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丁善玺
编剧: 丁善玺
主演: 柯俊雄 / 林青霞 / 张艾嘉 / 秦汉 / 徐枫
类型: 剧情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日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1976-07-10(台湾)
片长: 113 分钟 / 140分钟(公映原版)
又名: Eight Hundred Heroes
IMDb链接: tt0075713
编剧: 丁善玺
主演: 柯俊雄 / 林青霞 / 张艾嘉 / 秦汉 / 徐枫
类型: 剧情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日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1976-07-10(台湾)
片长: 113 分钟 / 140分钟(公映原版)
又名: Eight Hundred Heroes
IMDb链接: tt0075713
cliclibaba变,变来变去的历史
七十年代前期,对台湾当局来说是一段风雨飘摇的岁月。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其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公报》,美国承诺和台湾当局“断交、废约、撤军”。
以这两件事为契机,新中国迎来了又一个建交高潮。仓皇之下,蒋经国做出了重用“台籍菁英”的决定,而这项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就是李登辉。
《八百壮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马的,拍摄过程中得到了蒋经国的大力支持,其要借助“八百壮士”的“英雄史诗”提振民心士气,并强调“正统”的动机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影片的高潮是壮士们在四行仓库楼顶上护卫“G旗”的场面枪林弹雨中,国军士兵死不旋踵,用血肉之躯搭成一座人肉金字塔,阻挡日军射向“G旗”的子弹,苏州河对岸的民众举着小“G旗”高呼“中华MGXX!”,这两个场面以对切镜头的方式交替呈现,配以慷慨激昂的音乐,将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
不出所料,《八百壮士》对淞沪会战中的国军做了无以复加的美化。
影片前半段展示的是淞沪会战的一个侧面。透过丁善玺的镜头,我们看到88师师长孙元良指挥若定,颇有大将风度,国军士兵则个个以一当十,勇冠三军,到最后不得不“转进”南京时,仍然从容不迫,谋定后动。
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还以为国军在这里打了一个大胜仗呢!
实际情况当然不是这样。淞沪会战由于蒋介石的战略错误和拙劣指挥而失败,甚至到了败局无法挽回的时候,蒋仍出于面子考虑不肯安排有序后撤,结果出现了大溃退。
抗战期间曾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当时身在南京的李宗仁将军回忆了淞沪溃退的惨象
前方此时已溃不成军,各军仓皇后撤,加以敌军日夜轰炸,人马践踏,秩序大乱。大军数十万竟越过钢筋水泥所建的苏嘉国防线阵地而不能停足。阵地上虽有坚固的堡垒,退兵因一时找不到钥匙,不得其门而入,竟一一放弃,溃退之惨,一言难尽。敌人跟踪追击,不出数周,便自东、西两面进迫京畿,将南京合围。
李宗仁认为,淞沪会战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蒋介石
对国际局势判断的错误。在蒋先生想来,上海是一个国际都市,欧美人在此投下大量资金,如在上海和敌人全力血战一番,不特可以转变西人一向轻华之心,且可能引起欧美国家居间调停,甚或武装干涉。
蒋介石的这一错误,反映了他作为一个"买办ZF"代理人,完全没有依靠自身力量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一切寄希望于英美拯救的心理。
《八百壮士》相当真实地展现了这一心理,这是影片的明显优点。
在《八百壮士》中,孙元良命令谢晋元留下来“打游击”的时候,向他强调这是因为“国联调查团”已经到了上海,要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士气”。谢晋元对在敌后坚持游击战争毫无信心,认为这样一支几百人的小部队必然会被日军消灭,不如在紧邻英租界的四行仓库死守数日,“给国联调查团看看”,得到孙元良首肯。
就这样,《八百壮士》相当真实地向观众呈现了一个半殖民地国家“抗战”的窘境
