.com/2019/05/14/VIDArvivWfbPCaZGFI9iVVE0190514.shtml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2019-05-20(中国大陆)
集数: 5
单集片长: 50分钟
每一个城市都基本分配了45分钟的时长用来讲述不同时间段,不同城市角落下发生的故事。有的片段是为了强化观众对该城市已有的印象,比如武汉热干面,厦门鼓浪屿,成都火锅,郑州火车站,深圳华强北;有的片段是为了增加观众对该城市全新的认知,比如武汉长江大桥检修窗口期,厦门软件园,成都软件园,郑州富士康,深圳三和大神人才市场;有的故事都不约而同从平凡人入手加入人文气息,比如武钢退休职工的三步踩,厦门鼓浪屿上的板车父子,成都五元钱包一天的社区茶馆,郑州儿童豫剧学校,深圳人口年轻化带来的新型人际关系(学生共享家长)。
发现城市形象自我更新迭代的过程中,不同城市间有一些地方开始趋同,比如科技的发展,但城市的性格标签还依旧鲜明。但看完感觉对城市性格的描述细节还是少了点什么不够鲜明,没有达到预期,其实可以多一些新的细节小事,有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人们对一个城市根深蒂固的看法,让人惊奇的发现“噫?这个城市原来和我想的不一样啊”(例如,武汉长江大桥每天70分钟的窗口期需要快速对铁轨进行调整检修,厦门鼓浪屿只有拉货的人力板车而不允许有机动车,成都书店数量全国第二人均图书消费量全国第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面积如此之大与每天的看病的巨大人流量成正比关系,全国范围内只有深圳所有小学生穿着统一样式的校服);当然还有些小事是为了让人更加固化自己的想法,情不自禁觉得“嗯,这个城市还真的就是这样的”(例如,武汉人过早基本都在外面小店且热干面是首选,厦门鼓浪屿旅游真的很火已被钉上“文艺”标签,成都社区茶馆可以花费五元钱坐一天而且还可以点游商叫卖的红油抄手解决午饭,郑州的胡辣汤早餐,深圳的创业氛围真的很浓)。这样的讲述我觉得一个城市的印象才更加立体饱满。
文|如斯
最近央视推出了一部关于城市的 纪录片 ——城市24小时。
从郑州、武汉、厦门、深圳、成都五个城市入手,除了对城市景观风物的描摹外,影片从小故事切入,细致呈现小人物的生活图景,并由表及里直指社会现实、关注多元群体,提炼出中国城市的共性特征:快中有序,和谐共生。
对于这部片子,网上对此评论褒贬不一,有人看到了熟悉的城,有人觉得故乡突然变得好陌生!
许多观众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都希望自己待的城市能拍出熟悉的感觉。对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更是如此,他们熟悉这座城多年以来的气息,希望看到更多熟悉的风土人情。从而像还不太熟悉这座城的人说:看,这才这座城市,这才是我的故乡!
观众们满怀期待地去观看,然而,导演其实让我们挺失望的,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仿佛看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
为什么会如此呢?
1,因为不够了解,因为目的性过强。
这部片子所展现出来的效果,拍摄者仿佛是这座城的陌生人,想要努力的了解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努力的向观众展示一座城的24小时。
再拼接了一座城最重要的24小时之后,犹如完成任务一般可以交稿了。然而,最后城里人熟知的风土人情却被没看到亮点。
也许是目的性太强,也许是不够了解,让观众觉得对城市的了解不够深入。
在拍厦门那一集时,就像是一个游客的厦门。鼓浪屿,沙坡尾…都是一些旅游景点。而软件园二期12点的加班,是刻意体现的996吧!
这些似乎都与真正的厦门关系不大,丝毫没有看到大多数厦门人的生活。也许导演就是要拍城市里的小部分人吧!
2,高度不够高,深度不够深,缺少亮点
许多网友都觉得看这部片子像记流水似的。似乎没有特别能让人记住的地方。
说到这里,我觉得深圳那一期倒是体现的不错。至少我记住了,这个城所展现出来的就是“钱”!
这座城似乎有点像上海!高压的工作环境,快捷的生活脚步。但同时虽体现了重点,也是有点矛盾的,似乎这还是旅客眼中的城。少了一些深圳原有的韵味!