在四行仓库楼顶升起的“G旗”是从英租界送过来的,在苏州河对岸观战助威的上海市民,是在英国“米字旗”的庇护下才敢于打出 “G旗”的;四行仓库之战,本来就是打给“国联调查团”看的,待到谢晋元和“八百壮士”发出了必死誓言之后,因为租界当局感觉继续打下去影响租界安全,于是就要求蒋介石下令停战,而蒋也就乖乖遵命下了停战令。
非常有意思,列强希望停战,但并不要求日军停止进攻,仅仅要求国军停止抵抗。以至于“八百壮士”后撤时,还要面对日军的火力封锁。
于是,“要你死,你一个也不能活,要你撤,你也一个也不能死”,谢晋元和壮士们含泪尽食前言,“快跑”通过苏州河上的新垃圾桥,撤进英租界……
打与不打,打到什么时候,都要看列强的脸色,蒋介石的“抗战”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别扭和窝囊,我们也可以略窥一二了。
尽管《八百壮士》意在美化国军,但还是一不小心暴露了国军对战争的粗疏与外行。
孙元良和谢晋元既然决定死守四行仓库,居然不事先在仓库内储备足够的粮食弹药和饮用水,结果战斗刚刚进行了两天就断水断粮,难以为继了。
“八百壮士”能够继续坚守两天,全靠苏州河对岸英军司令官的怜悯和恩赐,给他们送来几卡车的补给。而英军司令官之所以愿意开恩,又完全是看在青春逼人的女童子军杨慧敏的面子上。
就这样,壮士们的生与死,就全系于女童子军的一念芳心了。
另外,更不可思议的是,四行仓库之战,从军事上看已经毫无意义,之所以要打就是为了给“国联调查团”看的,但谢晋元居然不事先准备好最有象征意义的“G旗”,到了关键时刻手足无措,只好靠女童子军杨惠敏深夜冒险泅渡苏州河,临时从英租界送来一面“G旗”,成就了她本人的一段“美女英雄”神话。
后来,扮演杨惠敏的林青霞在她的《窗里窗外》一书中写到,半个世纪后她在上海,蓦然回首看见四行仓库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不由得一阵锥心之痛,泪眼迷离。
看来,林青霞也是入戏太深,早已换了人间,她还是心有不甘!
《八百壮士》无意中让我们看到另一个真相,即在蒋介石片面抗战路线影响下,国民党的抗战组织动员工作极其糟糕,正在与日军作战的国军极其孤立。
上海是蒋介石发家的地方,也是他的政治基础江浙财团的大本营,是国民政府统治最稳固的区域。但就在这样一座城市里,在四行仓库里孤军奋战的“八百壮士”,居然没有得到任何有组织的支持。
如前所述,“八百壮士”得到的一点可怜补给,全靠女童子军杨惠敏的“面子”,还有一个提供帮助的是上海黑道大佬杜月笙,至于国民党的基层组织,国民政府的基层机构,连影子也没有。
这个应该是真没有,否则的话“主旋律教父”丁善玺一定会不吝渲染的。
在《八百壮士》中,愿意并且能够对国军进行支持的,都是地主、资本家。杨惠敏的父亲应是当地土豪,他来拖杨惠敏回家被拒绝,反而被杨惠敏的热情感动,于是随手捐出了二十袋白米;杨惠敏在童子军中的好朋友,为她仗义执言的张艾嘉,父亲则是上海一家面包厂的老板。
穷人的孩子如正在上海街头流浪的三毛,备不起童子军的漂亮制服,所以也失去了“爱国”的资格。
三十年代,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因此中国必须动员全民族的力量才能战而胜之,但蒋介石只会在庐山空谈“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却决不肯让出丝毫利益,也不肯做扎实的组织工作,当然也就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
这是国军动不动就变成“孤军”的根本原因,而孤军是不可能战胜日寇的。
《八百壮士》作为国民党的“主旋律”片,浮夸之处也比比皆是。
扮演杨惠敏好友的张艾嘉歇斯底里地哭吼杨父,壮士护旗时身中数弹仍然屹立不倒,以及三次被送走又三次在关键时刻回来并慷慨陈词的谢晋元夫人等,都令人忍俊不禁,屡屡出戏。
为了追求“壮烈”的效果,丁善玺不惜违反军事常识:让几位壮士身上绑满手榴弹从楼上跳下,正落在日军坦克上,与坦克同归于尽。这种作战方式令人费解,因为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直接将集束手榴弹从楼上抛下可以更有效地摧毁坦克,绑在身上反而影响作战效能。
不过,我个人觉得最精彩的桥段,还是在接到撤退命令之后,谢晋元对杨副团长那段突如其来的大段自我剖白。
由于这段剖白,影片前一个多小时塑造的那个英勇果敢,舍生忘死的英雄形象,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谢晋元变身为一个失意迷茫的潦倒中年。他坚持和九名重伤员一起留下(这也是国军异于其他军队奇怪传统,撤退时不是先救伤员,而是让伤员断后)掩护撤退,与其说是要尽忠报国,不如说像是要寻求自我解脱。
也许,这是1975年在那个人心惶惶的孤岛上,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自我认同危机的真实心理折射?
《八百壮士》是台湾“四大抗战片”(其他三部是《英烈千秋》、《梅花》和《笕桥英烈传》)之一,和其他台湾“抗战片”一样,也缺乏一个胜利的结局。
国军抗战影片的结局都是悲凉的、怅然的,这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这是国军抗战历史无法更改的“刚性结构”所决定的。
丁善玺努力想给《八百壮士》加装一个“光明的尾巴”,安排跑过新垃圾桥的谢晋元骑上一匹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战马,带着士气高昂,盔甲鲜明的队伍奔向远方,并对回首对谢夫人说,此行要“去南京,去全国的任何地方,为牺牲在上海的弟兄报仇!”
从最好的意义理解,这可以说是一种善意的谎言吧!
影片没有告诉观众,虽然《八百壮士》把租界英军塑造得慷慨友善(这也折射出蒋经国仍希望西方垂怜的隐秘心理),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
“八百壮士”撤进英租界后,即被英军缴械并被限制自由。随后,他们做为“难民”被送至公共租界西部意大利防区的胶州路进行隔离,被关进了名副其实的孤军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上海公共租界,并俘获了这些已经失去武器的士兵。他们分别被遣送至杭州、孝陵卫及光华门(南京)做苦役,还有一部分被拘押在南京老虎桥监狱,另外36名壮士被押至新几内亚作苦工。
影片也没有告诉观众,英勇无畏的谢团长也没有朝前走。1941年4月24日凌晨,谢晋元被堕落成汉奸的郝鼎诚等四名士兵(他们曾在四行仓库与谢晋元并肩作战)刺杀身亡。
“八百壮士”由壮士而“难民”,由难民而“俘虏”的奇幻经历,客观上宣告了蒋介石依赖英美抗战路线的破产。
丁善玺创作的主旋律电影目录:
《英烈千秋》1974
《八百壮士》1975
《丁一山》1976(编剧)
《碧血黄花》1980
《辛亥双十》1981
《八二三炮战》1986
《国父孙中山与开国英雄》1986
《旗正飘飘》1987
最近几年,中国大陆的主旋律电影逐渐摸准了市场规律,在票房的高歌猛进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其中,去年的《战狼2》、今年的《红海行动》都引发了观影狂潮,它们也成为了当下内地票房历史榜单中的“状元”和“榜眼”。
近日,中央电视台和中影集团联合出品的正在院线上映的主旋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又成了热门话题,得到了多位高级官员的“点赞”。
这些现象使得主旋律电影再度引发热议。主旋律电影并非中国大陆独有,海峡对岸的台湾,也曾是主旋律电影的“沃土”。
而说起台湾主旋律电影的历史,编剧、导演丁善玺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他堪称台湾主旋律电影的“教父”——可惜的是,当下的电影观众,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存在。
根据豆瓣的资料,丁善玺18岁(1953年)时已经担任编剧,而他编剧的第一部作品《秋瑾》正是一部爱国主义电影,这似乎预示着他将成为主旋律电影的“教父”级人物。
丁善玺电影生涯的真正起点是在60年代中期,他给邵氏电影公司写了两个武侠剧本:《大醉侠》(1966,与胡金铨和编)、《七侠五义》(1967)。其中,《大醉侠》已经成为经典之作,丁善玺电影生涯的起点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也正因此,1968年他便获得了独立执导电影的机会(《飞贼》)。
在丁善玺将近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他参与的影视作品约有80部,自编自导、为他人编剧的作品约各占其半。在这80部作品中,主旋律电影大概只占十分之一,却成了他的电影代表作。
丁善玺其实是一个多面手,涉猎的电影(电视剧)类型非常多,历史剧(主旋律)之外,武侠、喜剧、爱情、惊悚等类型的作品多达近70部。
丁善玺最擅长也最喜欢的无疑是主旋律电影,但他没有一直拍摄这个类型的影片,这主要是因为主旋律电影往往来自官方的“定制”(一般也需要官方的大力支持),而官方的“订单”终究是有限的。
丁善玺最早导演的两部主旋律电影,《英烈千秋》和《八百壮士》,在当时也叫“军宣片”——宣传国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光辉事迹。