当然,从另一方面说,这部片子展示了每个城市不同的市井人文,让没有到过这座城市的人对它有了了解。从这点来讲,还是很期待它的下一部!
第1集:郑州
按语:也许你没有到过这里,但可能明天就会路过。
郑州火车站、二七塔报时、胡辣汤、调车作业、铭功路豫剧小学、城市考古、城中村改造、国棉四厂、四厂烩面、富士康工人的夜生活、郑大一附院
第2集:武汉
按语:曾经,中国只有两座“大城市”,一座是“大上海”,一座是“大武汉”。
过早与热干面、轮渡过长江、武汉长江大桥检修、江汉关大楼报时、光谷创业路演、武汉大学樱花与老斋舍、湖北省博物馆、楚天台编钟表演、胡翔民谣、武钢红钢城、前武钢工人的三步踩、夜市与小龙虾
第3集:深圳
按语:还有比跑得快飞得高更刺激的吗?有。跑得更快,飞得更高。
投行晨会与股票交易、三和人才市场的工人招聘与猎头公司、南山科创企业的机器人研发、华强北的电子市场与创业孵化、城中村改造、跨境口岸的学童与高铁、小学生共享家长、独自打拼年轻人的简单婚礼、创业者晚上路演、慈善拍卖、午夜的24小时书吧
第4集:成都
按语: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熊猫基地、坝坝茶、菜市场与农批市场、在家里做一顿回锅肉、宽窄巷子的小吃、农家乐、明月村陶艺人的窑炉烤鸡、天府软件园的游戏开发与测试、排长队吃火锅、九眼桥酒吧、午夜书店
第5集:厦门
按语:文艺有很多种,有一种叫“很厦门”。
水产品批发市场、鼓浪屿板车工人、厦门港入港引航、八市的海鲜与沙茶面、沙坡尾老街、厦门大学的敲钟人与旅游者、鼓浪屿的婚纱与音乐、鼓浪屿轮渡、曾厝垵的戏曲歌声、嵩屿码头夜间装卸
看标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最喜欢的节目纪录72小时,所以才有了兴趣,没想到一口气看完。 与日本的纪录72小时相比,可以看出制作团队想要借鉴却不屑复制的心态。原因有两个
1
24小时在这个系列里定位尴尬,节点与对应内容大多没有合拍,到最后基本是吃-玩-工作生活几个固定方向。简单来说,没有表达出在这个时间用镜头对准这些人的必要。
所以会有一些脱离24小时概念的片段,比如鼓浪屿的音乐会,比如郑州火车站的部分。甚至有回溯时间这种打破当下的手法。但也有因为24小时的概念而能够捕捉到别的概念捕捉不到的部分,比如香港深圳的放学高峰,比如富士康普工的两小时六局。
纪录72小时的时间是纪录片拍摄的时间,城市24小时的时间是拍摄对象的时间,定位的差别造成了关注个体还是关注群体的效果反差。
2
这类纪录片的目的应该是用固定时间和地点来得到宏大叙事的剪影,以小见大。我喜欢72小时的原因就是它用这个方法达到了关注个体的极致,通过节目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与此人的相遇,不仅是有关此人的完美简介,也是成就了一个时间地点人物三者缺一不可的一句话故事(当然更多是因为选择了一个很有趣的场所)。
24小时首先拒绝了关注个体这件事,在任何“关于这个人,这件事想知道更多”的时间点这部剧都做到了戛然而止。我想知道成都卖辣椒面的那家店的老板的母亲怎么了,想知道在鼓浪屿开啤酒店慢生活德国人的故事,想知道为什么那么多跨境去香港上学的深圳小孩,……留了很多疑问。
但这应该也是保持时长的一个方式,只是,用片段剪影个体,还是用片段企图指向群体,在时间极致固定的这个纪录片概念里24小时可能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即便有很多遗憾我还是很喜欢看的,特别配合日谈公园最近关于城市排行榜的节目,都是从一个新的视角看中国看世界,十分收益。而且那些简略而成就的丰富也让这片子看起来真的一点都不无聊。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