《八百壮士》讲谢晋元率部在上海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英勇事迹,《英烈千秋》讲的是“中国军魂”张自忠的故事。这两部影片分别讲国民党军队和高级军官的英勇事迹,足见其“军宣”意图。虽然是宣传片,但这两部影片基本依照史实演绎,是非常不错的历史剧。
《八百壮士》和《英烈千秋》都是由曾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辜振甫监制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台湾政府和军方对影片的介入。
“军宣片”的出现,与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的历史背景有关。被驱除出联合国的台湾政府,需要向民众宣传自己才是中华民族的“正统”。国军在正面战场抵抗日本侵略者,乃是中华民族的“大救星”,而曾领导国军的台湾政府,自然也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正统”。
在杨力州导演的纪录片《我们的那时·此刻》中,曾采访三位台湾70年代的中小学生,他们都表示当时看“军宣片”看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由此可见“军宣片”在当时的宣传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英烈千秋》和《八百壮士》的大卖,让惟利是图的邵氏电影公司看到了主旋律电影的“商机”。
1976年,邵氏电影公司的鲍学礼也拿出了一部抗日片《丁一山》,而该片的编剧是胡金铨和丁善玺。可见,丁善玺在当时已经成了中国大陆以外的华语地区主旋律电影的金字招牌,邵氏电影公司得请他来把把关。
时隔四年,丁善玺在台湾主旋律电影领域再度出手,自编自导了讲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英勇事迹的《碧血黄花》。
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林觉民无疑是最有名的一位,他的《与妻书》如今仍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范文”。
《碧血黄花》自然也把故事的重心放到林觉民和他的妻子陈意映身上,而当时台湾的头号女影星林青霞也很好地阐释了柔弱、痴情、美丽、坚韧的陈意映。
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丁善玺拍出了史诗级的献礼大片《辛亥双十》。
《辛亥双十》是邵氏和中影的合拍片,邵氏出动了狄龙、汪禹、尔东升、陈观泰、罗莽等明星,台湾方面则有林凤娇、柯俊雄、王道等大牌。这样的全明星阵容,当然要配以大格局和大气魄,丁善玺能把当时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得有条不紊,也能把一些历史场面拍得大气磅礴,总算没有辜负两大电影公司的期望。
大陆近年推出了“《建国大业》三部曲”,三部影片都是“数星星”的史诗巨片。而比《建国大业》早将近30年的《辛亥双十》,应该算是“数星星”主旋律电影的“鼻祖”。
又隔了五年,丁善玺受台湾军方之邀,再度执导宣扬国军军魂的以金门炮战为背景的《八二三炮战》。柯俊雄也再度为国军代言。
如果说丁善玺是台湾主旋律电影的“教父”,那么,柯俊雄称得上是台湾主旋律电影的代言人。
在以上八部主旋律电影中,柯俊雄出演了其中的五部,而在三部“军宣”意识最强的作品(《八百壮士》、《英烈千秋》、《八二三炮战》)中,柯俊雄都是绝对的男一号,而且演的都是铁血军人。
柯俊雄的国字脸眉宇之间透露出一股浩然之气,由他来演绎谢晋元、张自忠等英雄,确能做到形象传神,尽显军人气魄。
柯俊雄后来成了国民党“立委”,这与他的国军代言人的形象不无关系。
同年,丁善玺还导演了一部史诗大片《国父孙中山与开国英雄》,影片云集了尔冬升、吕良伟、万梓良、惠英红、李赛凤等香港的当红明星。可惜影片的口碑与票房均无法与《辛亥双十》相比。
1987年,中影(指台湾“中影股份有限公司”)新任总经理林登飞很想有所作为,欲再造主旋律电影之辉煌,于是找来丁善玺拍摄《旗正飘飘》,并重金邀请当时已经将事业重心放在香港的林青霞来演女主角“蓝凤二号”,让她和夏文汐饰演的川岛芳子斗法。
《旗正飘飘》虽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但作为一部“谍战片”,它已经不是纯粹的主旋律电影。
1987年7月14日,蒋经国宣布“解严”,从此,国民党在台湾逐步丧失其绝对主导的地位。
《旗正飘飘》1987年10月才上映,是一部“解严”后上映的主旋律电影。
很明显,“解严”后的台湾,不会再有“军宣片”。
而由国民党主导的台湾主旋律电影,也因此划上了句号。
丁善玺作为台湾主旋律电影“教父”,也不会接到新的“订单”了。
而作为编剧的丁善玺,仍然热爱“主旋律”或爱国主义题材。
丁善玺生前的最后一部编剧作品是《精忠岳飞》(2013),是中国大陆出品的一部爱国主义电视剧。
丁善玺于2009年因病去世,而《精忠岳飞》在他死后4年才播出,也可以说是他的遗作了。
自秋瑾始,以岳飞终,丁善玺作为一代主旋律电影“教父”,可谓有始有终。
电影没有告诉我们,八百壮士跑过新垃圾桥后,没有全副武装的开赴前线,没有到“全国的任何地方,为牺牲在上海的弟兄报仇”。因为英法等国违背了与国民政府的协议,解除了八百壮士的武装并被限制自由。他们被送至公共租界西部意大利防区的胶州路进行隔离。那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孤军营。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日军占领了上海公共租界,并俘获了这些士兵。他们分别被遣送至杭州、孝陵卫及光华门(南京)做苦役,还有一部分留在南京老虎桥监狱拘押。另外三十六名官兵被押至新几内亚作苦工。
电影没有告诉我们,四行仓库保卫战没有获得各国实质性的支援。众所周知,英法在绥靖,德意日在嚣张(不过德国在抗战初期给过中国援助,比如淞沪战场上的德械师),苏联在暧昧。
电影没有告诉我们,谢团长也没有朝前走。由于拒绝汪精卫的劝降,谢晋元于1941年4月24日凌晨5点被已由汪伪政权收买的郝鼎诚等四名士兵(中国任何时候都不缺汉奸)刺杀身亡。共有超过10万人参加了他的葬礼,而三天内拥进孤军军营瞻仰其遗体的共达二十五万人次。
而国民政府追认将军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然而还是有人没有忘记他们。
蒋介石提升了所有参加保卫战的军人的军衔(各晋一级),并授予谢晋元与杨瑞符青天白日勋章。
四行仓库战斗结束后,中国国旗仍在飘扬,过路行人和日本守军无不脱帽敬礼。
探望孤军成为了在租界的上海市民的日常活动之一。八百壮士还进行文娱表演,并且自己生产生活物资,甚至销售。
当然,最最重要的,我们没有忘记!!
杨瑞符将军在《孤军奋斗四日记》写到:是役也,既未成功,又未成仁,仅仅作到‘绝对服从命令’六个字
谢晋元将军于1937年十月(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写下七绝诗一首:勇敢杀敌八百兵,抗敌豪情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倭奴气不平。
还有那首,中国一定强!!
中国一定强 中国一定强 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
中国一定强 中国一定强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战场
四方都是炮火 四方都是豺狼宁愿死 不退让 宁愿死 不投降
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 飘荡 飘荡 飘荡 飘荡
八百壮士一条心 十万强敌不敢当
我们的行动伟烈 我们的气节豪壮
同胞们起来 同胞们起来
快快上战场 拿八百壮士作榜样
中国一定强 中国一定强 中国一定强 中国一定强
一定强 一定强 一定强 一定强
电影没有告诉我们,四行仓库保卫战没有获得各国实质性的支援。众所周知,英法在绥靖,德意日在嚣张(不过德国在抗战初期给过中国援助,比如淞沪战场上的德械师),苏联在暧昧。
电影没有告诉我们,谢团长也没有朝前走。由于拒绝汪精卫的劝降,谢晋元于1941年4月24日凌晨5点被已由汪伪政权收买的郝鼎诚等四名士兵(中国任何时候都不缺汉奸)刺杀身亡。共有超过10万人参加了他的葬礼,而三天内拥进孤军军营瞻仰其遗体的共达二十五万人次。
而国民政府追认将军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然而还是有人没有忘记他们。
蒋介石提升了所有参加保卫战的军人的军衔(各晋一级),并授予谢晋元与杨瑞符青天白日勋章。
四行仓库战斗结束后,中国国旗仍在飘扬,过路行人和日本守军无不脱帽敬礼。
探望孤军成为了在租界的上海市民的日常活动之一。八百壮士还进行文娱表演,并且自己生产生活物资,甚至销售。
当然,最最重要的,我们没有忘记!!
杨瑞符将军在《孤军奋斗四日记》写到:是役也,既未成功,又未成仁,仅仅作到‘绝对服从命令’六个字
谢晋元将军于1937年十月(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写下七绝诗一首:勇敢杀敌八百兵,抗敌豪情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倭奴气不平。
还有那首,中国一定强!!
中国一定强 中国一定强 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
中国一定强 中国一定强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战场
四方都是炮火 四方都是豺狼宁愿死 不退让 宁愿死 不投降
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 飘荡 飘荡 飘荡 飘荡
八百壮士一条心 十万强敌不敢当
我们的行动伟烈 我们的气节豪壮
同胞们起来 同胞们起来
快快上战场 拿八百壮士作榜样
中国一定强 中国一定强 中国一定强 中国一定强
一定强 一定强 一定强 一定强
最初是在陪家人吃饭的时候不觉说到抗日战争,然后提到了四行仓库,遂来搜搜看有么有一部关于四行仓库的电影呢,果然,这么一部70年代拍摄的电影被搜了出来,不看不知道,看完之后,我知道我的念旧档案里,便又多出一部电影;
我是个念旧的人,关于抗日题材电影,也如此,在童年,便从电视中耳濡目染了《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等等这类“高大全”形象题材的影视作品,认为抗战的中国,人人都是超人克拉克。直到后来看到一本书:《国殇-国民党正面抗战纪实》才改变了我的看法。
这部75年台湾拍摄的《八百壮士》就是一个淞沪会战中让日军头疼的88师524团的故事,在整个国军溃不成军的撤退的时候,以几百人抵挡日军4昼夜,在当时的上海,这绝对是个胜利,以至于日军后来进入英租界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去抓当时让他们颜面扫地的四行仓库的抵抗的国军兄弟们
电影拍的很棒,在75年的台湾,拍的是这样有感召力、极具人性的片子;75年的大陆,同样是感召,却只有高、大、全这样的无敌形象。唯一让我感到人性化的一个画面是《冰山上的来客》杨排长的那句:“阿米尔,冲!”。我记得有个镜头,日军抢滩登陆,我国军迎敌,混战中,一个日军用刺刀将我军士兵刺倒,而在大陆,这样的镜头,我是到《亮剑》中才看到。
我就是么个人,抱着《桥》唱“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搂着《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说:看,这座城市,他,就是瓦尔特!
向逝去的经典,再次致敬!
向湮没的历史英雄们,致敬!
每一个那个时代的人,不管国军共军,只要抗日,都是英雄!
而现在的影视剧作,动不动功夫抗日,各种单枪匹马......
我想借用网上那句话:“大陆的导演们,你们可要点逼脸吧!”
我是个念旧的人,关于抗日题材电影,也如此,在童年,便从电视中耳濡目染了《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等等这类“高大全”形象题材的影视作品,认为抗战的中国,人人都是超人克拉克。直到后来看到一本书:《国殇-国民党正面抗战纪实》才改变了我的看法。
这部75年台湾拍摄的《八百壮士》就是一个淞沪会战中让日军头疼的88师524团的故事,在整个国军溃不成军的撤退的时候,以几百人抵挡日军4昼夜,在当时的上海,这绝对是个胜利,以至于日军后来进入英租界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去抓当时让他们颜面扫地的四行仓库的抵抗的国军兄弟们
电影拍的很棒,在75年的台湾,拍的是这样有感召力、极具人性的片子;75年的大陆,同样是感召,却只有高、大、全这样的无敌形象。唯一让我感到人性化的一个画面是《冰山上的来客》杨排长的那句:“阿米尔,冲!”。我记得有个镜头,日军抢滩登陆,我国军迎敌,混战中,一个日军用刺刀将我军士兵刺倒,而在大陆,这样的镜头,我是到《亮剑》中才看到。
我就是么个人,抱着《桥》唱“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搂着《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说:看,这座城市,他,就是瓦尔特!
向逝去的经典,再次致敬!
向湮没的历史英雄们,致敬!
每一个那个时代的人,不管国军共军,只要抗日,都是英雄!
而现在的影视剧作,动不动功夫抗日,各种单枪匹马......
我想借用网上那句话:“大陆的导演们,你们可要点逼脸吧!”
评论
发表评论